中欧的关系详细分析27页PPT
中欧关系PPT课件
习近平出访欧洲成果
+ 1.深化关系 + 同荷兰:决定建立开放务实的中荷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同法国:进一步深化两
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德国:决定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同比利时:将双 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同欧盟:就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 系达成重要共识 + 2.经济合作 + 同荷兰:共同签署在能源、农业、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文件 + 同法国:在民用航空和航空工业领域、海洋卫星和天文卫星领域加强合作; 深化在提高能源效率、农食产品、卫生等领域的合作等 + 同德国:在空气净化、低碳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消费等领域加强 合作; 签署关于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等 + 同比利时:推动中小企业合作,在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培 育新的增长点; 推进中国西部与安特卫普之间铁路互联互通 + 3.重要讲话 + 在荷兰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 + 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中法发展主张 + 在中德工商界招待会上发表讲话,阐述对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主张
+ 1、中欧关系成果丰硕:
+ 中欧政治关系实现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伙伴关系, 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三大步跨越式发展:多层次、宽 领域的各级政治对话机制得以建立。
+ 经济上相互依存:中欧贸易额从1998年的489亿美元增长 到2007年的3562亿美元,增长了6倍。2009年约40 00亿美元,今年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 。欧盟是中 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欧 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利玛窦
+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 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 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精品PPT课件
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的特点
1、反倾销案件 涉及产品的品种 和数量不断扩大
特点
2、反倾销案件涉 及金额越来越大, 且金额越大的越被 频繁指控。
3、提出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急剧扩大。
(四)技术壁垒
欧盟的技术壁 垒措施比较完 善,且效果比 较明显
这在很大程 度上缩减了 中欧贸易额
欧盟对中国出口主要产品历年
欧盟向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最新信息
• 欧债危机升级 中欧双边经贸 低迷
• 前4月双边贸易值增0.3%
把握机遇 深化合作 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 口市场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在两国政府和 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荷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 近年来中欧之间贸易存在较大规模的欧方逆差,2011全年,欧对华累计贸易逆 差1559亿欧元,同比(下同)下降7.9%,连续五个月实现累计贸易逆差负增长, 且降幅逐步扩大。
(三)反倾销
• 1979年欧盟首次对华发动反倾销,这也是 中国在世界上遭受的第一起反倾销控诉。
•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对中国发起149 起反倾 销调查,且有不断增加的势头。
2、欧盟经济概况
2002年3月1日
2002年1月1日
欧元区各国原货币停止流通,欧元正 式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唯一法定货币。
1993年1月1日
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
1968年7月
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商品、资金、服 务和人员开始在欧盟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
欧盟实现关税同盟
•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 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 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
中国欧盟的贸易关系探析.pptx
1995 403.4
14.4 190.9 212.5 -21.6
2000 690.4
14.6 381.9 308.5 73.4
2005 2173.1
15.28 1437.12 735.95 701.16
2006 2723
15.47 1819.83 903.19 916.64
2007 3561.5
16.38 2451.92 1109.6 1342.3
2006年
金额
占%
1819.8 100
405.5 24.8
389.8 21.4
93
5.1
61.3
3.4
48.4
2.7
51.2
2.8
57.4
3.2
58.4
3.2
2007年
金额
占%
2451.9
100
587.4
24
572.9
23.4
116.7
4.8
91.2
3.7
79.9
3.3
78.5
3.2
78
3.2
63.3
1998年, 欧盟通过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 提升到与欧与美俄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水平。
2001年,《欧盟对华战略》提出70多条加强对华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2003年,欧盟发布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共同 利益与挑战》决定同中国开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中国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推动双边关系 进一步发展。
19.6
2009 年
134
27
20.1
近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 主要涉案案件金额(图7)
案件 人造刚玉 碳化硅 钢板 硅锰铁 金属镁 黄磷
中欧关系
欧:起航吧,向着遥远而又古老的东方, 起航吧,向着遥远而又古老的东方, 那儿, 那儿,等候我们的是 黄金满地的天国之邦。 黄金满地的天国之邦。 吾天朝上国,地广物丰, 中:吾天朝上国,地广物丰, 只知岁贡,无需通商。 只知岁贡,无需通商。
问:第一段和第二段话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概括这 第一段和第二段话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一时期欧洲和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1975年中国同欧共体(欧盟前身)建立了外交关 年中国同欧共体(欧盟前身) 年中国同欧共体 年亚欧会议期间, 系.1998年亚欧会议期间,中国总理朱镕基同欧盟轮 年亚欧会议期间 值国主席英国首相布莱尔及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 值国主席英国首相布莱尔及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成 功举行了“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就建立面向 功举行了“中国 欧盟”领导人会晤, 欧盟 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4.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与改善,体现了中国自 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提出了和平与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政策,同任何 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
问: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西欧关系如何?分析其历史原因 年代中国与西欧关系如何?
(3)二战后,西欧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3)二战后,西欧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外交 二战后 孤立、军事威胁。 孤立、军事威胁。 原因: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差异; 原因: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差异;追随美国的 冷战”政策。 “冷战”政策。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
结
论
完成了工业文明的转型, 完成了工业文明的转型, 农耕文明阻碍了向工业文明 并以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 的转型,中国逐渐落后于欧洲 的转型 中国逐渐落后于欧洲 工业文明的成果
欧盟_介绍 ppt课件
中欧之间的共同点: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多边主义, 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反对国际恐怖主义, 主张消除贫困,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1、中国之所以加强与欧盟的合作是因为 ①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有着重要影响②中欧各 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③中欧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 化,倡导多边主义④中欧各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 没有利益冲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巨额交易成本,还使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等得到最
佳配制,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据初步估算,单一
货币会使欧洲内部贸易量很快翻番,甚至翻到原来的3倍。
时下,欧元区的居民很快直接感受到的实惠是,欧元便
利了消费者选择来自12国的商品,消费者将因此平均节
约12%的费用。比如,西班牙的鲑鱼只有平均价格的
61%,而丹麦却高达平均价的133%;爱尔兰的土豆比丹
4.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共识,不仅维护了双 方的利益,更避免了双方纺织品的贸易摩擦的进一步 升级,实现了双赢互利。这表明在开放的世界中 A.国与国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B.发展对外关系是各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 C.中国已成为欧盟潜在的大市场 D.国家间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别在消失
27
今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需要大量能源、交 通、通讯、金融等领域的合作,而这恰恰是法 国的优势。2005年12月4日至7日,中国总理温 家宝应邀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温总理访法期 间签署了大手笔的经贸合同,展现出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框架下中法合作的新风貌。
151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6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欧盟及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相会17欧盟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与意大利外交部长佛朗科佛拉蒂尼签署一项协议允许中国加入伽利略卫星导系统2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18双方讲求实效的合作已取得成果
中欧关系(国际政治课件)
二、欧盟理事会
1、欧盟理事会的职能 条约改革、新成员国加入、负责确定共同 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原则、决定共同防御政 策的框架、指导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共同体 内就业政 其职能已经远远超过《欧盟条约》 其职能已经远远超过《欧盟条约》所赋 予的任务,成员国首脑已逐渐直接卷入所 有欧盟议程的重要事务中。 911的影响 911的影响
乌拉圭回合的最终法令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还包 括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规 定下列范围属于欧共体的专有权力:货物贸易、 在不包括任何的人员流动的前提下的跨国界服务 贸易、欧共体外部边界采取的关于禁止围在商品 的自由流动的措施。 欧洲法院的意见阻止了传统的共同体方法向新的 贸易领域的简单延伸。须通过分享或混合的权力 方式来处理。
4、部长理事会 部长理事会的起源和组成 在煤钢共同体的框架下应比、卢两国的 要求产生的。 肩负四项主要任务:立法任务、预算任 务、内部政策的制定与协调、对外政策的 制定与协调。 外长理事会负责横向协调
有效多数表决方法 目前适用的方法(2004年11月 目前适用的方法(2004年11月1日生效): 每个成员国获得的票数(德英法意29票,西 每个成员国获得的票数(德英法意29票,西 波27票,希比葡12票等,总计321票) 27票,希比葡12票等,总计321票) 生效条件:最低限额232票,大多数成员国 生效条件:最低限额232票,大多数成员国 必须支持有效多数表决,所获得的投票达 到代表欧盟总人口的62%。 到代表欧盟总人口的62%。
使用范围包括地区、社会、环境、科学和 能源政策,以及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 同时,共同体的权力通过对外政策领域默 许权力原则得以加强,该原则于20世纪70年 许权力原则得以加强,该原则于20世纪70年 代由欧洲法院创立。它的存在限制了成员 国在对外关系领域的权力发挥。
中欧关系PPT
中欧关系的现状
• 自1975年5月6日建立正式关系以来 ,经过双方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与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的关系 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 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 • 1994年,中欧签署政治对话协议
• 1998年1月,欧盟倡议在举行第二届 亚欧会议期间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并建 立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 • 4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欧盟 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盟委员会 主席桑特在伦敦举行了中欧领导人首次会 晤。会晤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 • 此后,中欧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会晤。
• 摩擦分歧仍存在
• 求同存异是基础 • 互利共赢是关键
• 2004年12月,温家宝总理赴荷兰海 牙与欧盟主席国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欧 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盟理事会秘书长 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 纳举行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发表 了《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 • 2005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与英 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及 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高级代表索拉纳举行中欧第八次领导人会 晤。双方发表了《第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联合声明》和《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宣言》 ,并签署了关于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 空间开发、北京首都机场建设等领域开展 合作的文件。
中欧关系源远 流长,可以追溯到 2000多年以前的丝 绸之路,这开启了 中西之间的经济和 文化往来。
战后中欧关系发展史回顾
• 第一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 纪60年代初期 • 时代背景:冷战,两大阵营对立,孤立新中国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一边倒”;“另 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这一时期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主要是北欧国家 ,如:芬兰、丹麦、瑞典、瑞士、挪威(1950年 ); 1954年,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 • 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东欧国家则迅速展开友 好往来
中欧关系
我看当今世界之欧盟及中欧关系(1)欧盟简介(2)欧盟的发展(3)中欧关系历程(4)中欧未来展望一欧盟简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GDP14.5万亿美元。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27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二欧盟的发展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
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目前,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而随着欧盟的扩大,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 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的国家集团和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欧洲前途取决于它对全球化的全面适应能力,取决于它对一体化的创新吸纳程度,取决于它在新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成就。
而欧洲联合和欧洲改革正是它达到这些目标的可靠途径。
中欧关系
一、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
<1>建国初期——60年代末欧共条与新中国对立(第一阶段)
<2>从建交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平稳发展期(1975—1989 第二阶段)
<3>中欧关系迅速发展时期和历史最好时期(1990—2005 第三阶段)
<4>2006年至今中欧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2006 至今第四阶段)
二、近两年中欧关系出现的问题
<1>政治上意识形态的分歧
<2>军事上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分歧
<3>经济上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4>贸易往来领域的摩擦问题
<5>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
三、中欧关系发展前景
<1>我国为改善中欧关系而努力
①战胜金融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
②中欧合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③告诉欧洲和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2>合作仍将是中欧关系的主流
①双方经贸合作在不断扩大
②相互借重和合作的需求日益上升
③合作机制日益健全、成熟
④文化交流与科技合作日益加强
<3>中欧关系发展前景
①尽管干扰中欧关系的因素增加,导致双方摩擦上升、问题不少,但合作仍是中欧关系的主流,这一点不会有大的改变
②在应对全球新型挑战、地区及全球热点问题等方面,中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欧相互借重和合作的需求日益上升
③中欧合作机制日益健全、成熟,对中欧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保障作用。
中欧贸易关系-PPT文档资料
2019年10月24日,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比 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这是2019年春这 一对话正式启动以来,双方高层第四次面 对面坐下来,共同探讨并规划中欧经贸关 系的未来。 纵观中欧关系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经贸合作始终是中欧整体关系的“压舱 石”。无论是中国谋求“复关”和“入世” 的那十几年,还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 关系的“蜜月期”,中欧相互开放市场, 将“中国制造”与“欧洲设计”有机结合, 有力推动了中欧各自发展,也惠及双方人 民。
1978年,中国与欧共体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 欧中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1985年,欧共体和中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贸易与经济合作协议》 1988年,欧洲委员会在北京设立代表团
1989年,欧共体冻结了与中国的关系,并实施了一系列制裁行动
1992年,中国欧盟关系基本恢复正常,武器禁运依然有效 2019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中欧关系长期政策》战略性文件 2019年, 欧盟通过的《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政策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 到与欧美、欧俄、欧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水平。 2019年,《欧盟对华战略》提出70多条加强对华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2019年,欧盟发布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决 定同中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欧经贸关系经历曲折发展。
现在,中欧关系已站到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1、欧盟成为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主要来源
2、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3、关于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 题 4、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中பைடு நூலகம்对欧盟出口贸易
中欧合作以求共赢
展望未来,中欧双方应从“安全、主权和 发展”这三项中国的核心利益出发看待中 欧关系,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思考中 欧经贸关系。中欧之间没有安全和主权问 题上的矛盾,关键是如何帮助对方发展。 以此为出发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核心 是双方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围绕 全球价值链实现合作共赢。中方可以提供 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大量资本,帮助欧盟尽 快走出欧债危机。而欧盟也可以在进一步 确保自身市场开放的基础上,利用科技、 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帮助中国更好地 实现发展。在此过程中,中欧领导人会晤、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等高层对话机制,将为 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战略指导,起 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中欧关系详细分析
—— 援引自2012年11月6日驻瑞士大使吴恳在卢塞恩欧洲论坛上的演讲
(2012年11月6 日,瑞士卢塞恩)
关于未来中欧发展的几点建议
I. 首先,从中欧关系大局出发,求同存异,进一步加强 中欧之间的了解与互信。 其次,进一步拓宽发展中欧关系的渠道,大力发展公共外 交,加强西方社会尤其是普通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如:
时代背景:1989年至1991年,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东欧 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 欧洲一体化取得深入进展,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但是,1989年秋,欧共体单方面中断与中国的高层往来、 军事合作、政府贷款和合作项目,使得中欧经贸关系的发 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 1992年中欧关系有所回升,并逐步恢复正常化,欧盟相继 出台了六份《对华政策文件》
II.
① ② ③
④
III. 最后,在中欧关系中表现得更为自信和 坦诚。
①
要更加自信地向欧洲表达中国的真实想法,勇于 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在欧洲政府和民众面前 当欧洲国家指责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或者“傲 慢”时,也要自信地面对来自欧洲的不悦表情
②
真实的中国,不很穷但也绝对不富裕。真实的中 国不仅有“北上广”,也有“云贵川”。 我们经常抱怨外界不了解中国,让外界像中国人 这样了解自己,或许永远也做不到。但把中欧战 略对话放在贵阳,而不是北京或上海,无疑是对 中国东部城市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一种修正,也 更接近于真实Leabharlann 中国。 ——《环球时报》社评
①
军事方面
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科教文卫等方面
科技合作 文化交流 教育合作 卫生医疗合作 新闻交流 人员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