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神思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雕龙神思读后感
篇一:《文心雕龙》读后感文字启迪文字文字震撼灵魂——读《文心雕龙》有感时光流逝,开学马上就要研二了。回首这一年学习状况,按照导师的要求,在所有读过的书中,印象最深的要数刘勰的《文心雕龙》了。它不仅是南朝也是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为重要的著作,它那博大精神的理论思想,系统周密的内容结构,工采精巧的骈文语言,贯通古籍的文化底蕴,令人回味无穷。它对后世文学理论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中国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研究的史料,而且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部文献,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研究。刘勰是齐梁时代的一位卓越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系完整、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有着颇多创见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刘勰的思想受佛教濡染很深。如《明道》、《征圣》、《宗经》里面多有涉及儒家思想,杨明照曾说到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既业于儒,又染于佛”。整本书又有着“文之枢纽”与“大易之数”的构想。从最后一篇《序志》可以看出,《文心雕龙》共50篇。该书可以分为四部分:其一是“文之枢纽”,主要谈本源,由《原道》至《变骚》等五篇组成;其二是“论文叙笔”,主要谈文体,由《明诗》至《书记》等二十篇组成;其三是“剖析情采”,主要谈创作,由“神思”至《总术》等十九篇组成;其四是“崇替”、“褒贬”主要谈文学批评,由《时序》至《序志》
等六篇组成。这就是《文心雕龙》整本书的庞大体系结构。关于书名,《序志篇》解释道:“夫‘文心’者,??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这本书是耗尽作者一生心血的文学作品,此书名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研究作家把写得精细优美的艺术匠心和创作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学习文艺学专业的目的和意义。关于文学的本源,首先提到了文学的本质属性,作者在《原道》中开宗明义:“文之为德也大矣,??此盖道之文也。”接着《征圣》、《宗经》等篇目又论述了各体文学的根源,《时序》还论述了世情对文学的习染,《通变》说到了文学的继承与革新。这些都是刘勰在此书中的重要观点,下了如“故知文变染乎世情,??虽百世可知也”等这样的命题。关于文学的文体,在刘勰心中,文学作品的范围很广泛,把经、史、子、集各方面作品都纳入进来了。他用了二十篇来阐述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分文“文”和“笔”两大类。对于每种文体,刘勰都从四方面考虑即《序志》中的“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意思是要推究各种文体的根源与流变,解释其名称,彰显其名义,选择代表性篇章,阐述其体质特征,规格要求,要领方法,力图在理论上形成系统。分别对诗歌、楚辞、汉赋加以重点论述。关于文学创作,这部分历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或许这部分就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在这部分,就作家、等角度而言,论述了作家的想象思维如《神思》篇:“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神与物游。”论作家的情感投入,如《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
于海。”《情采》篇:“昔诗人什篇,??此为情而造文也。”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刘勰认为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必须具有真实的动人的情感,光在形式上大做是难以感染人的。刘勰还论述到了作家的个性风格,认为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有四个因素:才、气、学、习。如《体性》:“然才有庸俊,??其异如面。”还论及了的写作步骤,在《熔裁》篇提出了“三准”的说法,论的表达方式如《征圣》篇:“或简言以达旨,??或隐义以藏用。”除此之外,刘勰还论及了的修辞方法,具体体现在《夸饰》、《比兴》等篇目中。关于文学批评部分,刘勰的观点是比较新锐,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论及了文学批评的意义、方法、标准、文学批评家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如《知音》篇:“是以将阅文情,??六观宫商。”等语句。虽然,《文心雕龙》也有其局限性,但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最有价值的文学批评著作,仔细研读这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创作,这部经典作品也就会永放光芒。
篇二:文心雕龙-神思文献综述《文心雕龙·神思》研究综述摘要:《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具有创作总论的性质,因此,对《神思》的解读是理解《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关键。《神思》主要揭示的是创作主体的艺术构思,创作主体的自身培养,“神思”以“秉心养术”为前提,以“神与物游”为理想,以“杼轴献功”为实现条件,形成了艺术构思的整个过程。关键词:神思,神与物游,秉心养术,言意,杼轴献功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它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文心雕龙》由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作家论等部分组成。从《神思》到《总术》的十九篇是创作论部分,各篇为一相对独立的专论,《神思》篇是艺术构思的专论,又是位列创作论之首,具有总纲的性质,涉及到创作论的很多方面的问题和方法。全篇大致脉络是从首先提出艺术想象,然后指出艺术想象的特征、能顺利进行想象的关键,再回答解决这俩个关键问题的方法,又从创作过程、作家天赋、作品修饰三个角度论证,最后做出结论总结全文。 1、“神与物游”说“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1所以艺术想象的理论是学【】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是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神思就是这个以直觉为其特征的思维过程的概念。在刘勰看来,想象是启动并完成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构思则是想象驰骋期间的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所以他在开篇首先就提出了“神思”,也就是艺术思维活动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状况。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
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对艺术想象活动的特点给予了形象而深刻的描绘“神与物游”。所谓“神与物游”,这里的“神”指主体的精神活动,“物”指对象物,而“游”指两者的关系,即创作者的思维精神活动与客观物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四个字正是对艺术构思时具体情状的概括,比通常意义的想象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首先从“游”字可以看出有对时空的超越,创作主体在构思的时候,思维驰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好像要讲世间的万物,纷杂的人事全部展现在眼前,生动具体;其次,“神”与“物”的交融渗透。“有人认为这是‘想象’的结果,但是想象是处于客体与主体分离状态的产物,是主体对客体的形态的追想、描摹,虽然有时候会移情于物,达到主客统一,却不像‘神’那样渗透于物、与‘物’融为一体,达【2】到‘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境界”刘若愚先生书中在提及神思的时候也反对将“神思”译为想象,他说“事实上,只有‘神思’的主动方式才相当与‘想象’,一如柯勒律治以及以后大多数以英文写作的批评家对这个词的用法一样。此外,柯勒律治主张想象‘在本质上是活的,正如所有事物(作为事物)在本质上是死的一样’,刘勰实际上与所有其他中国批评家一样,并不【3】认为外物是‘死的’,而是具有它本身的
‘神’”因此不能单纯的将“神与物游” 等同于想象。“神与物游”重点在于思维精神与物的主动交融,物为神所乘,神借物而有质有形。黄侃先生在书中谈及“神与物游”强调了神和物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