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福利经济理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一般均衡和效率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一般均衡和效率
15
§8-2 经济效率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研究 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
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 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 结论进行检验。
它试图回答“是什么” (the way things are)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试 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 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 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 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14
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2
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 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市场的价格,反之, 就降低市场的价格。这就可保证新的价格比 原先的价格更接近均衡价格。如果新的提出 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 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这就是瓦尔拉斯体 系中达到均衡的所谓“试探过程”。
第八章 一般均衡和效率
(1)一般均衡 (2)经济效率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7)社会福利函数 (8)效率和公平
• 复习:均衡(Equilibrium)是指经 济活动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 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 变动的状态。 • 均衡是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 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 静止的状态。
3、所得出的结论客观程度不同。实证分析学的内容具 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检验,也不会以 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经济学本身没有客观性,它所得 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
注意区别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 法。在假定的条件下,企业与个人会有什么样的 行为。

税收的无谓损失_经济学基础_[共3页]

税收的无谓损失_经济学基础_[共3页]

第八章 福利经济理论 153第三节 无 谓 损 失无谓损失,亦称死三角,是指由于市场扭曲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用以衡量无效率或社会福利损失的程度。

死三角的面积越大,表明市场扭曲所引起无效率的程度越严重或社会福利损失越大。

垄断、税收和补贴、价格和数量管制、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因素会扭曲市场,导致生产水平偏离最优生产数量,引起无谓损失。

一、垄断的无谓损失垄断厂商往往通过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图8.5所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 ,市场供给曲线S 即为边际成本曲线MC ,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达到均衡,均衡点为C ,此时均衡产量为Q 0,均衡价格为P 0,每个厂商都接受价格P 0,并通过生产符合均衡条件P =MC 的产量,达到利润最大化;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即行业,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仍为D ,边际收益曲线为MR ,边际成本曲线为MC ,均衡条件为MR =MC ,均衡点为E ,此时均衡产量为Q 1,均衡价格为P 1,垄断厂商获得最大利润。

显然,垄断条件下的产量Q 1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Q 0,而价格P 1则高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P 0。

低产量使生产能力处于闲置浪费状态,高价格扰乱市场信号,误导资源配置,低产高价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导致互利性的交易减少而引起无谓损失,其损失表示为三角形BCE 所示的面积。

如图8.5所示,对比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在完全垄断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减少了,由完全竞争下的三角形ACP 0所示的面积减少为三角形ABP 1所示面积,减少的消费者剩余为四边形BCP 0P 1所示的面积。

在减少的消费者剩余中,一部分如矩形BFP 0P 1所示的面积转化为垄断厂商的生产者剩余,另一部分如三角形BCF 所示面积形成无谓损失。

垄断厂商的生产者剩余为四边形BEGP 1所示的面积,在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剩余即三角形CGP 0所示的面积基础上,增加由消费者剩余转化而来的矩形BFP 0P 1面积所示的生产者剩余的同时,损失了一部分原有的生产者剩余,如三角形CEF 所示,形成无谓损失。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八章 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015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八章 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015

冷战思维的改变 资本主义自身问题的凸显 左派政党的低迷

2、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家对经济活动的
支配能力减弱 2.社会问题的全球化 3.只有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超越社会制度、意 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建立和加强国际合作 机制才能得到解决

(三)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革
和国家的作用

(三)建立新型的民主国家与积极的公民社 会
1 .创建合作包容的新型社会 2 .改革现有的政党和政治制度 3 .培育积极的公民社会
4 .建立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政府
5 .用积极的福利社会取代福利国家


“第三条道路”认为,单纯靠市场自身,是无法解决 经济发展的秩序问题。但一方面,市场的秩序不会 自发地形成和出现,必须靠政府通过颁布相应的法 律和法规,对人们的市场行为进行约束,才会形成 良好的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是一种风险程度更 高的经济,仅靠企业自身,往往很难抵御全球市场 的巨大风险。可见,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国家对 经济进行适当的干预都是必要的。
1.传统工人阶级的没落
2.中产阶级的兴起

(二)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1.克林顿:“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2.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 3.布莱尔:第三条道路 4.“粉红色的欧洲”

到1998年,社会民主党派或中—左派联盟已经在英 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斯堪的纳维亚 半岛的几个国家以及其他一些西欧国家执掌了政权, 它们在东欧诸国的影响也日渐提高。在欧盟15个成 员国中除了西班牙和爱尔兰之外,全部都是中左翼 政党单独执政或参政,出现继20世纪中期社会民主 党辉煌之后的又一次新的辉煌。由于“欧洲社会党 国际”以红玫瑰为徽记,相对于80年代右翼政党占 主导,在欧洲政治版图上呈现出了一片耀眼的玫瑰 色,因此人们形象地把“第三条道路”的欧洲称为 “粉红色的欧洲”。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福利经济学

因此,C点代表了一组消费者A和B的效用水平,如果 分别用UA、UB表示,则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对 应这样一组消费者A和B的效用水平。将所有这样的效用 组合描绘在横轴为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纵轴为消费者B 的效用水平的坐标系中,就得到效用可能性曲线,如图 8-5所示。
因为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的效用组合都是 满足帕累托最优三个条件的效用组合,所以,每一个消 费者要想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都必须以降低另一个消 费者的效用水平为代价。因此,效用可能性曲线由左上 方向右下方倾斜。但是,效用可能性曲线所能提供的信 息只有这些,我们无从知道效用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和凹 凸。因为,只有效用的次序才有意义,
而厂商D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厂商D的边际技 术替代率,因此可以得出,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厂商之间进 行分配的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其中,
表示厂商C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厂商D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表示
三、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在前两部分内容里分别讨论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和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当交换和生产的状态分别实现帕累 托最优时,单独来看,产品的分配是具有经济效率的,生产 要素的分配也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但是,交换和生产的帕累 托最优的条件并不是产品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都具有经济效 率的条件,也不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与生产的帕累托最 优条件的简单并列。因为在讨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时,
要想确定最大的社会福利状态,还需要引入社会 无差异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代表了在既定的资源和 技术水平下所有最优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组合,所 以,最大的社会福利状态一定会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得到。那么,效用可能性曲线上哪一点代表了最大的 社会福利状态呢?为此,需要引入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是社会福利函数的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相对于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而言,
以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都是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为前提,考察各种商品的价
格、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与产
量决定,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产品市场的均衡
• 一个例子:
原油需求 炼油工人需求 公共汽车制造
摩托车制造
汽油
需求
公共汽
车需求
轿车
需求
汽车工
人需求
钢铁
需求
相关产品市场均衡
工人收入 企业利润 煤炭需求 钢材需求
二、经济变量的相互依存关系
• 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在现实的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变量 变动必然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到其它经济变量,最终影响到整 个经济体系的状态。
• 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反复的和多样的 ,非常复杂,现实生活中经济体系的一般 均衡只可能是一种趋势。
三、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
• 产品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这种相互影响不
断传递。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要素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存在着替代或互补影响。要素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
•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 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第八章 员工福利管理

第八章   员工福利管理

员工福利的涵义与特点
企业重视福利的原因 :
政府法律规定,如社会保险、带薪休假、法定节假日休 息、职业病防治、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 劳动力市场的雇主间竞争压力;
工会集体谈判压力;
企业有目的地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
支付福利成本可以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 成本支出的有效性;
(二)员工福利:住房公积金
地区 缴存比例
8%,效益好的单位可以为10% ,单位、企业一样 最高以当地政 府部门公 布的社会 平均工资 300%为 限,最低 不能低于 社会平均 工资60 %
缴费基数范 围
时间段:2005年7月1日至2006 年6月30日
北京
广州
8%,最高比例不得超过20%, 单位、企业一样
缴存比例突破上限的要经 过相关部门审批。
武汉
山西 贵州
8%,最高比例不得超过15%, 单位、企业一样
单位10%,个人6%, 企业15%,个人5%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 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 国家建设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为5%——12%,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以上调。
●弹性福利计划大行其道并且日趋完善 。弹性福利计划,又被
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这种福利计划
一共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全部自选(全部福利项目均可自由挑选)、 部分自选(有些福利项目可以自选,有些则是规定好的福利项目)以及
小范围自选(可选择的福利项目比较有限)三种。
●组织开始寻求与其战略目标、组织文化和员工类型相匹配
个儿童,一到六岁不等,平均每三四个孩子就有一个老师照顾,此外还

第八章 福利经济理论

第八章 福利经济理论

第八章福利经济理论一、选择题1.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A.最近30年实际上越来越平等;B.最富的20%家庭占有约80%的财富;C.比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更不合理;D.洛伦兹曲线位于45°直线以下。

2.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A.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B.食品补助票计划;C.医疗救助计划;D.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3.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A.单身汉家庭;B.三代同堂的家庭;C.有夫妻组成的小家庭;D.独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4.政府编制贫困指数时,主要依据A.现金收入;B.家庭规模;C.居住地;D.上面都是参考因素。

5.高的边际税率往往会损害A.合理收入目标;B.成本最小化目标;C.工作激励目标;D.所有上面三个目标;6.“人力资本”是指A.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各种技能;B.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投资;C.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资本代替劳动力的能力;D.一个人管理资本设备的能力。

7.一个人虽然有工作,收入却很低,因为A.他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很低;B.他生产的产品价格很低;C.他生产的边际收入很低;D.上面都对。

8.如果一个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那么A.这人可能在寻找工作;B.这人可能已在工作;C.尽管他有工作,但仍可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D.上面都有可能。

9.在计算纳税收入时,要扣除因接受福利救济而产生的转移收入,其主要原因是A.穷人越多,从事救济的政府工作职位就越多;B.救济所提供的大多数服务不可能确定价值;C.人们可能因为消费了一些救济物品或服务,例如医疗服务,而被认为是处于贫困线以上;D.上面都不是主要原因10.捐益平衡收入(The break-even level of Income)是指A.一个人达到贫困线时的收入水平;B.一个人恰好得不到任何救济时的收入水平C.一个人拥有的可支配收入;D.一个人达到不需要救济时的收入。

11.收入最低的20%的人,他们的贫困可能A.属于相对贫困;B.属于绝对贫困;C.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就可以脱贫致富;D.表示洛伦兹曲线是一条直线。

202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薪酬福利管理

202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薪酬福利管理

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薪酬福利管理为了协助您更好旳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全面理解经济师考试旳有关重点,我们中华会计网校特地为您汇编了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供您参照,但愿对您有所协助!第八章薪酬福利管理1. 薪酬是指在雇佣关系存在旳前提下,员工在从事劳动、履行工作职责并完毕工作任务之后,所获得旳经济上合非经济上旳酬劳或回报旳总和。

从酬劳发生机理旳角度来看,可以将酬劳分为内在酬劳和外在酬劳。

内在酬劳重要包括:培训机会、晋升机会、舒适便利旳工作环境、成就感、荣誉感及其他精神鼓励等。

外在酬劳是指由于员工完毕某项工作而获得旳所有货币酬劳及非货币酬劳。

货币酬劳包括基本薪酬和奖金等;非货币酬劳包括员工福利、社会保险、带薪休假以及员工个人及家庭服务、健康以及医疗保健等多种服务。

2. 基本薪酬是指在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旳工作或员工所具有旳技能、能力而向员工支付旳相对稳定旳酬劳。

将基本薪酬分为:职位薪酬、技能薪酬、能力薪酬。

技能薪酬,是企业根据员工所掌握技能旳多少来确定员工旳基本薪酬,“蓝领员工”。

能力薪酬,即企业根据员工所具有能力旳有效性及能力水平旳高下来确定员工旳基本薪酬,重要合用于“白领员工”。

薪酬旳基本构成:基本薪酬、奖金(浮动薪酬)、福利。

3. 影响薪酬设定旳原因:(1)外在原因:①劳动力市场旳供需关系与竞争状况。

供不小于需时,劳动力价格会下降;供不不小于需时,劳动力价格会上升;②地区及行业差异。

企业在制定薪酬原则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属行业特点来决定;③当地生活水平。

④与薪酬有关旳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旳有关法律法规,是企业薪酬管理旳重要根据,直接影响着员工旳薪酬构造及薪酬水平。

(2)外在原因:①企业旳业务性质与内容。

②企业旳经营状况及支付能力。

直接影响员工旳薪酬水平;③企业文化。

4. 薪酬旳作用:(1)对员工旳作用:①基本生活保障;②心理鼓励功能;③个人价值体现。

(2)对企业旳作用:①改善经营绩效;②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③支持企业变革。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章分配理论》第⼋章分配理论总体介绍:本章的中⼼是⽤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

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产要素的所有者。

劳动得到⼯资、资本得到利息,⼟地得到租⾦,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

收⼊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收⼊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产要素的收⼊取决于两个⽅⾯:⼀是要素的数量.⼆是要素的价格,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则得到的收⼊也就越多。

和普通商品⼀样,⽣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分配中的运⽤。

第⼀节⽣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产要素的需求★(⼀)⽣产要素需求性质1.派⽣需求(也叫引致需求)⽣产要素的需求是⼀种派⽣需求。

需求者是⼚商不是消费者2.联合需求。

即对⽣产要素的需求是⼀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影响⽣产要素需求的因素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产技术状况。

3.⽣产要素的价格。

分析⽣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个问题:第⼀,产品市场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家⼚商对⽣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业对⽣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种⽣产要素变动与多种⽣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产要素本⾝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要素需求★1.⼚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

即:MC=MR=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家⼚商来说,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某种⽣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产要素的边际⽣产⼒,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货币来表⽰⽣产要素的边际⽣产⼒,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在本章中你将——〔〕考察税收如何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了解税收无谓损失的意义和原因考虑为什么一些税收的无谓损失大于另一些税收考察税收和无谓损失如何随税收的规模而变动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

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

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中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

1992年,比尔·克林顿中选的局部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

〞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

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它的价格和销售量,以及供应和需求的力量如何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划分税收负担。

在本章中,我们要扩大这种分析,并考察税收如何影响福利,即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福利。

乍看起来,税收对福利的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征税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这种收入必然来自某人的口袋。

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明的,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的状况都会变坏: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

但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我们应该比拟买者和卖者减少的福利和政府增加的收入量。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工具使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比拟。

分析将说明,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本钱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税收的无谓损失我们从回忆第六章中一个惊人的结论开始:一种物品的税收是向买者征收还是向卖者征收是不重要的。

当向买者征税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当向卖者征税时,供应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

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征收税收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最后,无论如何收税,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图8-l表示这些影响。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尽管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必然有一条曲线移动,但图上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

第八章 员工福利管理(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刘昕)

第八章  员工福利管理(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刘昕)
●组织开始寻求与其战略目标、组织文化和员工类型相匹配的福利模 式。在制订企业的福利计划时,不仅仅要考虑现在市场上流行什么样的 福利计划,更要对自己的组织进行深入的分析,知道组织的价值观是什 么,组织的目标是什么,组织的员工队伍是如何构成的,未来组织要经 历什么样的变革等等。
第二节 员工福利的种类
员工福利的种类
对企业的影响
对员工的影响
1、政府的法律规定
1、税收的优惠
2、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
2、集体购买优惠或规模经济效
3、集体谈判

4、有目的地吸引和保留员工,培 3、员工的偏好
养员工的忠诚度
4、平等和归属的需要
5、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提 5、绩效奖励公式有些时候非常
高企业成本支出的有效性
复杂,员工可能难以理解
开篇案例—远行公司企业年终福利计划策略 (5.3)
发放时间
远行的年终奖金会选择在春节放假前发放。远行公司有部分员工是外地人, 考虑到他们回家过年,公司将春节放假延长到两周左右。在放假前一天,杨总 会亲自将财务包好的红包送到每个员工的手上,并向他表达感谢之情,祝他春 节过得愉快。
福利不吃大锅饭
中国人都很重视春节,在春节前如果对一个员工的考核不好,年终奖金比 别人少一半甚至只有四分之一,会不会影响这个员工的稳定性呢?
员工福利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对员工的影响1政府的法律规定2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3集体谈判4有目的地吸引和保留员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5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提高企业成本支出的有效性1税收的优惠2集体购买优惠或规模经济效应3员工的偏好4平等和归属的需要5绩效奖励公式有些时候非常复杂员工可能难以理解员工福利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和员工在对福利的认识上存在一些混乱福利成本居高不福利的低回报性福利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员工福利的发展趋势弹性福利计划大行其道并且日趋完善

第八章_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第八章_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及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必须包括的内容应扩大到所有的企业和工厂强迫雇佣三人以上的雇主进行登记增加工厂视察员的数量尤其要委派妇女视察员要从工资劳动者中选出增加工厂视察员的数量尤其要委派妇女视察员要从工资劳动者中选出立即无条件地在一切企业和部门实行八小时工作日制度在各种合同明确写进不得转包的条款以防止各类血汗制度?2最低工资标准必须与工时挂钩不能通过工时的延长来实现国家应保证公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最低生存标准住房饮水通风排水义务教育?3老年人病人儿童应把老年人与病人从成年贫困者中区分出来建立养老金制度给病人建立疗养制度儿童特别是最贫困的儿童要受到充分的教育增加政府对学校的拨款废除小学的学杂费在需要的地方设技术学校与中等学校在中等学校设奖学金制?4社会保障对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社会保障对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应让每一个关于他未来的物质需要的所有忧虑都一扫而空应让每一个关于他未来的物质需要的所有忧虑都一扫而空生活有保障金钱利益的专横就会被打破人们的生命将开始用来生活而不是用来为得到生活的机会而斗争人们的生命将开始用来生活而不是用来为得到生活的机会而斗争进取的精神仁慈都会活跃起来第二节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一瑞典早期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一瑞典早期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一布兰亭强调社会改革
– 肖伯纳:“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来对个人的经济行为 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土地的私人占有是社会主义所反 对的各种不平等的特权的根源”,无产者一来到世上, 就“发觉没有一块土地不是别人的财产,私有财产早 就把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了,他走在路上时,是一个流 浪者,他离开道路时,便是别人土地的侵犯者”,成 为一个“没有粮食、没有房屋、无以为生的多余的人, 具有去做流浪者和奴隶的一切条件”。

第八章薪酬和福利管理

第八章薪酬和福利管理

四、福利管理
除薪酬以外,任何奖酬系统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是员工福利。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报 酬,员工福利一般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 经常以实物或服务的形式兑现。
工资分配依据的是 “按劳分配” 的原则, 根据员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福利依 据的是国家的政策、社会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有条件、有限度地满 足员工的需要。
• 补贴福利:包括探亲补贴、交通费补贴、伙 食费补贴、洗理费补贴、书报费补贴、独生 子女费补贴、生活困难补贴等。
• 教育培训福利:包括企业给予员工在职或短 期脱产免费培训、公费进修(部分脱产或全 脱产)等。
• 健康福利:包括医疗福利、免费定期体检、 防疫注射、药费报销等。
• 假日福利:带薪假日,包括工作日内的休息 时间、周休、节假日、探亲假、年休假以及 结婚假或直系亲属去世的丧假。
• 劳动保险: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属于 强制性保险,以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为目的, 以工薪劳动者及其家属为主要保险对象。劳 动保险关系对员工和企业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即双方必须按照规定向劳动保险机构缴纳保 险金,劳动保险机构依法对受保人承担保险 责任。当员工遇到工作困难或因为其他原因 失去生活来源时,保险机构按规定向其支付 生活补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 医疗保险:是指当劳动者因疾病或负伤需要 治疗时,由社会保险机构提供必要的医疗服 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的资格条 件比较宽,不采用诸如年龄、工龄和缴费年 限、数额的严格限制与等级划分。
• 工伤保险:是指当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遭 受意外事故而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等职业伤 害,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 医疗保障、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 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的资格条件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工伤残或职业病的法 定范围;二是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鉴定。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

《福利经济学》教学大纲(WELFARE ECONOMICS, )前言课程性质:专业(学科)核心课。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福利思想的演变过程,为后续课程作好理论准备。

使用对象: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以两大问题:“一个社会的资源配制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状态?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状态?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为核心,以福利思想的演进为主线,系统地阐述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讲授与讨论,使学生了解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掌握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政策效应的分析过程中。

要求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福利经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西方经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明白其前因后果。

第一节什么是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的定义1、定义: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的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个人福利3、社会福利4、经济福利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向1、福利经济学试图回答的三个问题⑴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⑵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⑶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2、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⑴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状态?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状态?⑵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三、福利经济学的三大目标1、最大的选择自由2、最高的经济效率3、公平的收入分配第二节福利经济学与价值判断一、规范经济学二、实证经济学三、福利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基数效用论1、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二、序数效用论1、无差异曲线2、预算线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公共经济学]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公共经济学]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行使的消费权利的市场价值总和;二是财产权在所涉 时期的期初与期末之间储存价值变化的代数和。 包括三个层次:收入因素、收入单位和收入时间。
收入因素。
– 可观察因素:禀赋(天赋和父母的遗赠)、偏好、运气等。
– 不可观察因素:第一,已经产生但未兑现的资本收益;第二, 服务于家庭消费的生产;第三,来自政府的现金转移支付等。
第二,社会救济:国家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给予短期或长期物质帮助的制度。
二1由政否2由是理收功 正英府定哲:解利义国施收学各是入主论哲政入家个不再义:学的的约社同:政家落平翰会的分反府边 脚 等 成 。·罗配对推沁点化员罗尔政动(应。因尔的斯府收是所斯J.(主在入为处认BJ收平eo了地为要nh入等t取位,nh理分化a得和客Rm配的a最境观论w)上公大遇的l提s观搞共多不公)出平数同正提点是。均人,只出必其主利因存,要主义益而在某的要的对于主观最公社要点大正会观是化的成点:; 兼为 1务谁在保也税功1社合经不据第据主由功是秦唤2色1因由 的2谁公因选只 第5然5政 新90顾了等出出证就收能会理济过悉四称要哲能从裕雨彩此自实出共此民要一而的690府福552消 彻方 钱 任 个 是 制 分 的 , , , , 有 学 分 是 与 的 的 , 由现 钱 经 , 通 不, ,自0年年:基主利0费查 式,宝人说度配社据有社当退家配否上“民须意 和,济从过以 缴在由13以支本导经月 月者此 转谁山和,:要会中关会时伍约阶公海福营通志 保谁学长政不 款这市上出目的济起,主案 移受区家上主通保纪人优秦军翰段平社禧企过主 护受的期治正 基一场占标规学,3权, 到益长庭海要过障委员抚裕人以的保业税义 。益收来选当 准过·经罗0联:模:”秦多和中 另,之有是市体初到:也优雇角。收哲 ,入看举手 制程1济尔邦第分公/案,裕3岁纳央 一多前能所场系步祝政并抚主度或学 多定,来段 (中模斯的预一配平的成以的税已 部出,力得机应调家府非安和来价家 出义社选取 ,o式(补算 , 的 和n主为副苏人派分钱秦应税制实查调依上置工研格罗钱:会择得整JC充国特效6角一3处o州主出 人,裕付。完现的查照海、会究伯 ,收中政财 个o09h养民点率使、个n%级青n权超 身多一生成缴情,法市伤为收特 多入的产 社t老r收兼受,福月以R干i年:过 上受直病。款况随律委残主入受由受, 会·b诺a入顾益也禧后上u部张资发百 ,益担、基看便给组抚体的益两益政 福wt齐i最是者就收,ol身荣金s放人 以。任失准,拿予织恤,分。部者府 利董n克)大永拿是购包份坤都实的 形领业制祝起那部等规配分和就 却B事(提化久出间上括a正以借物调 成导和和均一些的。模。组受不 是长sR出、的一接海养e式3给是查 社秘养受一张为首分成损应 在o张)2,分难部地路老b进了对组 会书老益的存国选配,者干 不亿荣e:某配题分选桥r入张纳常 安工等基贪折家。阶一会涉 断元t、坤根主的来择公N上荣税驻 全作“准腐,和段是相; 提拿遗的o据要平补了司海z坤人上 网;社制程数社以被互高下属人资i观等偿不的c市使主海 。会两度目会政行抵的沪k生金点化受同平)、委用权。 意大却都作府使消。杭拐来是;损的台提伤办。的外思令在出为的。高点源:者国。出残公尊事路人人贡中消速,和各,民,厅重故的咋民献心费上都和数个使收其,;”有舌币和。权海出老量社之入主担;机。百牺利段现年提会能再要任结万牲的3在医供成0保分观当合元的市年2疗相员持配点0时。以人场收保0应因原制是市2上员价费健的年所有度:委。及值经(社2处的。自一月其总营6会地地由位5,家和权保岁位位权主当庭;时障以和。利要月的,。上境无领,物其老遇上导秦质掌人不不的裕优控)同可秘当待的。,侵书上和“因犯。秘抚福而,书恤禧对收,。公入”张正分顿荣的配时坤理成则的解为注重是上册点不海了是同滩日自的颇:也称要素分配,以要素报酬所体现的 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从收入来源角度研究收入的 分配,试图说明每个生产要素所得报酬占国民收 入的份额。分析单位是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 要素。功能分配要通过市场机制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福利经济理论一、选择题
1.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
A.最近30年实际上越来越平等;
B.最富的20%家庭占有约80%的财富;
C.比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更不合理;
D.洛伦兹曲线位于45°直线以下。

2.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食品补助票计划;
C.医疗救助计划;
D.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3.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单身汉家庭;
B.三代同堂的家庭;
C.有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独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4.政府编制贫困指数时,主要依据
A.现金收入;
B.家庭规模;
C.居住地;
D.上面都是参考因素。

5.高的边际税率往往会损害
A.合理收入目标;
B.成本最小化目标;
C.工作激励目标;
D.所有上面三个目标;
6.“人力资本”是指
A.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各种技能;
B.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投资;
C.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资本代替劳动力的能力;
D.一个人管理资本设备的能力。

7.一个人虽然有工作,收入却很低,因为
A.他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很低;
B.他生产的产品价格很低;
C.他生产的边际收入很低;
D.上面都对。

8.如果一个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那么
A.这人可能在寻找工作;
B.这人可能已在工作;
C.尽管他有工作,但仍可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D.上面都有可能。

9.在计算纳税收入时,要扣除因接受福利救济而产生的转移收入,其主要原因是
A.穷人越多,从事救济的政府工作职位就越多;
B.救济所提供的大多数服务不可能确定价值;
C.人们可能因为消费了一些救济物品或服务,例如医疗服务,而被认为是处于贫困线以上;
D.上面都不是主要原因
10.捐益平衡收入(The break-even level of Income)是指
A.一个人达到贫困线时的收入水平;
B.一个人恰好得不到任何救济时的收入水平
C.一个人拥有的可支配收入;
D.一个人达到不需要救济时的收入。

11.收入最低的20%的人,他们的贫困可能
A.属于相对贫困;
B.属于绝对贫困;
C.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就可以脱贫致富;
D.表示洛伦兹曲线是一条直线。

12.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A.低生产率;
B.意愿需求的变化;
C.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D.缺少人力资本。

13.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不森
B.庇古
C.帕累托
D.埃奇沃斯
14.以下哪些主张不属于旧福利经济学政策范畴:
A.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B.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厂征附加税;
C.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
D.失业救济。

15.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

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可能
A.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两人苹果与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上面说的都对。

16.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
A.有意提高接受者对工作的兴趣;
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
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

17.对于福利最大化来说,完全竞争的长期一般均衡是
A.充分的,但不是必要的;
B.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
C.必要的,也是充分的;
D.既非必要的,又非充分的。

18.在一个两人埃奇沃思箱形图中,有两种总量固定的商品,则供给曲线
A.一定与契约曲线相交;
B.一定不与契约曲线相交;
C.不一定与契约曲线相交;
D.无法判断。

19.下面哪一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A.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
B.商品的供给是无限的;
C.所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它们的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
D.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生产中运用这两种要素的所有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二、是非题
1、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使任何只消费两种食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成为一个处于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从而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3、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

4、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5、契约曲线得名于它是所有可能契约的轨迹。

6、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

7、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

8、对一个社会来说,只应有一个社会福利最大值。

9、退休职工收到的养老金属于转移支付。

10、政府的社会保障计划与私人退休计划很类似,就是每个纳税人在其工作期间交纳的税收由政府积累起来,到他们退休后再返还给他们他们‘
11、一个人受教育与其遭受贫困的可能性成正相关关系‘
12、富裕地区处于贫困线以下职工的收入可能比贫困地区处于较富裕水平的农民还要高。

13、一个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线以下。

仅仅与其人均火并、货币收入有关‘
14、建立最低收入保障计划会引起人们放弃低收入工作。

15、一项救济计划中,给予失业者的救济金越高,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热情越少。

16、对收入所征收的所得税税率越高,人们就会越努力的多工作。

17、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最低维持生存的收入水平是不同的,因为在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得不同阶段,维持生存的含义是不同的。

18、持续的经济增长可以消除绝对贫困,但不能消除相对贫困。

19、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能减少雇主歧视。

20、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没有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

21、一般地说,越穷的国家,其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越严重。

22、收入分配平等了,财富的分布自然也就平等了。

23、在资本主义国家,一小部分家庭获得了国民收入中的较大份额。

24、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使洛伦兹曲线正好处于45度线上。

25、一些收入差别反映的是意愿的选择,例如决定工作更多时间和提早退休等。

26、在一个社会中,控制供应和操控市场的权利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巨大的影响。

27、税收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是促进收入分配平均化的最有效工具。

28、收入分配的不平均加速了私人资本的积累,从这一点上说,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论述题
1、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时,被最广泛使用的是哪一种方法,简述之。

2、简述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以及他后来受到批判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检验社会福利是否极大的标准是什么?试简述之。

4.什么是社会福利函数?是否存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社会福利函数能被用来客观地比较国家、或一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发福利水平?
四、计算题
1.如果决定两个人的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公式是:UA+2UB=100,画出这条曲线,并求
(1)若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当社会福利函数是W(UA,UB)=max(UA,UB),社会福利最大时的UA 和UB分别是多少?
(2)若把社会福利函数定义为W(UA,UB)=min(UA,UB),当社会福利函数最大时,UA和UB分别是多少?
(3)若社会福利函数是W(UA,UB)=UA0.5UB0.5,社会福利最大时的UA和UB是多少?
(4)在图形中标出a,b,c三种情况中UA和UB的位置.
2.一个母亲有两个小孩东东和西西,她同样喜欢他们,她想给他们1000元钱。

母亲的效用函数是U(a,b)=√a¯+√b¯,a是她给东东的钱,b是她给西西得钱,问:
(1)她将如何分配这笔钱?
(2)当该母亲的效用函数分别变为以下各式时,她将如何分配这笔钱
①U(a,b)=-1/a-1/b
②U(a,b)=log a+log b
③U(a,b)=min(a,b)
④U(a,b)=max(a,b)
(3)假如函数是U(a,b)=a2+b2, 她又将如何分配这笔钱?为什么这时他的边际替代率不为1。

3.有一项福利计划向四口之家提供救济,具体内容包括:
(甲)一般补助:对于年收入低于600美金的家庭,每年补助3600美元,超过600美元的收入每一元减少0.5美元的一般补助,知道该项补助扣减为0。

(乙)食品补助票:提供每个家庭每年价值2500美元的食品票,但有收入家庭所得食品票将扣减相当于其总收入的25%的部分,直到该项补助扣减为0。

(丙)医疗补助:每年1500美元,只要该家庭仍有资格接受甲中的一般补助,就能领到该款项。

(丁)住房补助:给每个家庭一栋每年租金4800美元的房屋免费居住,但这个家庭必须支付相当于其净收入25%的租金,其中的净收入是指收入加上一般补助减去2000元。

要求(1)填写表8-1,计算实际收入;(2)用表8-1中的数字来完成表8-2,计算隐含的边际所得
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