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1 口腔微生物的染色观察与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合集下载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目的要求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目的要求
均匀,不宜过厚;热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不烫手为宜), 否则会改变甚至破坏细胞形态;水洗时不要直接冲洗涂面,而应使水从 载玻片的一端流下,水流不宜过急,过大,以免涂片薄层脱落。 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 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为阴性菌。 美蓝染色注意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的时,菌液会溢 出或出现大量气泡而影响观察;同样,盖玻片的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 生气泡影响观察。 霉菌直接制片注意挑菌和制片时要小心,尽可能保持霉菌的自然生长 状态,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链球菌 霍乱弧菌
特殊构造的观察Ⅰ
鞭毛 变形杆菌
特殊构造的观察Ⅱ
荚 膜
圆褐固氮菌
特殊构造的观察Ⅲ
芽孢
破伤风梭菌
枯草芽孢杆菌
思考题
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 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实验一
实验六、七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一、目的要求
学习和掌握各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中包 括培养基的配制,包扎及灭菌技术。
熟悉分离、培养微生物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及 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方法 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其中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以及 水分等。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还必须在最适酸碱度范围内才能 表现它们最大生命力,因此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应将培养基调到一定pH 值范围。培养基种类很多,不同的微生物所需培养基不同。按其组成 可分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固体培养基,液体 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微生物学实验-1 口腔微生物的染色观察与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共38页

微生物学实验-1 口腔微生物的染色观察与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共38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染色观察与显微镜油镜的
使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革兰染色及特殊结构的观察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革兰染色及特殊结构的观察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革兰染色及特殊结构的观察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其形态结构。

但是活细菌为无色半透明状态,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清楚,常用染色的方法使细菌着色,使之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晰的看到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和某些特殊结构。

观察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是进行细菌鉴别的方法之一。

目的和要求:1、熟悉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3、学习革兰染色法实验材料:标本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二甲苯。

实验原理:使用油镜时,需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

这是因为油镜的放大倍数较高,而透镜很小,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较暗,物体观察不清。

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1、用油镜时,勿将镜臂弯曲倾斜,以免油滴或菌液流淌外溢,影响观察造成污染。

2、用低倍镜对光,自然光线用平面镜(光源不宜采用直射日光,因直射日光的强度太大容易刺激眼睛),人工光源用凹面镜,同时调节集光器和光圈以获得最适亮度。

染色标本油镜检查时,应将光圈完全打开,集光器上升至载物台相平,使光亮度很强。

3、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推进器或压片夹固定。

4、低倍镜找出标本的范围,然后在待检部位上加一滴香柏油,转动镜头转换器,将油镜头置于工作位置,从侧面观察并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然后眼睛移至目镜,缓慢向上移动粗调节器(只应上升,不能下降,以免压碎标本和损坏镜头),待看到模糊物象时,再用细调节器转动至物象完全清晰为止。

5、观察完毕,取下标本片,立即用擦镜纸顺一个方向旋转擦拭镜头上的油。

若油已干,应先用二甲苯滴在擦镜纸上擦净镜头,再用另一干净擦镜纸拭去镜头上沾有的二甲苯。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陈宝莲2010级生态学040212010002一、实验目的1 学习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2 学习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技术3 学习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及油镜物镜的使用原理1) 油镜头的标志油镜头上常刻有OI(oil immersion)或HI(homogeous immersion)字样,有的还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标记。

在低倍物镜、高被物镜和油镜3种物镜中,油镜的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最大,而工作距离最短。

2 ) 显微镜的分辨率显微镜性能的优劣不单是看它的总放大倍数,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分辨率的大小。

分瓣率是指显微镜能分辨出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D)的能力。

D值愈小表明分辨率愈高。

D值与光线的波长(λ)成正比,与物镜的数值孔径(NA)成反比:D=λ/2NA从上式可看出,缩短光波长和增大数值孔径都可提高分辨率。

数值孔径指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α)的一半正弦与介质折射率(n)的乘积:NA=n×Sinα/2影响数值孔径大小的因素-是镜口角,二倍介质的折射率。

当物镜与玻片之间的介质为空气时,由于空气(n=1.0)与玻璃(n=1.52)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不仅使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而且会减少镜口角。

当以香柏油(n=1.515)为介质时,由于它的折射率与玻璃的相近,光线经过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不仅增加了视野的照明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加数值孔径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

2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创立的。

作为细菌学上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番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的观察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的观察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的观察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细菌的染色一、实验目的1、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方法2、掌握细菌革兰染色发和抗酸染色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别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3、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法4、学习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显微镜、镜油、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试剂:结晶紫、革氏碘染液、95%酒精、番红染液、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液体培养液、牙垢、石炭酸复红、3%盐酸酒精、碱性美蓝染液、枯草芽孢杆菌、擦镜液三、实验原理:革兰染色法:萋-纳氏抗酸染色法: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枯草芽孢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

萋-纳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枯草芽孢杆菌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

当再加碱性美蓝复染后,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仍然为红色,而细菌为蓝色。

四、实验步骤:革兰染色:1、涂片左手持菌液试管,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中灼烧,冷却后从试管中取菌液一滴,在洁净载玻片一端做一涂膜;取一牙签在牙齿上轻轻划动取少量牙垢,在该洁净载玻片的另一端做一涂膜。

2、干燥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3、固定用镊子夹住涂片一端,将两涂膜出分别在火焰上连续通过三次;以载玻片在手背上试感觉不烫为宜。

4、染色结紫初染:滴加数滴结晶紫染液于细菌涂片上,染色1分钟,水洗;卢戈氏碘液媒染:用卢戈氏碘液覆盖涂片1分钟,水洗;95%的乙醇脱色:滴加95%的乙醇,轻轻摇动玻片进行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水洗;蕃红复染:滴加蕃红染液复染2分钟以上,水洗,吸干镜检。

5、镜检载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放油镜下镜检;注意标本中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和颜色。

萋-纳氏抗酸染色法:1、涂片、固定用接种环挑取一环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涂于玻片上做成薄膜,自然干燥后经火焰固定。

2、染色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用玻片夹住涂片微火加热,保持染液冒蒸汽约5分钟,切勿蒸发至干或使染液沸腾;冷后,水冲洗;以3%盐酸酒精脱色,至片上红色全部脱去为止;水冲洗后,以碱性美蓝液复染1分钟,水洗,待干,镜检。

微生物学实验-1 口腔微生物的染色观察与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微生物学实验-1 口腔微生物的染色观察与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试剂:
蒸馏水;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卢戈氏碘液
95%乙醇; 番红复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光学显微镜
实验方法
滴水 取菌 涂片 自然干燥 火焰固定
结晶紫染色1分钟 乙醇脱色 (20~30秒) 水洗 碘液1分钟
水洗
水洗
番红1分钟
水洗
干燥
镜检 (油镜)
革兰氏染色操作步骤
E.coli
混合菌
S. aureus
涂片方法示意图
n=1.515 a 空气n=1
λ 分辨率 D= —— 2NA a 数值孔径 NA=n×sin— 2
电源
电源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1.
2.
3.
开显微镜电源开关。 调节显微镜光源。 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查找标本视野,下降载物台约2cm , 加香柏油一滴于标本的待检部位,换用油镜观察。 换用油镜后,眼睛从侧面注视油镜头,缓慢上升载物台至 油圈不再扩大为止,此时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 及装片。 观察标本时,双眼同时挣开,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油镜用毕,转动粗调将载物台下降,取下标本,用擦镜纸 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擦净,然后再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 使各部分还原,物镜镜头呈八字形,光源强度调至最暗, 关闭电源,罩上防尘罩,收拾干净台面。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1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
实验一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思考题
实验目的
1. 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 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技术,进一步 熟练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
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 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染 色方法,该染色法由丹麦医 生(Christian Gram)于1884 年创立,故名。

微生物的实验

微生物的实验

微生物的实验实验一油镜的使用方法与革兰氏染色实验目的: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与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实验原理: 革兰染色法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脂质含量多,乙醇易透入。

⑵革兰阳性菌等电点(pI 2~3)比革兰阴性菌(pI 4~5)低,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易脱色。

⑶革兰阳性菌菌体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被乙醇脱色;革兰阴性菌含核糖核酸镁盐很少,故易被脱色。

实验步骤: 1.涂片取洁净载玻片1张,用接种环取1~2环生理盐水放于载玻片上,用灭菌的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挑取少许细菌与盐水混合,涂布成直径1cm左右的菌膜(可视挑取菌落的多少涂片范围相应变化)。

若采用液体培养物,可直接取1~2环菌液涂布。

接种环须经火焰灭菌方可放回原处,以免造成污染。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或将标本接种面向上,置酒精灯火焰高处慢慢烘干,切勿在火焰上烤。

3.固定干燥后的标本面向上迅速通过火焰3次,这样既可杀菌,又能将细菌固定在玻片上,以免玻片上细菌在染色过程中被水冲洗掉。

2.染色(1)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2~3滴于涂布细菌处,覆盖菌膜,1min后以细水漫过轻洗,将积水甩干。

(2)媒染:滴加卢戈碘液同上,1min后水洗,并将标本片上的积水甩净。

(3)脱色:加95%乙醇数滴于标本片上,轻轻摇晃数秒,斜持玻片使乙醇流掉,再滴加乙醇直至无紫色脱下为止(约30s,灵活掌握时间),细水冲洗,甩干。

(4)复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30s~1min后水洗,用吸水纸吸去积水。

3. 镜检用油镜观察,并判断细菌的染色性。

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后处理擦干油镜镜头,整理、清洁显微镜,把显微镜放回原处,把标本片放入消毒缸中。

注意事项: 1.标本片涂的太薄或太厚,菌体分散布不均匀,都可影响染色结果。

实验一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一_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革兰氏染色法A.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实验目的和内容目的: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内容: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装片。

操作步骤(一)观察前的准备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

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

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

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二)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首先上升镜简,将枯草芽孢杆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物镜正下方,物镜降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逐渐上升(或使镜台下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

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三)高倍镜观察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懂。

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

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

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绘图。

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四)油镜观察1.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

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

2.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

3.将光线调亮,左眼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

如因镜头下降未到位或镜头上升太快末找到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直至物像看清为止。

仔细观察并绘图。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胞形态的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胞形态的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赣南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一次实验
细菌的形态结构的观察 细菌涂片标本的制作及革
兰染色
实验目的

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及保养的基本知识 掌握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和三种特殊结 构 掌握细菌学标本的制作和革兰染色法

实验内容
实验室规则 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的观察 革兰染色法
油镜观察
复红 30s
3. G染色结果


细菌被染成紫色者,称为革兰阳性菌; 而细菌染成红色者,称为革兰阴性菌;
作业

实验报告册P1-3。 绘图注意事项:
– 用红蓝蜡笔绘图。 – 注意菌体大小比例合适 – 标出菌体颜色,显示典型排列方式 – 特殊结构标出菌体和特殊结构所在位置

The end,thank you!



二、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普 通 光 学 显 微 镜 基 本 构 造
油镜头的识别: 物镜头的下缘, 一般刻有一白色 圈,标有油 100、 HI、oil等字样
二、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油 镜 使 用 的 原 理
透镜
油n=1.515
空气n=1.0 玻璃n=1.52
二、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放置好显微镜 调节光源 低倍镜观察 油镜观察 清洁和还原显微镜
球菌
杆菌——大肠杆菌
螺形菌——霍乱弧菌
芽孢
破伤风杆菌 示:芽孢
炭疽芽孢杆菌 示:芽孢
鞭毛
伤寒杆菌 示:鞭毛
荚膜
肺炎链球菌 示:荚膜
四、革兰染色法
1. 细菌涂片制作
涂片(均匀) 干燥 固定
2. 革兰染色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油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低倍镜对光。最大光圈 2、低倍镜观察(寻找观察目标)。适当缩小光圈 3、高倍镜观察(选取理想的观察目标)。 4、油镜观察:高倍镜观察后- 上升镜筒-油镜转至正下方,在
载玻片上加一小滴油-小心地下降镜筒使镜头浸在油里-用粗 螺旋将镜筒缓慢上升,寻找目标(物象)用细螺旋调节,使 物象清晰-观察记录。最大光圈 5、观察完毕。上升镜筒,转动物镜转换器,使油镜物镜偏位。 用干净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迹,再取一张擦镜纸醮上二甲 苯擦去镜头上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一张干净的擦镜纸擦 去残留在镜头上的二甲苯。 6、将显微镜各部分还原,放回箱中。
– 画图 – 文字描述
• 分析和讨论 • 思考题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教学目标或要求:
※巩固和掌握显微镜油镜的正确使用; ※学习细菌制片和单染色技术; ※对 人 体 微 生 物 染 色 检 查 , 初 步 建 立 无 菌 操
作的概念。 ※学习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方法
细菌的制片与染色
单染色 复染色
染料
多数染料都是中性有机盐。据着色基的不同可分为 以下类型:
①碱性染料(basic dye)—带正电染料。其阳离子部
分为发色基团,可与细胞中带负电的组分结合。如结晶紫 沙黄, 甲基蓝,碱性复红等。
②酸性染料(Acid dye)—带负电染料。其阴离子部
分为发色基团,可与细胞中带正电的组分结合。如刚果红、 酸性复红 等。
涂片——干燥——固定
结晶紫1min——水洗
95%乙醇脱色约10~20s——水洗
I-KI 1min——水洗
沙黄或石炭酸复红 1min——水洗
干燥——镜检
革兰氏染色注意事项

实验三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三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显微 镜油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掌握细菌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在 油镜下观察细胞和识别细菌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2、仪器:显微镜 3、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Lugol碘 液、95%乙醇、0.5%沙黄染色液 4、材料: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 纸
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4、革兰氏染色中哪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如
何控制这一步?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1)涂片::载玻片要洁净无油迹;滴生理 盐水和取菌不宜过多,涂片要均匀,不可 过于浓厚
(2)固定: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其目的是: 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 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常用加热固定
法。固定时尽量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注意: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温度过高会改变甚至破坏细胞形态。
(3)染色(先阅读p.31的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 是整个操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 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 误染成阴性菌。
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 洗后,应摔去细胞上的残水,以免染色液 被稀释。
(4)镜检(p.24,用低倍、高倍、油镜 分别观察细菌)
D值越小,分辨率越高,看到的物象越清晰
(二)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光 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 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 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 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 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 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 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 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 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 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实验1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的观察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讲解共50页文档

实验1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的观察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讲解共50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实验1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的 观察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讲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应当掌握
1、微生物的观察方法(制片、染色、油 镜的使用)
2、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培养基配制、分 装、包扎、灭菌) 3、无菌操作技术(火焰灭菌、倒平板、 划线、涂平板、接种)
本课程的成绩考核:
基础实验:60%
由单个实验的成绩相加组成。每次实验由实验 指导老师根据出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进 行评定,具体比例为:实验出勤及实验态度占 20%;实际操作30%;实技能考核30%;实验 报告占20%。 自主设计实验:40%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总结
G-细菌
G+细菌
革兰氏染色机理
G+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 度较紧密,故在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 明显收缩,因不含脂类,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 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内, 使其呈现紫色。 G-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 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 醇把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隙,结 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 脱色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番红复染,就使G-细 菌染成红色,而G+细菌仍呈紫色。
实验报告
口腔中的微生物 10×100
思考题
1.油镜观察时为何要使用香柏油?油镜的放 大原理是什么?为何要等载玻片上的水分完 全干燥后才进行油镜观察? 2.谈谈本次实验过后,你对口腔中微生物的 认识。
实验二 口腔微生物的染色观察与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思考题
实验目的
学习并初步掌握细菌的单染色法。
了解口腔内微生物的种类。
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细菌的单染色法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染
色方法。
人体口腔中特别是在牙垢中,有细菌、真菌、 支原体、口腔原虫、病毒等数量众多的微生物, 用无菌牙签刮取少许牙垢,涂片染色后用显微 镜下即可观察到各类微生物的形态。
试剂:
蒸馏水;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卢戈氏碘液
95%乙醇; 番红复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光学显微镜
实验方法
滴水 取菌 涂片 自然干燥 火焰固定
结晶紫染色1分钟 乙醇脱色 (20~30秒) 水洗 碘液1分钟
水洗
水洗
番红1分钟
水洗
干燥
镜检 (油镜)
革兰氏染色操作步骤
E.coli
混合菌
S. a.515 a 空气n=1
λ 分辨率 D= —— 2NA a 数值孔径 NA=n×sin— 2
电源
电源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1.
2.
3.
4.
5.
6.
7.
插上电源插头,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 调节显微镜光源。 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查找标本视野,下降载物台约2cm , 加香柏油一滴于标本的待检部位,换用油镜观察。 换用油镜后,眼睛从侧面注视油镜头,缓慢上升载物台至 油圈不再扩大为止,此时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 及装片。 观察标本时,双眼同时挣开,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油镜用毕,转动粗调将载物台下降,取下标本,用擦镜纸 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擦净,然后再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 使各部分还原,物镜镜头呈八字形,光源强度调至最暗, 关闭电源,罩上防尘罩,收拾干净台面。
实验结果
大肠杆菌(G-)
金黄色葡萄球菌(G+)
大肠杆菌(G-)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
注意事项
1. 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自然干燥 后再进行火焰固定(以玻片不烫手为宜)。 2.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
3.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
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会使阳性菌被误染成阴 性菌。 4. 选用培养18~24h菌龄的细菌为宜。若菌龄太老,由于菌 体死亡或自溶常使会使革兰氏阳性菌转成阴性反应。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
全部细胞紫色
全部细胞紫色
G- 菌无色 G+ 菌紫色
G- 菌红色 G+ 菌紫色
革兰氏染色各步骤时细菌的外观
结晶紫 碘液 乙醇 番红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
实验材料
菌种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实验报告
Escherichia coli 10×100
Staphylococcus aureus 10×100
混合菌 10×100
思考题
1.通过本实验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 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 么?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1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试剂:
蒸馏水; 石碳酸复红染液;香柏油;
二甲苯
光学显微镜、灭菌牙签、载玻片
实验方法
滴水 刮取牙垢 涂片 自然干燥 火焰固定
革兰氏染色或 复红染色1分钟 水洗 干燥
镜检(油镜)
口腔微生物染色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1. 载玻片要洁净无脂,否则菌液涂不开。
2. 取样时只需轻刮牙齿表面,肉眼可见少许牙垢 即可,滴水不宜过多,以免干燥时间过长;涂 片不宜过厚,以免水洗不完全造成背景杂乱。 3. 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火焰固定(以玻片不烫手为 宜)。 4. 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1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
实验一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思考题
实验目的
1. 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 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技术,进一步 熟练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
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 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染 色方法,该染色法由丹麦医 生(Christian Gram)于1884 年创立,故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