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复习过程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30
“与伤寒大异”
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 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 里结阳明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 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 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 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34
“在卫汗之”
邪在卫分之表证,主以汗法即解表法。 华岫云“辛凉开肺便是汗剂,非如伤寒之用麻桂辛温 也” 。 叶氏所指温邪在表,治疗宜辛凉透汗解表,使邪从外 解,用药既忌辛温发汗,以免助热耗阴,又不宜过用 寒凉之品,以免凉遏致邪不外透 由于表邪性质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不同,解 表的方法又不尽相同。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8
二、叶天士著作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 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 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 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 理论的奠基之作。
5/17/2020 1:38 PM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4
一、叶天士生平
叶桂如此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故学识渊博,医术 精湛,于家传儿科之外,兼精通内科,妇科、外科 等各科,临证时能探清病源,立方不拘成法,投药 奇效,名满天下,为医界之首。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5
一、叶天士生平
叶天士《温热论》
9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 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 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热论》清·叶天士(叶桂):察舌
《温热论》清·叶天士(叶桂):察舌白苔再舌苔白浓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薄白而干者,肺液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苔白而底绛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此可勿忧,再从里而透于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急养正,微加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不可救药矣。
再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症,仍从湿治可也。
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按∶此语费解),而毒延于口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又有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浓涎沫者,其口必甜,此为脾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抟,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佩兰叶芳香辛散以逐之。
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募原达出矣。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温疫病初入募原,未归胃腑,急急透解,莫待传入而为险恶之症。
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黄苔再黄苔不甚浓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养之。
绛舌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绛、深红色也。
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纯绛鲜泽者,包络受邪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清泄之。
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即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
再论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凉血清血为要。
色绛而舌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
其有舌心独绛而干者,亦胃热而心营受灼也,当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则延及于尖,为津干火盛之候矣。
舌尖独绛而干,此心火上炎,用导赤散泻其腑。
下篇十九章温热论
+ b. 代表病情的突变病势陷重;
+ c. 以五行生克解释,如章虚谷注释;
+ d. 从生理上认识“肺与心包相通,故肺热最易入心”;
+
以上王孟英从原文字义结合临床推论认识逆传较切
合实际。
+ 4.是否所有温病起病均“首先犯肺”?
+ 否!“上受”之说不能包括温病的起病形式,叶氏在此主 要是指风温一类的新感温病。
于热外;夹湿—辛凉轻剂加芦根、滑石—渗湿于热下
+ [分析]: + 1. 对“辛凉轻剂”的认识 + 2. 何谓“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
+ 透风于热外:指疏风透邪: + 渗湿于热下:即分利湿邪,使湿从小便出,
湿与热相孤。
+ [原文]:P167 4 熟记
+ [提要]:紧接上条进一步阐明温病夹风和夹湿的证候特点,以 及与伤寒的鉴别。
+ [释译]:
+ 1. 温病夹风的证候特点
+
辨证要点:清窍必干(头面部目耳鼻口
+
诸窍)
+
两阳相劫:
+ 温病夹风易燥生 病机:
+
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 2. 温病夹湿的证候特点
+
辨证要点:清窍壅塞(头昏
重,鼻阻,耳聋,胸闷)
+ 湿与温
+ 合蒙蔽于上
+
病机:浊邪害清
+ 3. 温病夹湿与伤寒的区别
+ 同点:均属阴邪,易郁阻阳气,可见恶
寒,头昏重,身重等症
+ 不同:伤寒:多有变证
+
湿热:传变慢,病程长,
叶天士《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温邪:是温病的病因,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上受:指温邪一般的传入途径,由口鼻而入侵人体,先犯手太阴肺。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如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借,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原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提要:温邪在表治法:辛凉轻剂温病挟风、挟湿的治法用药(三)邪入营血【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三)流连气分【原文】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
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原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完整版)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温热论》选讲
《温热论》选讲一、原著简介(一)作者及其著作:《温热论》是清代名医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所著。
叶氏是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1667年,殁于1746年,享年79岁。
其祖父及父亲均擅长医学,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叶天士在十四岁时,其父即去世,乃从其父的弟子朱君专心习医。
后又经常寻师访友,从其十二岁到十八岁曾求教过十七位老师,即使在成名之后,还从师多人。
正因为叶氏能博采众长、融汇贯通,故能自成一家而成为一代医学大师。
叶氏因平生忙于诊务,所以著作不多。
现在所流传的十多种叶氏著作,除了有一部分是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的,还有一些是伪托叶氏之作。
由其弟子门人整理而成的《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叶氏医案未刻本》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叶氏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温热论》内容涉及温病学基本理论的各个方面,如温病的病因、感受途径、病机、分类、诊法、辨证、治法、预后等。
本篇最早载于华岫云所编《临证指南医案》之中,名为《温热论》。
该书刊于1766年,称为“华本”,又称“种福堂本”。
其次为收入唐大烈《吴医汇讲》中的《温热证治》(又称为《温热论治二十则》),约刊于1792年,称之为“唐本”。
(二)主要学术思想1、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叶氏提出了温病的病因是温邪,从而为新感温病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对温病的感邪途径提出了“上受”之说,即邪从口鼻而入,特别提出了“首先犯肺” 。
并认为温病的传变主要是病邪首先犯肺,然后可以顺传气分或逆传心包。
病变在气分,可分别出现邪留三焦、致成里结(胃与肠)等不同部位的病变。
病变又可进一步传入营分乃至血分。
另外,本篇对温病的发展规律的论述,如卫气营血的传变、顺传与逆传、温病重症的神昏和痉厥、后期的伤阴等,都是对温病发展规律的总结。
2、创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叶氏按卫气营血划分温病病变阶段,以揭示病变浅深、轻重层次,以此作为对温病辨证之纲。
《温热论》
<目录>第八章·察舌
Hale Waihona Puke <篇名>四、紫舌
属性: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潮湿,当加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
桃仁、丹皮等,否则瘀血与热相抟,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症。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紫而干晦者,
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
分直入营分。至于卫、气、营、血如何分辨,主要是根据温病的诊断特点,运用察舌、验齿以及辨斑、疹、白
,作为要点,然后结合证情,作出诊断,决定治法。全篇从原则到具体,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对临
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兹重编分章论述如下。
急养正,微加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不可救药矣。
再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症,仍从
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按∶此语费解),而毒延于口也,用
<篇名>一、白苔
属性:再舌苔白浓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
疏散之;若薄白而干者,肺液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苔白而底绛者,湿
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此可勿忧,再从里而透于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
若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耳。
叶天士《温热论》
• [词解]
• ①透风于热外:指温热加风的治疗方法, 即在辛凉清泄中加入轻清疏散之品,如薄 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散而不与热相搏。
• ②渗湿于热下:指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 即在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 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 [释义] 本节论述伤寒与温病的传变区别,以 及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及其兼挟证的治法。
举例,却充分体现了血分证的治法,凉血、 养阴、散血、止血四个方面。
• 吴鞠通 “地黄去积聚。” 《本经》 “白芍除血痹。”
(二)邪在肺卫
• [原文]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 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 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 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 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 孤矣。(2)
•
杨达夫《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 1963年
参考书
• 吴坤安《伤寒指掌》 1796年 • 茅雨人《感证集腋》 1816年
但作了阐发
• 董废翁《西塘感证》 1891年
非注释本,
主要学术思想
1.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2.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3.明辨温病与伤寒之异 4.丰富发展了温病诊法的内容 5.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
• 挟风者----风热相搏----- “透风于热外”
辛凉轻剂中加薄荷、牛蒡之属以疏散风热
• 挟湿者----湿热相合-----“渗湿于热下”
辛凉轻剂中加芦根、滑石之流甘淡去湿
• 陈光淞注:
“盖温邪为病,必有所挟,不外风与湿 之两途:风,阳邪,宜表而出之,故曰 透外;湿,阴邪,宜分而利之,故曰渗 下”。
• [词解] ①上受:指的是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的 部位是肺。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避免使用过多 文字,利用图 表、图片等可 视化元素展示
信息。
确保素材来源 合法,尊重版
权。
文字设计: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字体
图片设计:选择与内容相关的图片,确保图片清晰、美观
布局设计: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的位置,确保整体布局和谐、 美观
色彩搭配:选择与内容相匹配的色彩,避免过于鲜艳或过于暗 淡的色彩搭配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增强课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互动设计: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问答、投票等,增加观众的 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动画效果:PPT 课件中可以添加 适当的动画效果, 如文字、图片的 动态展示,增加 视觉效果和吸引
力。
过渡效果:在 PPT课件中,使 用过渡效果可以 使不同页面之间 的切换更加流畅 自然,提高课件 的整体效果。
预览:在完成PPT课件制作后,需要先预 览整个课件,查看是否有错别字、格式错 误等问题。
修改完善:根据预览结果,对课件进行 修改和完善,包括调整字体、颜色、排 版等,确保课件的视觉效果和内容质量。
校对:在修改完善后,需要对整个课件进 行校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终确认:在完成校对后,需要最终确认 课件的内容和格式,确保符合要求并适合 教学使用。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PPT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姓名:叶天士
出生时间:1667年
出生地:江苏吴县
职业:中医学家
成就:创立温热病学派, 著有《温热论》等著作
逝世时间:1746年
创立了温病学派,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了“卫气营血”理论,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 著有《温热论》等医学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擅长治疗温病,被誉为“温病圣手”
温热论-叶天士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
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
叶桂12 岁开始从父学医,14 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学医术。
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
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
”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
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
”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
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
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
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
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
完整版【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ppt
温病大纲(原文1、2)
1、在卫汗之可也,“汗”指什么?(辛凉透解、辛温 发汗、辛寒清解)
2、温病的治疗大法有哪些? 3、病在肺经可属(1卫或气;2卫;3气) 4、邪在心包可在(1卫;2营;3血;4营或血) 5、逆传心包—— 6、透热转气—— 7、如何理解“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1)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治法 与伤寒有别。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2)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 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 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 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本篇著作世传有两种版本。其内容基本相同, 仅文字略有出入。 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 《温热论》,称为“华本”。 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
二、叶天士著作
叶氏一生忙于诊务,著述多由其弟子整理而成, 存世的有《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 《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等。
叶天士《温热论》
二、叶天士著作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 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 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 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 理论的奠基之作。
叶天士《温热论》
一、叶天士生平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温病的病因与病机
详细描述
温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温邪和正气虚弱,其中外感温邪又可分为六淫化温和传 染性温邪两类。温病的病机可概括为“热邪入内,内热生邪,热邪与正气相争” ,其中内热是关键,热邪与正气相争是病机变化的核心。
温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总结词
温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详细描述
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养阴生津、透热转气。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辛凉解表、清气分热、清营凉 血、清热解毒、养阴清热等,同时需根据病情轻重和病期早晚进行分期治疗,并注意调理脾胃和顾护 津液。
叶天士的温病治疗学思想
叶天士在温病的治疗上,主张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要治疗原则。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温病的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 、白虎汤等,这些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叶天士还强调在治疗温病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他认为实证宜用攻下,但要注意攻下不宜过 度,以免耗伤正气;虚证宜用补益,但要注意补益不宜过于滋腻,以免滞留邪气。同时,他还提出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 其本”的治疗原则,为后世温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谢谢
THANKS
期治疗和综合治疗。
《温热论》中还收录了叶天士 治疗温病的多个验案,为后世 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温热论》的影响
《温热论》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 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温热论》对中医临床治疗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推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 展。
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理论成为了温 病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
《温热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标准
《温热论》中提出的诊断标准为 现代医学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更
准确地识别和治疗温热病。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9.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
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像,大忌前法。
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
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
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10.且吾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和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白者,需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11.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动,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12.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入咸寒,务在先安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13.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
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
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之品,为上者上之也。
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
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矣。
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
14.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
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
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
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15.再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
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
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夹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滞,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16.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色者,瘟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府,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
为险恶之病,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17.在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
18.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
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燥舌也,不可攻之。
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润者,甘温扶中。
此何故?外露而里无也。
19.若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若见段缩,此肾气竭也,为难治。
欲救之,加人参、五味子勉希万一。
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
若燥而中心厚陪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20.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
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21.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绛,深红色也。
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
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
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晕厥为痉也。
22.再色绛而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
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转变可也。
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
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也。
23.舌色绛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者,中夹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
舌绛欲伸出口,而抵齿难骤伸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
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
若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凉血清火为要。
舌绛而有点碎白黄者,当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
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瘘者,肾阴凅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凅极而无救也。
24.其有舌独中心绛干者,此胃热心营受炤也,当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则延及于尖,为津干火盛也。
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用导赤散泻其腑。
25.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当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
不尔,淤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逐变如狂发狂之证。
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
若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26.舌淡红无色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27.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且二经之血皆走其他,病深动血,结瓣于上。
阳血者色必紫,紫如干漆;阴血者色必黄,黄如酱瓣。
阳血若见,安胃为主;阴血若见,救肾为要。
然豆瓣色者多险,若证还不逆尚可治,否则难治矣。
何以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28.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
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
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
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
29.若咬牙啮齿者,湿热化风,痉病;但咬牙者,胃热气走其络也。
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亦咬牙也。
何以故也?虚则喜实也。
舌本不缩而硬,而牙关咬定难开者,此非风痰阻落泪,即欲作痉证,用酸物擦之即开,木来泄土故也。
30.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津亡湿浊用事,多死。
而初病齿缝流清血,痛者,胃火冲激也;不痛者,龙火内燔也。
吃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
31.凡斑疹初见,须用纸撚照见胸背两胁。
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锁碎小粒者为疹,又宜见而不宜见多。
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
32.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
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
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
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
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宜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凅之故。
33.然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且其色要辨。
如淡红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非虚斑即阴斑。
或胸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而见,当温之。
34.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
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35.再妇人病温与男子同,但多胎前产后,以及经水适来适断。
大凡前胎前病,古人皆以四物加减用之,谓护胎为要,恐来害妊,如热极用井底泥,蓝布浸冷,覆盖腹上等,皆是保护之意,但亦要看其邪之可解处。
用腻之药不灵,又当省察,不可认板法。
然须步步保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
36.至于产后之法,按方书谓慎用苦寒,恐伤其已网之阴也。
然亦要辨其邪能从上中解者,稍从证用之,亦无妨也。
不过勿犯下焦,且属虚体,当如虚怯人病邪而治。
总之无犯实实虚虚之禁,况产后当气血沸腾之侯,最多空窦,邪势必乘虚内陷,虚处受邪,为难治也。
37.如经水适来适断,邪将陷血室,少阳伤寒言之详悉,不必多赘。
但数动与正伤寒不同。
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参、枣扶胃气,以冲脉隶阳阴也,此与虚者为合治。
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从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
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轻者刺期门,重者小柴胡汤去甘药加延胡、归尾、桃仁,挟寒加肉桂心,气滞者加香附、陈皮、枳壳等。
然热陷血室之证,多有谵语如狂之象,防是阳明胃实,当辨之。
血结者身体必重,非若阳明之轻旋便捷者。
何以故耶?阴主重浊,络脉被阻,侧旁气痹,连胸背皆拘束不遂,故去邪通络,正和其病。
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
王海藏出一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原是表里上下一齐尽解之理,看此方大有巧手,故录出以备学者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