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生版)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新高考版 主书试题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新高考版 主书试题

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好题·对照检测六道沟流域位于陕西神木以西14千米,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北依长城。

当地主风向为西北风,次风向为东南风,东风最弱。

坡顶侵蚀速率西北坡大于东坡。

下图示意西北坡和东坡采样点分布以及沿样线的坡面地形,采样点1—4、17—19和32为耕地。

据此完成1—3题。

1.六道沟流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气候年内变化轻微,多旱少洪B.降水年际变化小且年内集中C.地形破碎,风沙地貌、流水侵蚀地貌交错D.以荒漠植被为主,退化比较严重2.六道沟流域坡顶西北坡和东坡侵蚀差异的主要成因有( )①东坡的水蚀较弱②西北坡植被较差③东坡具有风积作用④西北坡风蚀作用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东坡中上部颗粒最粗的采样点最可能是( )A.19、20B.21、24C.22、23D.28、29[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量检测]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巴戛柴达木湖,属于咸水湖。

2018年5月24日湖泊面积为102.09平方千米,2018年10月6日面积扩大到123.68平方千米,为1976年以来的最大值。

下图示意1976—2017年巴戛柴达木湖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1976—2017年巴戛柴达木湖面积呈明显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变化大B.降水变化大C.下渗作用小D.湖盆坡度小5.2018年5—10月巴戛柴达木湖面积持续、快速扩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明显偏多B.季节性融雪量增多C.冻土融水陡增D.农业生产引水增多6.有关巴戛柴达木湖面积扩大给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加了土壤水分B.改善湿地鸟类栖息环境C.增加生物多样性D.增加居民直接饮用水源7.[2019天津文综卷,13(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图略)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

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命题规律考点分布考点0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3·福建·高考)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

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A.坡向不同B.热量差异C.淤积状况不同D.季风风向不同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B.上海工商业发展C.吴淞江货运量大D.上海港泊位不足(2023·浙江·高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

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

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4-5小题。

4.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5.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运动的作用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C.上游水库的冲淤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2023·山西·高考)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

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

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

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7.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①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3·浙江·高考)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A.灰化层B.钙积层C.铁铝层D.黏化层(2024·湖南)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

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

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细颗粒茂密植被B.粗颗粒茂密植被C.细颗粒稀疏植被D.粗颗粒稀疏植被5.(植被的生态功能)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A.从稀疏到茂密B.从茂密到稀疏C.均用稀疏植被D.均用茂密植被(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真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真题)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全国文综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答案 1.A 2.D 3.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水分在洼地处积累,形成湿地,A 对。

气温降低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降水增多不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减少,C错。

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

第2题,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错。

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故B错。

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对。

第3题,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不再适宜发展种植业,更不会转化成对水分需求较多的林地和湿地,A、B错。

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使对水分需求较多的耕地转化成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的草地,C正确。

气温升高,不会使耕地转化为寒漠,D错。

(2018·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高考地理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检测

高考地理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检测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某河位于哥伦比亚中部人烟稀少的山区,该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

每年7—11月,河水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被称为“彩虹河”,由此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河流中呈现红色的地方与水生植物河苔草有关,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

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

近几年,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 )A.叶片较宽大B.叶片较厚实C.根系欠发达D.根茎抓力强答案 D 因为河苔草根茎抓力强,能避免被急流冲走,因此能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D正确;叶片较宽大、厚实,受力面积大,易被急流冲走,A、B错误;根系欠发达,容易被连根拔起,C错误。

2.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是因为( )A.雨季泥沙多,水体浑浊B.旱季泥沙少,水体清澈C.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D.旱季转雨季,光照减弱答案 C 根据材料,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从而有利于红色素的合成。

每年7—11月,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该地降水渐少,由雨季转为旱季,河流水位下降,含沙量减少,光照充足,C正确。

名师点睛雨季转旱季,阴雨天变少,河流水位下降,水体中光照变得更充足。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南坡植被及主要农产品的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山可能位于( )A.武夷山区B.台湾山脉C.南岭地区D.横断山区答案 D 图示山地基带为热带雨林,说明位于热带;山顶有冰雪带,且海拔高。

结合备选项中各山地的位置、海拔,可判断可能位于横断山区南部。

其他三个山脉或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无热带雨林分布,或无冰雪带分布。

4.图中甲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草原D.荒漠答案 B 甲位于落叶阔叶林下部、热带雨林上部,应为亚热带植被,又根据种植水稻可判断该处降水较丰富;据此可判断为常绿阔叶林带。

201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别性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单项选择题1、(2018 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 右图是某城市各月份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反应了该城市的典型天气特点,这个城市是A、罗马B、曼谷C、北京D、纽约答案: A(2018 年高考天津卷 )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目的纬度差别表示图,回答10~ 11 题。

2、以下表达,切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目散布规律的是A、南半球的种群数目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目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目少于中纬地区D、丛林地带的种群数目少于草原地带答案: B【分析】信风带位于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 30°之间〕之间,西风带位于南北纬30°~ 60°之间,据图可知,信风带的种群数目多于西风带3、联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目纬度差别的形成,主要因为A、天气、土地资源的差别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别C、矿产、生物质源的差别D、天气、矿产资源的差别答案: A【分析】北纬 30°~ 60°的纬度范围天气以平和的亚热带和温带天气为主,土地面积较广阔。

(2018 年高考安徽卷 ) 风经过丛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列图表示四类不一样构造的丛林时风速的影响。

达成 26~ 27 题。

4、距地面 6 米之内,防风成效最好的丛林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A5、从地区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创造农田防备林,宜选择A、①B、②C、③D、④答案:B(2018 年高考四川卷 ) 下列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行名山景观照片。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 卷 全国卷(2016·新课标全国Ⅲ, 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 1 次冰期 (末次冰期 )、2 次冰期和 3 次冰期,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 1~2 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 A .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 .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 .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 .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 A .日照更长 B .气温更高C .植被更密D .海拔更低解析 第 1 题,考查岩石圈 (山地)、大气圈 (气温)、水圈(冰川)之间的整体性关 系。

解读图文信息,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的抬升时间越早,故选 B 项。

第 2 题,山地是否存在现代冰川,与山顶的气温具有直接关系,山顶气温较高,降 雪融化难以形成冰川,故直选 B 项。

答案 1.B 2.B(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8)下图示意科隆群岛 (加拉帕戈斯群岛 )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第 3 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3.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解析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 000 km ,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

答案B (2013·新课标Ⅰ,4~5)下图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 米,距海约180 千米。

读图,完成4~5 题。

4.导致图示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5.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解析第4 题,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 km)较近,读图可知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

2017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分项版解析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7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分项版解析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7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分项版解析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7•新课标Ⅰ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图1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1.B 2.D 3.A【解析】1.由题中日期“3月25日”和“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知该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匕方地区,所以当地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独有的植被,我国无地中海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

2.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

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3.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

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

考点:植被类型及影响因素影响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点睛】第2题,不少考生错选认为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景观规划差异,同为隔离带的行道树,其规划相同,材料提到数年前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为同一标准栽种,都是绿化隔离带用地,街道两侧,距离近,居民爱好不可能差异这么大。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湖北武汉二模]长白山苔原带是我国典型的山地苔原植被生态系统,内部植被存在着高矮和疏密的差异,使表层土壤温度差异明显。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物入侵现象,目前长白山西侧苔原带土壤肥力从2 250米向高海拔地区递减。

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局部苔原带(海拔2 250~2 550 m)不同月份表层土壤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垂直变化率。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长白山西坡苔原带2 250 m处的优势植物类型为()A.矮小乔木B.矮小灌木C.草本植物D.苔藓地衣答案:C解析:长白山苔原带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因此,这里的植物必须能够适应这种极端的环境条件。

在苔原带这种极端环境下,乔木和灌木通常无法生长,因为乔木和灌木需要更多的热量和水分,而这些在苔原带都是稀缺的,A、B错误。

由材料“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物入侵现象”可知,目前长白山西坡苔原带2 250 m处的优势植物类型为草本植物,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在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2 250 m和2 550 m处表层土壤温度差异最小的月份是() A.1月B.4月C.6月D.10月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4月2 250 m和2 550 m处表层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率最小,说明随着海拔升高,表层土壤温度变化较小,B正确,1月变化最大,6月和10月的变化大于4月,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长白山西坡夏季苔原带表层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率为正值的原因是()①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高度下降②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种类增加③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密度增加④随海拔的升高植被覆盖度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率为正值,说明随海拔升高,土壤的温度升高,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植被的覆盖度下降和高度下降,地面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而增温。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单选题1.(2021·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及苔藓地⽊组成,⽊多数灌⽊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陆与北美⽊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

第四纪冰期,苔原带⽊度扩展⽊我国阿尔泰⽊—阴⽊一线.其后,随着⽊温升⽊,苔原不断向北及⽊海拔退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受全球⽊候变暖的影响,亚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积扩⽊D.⽊积缩⽊(2)苔原带横跨亚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陆降⽊北部最多(3)祁连⽊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可能是因为祁连⽊地()A.⽊前针叶林带以上⽊温⽊B.⽊前基带⽊温⽊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温⽊D.冰期基带⽊温⽊【答案】(1)D(2)B(3)D【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解析】【点评】气候变暖对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2021·浙江)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

完成下列小题。

(1)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2)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B(2)A【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解析】【分析】(1)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是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B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是导致洞庭湖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故洞庭湖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和水分,而不是热量和土壤。

(2017-2019)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2017-2019)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题。

1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答案】11.D【解析】11.由(1)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

结合材料与题干,公路长500多千米,南端海拔约1 070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北端海拔约750米,说明公路南北两端海拔较低,中间穿越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沟通了南疆与北疆。

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应位于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错误;山地草原带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错误。

故选D。

【点睛】新疆独库公路的贯通,使南北疆路程缩短了近一半,沟通了南疆与北疆两地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在促进民族繁荣与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9年海南卷)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

据此完成下题。

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答案】18.B【解析】18.从材料“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等信息可判断,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应为草原。

故选B。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2019届新课标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

2019届新课标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图142
返回目录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返回目录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 B 安第斯山脉山体高大且贴近南美洲西海岸, 使南美大陆大部分地表径流只能注入东侧大西洋。
形成了丰富的矿 产资源;改变了地 表形态,塑造了各 种自然景观;实现 了地区之间、圈层 之间的物质、能量 传输

返回目录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
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
探 究
返回目录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蒸发(蒸腾)、水
冷却凝固、风化、
环节
汽输送、降水、下 渗、径流(地表径
呼吸作用、光合 作用、分解作用
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变质、
流、地下径流)
重熔再生


互 物质
动 循环
探 究
简图
太阳能(蒸发、 能量 水汽输送)、重力
返回目录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基 础
三、非地带性现象

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⑨_地__形__起__伏_和洋流等。


2.意义: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
理 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⑩

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 知识点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 知识点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知识点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

下左图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上图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2.图左中甲自然带为图右中(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

完成3-4题。

3.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4.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5-6题。

5.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6.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7-9题。

7.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8.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9.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2017-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_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7-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_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题。

1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答案】11.D【解析】11.由(1)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

结合材料与题干,公路长500多千米,南端海拔约1 070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北端海拔约750米,说明公路南北两端海拔较低,中间穿越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沟通了南疆与北疆。

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应位于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错误;山地草原带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错误。

故选D。

【点睛】新疆独库公路的贯通,使南北疆路程缩短了近一半,沟通了南疆与北疆两地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在促进民族繁荣与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9年海南卷)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

据此完成下题。

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答案】18.B【解析】18.从材料“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等信息可判断,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应为草原。

故选B。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2017-2019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精编+解析版)

2017-2019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精编+解析版)

2016-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2017年高考真题〗(2017年北京卷•节选)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湖泊的形成过程】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6分)(2017年天津卷)读下图,回答下题。

3.【三大岩石类型及内力作用与地貌】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9—11题。

9.【河流沉积地貌】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0.【河流分选作用】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河流分选作用的影响】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2017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6.【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 C.3 D.4〖2018年高考真题〗(2018年海南卷)如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 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14—15题。

14.【内力作用与地貌】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15.【外力作用与地貌】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F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F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F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F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5.(1)A2(2)F1(3)N6[2015·安徽卷]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9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图9(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35.(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①地形地势,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②海陆状况,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外流河);③干支流夹角判断,一般而言,干支流之间的夹角<90°,为锐角;④河流宽度,河流上游河道窄,河流下游河道宽;⑤沉积颗粒物大小,河流上游沉积颗粒物较大,河流下游沉积颗粒物较小;⑥还可以从河流流量变化、横剖面、工业布局等方面判断。

本题可以从干支流的夹角确定干流。

第(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湿地形成条件的掌握。

湿地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而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

从地貌条件来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湿地;从气候条件来看,降水较为丰沛地区易形成湿地,但降水少、有大量冰雪融水、气温较低且蒸发微弱的地区,因原有水分便于保存,也易形成湿地。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题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题

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题组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7 天津文综卷 ,11,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第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 0 ℃或 0 ℃以下 , 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 , 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观察了全世界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结果。

多年冻土构造表示图1. 据图文信息判断, 以下说法切合事实的是()A. 活动层厚度变小, 补给河流的水源增添B. 活动层厚度变大, 春耕播种的时间推延C.永冻层上界上涨, 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降落, 建筑基础稳固性变差[2016 天津文综卷 ,10 — 11,8 分 ] 黄河入海水量1951 年大概为500 亿立方米 ,2010 年大概为140 亿立方米 , 整体呈降落趋向。

据资料回答2—3 题。

2. 致使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由是()A. 上游水电站增加B. 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 流域内用水量增加3.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少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添D.河口地区的天气变干[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7 — 9,12 分 ] 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添,产生沉降 ,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世界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扰乱较小的某地, 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早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 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 年为基数 ,2010 — 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 丈量时间为每年9月 30日)。

据此达成4—6 题。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灌木植物1 1.00 1.00 1.00 1.00数目草本植物1 1.18 1.20 1.21 1.23地上灌木植物1 1.09 1.10 1.12 1.11生物草本植物1 1.47 1.55 1.52 1.53量地下灌木植物1 1.010.990.980.97生物草本植物1 1.21 1.29 1.42 1.58量4. 实验时期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升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散布改变A. ①③B. ②③C.①④D.②④5. 实验时期大气氮沉降致使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 植株数目B. 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6. 依据实验结果推测, 跟着大气氮沉降的连续, 植被将来变化趋向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旺盛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旺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旺盛题组 2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2017 北京文综卷 ,8,4 分 ] 以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地区不一样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均匀气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题。

1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2019年海南卷)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

据此完成下题。

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6(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2019年天津卷•节选)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

近年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2019年海南卷)2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

发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

自20世纪80年代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

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

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8分)(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

(4分)(3)如果未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

(8分)〖2018年高考真题〗(2018年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2018年江苏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读图分析图】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2018年江苏卷)近年,我国外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入侵物种。

图11为“我国各省区外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读图题】外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D.边境省区比较多20.【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2018年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2018年北京卷•节选)36.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

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8分)(2018年天津卷•节选)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这种现象体现了___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

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8分)(2018年海南卷•节选)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8分)〖2017年高考真题〗(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1.【自然带的分布】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2017年北京卷)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下题。

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读图题】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见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6分)(2017年北京卷•节选)41.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下题。

(1)【自然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10分)(2017年江苏卷•节选)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水平地域分布规律】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__。

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

(3分)(3)【垂直地域分布规律】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