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f1a7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0.png)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战争中的不同角色,如林则徐、道光帝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态和行为,增强历史感知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让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背后原因和深远影响。
2.展示鸦片战争的画卷或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引导学生进入鸦片战争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的背景:介绍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包括清朝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侵略行为。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
2.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包括战争的爆发、发展和结局。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生动地描绘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了解战争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5.教学内容的深入与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详细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鸦片战争,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记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深入与拓展。
此外,我还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探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鸦片战争,提高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我还组织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战争中的不同角色,如林则徐、道光帝等,通过扮演角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态和行为,增强历史感知力。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通过小组分享,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鸦片战争,提高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0026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f.png)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史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为后续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4.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理解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你如何看待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从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4.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培养独立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预习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鸦片战争已有初步了解,但在高中阶段需要从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剖析鸦片战争的本质和影响。
2.学生在史料实证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挖掘和运用史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小论文,要求如下:
-论文主题自选,可以是对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影响的探讨,也可以是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5551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9.png)
6.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看待历史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利用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相关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2.讲解背景:简要介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中英贸易状况,为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提供背景知识。
3.分析过程: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爆发、主要战役和结果,引导学生掌握战争的过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都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吗?”“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中英贸易状况等。
8.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9.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如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战场遗址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片背后的历史事件。
4.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注国家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436122c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8.png)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如战争示意图、战争场面等,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2.提问:“你们听说过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激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如贸易纠纷、鸦片问题等,引发学生对战争原因的思考。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包括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过程的重要事件、战争结果等,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
2.历史责任感:让学生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他们关爱历史、珍惜和平的情感。
3.批判精神: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4.和谐发展观: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维护国家和平与发展的意识。
5.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对鸦片战争中的战争罪行和人道主义灾难的剖析,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们关爱生命、尊重人权。
2.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史料、分析问题、交流观点等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对战争的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93ea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5.png)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背景分析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重点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工业革命对战争的影响。
2.结合所学,让学生绘制一张鸦片战争时间线,标注出主要战役和关键事件,以便直观地展示战争过程。
3.请学生针对鸦片战争的影响,选择一个角度(如社会、经济、政治或人民生活),进行深入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学生发言: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3.情感教育:强调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规律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理解战争背后的必然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鸦片战争的影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2.讨论主题: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如何认识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抵抗精神;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等。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中英贸易状况。
2.知道鸦片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及结果。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输入对中国人民的危害等。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规律。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提高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27a0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3.png)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以及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要求:研究报告应包括事件或人物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内容,不少于1000字。
4.情感态度培养:请学生结合鸦片战争期间的民族英雄事迹,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在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感悟。
5.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章,如《鸦片战争史》、《林则徐传》等,拓展知识面。
6.视频观看:布置学生观看与鸦片战争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鸦片战争》、《林则徐》等,加深对战争的了解。
-导入新课:通过呈现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基本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强调重点知识,解释难点内容,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深度探讨: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差距等,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值观
1.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使学生认识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
3.通过对战争期间民族英雄的事迹学习,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3ba4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e.png)
4.针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结合当今中国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观点独到、论述合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家庭作业:观看一部关于鸦片战争的电影或纪录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观后感,字数在600字左右。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动了解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对鸦片战争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的社会背景、原因和影响。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案例分析:选取鸦片战争中的典型事件或人物,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讲解英国工业革命后,英国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以及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3.详细介绍林则徐禁烟运动,分析其背后的民族精神。
4.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强调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鸦片战争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0课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0课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fdede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6.png)
2.梳理过程:按照时间顺序,讲解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包括战争的原因、爆发、主要战役和结果。
3.分析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强调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转折作用。
4.史料解读: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如战争时期的图片、文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
1.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他们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通过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针对学生对历史事件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教师需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学生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度。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练习题内容:
a.列出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b.描述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
c.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学生作答:学生在作答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解答情况,为课后辅导提供依据。
4.解答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解答反馈,强调易错点和难点。
3.情感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难点
1.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性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的改变。
2.掌握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深刻体会民族危亡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及其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f2291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a.png)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思考战争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实施课堂问答,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检验自己对鸦片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作业,如研究报告、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事件。
2.作业反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表达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课后跟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研究鸦片战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视频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氛课题,让学生深入研究鸦片战争,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如《南京条约》的签订,提问学生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程度。
2.视频导入:播放鸦片战争的资料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故事导入:讲述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的起因:讲解鸦片贸易的背景,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中英贸易失衡、鸦片问题等。
2.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描述战争的重要战役,如广州之战、南京之战等,使学生了解战争的经过。
3.鸦片战争的后果:讲解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领土割让等,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严重后果。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4b37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8.png)
4.适时给予小组反馈和评价,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总结历史教训,提高历史素养。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学习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通过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品质,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4.引导学生从鸦片战争中汲取历史教训,增强民族自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2.学生归纳:鼓励学生自主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3.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提高记忆效果。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布置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研究相关历史人物等。
2.作业点评: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作业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提醒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的起因: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需求、林则徐禁烟运动等。
2.鸦片战争的过程:通过时间线索,梳理鸦片战争的各个阶段,重点讲述主要战役和条约签订。
3.鸦片战争的结果: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领土割让、赔款、五口通商等。
4.鸦片战争的影响:深入剖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民族危机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等。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9de1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2.png)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往往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对侵略者和民族英雄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3.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欲望,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c.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五口通商、赔款、割地等。
d.介绍鸦片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林则徐、关天培等,分析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及历史人物的评价。
2.教学过程:
a.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b.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3.倡导正义、勇敢、担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认识到封闭自守、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是导致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5.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之前,已经掌握了清朝历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清朝的封建统治、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以及鸦片贸易等问题。
2.知道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重要战役和结果。
3.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赔款、割地等问题。
d.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发学生思考。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精选3篇)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1347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0.png)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精选3篇)鸦片战斗教学设计篇1鸦片战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综合多种教学手法。
1.归纳法。
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叙述法。
对鸦片战斗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叙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状况及缘由、鸦片战斗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4.影像资料帮助法。
为了加深同学对鸦片战斗的印象,可以通过影像等动态画面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5.争论法。
鸦片的危害,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评价,都可以引导同学争论解决。
6.图文结合法。
要想把握好本课的内容,必需充分利用好地图,比如《鸦片战斗形势示意图》《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等。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了解和熟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峻危害,并由此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斗的基本史实。
把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硝烟的壮举。
熟悉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培育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力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看分析问题的力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分组争论的方法,使同学得出结论。
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构建论据,运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斗爆发的缘由。
运用所学学问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合作探究分析鸦片战斗失败的缘由,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到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熟悉到“落后就要挨打”,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斗、条约内容及影响)。
【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头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媒体1.投影仪、电脑。
2.关于鸦片战斗的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b54b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3.png)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英国和中国之间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4.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南京条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让他们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从multiple perspectives思考问题,如从英国殖民扩张的角度、中国封建社会的角度等,以培养他们的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s。此外,我还会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撰写心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2.分层次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3.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解答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内容主要涉及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作为特级教师,我将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ef35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4.png)
1.教师总结: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影响和意义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自主归纳鸦片战争的特点和教训,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3.价值观引导: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民族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鸦片战争的知识,如写作论文、制作海报等。
2.运用地图和时间线,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鸦片战争的历史事实,培养学生对民族屈辱的历史的认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包括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需求和中国政府对鸦片的禁止。
2.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爆发、战役的经过和战争的结果。
3.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割地赔款、五口通商等。
4.能够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认识它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4.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阐述鸦片战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2d1cd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2.png)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我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人物评价表,选取林则徐、道光皇帝、琦善等人物,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评价,不少于500字。
2.鸦片战争的起因: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以及林则徐禁烟运动在其中的作用。
3.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事件,如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签订等。
4.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阐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起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关注。我会讲述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林则徐要坚决禁烟?这一事件对后来的鸦片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进而引出鸦片战争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鸦片战争的背景:介绍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培养学生树立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但在鸦片战争的具体史实、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上,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不够深入。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质疑和思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历史事件的片面理解和极端看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03cc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0.png)
根据课堂讲授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请简述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请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以及从这场战争中得到的启示。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教师对答案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在本节课结束时,进行以下总结:
4.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以及从这场战争中得到的启示。要求以书面形式提交,字数不少于300字。
5.利用课外时间,观看与鸦片战争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观看后,撰写一篇观后感,要求不少于500字。
6.开展一次小组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人物,如林则徐、道光皇帝等。每组选择一位人物进行介绍,内容包括人物生平、主要事迹及其在鸦片战争中的作用。要求以PPT形式展示,每组不超过10分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性质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针对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2.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a59a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f.png)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5d21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0.png)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章节时,他们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析。但考虑到以下因素:
1.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鸦片战争的了解可能较为肤浅,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
2.难点:分析鸦片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理解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本章节的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源自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骤讲解,逐步深入:
教师按照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等顺序,分步骤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2.学生分享收获: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强调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布置课后作业: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鸦片战争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e1d1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7.png)
3.鸦片战争的影响
a.开放通商口岸:五口通商,使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市场。
b.赔款: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d.领土割让: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领土完整受损。
e.传教士进入内地: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播基督教。
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这些影响?
4.从鸦片战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以应对当今世界的变化?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将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交流心得。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组织小组合作:
1.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上互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从鸦片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民族自强、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复杂、曲折的,要理性看待历史事件。
4.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展现出的顽强抵抗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坚定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战争场景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吗?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新课内容。
3.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本案例围绕鸦片战争的相关问题展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探讨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历史素养。
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c8362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5.png)
1.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严肃性,珍惜和平,警惕战争。
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使命。
4.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念。
4.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5.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2.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引发学生对战争原因的思考。
3.提问:“鸦片战争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教学策略: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使课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尊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生动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鸦片战争为主题的场景再现,如战争场面、条约签订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第10课鸦片战争
琼山中学历史组吴小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并从中概括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及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 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3. 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利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用七个问贯穿全课,督促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对学生史料研读方法的培养,利用课本资源,促进学生提取有效知识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潮流的立场和角
度来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的悲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后果。
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三、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同时与史料研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什么时间为标志的?
就是爆发于1840年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
我们今天就走近这场如此具有标志性的战争。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思考,对这场战争抽丝剥茧。
一、鸦片战争
思考一: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状况,推测鸦片战争的结果。
(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概括。
)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巨大反差
指导学生思考1840年前夕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先找出比较点,然后再列出中英两国差异。
在这里可以培养学生的对历史事物的比较能力。
思考二:根据鸦片战争前中英的巨大反差,概括中国最终战败的原因。
2、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在对鸦片战争前中英巨大反差的比较中,学生很容易理解到中英实力的悬殊,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能理解照成如此悬殊差别在于中英两国制度上的差异。
思考三:相距甚远的中英两国为何会爆发战争,原因何在?
通过史料展示,让学生分析和研读史料,让学生认知到鸦片何以流入中国及其危害。
并概括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英国最初是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的,但是:
【材料二】为了转变贸易逆差,英国逐年增加对中国走私鸦片:
【材料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四】英国对林则徐禁烟运动的反应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3、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远动
(2)根本原因:英国欲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通过这四则材料的分析,学生能概括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人借口虎门硝烟实则为了日后在中国的商业利益。
在此处可加深学生对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理解。
思考四: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让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形势图和课本上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讲解这一部分即可,知道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让学生概括出《南京条约》的内容,并分析条约的危害性。
对于此条约的讲解过程,需要注重方法的传授,以便学生在后面近代史的学习中,遇到别的不平等条约也
能自己分析概括。
接着通过条约内容,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深刻理解和感受鸦片战争给中国最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国家主权方面 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②丧失关税自主权 ③给予列强领事裁判权 ④给予列强最惠国待遇 (2)经济方面
①自然经济大受打击,鸦片为患 ②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外交方面
开了与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先例
过渡:但是鸦片战争过后,有着更多的不满的反倒是英国人,结合材料思考,并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思考五: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五】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绵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明白英国人不满的所在,推测英国人为解决棉纺织品滞销的方法,引出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概括。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直接原因:英法美修约要求遭拒
(2)根本原因:资义发展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略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让学生仿照《南京条约》的分析方法,简略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思考六: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否为“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让学生对比两次鸦片战争的要素,对此观点进行论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原因与目的”、“性质”、“时间
与范围”、“后果与影响”等方面分析。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
思考七:两次鸦片战争给了你什么启示?
开放性问题,多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除了落后就会挨打的启示,学生也能想到要发展科技、要自强、要有忧患意思等等。
五.板书设计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思考一: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状况,推测战争结果。
思考二:根据史实,概括中国最终战败的原因。
思考三:相距甚远的中英两国为何会爆发战争?
思考四: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思考五: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思考六: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否为“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思考七:两次鸦片战争的启示。
六、课后作业安排
课后思考,结合课程,对中国近代之衰落进行思考,分析其原因。
并完成课程配套练习。
七、设计思路
因高一学生对鸦片战争已有一定的基础,因而想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所以就采用了问题探究的方式,把本课所需要学习理解的内容用七个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课程的进行中,让学生们一起思考,相互讨论,能很大程度的解决问题,对本课知识有不错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