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租户模式的政务云安全体系建设研究
云计算环境中的多租户数据隔离与隐私保护研究

云计算环境中的多租户数据隔离与隐私保护研究引言随着云计算的迅猛发展,多租户云环境越来越普及。
多租户云环境是指在同一云服务平台上,多个用户共享云计算资源,但各自间的数据应该是相互隔离的。
然而,在多租户云环境中,数据隔离与隐私保护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环境中的多租户数据隔离与隐私保护的研究。
首先,我们将介绍多租户云环境中的数据隔离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讨论多租户数据隔离的技术方法与挑战。
最后,我们将探讨多租户云环境中的隐私保护技术以及相关的挑战。
重要性在多租户云环境中,数据隔离是确保多个用户数据不被访问和篡改的关键。
数据隔离旨在防止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交叉和干扰,确保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数据隔离的同时,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保证高效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
隐私保护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用户在云服务平台上存储了大量个人敏感信息,如照片、文件、个人偏好等。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云服务提供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安全。
同时,合规性和法规的要求也需要被满足。
技术方法与挑战在多租户云环境中,实现数据隔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方法。
首先,虚拟化技术是实现数据隔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虚拟化技术,云服务提供商可以将物理资源虚拟化为多个独立的虚拟机实例,每个实例对应一个租户的数据。
这样,不同租户的数据可以被隔离,并且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然而,虚拟化技术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如虚拟机的性能开销、安全性等问题。
其次,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是保证数据隔离的关键技术。
通过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和身份认证机制,可以限制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
然而,如何设计高效且安全的访问控制策略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此外,加密技术也是保护数据隐私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泄露。
不同的加密模式和算法可以用来满足不同的安全需求,如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云计算中的多租户环境下的安全问题研究

云计算中的多租户环境下的安全问题研究云计算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方式,其强大的计算能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强大的存储能力,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然而,与此同时,云计算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在云计算中,多租户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安全问题与传统计算环境中的安全问题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更加严谨的研究和解决。
一、云计算中的多租户技术在云计算中,多租户技术是一种共享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程序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共享计算资源的方式。
多租户环境下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 数据隔离多租户环境下的主要难点是数据隔离,不同租户的数据需要被隔离开,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这需要云计算提供商以及云计算用户在设计和实施方案时考虑到隔离措施,以保证数据安全。
2. 越权访问在多租户环境中,某个租户可能会访问或读取另一个租户的数据,这种行为被称为越权访问。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严格控制用户的权限级别,同时确保数据隔离措施的正确实施。
3. 代码安全性在云计算中,代码的编写过程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措施的实施。
代码审查和代码检测是减少代码漏洞可能的最佳方法。
4. 恶意软件多租户环境中的恶意软件是可能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在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中都考虑到安全问题。
二、多租户环境的安全问题研究1. 安全策略在多租户环境下,安全策略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因素。
安全策略可以分为物理、操作和计算机安全三个方面。
物理安全包括硬件的保护,如锁定服务器房间、控制物理访问等;操作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软件的安全配置;计算机安全包括防火墙设置、端口控制、防病毒软件的配置等。
2. 数据隔离在多租户环境中,数据隔离是十分重要的。
数据隔离的方法有多种,例如使用虚拟化技术和容器技术,将不同的租户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虚拟机或容器中,通过虚拟的隔离实现不同租户之间的隔离。
3. 越权访问为了防止越权访问的发生,需要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
政务云建设方案

政务云建设方案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政府都纷纷意识到云计算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优化信息管理、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政务云作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能够为政府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持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政务云的定义、特点以及政务云建设的方案。
2. 政务云的定义政务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针对政府部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它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云计算平台,能够满足政府部门对安全、稳定、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需求。
政务云的核心特点包括: - 独立私有:政务云的基础设施由政府独立拥有和管理,数据安全受到严格保护。
- 多租户:政务云可以同时满足多个政府部门、机构和单位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办公等功能。
- 弹性扩展:政务云能够根据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计算、存储、带宽等资源的规模。
- 高可用:政务云采用高可用架构,保证政府部门在遇到故障或灾难时的信息系统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3. 政务云建设方案政务云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易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政务云建设方案:3.1 基础设施建设政务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的选购和部署。
为了保证政务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配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
3.2 数据中心建设政务云需要建设数据中心来存储和管理政府部门的数据。
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可以采用主备架构和数据备份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同时,应该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审计机制,监测和管理数据的使用和访问。
3.3 服务平台建设政务云应提供统一的服务平台,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快速部署和管理应用系统,实现政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和管理。
3.4 安全管理系统建设政务云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监控等措施。
云计算技术中的多租户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云计算技术中的多租户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追求更高效率和灵活性的需求日益增长。
多租户管理作为云计算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将探讨多租户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多租户管理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源隔离。
在云计算环境下,多个租户共享同一组物理资源,比如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
然而,这会带来资源竞争的问题。
如果一个租户占用了过多的资源,那么其他租户将受到影响,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宕机。
因此,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隔离是多租户管理的首要任务。
为了解决资源隔离问题,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虚拟化技术。
通过将物理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每个租户可以获得一定的资源配额,并与其他租户隔离开来。
这种虚拟化的方法可以确保不同租户之间的资源隔离,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多租户管理还需要应对数据隔离和安全性问题。
云计算环境中的多个租户可能存在对数据的不同安全和隐私要求。
同时,不同租户的数据也需要在物理上隔离,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为了确保数据隔离和安全性,多租户管理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
一种方式是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来隔离不同租户的数据流量。
VPN可以为每个租户提供独立的网络通道,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隔离。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机制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策略,可以保证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相应的数据,并且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得到保护。
除了资源隔离和数据安全,多租户管理还需要解决管理和监控的问题。
在云计算环境中,需要对不同租户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并对系统性能和健康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多租户管理还需要提供灵活的管理和配置选项,以便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租户进行管理。
为了解决管理和监控问题,多租户管理可以借助自动化和集中式管理平台。
通过使用自动化工具和监控系统,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测各个租户的资源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分配。
政务云三级等保建设方案探讨

111责任编辑:赵志远 投稿信箱:netadmin@ 2019.05信息安全Security用业务平面、管理平面、存储平面分离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安全是指在不同业务区域之间、数据中心出口等位置部署安全设备,实现业务安全访问和数据安全保障。
省级政务云数据中心整体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包括政务外网接入区、跨网数据交换区、业务管理区、专用业务区、公用业务区、备份区、托管区、存储区、运维管理区等。
政务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设计本文按照等级保护三级的基本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对所有政务应用统一提供等保三级安全环境。
系统安全框架从分层、纵深防御思想出发,根据层次分为政务云是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为政府行业提供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信息安全等综合服务平台。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是验证信息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安全保护等级的评估过程。
三级等保体系是指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省级政务云平台统一为所承载的政务应用提供全面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各政务应用只需要考虑业务应用的需求建设,不需要再考虑建立独立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政务应用建设效率,降低系统建设成本。
然而政务云同样面临着一系列安全风险,目前针对政务云的安全风险研究较少。
本文针对政务云出现的各种网络安全风险,提出了一种满足三级等保要求的全面性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并实际应用于建设当中,为我国省级政务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安全域划分网络架构的总体规划遵循“分区+分层+分平面+安全”的设计理念。
分区是指按照业务特点和安全要求划分不同的业务区域。
分层是指采用核心层和接入层两层扁平结构。
分平面是指采政务云三级等保建设方案探讨编者按: 本文根据政务云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提出了一种符合三级等保要求的安全建设方案。
■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孙要强图1 政务云安全域划分1122019.05 信息安全Security 责任编辑:赵志远 投稿信箱:netadmin@终端、网络、虚拟化、主机、应用层、数据层、安全管理、等保安全合规和安全服务等几个层面。
政务云建设方案

政务云建设方案一、前言政务云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旨在提高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政务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信息共享。
本文提出了一份政务云建设方案,旨在为政府部门提供可行的指导,从而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
二、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政府部门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和安全保障的挑战。
传统的信息系统往往面临着硬件设备更新慢、安全性差、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政务云的出现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一种更加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处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加强信息安全。
三、政务云建设的目标与原则1. 目标:政务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流通。
2. 原则:a. 安全性原则:政务云建设必须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并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措施,防范各类安全威胁。
b. 可扩展性原则:政务云建设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以适应未来信息处理需求的变化。
c. 统一标准原则:政务云建设需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确保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
d. 成本效益原则:政务云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政务云建设的关键要素1. 基础设施建设:政务云建设需要建立可靠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2. 数据中心建设:政务云需要建设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提供高可用性、高稳定性的数据处理能力。
3. 虚拟化技术:政务云建设需要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4. 多租户管理:政务云建设需要提供多租户的管理能力,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隔离和资源共享。
5. 安全保障:政务云建设需要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6. 服务管理:政务云建设需要提供全面的服务管理能力,包括故障监测、性能管理、容灾备份等。
五、政务云建设的步骤与策略1. 需求分析:政府部门需明确自身的信息化需求,包括业务需求、安全需求和管理需求等。
政务云安全建设方案

政务云安全建设方案目录1前言 (1)1.1建设背景 (1)1.2建设原则 (1)1.3安全目标 (2)1.4建设依据 (2)1.4.1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2)1.4.2等级保护及信息安全相关国家标准 (3)2安全风险及需求分析 (3)2.1传统安全风险 (3)2.2云上特有的安全风险 (5)2.2.1系统建设风险 (7)2.2.2安全技术风险 (8)2.2.3安全管理风险 (10)2.2.4安全运维风险 (12)2.3安全需求分析 (14)3总体规划设计 (18)3.1设计原则 (18)3.2设计思路 (20)3.3总体安全防护架构 (22)3.4总体网络拓扑设计 (25)4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27)4.1安全通信网络设计 (27)4.1.1安全区域划分说明 (27)4.1.2系统可用性设计说明 (36)4.1.3通信传输保密性与完整性设计 (39)4.2安全区域边界设计 (44)4.2.1边界防护设计 (44)4.2.2访问控制设计 (46)4.2.3入侵防御设计 (56)4.2.4安全审计设计 (71)4.2.5恶意代码防范设计 (77)4.3安全计算环境设计 (82)4.3.1访问控制设计 (82)4.3.2入侵防范设计 (88)4.3.3恶意代码防范设计 (94)4.3.4身份鉴别设计 (96)4.3.5安全审计设计 (100)4.3.6数据安全设计 (103)4.3.7安全资源池设计 (110)4.3.8大数据安全管控设计 (116)4.4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120)4.4.1运维审计设计 (120)4.4.2集中漏洞治理平台 (126)4.4.3运维运营平台 (131)4.4.4态势感知系统设计 (133)4.4.5日志审计设计 (139)4.5安全物理环境设计 (143)5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144)5.1SLA协议 (144)5.2安全管理组织 (144)5.3安全管理人员 (146)5.4安全管理策略 (146)5.5风险管理 (147)5.6安全审计 (147)5.7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148)6安全运维体系设计 (148)6.1安全评估加固 (148)6.2安全监控与预警 (148)6.3应急响应 (149)6.4安全培训 (151)6.5系统上线检测 (151)7安全服务体系设计 (152)7.1安全评估服务 (152)7.2安全加固服务 (152)7.3渗透测试服务 (153)7.4入侵防范服务 (153)7.5恶意代码检测服务 (154)7.6安全配置检查服务 (154)1 前言1.1 建设背景2015年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引擎,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多租户架构设计将系统设计为可同时服务多个租户

多租户架构设计将系统设计为可同时服务多个租户在当今的云计算环境下,多租户架构的设计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系统设计方法。
通过将系统设计为可同时为多个租户提供服务,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整体的可扩展性。
本文将探讨多租户架构设计的原理、优势以及常用的实施方法。
一、多租户架构设计原理多租户架构设计的核心原理是将单个系统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租户,并为每个租户提供独立的资源和环境。
这样每个租户都可以享受到系统提供的服务,同时又不会相互干扰。
多租户架构设计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 租户隔离:每个租户在系统中都应该拥有独立的资源空间,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
通过对租户之间的资源进行隔离,可以避免不同租户之间的资源争夺问题,确保系统对每个租户提供的服务始终具有高可用性和高性能。
2. 数据隔离:在多租户架构中,每个租户的数据应该被隔离开来,避免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混淆和安全性问题。
通过为每个租户提供独立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表,可以确保租户之间的数据完全隔离,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租户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3. 租户定制化:不同租户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定制化需求。
在多租户架构设计中,应该提供一种机制,使得每个租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化操作。
这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参数设置或者插件机制来实现。
二、多租户架构设计的优势采用多租户架构设计可以带来许多优势,如下所示:1. 资源共享:多租户架构设计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不同租户可以共享系统的硬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成本。
2. 高扩展性:多租户架构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当有新的租户加入时,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资源来满足其需求,而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3. 高可用性:通过将系统设计为多租户架构,可以实现对每个租户的高可用性。
即使某个租户的服务发生故障,其他租户的服务仍然可以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云计算中的多租户管理与安全隔离

云计算中的多租户管理与安全隔离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将数据和应用程序托管在云平台上。
然而,由于多租户环境中的资源共享,同时保障每个租户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中的多租户管理与安全隔离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第一节:多租户管理在云计算中,多租户是指多个客户或用户共享同一个物理或虚拟的基础设施。
多租户管理即是管理这些共享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多租户管理实践:1. 资源分配与隔离为了确保每个租户能够按需获得所需资源,云服务提供商需要实施资源分配与隔离策略。
这包括为每个租户分配特定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并采取隔离措施来保证租户之间的互不干扰。
2. 弹性扩展与负载均衡云平台应具备弹性扩展和负载均衡的能力,以便在租户需求增加时即时提供额外的资源。
这可以通过自动化的资源管理和负载均衡算法实现,确保每个租户在高峰期也能获得稳定的性能和可用性。
第二节:安全隔离在多租户环境下,确保不同租户间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隔离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隔离措施:1. 虚拟化技术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云平台可以将物理资源划分为虚拟部分,每个租户被分配到一个独立的虚拟环境中。
这样可以有效隔离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减少潜在的风险。
2. 安全策略与访问控制云平台应该实施严格的安全策略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机制,以保护租户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这包括限制租户之间的访问能力,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特定的资源。
第三节: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多租户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 云安全管理平台使用云安全管理平台可以集中管理和监控不同租户的安全性,并提供实时的安全事件响应和审计功能。
这样可以帮助云服务提供商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2. 数据加密与隔离将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其存储在独立的密钥管理系统中,可以增加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云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隔离功能,确保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不会相互干扰。
云端多租户系统在网络隔离和安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云端多租户系统在网络隔离和安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选择将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云端。
但是,这种方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和网络隔离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采用云端多租户系统。
本文将探讨云端多租户系统在网络隔离和安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1. 什么是云端多租户系统?云端多租户系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程序,它可以让多个租户共享服务器和应用程序。
这种系统是分层的,每个层次通过虚拟化技术隔离,以确保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和应用程序不会相互干扰。
2. 网络隔离网络隔离是云端多租户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每个租户都有一个专用的虚拟网络,它与其他租户的虚拟网络相互隔离。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每个租户的数据和应用程序,防止他们被其他租户的恶意攻击所影响。
3. 安全性云端多租户系统还提供了多种安全措施,以确保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安全。
其中之一是数据加密。
当租户上传数据时,系统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会使用加密协议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此外,还可以设置访问控制,限制不同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从而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4. 资源分配云端多租户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源分配。
不同租户可以购买不同的虚拟服务器和存储空间,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每个租户只能访问自己购买的资源,而不会干扰其他租户的资源。
5. 经济实惠云端多租户系统还具有经济实惠的优势。
与传统的IT架构相比,云端多租户系统可以减少企业的资本支出,并提高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
由于多个租户共享同一个服务器,企业可以节省硬件和支持成本,从而更加经济实惠地运营业务。
6. 灵活性云端多租户系统的另一个优势是灵活性。
当企业需要增加或减少计算和存储资源时,可以简单地调整他们的订阅,而无需获取新硬件资产。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适应企业的需求,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7. 总结综上所述,云端多租户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网络隔离和安全等问题。
南京市政务云公共能力开放平台建设分析

南京市政务云公共能力开放平台建设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南京市政务云公共能力开放平台建设项目,并对如何升级该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南京市政务云;公共能力开放平台建设一、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公共服务开放平台,通过微服务架构设计,引入智能网关和多端快速开发平台,将公共基础能力进行统一管理和发布;二、公共能力开放平台建设方案公共能力开放平台建设项目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微服务框架的搭建,逐渐将政务云上现有的基础公共能力(如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支付、可信数据等)进行微服务改造,形成原子化的公共能力,通过将各类公共能力在智能网关上的注册,形成可以对各级政务系统提供公共能力应用支撑,后续将逐步扩大基础公共能力微服务化的范围,将更多的基础公共能力和业务支撑通用能力注册到智能网关进行对外服务。
2.1多端快速构建平台2.1.1平台概述WeApps多端应用快速构建平台具有集约化、一站化的特性,能够将组合应用移动开发需要的专业能力,并将其模块化,再利用可视化配置加低代码的方式,快速将应用的主体架构搭建完成,可以助力各个业务开发方在此基础上快速建设、上线各类移动应用。
平台具有一次开发、多端运行的优势,支持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H5等常见移动应用。
可以说,WeApps多端应用快速构建平台是覆盖移动应用的开发、测试、发布、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云端开发平台,能够高效完成不同类型项目平台的构建。
WeApps产品架构:2.1.2平台功能(1)应用门户。
应用门户是移动应用集约化建设的总入口和管理平台。
平台通过多用户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平台上应用的管理权限设置。
管理员可以创建应用开发任务,将任务分配到指定用户,指定用户在平台上完成应用创建、管理应用、查看运营数据,查看文档,查看应用日志、管理组件、模板等日常管理操作。
(2)用户中心。
用户中心是平台功能的集成,为平台管理员提供组织机构信息的管理能力,支持对政府机构和相关信息进行增、删、改、查以及搜索等各类操作,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政务云安全建设规范及相关建

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在所辖 的网络安全范围内均应做到 可控制、可管理、可追溯, 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以上所有均属于被动防御,网络安全和互联网安全的范围,在网络空间安 全中,只能解决现在网络攻击及安全事件中的30%,另外的70%(如0day、 APT、各类未知攻击)怎么办?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8号 邮编:100045 电话:010-68527618 68557203 传真:010-68533919
安全防御(传统)的主要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网络信任体系及密码技术的应用
常规安全监测(网站、SOC、漏洞扫描、态势感知、舆情分析等)
定期检查、第三方测评、风险评估
网络拓扑要求简单、边界明确、安全有效
我们国家的现状:属于技术推动(如“专业”系统设计,“领先”产品 应用),再到战术和战略的自下而上的过程(造成用户和决策者被产品 “绑架”),而形成对理念和方法不屑一顾的状态
承载重要信息系统的宿主机和虚机应能进行服务的加固要求,尤其是针对第三级信息系统的 安全要求,是否需要对宿主机和虚机同时加固? 业务流与管理流分开,应区分运维管理人员、公务人员及公众访问类的业务 对于重要部门进行分布式部署宿主机和虚机及统一管理的可能性 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要求(互联网区、共享区及各部门业务区之间)
明确云计算环境与外部的边界安全及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安全问题如数据安全多租户之间的安全问题虚拟机迁移中数据证书及服务器加固等安全措施是否也随之迁移异构云计算环境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要求云操作系统的管理权限分配及审计的要求审计系统的部署及安全要求应具有分业务出审计报告的功能数字证书如何使用及对应用系统的支撑明确虚拟机之间或不同业务之间明确的边界访问控制策略多租户分级管理的要求及实现方式计算网络及存储资源随着业务的扩大而动态分配及弹性扩展开放的api接口及共用相同数据库中间件等的具体实施方案地址
云安全与多租户环境

云安全与多租户环境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云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在多租户环境下,云安全的挑战更加复杂。
本文将从多租户环境下的云安全风险、云安全控制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云安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多租户环境下的云安全风险多租户环境是指在云计算中,多个用户共享同一资源池的情况下,每个用户都被分配一个独立的虚拟环境。
然而,多租户环境下存在一些特定的云安全风险,如下所述。
1. 数据隔离和共享风险:多租户环境中,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共享的物理设备上,因此数据隔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一旦一个用户的数据被攻击或泄露,其他用户的数据也可能受到威胁。
2. 虚拟机逃逸和侧信道攻击:虚拟化技术在多租户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虚拟机逃逸和侧信道攻击是云安全的重要威胁。
黑客可以通过这些攻击手段跳出虚拟机,获取宿主机以及其他虚拟机的敏感信息。
3. 虚拟化软件漏洞和安全性问题:虚拟化软件作为支撑多租户环境的核心技术,其漏洞和安全性问题可能导致整个云环境的崩溃或数据泄露。
二、云安全控制措施为应对多租户环境下的云安全风险,云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加强云安全。
1.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采用强密码策略、多因素身份认证等措施,在用户访问云资源时确保其身份合法可信。
2. 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对云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3. 安全监控与日志管理: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云环境中的操作行为,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记录。
4. 漏洞管理和补丁更新:及时检测和修复虚拟化软件中的漏洞,并保持系统始终处于最新的安全补丁状态。
5. 故障恢复和备份策略:建立完备的灾难恢复计划和数据备份策略,以防止因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数据损失和服务中断。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云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对多租户环境下的云安全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成为云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1.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在云安全中的应用:利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云安全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威胁的自动检测和响应。
政务云平台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能 、信息资源 、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
性 服务 平 台 J 。 政 务 云平 台的信 息安 全服 务 ,则是 指通 过统一 建设 安全
2 政务 云平 台面 临 的安全 问题
政务 云平 台特 有 的虚拟 化 、多租 户和远 程 管理 、服 务外
包 等特点 ,带 来 了新 的信息 安全 挑战 。 当前 ,政 务 云平 台面 临 的安全 问题 ,主要包 括 自主可 控 、信息安 全 、监测 监 控和
在 虚拟化 等关 键技 术方 面 ,我 国并没 有 掌握核 心技 术 ,
2 8
2 0 1 5年 第 7期 ( 总第 1 0 3期 )
信 息技 术
还缺 乏具 有 完全 自主知识 产权 的信 息技 术 和软硬 件设 备 。 目
前 ,政 务云平 台采用 的芯 片 、操作 系统 、数据 库 、网络设 备
安 全 、网络 安全 、传 输安 全 、数 据安 全 以及 系统安 全等 ;平
信 息安全 ,一直 是 电子政 务建设 的“ 重 中之重” 。2 0 1 4年 2 月2 7日, 中 央网络 安全 与信 息化领 导小 组成 立 ,习近平 总
台即服 务 ( P a a S) 面临 的是 数据 与计 算可 用性 、 灾备 与恢 复 、 应 用程 序 的攻击 等 问题 ;软件 即服务 ( S a a S) 面 临的是 应用
政务 云平 台面临的安略
福建 省 经济信 息 中心 潘胜健
[ 摘要 ] 随着 信息 社会 的快 速发展 ,信 息 安全 问题 日益严重 。 如何确 保 云平 台安全稳 定 运行 ,是为 各政 务g l  ̄ f q 提供 高质 量云
信息行业存在的“ 先人为主” 效应和倍增效应 ,导致我国
政务云安全解决方案

政务云安全解决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务云的建设成为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然而,政务云作为政府的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许多安全挑战,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恶意代码等。
为了保障政务云的安全,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措施,即政务云安全解决方案。
2. 政务云安全威胁分析在制定安全解决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分析当前政务云面临的安全威胁。
常见的政务云安全威胁包括:2.1 数据泄露政务云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包括公民个人信息、政府机密文件等。
一旦这些数据泄露,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2.2 网络攻击政务云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如黑客入侵、拒绝服务等。
这些攻击可能导致政务系统瘫痪,造成政府工作的停滞。
2.3 恶意代码政务云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可能存在恶意代码的威胁,这些恶意代码可以窃取敏感信息、破坏系统稳定性等。
3. 政务云安全解决方案为了应对上述安全威胁,政府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3.1 强化身份验证政务云应采用双因素身份验证机制,包括密码、指纹、虹膜等多种身份验证方式,以确保合法用户的访问,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系统。
3.2 数据加密政务云中的敏感数据,特别是个人隐私数据,应采用加密算法进行存储和传输,以防止数据泄露。
3.3 安全审计和监控政务云应配置安全审计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事件,保障政务云的安全性。
3.4 数据备份与恢复政务云中的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
这样即便发生数据损坏或丢失的情况,也能快速恢复。
3.5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政府需要加强对政务云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漏洞。
4. 政务云安全解决方案的实施与监管政务云安全解决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合作。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安全团队,负责制定、推广和监管政务云安全解决方案的实施。
政府还应建立政务云安全审计制度,定期对政务云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
地方政府信息化发展中政务云建设模式研究

地方政府信息化发展中政务云建设模式研究丁潇【摘要】通过分析地方信息化发展中电子政务及其云建设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助云计算和电子政务相关理论,以福建省南平市的实际为例,提出了地方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构建思路、解决方案、保障措施,为地方政府整合重构已有的电子政务平台、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保障信息安全、应对灾害和系统瘫痪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方法。
%The construction idea of,and the solution an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to the cloud Platform for the local e ﹣ government affairs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taking NanPing City of Fuijian Province as the study case,through analyzing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cloud comPuting and some theories relating to the e ﹣ government affairs,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and methods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 Platform,Promotion of cross ﹣ region and cross ﹣ dePartment communication, safeguard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and resPonse to natural disasters and breakdown of system.【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6页(P88-93)【关键词】云计算;地方电子政务;南平市;云平台【作者】丁潇【作者单位】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武夷山 3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丁潇(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以汹涌之势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积极倡导“信息高速公路”,其涉及的五个应用领域分别是电子政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我国的电子政务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有了较好的发展,国内所有地级以上市都构建了本级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了内部政务办公系统,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形成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但因透明度与开放性不足、数据利用方式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发展瓶颈,突出问题如下: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呈离散型,其直属部门和下级政府为开展自身工作建立了自己的电子政务系统,应用范围有限,且服务具有特定性,令各地方政府难以整合,地方政府管理碎片化现象越发严重;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形成的海量数据既耗费资金人力,又成为不能被广泛访问和使用的信息孤岛,上下级政府、各级部门彼此之间信息交流共享弱,跨级业务流程存在断层;由于缺乏科学的前期规划,造成后期资源利用率低,地方电子政务产生大量冗余信息系统,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的同时还增加了系统运维的工作负担.云计算理论提出后,以其虚拟化、可扩展、可靠性等优势,在推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共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1].云计算和电子政务的结合是提升电子政务专业化水平和提高政务服务能力的必然趋势.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辖二区三市五县,即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15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1601个村委会、69个居民委员会,136个社区居委会,截止2014年12月,南平市总户数约92万户,总人口约313万人.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 2010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0年南平市就组建了“数字南平”信息中心,进入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2005年,南平市电子政务进入了应用阶段. 2010年“数字南平”建设全面推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信息化综合指标达省内先进水平,旅游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综合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 2011年,南平市启动社区信息化建设. 2013年9月经工信部研究,南平入选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目前,南平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南平”完成了升级改版,建成南平资讯、信息公开、场景服务等平台,开通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官方微博、微信,建成了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和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南平市分厅,进一步推进了政务公开、改进了公共服务、提高了行政效能.当前,从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以上几方面的问题:1)各部门大量硬件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低,部分项目反复建设严重、数据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多,资源能源消耗大.采购了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软件、云平台软件搭建了真正的云平台,但此平台上并没有运行关键的业务应用,各委办局也不愿意并自己的业务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云”的效应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2)利用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对现有机房的服务器及新增服务器进行虚拟化整合,将现有的业务应用由物理机部署迁移至虚拟机部署.但并没有实现云计算的“自助申请、自动化编排、快速交付”的核心价值,不是真正意义的“云计算”.3)同一个体系内有多个云计算项目建设,大小不一,标准与架构也都不同,云计算中心资源及运维缺乏纵向统一管理,更谈不上上下互通资源共享.无法利用这些众多的资源来解决突发冲击和备份的问题,达不到云计算真正按需分配、弹性扩展的目的.4)各级机关部门内部办公网络未能完全与互联网物理隔断,部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高,不重视网路安全产品在政务信息系统上的部署,系统安全性和信息保密性均存在隐患.2.1 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构架思路与原则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国际标准,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业实际情况和信息化程度的考察研究,以“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加强协调,讲求实效,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设计指导原则,对地方政府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进行了认真、细致、科学的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致力建成一个网络信息化硬件平台和政务自动化工作环境.南平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技术上采用IaaS、PaaS、SaaS相结合的构建模式,主要搭建公共云、支持云、业务云三个平台,政务云建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基础设备虚拟化.以无干物理位置、物理状态的方式调用政府信息相关的底层资源,降级管理维护复杂度,促成物理资源复用;2)平台搭建.在基础设备虚拟化的基础上,对相应的信息和数据资源等进行整合,其中公共云作为云平台供各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外部用户使用,支撑云对各类资源进行总体管理,并为公共云用户提供相应接口;业务云旨在互联互通政府内部各个业务部门;3)服务提供.在基础设备虚拟化的基础上,根据南平市电子政务用户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服务模式动态的调用、管理底层资源和功能.2.2 电子政务云平台构架模型电子政务云平台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面向地市政府、区县政府整合政务网络、设备、信息资源,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优化,并通过政务办公、信息报送、政府网站群、公文交换、行政审批等软件应用,在政务云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可靠的对内行政办公、对外服务的政务私有云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横向扩展到市直单位、纵向衍生到区县政府,实现政府日常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极大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降低行政成本,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将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从目前的政务云整体建设来看,省级、地市级都有自己的建设规划,而且除了由各省政务信息中心承建的政务云平台之外,其它政府职能机关也都有自己内部的业务云建设规划,整体模式如下图1所示:统一政务业务应用的开发架构与数据服务,便于政务云平台与各业务云之间的数据调用,实现政务数据的跨平台互通.按照云计算的技术架构,结合政务云当前的建设现状及目标,政务云的IaaS、PaaS平台的系统架构如下图2所示:硬件层:构建服务器、网络、存储资源池,考虑到多租户及不同安全级别的业务隔离,各资源池可能是物理或逻辑上的多个构建.IaaS层: IaaS层主要包括虚拟化层及云服务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与物理设备的解耦合,满足业务系统快速部署与迁移.通过云服务层实现资源的自助申请,各租户的组织管理与业务流审批,以及对租户申请的资源进行自动化编排与交付. PaaS层: PaaS层需要实现统一的认证授权,统一的数据服务与跨平台的开发及运行环境,保证未来业务应用后台数据统一、架构统一,为跨平台部署及政务数据共享提供基础.业务层:为保证对现有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良好兼容,能够让更多的委办局将业务迁移到政务云平台中,需要提供兼容非云环境下的虚拟机,不改变现有的软件部署环境,将业务迁移部署到虚拟机(VM)上.2.3 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解决方案目前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应用众多,应用软件的系统架构、开发语言平台、中间件及数据库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当前阶段的政务云建设可以按以下两步的策略实施:第一步:以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模式为主,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的“云化”,这样可以保证不改变上层业务系统应用的架构与部署,做到平台的通用型以及与上层应用的无关性,能够让更多委办局的业务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保证让云平台真正用起来.第二步:在IaaS的基础上,构建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模式服务,提供统一的软件系统架构及开发平台,实现中间件、数据库的标准统一,逐步将上层应用转变成接口统一、数据标准的架构[4].让各政府职能部门数据横向互通与接口变的更简单,真正让云计算为政务业务服务.2.3.1 政务云框架政务云云计算中心的服务必然要求一种大规模的IT运行方式,云计算基础IT平台要求基础平台的计算、网络、存储三大资源能够融合、资源化.由于电子政务云的上层的应用众多,在传统数据中心,应用对IT资源的独占性(如单个应用独占服务器),使得数据中心的业务密度低,造成有限的物理空间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要求,而已有的系统则资源利用效率低下[5].在云计算这种变革性运营与服务模式下,必须能够解决成本、弹性、按需增长的业务要求,并改进与优化IT运行架构,能为上层的政务云的应用和建设提供动态的弹性的计算、服务、存储的IT资源化服务.为满足云计算的业务要求,统一的基础网络包括以下要素:超高速交换、统一交换、虚拟化交换、透明化交换.云的基本特征是动态、弹性、灵活,按需计算,传统的网络架构与技术虽然也能构筑云计算的基础平台,但是因此而形成的传统运行架构却无法支撑如此动态化的IT业务要求.它必然要求一种新的IT运行模式,将大量的计算资源以动态、按需的服务方式供应和部署.2.3.2 分层分级组织资源管理由于地市、各委办局二级云当前存在的必然性,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性,分层分级的组织资源管理是对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省政务云管理的资源分为两大类: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本地资源为各委办局使用的资源和地市临时云资源,远程资源为省厅下发的统一模板或部署在地市政务云中的纵向性业务应用,其虚拟机运行在地市政务的物理服务器上,并由省厅对其应用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地市政务云管理的资源分为两大类: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本地资源为地市、各委办使用的资源,远程资源为地市借用省厅政务专享云资源,其虚拟机运行在省厅政务专享云的物理服务器上,并由地市政务管理员对其应用系统进行控制管理.2.3.3 高可用平台设计政务云平台承载的省厅、地市局政府部门日常业务以及应对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平台,虚拟化和云管理平台作为政务云的核心,在设计部署时除了需要充分考虑整个政务云的高可靠性之外,还需重点关注政务云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下面从可靠性、灵活性、可扩展性三方面对云平台进行规划:1)可靠性: High Availability将省厅或者地市局政务云中计算资源组合成为一个具有共享资源池的集群,一旦某台服务器主机或虚拟机发生故障,虚拟化平台会立即响应并在集群内另一台服务器主机上重新启动所有受影响的虚拟机,从而将非计划停机降到最低.2)灵活性: DRS当省厅、地市局政府各部门业务在政务云上运行后,政务云还需具有自动调整的能力,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访问和突发需求情况.动态资源调整是指提供的动态负载均衡特性引入一个自动化机制,通过持续地平衡容量,将虚拟机迁移到有更多可用资源的主机上,确保每个虚拟机在任何节点都能及时地调用相应的资源.3)可扩展性: DRX在遇到特别大的突发业务时,需要启动多台虚拟机才能完成对服务的响应.那么,政务云应该具备自动化的可扩展性,即在需求突增时自动的复制虚拟机,共同对外提供服务.2.4 多租户安全隔离云计算安全问题一直是部署云计算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型的政务云中多租户环境下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实现多租户安全隔离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如图3所示:1) VEPA利用802.1Qbg(EVB)标准能够很好的解决多租户隔离问题(IEEE802.1Qbg标准是由IEEE802.1工作组制定的一个新标准) .采用支持802.1Qbg VEPA标准的vSwitch与支持802.1Qbg VEPA标准物理交换机,实现了计算资源与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多租户流量的精确控制,保证多租户环境的安全.2)虚拟设备将原本需要物理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完成的工作交由软件的交换机(vS-witch)、路由器(vSR)、防火墙(vFW)、负载均衡(vLB)设备完成.实现精确到每一个用户的全面控制,确保多租户环境下云数据中心安全.2.5 电子政务业务迁移规划针对政务应用目前的部署现状,对省厅及地市局现有业务可采用逐步迁移、逐步扩展的思路,初期可构建最小的资源池,将现有数据中心内的政务业务按照业务类型、重要程度的不同,逐步向资源池内迁移,同时迁移后将空闲出来的服务器加入到资源池内,实现设备的利旧及资源池的扩展.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如图4所示:第一步:建设完善的“智慧武夷”核心网络支撑平台:保证后续应用迁移及业务扩展时网络能够平滑支持,而且业务不会中断之前已迁移到云平台和未迁移到云平台中的业务应用;第二步: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基础资源池及管理平台:在保证云计算IaaS平台基本工作环境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对现有IT设备(物理服务器、存储等)的兼容,构建整合计算、存储资源池.第三步:业务从物理机到虚拟机的迁移:初期可以采用热迁移、人工迁移、半自动迁移等方式对非关键应用进行迁移,可以保证迁移过程中不影响其它应用.第四步:资源池的整合与扩展:将已迁移到云平台中的业务应用之前所归属的物理服务器、存储资源逐步整合到云计算资源池中,实现对现有设备的利旧,最大化的保证投资,同时进一步扩大云计算资源池,最后进行迁移验收.2.6 地方电子政务云平台安全保障策略自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积极鼓励并支持地方政府采用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建设电子政务,以求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电子政务服务能力,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加强民众与政府的沟通与了解. 我国的电子政务云建设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安全保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和实施电子政务云安全保障措施:1)地方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云计算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组织机构,制定统一的安全保障制度及云服务安全保障行为规范.在运用云计算电子政务安全策略的同时,还要保证云计算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动态管理,并根据服务平台具体情况的变化以及网络应用的不同情况对安全保障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云服务平台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动态性.2)突破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以确保我国下一轮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在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技术领域的落后,在传统电子政务模式下,某个部门出现信息安全问题不会影响到其他部门,信息安全问题是局部的.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信息安全问题是全局的.应促进信息安全从单部门的分散管理走向某级政府所有部门的集中管理.统一购置网络安全硬件设备及防火墙、防病毒等信息安全软件,降低保障政府信息安全所需成本[6].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的研究,提出了武夷山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构架思想、构架模型、构架解决方案、业务迁移规划及保障措施,能够较好的解决地方电子政务云建设离散、信息交流共享弱、业务协同差、资源利用率低、信息系统冗余等诸多问题,实现了对传统电子政务平台的整合,促进了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增强了电子政务安全保障能力,有益的推动电子政务朝集约、高效、安全和服务的方向发展.Construction Model of Government Cloud in Local Government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DING Xiao(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Wuyi University,Wuyishan Fujian 354300)【相关文献】[1]高志刚.建设电子政务专有云平台[J].经济,2014(11) : 138-139.[2]戈悦迎.武夷山市“数字武夷”信息中心简介[J].中国信息界,2009(3) : 43-44.[3]王涛.政府信息化发展中政务云的建设模式浅析[J].电子政务,2011(7) : 28-32.[4]曹永锋,梁远新,杨成兵等.基于SOA云服务的济宁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4,30(10) : 57-59,63.[5]杨柳.基于Hadoop的分布式服务注册中心研究和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6]金江军.云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2(1) : 14-15.。
电子政务云平台信息安全建设探讨

电子政务云平台信息安全建设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转向电子政务,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高效的公共服务。
然而,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信息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电子政务云平台作为新型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同样需要重视信息安全,并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电子政务云平台应该实现安全核心技术的使用,包括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网络隔离技术等。
采用这些技术,可以确保云平台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篡改,可以防止机密数据被泄露,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采取安全审计和监测技术,及时检测平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管理机制。
对于这种云服务平台,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的作用非常关键。
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包括对平台的安全策略、安全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进行评估。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的安全审计,包括系统日志审计、网络流量审计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漏洞。
此外,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定用户的访问权限、数据权限和管理角色等,防止非授权用户对平台资源进行访问或者恶意篡改。
第三,加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手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员工的安全意识才是安全保障的根本。
因此,对于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员工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熟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规范,遵守平台的安全政策和规定。
特别是,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及时了解当前的安全风险和最新的安全防护技术,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云平台作为新型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需要重视信息安全,在建立平台时就要考虑信息安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政务云安全设计方案

政务云安全设计方案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政务云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中。
然而,政务云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挑战就是网络安全问题。
在政务云的建设过程中,安全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非常关键,不仅关系到政务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还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因此,本文将探讨政务云安全设计方案的相关问题。
首先,政务云安全设计方案应该考虑的是网络结构方面。
政务云的网络结构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应该采用分层结构和隔离控制的原则,对网络进行有效的隔离和访问控制,确保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政务云还应该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即使出现网络故障或攻击,也不会影响政务数据的运行和使用。
其次,政务云的数据安全是安全设计方案的重点之一。
政务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政务数据加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
政务数据应该采用有效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篡改。
政务数据备份应该定期进行,确保数据在不同的存储媒介上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数据恢复则需要划定恢复的范围和时间,以最大可能地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另外,政务云安全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到系统操作和管理方面。
政务云的操作和管理必须遵循安全的操作规范,并通过技术手段对操作和管理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以发现并及时处理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此外,政务云还应该采用有效的系统权限控制机制,确保系统的管理人员和用户只能访问其所需的资源和数据,同时实现政务数据的访问控制和审计。
最后,政务云安全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安全事件的处置和响应方面。
在政务云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事件,政务云的安全设计方案需制定有效的安全事件处理和响应机制,如安全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划分、事件的报告和通报、处理流程的制定和执行等,以最大可能的保护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政务云安全设计方案是政务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
政务云的安全设计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确保政务云的安全系统稳健,并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控,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实现政务云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云计算解决方案中的多租户架构设计

云计算解决方案中的多租户架构设计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中,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而在云计算的应用中,多租户架构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解决方案中,以满足不同租户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解决方案中的多租户架构设计,并介绍其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1. 什么是云计算的多租户架构设计多租户架构是一种在单个应用程序实例中为多个租户提供服务的设计模式。
在云计算应用中,租户可以是不同的企业、组织、团队或个人用户。
而多租户架构设计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提供隔离性: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和计算资源需要相互隔离,以确保各个租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 实现可扩展性:多租户架构需要能够容纳不断增长的租户数量和业务规模,以应对未来的业务需求。
- 提供定制化服务:各个租户对于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多租户架构需要能够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租户的需求。
2. 多租户架构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云计算解决方案中,多租户架构设计涉及多个关键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虚拟化技术: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资源抽象化为虚拟资源,为每个租户提供独立的虚拟环境。
这样可以确保不同租户之间的隔离性,并提供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能力。
- 多租户数据模型:多租户架构需要定义适合不同租户的数据模型,以满足各个租户的数据管理需求。
这可能包括数据隔离、权限管理、数据扩展等方面的设计。
- 多租户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在多租户架构中,每个租户的用户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并获得相应的访问权限。
这需要设计合适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机制,确保不同租户之间的数据安全和权限隔离。
- 弹性伸缩机制:多租户架构需要具备弹性伸缩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租户的需求进行资源的动态分配和释放。
这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同时满足不同租户的性能需求。
- 多租户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在多租户架构中,对于不同租户的性能监控和故障处理需要进行细分和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多租户模式的政务云安全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云计算作为当前互联网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在政府、企业及个人领
域中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分析了云安全建设的
需求,对基于多租户模式的政务云安全体系建设展开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有
关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租户;政务云;安全体系;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能
够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不足,也逐渐成为实现业务平台基础设施的一种方式。
其中,政务云安全体系的建设是政务云平台设计的重要内容,必须要高度重视,从
而提高政务云的安全水平。
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介绍。
1.云安全的建设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务云采用了PPP或面向政务云运营方租赁云服务的建设方式,社会力量参与政务云建设运营,传统安全产品的合作、交付模式已经越来越
不适用于云上安全租户安全体系与能力的建设。
根据政务云建设方式的变化,主
要的安全需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平台安全
政务云基础平台安全包括基础硬件安全建设和租户之间的安全隔离。
政务云
平台的基础安全保障是云服务方所需承担的基本义务,提供服务的云服务方需保
护的对象涵盖物理基础设施、服务器、网络和安全设备,虚拟化平台系统、资源池、云管平台,以及为租户提供的镜像、模板等,不同租户之间东西向安全建设。
同时政务云平台在网络结构上要遵循电子政务外网系列安全标准,云平台满
足三级等保建设需求,保证合规合法,就高不就低的进行等级保护合规性建设,
让更多租户业务上云。
图1 政企云安全逻辑拓扑图
1.2 租户安全
安全资源可管理:租户业务上云后,租户会对平台方提出需要独立、可配置的安全功能,相比过去在出口部署硬件安全设备,统一配置的方案无法满足千差万别的多租户业务形态,
这就需要为租户提供一系列可供租户对已购买安全服务自管理的界面,需满足个性化安全建设。
业务安全可视:政务云用户在采用了政务云提供的安全方案后,对自身安全状况是不了
解的,主要因为用户业务上云后,网络边界已经消失,数据流转发路径不可视,而云安全方
案提供商提供的方案都是偏向检测、防御的,缺少面向租户设计的租户业务安全展示界面,
但随着政务云权责体系的清晰,租户需要对自身业务系统安全负责,而安全可视是基础,不
可视的安全、检测、防御租户上云业务也很难开展。
2.政企云安全体系建设
图1为政企云安全体系逻辑拓扑图,通过分析政企云的安全建设需求,主要从平台安全
设计、南北向租户安全设计、东西向租户安全设计三大主要方面对政企云的安全体系建设进
行探讨。
2.1 平台安全
互联网出口安全设计:为各部门提供统一互联网出口,互联网访问服务。
抗DDoS攻击:部署流量清洗设备,对于超大流量型DDoS攻击,可将流量引入到拥有
2T及更高带宽的公有云,将安全威胁清洗后,再将流量重定向到互联网出口,完成DDoS流
量的安全防护。
部署负载均衡,保障链路可靠性:出口处采用双运营商线路,双线路通过交换机一分为四,交叉连接两台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设备将内网访问运营商1业务的流量分担到运营
商1出口,访问运营商2业务的流量分担到运营商2出口,避免跨运营商访问带来的延迟、
丢包等不良影响,同时两条线路互相备份,单条线路出现故障,所有业务立即切换到另一条
线路上,保证业务不中断。
同时互联网访问内网业务的时候,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可以实现让
运营商1用户通过运营商1的出口访问内网服务器,运营商2的用户通过运营商2线路访问
内网服务器,当单条线路出现故障时,所有业务切换到正常的链路,保证业务24小时无故
障运行。
部署下一代防火墙,进行互联网出口立体防护:负载均衡向下接两台下一代应用层防火墙,下一代防火墙解决方案实现包含IPS、防病毒、防Web攻击、防APT攻击及僵尸网络防
护的2-7层全面安全防护。
部署流量管理设备,实现上网流量的管理控制,提升带宽利用率,用户行为升级满足网
络安全法合规要求。
数据中心安全设计:数据中心区分为公共服务区和政务业务区两大部分,在两大业务区
数据中心前端分别部署两台下一代防火墙,开启FW、IPS、WAF功能实现数据中心立体安全
防护。
公共服务器区分为网站集群区和数据交换区,两区采用逻辑隔离,网站集群区存放各单
位网站业务,并采用东西隔离的方式实现东西安全防护;同时建立专门的数据交换区,实现
不同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传输。
政务业务区分为按业务的安全等级分为二级等保、三级等保区,两个区域逻辑隔离,分
别采用等级保护二级、三级的安全标准进行安全策略配置;此外成立一个政务网数据共享区,实现各部门之间政务业务和数据的共享;对于计算资源要求较高的中大型数据成立专门的物
理服务器区进行此类业务存放。
出数据库外各业务都部署在虚拟化环境下,为了实现虚拟化
环境下多用户的业务隔离的同时部分数据共享,采用东西向安全防护组件进行安全建设。
政务外网边界安全设计:政务外网边界采用下一代防火墙设备,通过防火墙的权限控制
策略对不同的第三方单位开放不同的安全端口,将权限最小化,避免越权访问风险,同时开
启僵尸主机安全功能,阻断病毒、木马对内部业务安全的冲击。
运维管理区安全设计:构架独立的管理网络,与业务网络分离,避免两张网络混杂带来
的攻击风险,以及管理带宽被挤占而无法随时管控的风险;在运维管理区边界,部署一套SSLVPN设备,基于SSLVPN的认证、加密、安全检测、权限分配、访问记录等一系列手段,
实现政务业务远程安全访问,部署堡垒机完成全网设备维护的安全授权、权限控制、日志记录,保证设备维护的安全性;部署安全管理平台对全网所有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及维护。
2.2 安全资源池
安全资源池部署在核心交换机上,采用物理旁路,逻辑串联的方式,核心交换机采用策
略路由的方式将云平台的业务流量引流到云安全资源池,通过安全资源池的云Web防护系统、云DDoS、云堡垒机、云数据库审计、云防火墙、云IPS、云VPN、云防病毒、云APT检测对
数据量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完成后在返回给交换机到出口。
完成整个数据流的安全防护,实
现了南北向和东西向纵深防护体系。
2.3 南北向租户安全
面向租户的安全南北向防护,主要通过安全资源池平台上包含的各类安全组件来实现防护。
NFV方式:
以通过为不同的租户创建不同的VNF支持多租户,并且能够根据租户的性能需求,动态
的调整分配给这些VNF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租户VNF功能和性能的按需分配。
解耦合操作系统EDR方式:
采用终端检测响应平台方案,由轻量级的端点探针和管理平台共同组成。
轻量级的端点
探针agent需要安装在用户的云服务器上,管理平台可以部署在云平台内,由管理平台进行
全面的安全分析,根据已知攻击指示器(IOC)、行为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检测安全攻击行为,并对这些攻击做出快速的响应动作。
2.4 东西向租户安全
东西向租户安全个性化较强,因此云安全方案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下转第487页
硬件一虚多:
硬件一虚多,将一个超大性能硬件设备虚拟成多个隔离的硬件设备。
优点是可实现完全物理隔离;缺点是初次投资设备性能要求较高、后期性能达到瓶颈扩
容困难,针对三级等保,安全防护要求有缺失。
SDN/VXLAN:
匹配支持VXLAN及OPENFLOW硬件采用服务链引流技术,实现安全防护。
优点是网路和
安全融合一体化自动交付;缺点是初次硬件投资成本较大,不适合建设好的政务云,需要较
强的硬件支持,产品需要同一个厂商提供,不具备开放性。
全软件方案:
所有租户云安全全部软件交付,实现个性化安全规划。
优点是功能丰富,可实现自主化的交互,扩容方便灵活,适应性强;缺点是底层虚拟化
平台升级或者变化,虚拟化组件对应开发接口会变化,需要二次开发很麻烦。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业务平台云可实现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和开放化需求,改善
政府服务的质量。
而在政务云平台建设中,必须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政务云的安全体系建设,掌握政务云的整体架构,合理设计政务云安全体系,从而提高政务云的安全,保障政府
和企业IT系统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章谦骅,章坚武.基于云安全技术的智慧政务云解决方案[J].电信科学,2017,33(03):107-111.
[2]何延哲,王敏,范博,徐克超.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局政务云安全策略研究[J].保密科学技术,2016(07):42-46.
[3]刘国城.基于过程的电子政务云安全审计模式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
学版),2016,44(01):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