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1.旧中国行政法的历史简况2.新中国的行政法建国后,我国开始了行政法的新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1949---- 1957) 1949 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 年宪法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基。

第二阶段:停滞、破坏时期(1957---- 1978)第三阶段:重建和发展时期(1978---- 1989)一是恢复原有法制,解决行政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

二是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三是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四是确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

五是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保障公正行政第四阶段:发展和向新模式转化阶段(1989----至今)所谓向新模式转化,是指行政法由原来的主要适应计划经济的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化。

一是在行政管理领域确立依法行政原则。

二是制定行政诉讼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三是制定《国家赔偿法》建立行政赔偿制度四是制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立公务员制度五是制定了《行政监察法》、完善行政法制监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22 年1 月1 日起施行。

行政法的形式法源(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四)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五)其他法律渊源 1.国际条约和协定 2.法律解释二、行政法的实质法源(一)判例法(二)法的普通原则第一,法律体系不同。

大陆法系行政法构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其行政法的内容广泛,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活动法、行政监督控制法,自成体系。

而英美法系无公法私法之分,行政法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其行政法的内容主要是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以控制行政权的滥用和越权为核心,有关行政组织方面的问题普通不作为行政法的内容。

第二,合用法律规则不同。

在处理和解决行政案件上,大陆法系国家以合用行政法为原则,而合用普通法律规则为补充和例外。

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则以合用普通法律规则为原则,以合用行政法规则为补充和例外。

1-第一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1-第一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各 方以及利害相关人所享有或者行使的权利 (或权力)和所承担的义务的总和。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 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没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则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就无从体现和落实,因而行 政法津关系也难以成立。从本质而言,可以作为行 政法律关系客体的是体现一定利益的载体,一般认 为包括物、精神财富和行为。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 (1)二者的法律属性不同,国家行政机关属于国 家机关,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属于社会组织。(2) 二者设立依据不同,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组织法 而设,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依据组织章程而设。(3) 二者的权力来源不同,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于行政 组织法和其他单行法的授权,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 权力主要来自于法律和法规的特别授权。
德国行政法
德国行政法的发展基本经历了警察国家时代、自由 法治国时代和社会法治国时代。在警察国家时代, 行政法主要是秩序行政法,即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 要目标;在自由法治国时代,行政法以通过控制行 政权、预防行政权滥用来达到保障人之自由为目标; 在社会法治国时代行政法除了传统的秩序行政法之 外,还产生了大量的给付行政法,促使公共行政履 行国家在宪法上对公民承担的生存照顾职能。
行政具有执行性 行政的目的具有公益性 行政的活动具有整体性与能动性 行政具有过程性 行政具有法定性与裁量性 行政具有效率性 行政具有受监督性
二、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有关行政以及与行政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
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法。 行政法的内容主要涉及行政权的行使及其后果。 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

10-第十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10-第十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3、行政司法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相对人的 时间和金钱。最后,行政司法有利于及时、 快捷解决争议,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节 行政司法的主要形式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行政裁决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适用准司法程序裁决法 律、法规授权行政机关处理的特定争议案件的 制度,是行政司法的最基本形式。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专门行政裁判的受案范围
商标评审委员会管辖下述六类案件: 1、商标注册申请人对商标局驳回商标注册申请, 不予公
告不服的案件; 2、异议人对商标局准予注册决定不服的案件; 3、被异议人对商标局不予注册 决定不服的案件; 4、当事人对商标局宣告已注册商标无效不服的案件; 5、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请求宣告已注册商标无效的案件; 6、在先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请求宣告已注册商标无效的案
行政裁决的主要客体是民事争议,如有关自然 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争议、知识产权争议、 侵权赔偿争议等。但行政裁决的客体也包括某 些行政争议。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行政仲裁
(一)行政仲裁与民间仲裁 民间仲裁是非国家机关的民间团体主持的仲裁,
行政仲裁则是国家行政机关主持或国家行政机 关与社会团体共同主持的仲裁。行政仲裁不同 于民间仲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行政仲裁
(四)行政仲裁机构 行政仲裁机构从属于行政机关,是行政机关设置 的处理和裁决特定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例如,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从属于劳动行政管理机关, 是劳动行政管理机关设置的处理和裁决劳动争议 的专门机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行政仲裁
(五)行政仲裁程序 1. 当事人提起行政仲裁的申请。 2. 行政仲裁申请的初步审查和受理。 3. 仲裁前的准备。 4. 调解。 5. 作出仲裁裁决。

行政法概论

行政法概论

第二节 行政法的法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一、法源的涵义
“渊源”

张树义:所谓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 规范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行使权力后果 如何补救,其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或建立行政法律秩序。
(二)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
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

二、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
所谓行政权力,是一个国家权力体系中负责执 行权力机关意志、维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增 进社会福利、管理社会事务的支配力。
1、执行性 2、法律性 3、强制性 4、支配性 5、公共性 6、服务性 1﹒部分立法权和非法律规范制定权。 2﹒法律、法规、规章和非法律规范的适用权。 3﹒对各类纠纷的处理权。
(一)关于行政的各种定义
行政:manage,look after 一定组织机构基于特定目的对一定范围内 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 1、德国行政法学家马叶尔:行政是可以不必依据法律而 进行的为实现国家政治目的的活动。它牵涉到两种关系: 行政与国家的关系;行政与法律的关系。 2、美国的古德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 意志的执行。 3、日本的美浓郎达吉:行政是立法、司法之外的一切国 家活动。 4、台湾:行政是国家统治权所发生作用的一种,除法定 不属行政外,凡依法规定的以完成国家目的行为皆属行政。
(二)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自然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国:《人权宣言》


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西方国家行政法的历史
• 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的历史
• 警察国家时期 • 自由法治国时期 • 社会法治国时期
• 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的历史
• 星法院(特权法院) • 普通法院受理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所发生的一 切诉讼
中国民告官第一案
1985年 1985年,包郑照经批准在巴艚镇东面的河滩上 建造了三间三层楼房,占地面积126平方米, 126平方米 建造了三间三层楼房,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并办 理了房产产权登记。两年后, 理了房产产权登记。两年后,苍南县政府下发了 关于强行拆除包郑照违章房屋的决定》 《关于强行拆除包郑照违章房屋的决定》,包郑 照自然不服,双方矛盾激化。 苍南县调动70 照自然不服,双方矛盾激化。7月,苍南县调动70 余位武警及县区镇干部300 300多人对包家附近进行了 余位武警及县区镇干部300多人对包家附近进行了 封锁,采用爆破手段连续爆炸17 17次 封锁,采用爆破手段连续爆炸17次,对包郑照的 房屋实施了强行拆除。包郑照还提出, 房屋实施了强行拆除。包郑照还提出,县政府曾 将他家8位家属实施捆绑和人身侵害, 将他家8位家属实施捆绑和人身侵害,非法拘禁达 12小时之久 小时之久。 12小时之久。 据此,包郑照提出状告县长黄德余, 据此,包郑照提出状告县长黄德余,要求确认 他的房屋的合法性, 他的房屋的合法性,赔偿经济损失并追究主要责 任人的法律责任。 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行政诉讼法(1989年 1990年10月 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1990年10月1日) 国家赔偿法(1994年 12日 1995年 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1995年1月1日) 行政复议法(1999年 29日 1999年10月 行政复议法(1999年4月29日;1999年10月1日) 行政处罚法(1996年 17日 1996年10月 行政处罚法(1996年3月17日;1996年10月1日) 行政许可法(2003年 27日 2004年 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2004年2月1日) 公务员法(2005年 27日 2006年 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2006年1月1日) 立法法》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 章制定程序条例》 法规规章备案条例》 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件-历史发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件-历史发展

• 形式不同:古代行政 法在表現形式上尚不 成其為獨立的法律部 門。而近現代行政法 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 獨立地位已經形成 。 作為獨立的法律部門, 行政法與其他部門法 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法 律體系。
三、西方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倒磨 國坊 王主 案告
1866年10月13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登上了波咨坦 行宮的頂樓。當他看到近處一間磨坊並認為它擋住了他的 視線時便輕蔑地命令道:“拆掉它!”當近臣告訴他這間 磨坊是私產時,他仍不屑一顧地說:“買下來,再行拆 除!”可誰知磨坊主根本不買他的帳,因為磨坊主認為磨 坊是他的祖傳家業,多少錢也不能賣。國王得知後大怒下 令立即拆除磨坊,誰敢抗拒,就地正法。”
兩大法系行政法的區別 • 法律體系不同 • 適用法律規則不同 • 司法體制不同
作業
• 1.古代行政法與現代行政法的 區別是什麼?
• 2.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行政法 的區別是什麼?
(三)中國當代行政法 • 初創階段(1949-1956) • 倒退與破壞階段(1957-1977) • 恢復階段(1978-1988) • 發展階段(1989-至今)
(四)古代行政法與近現代行政法的區別
• 內容不同:古代行政 法作為封建帝王的專 制工具,體現專制獨 裁者的個人意志,沒 有民主可言;近現代 行政法作為民主政治 的伴生物,它所包含 的民主精神和法治思 想,是古代行政法難 以具備的。
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行政法的產生 中國行政法的發展 西方行政法的發展
一、行政法的產生
(一)行政法產生的理論前提 • 國家和人民的關係 • 自然權利 • 三權分立學說
(二)行政法的產生
• 行政法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 度的產物。
• 古代只有行政法規範,沒有行政法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02
在行政权行使过程中,如何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提供有效的
救济途径,是当代行政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行政程序公正与效率
03
公正和效率是行政程序的两大价值目标,如何在保障程序公正
的同时提高行政效率,是当代行政法面临的难题。
05
CATALOGUE
中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中国行政法的起源与历史背景
古代行政法的萌芽
特点
以宪法为基础,强调行政权的合法性;注重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强调行政行 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成就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体系;推动了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中国行政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与国际接轨;社 会转型期,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问题;科技发展对行政法提出的新要 求。
未来发展
加强行政程序立法,完善行政程序制 度;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化;加 强行政执法监督和司法审查;推动行 政法的国际化进程。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行政法发展历程的总结与启示
历程回顾
行政法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发 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体现了人
类对行政权力的认识与规范。
法治精神
行政法的发展彰显了法治精神的 重要性,即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和权利保障。
启示意义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必 须不断完善行政法律制度,提高 行政执法水平,以更好地维护社
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
未来行政法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发展趋势
未来行政法将更加注重人权保障、程序正义和行政效率等 方面的平衡发展。

行政法发展历程

行政法发展历程

行政法发展历程
行政法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统治制度。

在秦朝和汉朝时期,国家开始建立官员制度,以管理国家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法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逐渐形成。

在西方,行政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封建社会中,国王及其官员行使行政权力,这种权力行使常常是任意和专断的。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社会逐渐式微,行政法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法得到系统化发展,成为现代法律
体系的一部分。

行政法的主要特征是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并确保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行政法的发展离不开法学家和学者的贡献,例如法国的孔代尔克和德国的法尔斯巴赫等人。

在20世纪,行政法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

一方面,行政法的适用范围和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包括行政手续法、行政许可法、行政争议解决法等。

另一方面,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领域(如宪法法律和刑事法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行政机关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行使权力、如何保护公民的权益等问题,成为了行政法学界的热门议题。

此外,一些新兴的法律领域,如环境法和电子政务等也对行政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行政法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从古代的管理制度到现代的法律体系,行政法在规范和保护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行政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智慧树答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I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I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在法学领域内,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与下列哪一门法学学科的关系最为紧密()答案:宪法学2.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在形式上的最主要区别是()。

答案:行政法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典3.下列属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答案: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公共行政;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答案:规范分析方法;系统论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比较方法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研究意义主要有()。

答案: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制;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理论体系第一章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我国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2.下列不属于行政法的特征的是()。

答案:行政法既包括国际法也包括国内法3.下列不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渊源的是()。

答案:最高人民法院就下级法院的个案请示所做的批复4.下面属于行政的特征的是()。

答案:行政具有过程性;行政具有执行性;行政具有整体性与能动性;行政具有公益性5.对“行政法是具有多元性的法”的正确理解是()。

答案:行政法的制定主体多元;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多元;行政法的内容广泛易变;行政法规范的效力多元第二章1.关于比例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属于实质行政法治范畴2.关于依法行政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依法行政原则意味着所有公共行政活动都不得违法3.下面有关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适用于行政法的创制、行政执法和行政法的司法适用领域的原则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

答案:行政合理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依法行政原则5.下面有关比例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比例原则的要求包括适当性、必要性和衡量性;比例原则主要是规范裁量行为的原则;比例原则主要是协调行政目的与行政手段之间美系的原则1.下述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答案:行政组织法是调整和规范公共行政组织的法律2.下述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二章 行政复议制度——第二十四章

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二章 行政复议制度——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二章行政复议制度一、行政复议概述1.行政复议的概念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他法定复议机关重新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行政复议的性质与特征(1)行政复议的性质①行政复议是具有一定司法性的行政行为。

②行政复议是行政系统内部对行政进行监督和救济的制度。

(2)行政复议的特征①行政复议所处理的争议是行政争议。

②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并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③行政复议以合法性和合理性(适当性)为审查标准。

④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的方式。

⑤行政复议决定一般不具有终局性。

3.西方主要国家行政复议制度概况(1)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行政裁判所最早是建立于1846年的“铁路专员公署”。

行政裁判所都是根据议会制定的法律设立的,不属于普通法院系统,在组织上与行政机关相联系,在活动上则保持独立性。

各裁判所由精通法律和具有行政经验的人士组成,裁决案件适用具有司法性质的行政裁判程序。

(2)美国行政复议和裁判制度在美国,几乎所有的行政争议在诉诸法院解决之前,都必须经过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裁判机构的裁决。

1946年制定的《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对行政复议有相关规定。

(3)法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法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主要包括善意救济和层级救济。

善意救济,指行政行为的受害人向原行政机关提出,请求撤销或变更原行政行为。

层级救济,是指行政行为的受害人向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救济的活动。

(4)德国的异议审查制度当事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处分不服时,可以先向原处分机关提出,请求审查,这称为声明异议。

如果原机关认为请求有理由,则给予救济;如果认为请求没有理由,该请求可移送上级机关或其他有管辖权的机关进行再审查,这称为诉愿。

如果异议人对该上级机关的决定仍然不服,便可以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是法治国家中的重要法律分支,它规范着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行使、决策程序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民自由与行政权力制约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法治的观念开始兴起,国家对行政权力进行约束的意识逐渐增强。

这一时期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确立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第二阶段是行政法的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行政法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并获得了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这一时期的行政法主要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等。

第三阶段是行政法的深化和完善阶段。

在这个阶段,行政法逐渐与其他法律分支相互联系,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

行政法的规范内容也逐渐丰富和细化,包括行政责任法、行政诉讼法等。

此外,行政法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第四阶段是行政法的创新与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行政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法学界对行政法的研究也在不
断深化和拓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

同时,行政法在适应新形势下的行政管理需求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完善,为行政机关的规范化和效能提升提供了法律支撑。

总的来说,行政法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与法治进程相一致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行政法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行政法的回顾

行政法的回顾

行政法的回顾作为一个重要的部门法,中国行政法与新中国同龄。

50年代曾产生了一大批行政法。

据统计,1949年至1956年,颁布的行政法规范总数达870件。

但1957年以后,这个数字直线下降。

1958年为147件,1960年为50件,1966年仅6件。

此后的20年间,行政法几乎是空白。

50年代行政法的发展,曾一度引起对行政法学的研究。

当时北京的法律院校曾开设苏维埃行政法课程,一批苏联行政法著作被介绍过来,对中国行政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但这一进程至50年代末就中断了。

1.中国行政法的迅速发展,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迫切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这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1978年以后,行政立法迅速增加。

就内容而言,一方面仍以经济行政法为重点,同时也注意到法制的总体平衡,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包括政府机构、民政、司法、公安、军事、民族、财政、税务、外资、海关、农林、水利、土地、城建、环保、交通、邮政、劳动人事、商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统计等领域,都制定了一些法律。

另一方面,还将相当的注意力集中于建立一些重要的、基本的、关系到全局的行政法律制度。

这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中,对今后行政法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试行)》和1987年1月1日生效的新修改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规定的行政案件可以向法院起诉,遵循民事诉讼程序;新修改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1957年旧条例规定对治安处罚不得起诉改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由于治安处罚案件数量多,涉及面广,作为被告的公安机关是政府内最有权威的机构;治安行政诉讼的特殊性使民事诉讼程序难以适应,所有这些都为行政法中最重要的立法——行政诉讼法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从1978年到1989年,与行政法发展相适应,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第一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德国行政法
德国行政法的发展基本经历了警察国家时代、自由 法治国时代和社会法治国时代。在警察国家时代, 行政法主要是秩序行政法,即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 要目标;在自由法治国时代,行政法以通过控制行 政权、预防行政权滥用来达到保障人之自由为目标; 在社会法治国时代行政法除了传统的秩序行政法之 外,还产生了大量的给付行政法,促使公共行政履 行国家在宪法上对公民承担的生存照顾职能。
三、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法国行政法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产生 的。法国行政法是由行政法院通过个案审判 而创造的诸多判例汇集而成,有关行政法的 观念、原则和制度也是通过行政法院的判例 而确立。
法国行政法
法国行政法具有如下特点:(1)重要原则由判例 产生,成文法起补充作用;(2)在行政系统内设 立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分立,为此又设立权限争 议法庭,裁决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 (3)行政法体系完整,既包括内部行政法又包括 外部行政法,既包括实体行政法又包括程序行政法; (4)从行政法的功能上看,有保障公民权利和控 制行政权的作用。
二、行政法的特征
行政法是国内公法。 行政法是政治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法。 行政法既是控制法又是保障法。 行政法是具有“多元性”的法。 行政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综合。 行政法是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统一。
二、行政法的作用
维护秩序的作用 保护公益实现和保障私益的作用 为行政主体提供行为规范与行动指南的作用 预防和解决行政纷争的作用
英美行政法
与大陆法系国家相比较,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 美法系国家在法制体系上没有公法、私法的明确划 分,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司法判例,民事、行政案 件统一由普通法院管辖,不存在为审理行政案件而 专门设立的行政法院。
四、行政法学

我国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我国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前言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国度。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的行政制度就已有记载。

战国时期的《周礼》记载了从我国周朝到秦汉时期的行政法律制度,其后,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高度集中的秦朝官制,首创监察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等行政制度,为后世各朝所沿袭和发展。

至唐朝,唐玄宗组织编制了中国历史上首部行政法典——《唐六典》,被喻为中国古代行政法之典范.此后,各朝也又相继颁布法典,古代法以诸法合体为特点,故而行政法一般与民事法律杂糅在一起,但各朝都有对行政法的规定。

民国时期,中国的行政法逐渐具有了现代行政法的特点,经过过渡时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经过探索和改革,中国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正朝着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方向发展.而未来行政法的发展也将朝着后现代主义行政法的方向发展.一、中国古代行政法概述(一)中国古代行政法的概念及其特点1。

概念在古代的君主专制擅权时代, 是不存在以限权为目的的近现代行政法的。

古代行政法在本质上只能是一种管理法。

而现代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定行政法主体、行政法行为和行政法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尽管中国古代在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颇有建树, 但是中国古代行政法显然不同于现代法治背景下的行政法。

可是,如果搁置价值定位比较,仅从某些具体制度着眼, 会发现其在执行行政管理事务方面的法律规范是丰富完善且值得借鉴的。

2中国古代行政法的特点中国古代的行政法律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总的说是以典为经,以众多的单行行政法规为维,交织成聂荣磅礴、规范细密的行政法律制度,形成了完备、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律体系。

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国是世界最早由行政法律规的国家之一。

如《周礼》颁布于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法典。

其主要内容反映了我国周朝以至秦汉之际的行政法律制度,是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经验的总结。

其一,从官制上看,《周礼》把古代管理分成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以管理国家事务;其二,从法制上看,《周礼》规定了邦典、邦法、邦成制度。

行政法的起源与发展

行政法的起源与发展

行政法的起源与发展行政法是现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权力行使为主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行政法的起源与发展,从历史角度分析其演变和影响。

一、行政法的起源行政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公共权力的行使方式。

在古代社会,国家行政机关主要由君主或君主代表行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

古代法制中的行政法主要表现在统治者颁布的法令、布告和诏令等文书中,以及国家官吏的日常行政行为中。

另外,古代法律中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国家行政机关行为的规则,如秦朝的"三公"制度和汉朝的"御史大夫"制度,都有一定的行政法属性。

这些制度为后来行政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行政法的发展行政法的概念和体系在欧洲出现较早,主要得益于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国家体制。

在中世纪欧洲,国王权力凌驾于公民之上,行政机关的权力逐渐扩大。

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各国开始出现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

在17世纪的英国,约翰·洛克提出了规范国家行政权力的观点,并将之称为"行政法"。

洛克认为,国家行政权力应受法律的制约,不得滥用。

这为行政法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19世纪的法国,行政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法国行政机构的强大和行政行为的普遍性,法国法学家逐渐借鉴英国的行政法观点,提出了"行政法"的概念,并系统地研究了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则。

自此以后,行政法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各国纷纷出台了行政法的相关法律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行为规范。

行政法也逐渐成为法学领域中的独立学科,研究其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提供指导。

三、行政法的影响行政法的发展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行政法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保证了行政程序的公正和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其次,行政法约束了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形式不同:古代行政 法在表现形式上尚不 成其为独立的法律部 门。而近现代行政法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 独立地位已经形成 。 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法 律体系。
三、西方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倒磨 国坊 王主 案告
1866年10月13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登上了波咨坦 行宫的顶楼。当他看到近处一间磨坊并认为它挡住了他的 视线时便轻蔑地命令道:“拆掉它!”当近臣告诉他这间 磨坊是私产时,他仍不屑一顾地说:“买下来,再行拆 除!”可谁知磨坊主根本不买他的帐,因为磨坊主认为磨 坊是他的祖传家业,多少钱也不能卖。国王得知后大怒下 令立即拆除磨坊,谁敢抗拒,就地正法。”
国王的暴行激起了磨坊主和波咨坦市民的愤怒,在民众 的支持下,磨坊主向普鲁士最高法院递交了一份特殊的诉 状——控告国王利用职权擅拆民房、侵犯国民权益。迫于 人民的压力,最高法院判定:国王擅用王权拆毁私人房屋, 违反了帝国宪法,应立即重建磨坊,并赔偿损失。威廉一 世败诉后,慑于民众的压力,最后只能服从判决。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行政法的产生 中国行政法的发展 西方行政法的发展
一、行政法的产生
(一)行政法产生的理论前提 • 国家和人民的关系 • 自然权利 • 三权分立学说
(二)行政法的产生
• 行政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 度的产物。
• 古代只有行政法规范,没有行政法
二、中国行政法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行政法的发展 1.萌芽阶段—夏、商、周 《周礼》是中国古代第一部949-1956) • 倒退与破坏阶段(1957-1977) • 恢复阶段(1978-1988) • 发展阶段(1989-至今)
(四)古代行政法与近现代行政法的区别
• 内容不同:古代行政 法作为封建帝王的专 制工具,体现专制独 裁者的个人意志,没 有民主可言;近现代 行政法作为民主政治 的伴生物,它所包含 的民主精神和法治思 想,是古代行政法难 以具备的。
(一)大陆法系行政法的发展 法国—行政法之母国
• 第一阶段(1799--1872):保留审判权阶段 • 第二阶段(1872--1899):委任审判阶段 • 第三阶段(1899--1953):一般管辖权阶段 • 第四阶段(1953--至今):特定管辖权阶段
• 宪法消逝,行政法长存!
· 奥托 迈耶
(二)英美法系行政法的发展 委托立法 行政裁判所
行政诉讼法
鲁迅告章士钊案
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因不满 北洋政府教育部所派遣的校长杨荫榆的种种行 为,而发动了一场“驱杨”运动,时任教育部 佥事并在该校当兼职教师的鲁迅支持学生的正 当要求,自己也写文章揭露杨荫榆的专制行为。 因此,便引发了他同教育部最高长官章士钊的 矛盾,而且矛盾也越来越深。最后章士钊就呈 请国民政府革除鲁迅的佥事职务,国民政府随 即照准。鲁迅不服,亲自草拟起诉书,向平政 院起诉当时以章士钊为总长的教育部,要求平 政院撤销教育部对他的免职令。
性质的历史文献
2.奠基阶段
秦 置工吏律律 汉 上汉计仪律
3.发展阶段 南北朝:典律分野 唐 朝:《唐六典》是我国现有
的古代最早的一部行 政法典
4.完备阶段 明:《明会典》 清:《清会典》
(二)中国近代行政法 北洋政府: • 《诉愿法》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诉愿法 • 《行政诉讼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两大法系行政法的区别 • 法律体系不同 • 适用法律规则不同 • 司法体制不同
作业
• 1.古代行政法与现代行政法的 区别是什么?
• 2.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行政法 的区别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