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8d5e4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3.png)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引言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魅力云南”的美誉。
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而闻名,吸引着众多游客。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云南丰富的民俗风情,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展开探讨,以增加人们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1.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背景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56个民族。
这使得云南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民俗风情。
例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腿独具的乐舞、彝族的火把节等,都是各具特色的云南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形成了云南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
2.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云南作为一个旅游热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云南的民俗文化代表了云南独特的特色,是云南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通过开发和传承云南的民俗文化,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3.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尽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保护这些资源同样重要且紧迫。
首先,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财富,保护它们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其次,过度开发可能会导致资源遭受破坏,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最后,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助于延续和传承这些文化,使之能够流传下去,不被遗失。
4.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策略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有系统性的策略来进行。
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立法和管理。
其次,需要加强对开发商和旅行社的监管,确保其在开发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并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手段。
同时,应加强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确保其传统技艺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55534efe4733687e21aa49.png)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基础。
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继承与延续;每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文化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发展的轨迹,而不是对其他模式的照抄照搬。
一、民俗文化的消亡和变异的几种情况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国家的经济和旅游业正迅猛发展,不仅使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使当地的社会、民俗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促使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变迁。
这种变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俗风情的同化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并为异族、异地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日益增多,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认同,因而,民俗风情的同化是不可避免的。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过去其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原因而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具有相对封闭性,独特的民俗风情由此保存下来。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就逐渐被同化、冲淡以至于消亡。
如民居建筑以干栏式建筑民居为主的傣族地区干栏属构架建筑,分上、下两层,一般是用木头或竹子作柱、楼板和墙,茅草盖顶,上层住人,下层无遮栏,用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杂物。
由于受汉族建筑的影响,现今傣族地区的民居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其墙都用砖、石砌筑或用泥土夯筑,屋顶盖上瓦等,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竹楼了。
屋内陈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已开始用组合柜、沙发、地板胶、地毯等,与汉族城市居民无异。
饮食方面,随着世界各地旅游者纷至沓来,旅游地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融入了异地的饮食文化,以适应不同旅游者的需要。
如云南大理的“洋人街”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外国旅游者饮食需要应运而生的由西餐厅、咖啡屋、冷饮店组成的一条街。
浅谈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
![浅谈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3363642d482fb4daa58d4b4d.png)
本科课程结课论文学院管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年级班别 13级人力资源管理3班学号 3213004613学生姓名苏怡心指导教师张春慧20 14 年10 月23 日浅谈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苏怡心(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摘要:本文在本人的亲身旅游的基础上,从交通方式、旅游景点、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四方面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说明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最大的阻碍时交通不便以及因为经济尚未成熟,受多方面的影响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关键词:云南,民俗风情,资源开发民俗简单说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项。
一般把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风”,把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俗”。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
这也成就了民风民俗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很大程度的影响该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一个城市交通方式、旅游景点、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
1 交通方式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有时候会决定你的旅行有什么体验和收获。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之前,我曾经去过西藏。
家人在格尔木租了一辆越野车,两天时间到达拉萨,一路上见到开车的、骑车的、步行的、磕长头的,都以各自的方式穿行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上。
所以我相信选择不同的在云南旅游的交通方式,对云贵高原的理解和体验都会不同。
所以在选择旅游方式时,我和同学共同选择了坐火车抵达云南的丽江。
不过令人感到不快的是火车并没有直达丽江的,需要先抵达昆明再乘坐8小时的火车达到丽江,我认为这是阻碍云南民俗风情发展的原因。
提到云南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地方必然是丽江或者大理,并且这两个地方也是少数民族较为聚集的地方,随之而然其民俗风情更为浓厚,但是从外省很难直达这两个地方,这无疑使交通便利程度受到阻碍。
虽然飞机可以很快抵达,但是在交通方式上,90%的受访者选择飞机出行,54%选择火车,30%选择自驾车,所以其实有很大部分人也是会选择火车的,特别是旅游时[1]。
云南的旅游产品开发有何创新
![云南的旅游产品开发有何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fc97ea5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4.png)
云南的旅游产品开发有何创新云南,这片充满神秘色彩和多元文化的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游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云南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创新举措。
一、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过去,民族文化的展示往往停留在表面,而如今,云南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度和特色的旅游产品。
以傣族的泼水节为例,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节日庆祝,而是将其拓展为一个涵盖文化体验、艺术表演、民俗展览等多元素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游客可以参与到傣族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中,学习织锦、造纸等技艺;欣赏原汁原味的傣族歌舞表演,感受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魅力;品尝地道的傣族美食,了解傣族的饮食文化。
此外,还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等民族节日,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产品。
这些创新不仅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了云南的民族文化,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结合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云南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如热带雨林、高山草甸、湖泊河流等。
在旅游产品开发中,云南充分利用这些生态资源,发展出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
比如,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开发了生态探险旅游项目。
游客可以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穿越雨林,观察珍稀的动植物,体验雨林的生态环境。
同时,还推出了雨林露营、观鸟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通过合理规划游览线路,设置生态观察点,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一些旅游产品将生态旅游与农业相结合,游客可以参观生态农场,参与农事活动,品尝有机农产品,既享受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三、科技与旅游融合,提升旅游体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云南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积极引入新技术,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4e3630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5.png)
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旅游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丽江古城旅游开发过程中,民俗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老的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民的故乡。
纳西族是著名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民的居住和生活场所,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被社会公认。
因此,在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成为了重要的元素。
首先,丽江古城的布局、建筑和风俗都有着浓郁的纳西族特色。
其建筑主要包括木结构的民居、水系和街巷等,这些建筑构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景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和发扬纳西族民俗文化是重要的任务,因为这有助于维护古城的历史风貌,增强其吸引力和特色。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其次,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也是丽江古城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西族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如纳西族音乐、舞蹈、曲艺、手工艺等。
这些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形象生动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体验,这带动了丽江旅游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不能将商业化利益放在首位,应该注重文化内涵和品质,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承,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最后,纳西族传统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也是丽江古城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传统的宗教文化为丽江旅游注入了禅意和灵性。
宗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加强。
政府要对宗教文化保护做出更明确的政策和措施,民众应该在传承时充分保护宗教文化的完整性和纯洁性。
在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保护和发扬历史和文化遗产,提高旅游质量和旅游体验,从而使丽江古城成为世界上独特的旅游文化胜地。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4e982f4b35eefdc8d333ac.png)
1 理 区 位优 势 明显 。 南 省 地处 我 国西 南 边 陲 , 国 内 . 地 云 与 的 桂 、 、 、 、 等 省 区 以 及 东 南 亚 越 南 、 甸 、 挝 等 国 黔 渝 川 藏 缅 老 相 邻 , 典 型 的低 纬 度 、 海 拔 地 区 。独 特 的地 理 区位 和 四 季 是 高 如 春 的气 候 ,使 得 云南 成 为 我 国乃 至 世 界 重 要 的 旅 游 胜 地 。 西 部 大 开发 战 略实 施 以来 , 南 迅速 由 内陆 省 份 成 为我 国对 云 外 开放 的前 沿 , 为 中 国 连 接东 南亚 、 亚 的绿 色 通 道 、 成 南 友谊 通道 和合 作 通 道 , 这对 就 近 吸 引 南亚 和东 南 亚 等 地 的 国 际旅 游 客 源具 有 很 大 的 优 势 。从 交 通 区 位 看 , 南 正 在 构 建 国 内 云
繁 衍 生 息 ,这 种 独特 的 民族 一地 理 结 合 体 使 得 各 民族 不 易 受 到 外 来 文 化 的干 扰 与侵 袭 。 体现 在 日常 生 活 中 的 民俗 文 化 带 有 强 烈 的原 生性 和 神秘 感 , 有很 高 的 审美 价值 和 观 赏价 值 。 具 4资 源要 素 耦 合 良好 。 民族 生 活 的地 区 , 丰富 多 样 的 . 在 有 立 体 气 候 , 幽 深 神 秘 的河 流 峡谷 , 雄 奇 巍 峨 的 冰 川 雪 山 , 有 有 也 有 历 史 悠 久 的 宗 教 圣 地 , 有 恬 静 优 美 的 高原 湖 泊 。 这 些 还
一
景 观 与 民 俗 风 情 、 史 文 化 有 机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 与 自然 和 历 人
谐 相 处 , 成 民 俗 文 化 与 自然 景 观 、 史 遗 迹 水 乳 交 融 的 局 构 历 面 , 吸引 各 种 不 同层 次 的游 客 提 供 了优 越 条 件 。 为 5旅游 开 发 粗 具 优 势 。 南 旅 游在 国 内起 步较 早 , 展较 . 云 发 为 迅 速 , 现 在 已经 具有 较 好 的 基 础 。到 目前 为 止 , 南 已 初 到 云 步 形 成 了六 大 旅 游 片 区 , 百 条 精 品线 路 。 产 品 开 发 也有 了 上 较 为 成 熟 完 备 的 思 想 和 模 式 ,集 中 开 发 出 自然 生 态 旅 游 产 品 、 族 风 情旅 游 产 品 等八 大旅 游 产 品 , 成 了体 系 完 善 、 民 形 层 次 明确 的 旅 游 开 发 体 系 , 云南 逐 步 成 为 国 际 国 内旅 游 者 向 使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70c8e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a.png)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摘要】云南作为中国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
本文从云南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地理位置等多方面探讨了其旅游资源优势及相应的开发对策,同时强调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在文章提出了充分利用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的建议。
通过开发利用云南的丰富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性、市场潜力、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开发对策、可持续发展、宣传推广、发展战略。
1. 引言1.1 云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云南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
这里群山环抱,湖泊星罗棋布,瀑布飞流直下,森林葱郁茂盛,形成了壮美的自然景观。
比如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丽江的玉龙雪山、大理的洱海、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等,各具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云南的民族风情也是其独特之处。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如纳西族、哈尼族、傣族、彝族等,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服饰、习俗、民间艺术等,展现出多样化和包容性。
游客在云南可以体验不同民族的风情和民俗,感受他们的热情和友善,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风光壮美,民族风情浓厚,文化遗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这些优势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云南旅游市场的潜力巨大,需要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利用,让更多的人领略云南的魅力,促进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云南旅游市场的潜力云南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云南旅游市场的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山水之间,自然风光优美绚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从雪山高原到热带雨林,从湖泊草原到峡谷溪流,云南的自然景观多样化,各具特色,足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险和体验。
云南省民间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云南省民间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2b5e55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9.png)
云南省民间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摘要: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载体,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
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有许多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近年来,云南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这就导致云南省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旅游事业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云南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便对云南省民间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策略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民间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保护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这就使得云南省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而民族民俗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不同的民族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方式,它是我国人民所拥有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在民族聚居区,由于各种限制条件的影响,目前仍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若是能将这独特的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进行有效结合,便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对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有很大帮助。
1.云南民间传统文化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1文化开发的支持经费不足且缺乏长远计划根据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来看,在旅游项目策划和经费成本这两个方面暴露出了一定问题和缺陷。
首先在项目策划方面出现的问题包括:第一,某些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工作不足,整体的旅游方案过于片面盲目,也没有对项目进行研讨和深究,导致在各方面准备不完全的情况下便开展项目,使得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均较低;第二,对于民族特色资源的保护意识较差,造成部分文化资源受到损坏,甚至面临流失问题。
其次,在文化旅游资金方面,除了政府的固定经费外,其他方面的经费投资渠道较少,资金结构也缺乏合理性。
1.2注重商业轻视文化在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通常会把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向游客进行售卖,来实现文化宣传。
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部分销售者逐渐丧失了初心,进行纪念品售卖的目的不再是文化传播,而是大量获利。
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研究
![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d86b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0.png)
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许多民族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品制作技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云南传统民族文化的工艺品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本文将就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展开研究,探讨其特点、种类以及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云南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并对创意设计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揭示创意设计对于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最终得出结论。
1.2 研究意义根据大纲指定的内容,研究意义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之一。
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的创意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的创意设计研究,可以促进和保护云南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些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可以使这些工艺品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性,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云南的传统文化。
创意设计可以提升云南传统民族文化工艺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创意设计可以赋予工艺品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提高产品的美感和吸引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反响和销售表现。
研究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的创意设计也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工艺品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创意设计,可以为传统工艺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综合性的方法来探讨云南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的相关问题。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综述,对云南传统民族文化和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深入了解云南各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工艺品生产技艺,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一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有关云南旅游文化论文
![有关云南旅游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a51fb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3.png)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摘要]:本文叙述了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以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对云南民俗旅游资源构成及优势作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游资源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一、前言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
全国总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和村舍建筑等等,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云南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新型的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划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类。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
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与特征的文化现象,其表现形态千差万别,除了作为文化现象而具有科学、史学、文学、美学、和艺术等特征外,从旅游的功能与价值的角度看,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探析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9fc32add36a32d7375812e.png)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探析孙婧李冲(西安文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西安,710065)摘要:民俗旅游是云南省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资源,其合理开发与保护不仅是对云南民族经济发展的贡献,而且是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最好的继承和发展。
本文从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入手,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可持续开发的思想,提出了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路。
关键词: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可持续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018—011引言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民族民间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习俗,其内容主要包括风俗习惯、神话传说、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民族工艺、婚丧嫁娶、传统节庆、宗教仪式、服饰饮食、待客礼仪等。
2.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2.1多样性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民族种类、数量及文化方面。
云南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族别和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除汉族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集区的少数民族25个,其中有l6个民族跨境而居,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是全国特有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区。
2.2独特性云南处于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地带,其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具有先天的资源垄断性。
在民族构成上。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白、哈尼、傣、景颇、纳西、阿昌、拉祜、佤、德昂、布朗、独龙、怒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所独有,从数量上看,明显多于其它任何省份,这说明云南的少数民族独特性是其它省份无法媲美的。
2.3神秘性与原始性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许多民俗不为外人所知,其神秘色彩浓厚,特别是宗教方面充满了神秘性、原始性。
2.4艺术性云南各族人民在适应环境、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历史过程中,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的音乐歌舞,各民族的服饰等,例如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彝族的阿细跳月,景颇族的“木脑纵歌”,白族“绕山林”中的霸王鞭,另外,还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东巴古文。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7714285b9d528ea81c7793e.png)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摘要: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发挥旅游业潜力和提高旅游业竞争力。
我国民俗旅游文化内涵深厚且资源丰富,我们要在保护和融合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探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目前的现状和以后如何去创新和开发展开分析。
旨在促进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
关键词:民俗旅游措施前言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并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加以强调,赋予以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本民族的标志。
因而,民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的。
同一类民俗在不同的民族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民族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及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不同,又各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
从人类文化意识结构看,民俗是它基础层中未经分化的原始生态文化意识团。
民俗文化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此民俗旅游也就显得丰富多彩。
民俗旅游的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模式,但因其自身的特征,它的内容选择和开发都应讲究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坚持民俗的独特性,只有保持各民俗旅游的独特性,所开发的民俗资源才是可游的,其旅游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一、民俗的概念作用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并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加以强调,赋予以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本民族的标志。
因而,民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的。
(一)基本特征民俗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特点。
具有历史传成性的特点,它是各民族,地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
民俗具有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心态,行为的模式.比如,汗民族的春节,主要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有青草一次为一年,谷熟一次为一年的俗语.民俗的传承性。
云南文化旅游产品分析报告
![云南文化旅游产品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bd95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4.png)
云南文化旅游产品分析报告1. 引言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将对云南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分析,介绍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2. 云南文化旅游产品特点2.1 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26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保留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等文化特征,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云南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游客有机会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表演、手工艺制作和日常生活。
2.2 美丽的自然风景云南自然环境优美,有大理洱海、丽江古城、昆明西山等著名景点。
云南的自然风景被融入到文化旅游产品中,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名胜古迹、徒步穿越山林等方式来欣赏自然美景。
2.3 丰富的民俗活动云南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泼水节、火把节、过年等。
这些活动是云南文化的独特表达,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游客可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体验云南的传统文化。
3. 云南文化旅游产品分类3.1 民族文化村民族文化村是云南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民族文化村,游客可以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包括传统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
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还能观赏民族艺术表演,参与传统手工制作。
3.2 文化遗址和历史景点云南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和历史景点。
这些遗址和景点代表着云南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跟随导游的引导,了解云南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欣赏历史建筑和文物。
3.3 民俗活动体验云南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其中。
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泼水节、火把节等传统活动,与当地居民一起欢庆节日。
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云南的独特文化氛围,还加深了游客对云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4. 云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趋势4.1 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云南的文化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c17f6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4.png)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以下是一些建议。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云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这些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是云南旅游的重要吸引力。
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避免对其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应该积极推动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云南的民俗风情。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云南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许多地方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因此,需要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投资,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和质量。
同时,培训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云南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如旅游宣传片、旅游展览会等,向游客展示云南的魅力和特色。
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媒体等合作,提升云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云南的自然环境非常宝贵,保护生态环境是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
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云南的自然环境。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云南的民俗风情旅游将会更加繁荣和受欢迎。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设计动力、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设计动力、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d9c01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3.png)
三、发展策略
3、1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要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必须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这包括对 旅游资源的评估与分类、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和措施、明确各地区的重点发展项 目等。同时,还需考虑旅游线路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体 验和了解云南的民俗文化。
3、2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
二、传统节庆民俗旅游资源的创 新开发策略
1、保护和传承:在开发传统节庆民俗旅游资源时,首先要注重保护和传承。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培 养当地居民和游客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创新体验: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可以设计创新的体验项目。 例如,通过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学习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品尝当地特色美 食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结论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设计动力、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是一个复杂而 又系统的工程。要想实现其有效开发,需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经济发展与区域 振兴、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等动力的推动下,平衡资源利用与保护、解决区域发 展不平衡问题、提高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等制约因素。
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提 高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等发展策略的实施,可以推动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取 得更好的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结论
传统节庆民俗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策略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创新体验、数字化与虚拟现实、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 融合创新、合作发展和教育推广等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传统节庆民俗旅游 资源的优势,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 好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浅谈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c4c0fd0502020740be1e9be2.png)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浅谈张茜【摘要】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本文以分析云南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特征,资源优势,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认识云南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关键词】: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旅游资源【Abstract】: As the region's most distinctive culture, folk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urism culture. To develop the regional folk culture tourism and forge the typical culture of folk-custom, we sh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folk culture tourism features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this paper talks ab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unnan and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al tourism.【Key Words】: Yunnan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Resources前言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
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
谈民俗旅游的开发
![谈民俗旅游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b658c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3.png)
谈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民俗旅游不仅能够让游客领略到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魅力,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然而,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开发至关重要。
民俗旅游的魅力在于其能够展现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游客们可以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品尝地方美食、欣赏民间艺术等方式,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
比如,在中国的云南,游客可以走进少数民族的村寨,欣赏精美的手工艺品,参与热闹的火把节;在日本,游客可以入住传统的和式民宿,体验茶道、浴衣文化等。
这些独特的体验让游客感受到了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氛围,满足了他们对于新奇和异质文化的追求。
然而,在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过度商业化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民俗文化进行过度包装和改造,使其失去了原本的韵味和特色。
比如,一些古村落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大量修建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导致传统建筑和街巷的风貌遭到破坏。
此外,一些民俗表演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经济效益,变得过于舞台化和程式化,失去了其民间自发的活力和质朴。
另外,民俗旅游开发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的问题。
很多地方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展示和形式上,没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只能看到一些表象,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为了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重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真性。
这意味着在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民俗文化的原始风貌和传统特色,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城市化的侵蚀。
对于传统建筑、手工艺品、民俗活动等,要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确保其能够传承下去。
其次,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开发者应该与当地的学者、文化传承者合作,深入研究和解读民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多种方式向游客进行展示和传播。
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营销策略
![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营销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478e0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f.png)
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营销策略第一章:引言云南地区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地方,其中包括彝族、哈尼族、白族等等。
这些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各具特色,使得云南地区成为了一个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
在旅游业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如何通过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和营销策略来获得成功,成为了各旅游机构和经营者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营销策略。
第二章: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2.1 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云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通常是藏在人们生活的细节之中。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找到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方面来挖掘:1. 调研:开展对当地民俗、文化、历史、风俗等各方面的调研,了解当地文化的特点和本地人的习俗,以便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加入这些元素。
2. 人才资源:在当地聘请具有文化传承能力的民间艺人,以便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元素呈现给游客。
3. 文化活动:举办与当地文化有关的活动,例如茶文化节、火把节等等,吸引游客前来参与。
2.2 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而在云南地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时,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建立独特的旅游产品:通过文化元素的设计,让旅游产品具有独特的特色。
2. 加强产品体验:让游客在旅游产品中充分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例如通过节日庆典等活动,让游客在亲身参与中了解当地民族文化。
3. 建立良好的营销渠道:通过各种方式,将旅游产品营销出去,例如建立旅游网站、参展旅游展会、接待外宾等等。
第三章:云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营销策略3.1 以网络营销为主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成为主要的营销渠道。
因此,在云南地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时,应该通过网络来推广旅游产品,寻找更多的目标客户。
1. 建立旅游网站:在网上建立专门的旅游网站,展示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让游客了解云南文化,吸引他们前来旅游。
2. 利用社交媒体: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有关云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
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4a9b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0.png)
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发展研究云南大理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传统的旅游模式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传统旅游目的地需要进行创新发展,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增加经济收益。
一、多元化旅游产品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传统旅游目的地需要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大理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可以提供徒步旅行、民俗文化体验、农家乐、骑行和露营等多种旅游体验。
传统旅游目的地还可以开发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如音乐节、热气球体验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传统旅游目的地应重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可以通过培训导游、改善交通和住宿条件、提供多语种服务和推广无障碍旅游等方式来改善旅游服务质量。
传统旅游目的地还可以引入科技创新,如推广旅游APP、智能导览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以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三、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传统旅游目的地需要注重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以保持其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
大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世界文化遗产,如洱海、古城和苍山等,因此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可以通过限制车辆通行、建设环保设施、推广低碳旅游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等方式来实现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
四、推广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了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传统旅游目的地应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大理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文化展览和传统艺术表演等活动,推广本地文化。
传统旅游目的地还可以与其他旅游目的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出联合旅游产品,增加旅游吸引力。
传统旅游目的地需要积极进行创新发展,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高旅游收益。
云南大理可以通过多元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以及推广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创新发展,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旅游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摘要:旅游业正从“休闲时代”向“文化游乐时代”过渡,其中云南民俗旅游产品得到了较大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系统的较有本土特色的产品类型。
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并对一些民族文化起到了保护和抢救的作用,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
但在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不断被开发,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应理清开发思路,遵循开发原则,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利用。
关键词: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保护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美丽、富饶, 富有神奇色彩的省份。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这里有温暖宜人的气候, 瑰丽多姿的风光,又是“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早已成为中外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胜地。
我国古代的旅行家徐霞客早在十六世纪就涉足云南,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游历过云南。
云南除了拥有吸引游客的丰富资源外, 还有一个真正宝贵的,具有特殊生命力的资源,那就是浓郁奇特的多民族风情和多民族文化,即云南民俗旅游产品。
鲁迅曾说:“有地方色彩的东西,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族风情产品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发展方向。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在云南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云南除了对自然景观旅游产品进行了开发以外,以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也受到了重视,得到了不断的开发。
1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1)以民族舞蹈、节庆为主的民族娱乐,民俗风情活动,成为“云南秘境”之旅的重要内容。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着重开发了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活动、民族节庆及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活动,成为中外旅游者感受、体验云南多民族文化内涵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如:以吉鑫园、南亚风情园为代表的民族歌舞伴餐;以云南民族旅游歌舞团,云南民族村为代表的民族歌舞表演及民俗旅游,以及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等,对中外旅游者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
(2)以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商品,成为旅游者争相购买的内容。
主要开发以各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珠宝玉石、民族小食品等为主的,集生产、加工、参观、展示、销售、购物为一体的民族旅游商品;并逐渐开发和挖掘了云南各民族丰富的历史史诗、神话传说、地方掌故、书法绘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这些既能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也展示了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精粹。
如:“金银首饰、民族刀具、珠宝玉器、民族服饰、银铜器皿、仿真出土文物、精美画册、明信片等。
”以及专门的旅游购物商城。
如:腾冲的“珠宝城”,大理的“洋人街”、版纳的“珠宝购物街”,昆明的“云南省古玩店”、“旅游商品购物中心”。
(3)以民族风味餐饮为主的民族饮食的文化, 成为吸引中外旅游者的又一特色。
主要是开发了一些云南地方名特小吃,民族餐饮为主的,并与云南各民族独特的酒文化、茶文化等相结合的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如:傣族的风味餐饮,哈尼族的“长街宴”,白族的“三道茶”,傈僳族的“同心酒” 等,与各饮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云南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如:昆明滇池路的各种风味餐饮一条街,以及遍布各旅游县市,旅游景区的民族风味餐饮等。
(4)以展现云南民族文化为主的各族民族博物馆,成为旅游者认识和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以展现云南各民族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格各异的民族风情为主的博物馆,成为了云南观光旅游、科考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特色产品的重要内容。
如:云南历史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丽江东巴文化馆、江川古青铜文化馆、禄丰恐龙馆、楚雄、德宏、大理等地州的民族博物馆。
(5)以“民族村”为代表的综合展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各种民族风情园。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主要依托以表现各民族文化特色为主的地方村落或模拟村寨为主,开发成集民族建筑,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和专门性的民族文化风情活动。
除云南民族村以外,尚有昆明的玉龙湾南亚风情园,丽江古城,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 西双版纳神话园,德宏民族村,大理古城。
(6)以民俗风情为背景,并融合独特的地区自然风光的旅游路线。
如:昆明地区游,昆明-石林-昆明西山,云南民族村,这条旅游路线主要游览了云南民族的民俗风情,然后又领略以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并有彝族撒尼民俗风情渗入;昆明- 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主要以白族、纳西族、藏族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为主,兼有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
2云南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特点通过分析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可以看出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特点。
(1)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中,民俗风情文化与自然风光有机结合,和谐一致,互为点缀,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景观,给人以“天人合一”,刚柔相济,自然淳朴的感受和意境。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如:傣族风情文化与热带雨林风光相融合,白族风情文化与苍山洱海风光相融合,纳西东巴文化与雪山风光相融合等,从而形成一道道绮丽的风景线。
(2)各区域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出古朴自然,博大神秘而引人入胜,如:西双版纳以傣文化为主,丽江以东巴文化为主,大理以南诏文化为主,迪庆以康巴文化为主,文山以苗文化为主,昆明地区春城石林以及古滇文化为主等等,这一切都使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充满丰富内涵,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形成较强独特性和垄断性。
(3)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风格独特,淳朴自然,吸引力大,而且是多元文化的汇集,本土文化, 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汇,在东南亚旅游圈内及中国西南旅游圈中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4)在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市场需求高,潜力大,开发积极性高,多渠道集资投入开发, 发展快,势头猛。
近几年来,云南民俗旅游产品在得到大范围开发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些问题。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诸如:一些地区只顾当前利益,造成了开发规模小而分散;产品的民族文化的内涵发掘不够,开发层次浅,开发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充分利用、挖掘云南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和产品类型,甚至出现了简单模仿,照抄照搬的形式性开发;开发出的产品大多档次不够高,只能走马观花,参与性项目少,重游率较少;开发中不注意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造成了一些民族风俗文化的消退等。
因而,我们在开发中必须理清开发思路,即遵行一定的开发原则,以及采取相应的开发对策。
3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3·1开发原则在云南民俗旅游产品中,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思想。
(1)保护性原则。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财富,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是民俗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
保护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也就是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因此,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必须坚持保护性原则,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制止和避免掠夺性和破坏性的开发。
(2)因地制宜的原则。
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不能跟风模仿,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应就地取材, 发掘本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展现出当地的真实生活。
游客希望见到所游之地的民俗风情,了解各不相同的风俗传统及各种富有地方个性的事象,从本地资源着眼,加以利用开发,才会因其贴切,葆有长久生命。
(3)特色性原则。
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在开发中应把握自身特点,突出特色。
项目内容不必求全,应重点开发和利用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中“唯我独有”的资源优势,并在旅游景点、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规划设计中,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不同民俗文化的特色性,才能真正形成富有魅力的,相互补充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形成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丰富多彩的整体形象。
(4)参与性原则。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开发应在保护原有民风民俗的基础上,重点开发游客参与度较高的民俗风情文化活动,把观赏性与参与体验有机融为一体, 丰富游客旅游活动的内容,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5)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因此,在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应注重民族文化内涵的开发,使游客在餐饮、服饰、节庆及歌舞等活动中,充分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从而满足旅游者跨文化追求的精神需求和物质享受。
(6)多样性原则。
我们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意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游客对象中推出不同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的消费层次,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年龄层次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使大多数游客都能充分体验和感受民俗风情旅游的神奇魅力。
(7)融合性原则。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从云南旅游资源的特色出发,注意把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开发与自然风光的开发相结合,努力使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旅游融为一体,达到丰富云南旅游产品的内容,又提高云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真正形成具有云南地方特色,并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推出有竞争力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3·2开发对策(1)培养民俗旅游学人才。
对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对民族文化学及旅游开发规划的管理人才。
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我国旅游业的深层开发和国外旅游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界内人才的较量,为此,必须加强对民俗风情旅游人才的培养。
一是高等院校、中专学校的旅游专业,要增加民俗风情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开发的实际,注重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专门人才。
二是各地区、各部门在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开发、规划中,要积极引进人才,广泛吸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加强员工的培训。
(2)提高认识,加强对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领导。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文化是现代旅游的灵魂。
要增强云南旅游产品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云南旅游的文化内涵,尤其要重视开发云南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旅游资源。
因此,必须提高对民族风俗文化旅游开发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领导,促使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开发中尽量避免过渡“西化”或“庸俗化”的倾向,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从而真正挖掘,开发云南优秀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3)突出特色,对民俗风情旅游产品进行统筹规划和开发。
本篇论文发表由 提供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既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的趋势,又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提高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利用。
另外,对民俗风情旅游产品还必须突出特色,优先开发比较具有优势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在大量招徕中外旅游者的基础上,再逐步滚动开发,最终形成云南多样性、丰富性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4)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开发,多方集资,加大对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