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
四种阅读方法
![四种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c2b4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a.png)
四种阅读方法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享受乐趣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的阅读方法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四种常见的阅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体验。
首先,第一种阅读方法是略读。
略读是指快速地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便快速获取信息。
略读适用于时间紧迫或者需要快速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
在略读时,可以先看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然后快速浏览每段的开头和结尾,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
通过略读,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后续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其次,第二种阅读方法是精读。
精读是指深入细致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每一个细节和内容。
精读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的情况下。
在精读时,可以逐段逐句地阅读,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通过精读,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种阅读方法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指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特定主题或者领域的文章进行阅读。
主题阅读适用于需要深入研究某一主题或者领域的情况下。
在主题阅读时,可以选择相关的书籍、期刊或者论文,系统地阅读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和掌握特定主题的知识。
通过主题阅读,可以提高对特定主题的专业知识和理解能力。
最后,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常见的阅读技巧包括预习、扫读、精读、略读、回顾等。
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四种阅读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略读适用于快速获取信息,精读适用于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主题阅读适用于深入研究特定主题,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享受阅读的乐趣。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48936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c.png)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在我们的阅读生涯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技巧。
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适用场景,灵活运用这两种技巧,能够让我们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丰富我们的思想世界。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当我们面对一本经典的文学著作、一篇具有深度的学术论文,或者一份重要的合同文件时,精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读的第一步,是对文本进行仔细的研读。
这意味着我们要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的含义。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及时查阅字典;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要耐心分析,确保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在精读过程中,做笔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疑问,或者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
这样,在后续的回顾和复习中,能够迅速抓住关键信息。
此外,思考也是精读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不断地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这些观点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什么联系?通过深入的思考,我们能够挖掘出文本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精读还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
第一次阅读可能只是了解了大致内容,第二次阅读可以更加关注细节和逻辑关系,第三次阅读则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略读,则是快速浏览获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方式。
当我们面对大量的资料,需要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有用的内容时,略读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略读时,我们首先要关注标题、目录、前言、后记等部分,这些往往能够提供关于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的信息。
然后,快速浏览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对于一些例子、解释说明等细节部分,可以暂时跳过。
在略读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关键词。
关键词往往能够反映出文本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关键词的捕捉,我们能够快速了解文本的主题和重点。
同时,要保持较快的阅读速度,但又不能过快以至于忽略了重要信息。
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略读速度和准确性。
那么,在实际的阅读中,如何灵活运用精读和略读呢?这需要根据具体的阅读目的和文本类型来决定。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bbec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6.png)
精读与略读教案(通用8篇)精读与略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效果。
3、熟悉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同学读书的爱好,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把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知道敏捷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日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3、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
③画出感爱好或是有疑问的词语,留意积累。
2、同学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状况(1)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
(2)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3)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4)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一个人要积累学问,就必需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仔细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化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细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关心,因此需要精读。
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
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同学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学问?c、引导体会。
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似乎有些冲突)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同学质疑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1、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争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沟通学习小组采纳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
阅读的分类,精读,略读
![阅读的分类,精读,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555b2f7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3.png)
阅读的分类,精读,略读
阅读的分类:
1. 主题分类:
- 文学作品: 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的阅读材料。
- 历史事件: 关于各种历史事件、人物的阅读材料。
- 科学知识: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知识阅读材料。
- 社会问题: 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变革等的阅读材料。
- 环境与健康: 关于环境保护、健康饮食、锻炼等方面的阅读材料。
- 科技发展: 关于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创新等的阅读材料。
2. 阅读方式分类:
- 精读: 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包括词汇理解、段落大意、细节把握等。
- 略读: 对一篇文章进行快速浏览,了解整体内容和主要观点,重点把握重要信息和标点。
3. 阅读技巧分类:
- 归纳概括: 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出关键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 问题分析: 阅读时提出问题,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答问题,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 反思思考: 阅读后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观点的认同程度等,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这些分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适当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精读与略读》ppt课件
![《精读与略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0487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5.png)
结合精读与略读,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本难度灵活调整阅读策略, 实现速度与效率的平衡。
增强理解能力与记忆力
深入理解
01
精读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作者观点、情感和写作意图。
记忆强化
02
通过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加强对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的记忆。
批判性思维
0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提高阅读质量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1 2
深化阅读策略研究
建议进一步研究不同阅读策略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为学员提供更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增加实践训练环节
建议增加更多的实践训练环节,让学员在实际操 作中巩固和提升阅读技能。
3
拓展跨学科应用领域
展望将精读与略读技巧应用于更多学科领域,如 文学、历史、科学等,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
逻辑结构分析
分析文章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把 握文章整体脉络。
判断文章重要性与价值
信息筛选
根据阅读目的和需求,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价值评估
判断文章所提供信息的价值,确定是否需要深入阅读。
重要性与相关性判断
分析文章内容与个人兴趣、需求的契合程度,判断其重要性。
略读实例分析
实例选择
选择不同领域的略读实例,如新闻、学术论文等 。
略读方法
运用快速阅读技巧,如扫读、跳读等 ,迅速获取文献的主要信息和观点, 提高阅读效率。同时,结合文献的摘 要、目录、关键词等辅助信息,对文 献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
05
精读与略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
精读训练
通过逐字逐句仔细阅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准确性。
略读技巧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35a0f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e.png)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在我们的学习和阅读生涯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技巧。
它们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灵活运用这两种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获取知识、提升理解能力,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它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研读,深入理解每一个词句的含义,剖析文章的结构、逻辑和内涵。
精读就像是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件珍贵的宝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在进行精读时,我们首先要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这包括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比如,读鲁迅的作品,如果不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他个人的经历,可能就无法深刻领会其文字背后的深意。
字词的理解是精读的基础。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查阅字典、词典,确保对每个字词的准确把握。
同时,要关注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的。
对于文章的段落和篇章结构,我们也要进行深入分析。
思考每个段落的主题是什么,段落之间是如何过渡和衔接的,整篇文章又是按照怎样的逻辑顺序展开的。
精读还要求我们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比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又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能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理解作品的精髓。
然而,精读虽然能够让我们深入理解文本,但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如果每一篇文章都进行精读,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时候,略读就派上了用场。
略读,是快速浏览文本,抓住关键信息,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它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只关注重要的路标和风景。
在略读之前,我们可以先浏览文章的标题、目录、前言、后记等,对文章的主题和框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快速阅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段的开头句、结尾句,这些地方往往包含了文章的关键信息。
在略读过程中,不要被细节所困扰,对于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
重点关注文章的主要观点、核心论据和结论。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fec44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4.png)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一、精读与略读的概念精读和略读是两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精读要求对文本仔细阅读,深入理解,能够全面掌握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如生字、生词、短语、句型、语法等。
精读注重阅读的质量,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阅读的内容。
精读的目的在于培养阅读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适合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略读则是对文本进行快速阅读,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文本的大意,获取文本中的主要信息,而不太关注细节。
略读更注重阅读的速度,对阅读者的要求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
略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阅读者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阅读或任务。
二、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的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习惯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充分利用眼睛的运动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时间来获取文本中的信息。
在精读和略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正确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出声阅读和反复阅读的习惯。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预测和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
2.精读教学策略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逐段逐句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教师在精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3.略读教学策略在略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如限制时间、增加阅读量等。
“精读”与“略读”的策略研究
![“精读”与“略读”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fcde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c.png)
“精读”与“略读”的策略研究精读与略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如何使精读与略读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应该认真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一、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关于精读与略读,叶圣陶老先生曾在《精读指导举隅》与《略读指导举隅》中作过详尽论述。
叶老说,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
“不同的观点”指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到时代背景、技术方面的布置与剪裁的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与弊端等。
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研究,寻求答案。
如果学生对这些问题答得不错,且认识了字词,理解了内容,把握了中心,即为“精读”。
天津师大田本娜教授也讲过,精读时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精读过程要体现层次性,即“初读—细读—深读—熟读”。
初读是初步感知语言及课文内容;细读、深读是理解鉴赏语言,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方法及内容、中心;熟读是巩固所学的知识,记忆所运用的语言。
因此,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精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在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过程的主人。
叶老还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它的单篇短行,不再需要老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从精读到略读,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
这犹如小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走,其目的是学习方法,养成习惯;渐渐地大人把手放了,其目的是让学生步履纯熟,能够独立行走。
只“扶”不“放”,小孩子很难会独立行走;同样,教师只是一味地“精讲”,学生也很难掌握学习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
正确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着眼全局,处理好“精”与“略”从教材编排看,每一单元都是一个整体,精读课文在前,略读课文在后,是一篇带多篇的关系。
略读同精读的区别
![略读同精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3f68b36a26925c52cc5bf90.png)
略读同精读的区别(一)基本模式1、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
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
对于托物言志的课文,如《白杨》,教学的重点应是借物喻人的语言,先理解字面的意思,再体会字里行间背后含着的意思,在读、思、议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
对于以事喻理的课文,如,《钓鱼的启示》,可在事与理之间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品读重点句段,讨论交流,既了解事件,又悟出道理。
2、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
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
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比,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
(二)主要特征精读是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重在“精”“细”;而略读课则是精读的延展与深化,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主要方法1、弄清略读课与精读课教学的区别.即把精读课学生学到的读书方法用到精读课上,让学生自学为主.对于高年级应多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后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2、弄清教师的地位.在略读课上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起穿针引线作用,如何能发挥的更好,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弄清,哪些需要你说,哪些是彻底放手的.3、备课要扎实.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略读随便背背就行了,基本上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阅读提示的问题就行了.可是我认为阅读提示的问题学生自学时就能解决,我们又何必要问?因此我们在备课设计问题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
语文阅读理解的精读与略读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的精读与略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202ff9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0.png)
语文阅读理解的精读与略读技巧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还是在日常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而精读和略读作为两种常见的阅读方式,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和适用场景,熟练运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
一、精读的技巧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它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研读,理解每一个细节,挖掘深层的含义。
1、字斟句酌在精读时,要对每一个字词都保持敏感。
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及时查阅字典或词典,确保准确理解其含义。
比如,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如“饕餮”“鸱鸮”等,只有弄清楚它们的意思,才能不影响对整个句子和段落的理解。
2、剖析句子结构分析句子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对于复杂的长句,要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理清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日,独自走在寂静的小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通过剖析这个句子,我们能明白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
3、关注修辞手法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在精读时,要留意这些修辞手法,并体会它们所带来的生动形象或强烈的情感冲击。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通过比喻,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形状。
4、理解段落主旨每个段落都有其核心思想,精读时要概括出段落的主旨。
可以通过寻找段落中的中心句,或者自己总结关键内容来把握。
这有助于我们从局部到整体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5、做批注和笔记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疑问和感悟。
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对某个观点的看法,对精彩语句的赏析,或者对不明白之处的标记。
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方便日后回顾和复习。
6、深入探究背景知识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文章,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精读与略读
![精读与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95add7f8941ea76e58fa0451.png)
一、精读和略读的关系
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文 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 或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 或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 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 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 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 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 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 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 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 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坐精度那样的详细指导, 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坐精度那样的详细指导, 而致无所措手。 而致无所措手。”
(一)精读
表达阅读法,就是把“表达”作为阅读运用的 表达阅读法,就是把“表达” 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当成考察阅读内隐活动 的一种外化的行为标志。 阅读” 的一种外化的行为标志。“阅读”不单纯是吸 收信息,也包含倾吐信息。读一篇文章, 收信息,也包含倾吐信息。读一篇文章,要能 把学习的收获用言语“表达”出来,才算“ 把学习的收获用言语“表达”出来,才算“读 懂了”、“读透了”、“读完了”。阅读表达 懂了” 读透了” 读完了” 不但能有力地强化阅读理解的思维深度, 不但能有力地强化阅读理解的思维深度,而且 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运用的创造水准。 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运用的创造水准。有口头表 达和书面表达。写札记、心得笔记等。 达和书面表达。写札记、心得笔记等。
2.什么是略读 .
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 的阅读方法。 的阅读方法。 从对读物信息的感知来看,它不如精读 从对读物信息的感知来看, 那样“纤屑不遗” 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有用 信息。 信息。 从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上看,它不像精读 从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上看, 那样“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那样“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而是略 “次”抓“要”,略“小”抓“大”。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e2de0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8.png)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区别。
2. 让学生认识到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文章。
二、教学内容1. 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区别。
2. 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
3. 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精读与略读的定义、重要性及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文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重要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方法阅读文章。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区别。
2. 讲解:阐述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展示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及技巧。
4. 实践: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方法阅读文章。
5. 总结:强调精读与略读在阅读中的作用。
第二章:精读的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精读方法深入理解文章。
二、教学内容1. 精读的方法。
2. 精读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精读方法深入理解文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精读方法阅读文章。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精读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阐述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3. 示范:教师展示精读方法与技巧的应用。
4. 实践:学生运用精读方法阅读文章。
5. 总结:强调精读方法与技巧在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作用。
第三章:略读的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略读方法快速获取文章信息。
二、教学内容1. 略读的方法。
2. 略读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略读方法快速获取文章信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略读方法阅读文章。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658c1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8.png)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在我们的阅读生涯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技巧。
它们就像是我们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两艘不同的船只,各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价值。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当我们遇到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富含深刻思想、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和深入理解的书籍或文章时,精读就派上了用场。
比如说,经典的文学作品、学术著作、专业教材等。
在进行精读时,我们首先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就像是在挖掘宝藏,每一个字词都可能隐藏着关键的信息。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同时,做读书笔记也是精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标记出关键的段落、语句,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内容的记忆,还能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观点。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我们还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甚至查阅相关的资料来辅助理解。
通过精读,我们能够真正领悟作品的精髓,汲取其中的智慧和营养。
略读,则是快速浏览获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方式。
在面对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时,略读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
比如在阅读报纸、杂志或者浏览网页时,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精读每一篇文章。
这时,略读就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大致的内容和重点。
略读时,我们可以先看标题、目录、前言、摘要等,这些部分通常能够提供文章的核心要点。
然后快速浏览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捕捉关键的语句和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略读并不是随意浏览,而是有目的、有重点地获取信息。
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比如是为了了解某个事件的梗概,还是寻找特定的信息。
那么,在实际的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灵活运用精读和略读这两种技巧呢?首先,要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价值来选择。
如果是为了提升专业知识,或者是欣赏经典作品,精读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那些只是为了获取一般性信息或者初步了解的内容,略读就足以满足需求。
其次,要考虑阅读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深入研究、写论文或者准备考试,那么就需要进行精读。
精读和略读知识点总结
![精读和略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76e5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b.png)
精读和略读知识点总结在阅读理解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重要的阅读策略。
精读着重于深入理解文本,对细节和内容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思考;而略读则侧重于快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和大意。
下面将分别从精读和略读两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精读知识点总结1. 仔细阅读每个段落在进行精读时,需要仔细阅读每个段落,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可以通过重复阅读来确保对每个段落的理解准确。
2. 注重细节和内容分析精读时要注重对细节和内容的分析,包括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和论证逻辑等方面。
通过分析细节和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3. 主题思想的把握在精读时,需要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核心观点。
这需要通过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4. 对比和归纳在精读时,可以通过对比和归纳的方式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对比不同段落或者观点的异同之处,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5. 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在精读时,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文章?作者想要传达怎样的观点?通过思考问题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图。
二、略读知识点总结1. 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主题在略读时,需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主题,快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抓住文章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2. 跳读和扫读在略读时可以运用跳读和扫读的方法,快速浏览文章的内容,找出重要信息和关键词。
通过跳读和扫读可以迅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3. 阅读速度和节奏在略读时需要掌握适当的阅读速度和节奏,保持快速、连贯的阅读状态。
可以通过快速扫视和跳读来提高阅读效率。
4. 注意段落和结构在略读时要留意文章的段落和结构,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文章的段落和标题来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梗概。
5. 理解文章的大意在略读时要确保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通过快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来理解文章的大意。
总结:精读和略读是阅读中常用的两种阅读策略,分别侧重于深入理解和快速获取文章的内容。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28581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f.png)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在我们的学习和阅读生涯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技巧。
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适用场景,灵活运用这两种技巧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效率。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这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研读,深入理解每一个词句的含义,剖析文章的结构、逻辑和深层内涵。
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动各种思维能力,如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以达到对文本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精读呢?当我们面对经典的文学作品、重要的学术著作、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文献时,精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需要精读其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发展、诗词歌赋,去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学习一本专业的学术书籍,如经济学的《资本论》,我们要精读其中的理论阐述、数据分析、论证过程,以掌握其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
精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首先,我们要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了解作者的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评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做笔记,标记出重点语句、段落,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反复琢磨,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解惑。
读完之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梳理文章的脉络,提炼出主要观点,并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
略读则与精读相反,它是快速浏览文本,获取关键信息的一种阅读方式。
略读的重点在于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主要观点和关键细节,而不过分纠结于具体的词句和细节描述。
略读适用于一些信息量大、但并非核心重要的文本,比如一般性的新闻报道、杂志文章、科普读物等。
当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或者只是想对某个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时,略读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略读也有一定的技巧。
我们可以先阅读文章的标题、目录、引言和结论,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框架。
然后,快速浏览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对于一些例子、数据、解释说明等可以适当跳过。
精读与略读课件PPT课件
![精读与略读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f4cd6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a.png)
4、 怎样进行略读呢?
• 5、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 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 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 及应用范围。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 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 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 ”,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 2、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 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 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 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 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 3、 略读就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 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 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 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 ,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 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泛读,可以在 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 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
举一反三。
• 表示泛读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
一目十行。
• 表示读书刻苦的:悬梁刺股、废寝忘食、
•
孜孜不倦。
巩固练习
Hale Waihona Puke 出示读书口诀:•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 略读精读批注齐齐用。 • 好词佳句美文积累用。 • 遇到疑惑查典善质疑。 • 学后多读多用定有用。
• 需要——须要 • 浏览——阅读 • 略读——泛读
• 1.成语积累。
• 表示书读得多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博览群书、满腹经纶。
• 表示精读的: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生字词学习
•逐字逐句 透彻精心 浩如烟海 浏览书刊 简炼概括
•编选 略读 梗概 探究
精读和略读
![精读和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c6c944d08bd63186bcebbc27.png)
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两种阅读方法——精读和略读2.明白略读的意义和方法。
3.运用精读和略读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两种阅读方法——精读和略读2.如何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语文重在读书,而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复习经常用到的读书方法——《精读和略读》二、定义及特点1.精读仔细认真地读,精心研读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对读物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
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特点:咬文嚼字纤屑不遗好处:精读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作品的精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略读:粗略地快速地读,对读物纵观大意。
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知识面。
特点: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处:节约时间更有效率三.方法精读: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细细体味。
②评判和欣赏作者的写作志趣、宗旨及写作的功力、风格等③画出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词语,注意积累、分析与归纳。
(1)内容分类: 内容摘要、摘引名言、警句、资料、典故、原文缩写。
(2)把想到的体会、问题也记录到读书笔记上。
(3)可适当圈点、勾画、批注案例:默读以下文段,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词或句子:猴子剥花生最有意思,简直跟人没什么两样,也是两手拿着花生在嘴边轻轻一咬,咬破了外壳,而后在手里剥去壳,把花生仁托在手心,两只手掌并拢了搓一搓,搓去那层红色的仁衣,再举到嘴边呼地一吹。
仁衣飞走了,白白胖胖的花生仁留在手心。
解析:动词用得特别好略读:书名---内容---作者--目录---浏览全书例如:《红楼梦》阅读叙事性的文章,能了解事件的梗概;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说明的要点。
小组讨论:略读下列文段,看看你有什么收获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
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边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没看见一只骆驼?”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
精读和略读
![精读和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89a515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2.png)
精读
1
新华字典
2
成语词典
3
百科全书
4
其他相关的工具书
精读的方法
▪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用自
己喜欢的标号画出字词句。
▪用工具书。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
习惯,随时扫除“拦路虎”。
▪做批注。在关键的字词句边上写
下相关的内容。
精读
1 注释:不懂的字、词、概念。 2 提要:边读边思,标写大意。 3 批语:各种感想、见解、疑问。
1.略读这段话,简要说说大意。
2.用做记号、写批注的方法自己精读这段话。
(1)圈画关键字词,说说理解。来自(2)用“,犹如
。”的句式说一说你想象的画面。
3.你读出了海伦.凯勒怎样的心理?有感情地读一读。
你觉得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怎样把阅读收获留存下来?
做读书卡。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摘录下来,做成精美的,
常用的阅读方法
精读
认真读、反复读 逐字逐句地读 深入钻研 透彻理解
略读
大略地读 短时间 基本内容
常用的阅读方法
略读
怎样进行略读?
看重点内容
(比如前言、目录、内容提要等)
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 快速阅读
略读
精读的方法
▪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用自
己喜欢的标号画出字词句。
▪用工具书。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
警语:重要的地方可上“注意!
4
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
要有打破砂 锅问到底的 习惯
要学会做对 比
要联系生活 实际
要学习文中 的写作顺序 和表达方法
➢1
➢2
➢3
➢4
读书怎样才能有所感悟?
毛泽东主席的阅读批注 同学的阅读批注
略读与精读的区别
![略读与精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78fc852ccbff121dd36839a.png)
略读与精读的区别观察我们的课堂,有两点突出的问题。
1、略读与精读不分。
有两节课讲的是略读课文,四上《火烧云》和六上《中华少年》。
《火烧云》成了精读的浓缩版;《中华少年》则需要两课时,彻底的精读教学。
虽然,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尽量还是要尊重教材编者的意图,精读是精读,略读是略读。
把略读上成精读,真正的原因,我想,还是不明白二者的区别。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
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
……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不同。
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何以需提纲挈领?惟恐学生对于当前的书籍文章摸不到门径,辨不清路向,马马虎虎读下去,结果所得很少。
何以不必纤屑不遗?因为这一套功夫在精读方面已经训练过了,照理说,该能应用于任何时候的阅读;现在让学生在略读时候应用,正是练习的好机会。
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
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
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汪潮教授也有个形象的比喻:“精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习题。
”崔峦先生也在很多场合说过略读课文的教法:略读课文,要粗知大意。
学生要独立阅读,自读自得,整体把握。
可采用几遍读的方式:一读解决字词,互相交流;二读明白。
谈略读课教学和精读课教学的比较
![谈略读课教学和精读课教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9173a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c.png)
谈略读课教学和精读课教学的比较略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点所在,无论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是知识的拓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久以来,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只重视精读课文,忽视了略读课。
对于如何把握好略读课的讲授尺度,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来改变当前的现状,我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对略读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那么到底略读课教学与精读课教学有何区别?略读教学容易走入那些误区?接下来我将会从这两方面来阐述。
一、两种课型的比较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制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可以看出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但是二者在课堂上的呈现方式确是不同的,接下来我就结合具体课例来谈谈二者的不同:(一)精读课文重方法的总结,略读课文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教学目标不同结合课后思考制定了精读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前连接语制定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从“目标”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精读课文更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而略读课文却更关注学习方法的运用。
为此,我们在略读教学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把课文学懂。
(二)精读课文重细节研读,略读课文重整体把握,体现在导入过程的不同精读课文的导入是教师精心预设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个环节是在第一课时的反复地读、用读来丰富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的一个巧妙设计,训练学生在语文中迅速寻找与之匹配的内容,连成句子。
略读课文的导入更言简意赅、目标明确,直奔主题。
由此可见精读课文重细节研读,略读课文重整体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 题
二.指导自读 课文
1.揭示课题。 2.审题:(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 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2.组织交流。
1.齐读。 2.浏览课文, 思考。 1.按要求轻声 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 习结果。 3.指名汇报。 4.指名补充。 5.听 读 , 评
议。 6.听 读 , 思
考。 7.指名交流。 8.在 老 师 的
指导下理 解重点语 句,体会思 想感情,并 进行有感 情地朗读。
三.小结
5.齐读课文,体会。 1.小结: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
什么? 2.提问: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3.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3)完成练习册。
9.齐读。 1.指名交流。 2.指名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 意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 匪浅?为什么?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 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 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 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 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12.精读与略读
自读课文
一.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 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 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准备: 1.相关的教学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