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
3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初级工相关知识)

B-A-A (相关知识—降水、水面蒸发观测—观测作业)

B-A-A-001 B 3 5 人工雨量器与量雨杯

{A}人工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XZ}。

(A) 量杯(B) 量雨杯(C) 量筒(D) 比重瓶

{B} B

{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量雨杯的内截面积正好是承雨器口内截面积的1/{.XZ}。

(A) 5 (B) 10 (C) 20 (D) 25

{B} D

{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降在承雨器口1 mm 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XZ} mm。

(A) 25 (B) 20 (C) 10 (D) 5

{B} A

{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量雨杯的刻度即以25 mm高度为降雨量{.XZ} mm的标定值,并精确至0.1 mm。

(A) 5 (B) 2 (C) 1 (D) 0.5

{B} C

B- A -A-001 C 3 5 人工雨量器与量雨杯

{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降在承雨器口1 mm 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25 mm。

{B}√

{A}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 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 mm。降在承雨器口1 mm 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5 mm。

{B}×

B-A-A-002 B 3 5 人工雨量器观测降水量方法

{A}降雨时,降落在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内的降雨量通过漏斗集中流到储水器内。到达观测时间或降雨结束后,用{.XZ}量出储水器内的降水深(量)。

(A) 量杯(B) 专用的量雨杯(C) 量筒(D) 比重瓶

{B} B

{A}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XZ}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然后校对读数一次。

(A) 边缘线(B) 中面(C) 凸面最高处(D) 凹面最低处

{B} D

{A}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XZ}。

(A) 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平齐(B) 烧杯,在烘箱烘干

(C) 比重瓶,称量瓶加水质量(D) 量杯,测量体积

{B} A

{A}人工雨量器降雨量很大时,可{.XZ}取水测量,并分别记在备用纸上,然后{.XZ}得到降水总量并记录。

(A) 1次…累加(B)累加…分数次(C) 分数次…累加(D) 分累加…数次

{B} C

B- A -A-002 C 3 5 人工雨量器观测降水量方法

{A}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凹面最低处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然后校对读数一次。

{B}√

{A}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比重瓶,称量瓶加水质量。

{B}×

B-A-A-003 B 3 5 降水量观测段次及相应观测时间

{A}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一般采用定时分段观测,降水量观测2段段次相应观测时间为{.XZ}。

(A) 0时,12 时(B) 20时,8时(C) 8时,20时(D) 12时,24时

{B} B

{A}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一般采用定时分段观测,降水量观测8段段次相应观测时间为{.XZ}。

(A) 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2时,5时

(B) 0时,3时,6时,9时,12时,15时,18时,21时

(C) 3时,6时,9时,12时,15时,18时,21时,24时

(D) 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2时,5时,8时

{B} D

{A}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一般采用定时分段观测,降水量观测24段段次相应观测时间为{.XZ}。

(A) 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1 h观测1次

(B) 从本日0时至次日23时,每1 h观测1次

(C) 从本日8时至次日7时,每1 h观测1次

(D) 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1 h观测2次

{B} A

{A}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一般采用定时分段观测,降水量观测12段段次相应观测时间为{.XZ}。

(A) 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1 h观测1次

(B) 从本日0时至次日0时,每2 h观测1次

(C) 从本日10时至次日8时,每2 h观测1次

(D) 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1 h观测1次

{B} C

B- A -A-003 C 3 5 降水量观测段次及相应观测时间

{A}把本日8时至次日8时各时段的降水量累加(每日降水量以北京时间8时为日分界),就得到本日的日降水量。

{B}√

{A}把本日0时至次日0时各时段的降水量累加(每日降水量以北京时间8时为日分界),就得到本日的日降水量。

{B}×

B-A-A-004 B 3 5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结构功能

{A} {.XZ}主要由承雨器、浮子室、虹吸管、自记钟、记录笔、外壳等组成。

(A) 人工雨量器(B)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C)翻斗式自记雨量计(D) 水位浮升自记雨量计

{B} B

{A}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浮子室的高度有限,所以设计有虹吸管路,当降雨达到限定量后,虹吸及时将水量{.XZ}。

(A) 吸出放弃(B) 吸出烘干(C) 吸出清洗外壳(D) 吸输入储水器

{B} D

{A}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浮子以机械传动的方式将运动传给{.XZ}。

(A) 记录笔(B) 储水器(C) 虹吸管(D) 外壳

{B} A

{A}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自记钟驱动{.XZ}。

(A) 虹吸管(B) 储水器(C) 卷筒(D) 记录笔

{B} C

B- A -A-004 C 3 5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结构功能

{A}液柱虹吸测量雨量计工作过程是:降雨从承雨器通过漏斗进入浮子室,室内水深随降雨量的累积量和速度而上升,带动浮子传感器随动上升,浮子以机械传动的方式将运动传给记录笔,记录笔与时钟(自记钟)驱动的卷筒配合,在装在卷筒上的过程线纸上记录绘出降水量过程图形。

{B}√

{A}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浮子室的高度有限,所以设计有虹吸管路,当降雨达到限定量后,虹吸及时将水量吸出放弃。

{B}×

B-A-A-005 B 3 5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使用

{A}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每日{.XZ}时观测前,需在记录纸正面填写观测日期和月份。到{.XZ}时整时,立即对着记录笔尖所在位置,在记录纸零线上画一短垂线,作为检查自记钟快慢的时间记号。

(A) 0...0 (B) 8...8 (C) 12...12 (D) 20 (20)

{B} B

{A}有降雨之日,应在{.XZ}时巡视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时,画注{.XZ}时记录笔尖所在位置的时间记号。

(A) 0...0 (B) 8...8 (C) 12...12 (D) 20 (20)

{B} D

{A}如连续几日无雨或者降水量小于{.XZ}mm时,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可不用换纸,只需在8时观测时向承雨器注入清水,使笔尖升高至整mm处开始记录。

(A) 5 (B) 8 (C) 10 (D) 15

{B} A

{A}一般每张记录纸连续使用日数不应超过{.XZ}日。每月的{.XZ}日要换纸,便于按月装订。

(A) 10...1 (B) 5...10 (C) 5...1 (D) 10 (5)

{B} C

B- A -A-005 C 3 5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使用

{A}虹吸式自记雨量计降水量记录发生自然虹吸之日,需要换纸。

{B}√

{A}如果到8时换纸时间降大雨,也应按时换纸。

{B}×

B-A-A-006 B 3 5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调整、养护

{A}如在降雨过程中巡视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时发现虹吸不正常,在降水量累计达到{.XZ}mm时不能正常虹吸,出现平头或波动线,应将笔尖拨离纸面,用手握住笔架部件向下压,迫使雨量计发生虹吸。

(A) 5 (B) 10 (C) 15 (D) 20

{B} B

{A}如在降雨过程中巡视{.XZ}时发现虹吸不正常,在降水量累计达到10 mm时不能正常虹吸,出现平头或波动线,应将笔尖拨离纸面,用手握住笔架部件向下压,迫使雨量计发生虹吸。

(A) 人工雨量器(B) 水位浮升自记雨量计(C)翻斗式自记雨量计(D)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

{B} D

{A}迫使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发生虹吸。虹吸停止后,使笔尖对准时间和{.XZ}的交点继续记录,待雨停后对雨量计进行检查和调整。

(A) 零线(B) 0.1 mm (C) 0.5 mm (D) 任一线

{B} A

{A}常用{.XZ}洗涤自记笔尖,以使墨水顺畅流出,雨量记录清晰、均匀。

(A) 醋(B) 清水(C) 酒精(D) 汽油

{B} C

B- A -A-006 C 3 5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调整、养护

{A}自记纸应放在干燥清洁的橱柜中保存。不能使用受潮、脏污或纸边发毛的记录纸。

{B}√

{A}常用醋洗涤自记笔尖。

{B}×

B-A-A-007 B 3 5 画线模拟翻斗式自记雨量计

{A}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主要由{.XZ}和记录器两大部分组成。

(A) 浮子室(B) 传感器(C) 虹吸管(D) 储水瓶

{B} B

{A}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传感器部分由承雨器、{.XZ}、发信部件、底座、外壳等组成。

(A) 专用的量雨杯(B) 水位浮子(C) 虹吸管(D) 翻斗

{B} D

{A}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画线模拟记录器由图形记录装置、{.XZ}、电子控制线路等组成。

(A) 计数器(B) 水位浮子(C) 虹吸管(D) 翻斗

{B} A

{A}要保持翻斗内壁清洁无油污或污垢。若翻斗内有脏物,可用{.XZ}冲洗,不能用手或其他物体抹拭。

(A) 醋(B) 酒精(C) 清水(D) 汽油

{B} C

B- A -A-007 C 3 5 画线模拟翻斗式自记雨量计

{A}翻斗式自记雨量计工作过程是,降雨从承雨器通过漏斗进入翻斗式传感器,雨量达到翻斗传

感器分辨力(0.1 mm或0.2 mm或0.5 mm)后,翻斗立即翻转泄水并及时回复,翻转的机械运动传感给光、电、磁等感应器(转换开关),记录或输出一个电信号,电信号进入步进图形记录器或计数器或电子传输器实现记录或遥传。

{B}√

{A}常用醋洗涤翻斗式雨量计的翻斗。

{B}×

B-A-A-008 B 3 5 画线模拟翻斗式自记雨量计的使用

{A}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自记周期可选用{.XZ}日、{.XZ}月或{.XZ}个月。

(A) 5...1...3 (B) 1...1...3 (C) 10...2...3 (D) 5...2 (8)

{B} B

{A}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传感器分辨率为0.1 mm、0.2 mm、{.XZ} mm、1.0 mm。

(A) 0.8 (B) 0.7 (C) 0.6 (D) 0.5

{B} D

{A}日记性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连续无雨或降水量小于{.XZ}mm之日,可不换纸。在8时观测时,向承雨器注入清水,使笔尖升高至整毫米处开始记录,但每张记录纸连续使用日数不应超过{.XZ}日,并应在各日记录线的末端注明日期。

(A) 5...5 (B) 5...10 (C) 10...5 (D) 10 (10)

{B} A

{A}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雨量站,以及不计雨日的委托雨量站,实行间测或巡测的水文站、水位站的降水量观测宜选用{.XZ}个月自记周期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

(A) 0.1 (B) 0.5 (C) 1 (D) 5

{B} C

B- A -A-008 C 3 5 画线模拟翻斗式自记雨量计的使用

{A}对高山偏僻、人烟稀少、交通极不方便地区的雨量站,宜选用3个月自记周期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

{B}√

{A}日记性画线模拟翻斗式雨量计每月1日不应换纸。

{B}×

B-A-A-009 B 3 5 E601型蒸发器

{A} E601型蒸发器主要由{.XZ}、水圈、溢流桶和测针等四部分组成。

(A) 封闭储水桶(B) 蒸发桶(C) 水池(D)场地

{B} B

{A}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桶是蒸发器的主体部分,是一个用3 mm厚的钢板焊制而成具有圆锥底的圆柱桶,器口面积为{.XZ} cm2。

(A)100 (B) 1 000 (C) 2 000 (D) 3 000

{B} D

{A} E601型蒸发器水圈的作用是抵偿强降雨时蒸发桶向外溅溢损失,即认为强降雨时蒸发桶向外的溅溢和水圈向蒸发桶溅溢的量大致{.XZ}或一定程度抵偿。

(A) 相等(B) 不等(C) 大于(D) 小于

{B} A

{A}E601型蒸发器测针插杆的杆径与蒸发桶上测针座插孔孔径{.XZ}。

(A) 后者小(B) 前者大(C) 相吻合(D) 不吻合

{B} C

B- A -A-009 C 3 5 E601型蒸发器

{A}为了防止锈蚀和减少太阳辐射影响,蒸发桶内和桶外地面以上部分均需涂抹经久耐用、光洁度高的白色油漆,外部地下部分应涂抹防锈漆。

{B}√

{A}溢流桶放置位置应离开蒸发桶一定距离,两者独立无连接。

{B}×

B-A-A-010 B 3 5 蒸发观测用水换水要求

{A}蒸发器的用水应取用能代表当地自然水体的水,水质一般要求为{.XZ}。

(A) 海水(B) 淡水(C) 盐水(D)糖水

{B} B

{A}蒸发器中的水,要经常保持清洁,应随时捞取漂浮物,发现器内水体变色、有味或器壁上出现青苔时,即应{.XZ}。

(A) 糖水(B) 淡水(C) 盐水(D) 换水

{B} D

{A}蒸发器换水后应测记{.XZ}。

(A) 水面高度(B) 水面面积(C) 水体积(D) 水质量

{B} A

{A}蒸发器换入的水体水温应与换前的水温{.XZ}。

(A) 绝对相等(B) 差10 ℃(C) 相近(D) 相远

{B} C

B- A -A-010 C 3 5 蒸发观测用水换水要求

{A}蒸发器换水前一、二天就应将水盛放在场内的备用盛水器内。

{B}√

{A}蒸发器炎热夏天换水应用深水新鲜水。

{B}×

B-A-A-011 B 3 5 蒸发量观测、记载

{A}水面蒸发量于每日{.XZ}时观测一次。

(A) 0 (B) 8 (C) 12 (D) 24

{B} B

{A}降水量观测应在蒸发量观测的同时进行,炎热干燥的日子,应在降水停止{.XZ}进行观测。

(A) 8 h后(B) 半天后(C) 一天后(D) 立即

{B} D

{A}蒸发量以{.XZ}计,测记至0.1{.XZ}。

(A) mm…mm (B) cm…cm (C) dm…dm (D) m…m

{B} A

{A}遇降雨溢流时,应测记溢流量。溢流量可用台秤称重、量杯量读或量尺测读。但经折算成与E601型蒸发器相应的㎜数,其精度应满足{.XZ} ㎜的要求。

(A) 10 (B) 1 (C) 0.1 (D) 0.01

{B} C

B- A -A-011 C 3 5 蒸发量观测、记载

{A} E601型蒸发器每次观测应测读两次。在第一次测读后,应将测针旋转90°~180°后再读第二次。要求读至0.1 mm,两次读数差不大于0.2 mm,即可取其平均值。否则应即检查测针座是否水平,待调平后重新进行两次读数。

{B}√

{A}水面蒸发量于每日方便时观测一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