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楼盖-现浇空心楼盖结构理论及设计疑难问题分析20160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模型: 首先取柱跨中线为隔离体。然后利用对称性,再取梯形隔离体。 忽略梯形斜边扭矩Mxy,将梯形板作为一维变截面梁。 变截面梁柱边嵌固、跨中滑动,利用积分算子法求解
c b
c c c' b' d' a' d a
y x
b c' b' b 0 d' a'
x
dx bL
b
c' b' d' a'
d
a
L
d
a
p(x)
L
1.2 板式楼盖受力的理论解
(2010)
理论解公式复杂,无法体现规律 简单解析解公式简单、直观,体现规律
1.2 板式楼盖受力的理论解
(2010)
理论解与有限元结果比较 (单位: kN*m/m) 柱边弯矩 有限元 0.6x0.6柱截面 0.8x0.8柱截面 1.0x1.0柱截面 1.2x1.2柱截面 102.9 83.5 70.3 59.4 理论解 111.4 85.0 68.2 56.5 外边界弯矩 有限元 13.5 13.1 12.4 11.8 理论解 13.2 13.0 12.8 12.6
2.2 柱帽钢筋多吗?
模型对比,8m跨,柱0.6x0.6,材料C30, 恒/活=30.0/5.0kPa。
梁式楼盖: 主梁0.5x1.0,十字次梁,板厚0.15。
空心板楼盖: 柱帽0.8m厚,暗梁宽0.4, 肋板厚0.55,肋0.15@0.95 角柱柱帽配筋: 暗梁525,柱帽10 25。 分布范围1.5m,钢筋平均间距100mm
主弯矩呈岛状
跨中隔离体 Q=0, M=M0近似恒定
近似针对主弯矩分析。 由于对称,取隔左侧1/4隔 离体.忽略斜边的Mxy,外边 界弯矩M0为已知常数。
1) 边界M0在x处的产生弯矩 ������0 ������ ������0 ������ = − (������) 2������ 2) y处微宽度dy上的板面均布荷载q,在x处产生的弯矩 ������ ∙ 2������������������(������ − ������) ������′ ������ = 2������ 沿三角隔离体[x,L/2]范围卷积积分,得到 ������/2 ������������ ������ − ������ ������ ������ ������ = dy = ������3 − 3������2 ������ + 4������ 3 ������ 24������ ������
理论解与有限元结果,高度一致,相互验证。 首次得出板式楼盖受力的解析解,具有重要意义。
——板式楼盖的受力特性,不仅仅是有限元数值曲线的直观印象!
1.2 板式楼盖受力的理论解
(2010)
理论解图示 (细线为等代梁结果)
弯矩M 弯矩M
111.4 85.0
0.6x0.6柱截面
0.8x0.8柱截面
新型等代梁法——变宽度梁等效
—— 能够真实反映板式楼盖特点的“等代梁法”, —— 侧面反映传统等代梁的偏差。
弯矩分布不同于普通连续梁
第二部分 一些原则性概念与认识
2.1 为什么板式楼盖能够钢筋节省?
主次梁 板式楼盖
梁式楼盖传力路径:板次梁主梁柱。多道传力,路径弯折,路径长 板式楼盖传力路径:板柱帽柱。 板式楼盖传力路径短,具有更高效能。 直接传力,最短路径
1.5 从等代梁到受力岛
4、受力岛理论包含内容 1、对板柱结构、空心板楼盖受力特性的充分认识; 2、细分板单元模型,包括板柱节点的精细模拟; 3、与细分板单元模型匹配的系列处理方法; 4、板柱结构优化设计; 5、板柱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目的: 充分认识板式楼盖与梁式楼盖之间的显著差异, 强调柱帽(或柱端板),对板式楼盖的安全、经济性、抗震性能的关键作用。 不简单套用梁式楼盖的概念、方法,建立符合板式楼盖特点的体系。 充分利用有限元技术,精细计算、精细设计。受力大的钢筋足够,受力小 的钢筋不费。 充分认识板式楼盖受力特性的基础上,趋利避害,概念设计、优化设计。 提高板式楼盖的安全性,同时做到经济有效(钢筋节省)。 拓宽板式楼盖、空心板楼盖的适用范围。
22.8
21.6
4.76 11.4 0.3m 3.7m 0.4m 3.6m
4.46 10.8
板式楼盖内力特点: 1、柱边远大于跨中; 2、柱边峰值急剧降低 (1/x分量);
弯矩M 1.0x1.0柱截面
弯矩M 1.2x1.2柱截面
68.2 56.5
3、柱截面大小影响显著
20.4
19.3
4.23 10.2 0.5m 3.5m 0.6m 3.4m
2.5 现浇空心板 发挥板式楼盖的优势
虽然板式楼盖传力途径最优,但无法利用,因为 实心板自重太大。 ——所以“掏空”楼盖,形成“主次梁”。 现浇空心板 充分体现板式楼盖的优势。 空心板楼盖中,各部分应力水平相对较低,无 过分内力集中区域,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早期空心板厂家的试验,多体现了“异乎寻常” 的承载能力富余!
角柱主梁配筋: 暗梁1225 两排7/5 钢筋平均间距42mm。 钢筋密集度是板式楼盖的2倍。
2.3 柱帽受力大吗?
(前模型)
空心板楼盖: 弯曲: 柱边弯矩平均:105.60kN*m/m 计算截面: 1.0x0.8 边缘拉应力: 990.00 kPa 比较主梁: 一半
(活载)
梁式楼盖: 弯曲: 主梁端部弯矩: 171.93kN*m (活载) 计算截面: 0.5x1.0 边缘拉压力: 2063.16 kPa
4.05 9.6
1.3 板式楼盖、梁式楼盖的受力差异的简单图解
1.3 板式楼盖、梁式楼盖的受力差异的简单图解
支座大,跨中小
支座峰值极大,急 剧降低,呈曲线
1.4 从等代梁到受力岛 ——等代梁仍是现阶段仍无法回避的问题
1.4 从等代梁到受力岛
1、《规程》为什么列出等代梁法? 结构设计规范、规程,一般仅概述宏观的计算模式,而不涉及具体力学计算 方法。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在当时计算技术条件限制无法高精度计算时,规范确定 可以接受的简化方法。(例如高层规程侧向刚度计算,水工规范中的动水压力等) 等代梁对于板式楼盖只是“可接受的下限”,不应理解为规程“推荐方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需要消除的误解:
前面板式楼盖受力特性分析中,强调板式楼盖柱端内力远大于梁式楼盖, 是针对“等代梁”计算偏差而言的。 实际上,由于范围较大的、加厚的柱帽区域存在,板式楼盖在柱端的应力 水平、钢筋密度,均不比梁式楼盖大。 柱帽的最初目的是冲切。在受力岛理论中,已经超出冲切的范畴。柱帽是 板式楼盖整体受力的需要,加厚柱帽是板式楼盖优化的重要环节。
剪切: 柱轴力1/4: 97.72 kN 计算截面: 0.6x0.8=0.48 平均剪应力:0.203 MPa 比较主梁: 相同 冲切Nl/Nu: 1.006,柱帽尚应加厚 应力水平低于梁式楼盖
剪切: 柱轴力1/4: 97.72 kN (计算有所不同) 计算截面: 0.5x1.0=0.50 平均剪应力:0.195 MPa 剪切容许比:Q/Q0=0.65, 梁截面有富余
首先必须满足首道防线。如果第一道防线都不足,第二道防线没有意义的。 抗弯有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剪切/冲切脆性无内力重分布,无赘余度。 弯矩调幅是有限度的。(例如,连续板支座20%以内,无动荷载、容许裂缝等)。 对于板式楼盖,除了不宜于弯矩调幅之外,其它与梁式楼盖完全相同, 不存在特别的不安全因素。板式楼盖同样是超静定结构。
理论上,对于竖向荷载,空心板均具有优势。 实际上,受肋梁/面板最小厚度控制,小跨度/小荷载时空心率,优势降低。 现浇空心板——中国的一大创造! 实践方面、理论方面均是
2.6 对板式楼盖安全性的认识:两点简支、悬挑结构
直觉印象: 梁式楼盖是两点支承的连续梁(两人抬)。 板式楼盖柱端弯大于跨中弯矩,上表面受拉的负弯矩占主要,类似悬挑构件(一人挑),因此安全度较 低。因此可以人为增加跨中内力,提高安全性。 因为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第二道防线,要有赘余度。
56.3
-43.3 -32.8
-10.37
-61.1 -54.1
-60.7
与有限元结果比较: 简单解析解,体现了板式楼盖弯矩分布趋势。 等代梁结果,支座明显偏小 简单解析解是高度近似: 1)M0为设定值,2)无变形协调。 简单解析解揭示出,板式楼盖内力分布,包含1/x项。
等代梁
1.2 板式楼盖受力的理论解
通用建筑结构软件
板式楼盖、现浇空心楼盖结构理论 及设计疑难问题分析
(针对已经了解相关技术的专业人士)
谢靖中 博士
上海佳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第一部分
板式楼盖与梁式楼盖受力差异,理解受力岛理论
2005/05 “受力岛”理论10年前提出
1.1 板式楼盖受力的简单解析解
规则平板楼盖,均布荷载
(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 (贵州大学,马克俭院士团队)
4、受力岛必要吗?过时了吗? 当年纠结有无必要起个名字? 非常必要,因为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方法,而是涉及 一个体系,从计算模型,到配筋方式、构造、概念设计等全面的内容。 起名“受力岛”,有助于意识到受力特性的不同——结构设计依据是受力,而不 仅仅是规范。 受力岛仍未过时,仍然存在大量问题: 虽然细分板单元计算,配筋还是柱上板带、跨中板带。 虽然都采用板单元计算,但模型粗糙。(例如加腋梁模型,将暗梁当作框架梁) 各种不正确观念的影响(任意的创新)。——反复诘难,促进完善。 专业厂家理解深刻,普通设计院工程师不了解 基于受力特性的概念设计技巧。 理论仍在发展,思索未停止——针对新出现工程问题,吸收工程师的创造
2.4 板式楼盖安全性更高
在一般常见工程中,如果计算正确、构造合理,板式楼盖受力水平低, 钢筋分散,具有比梁式楼盖更高的安全性。 为什么板式楼盖工程事故频发? 1) 首先是没有计算算清楚, 2) 其次对其特性认识不清,设计不足。要强调受力岛。 梁式楼盖柱节点同样关键 1) 主梁弯矩M最大,剪力Q最大。 2) 但目前梁式楼盖能够算清楚,且能精细构造。
主弯矩
Mx
My
Mxy (Mxy为小值, 最大为Mx/7.5)
Qx
Qy
1.1 板式楼盖受力的简单解析解
有Mx/My计算主弯矩,显著的岛状特征 柱跨中间取隔离体。根据柱帽主弯矩、剪力的分布特点,可以假定隔离体周边 边界条件: 1) 剪力Q=0; 2) 弯矩M=M0, 近似恒定; 3) 上下滑动、无转角。
3) 结合(a)、(b)式得到 1 ������ 1 2 1 ������ ������ ������ = ������������3 − ������0 ������ − ������������ + ������������ 24 ������ 8 6
(������)
(������)
由此可见,板式楼盖的弯矩分布,包含特殊的1/x分量。——与梁式楼盖显著不同。 当x值越小,靠近柱边,1/x值越大,m(x)显著增大 当x0时, 1/x , m(x),成为奇异点。
1.4 从等代梁到受力岛
2、等代梁法的局限性 将板式楼盖简化为等代梁,必然得到类似梁式楼盖的内力分布规律,自然会采用梁 式楼盖的设计概念。 本质:将板柱结构、大板楼盖,作为框架结构,进行设计。 缺陷: 1) 使支座内力普遍偏小。 2)柱边内力小于实际值。——是梁宽度范围内的平均值,小于柱边峰值。 3)关键部位(柱边)配筋偏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间接导致冲切不足、抗震不足。 4) 整体配筋大,一直以来的观点是“板式楼盖费钢筋”。 5)使结构侧向刚度大于实际值。——宽度范围均匀受力,实际内力集中局部参与 作用。
1.1 板式楼盖受力的简单解析解
算例:柱跨L=8m,柱截面C=0.6m。根据有限元结果,取跨中M0=50,计算近似解析解 有限元结果、等代梁结果(4m宽十字梁),见下表
平板无梁楼盖弯矩值
(kN*m/m) 有限元
简单解析解 有限元
等代梁
529.2 223.8
110.4
185.6 125.0
87.0
50.0 61.3
相对侧向刚度: 板单元:4梁格= 1.0:2.63
等代梁在实际工程的偏差
柱跨柱边: 实配27,需要50, 不足 中跨板底: 实配13,需要10, 偏大 中跨板顶: 实配17,需要(仅构造),过大 总体配筋大,且关键部位不足。
1.4 从等代梁到受力岛
3、等代梁法的发展(受力岛理论之前) 1) 认为侧向荷载下,等代梁宽度应减小 2)等代梁格加密后,柱端内力显著增大 这些都意识到了等代梁的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