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资料分析的考点
资料分析常考题型及相关公式
![资料分析常考题型及相关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e06874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1.png)
资料分析常考题型及相关公式
一、基期量(A)与现期量(B)
1. 基期量(A):常用公式:A=
常用速算技巧:①若选项首尾不同:截位直除法
②若选项首位相同:r或1+r用特殊分数替代
③若r很小:化除为乘
基期量的和或差:放缩法
间隔基期量:①求混合增长率;②求基期量
2.现期量(B):常用公式:B=A(1+r)
间隔现期量:①求混合增长率;②求现期量
特殊题型:若增长率与去年保持一致,预测今年的量:
方法一:利用增长量估算去年+去年的增长量
方法二:直接用公式=
二、增长量(△x)
1.计算型
常用公式:△x=B
常用速算技巧:r用特殊分数替代。
2.比较型
①“大大则大”
②看倍数关系
三、增长率(r)相关
1.常用公式 r=
常用速算技巧:截位直除法、插值法、分母用特殊分数替代。
2.两期混合增长率:(常用速算技巧:r用特殊分数替代)
3.拉动增长率=
4.合成增长率:大小居中,但不中,偏向基期基数较大的。
5.年均增长率:常用公式: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
常用速算技巧:
四、比重
1.现期比重=
2.基期比重=
3.比重的比较:①若部分r总体r,则比重上升;反之下降。
②比重上升或下降的百分点一般小于(部分r —总体r)的绝对值。
=50% 33.3% =25% =20% 16.7%
14.3% =12.5% 11.1% =10% 9.1%
8.3% 7.7% 66.7% 28.6% 22.2%。
资料分析知识复习要点
![资料分析知识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2b4fc36bd97f192279e9ff.png)
资料分析考点复习考点一:基期量相关例1、(直除法)已知现期量324.4,同比增长25.8%,求基期量?(B ) A.25 B.258 C.298 D.408解:324.04≈324;25.8%≈26%,则有利用直除法:X2526.1324%261324≈=+=所求基期量,由此可知选择B 项。
例2、(直除法)已知现期量12995,同比增长31.6%,求基期量?(B ) A.4107 B.9875 C.12768 D.17102 解:XXX932.112995%32112995%6.31112995==+≈+=(截位直除法)所求基期量,由此可知选择B 项。
例3、(估算法)已知现期量124.3,同比下降1.6%,求基期量?(B ) A.124 B.126 C.129 D.132解:由公式)%5%%)(1(%1≤⨯≈±X X B X B其中 可知:126%6.113.124%6.1-13.124≈+⨯≈=)(所求基期量,由此可知选择B 项。
例4、(估算法)已知现期量664.72,同比增长0.18%,求基期量?(B ) A.616 B.664 C.666 D.1280解:由公式)%5%%)(1(%1≤⨯≈±X X B X B其中 可知:664%18.0-1665%18.0172.664≈⨯≈+=)(所求基期量因此可知选择B 项。
例5、(估算法)已知基期量A896.31,同比增长30.7%,比现期量B 增速高11.64个百分点,A 占B 比重达到25.32%,求基期量B ?(A ) A.2972 B.3540 C.3856 D.4373 解:30002.136002.125.0900%1.191%32.2531.896=÷=⨯≈+÷=)(基期量B又由896.31比900小0.5%,25.32%比25%大约1%,因此上式所得结果约比实际值大0.5%,因此实际值应略小于3000,因此选择选项A 。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好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好](https://img.taocdn.com/s3/m/d8ce99fe05087632311212af.png)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一.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3.资料分析速算技巧二.资料分析高频高点梳理1.ABR类问题2.比重类问题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一、基期、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资料分析的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的数值的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习题演练】【例一】2012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
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加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2a27f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a.png)
资料分析〔知识点归纳〕1:统计术语:增长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开展速度:拉动增长:B是A的一局部X%=B增量/A基期量增长奉献率:B是A的一局部X%=B增量/A增量平均增长率:平均增长量:同比增长:环比增长:百分数、百分点:翻番:累计数额:前N个时期的累计数值定基指数:现期指数:限期数值=100:基期数值环比指数:增长率=现期指数-上期指数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恩格尔系数:衡量食品支出占比的指标五年方案:2021年-2021年是十三五期间,五年推断。
〔二五断3年〕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给业。
第三产业:除一二外其他各行业,俗称效劳业。
产业增加值:就是GDP做题步骤:1、看第一题问题〔图表类直接做题〕2、阅读材料3、标记中心词4、找出第一题数据后完成第一题5、阅读全文,标注全文段中心词〔增长或降低不必标记〕6、根据题目找所需数据7:注意时间表述及单位表述8、选项计算简单的优选计算,可通过排除得出答案必会速算技巧1、图形法:柱状图、趋势图:数据大小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上下判断数据的增减可以“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上下变化判定,有时候可以通过固定格数来判定。
由于基期一直在变,所以柱状图斜率不能当成增长率,可以表示增长量的增长速度。
1、直线上升,增长量不变,增长率减小。
2、直线下降,增长量不变,增长率绝对值增大。
饼状图:数据大小通过扇形角度大小判定,明显比例直接目测。
直尺法:增长量直接用直尺量量角器法:角度/3602、估算法:定性分析3、直除法:〔除数乘以某个数是否超过了被除数,本质:截位放缩〕1选项首位不同时,直除取首位直接得出答案。
2直除法只能排除2个答案时,则必须进一步计算。
3一般取分母前三位计算,误差1%内,精度不高取两位即可。
资料分析高频考点与公式必背
![资料分析高频考点与公式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022764836bd97f192279e9c2.png)
对于资料分析而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并且了解清楚各种题型 涉及的基本公式;另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简化做题过程的基本方法。剩下的,就需要大量做 题,在做题当中不断强化各种题型、公式的记忆,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 各种做题技巧。一定要注意,资料分析是“速算”,而不是精确计算。
放缩法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或数字相差比较大通8过对中间结果进行适当地放或缩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目录
前言..................................................................................................................................................... 3 第一堂 资料分析必背知识点.........................................................................................................5
知识点一 统计术语...............................................................................................................5 知识点二 速算技巧...............................................................................................................6 知识点三 其他重要方法及公式.........................................................................................13 第二堂 题型精讲.........................................................................................................................17 考点一 基期、现期量、增长量....................................................................................................................................................................................................... 63 第三堂 综合分析.........................................................................................................................68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课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课](https://img.taocdn.com/s3/m/0cba62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1.png)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课一、概念和意义资料分析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处理和分析各种相关的资料,以达到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目的。
在各行各业中,资料分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帮助各种企业和机构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甚至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二、资料的来源和类型资料可以来源于各种渠道,有全国统计资料,企业内部的销售数据,科研实验结果,市场调查报告,社会调查问卷等。
根据其性质,资料可以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
定量资料指可以量化的数据,如数字、比率等;定性资料则指描述性的数据,如文字、图片等。
三、常用的资料分析方法1. 描述统计分析:主要整理和总结数据的指标,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2. 探索性数据分析:主要通过图形和图表来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和趋势。
3. 相关分析:主要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用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
4. 因子分析:通过对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5. 聚类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组,找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异同和规律。
6. 时间序列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数据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如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
7. 动态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四、常用的资料分析工具1. Microsoft Excel:用于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的工具,适合初步的数据分析。
2. SPSS:适用于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软件,功能强大,适合复杂数据的分析。
3. Python和R语言:适用于编程分析,支持各种数据分析的模型和算法。
4. Tableau:用于数据可视化的工具,能够直观地呈现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5. Power BI:微软推出的商业分析工具,能够将各种数据源整合在一起,进行深度分析和可视化。
五、资料分析的步骤1. 明确分析目的:确定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获取的信息。
2. 收集相关资料:从各种渠道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定量和定性资料。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7660bc6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a.png)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0c8fa5b9d528ea81c7796d.png)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资料分析知识点公式总结
![资料分析知识点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4360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7.png)
资料分析知识点公式总结资料分析是一种通过统计学和概率理论来获得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模式、趋势和关系的识别。
资料分析通常通过使用数学公式来计算各种参数和统计量,从而得出对数据的解释和预测。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资料分析知识点和公式。
1. 中心趋势中心趋势是数据集中值的度量。
常见的中心趋势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所有数值之和除以数据个数。
其公式为:\[\bar{x} = \frac{\sum_{i=1}^{n} x_i}{n}\]其中,\(\bar{x}\)代表平均数,\(x_i\)代表第i个数据值,n代表数据个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居中位置的数值。
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值;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中位数为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2. 离散度离散度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
常见的离散度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
其公式为:\[s^2 = \frac{\sum_{i=1}^{n} (x_i - \bar{x})^2}{n-1}\]其中,\(s^2\)代表方差,\(x_i\)代表第i个数据值,\(\bar{x}\)代表平均数,n代表数据个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其公式为:\[s = \sqrt{s^2}\]3. 相关性相关性用于衡量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相关性包括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协方差是一组数据对之间的平均偏差乘积。
其公式为:\[Cov(X, Y) = \frac{\sum_{i=1}^{n} (x_i - \bar{x})(y_i - \bar{y})}{n}\]其中,\(Cov(X, Y)\)代表X和Y的协方差,\(x_i\)和\(y_i\)分别代表两组数据的第i个数值,\(\bar{x}\)和\(\bar{y}\)分别代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n代表数据个数。
资料分析考查知识点总结
![资料分析考查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5520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3.png)
资料分析考查知识点总结一、资料来源资料来源是指资料的来源渠道和获取途径。
在资料分析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一般来说,可靠的资料来源包括官方统计机构、学术期刊、权威报告、专家论文等。
此外,还要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更新性,及时获取最新的资料,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资料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数据的获取方式多样,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文献查阅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科学的数据采集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要注意数据的分类和标注,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内容。
数据的清洗是指去除重复、不完整或错误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转换是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转化,方便后续的分析比较。
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处理是针对数据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四、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是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体概括和描述,例如均值、标准差、频率分布等。
相关分析是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是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聚类分析是将样本分成若干组,以便对组内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对变量进行降维和提取主成分,以便后续分析。
五、结果解释结果解释是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描述其含义和影响。
结果解释需要结合具体的背景和实际情况,给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结果解释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资料分析考查知识点总结涉及到资料来源、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解释等多个方面。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7f6a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8.png)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行政能力测验(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关键的考察内容。
通过分析各类资料,考生需要从中提取信息、做出推理和判断,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行测资料分析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资料来源考生在行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这些资料可能来自于政府公文、报纸杂志、市场调查报告、统计数据、调查问卷等。
不同来源的资料在表达方式、表格形式、数据呈现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不同来源的资料,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中的信息。
二、表格解读表格是行测中常见的一种数据呈现形式。
表格通常包括数据、指标和分类。
在解读表格时,考生需要关注数据的变化趋势、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分类之间的差异。
考生可以通过计算百分比、平均值、增长率等来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从中得出结论。
三、图表分析图表是另一种常见的数据呈现形式。
常见的图表类型有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考生在分析图表时,需要关注变化趋势、比较大小以及各个分类之间的差异。
同时,考生还需注意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单位和标度,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四、文字材料分析文字材料是行测中常见的一种资料形式,它通常包括说明文、评论、新闻报道等。
考生在分析文字材料时,需要从中提取主题、观点、事实等,并进行推理和判断。
考生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和语义障碍,避免误解或曲解作者的意图。
五、问答题分析行测中的问答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
考生在回答问答题时,可以通过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比较优势劣势等方式,得出正确的答案。
此外,还需要注意答题时的语言表达清晰、简洁明了。
六、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行测中较为复杂的一种题型。
通常会给出多个资料和多个问题,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综合分析各类资料,并给出合理且有据可依的答案。
在解答综合分析题时,考生需要将各个资料和问题相互关联,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推理和判断。
七、实例演练在备考行测时,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练来提高自己的资料分析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1434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1.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2、常用统计术语:如同比、环比、百分数、百分点等。
3、数据处理技巧:如有效数字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4、图表分析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的解读。
5、题型分类:如简单计算、比较大小、综合分析等。
11 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111 增长率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在计算增长率时,需要准确确定基期量和现期量。
112 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绝对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113 比重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100%。
114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2 常用统计术语121 同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例如,今年 5 月与去年 5 月的比较。
122 环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比如,今年 5 月与今年 4 月的比较。
123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24 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3 数据处理技巧131 有效数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选项的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132 尾数法通过计算数字的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133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14 图表分析方法141 柱状图观察柱子的高低来比较数据的大小。
142 折线图关注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143 饼状图通过扇形的大小判断各部分所占比例。
15 题型分类151 简单计算直接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
152 比较大小对多个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
153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掌握以上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资料分析知识点(整理版)
![资料分析知识点(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da2d5bec3a87c24128c4b3.png)
资料分析第一节 增长【例1】2012年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31812亿美元。
{求增长量}○12012年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了多少亿美元?{求增长率}○22012年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解析:○133116-31812;○2%10013181233116%100318123181233116⨯⎪⎭⎫ ⎝⎛-=⨯- 【例2】2012年2月因低温冷冻天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比1月份减少27亿元,比2011年2月减少21亿元。
2012年2月的损失比1月减少了百分之几?比上年2月减少了百分之几?解析:○1%100276127⨯+;○2%100216121⨯+ 【例3】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96亿元,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1年增长了14.3%。
{求基期量}①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亿元?(%3.141183996+) {求现期量}②按此增速,到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多少亿元?(()%3.141183996+⨯){求现期量}③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1年多多少亿元?(%3.14%3.141183996⨯+) 第二节 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1.同比是强调相同时间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而环比则是强调时间顺延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
2、有关公式第三节 年均增长与年均增长率 时间差首段时间该指标量末段时间该指标量平均增长量-=如果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第n 年数据指标为B ,那么这几年年均增长量=mn A B -- ★年均增长量是指标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
如果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第n 年数据指标为B ,这几年的年均增长率为x ,且1-=-m n AB x ① (1)已知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年均增长率为x ,求第n 年数据指标B 。
[]略大于该值)B x m n A x A B m n ()(1)1(-+⨯≈+⨯=-②(前提:x <10%) (2)已知第m 年数据指标为A ,第n 年数据指标为B ,求年均增长率。
《资料分析》核心知识点
![《资料分析》核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2138d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9.png)
《资料分析》核心知识点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资料分析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商业决策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那么,什么是资料分析?简单来说,资料分析就是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获取有用的知识和见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资料分析的核心知识点。
一、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资料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没有准确、完整的数据,后续的分析就无从谈起。
数据收集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等。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确定所需的数据类型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某个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合理的问题,涵盖消费金额、消费品类、消费频率等方面,然后在不同的区域和人群中进行发放和回收。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我们还需要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清理,去除无效和错误的数据。
二、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是杂乱无章的,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
数据整理包括数据录入、数据编码、数据清洗等环节。
数据录入就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或数据库中,便于存储和管理。
在录入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
数据编码是将定性数据转化为定量数据的过程,例如将性别编码为1(男)和 2(女),将职业编码为不同的数字代码。
数据清洗则是去除重复数据、缺失数据和异常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对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进行描述。
常用的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快速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推断性统计分析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和估计。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文件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ebe3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0.png)
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文件一、引言资料分析是指对已有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推断。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和资料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资料分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资料分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数据收集1. 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收集是资料分析的第一步,它包括了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并分发给受访者来获取信息。
访谈是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访谈者的回答来获取信息。
观察是指研究者通过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等来获取信息。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对象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2. 数据收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据收集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首先,要确保问卷设计的问题清晰、明确,能够准确地反映调查目的。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受访者,确保他们能够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
另外,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隐私性,保护受访者的权益。
最后,要对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处理,以避免数据的丢失和混乱。
三、数据整理1. 数据整理的方法数据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使得数据更加清晰和有序。
数据整理的方法包括了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存储等。
数据录入是将纸质问卷的信息数字化,存储在电子设备中。
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清除不合格的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数据存储是指将整理好的数据保存在合适的地方,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2. 数据整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据整理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避免因录入错误导致的数据失真。
其次,要进行有效的数据清洗,避免因错误或异常数据对后续分析的影响。
另外,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2025年上海市级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高频考点的梳理
![2025年上海市级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高频考点的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8dfe8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09.png)
上海市考资料分析高频考点解读上海市考资料分析每年均考查15道,主要考查综合类资料,其次是统计表。
常考的题型有:比重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增长量问题、简单计算问题、增长率问题等。
接下来介绍上海市考资料分析中的三个高频考点:一、比重问题,比重问题是上海市考每年必考题型。
主要考查现期比重,考生需熟记公式:比重=部分整体考试时材料常直接或间接给出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根据选项用截位直除计算。
现期比重问题有时与饼状图结合考查。
饼状图中主体是按照12点方向顺时针分布,做题时根据选项中扇形的特殊角度,如90°、180°、270°分别对应比重的25%、50%、75%,代入选项判断;也可根据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倍数关系判断,如a部分是b部分的3倍,则a对应的扇形面积是b对应扇形面积的3倍。
考生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排除错误选项即可找到正确答案。
两期比重主要考查两期比重比较。
若给出部分增速(a)和整体增速(b),则比较部分增速(a)和整体增速(b)之间的大小关系,当a>b时,比重上升;a<b时,比重下降,算出a=b时,比重不变;若给出基期和现期的部分量和整体量,可用现期的部分量基期的整体量现期的整体量−基期的部分量两期比重差值。
混合比重2021年考过1题。
当题干和材料出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如:广东省人口、珠三角九市人口、其他地区人口。
做题时常根据混合比重口诀:混合居中但不中,偏向整体量大的一方。
若根据口诀无法选出答案,则需要用到线段法,即“量和距离成反比”来计算。
【例】(2023年上海A)若以上海、苏州、南京和温州这四个城市的教育文化娱乐市场为总体,假定各城市2021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都为3380元,那么下图中最可能展示了这四个城市2021年教育文化娱乐市场规模的占比情况。
A.B.C.D.【解析】根据题干“······四个城市2021年教育文化娱乐市场规模的占比情况”,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68916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0b.png)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和计算技巧,能够在考试中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资料分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实用计算技巧。
一、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统计术语要理解和解答资料分析题目,首先需要熟悉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
1、增长率: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占基期量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2、增长量: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
3、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4、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5、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二)统计图表资料分析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需要掌握从图表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包括数据的大小、趋势、比例关系等。
(三)材料类型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常见的有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以及综合材料。
不同类型的材料有其特点和阅读重点,例如文字材料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表格材料要注意表头和行列的信息;图形材料要关注坐标轴和图例等。
(四)计算指标1、同比和环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
2、顺差和逆差出口大于进口为顺差,出口小于进口为逆差。
二、资料分析计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且计算式为加减法时,可以只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345 + 217 128 =()A 434B 444C 454D 464只计算尾数:5 + 7 8 = 4,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二)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
例如:4567 ÷ 123 =()A 30B 37C 40D 47先计算首位:45 ÷ 12 = 39,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征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资料分析的考点
必考:增长率
涉及到资料分析必考增长率,增长率的相关知识点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并能够灵活的进行应用转换。
1、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
2、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
3、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
4、增长量=基期值×增长率=现期值÷(1+增长率)×增长率
5、隔年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
基本公式的理解记忆是做好资料分析题目的前提。
之后就是要进行适度的练习来熟悉所学内容。
例题:2014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1998.64立方米/人,相比上年减少了3.0%;
问题一:2013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多少?
问题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比上面减少了多少?
中公解析:问题一:求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带入数值进行计算
=1998.64÷(1-3.0%)
在讲解时需要注意增长率有正有负,直接带符号进行计算即可。
问题二: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增长率
=1998.64÷(1-3.0%)×(-3.0%)
计算结果为负,得到负增长值就为减少值。
例题:2015新疆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55.62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年同期增高0.3个百分点。
问13年新疆住宿和餐饮业是实现增加值约为多少亿元?
中公解析:隔年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
代入数字求出结果为:4.8%+(4.8%+0.3%)+4.8%×(4.8%+0.3%)
已知隔年增长率求13年值
=155.62÷[ 4.8%+(4.8%+0.3%)+4.8%×(4.8%+0.3%) ]
必考:比重
1、比重=部分值÷整体值
2、基期比重=现期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3、判断比重变化
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上升
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下降
部分增长率等于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不变
4、计算比重变化=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现期比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比重作为必考考点,它的内涵比较丰富,而且都需要记忆,大家要做好准备。
例题: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708元,增长10.7%;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12.8%,占比24.2%。
问题: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是多少?
中公解析:基期比重=现期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13708÷21033×(1+11.5%)÷(1+10.7%)
例题: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问题:2014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3年上升了多少?
中公解析:计算比重的变化=现期比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306739÷636463×(8.1%-7.4%)÷(1+8.1%)
必考:比较
1、观察比较
2、同位比较
3、差分比较
三种比较方法中最常用的为同位比较法。
例题:比较440÷560与450÷580
中公解析:利用相同位置上的数做比教:
分子增长:440到450增长了10÷44÷10=1/44
分母增长:20÷56÷10=1/28
分母增长的多,该分数变小,所以440÷560>450÷580
这是考试中必考的内容,至于其他的小考点例如年均增长问题、倍数问题、指数问题等每年考察的情况不一,我们需熟悉其含义以及计算方法,以便能更全面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