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https://img.taocdn.com/s3/m/1918b6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0.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公式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整理如下:
1. 四边形的周长:周长=边1+边2+边3+边4。
2. 三角形的周长:周长=边1+边2+边3。
3. 面积的计算公式:
矩形的面积: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面积:面积=π×半径^2(π约等于)。
4. 体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v=abh。
正方体的体积:v=aaa。
圆柱的体积:v=sh。
圆锥的体积:v=1/3sh。
5. 长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6. 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棱长×棱长×6。
7. 圆的周长: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8.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9.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10.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以上公式供参考,请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掌握所有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公式数学公式
![六年级下册公式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ac3a7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4.png)
六年级下册公式数学公式一、圆柱与圆锥。
1. 圆柱。
- 侧面积公式:S_侧=Ch(其中C是底面圆的周长,h是圆柱的高)。
- 因为C = 2π r(r为底面半径),所以S_侧=2π rh。
- 表面积公式:S_表=S_侧+2S_底,S_底=π r^2,所以S_表=2π rh + 2π r^2。
- 体积公式:V=π r^2h。
2. 圆锥。
- 体积公式:V=(1)/(3)π r^2h(r是底面半径,h是圆锥的高)。
二、比例。
1.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a:b = c:d(b、d≠0),也可写成(a)/(b)=(c)/(d)。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即ad = bc。
3. 解比例。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如(a)/(b)=(c)/(x)(b、c≠0),则x=(bc)/(a)。
4. 正比例和反比例。
- 正比例。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 例如y = kx(k一定,k≠0),y与x成正比例关系。
- 反比例。
-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 例如xy = k(k一定,k≠0),y与x成反比例关系。
三、比例尺。
1. 比例尺的定义。
-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 比例尺的分类。
- 数值比例尺:如1:1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厘米。
- 线段比例尺:用线段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例如,在一条线段上标有0、1、2等刻度,旁边注明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四、统计。
1. 扇形统计图。
-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c5eb25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本文整理了六年级下册数学中常用的公式,以供同学们背诵和使用。
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将公式按照相关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同学们查阅和记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和熟记这些公式,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
一、整数运算1. 加法公式:a + b = b + a2. 减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3. 乘法公式:a × b = b × a4. 除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二、小数运算1. 加法公式:a + b = b + a2. 减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3. 乘法公式:a × b = b × a4. 除法公式:a ÷ b ≠ b ÷ a(非交换型)三、分数运算1. 加法公式:a/b + c/d = (ad + bc)/(bd)2. 减法公式:a/b - c/d = (ad - bc)/(bd)3. 乘法公式:a/b × c/d = ac/bd4. 除法公式:(a/b) ÷ (c/d) = ad/bc四、计算面积和体积1. 矩形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2.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长度 ×高/23.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长度 ×高4.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²5. 圆柱体底面积公式:底面积= π × 半径²6. 圆柱体体积公式:体积 = 底面积 ×高五、几何图形相关公式1.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2.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3. 等边三角形周长公式:周长 = 3 ×边长4. 矩形周长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5. 正方形周长公式:周长 = 4 ×边长六、百分数计算公式1. 百分数转换为小数:百分数/1002. 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小数 × 100%3. 百分数求和公式:a% + b% = (a + b)%4. 百分数求差公式:a% - b% = (a - b)%5. 百分数乘法公式:a% × b% = (a × b)%6. 百分数除法公式:(a%) ÷ (b%) = a/b七、角度计算公式1. 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内角和 = 180°2. 直角三角形内角关系公式: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为 90°3. 平行线与横线夹角公式:对应角相等八、时间计算公式1. 秒转换为分钟:分钟 = 秒 ÷ 602. 分钟转换为小时:小时 = 分钟 ÷ 603. 小时转换为天:天 = 小时 ÷ 24以上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在数学学习中灵活运用,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2c25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3.png)
学习整理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单位换算,以及基本的数量关系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公式和概念的整理:一、几何图形相关公式1. 长方形周长:C = (a + b) × 2面积:S = a × b其中,a为长,b为宽。
2. 正方形周长:C = 4a面积:S = a^2其中,a为边长。
3. 三角形周长:三条边之和面积:S = (底×高) ÷ 2内角和:180度4. 平行四边形面积:S = 底×高5. 梯形面积:S = (上底 + 下底) ×高÷ 26. 圆直径:d = 2r半径:r = d ÷ 2周长(圆周):C = πd = 2πr面积:S = πr^27. 长方体底面积:长×宽表面积:(长×宽 + 长×高 + 宽×高) × 2体积:V = 长×宽×高8. 正方体棱长总和:12a表面积:6a^2体积:V = a^39.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2πrh表面积:侧面积 + 2个底面面积 = 2πrh + 2πr^2体积:V = 底面积×高 = πr^2h10. 圆锥体体积:V = (1/3) ×底面积×高 = (1/3)πr^2h二、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公里 = 1千米 = 1000米,1米 = 10分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2、面积单位: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 = 1000000平方毫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3、体积单位: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 = 1000000立方厘米 = 1000000000立方毫米,1升 = 1立方分米 = 1000毫升4、重量单位:1吨 = 1000千克 = 1000000克 = 1000公斤 = 2000市斤5、时间单位:1世纪 = 100年,1年 = 12月,1日 = 24小时,1小时 = 60分钟 = 3600秒6、货币单位:1元 = 10角 = 100分三、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四、其他常用公式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利润: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利润率 = (利润÷成本) × 100%这些公式和概念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它们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9b2dc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0.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每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8ebd0c866fb84ae55c8d13.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第一单元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大于0。
第二单元百分数1.折扣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现价=原价×折扣原价=现价÷折扣折扣=现价÷原价2.成数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
3.税率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4.利率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金=利息÷利率÷存期利率=利息÷本金÷存期存期=利息÷本金÷利率本息和=本金+利息本息和=本金×(1+利率×存期)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体(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πdh=2πrh(2)求圆柱表面积的步骤:①圆柱侧面积 S侧=Ch=πdh=2πrh②圆柱的底面积 S底=πr²③圆柱表面积S表=S侧+2S底(3)圆柱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柱=Sh=πr ²h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h=V 柱÷S 底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S 底=V 柱÷h 2.圆锥体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31V 锥=31V 柱=31Sh=31πr ²h圆锥的高=体积÷底面积×3 h=V 锥÷S 底×3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高×3 S 底=V 锥÷h ×3 第四单元 比例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已知X ×Y=Z ,如果X 一定,则Z 和Y 成正比例,即Z ÷Y=X(一定); 如果Y 一定,则Z 和X 成正比例,即Z ÷X=Y(一定); 如果Z 一定,则X 和Y 成反比例,即X ×Y=Z(一定)。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3bd3637375a417866f8f5e.png)
⑵已知直径求半径:r=d÷2
⑶已知直径求周长:c=πd⑷已半径求周长:c=2πr⑸已知周长求直径:d=c÷π
⑹已知周长求半径:r=c÷π÷2
⑺已知半径求圆的面积:s=πr2
⑻已知直径求圆的面积:
①r=d÷2 ②s=πr2
⑼已知周长求面积: ①r=c÷π÷2②s=πr2
第一学期关于圆的公式:
第二学期关于圆柱、圆锥的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已知周长和高求侧面积:S侧=ch
圆柱的表面积字母公式:
S表=S底×2+S侧、S表=2πr2+2πr h
已知直径和高求侧面积:S侧=πdh
已知半径和高求侧面积:S侧=2πrh
已知侧面积求高(底面周长)
h=S侧÷c C=S侧÷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积字母公式:V柱=S底h 、V=πr2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已知圆柱的体积求高:h=v柱÷S底
圆锥体积字母公式V锥= S底h 、V= πr2h
管的体积:V管=V大-V小
或V管=(R2-r2)πh
已知圆锥的体积求它的高或底
h=V锥÷ ÷S底S底= V锥÷ ÷h
长方体的表面积:S表=2(ab+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S表=6a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柱体的体积统一公式V柱=S底h)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7a4578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2.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1.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C表示周长,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半径)
2.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S表示面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半径)
3.矩形的周长公式:C = 2(a + b) (C表示周长,a和b表示矩形的长和宽)
4.矩形的面积公式:S = ab (S表示面积,a和b表示矩形的长和宽)
5.三角形的周长公式:C = a + b + c (C表示周长,a、b、c表示三角形三个边长)
6.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bh (S表示面积,b表示三角形底边长,h表示对应高的长度)
7.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C = 2(a + b) (C表示周长,a和b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边长)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 bh (S表示面积,b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h表示对应高的长度)
9.梯形的周长公式:C = a + b1 + c + b2 (C表示周长,a和c 表示梯形的上下底长,b1和b2表示梯形的两个斜边长)
10.梯形的面积公式:S = 1/2(a + c)h (S表示面积,a和c表示梯形的上下底长,h表示梯形的高)
拓展:数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公式,如球的体积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三棱锥的表面积公式等,学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和掌握。
同时,数学中的公式需要通过理解、运用和练习来掌握,切勿死记硬背,要注重实际应用和思考。
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公式
![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0371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f.png)
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公式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公式随着学生们步入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的难度也在逐渐加深。
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涉及的知识点也更加全面,其中公式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六年级下册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和灵活运用。
以下是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公式列表:一、数的性质公式:1.整数加减法运算性质:(1)加法结合律:(a+b)+c=a+(b+c)(2)加法交换律:a+b=b+a(3)加法的逆元:a+(-a)=0(4)减法的逆元:a-(-a)=a2.实数四则运算公式:(1)加法公式:(a+b)+(c+d)=a+c+b+d(2)减法公式:(a-b)-(c-d)=a-b-c+d(3)乘法公式:(a+b)×(c+d)=ac+ad+bc+bd(4)除法公式:(a+b)÷c=a÷c+b÷c二、图形公式: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底×高2.矩形面积公式:S=长×宽3.正方形面积公式:S=a×a4.三角形面积公式:S=(底×高)÷25.梯形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三、比例和百分数公式:1.比例公式:a∶b=c∶d,即ad=bc2.百分比与小数的互换公式:百分数÷100=小数;小数×100=百分数3.百分数之间的运算公式:百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将百分数转化成小数后进行计算,最后再将结果转化为百分数。
四、三角函数公式:1.正弦函数公式:sinA=对边÷斜边2.余弦函数公式:cosA=邻边÷斜边3.正切函数公式:tanA=对边÷邻边以上公式是数学六年级下册重要的公式列表。
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掌握每个公式的应用方法,逐步提高数学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cf2f26b84868762cbaed56a.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式1、圆的周长公式:(1)已知直径求周长:C = π d(2)已知半径求周长:C = 2 π r2、圆的面积公式:(1) 已知半径求圆的面积:S = π r 2(2) 已知直径求圆的面积:S = π(d÷2)2(3) 已知周长求圆的面积:S = π ( c÷π÷2 )2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S = c h(2)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S = 2 π r h(3)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S = π d h4、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S侧+ 2 S底(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2 π r h + 2 π r2(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π d h + 2 π ( d÷2)2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c h + 2 π ( c÷π÷2)2 5、圆柱的体积公式:V = s h(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r 2 h(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 d÷2 )2h(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 c÷π÷2)2 h1s h6、圆锥的体积公式:V =31π r 2 h(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31π ( d÷2 )2 h(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31π ( c÷π÷2 )2 h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37、复习要用公式:(1)长方体体积公式:V = a b hV = s h(2)正方体体积公式:V = a 3(3)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 ( a + b )×2(4)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 = 4 a(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 = a h1a h(6) 三角形面积公式:S =21( a + b )×h(7)梯形面积公式:S =2(8)环形面积公式:S = π R2-π r 2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负数知识点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8a8c1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4.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2πr,其中d为直径,r为半径。
2.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²,其中r为半径。
3.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P=(a+b)×2,其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
4.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P=4a,其中a为边长。
5.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其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
6.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²,其中a为边长。
7.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1/2ab,其中a和b分别为底和高。
8.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2,其中a和b分别为上底和下底,h
为高。
9. 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S=ch=πdh=2πrh,其中c为底面周长,h为高。
10.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ch+2πr²,其中c为底面周长,h为高。
11.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1/3sh,其中s为底面积,h为高。
12.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³,其中a为棱长。
13.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bc,其中a、b、c分别为长、宽和高。
14. 圆锥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πrl+πr²,其中r为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
15.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ab+bc+ac),其中a、b、c分别为长、宽和高。
这些公式都是基本的数学公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每个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以便更好地应用它们。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12423d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7.png)
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0及正、负整数的概念。
2. 整数的加减法:a. 同号整数相加、相减b. 异号整数相加、相减3. 整数的乘除法:a. 同号整数相乘、相除b. 异号整数相乘、相除c. 0的整数倍4. 整数的倍数和因数概念。
二、分数1.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单位分数。
2. 分数的加减法:a. 分数的通分和约分b. 分数的加法c. 分数的减法3. 分数的乘除法:a. 分数的乘法b. 分数的除法4. 分数的混合运算。
三、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正有理数、负有理数、0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2. 有理数的加减法:a. 有理数的加法b. 有理数的减法c.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3. 有理数的乘除法:a. 有理数的乘法b. 有理数的除法c.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四、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2. 代数式的加减法:a. 同类项的加法b. 同类项的减法c. 不同类项的加法d. 不同类项的减法3. 代数式的乘法:a. 一项式的乘法b. 多项式的乘法c. 代数式相乘4. 代数式的除法:a. 一项式的除法b. 代数式的除法5. 代数式的混合运算。
五、方程与不等式1. 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a.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b.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一元一次不等式:a.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b.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4. 二元一次方程:a.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b.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 二元一次不等式:a.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b.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 复杂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
七、图形1. 图形的分类及性质。
2.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性质。
3. 角的概念及性质。
4. 三角形的分类及性质。
5. 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
6. 圆的性质及相关定理。
七、三角形1. 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常用公式(最新最全)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常用公式(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f4e9ec137375a417876f8f18.png)
六年级相关公式总结圆:1、圆的周长=直径×π=半径×π×2(字母表示:C=πd=2πr)半径(r)=圆的周长÷2π=C/2π直径(d)=圆的周长÷π=C/π2、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πr²圆柱: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字母表示S侧=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字母表示:S表=S侧+2S底=2πrh+2πr²=πdh+2πr²)3、体积=底面积×高(字母表示:V柱=S底h=πr²h)底面积=体积÷高高=体积÷底面积圆锥:体积=底面积×高×⅓(字母表示:V锥=⅓S底h=⅓πr²h)比例尺: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正比例:y/x=k(k一定)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C/a=4)2、高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
(S/a=h)3、底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
(S/h=a)4、高一定,三角形的面积与底。
(S/a=½h)5、底一定,三角形的面积与高。
(S/h=½a)6、圆的周长与半径。
(C/r=2π)7、圆的周长与直径。
(C/d=π)8、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
(V/h=S)9、圆柱的高一定,体积与底面积。
(V/S=h)10、圆锥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
(V/h=⅓S)11、圆锥的高一定,体积与底面积。
(V/S=⅓h)反比例:xy=k(k一定)1、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
(ab=S)2、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与高。
(ah=S)3、三角形面积一定,底与高。
(ah=2S)4、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Sh=V)5、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Sh=3V)6、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所有公式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dbde2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3.png)
1.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
3.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4×边长
4.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
5.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
6.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
7.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周长=边1+边2+边3
8.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
9.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
10.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2×(边1+边2)
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
12.立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13.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π×半径×半径×高
14.锥的体积公式:体积=1/3×底面积×高
15.利用单位换算的公式:大数的小单位数=大数×单位换算比率
以上是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各种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以及进行单位换算。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与几何有关的数学问题。
【最新复习资料】六年级数学下册常用公式
![【最新复习资料】六年级数学下册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69a350e9b6648d7c1c746b1.png)
3、三角形面积一定,底与高。(ah=2S)
4、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Sh=V)
5、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Sh=3V)
6、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7、
六年级相关公式总结
圆:
1、圆的周长=直径×π=半径×π×2
(字母表示:C=πd=2πr)
半径(r)=圆的周长÷2π=C/2π
直径(d)=圆的周长÷π=C/π
2、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πr²
圆柱: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字母表示S侧=πdh=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字母表示:S表=S侧+2S底=2πrh+2πr²=πdh+2πr²)
正比例:y/x=k(k一定)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C/a=4)
2、高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S/a=h)
3、底一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S/h=a)
4、高一定,三角形的面积与底。(S/a=½h)
5、底一定,三角形的面积与高。(S/h=½a)
6、圆的周长与半径。(C/r=2π)
7、圆的周长与直径。(C/d=π)
3、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表示:V柱=S底h=πr²h)
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
圆锥:
体积=底面积×高×⅓
(字母表示:V锥=⅓S底h=⅓πr²h)
圆锥的底面积=圆锥的体积×3÷高
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3÷底面积
比例尺: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8、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V/h=S)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ae4bcb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4.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XX×XXX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分数的加、减法例: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稳定。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例: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了解会使用以下界说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稳定。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稳定。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稳定。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六年级下册数学素材应用题常用公式大全|通用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素材应用题常用公式大全|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af68120722192e4536f6eb.png)
小学数学应用题常用公式大全1、【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2、【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3、【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4、【平均数问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5、【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6、【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7、【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8、【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9、【行船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10、【工程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第一单元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大于0。
第二单元百分数
1.折扣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折扣=现价÷原价
2.成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
3.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本金=利息÷利率÷存期
利率=利息÷本金÷存期
存期=利息÷本金÷利率
本息和=本金+利息
本息和=本金×(1+利率×存期)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1.圆柱体
(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2)求圆柱表面积的步骤:
①圆柱侧面积 S
侧
=Ch=πdh=2πrh
②圆柱的底面积 S
底
=πr2
③圆柱表面积S
表
=S
侧
+2S
底
(3)圆柱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柱
=Sh=π
r2h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h=V 柱÷S 底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S 底=V 柱÷h 2.圆锥体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3
1
V 锥=3
1
V 柱=3
1Sh=3
1πr2h
圆锥的高=体积÷底面积×3 h=V 锥÷S 底×3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高×3 S 底=V 锥
÷h ×3 第四单元 比例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已知X ×Y=Z ,
如果X 一定,则Z 和Y 成正比例,即Z ÷Y=X(一定);
如果Y 一定,则Z 和X 成正比例,即Z ÷X=Y(一定);
如果Z 一定,则X 和Y 成反比例,即X ×Y=Z(一定)。
3.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第五单元 鸽巢问题(抽屉原理) 物品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
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