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https://img.taocdn.com/s3/m/4dcfa80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8.png)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按照《关于印发〈“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1号)和《关于开展重点工作联系督办的通知》(测办〔2011〕33号)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完成后,各地要组织开展本节点的服务接入测试工作,以确保实现与主节点的互联和服务聚合。
为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测试目的“天地图”主节点、省级节点(分节点)、市级节点(信息基地)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形成全国统一的“一个平台”,达到各节点间数据互相调用的目的,并确保主节点数据能够在省市级节点得到应用,需严格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试,以实现各级节点间高效、统一的协同服务。
二、测试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在线服务数据、服务接口和服务性能(详见附件)。
在实现初次接入后,各节点建设或运营单位要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对本节点的数据进行持续更新,对服务系统进行技术维护与升级。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定期组织对已接入的省市级节点服务进行复检。
存在问题的,相应省、市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修改完善。
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要求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暂停已接入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天地图·湖南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天地图·湖南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24239366c175f0e7cd137f3.png)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天地图·湖南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测绘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湘国土资办发[2017]144号【发布部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日期】2017.07.17【实施日期】2017.07.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天地图·湖南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7〕144号)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有关要求,做好天地图·湖南(以下均含市州、县市区局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根据全省测绘地理信息重点工作部署,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天地图·湖南品牌价值天地图·湖南是全省重要的基础性服务平台,是“数字湖南”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发布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为几十个部门和单位提供了保障服务,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为了适应当前互联网地图快速发展的形势,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和各有关单位应当积极转变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持续强化服务能力,加强天地图·湖南应用的推广和宣传,进一步凝聚和提升天地图·湖南的品牌价值。
二、明确服务定位,发挥天地图·湖南核心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地图和位置服务已经深入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断衍生出新的需求和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商业互联网地图的发展,极大地增进了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对天地图·湖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和各有关单位应当深入理解天地图·湖南的建设目标,既要准确把握天地图·湖南与商业互联网地图差异性的服务定位,又要积极学习和利用商业互联网地图在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合作、数据交换、服务采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天地图·湖南的服务能力。
“天地图.陕西”与国情监测
![“天地图.陕西”与国情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2b4c4c7c1711cc7931b7165a.png)
• 西安市综合地理国情监测 • 西安市城区居民地、交通、水域、植被、土地等重要地理要素的 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 西安市医院、学校、广场公园等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及变化分析 • 利用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取西安市不透水面面积,统计分析相关 的环境指标
• 重大工程建设及基本地理省情信息综合监测
• • • • • •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综合监测 全省主要交通干线“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进展 陕南移民搬迁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重点尾矿库尾矿堆积及坝体变化监测 陕西省基本地理省情监测 突发应急事件监测
• 业务运行系统
• 空间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专题图制作、地理信息服务发 布等技术,完成数据分析和统计、数据展示、成果制作和服 务分发等系统的设计 • 配备所需硬件设备,完成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 信息发布平台
• 以政务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分别构建面向政府和面向公众的 地理省情信息发布平台
• 对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 • 作业指导书及标准草案 • 职能和机制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 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举全行业之力,加快建设“天地图”省、 市级节点。
使用最便捷
数据最鲜活
查询最快速
百姓最信赖
功能最齐全
应用最广泛
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15-17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主 节点、市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省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 对本地区“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协同服务进行指导、 协调和检查。
• 对城六区的居民地、交通、水域、植被、土地等重要地理要素的 空间分布及变化进行监测, • 分析西安市医院、学校、广场公园等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及变化; • 利用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取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绿地和植被覆盖、 不透水面面积等信息,结合专业资料,评估河流生态恢复水平和 城市热岛变化状况
公众版一体化建设方案.doc-自然资源部
![公众版一体化建设方案.doc-自然资源部](https://img.taocdn.com/s3/m/864f06fc6137ee06eff9187f.png)
附件“天地图”公众版一体化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18﹞55号)的要求,为推动“天地图”集约化建设,增强各级节点的服务合力,自2019年起,自然资源部将大力推进“天地图”公众版一体化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设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工作目标2019年底前,“天地图”国家级节点功能进一步强化,一半以上的省级节点实现统一标准基础服务、统一应用程序接口、统一域名、统一界面样式,持续深化众包在线更新,推进数据动态更新,有条件的省级节点实现统一用户管理、采用服务(瓦片)数据推送方式进行更新。
2020年,以“天地图”国家级节点为总枢纽的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更加完善,全国范围内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统一标准基础服务、统一应用程序接口、统一域名、统一界面样式、统一用户管理,众包在线更新、数据动态更新成为常态,采用服务(瓦片)数据推送方式进行更新的节点不断增加,“一站式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国统筹。
立足已有基础,加强资源整合。
在各地区已建省级、市(县)级节点的基础上,协同联动,不断提升建设集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利化水平。
坚持开放共享。
以数据融合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核心,不断提升跨地区、跨层级的协同服务能力,并推动面向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坚持政府网站建设要求。
“天地图”公众版作为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政府网站,必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要求,加强建设和管理。
(三)命名规则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节点组成。
国家级节点命名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枢纽。
省级节点按照“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则命名,简称为“天地图·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如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称为“天地图·内蒙古”)。
“天地图”省市节点常见问题技术手册
![“天地图”省市节点常见问题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142bafb9e31433239689344.png)
4 接入手续 ........................................................................................................................... 5 4.1 提交材料.................................................................................................................... 5 4.2 材料接收地址............................................................................................................ 6
修改记录
日期 20120313 20120323 20120326 20120424 20121102 20130401
修改内容 修改“服务数量”内容 注记添加“注记文字较多时考虑分行显示;”。 “2.4.4 居民地”节中修改为“建成房屋、高屋房屋等”。 修改“2.9 数据更新”节。 修改“1.3 服务规范”节,强调 GetCapabilities 返回级别。 修改 2.9 数据更新内容;增加节点接入手续内容。
省市天地图数据融合研究
![省市天地图数据融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f770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b.png)
数据,保持原始路网的连通模型,根据数据现势性、准
确性、空间关系性进行融合处理,融合后的道路路网
数据拓扑关系需保证正确。
居民地要素主要是以面状表达为主,通常包括房
尽可能表达出单独的房屋或构筑物等相关信息。
2. 4 境界与政区的融合
境界主要是以线状要素为主,政区则是以面状要
势性角度来看,多源数据的现势性可能存在差异,一
基底,确保水系的基本完整性,特别是节点的交汇处、
和选取的角度来看,多源数据的同名地物可能存在各
地图数据更新时,提取省级节点有名称属性的线状水
种属性值表达有差异和缺失情况,一般须按准确、现
系或面状水系,并保留标记对应的水系名称,按照电
势的原则进行属性的统一处理。
省级节点的数据存在重复的情况时,则相应地保留市
级主节点的数据,剔除省级节点的数据。 此外,如果
POI 涉及地名等信息且省市两级节点都存在重复的情
况,则保留省级节点数据,剔除市级节点的数据。
为了能面向互联网提供公开电子地图服务,需要
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处理,特别是不适合向社会公众
发布的地理位置、相关涉密信息,则按照《 公开地图内
No. 3
February,2024
植被、兴趣点( POI) 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天地图矢量数据结构
从图 1 的矢量数据结构来看:( 1) 交通数据主要
行数据融合时,原则上确保基底数据优先,如果省级
包括覆盖研究区范围的各级公路和街道、大车路、道
节点或其他数据源的道路数据与居民地、河流等要素
且多级节点融合后的结果保持完全一致。
2. 5 植被的融合
植被数据的融合与境界、政区的融合类同。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2014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2014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63d84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1.png)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2014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2.17•【文号】国测信发[2014]3号•【施行日期】2014.0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2014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公益性。
各地要将天地图建设经费纳入基础测绘范畴,切实保障天地图的稳定运行和有效服务。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要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主节点的服务效率与架构灵活性,实现各数据中心的全局负载均衡;要完善用户体验,部署用户管理系统,提供商业标注、多时相等服务功能,快速进行数据更新,在此基础上发布天地图2014版;要进一步优化手机版地图,增强实用性和可靠性。
各地要推动本地区省市级节点的优化升级,增加并更新数据、完善并拓展功能,同时加强运维管理与监控,确保服务质量。
二、着重推进数据融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决定大力推进天地图数据融合工作,实现各级节点数据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升天地图的整体数据质量与深度应用支撑能力。
各地要根据《天地图数据融合工作方案》(附件1),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署数据融合协议,按照《天地图数据融合流程》(附件2)和《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试行)》开展数据融合工作,使融合后的天地图数据在现势性、准确性、丰富性等方面达到最优。
(《天地图数据融合协议书(样式)》和《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试行)》不再另行印发,请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http://)下载。
)三、大力推动资源整合。
各地要把数字(智慧)城市建设、地理国情监测等成果整合到天地图上来,并通过天地图涉密版、政务版、公众版面向不同对象发布数据和提供服务,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对内对外服务的终极出口。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7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7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f3d61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e.png)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7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7.06.14•【字号】皖国土资函〔2017〕909号•【施行日期】2017.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7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函〔2017〕909号各市及广德、宿松县国土资源局,省测绘局:为贯彻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2017年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7〕4号)的文件精神,做好2017年我省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巩固建设成果,实现服务全省覆盖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已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
省测绘局及各市要认真履行“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职责,已开通服务的节点要建立健全天地图投入、建设、运维、应用等管理机制,保障天地图服务长期稳定运行,尚未开通服务的节点要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今年所有市级节点全面上线。
二、提升天地图核心能力,持续推进数据融合天地图数据融合工作是节点间数据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天地图核心能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国省数据融合,启动省市数据融合,并选取马鞍山市和黄山市两地作为今年省市融合试点,请两市于6月前底汇交用于融合的最新矢量、影像和兴趣点数据,由省级节点进行省市融合。
省测绘局要加强与国家节点的沟通,尽快启动国省数据融合,做好省市融合与国省融合的衔接,将融合范围覆盖至全省,并于10月底前将融合成果提交国家质检。
三、夯实数据基础,加快数据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加快推进天地图数据体系建设。
省测绘局要在天地图·安徽母库基础上,开展全省范围的矢量和影像数据更新,并于9月底前完成后提交国家节点进行评估接入。
省级节点要加大专题信息集成力度,涉及其他部门的数据信息,要积极进行调研走访,汇总专题信息集成意向,报省厅统一发函协调。
天地图·驻马店公众版电子地图配图方案
![天地图·驻马店公众版电子地图配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0d14e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52.png)
号、地理实体细节等,更加清晰、美观地显示地理要素。
影变换的操作。
1.2 数据整理
1.4 数据入库
数据准备好后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其中
为了达到提升数据使用的效率以及后期处理(主要
处理的过程为转换数据格式和变换地图投影,空间要素 包括基础数据的拓扑检查、地图中的注记生成、基础数据
的处理包含数据的剪切和合并、要素拓扑关系检查以及 源的数据迁移等)的效率的目的。在完成数据整理之后,
市妇幼保健医院家属院 4 号楼
图3
市检查院家属院 前王浴池
驿城区卫生局家属院 1 号楼 驿城区卫生局家属院 驿城区卫生局家属院
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 Propertier 按钮。将进入 Sym⁃ bol Properties Editor 窗口,在该窗口 Type 类型下拉列表
图 1 点抽稀前
中选择 ESRI China CartographicLine Symbol 选项。在选
根据天地图地市级节点的建设要求,“天地图·驻马 店”公众版配图的数据来源为经保密处理后的驻马店全 市域 1:1 000 分幅矢量数据,覆盖范围约 315 平方公里,
“天地图”建设解决方案
![“天地图”建设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1556e00975f46527d3e188.png)
融合服务
共享资源 地图、数据 和分析 发现资源
获取资源
• 专题网站:/
• 数字城市专刊
Next……
地理国情监测解决方案
• 平台各类空间信息资源共享的门户 • 平台数据及功能服务的集中展示中心 • 用户登录平台、访问数据和调用功能服务的唯一入口
OneMap资源服务中心
OneMap地图应用模板
• 面向最终用户的典型应用系统范例
– 以平台提供的地图服务、功能服务及二次开发接口库为基础 – 以Flex、Silverlight作为前端展现手段
分类查询
地图搜索 驾车出行 实用工具
OneMap移动应用模板
• 构建于移动端的典型应用系统范例
– 以平台提供的地图服务、功能服务为基础
– 支持iOS、Android
地图切换
地图搜索 周边查询 GPS定位
地图编辑 驾车出行 书签管理
OneMap公交换乘扩展模块
• 公交换乘引擎
– 换乘次数、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费用、上下行线路、同等站点
• 公交换乘数据编辑工具
– 公交线路录入与编辑
– 公交换乘服务接口(Rest API)
应பைடு நூலகம்展示
天地图·陕西
• • • OneMap的第一个应用案例 较早应用Silverlight富客户端技术搭建应用的案例 国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始较早、应用深入推广的优秀案例
天地图·陕西
天地图·辽宁
• • • OneMap产品组件全面应用的典型案例 较短时间内,快速进行平台搭建和稳定运行的成功案例 荣获2011年度辽宁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 •
公共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与更新规范
移动终端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服务质量规范 服务管理规范 用户管理规范
“天地图·上海”的建设与应用
![“天地图·上海”的建设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b4983e83c4bb4cf7ecd12d.png)
中 图分 类 号 : பைடு நூலகம் 2 0 8 .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 天地 图 ・ 上海 " 的建设 与应用
陆 明华
( 上海市测绘院 , 上海 2 0 0 0 6 3 )
摘
要: 通过对“ 天地图 ・ 上海” 建设历程 的回顾 , 揭示 了区域性 网络地 图在各个发展 阶段 的特点及其 内在 关 系, 重点
l 前
言
据建设 、 系统建设、 硬 件设施 建设等工作 。2 0 1 2年 4
月, 正式接入 “ 天地 图” 主 节 点 。 主 要 特 点 是 互 联 互 通, 从 上海 区域 扩大 到全 国乃 至全球 。
以上 三个 阶段 反 映 了网络 地 图 的发 展 历 程 : 从 无 到有 (地 图浏 览 查 询 ) —— 共 建共 享 ( A P I 服务 ) —— 互联 互通 ( 扩 展 区域 ) 。
政务地理信息平 台: 整合集成政务管理所需地理 信息核心要素 , 集地理空 间信息共享 、 信息交换 、 信息 发布为一体 的, 为上海 市政务管理提供地理信息保 障
和技术 支撑 的信 息平 台。 公众 地 理 信 息 平 台 : 通过 I n t e r n e t , 采用 全 新 的技
从 管 理走 向应用 。
第 三个 阶段是 “ 天地 图 ・ 上海” 的建 设 。按 照 “ 天
地 图” 标准规范 、 数据保密技术处理等要求 , 完成 了数
收稿 日期 : 2 O l 2 —0 8 —1 6
作者简介 : 陆 明华 ( 1 9 6 9 一) , 男,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地图制图 , 地理信 息系统 。 基金项 目: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高新技术项 目( 3 1 O 0 o O 4 2 5 ( ) o l 6 8 2 2 o l 2 1 A 2 1 O 1 o o 1 )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359a2750e2524de4187e2d.png)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加快“天地图”的建设,对于提供公共服务、推动信息化进程、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是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省级节点(分节点)和市级节点(信息基地),是“天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省、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以“数据最鲜活、使用最便捷、查询最快速、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百姓最信赖”为目标,举全行业之力,加快建设“天地图”省、市级节点,特制定如下方案.一、建设目标按照提供权威、鲜活、统一、高效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的要求,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下,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基于本地区最新地理信息资源,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实现与“天地图"主节点的服务聚合与协同服务,并通过“天地图”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地理信息浏览查询等综合服务,向企业提供增值开发标准接口。
二、主要任务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15-17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主节点、市级节点的互联;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开展省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对本地区“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协同服务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为统一品牌,省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
省份名称”(如“天地图.浙江")。
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完成本市范围18-20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完成“天地图”市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省级节点的互联;完成市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开展市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
天地图解决方案
![天地图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0ca087195f312b3169a567.png)
天地图解决方案篇一:天地图县级节点建设方案淄博市县级“天地图”节点建设方案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XX年12月目录1.2.3.4. 建设思路 ................................................ ................................................... ................................ 4 建设的主要内容 ................................................ ................................................... .................... 5 主要内容 ................................................ ................................................... .................... 5 框架结构 ................................................ ....................................................................... 6 淄博市五区三县“天地图”网站 ................................................ ........................................... 7 二维电子地图 ................................................ ................................................... ............ 8 地图浏览 ................................................ ................................................... ........ 8 基本GIS功能 ................................................ .. (8)兴趣点功能 ................................................ ................................................... .... 9 周边查询 ................................................ ................................................... ........ 9 地图搜索 ................................................ ......................................................... 10 出行分析 ................................................ ................................................... ...... 10 统计分析 ................................................ ................................................... ...... 11 服务中心 ................................................ ................................................... .................. 12 地图服务搜索 ................................................ . (12)服务申请 ................................................ ................................................... ...... 12 服务获取 ................................................ ................................................... ...... 13 地图产品 ................................................ ......................................................... 13 用户指南 ................................................ ................................................... ...... 13 下载中心 ................................................ ................................................... ...... 14 应用示范 ................................................ ................................................... .................. 14 淄博市五区三县“天地图”后台系统 ................................................ (16)服务管理 ................................................ ................................................... (17)服务审核管理 ................................................ . (17)本地服务管理 ................................................ (20)远程服务管理 ................................................ . (23)日志监控管理 ................................................ ................................................... . (26)日志管理 ................................................ ................................................... (26)运行监控管理 ................................................ . (27)用户权限管理..............................................(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天地图解决方案)................................................ (31)模块管理 ................................................ ................................................... (31)部门管理 ................................................ ................................................... (31)用户管理 ................................................ ................................................... (32)角色权限管理 ................................................ . (33)地图产品管理 ................................................ ................................................... . (33)地图产品查询 ................................................ . (33)地图产品发布 ................................................ . (34)地图产品管理 ................................................ . (34)下载中心管理 ................................................ ................................................... . (35)5.6.软件资料上传 ................................................ . (35)软件资料管理 ................................................ . (35)兴趣点管理 ................................................ ................................................................. 36 应用示范系统管理 ................................................ ................................................... .. 36 应用示范上传 ................................................ . (36)应用示范管理 ................................................ . (37)数字淄博综合展示系统 ................................................ ................................................... ...... 37 功能描述 ................................................ ................................................... .................. 37 前提条件 ................................................ ................................................... .................. 38 建设内容报价 ................................................ ................................................... (38)1. 建设思路淄博市“天地图”县级节点是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县级节点(信息基地),是“数字淄博”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市级天地图电子地图联动更新技术与实践
![省市级天地图电子地图联动更新技术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cd2b04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a.png)
电子地图瓦片以文件形式导入到省级地图瓦片服务
中,作为全省 18~20 级地图服务进行统一更新管理维
护。其中,数字城市电子地图和天地图省级电子地图
N+4
必须具有相同的 Tiling Schema 和存储格式。
N+3
3 应用效果
目前,电子地图更新流程简化技术已成熟应用在
[13-14]
。
为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聚合,将各个城市 18~20 级
瓦片服务融合是在天地图省级和数字城市地图瓦
据数字城市电子地图范围,在内网环境将数字城市电
子地图瓦片导入到省级,将数字城市的地图瓦片成果
汇聚到省级平台,联动更新省级地图服务。
2 实现方法
2.1
电子地图更新步骤简化
电子地图更新步骤包括提取变化要素、确定地图
数据。对数据更新变化内容和范围较小,利用 ArcGIS
素在空间上和属性上进行对比,对比结果
为选择条件,提取月度或季度变化数据。
合适的缓冲搜索距离和对比字段,将更新要素与基本要
数据库中的编辑者追踪工具,将编辑者和编辑时间作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28 ·
地理空间信息
2022 年 8 月
第 20 卷第 8 期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ug., 2022
Vol.20, No.8
doi:10. 3969/j.issn. 1672-4623.2022.08.031
省市级天地图电子地图联动更新技术与实践
周婷婷 1
(1. 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天地图省市节点二次开发简介
![天地图省市节点二次开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c5a2e6e7e21af45b307a826.png)
建立一个省市节点需要如下的技术人员,来达成建立站点所必 需的要求
Web前端开发人员 后台服务端开发人员 Web站点美工 运营维护人员
…视具体情况人员配臵可以做相应调配 本章节将介绍省市节点的Web建站的总体技术要求和要点.
Web前端开发基础 -介绍
天地图省市节点的站点开发本质上是结合了GIS和Web基
开发运行时环境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开发全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但是我们能选择跨平台的 产品进行二次开发。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对客户现有应用程序开发的运行环境,但是我们能够选择 提供不同技术手段和水平的平台进行开发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
5
省市级节点二次开发模式分析
开发模式与平台要求
开发背景 开发环境 开发平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Web标准进行页
面布局,这对开发高质量、易维护的浏览器端应用十分重 要。
Web前端开发基础 - 知识体系
掌握JavaScript、HTML、CSS,制作WEB页面 理解AJAX技术 掌握常用JavaScript脚本库(Jquery,Extjs,dojo) 对服务端编程有一定了解 熟练使用至少一种集成开发环境 了解常用天地图服务和OGC服务标准
二维三维、 一体设计
服务支持全 面、符合 OGC规范
• 全面支持吉奥省市通的应用 服务,提供了各种服务的访 问接口,并且严格遵循OGC 的服务规范。
基础灵活、 可自定义
• 拥有灵活的数学基础,具备自定 义金字塔方案和空间参考的能力。 比如:天地图采用的国家标准360 金字塔方案;谷歌地图采用的 WEB墨卡托投影方案。
全面性
上线试运行
针对试运 行准备调 最终检查 所有集成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天地图”2015版简介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天地图”2015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7d106276c85ec3a86c2c50e.png)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天地图”2015版简介【法规类别】测绘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发布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发布日期】2015.10.29【实施日期】2015.10.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第19号)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建设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集成了来自国家、省、市(县)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的各类地理信息资源,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以涉密版、政务版、公众版的方式,向各类用户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天地图”自2011年1月正式上线以来,在政府管理决策、重大工程建设、企业增值服务、百姓日常生活方面形成了数千个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跨层级、跨地区、跨行业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为保障“天地图”提供持续、稳定、高效的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组织对“天地图”进行了功能升级和数据更新。
目前,“天地图”2015版已具备正式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的条件,即日起正式启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持续做好基于“天地图”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欢迎社会各界使用“天地图”提供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
互联网访问地址:,。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访问地址:,。
特此公告。
附件:“天地图”2015版简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5年10月29日附件“天地图”2015版简介“天地图”2015版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出的第六个版本,集成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体服务性能与用户体验较上一版显著提升,可为各类用户提供基本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一、数据内容“天地图”2015版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多比例尺矢量数据、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晕渲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有关综合信息等,主体数据现势性达到2014年夏,部分重要地名现势性达到2015年夏。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f518546cf84b9d528ea7a53.png)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试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4年2月目录1 说明 (1)2 技术依据 (1)3 术语 (1)4 成果数据规格 (2)5 数据处理总则 (2)5.1 数据源 (2)5.2 基本原则 (2)6 技术流程与分类处理要求 (3)6.1 技术流程 (3)6.2 分类处理要求 (4)6.2.1道路数据处理要求 (4)6.2.2铁路数据处理要求 (5)6.2.3水系数据处理要求 (6)6.2.4居民地数据处理要求 (6)6.2.5境界与政区数据处理要求 (6)6.2.6绿地数据处理要求 (6)6.2.7地名地址与兴趣点数据处理要求 (7)7 数据质量要求 (7)附录A 数据分层与命名 (8)附录B 属性结构 (9)附录C 属性参考值域 (16)1说明天地图是由国家、省、市三级节点构成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随着天地图应用的日益广泛与深入,采用“超链接”和“服务聚合”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跨省(市)域、跨层级(国家、省、市)的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查询、专题信息挂接、综合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
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3年启动国家、省、市节点同构试点,旨在通过节点间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软件同构与数据融合,实现更深层次的分布式信息资源集成与协同服务,并为未来基于云架构的分布式服务资源动态调度奠定基础。
数据融合是节点同构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整合国家、省、市各级节点的数据资源,提高天地图各级节点数据的现势性,丰富数据内容。
数据融合的主要对象包括水系、交通、居民地、境界、地名、地址、兴趣点与遥感影像等。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天地图国家、省、市级节点数据融合的总体原则、成果规格、技术流程及处理与质量要求。
各级节点在进行数据融合时,应遵循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并按照实际情况,针对本地数据特点,编制数据处理的相关细则。
2技术依据●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7●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9010-2011●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GB/T 19711-2005●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B/T 20268-200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09●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20053术语●数据融合:从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精度和不同数据模型的地理空间数据中抽取所需要的信息,构建新的地理空间数据集。
“天地图·上海”的建设与应用
![“天地图·上海”的建设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d9963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c.png)
“天地图上海”的建设与应用
陆明华
【期刊名称】《城市勘测》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通过对“天地图·上海”建设历程的回顾,揭示了区域性网络地图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内在关系,重点总结了“天地图·上海”在方案设计、组织实施、数据整合、运维保障、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系统介绍了基于“天地图·上海”平台的4种服务方式及其特点和应用案例,同时对省级节点的完善和市级节点的建设在数据、服务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思路.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陆明华
【作者单位】上海市测绘院,上海20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2
【相关文献】
1.“天地图·昆明”的建设与应用 [J], 武静;方源敏
2.上海信天首次推出“信天通信”品牌服务将由上海推及中国其他城市 [J], 阴志华
3.深入推进天地图建设与应用有力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访国家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 [J], 云天
4.天地图节点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J], 吴贤良;董胜光
5."天地图·河南"建设与应用研究 [J], 赵慧芬;师素姣;黄振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市县级天地图建设方案及案例分析-李观石
![市县级天地图建设方案及案例分析-李观石](https://img.taocdn.com/s3/m/a031ffc202768e9951e738e8.png)
“天地图·常州 ”建设情况汇报
数据建设
三维实景数据建设
2012年6月28日,数据 采集、数据预处理、内 业处理。
7月6日,数据处理完毕, 并部署到数据展示平台。
7月10日,完成试点数据 部署并提交系统精度测 试报告。
“天地图·常州 ”建设情况汇报
软件建设
电运门子维户地系网图统站
“天地图·常州 ”建设情况汇报
“天地图·常州 ”建设情况汇报
总体建设思路
“天地图·常州”建设的总体技术思路为: 在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立足常州本地,充分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的数据优势和软件创新来提高用户黏性。 同时,借鉴商业地图网站领军者的成功经验,以及生活化服务网
站的创新做法,提高“天地图·常州”的可用性和综合服务质量。
❖ 软建件设建内设容特色
基于QuickMap网络地图服务平台构建
QuickMap网络地图服务平台软件, 是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自主研 发的网络地图服务套件。
该套件作为网络地图服务开发通用 平台,能够应用于各个天地图市县 级节点的建设。软件技术简捷高效, 经济实惠,突破了项目经费制约瓶 颈,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建设
✓ POI数据建设44335个
✓ 三维实景数据(80公里试验线路)
“天地图·常州 ”建设情况汇报
数据建设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建设|电子地图(常州市奥体中心)
L18 L11:922L152:4101217:564
“天地图·常州 ”建设情况汇报
数据建设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建设|影像地图(常州市奥体中心)
✓ 2012年9月,开展市区86公里的 全景数据采集实验;11月9日,完 成移动测量系统采购,开始移动道 路实景的采集生产。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d49afb0717fd5360cdc47.png)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捷泰政府事业部产品支持部2013年9月标题1概述“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成果,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公众、企业提供权威、可信、统一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运行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网络,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各类用户可以通过“天地图”的门户网站进行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浏览、查询、搜索、量算,以及路线规划等各类应用;也可以利用服务接口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并利用编程接口将“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嵌入到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网站)中,并以“天地图”的服务为支撑开展各类增值服务与应用,从而有效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
“天地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改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在各省市“天地图”的构建过程中,Esri中国(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整个平台服务的搭建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不仅形成了一套完全符合电子地图规范的地图制图模板,也提供了一套符合规范的服务接口以便于对接到天地图主节点,因此本文就整个天地图数据服务的构建提供说明。
北京捷泰天域科技有限公司|[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2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流程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电子地图制作数据预处理格式转换、数据整合坐标转换、数据集构建数据分层、属性结构电子地图配图数据分类符号渲染配图优化制作缓存服务发布制作缓存服务接口WMTS ArcGIS9.3.1./10.0ArcGIS10.1WFS-GCSW3电子地图制作3.1天地图数据规范地理实体数据及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详见:《CH/Z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9011—2011》《1:400万-1:5万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技术要求》(20100201:试行稿)3.2电子地图配图及缓存进行电子地图制作与服务发布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前期数据处理、电子地图配图和地图服务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
加快“天地图”的建设,对于提供公共服务、推动信息化进程、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是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省级节点(分节点)和市级节点(信息基地),是“天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省、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以“数据最鲜活、使用最便捷、查询最快速、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百姓最信赖”为目标,举全行业之力,加快建设“天地图”省、市级节点,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目标
按照提供权威、鲜活、统一、高效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的要求,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下,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基于本地区最新地理信息资源,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实现与“天地图”主节点的服务聚合与协同服务,并通过“天地图”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地理信息浏览查询等综合服务,向企业提供增值开发标准接口。
二、主要任务
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15-17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主节点、市级节点的互联;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开展省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
对本地区“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协同服务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为统一品牌,省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省份名称”(如“天地图.浙江”)。
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完成本市范围18-20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完成“天地图”市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省级节点的互
联;完成市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开展市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
为统一品牌,市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城市名称”(如“天地图.抚顺”)。
三、建设内容及要求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主要包括在线服务数据集、在线服务软件系统、运行支持环境建设、日常运行管理、典型服务,以及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运行服务机制等。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需要严格按照“天地图”技术标准与规范(附件1)进行,并须符合“天地图”整体技术及性能要求(附件2)。
经测试无法达到要求的将不予接入“天地图”。
(一)在线服务数据集
1.建设内容。
对本地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关专题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形成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线划电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
其中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基于最新省级地理信息资源生产15-17级在线服务数据;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基于最新市级地理信息资源生产18-20级在线服务数据。
此外,还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增加本地兴趣点(POI)、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
2.现势性和详细程度要求。
各省、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保证“天地图”省、市级节点上发布数据的现势性、丰富性。
其中矢量数据〔交通、地名地址(含兴趣点)、行政区划、水系等〕的详细程度和现势性须优于“天地图”主节点发布的同层级线划地图(矢量地图)及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的分辨率与现势性须优于“天地图”主节点同层级影像地图。
在此基础上,道路、行政区划、主要地名等重要要素应保证至少每半年更新一次。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区域的方式分批次发布相应服务,随着本地数据资源的不断更新、丰富而逐渐实现相应层级服务的全覆盖。
3.数据处理要求。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数据须符合测绘行业标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其中的道路数据的几何表达与拓扑关系表达应尽可能遵照《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GB/T 19711-2005)、《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B/T 20268-2006)要求。
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删除涉密信息内容,降低空间精度,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并经地图审核后方可发布。
(二)在线服务软件系统
1.建设内容。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软件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门户网站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在线服务基础系统、服务管理系统等。
2.功能要求。
门户网站系统应提供地理信息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等基本服务。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信息标绘、路径规划、数据提取与下载、空间信息查询分析等扩展服务,并能够接入或集成各类相关网站专题服务。
二次开发接口应实现对“天地图”各类服务资源和功能的调用。
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应可实现在线服务数据的组织管理、符号化处理,并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OGC(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论坛)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的服务管理与用户管理可纳入“天地图”主节点进行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建设自己的平台管理系统,但须与主节点的管理系统联通。
3.性能要求。
在整体性能上,须满足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满足高服务质量(QoS)要求。
省级节点支持峰值并发用户数为1000,市级节点为500。
远距离访问服务等待时间不超过1秒,互操作和信息加载服务等待时间不能超过5秒,平均每个用户(按照标准的GIS 桌面用户考虑)每分钟显示8次地理信息图形/图像。
同时应能实时检测和抵御黑客攻击,满足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的要求。
(三)运行支持环境
主要包括网络接入系统、存储备份系统、服务器系统、安全系统及其它配套系统等。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配置规模与参数(可参考附件2)应满足“天地图”整体性能要求。
(四)日常运行管理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单位须对节点进行日常管理与运行维护,确保提供7×24小时不间断优质服务。
主要工作包括:对数据进行持续更新、补充与完善;对在线服务系统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并不断升级、拓展功能;对运行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控和及时的故障处理;进行数据资源备份、用户交互及反馈意见回应、网站及服务接口应用技术支持、网站运行日志及技术档案管理等。
(五)典型服务
各省、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基于“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和API(应用程序接口),结合本地实际,开发不少于3个典型服务。
四、进度安排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试点阶段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选择若干地区开展“天地图”省、市节级点建设试点。
2011年8月20日前,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完成本行政区域“天地图”省级及1-2个市级节点建设,发布相应层级的网络地图服务(WMTS)、地名地址服务(WFS-G)等,与“天地图”主节点实现互联与服务聚合。
2011年8月下旬,在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会议。
(二)推广阶段
2011年11月30日前,列入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建设试点的12个省(直辖市),完成省、市级节点技术设计、数据生产、设备采购、软件部署与集成,发布相应层级的网络地图服务(WMTS)、地名地址服务(WFS-G),实现与“天地图”主节点的互联与服务聚合。
在此基础上完成不少于3个典型服务。
2011年12月31日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省、市级节点技术设计、数据生产、设备采购、软件部署与集成,发布相应层级的网络地图服务(WMTS)、地名地址服务(WFS -G),实现与“天地图”主节点的互联与服务聚合。
在此基础上完成不少于3个典型服务。
(三)检查评估阶段
2012年1月31日前,完成对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级节点12个试点省(直辖市)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的检查与评估。
2012年4月31日前,完成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的检查与评估。
五、任务分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负责“天地图”建设的指导、协调与检查落实。
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天地图”省级节点的建设和基于“天地图”的推广应用。
对辖区内市级节点建设进行指导、协调与质量检查。
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天地图”市级节点的建设和基于“天地图”的推广应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天地图”顶层设计、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负责“天地图”主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部署;负责主节点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负责主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及运行维护;负责“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接入前的质量检查;负责推广“天地图”的应用。
对“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服务聚合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