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婚俗文化初探
苗族人结婚风俗
苗族人结婚风俗引言:了解苗族人结婚风俗的重要性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文化遗产。
结婚是苗族人生活中的重要仪式,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通过深入了解苗族人结婚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苗族人结婚风俗,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二级标题1:婚前准备三级标题1:提亲在苗族人社会中,男方家庭通常会选择一位媒人代表他们提亲。
媒人与女方家族的长辈商讨婚事,并以一个特殊的鸡蛋仪式向女方家族表示诚意。
如果女方接受,他们会进一步商议婚礼事宜。
三级标题2:聘礼在苗族人结婚过程中,男方家庭需要向女方家庭支付一定的聘礼。
聘礼通常以重金属(如银饰)、布匹、猪、羊等形式存在。
同时,男方还要请婆家的亲戚朋友共同出席结婚仪式。
三级标题3:婚礼预算苗族人结婚仪式通常需要一笔可观的费用。
男方家庭要准备足够的财物来支付聘礼、宴席以及婚礼上的一系列开支。
这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婚礼预算在苗族人社会中非常重要。
二级标题2:婚礼仪式三级标题1:婚礼日期的确定苗族人相信农历的吉利与瑞气,因此选择婚期时会特别重视黄道吉日与农历节日。
他们会请专门的先祖师爷计算宜嫁的日子,以保证婚礼的顺利与吉祥。
三级标题2:拜天地苗族人婚礼仪式的第一步是拜天地。
新娘新郎会在婚礼当天一同跪拜向天地神灵祈求保佑与祝福。
这是一种传统的仪式,象征着婚姻的神圣与庄严。
三级标题3:拜祖先婚礼第二步是拜祖先。
新娘新郎会跟随长辈的引导,前往祖坟拜祭祖先。
他们会献上食物、酒水,并祈求祖先的祝福与保佑。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代表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三级标题4:出嫁仪式在苗族人结婚仪式中,新娘会穿着传统的苗族婚服,新郎则会穿上古老的苗族男装。
他们会载着婚礼物品,沿着特定的路径来到男方家。
这一仪式象征着新娘离开父家,成为新郎家庭的一份子。
二级标题3:婚礼庆祝活动三级标题1:欢迎宴在新娘到达男方家之后,男方家庭会举办欢迎宴会。
对湘西南苗族婚俗'哭嫁'的探析
百家争鸣AIJIAZHENGMINGBMar. 2016 MAGAZINE 57“哭嫁”是湘西南苗族的婚俗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组成元素,也是苗族人民的民族特色。
本文以苗族婚俗为视角,分析了的苗族哭嫁的历史渊源和苗族婚俗的“ 哭嫁”程序,以及苗族婚俗中的“ 哭嫁”歌曲,在苗族婚俗文化的基础上,探究了苗族婚俗哭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引言湘西南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湖南省邵阳市西南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因此便故称南苗族。
追溯长远的苗族历史,翻阅斑斓的苗族文化,毫无疑问,苗族人民的婚嫁庆典就是整个民族的“唯美一环”,而“哭嫁”更是以一种真挚的情感,完美的诠释了苗族人民的地域风情。
随着时代的演变,“哭嫁”已不再是简单的婚礼仪式,有了音乐的融入,“哭嫁歌”逐渐成为了苗族人民的“婚礼庆典”它是一种由音乐而起,由音符所渗透的音乐形式,其浑源纯正的哭腔和绵延婉约的“韶萨”无疑成为了苗族婚礼的符号代表。
一、苗族婚俗“哭嫁”的历史渊源苗族是一个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的悠久民族,从婚嫁祭祀到节日庆典,苗族人民一直都保持着传统的习俗礼仪。
其中“ 哭嫁”就是苗族人民的婚礼习俗之一,根据《凤凰县志》的记载,“哭嫁”是苗族祖先世代相传、长久沿袭的一种传统形式,具体年限已无从考证,但根据县志的解析“ 哭嫁”是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苗族人民认为新娘出嫁“不哭不发, 越哭越发”、“ 新人不哭, 娘家无福”,而且哭得越悠扬、越洪亮,就预示着以后生活会越美满、越顺心。
苗族人民用“ 哭嫁”的形式,表达出对爱情、对亲情、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
二、苗族婚俗的“ 哭嫁”程序如果出嫁是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那么婚礼则是走向这段幸福婚姻的必经章程,如何奏响这段“章程”的礼炮,如何表达这无比幸福的一刻,苗族人民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 哭嫁”。
哭嫁在苗语中译为“ 哩啦哩”也就是《 嫁女歌》,按照苗族婚俗《 嫁女歌》是每一个新娘在出嫁之前,必须要演唱的歌曲,不哭则无法凸显婚礼的隆重,不哭则显得清冷安静,不哭家庭则不会和睦。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湘西苗族是中国苗族的一个主要分支之一,其婚姻习俗中存在着独特的舅权文化。
舅权文化是指在苗族婚姻中,舅舅(姨夫)在婚姻、家庭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权力。
本文将对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进行初步探究。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体现在婚姻仪式上。
在苗族传统婚礼中,新娘必须由她的舅舅(姨夫)带回婆家。
新娘离开家乡前,舅舅会为她举行盛大的婚礼,并在仪式上赋予舅舅的责任和地位。
这一仪式象征着舅舅在新娘成家后的权力和责任,并表明新娘对舅舅的尊重和依赖。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按照苗族的习俗,夫妻在生活中的决策和事务中,舅舅有着重要的话语权。
舅舅可以参与和干涉夫妻之间的事务,包括家庭财产、亲子关系等。
夫妻之间的决策往往需要舅舅的同意或指导,为舅舅在家庭中的地位提供了保障。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体现在家族传承方面。
苗族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在苗族的家族系统中,家族的权力和地位是通过男性血缘关系来延续的。
舅舅作为新娘血缘关系的代表,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力。
他不仅可以继承新娘的家族财产,还能在家族事务中发言决策,维护家族的利益。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与妇女地位的关系也值得关注。
在苗族社会中,妇女地位相对较低,缺乏独立的话语权。
舅权文化给予了新娘的舅舅特殊权力,使得一些妇女在家庭中可以通过舅舅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舅舅作为新娘的代表和支持者,可以在家庭事务中为新娘发声,保护她的利益。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体现了苗族社会中男性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和男性的权力。
舅舅在婚姻、家庭和家族传承方面拥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也为一些妇女在家庭中争取权益提供了可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舅权文化在苗族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发生变化。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湘西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保留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中婚姻习俗更是深受人们关注。
在湘西苗族的婚姻习俗中,舅权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着苗家家庭的结构和发展。
本文将对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进行初探,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湘西苗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舅权文化。
舅权,即舅姑家的权利。
在湘西苗族社会中,妇女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丈夫的舅舅在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在苗家传统观念中,舅舅被视为“腊酒父”,是妻子的“第一父亲”,拥有着严格的管教权和经济权。
这种舅权文化影响了苗族婚姻习俗和家庭生活,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的传统结婚仪式中,舅权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体现。
对于苗族婚姻而言,舅舅的地位比丈夫还要高,因此在结婚仪式上,舅舅必须占据重要地位。
在婚礼上,舅舅要亲自主持婚礼仪式,而新郎则要向舅舅行礼并恭敬地称呼舅舅为“舅父”。
这种尊重舅舅权威的习俗体现了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也凸显了湘西苗族社会中男性权威的重要性。
苗家婚姻中的“出嫁”习俗也与舅权文化密切相关。
在苗族传统观念中,女儿出嫁后不再属于父母家庭,而是归入丈夫家庭和舅姑家庭,因此妻子的地位和生活由丈夫和舅舅共同控制。
这种习俗体现了苗族婚姻中的舅权文化,也影响着妇女的地位和权利。
在苗族家庭中,舅权文化对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苗族传统习俗,夫妻在家庭中存在着严格的分工,丈夫主要负责农田劳作和外出谋生,而妻子则主要负责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
在这种家庭结构中,舅舅在妻子的生活和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妻子的行为和思想观念。
舅权文化成为苗族家庭中的一种权威体系,维系着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舅权文化在苗族社会中也在逐渐淡化。
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法规的保护使得苗族妇女的地位逐渐得到尊重和平等,而不再受到古老的舅权文化的束缚。
湖南湘西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南湘西土家族结婚风俗湖南湘西土家族结婚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湖南湘西,一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地方。
它位于中国南方的湖南省西部,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
这里的土家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闻名于世。
其中,结婚风俗作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展现了古老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
一、湘西土家族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自古以来,土家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里的结婚风俗,既保留了古老的传统,又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结婚风俗流程1. 提亲:男方会派遣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通常会带上一份礼物,以表达对女方的尊重和爱意。
女方家在接受礼物后,会设宴招待媒人,并请族中长辈商议婚事。
2. 定亲:在确定婚事后,男方会向女方家送上一份厚重的彩礼。
彩礼包括钱财、物品等,以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
同时,双方家庭会安排一次见面会,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3. 迎娶:在婚礼当天,男方会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新娘在出嫁前要举行“哭嫁”仪式,以表达对家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男方在接新娘回家时,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背着新娘跨过火盆,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三、风俗场景描述1. 男方家庭拜访:在确定婚事后,男方会带领家人前往女方家拜访,以示尊重。
拜访过程中,女方家会设宴招待男方家人,并安排土家族的传统歌舞表演,以增添喜庆氛围。
2. 女方家庭宴请:在婚礼前夕,女方家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
宴会上,大家会共同品尝土家族特色美食,并欣赏土家族的传统歌舞表演。
3. 双方家长见面:在婚礼前,双方家长会举行一次见面会,商议婚礼的具体事宜。
见面会通常在女方家举行,双方家长会就彩礼、嫁妆等事宜进行协商。
在这个过程中,媒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需要通过沟通协商来达成一致意见。
四、土家族结婚风俗的特色与价值湘西土家族的结婚风俗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民间传统。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湘西苗族是湖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婚姻习俗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苗族婚姻习俗中,舅权文化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在这个特殊的文化中,舅舅在婚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苗族婚姻习俗和舅权文化的初步探索,深入了解这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苗族婚姻习俗的概述在苗族的婚姻习俗中,最为重要的是“古耍”这一传统仪式。
而在这一仪式中,舅舅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
在苗族社会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单位,而婚姻又涉及到两个家庭的结合。
在婚姻中,舅舅作为男方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古耍是苗族婚礼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这是由在乡间、部落生活的苗族人发明,并由乡间机构领导下的人来进行。
古耍各种活动,主要有:踩揭、堆盖、花担、拔秧杆、牵龙毯、拉子索、扯夯象、搬篇筐、耍板凳、歌联乡等。
在古耍活动中,舅舅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他需要在整个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新娘家庭和婚姻的仪式起到关键的作用。
舅舅在苗族婚姻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二、舅权文化的初步了解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一方面反映了苗族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族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苗族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
舅权文化中,舅舅的地位和权力是非常显著的,他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而这一现象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着,对于苗族婚姻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苗族传统文化中,舅舅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这种地位体现在家庭生活中,但同时在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苗族社会中,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而舅舅在家庭和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这种地位使得舅舅在婚姻仪式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责任,而且这种责任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着。
对于苗族传统婚姻观念和舅权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苗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
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舅权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舅权文化在苗族婚姻习俗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试析湘西南麻阳苗族民俗文化
试析湘西南麻阳苗族民俗文化前言湘西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地区,境内的麻阳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该地区人民以苗族人为主,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试析湘西南麻阳苗族民俗文化。
婚俗文化麻阳苗族人民的婚俗文化十分丰富多彩,包括婚前仪式、过程和婚后仪式。
婚前仪式主要是指聘礼的交换和过门礼的进行。
聘礼是指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礼品,过门礼是指女方在婚礼前拜访男方家庭,表示自己的真诚和愿意。
婚礼过程中,新娘会穿戴华丽的婚纱,而新郎则会打扮成英俊的伴郎。
在婚礼上,新人要跳舞、喝酒、招财等主要活动。
婚后仪式主要是指新娘入门仪式和新人拜祖神的仪式。
藏经楼文化藏经楼文化是麻阳苗族人民传承的一项重要文化,自古以来,麻阳苗族人民就非常注重文字的传承和宣传。
因此他们在各村庄中设立了藏经楼,让乡村中的年轻人学习掌握文化知识,以保持族群的文化传承。
藏经楼是麻阳苗族人民传承多年的文化全息。
在这里,他们会每天固定地进行礼仪教育、思想文化教育等活动,这使得每一位藏经楼成员都成为了一个有着文化背景和爱国精神的人。
祭祀文化祭祀文化是麻阳苗族人民非常注重的一项文化。
他们会在每年的特定日子里,给先人和神明祭祀。
在祭祀过程中,麻阳人会献上鲜花、酒水、蜡烛等物品,并在场上敬酒以表达敬意。
麻阳苗族人民会用祭祀来表达他们对祖先的敬爱和对神灵的敬畏。
祭祀文化是他们保持传统、弘扬文化、维系家族和睦等重要群体文化。
民间歌舞文化麻阳苗族人民拥有丰富的民族歌舞文化。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歌曲和舞蹈被广泛传播和使用。
“苗族赛龙舟”、“苗族麻花”、“苗族灯树”等著名的民族节日和文化艺术活动都是他们非常重视和积极参与的。
他们通过歌舞艺术来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表达他们对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小结麻阳苗族民俗文化是湘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他们在婚俗、藏经楼、祭祀、歌舞等方面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这些文化特征不仅反映了麻阳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关心和传承,也为我们了解湘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苗族的结婚婚俗
苗族的结婚婚俗苗族的结婚婚俗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文化多彩,以富反抗精神而著称于世的跨国民族。
那么,苗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苗族的结婚婚俗,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苗族的结婚婚俗1抢婚苗族结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在昭通的“花苗”、马关的“红苗”、麻栗坡的“白苗”、金平的“黑苗”以及楚雄部分地区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抢婚习俗。
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男女双方自愿基础上的抢婚;另一种是当男方看中某一姑娘时,不管是否愿意,便强行抢劫。
前一种抢婚是在男女双方恋爱成熟情况下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抢法是由男方事先选派几个青年好友到女方村寨旁等待姑娘出门,便把姑娘抢走,女方兄长一旦发觉,要作追赶,追至男家,男家便以酒饭款待追赶者,或赠与追赶者若干银钱礼物,便将之打发回家。
姑娘抢至男家后,在预先设置的姑娘住处,用一把纸伞将她象征性的罩住,然后由男子的伯母或其他女性长者用一只活公鸡在姑娘头上绕三圈,此举谓之“捉魂”,经过“捉魂”,姑娘便正式成为男家成员。
约待二三日,男家正式聘请媒人告之女家,并向女家求婚,女方父母要作些形式上的吵驾,事实上也惟有答应男方求婚。
然后议定礼金,择日正式接亲。
正式接亲之前,须将抢来的姑娘送回娘家。
后一种抢婚,通常由男方邀约几个同辈,到女方村旁等候姑娘出村,便强行抢到男家。
苗族宗教习俗认为,被抢到男家的姑娘便丧失了回娘家的权利。
日后,男方也要派媒人到女家说亲,待姑娘和父母同意后,即可举行婚礼。
在金乎"偏苗"中,保有女子婚后"住娘家"习俗,农忙时节到夫家帮忙数日,或逢年节才回夫家佐,但头日到夫家,次日黎明即返娘家。
住娘家期间,男女双方仍可参加"游方"的社交活动。
待生第一个孩子之后,即回夫家长住。
苗族结婚后离婚者不多。
偶有离婚者,手续极其简便。
离婚双方在女家村寨和男家村寨的路途之间"喝酒发誓",以示从此不相来往;或双方各请一"乡老"作证即可。
湘西苗族文化
论湘西苗族之婚恋文化石春诚(化学化工学院 1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内容摘要:婚俗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不同的民族婚俗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湘西苗族婚恋文化丰富,从恋爱到步入婚姻殿堂,苗族青年践行众多传统婚恋习俗。
本文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婚俗的详细了解、资料整理和归纳描述,以揭示湘西地区独特的民族民俗。
关键字:湘西苗族婚恋习俗民俗通过学习湘西民族学这门课,突然对湘西婚恋文化特别感兴趣,比如,他们的“哭嫁”习俗,起初特别不解,本该是喜事,为什么要哭呢?另外,他们的恋爱方式也特别吸引我,同时,以往的习俗不断被社会同化,却感觉湘西苗族的文化还保留的相对比较完整,因而,就特意去详细了解了湘西苗族的婚恋文化学,以此得知:湘西苗族婚俗众多,包括婚恋教育、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和气脸、合事歌、农事歌、排家饭、婚恋习惯法等重要内容。
一、婚俗行式湘西地区苗族在婚俗文化具有苗族婚姻的基本特征,如一夫一妻制、同宗(同姓)不婚、舅权制约、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等。
湘西苗族婚姻有自由婚姻和包办两种形式:(1)自由婚姻湘西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婚姻的缔结多为自由自主,自由选择,父母包办极少。
自由婚姻全过程由青年男女作主张,父母不加干涉。
湘西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赶边边场”或“会姑娘”。
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男女双方通过赶边边场,对话唱歌,相互沟通情感,情投意合后,由男方父母托媒到女方家提亲,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算订婚。
如女方父母不同意,男女双方爱情坚贞不屈,就采取逃婚婚配,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
在订婚后双方仍是自由地参加各种会期和社交活动。
如果一方发现对方在爱情上不专一,就主动地退回信物表示毁约。
从订婚到结婚都是自己作主,父母很少包办,也很少提到嫁妆和彩礼的多寡。
苗族自由结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还有独具特色的抢婚习俗。
苗族婚俗与婚礼习俗
苗族婚俗与婚礼习俗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
作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民族,苗族的婚俗和婚礼习俗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您介绍苗族的婚俗文化,一同走进他们与众不同的婚姻世界。
一、祭祀婚礼在苗族婚礼中,祭祀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环节。
新娘和新郎需要在家中供奉祖宗牌位,并在婚礼前进行祭祀仪式,以祈福祝福。
祭祀仪式通常会在凌晨进行,包括上香、焚纸等传统礼仪。
这是苗族人民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方式,也象征着新婚夫妻对祖宗的祈福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二、宴请婚礼苗族的宴请婚礼以风味独特的苗家酒宴为主,象征着喜庆和团圆。
苗人善饮,他们相信酒能疗伤、增进感情,因此婚礼上不可缺少的便是喝酒。
新郎要招待亲朋好友,尊老爱幼,展现自己的魅力和家庭富裕。
而在新娘家,也会举行隆重的宴请婚礼,欢迎新郎家人的到来。
在宴请婚礼上,亲朋好友们以传统礼仪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同时品尝新郎家的丰盛菜肴,共同庆祝这一喜事。
三、舞蹈婚礼苗族人民非常热爱舞蹈,因此在婚礼上,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苗族的舞蹈形式多样,有“踩板凳”、傩舞、姑娘舞等。
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和亲友们会载歌载舞,共同欢庆新婚。
舞蹈中传递着苗族婚姻的美好祝福,也是人们表达喜悦和祝福的方式。
四、婚礼服饰苗族的婚礼服饰独具特色,展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新娘通常会穿上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在头部佩戴华丽的头饰,穿着花样繁多的刺绣花裙,配上各种珠宝饰品。
新郎则会穿上传统的苗族男装,外面披上华丽的披肩。
整个婚礼场面非常壮观,让人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浓厚的苗族文化。
五、婚庆习俗在苗族婚礼中,同乡的亲友常常会为新人表演歌舞、杂耍等节目,尽情庆祝这一喜事。
这些节目以欢快的音乐和充满激情的舞蹈为主,将整个婚礼气氛推向高潮。
此外,苗族婚礼上还会举行彩娃比赛、糖果雨等有趣的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
六、婚姻观念苗族人民对婚姻有着独特的观念和看法。
他们认为婚姻是两个家庭和两个社区的结合,是家族、部落之间的联姻,婚姻的目的不仅仅是个人间的结合,更是对家族和部落的传承。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湘西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其婚姻习俗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舅权文化作为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苗族社会的生活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进行初步探讨。
一、舅权文化的基本概念在湘西苗族的婚姻习俗中,舅权文化是指新婚夫妇生活在新郎家中,依附于新郎家庭的一种婚姻制度和家庭组织形式。
根据苗族的传统观念,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家族血脉延续的重要保障者,而舅舅在这一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湘西苗族社会中,舅舅在新婚夫妇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和作用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舅舅关系。
在湘西苗族社会中,舅舅不仅在新郎家庭中扮演着家族的重要角色,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家族和社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传统。
二、舅权文化的来源舅权文化的形成源远流长,其来源可以追溯到湘西苗族古老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在苗族社会中,男性的地位和作用一直被看作是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而舅舅作为新婚夫妇生活的重要角色,与苗族社会的传统观念和家族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苗族社会中,舅舅对于婚姻和家庭关系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其地位和作用一直受到苗族社会的推崇和尊崇。
三、舅权文化的实践方式在湘西苗族的婚姻习俗中,舅权文化的实践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婚夫妇居住在新郎家中:在湘西苗族社会中,新婚夫妇通常会选择在新郎家中居住。
而新娘嫁到新郎家之后,通常会受到新郎家庭的儿子和舅舅的教导和照顾,舅舅在新婚夫妇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舅舅对新婚夫妇的扶助和帮助:在苗族社会中,舅舅一般会对新婚夫妇进行扶助和帮助,包括生活上的帮助、经济上的支持等。
舅舅在新婚夫妇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和作用受到苗族社会的普遍认可。
3. 舅舅对家庭事务的重要参与:在湘西苗族社会中,舅舅对家庭事务的参与程度一般比较高。
在一些重大的家庭决策和事务处理过程中,舅舅往往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湘西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婚姻习俗具有浓厚的舅权文化色彩,这种文化在湘西苗族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社会生活、家庭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男方家庭通常会在女方家庭送来彩礼之后,安排一些仪式,称为“拜堂”或“入门”。
拜堂仪式的核心是男方家长向女方家长磕头,表示诚挚的请求,请求女方家长让女儿嫁到男方家中。
女方家长通常会考虑到婚姻的利益,并会要求男方家庭承担一些婚前赠与的责任,以确保女儿的生活和生育权益不受损害。
男方家庭在承担这些责任后,女方家庭才会认可婚事,同意女儿嫁到男方家庭。
在湘西苗族的婚姻习俗中,男方家庭会为女方家庭筹备“三伏沈侯”这种糕点,并对女方家庭进行赠送。
在这个过程中,男方家庭可以体现出对女方家庭婚姻的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也逐渐转变,婚姻赠品也从“三伏沈侯”扩展到了更多的物品。
在湘西苗族的婚姻习俗中,女方家庭在与男方家庭达成婚事后,也会进入到舅舅的“保护管辖范围”之内。
在这个过程中,舅舅有权对妹妹的婚姻和生活进行干涉和约束。
在日常生活中,婆婆、姑姑等女性家庭成员应尊重舅舅的权威,遵守当地的家庭规範,落实好家庭责任,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在湘西苗族的婚姻习俗中,离婚也需要得到舅舅的同意。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妻子在婚姻中受到丈夫的虐待,也需要得到舅舅的同意才能离婚。
这种舅权文化虽然与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碰撞,但是在湘西苗族社会中依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湘西苗族的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但同时也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适当地面对现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挑战,进一步优化文化内涵,扩大文化体系的共性基础,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苗族嫁娶文化作文
苗族嫁娶文化作文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独特的嫁娶文化传统。
苗族人对婚姻有着严格的禁忌,不允许近亲结婚,也不允许同姓通婚。
婚姻的媒人通常由双方的长辈或亲友担任,他们会先行斟酌双方的门第、家世、品行等因素,确认对方是否合适。
一旦确定了双方的婚配意向,就要进行"问亲"的程序。
在"问亲"时,男方会组织一支"问亲队伍",携带象征吉祥的礼物如糯米酒、鸡、猪、糖果等前往女方家中提亲。
女方家人会先设置一些有趣的关卡考验男方,如让他们猜谜、表演节目等,这种游戏性的环节旨在考验男方的机智勇气。
如果男方表现出色,女方就会欣然接受女儿的婚事。
婚礼当天,新郎会骑着马匹,带领亲朋好友组成"娶亲队伍"前往新娘家,沿途要放鞭炮作为庆祝。
新娘则要先由男方家人"挑回门"(即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新娘上马车时还要哭一场以表达对父母家的不舍之情。
婚后的苗族新娘要在丈夫家住满三年才能回娘家,这期间要勤劳持家、孝顺公婆。
三年后,丈夫家人会组织"还盘礼"(即将新娘接回娘家一段时日)。
这种风俗充分体现了苗族人对婚姻的重视,以及对新娘贤惠品德的殷切期望。
苗族的嫁娶习俗博大精深,蕴含了这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珍惜。
苗族婚俗调研报告
苗族婚俗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苗族婚俗,总结苗族传统婚礼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现状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影响。
2. 调研方法为了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
我们前往苗族地区,亲身参与了苗族传统婚礼的仪式,并与当地苗族人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此外,我们还发布了一份网络问卷,邀请了苗族人士和其他对苗族婚俗感兴趣的人参与调查。
3. 苗族婚礼的传统仪式苗族的婚礼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订婚、迎亲和婚后。
在订婚阶段,男方的家长会派人送亲礼给女方家,表示婚姻的意愿。
接下来是迎亲阶段,男方的家人和亲友会身着传统服饰,到女方家迎接新娘。
整个过程中,会有丰富的歌舞表演和习俗传统的仪式。
在婚后阶段,新娘会跟随新郎回到新家,进行家庭祭祀和宴席。
4. 苗族婚俗的演变与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影响,苗族婚俗也在不断演变。
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商业化取代,如现代婚庆公司的介入和新娘嫁妆的商业化。
此外,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青年苗族人士选择更为简化的婚礼仪式,从而减轻经济负担。
然而,苗族人民仍然对传统婚俗保持着重要的认同,许多人仍坚持进行传统的苗族婚礼。
5. 苗族婚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影响苗族婚俗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苗族的传统服饰、歌舞表演和习俗仪式等,在婚礼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进一步弘扬了苗族的文化特色。
婚礼的过程中,年长的长辈会向年轻一代传授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促进了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6. 社会环境对苗族婚俗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环境对苗族婚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新娘嫁妆的商业化和现代婚庆公司的介入,使得一些传统的婚事习俗受到了冲击。
城市化的影响使得一些年轻人的婚嫁观念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个人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然而,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得很多人仍然会选择传统的苗族婚礼方式,从而保持和传承苗族婚俗的传统。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湘西苗族是中国苗族的一个分支,其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苗族是一个有着丰富婚姻习俗的民族,其中舅权文化是他们婚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湘西苗族的舅权文化进行初步探讨。
舅权是指女方的舅舅在女方婚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湘西苗族的传统观念中,女性的发展和福祉与其舅舅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因为在苗族社会中,男女通婚是一种普遍现象,女方一旦成婚就会离开自己的家庭,嫁入丈夫的家庭。
舅舅成为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重要依靠和后盾。
根据舅权文化的传统习俗,女方的舅舅在女方婚姻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舅舅有着为女方提供帮助和支持的责任。
这包括经济上的支持,如婚礼费用的支付、彩礼的准备等;同时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如在女方面临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舅舅也有着一定的权力和决策权。
在一些情况下,女方的舅舅可以代表女方家族与女方丈夫家族进行协商和决策,以维护女方的权益和福祉。
舅舅还有着一定的教育责任,传授女方婚姻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以便女方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舅权文化在湘西苗族的婚姻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苗族社会中,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而非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各方的利益和权益需要得到平衡和保护。
舅权文化通过舅舅的介入和调解,帮助女方和女方家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女方在婚姻生活中的利益得到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中,湘西苗族的舅权文化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舅权文化逐渐向着平等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舅舅的角色也逐渐从传统的权力与义务中转变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舅权文化仍然在湘西苗族的婚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湘西苗族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其婚姻习俗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其中之一便是舅权文化。
舅权文化是指在婚姻中,男方的舅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女方的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在湘西苗族地区,舅权文化往往表现为男方的舅舅与女方的母亲和姑姑建立亲属关系,对女方家庭和婚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湘西苗族婚姻中的舅权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苗族是以母系氏族为主要的社会形态,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比男性更为重要,而男性多为外出谋生或从事其他社会活动。
但是,在女性结婚后,她的舅舅在家庭中的地位会逐渐升高,成为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支持者。
这种舅权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后,在现代湘西苗族地区仍然存在并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传承。
二、男方的舅舅有权主持婚礼。
在湘西苗族地区,男方的舅舅会在婚礼上担任重要的主持人角色。
他会根据传统,为新人们带来祝福和礼物,以及宣布一些重要的婚姻制度和规定。
他还会将婚礼的庆祝活动组织得有条不紊,让新人和宾客们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男方的舅舅会协助女方家庭。
在湘西苗族婚姻中,男方的舅舅会助女方家庭照顾婚礼的筹备工作,包括物资准备、婚礼仪式组织、实际操作的帮助等。
这种协助的举措旨在表达男方家族对女方的尊重和关爱。
四、男方的舅舅会在新婚夫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婚夫妻回到男方家里后,男方的舅舅会在生活和家庭工作方面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在湘西苗族文化中,男方的舅舅被视作新婚夫妻的公公,他需要不断展示出对夫妻关系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需要尽可能地把客人及时安置。
综上所述,湘西苗族婚姻中的舅权文化承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文化特色为这个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亲情、友情和托付感。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文化多样性的日益增加,湘西苗族婚姻中的舅权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在现代化城市中,许多年轻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他们越来越倾向于为自己在婚姻生活中创造一个区别于以往的新的生活方式。
湘西苗族婚嫁习俗
湘西苗族婚嫁习俗苗族婚礼习俗十分传统但是却很有趣,既有父母的包办婚姻也有自由恋爱,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湘西苗族婚嫁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湘西苗族婚嫁习俗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
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
湘西苗族婚嫁习俗:新婚三晚不同宿旧时,苗族人婚娶,新郎新娘三晚不同宿。
姑娘出嫁之日,四邻姐妹相聚一堂,高唱苗歌,抒发离别之情。
男方迎亲时,由女方“高亲”(男女各一直系亲属)送姑娘到男方,从侧门进入洞房。
三日内由“女高亲”朝夕相陪,足不出新房,茶食均在房内。
三日后,拜父母姑嫂,新郎新娘双双到娘家,称“回门”。
“回门”返回后,请苗老师安“家先”,并在本“宗表”中写上新媳妇的名字,表示新娘已是本宗族的人了。
当晚,新郎新娘方可同宿。
新婚三晚不同宿的婚俗,在苗族流传的时间相当久远,其原因未见史籍记载,而民间流传的一些美丽而动听的传说,却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苗族婚俗的渊源。
苗寨老人石青山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不知哪朝哪代的一天,土家族姑娘覃氏到山上采金银花,突遇一只豹子,吓得滚下岩坎,被一石姓苗族年轻措人所救,后来双方有了爱慕之情。
有一天石家请媒人到覃家提亲,覃家夫妇高低不同意,覃母对媒人说:“石家后生救了我女儿性命,恩重如山,要骡要马随便挑,要我女儿做媳妇万万不能。
”这门亲事就搁下来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场大雨落了三天三夜,山洪暴发,覃家房屋倒塌,父亲丧命,粮食被水全部冲走。
正在母女俩为难之时,年轻猎人领着一帮人给覃家送来衣食用品,并对覃母说:“您老人家不嫌弃我们苗家的话,我愿意接您上山,养老送终。
您老人家不愿意上山,我们就帮您修—栋新房。
”一席话,说得老人热泪直滚,但还是不肯上山。
于是,年轻猎人就给母女俩修了一栋—正两厢房的瓦屋。
覃母见年轻猎人勤劳厚道,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了。
女儿出阁那天,母亲心里还是不踏实,就对“高亲”说:“你们把姑娘送去,要陪她三天三夜,如果苗家人真的粗野,就把姑娘给我带回来。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
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初探中文为自然语言,不需要翻译。
以下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的关于湘西苗族婚姻习俗中的舅权文化的文章:湘西苗族是中国境内苗族人口最多,苗族文化最为保存完整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婚姻习俗自然也备受瞩目。
在湘西苗族传统的婚姻制度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舅权文化。
在湘西苗族婚姻中,舅权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在传统的苗族婚姻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因此,当一个男子想要追求一位女子时,他需要先向女方家族的长辈及族长表示意愿,并给出一定的礼物。
若女方家族同意此次婚事,则男方需再次提供更为丰厚的财物。
如果最后确定结婚,男方就需要支付彩礼,并且还需要在婚礼当天向女方家族提供一定的婚宴,以示尊重。
在这整个过程中,女方的舅家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果女方的舅父是家族中的长辈或者族长,那么他可以在婚姻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他可以建议女方家族接受男方的求婚,在彩礼谈判中给予男方帮助,甚至可以作为男方在女方家族中的代理人,出席婚礼并主持一些仪式活动。
在某些情况下,女方舅父甚至可以拒绝男方的求婚。
除了在个人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外,湘西苗族的舅权文化在区域乃至全族范围内也非常显著。
在一些地区,苗族社会被分为若干不同的支系或者称为“乡”。
每个乡设有一个领袖或者称为“头领”,其实质相当于一个族长。
在这些乡中,舅父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都非常高,甚至可以超过族长本人。
一些乡的领袖,甚至会通过对女方舅家族的排斥,来削弱或打压自己竞争对手的地位。
虽然湘西苗族的舅权文化早已被社会学者们广泛讨论和研究,但是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目前尚无明确的答案。
不过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观点,这种文化可能与苗族社会的一些特性有关。
比如,在传统的苗族社会中,男性要求婚的方式非常复杂,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女方舅家族的意愿和态度会影响婚姻的结局。
此外,苗族社会中女性地位相对比较高,不少女性拥有相当程度的财产和权力,因此男性需要得到女方舅家族的支持,才能确保顺利婚姻。
你所不知道的苗族婚俗文化(据说苗族是离婚率最低的民族)
你所不知道的苗族婚俗文化(据说苗族是离婚率最低的民族)苗族年轻男女在恋爱一系列过程是自由的,父母一般不轻易去干涉和阻挠。
但是,双方有意踏入婚姻的殿堂时,结婚就是自由恋爱的分界点了。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婚姻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苗族也不例外。
情投意合的男女都有意向结婚后,会征求长辈的意见,而父母做出决定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点,要看看对方的家中是不是有“蛊”或“鬼”。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苗族“养蛊”、“养鬼”的说法,小万偷偷告诉您,在略为原始的苗族部落中,的确是有人养蛊的哦!不过这类人算是部落中的少数,同村甚至外人都对养蛊人避之不及,会害怕自己中招,也害怕会招来厄运,更别提与这样的人家结为亲家了。
第二点,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苗族里“门当户对”虽然没有汉族那样不可撼动,只要在双方名望、地位、财富等家庭因素差距不是很大,父母不会因此而反对婚事。
苗家女不裸婚苗家的父母从自家女儿出生起,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来为女儿打造银饰。
一般家中有兄弟姐妹时,父母会把田地留给儿子,把银饰留给女儿。
在农村即便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苗家的女儿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嫁妆,一套差不多就价值10万到20万了。
在黔东南地区,女儿出嫁时,娘家还会送她一份“姑娘田”,这块田产会由她自由分配,夫家是无权过问的,这会使她在夫家保持经济上的独立。
苗族逢年过节都注重仪式感,在婚礼是非常隆重的。
婚礼的过程与汉族婚礼步骤无差,古时有三书六礼,三媒六聘。
八起迎亲,十里红妆,凤冠霞披,明媒正娶。
如今在新时代的呼吁下,这些繁文缛节也一切从简了,但结亲的过程中会保留有许多旧事婚礼的习惯,还有属于苗族独特的婚礼风格。
例如在迎亲时,娶亲者在女方村寨会被女方的接亲者用竹竿拦住去路,然后开始对歌,喝拦路酒,散礼等,新郎能不能成功见到新娘就需要伴郎们的表现了,通常接亲队要经过重重“突围”才能如愿以偿到达新娘家,而送亲队伍到新郎家时也要喝了拦门酒才能进家门。
婚后“不落夫家”苗家早些还有新娘不落夫家的习俗,即新婚后十多天后要回娘家,待到农耕时节或者民间节假日时,夫家在接新娘回去小住,直到新娘有了身孕,才真正算是夫家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苗族婚俗文化初探
12本一034刘燕
【摘要】婚俗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文化也有其地方特色
【关键词】湘西;苗族;婚俗
湘西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
作为地域概念的湘西则是泛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地区及常德的桃源,澧县,石门,益阳的安化等23县作为行政区划的湘西指的是湘西自治州的八县市。
它占地1.5万平方公里,人口270多万,其中土家族112万人;苗族89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6%,汉族及其它杂居少数民族约占全州人口24%。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湘西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湘西苗族婚俗文化的内容
苗族婚俗文化表现为赶边边场、恋爱歌会和掷草标等。
赶边边场。
在湘西苗族地区,有的地方至今保留着传统的婚俗:男女双方首先通过赶“边边场”认识,几次交往后,如果双方满意,就会在山上住宿一晚,然后约定再次见面的时间。
觉得时机成熟后,女方就会住在男方家里,直到有了小孩子之后,男方再派人上门提亲、迎亲。
在麻阳,就有“麻阳十八怪,抱着小孩谈恋爱”之说。
恋爱歌会。
在婚恋习俗上,苗族的男女青年婚前都会有以对歌为主要形式,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自由社交活动,湘西称之为“跳月”或“会姑娘”。
掷草标。
所谓“掷草标”是指苗族男女群体游玩择偶时,女方会用草枝扎成一束草标,对着她喜欢的人抛掷,扔在哪位小伙子身上,那么这小伙就得和这姑娘对歌,歌若对得好,那么双方则可单独幽会谈爱。
摸咪。
苗族往脸上抹锅底黑,是有讲究的,它源于男女相爱,是识别姑爷的“钢印”。
后生初次上女方家去相亲,得有同寨的兄弟陪伴。
为了方便未来的岳父辨认特意在“姑爷”脸上抹上黑记,以显示区别。
放口酒。
恋爱中的苗族青年男女与双方父母见过面后,若无异议,就该喝放口酒了。
男方根据女方亲族的多寡,买酒,称肉,打糯米粑粑送去女方,由女方筹办放口酒。
男方亲族和媒人将进女方寨子时大放爆竹,显示名花有主了。
吃放口酒时,女方要请族长和寨上长老,叔伯,同宗兄弟等喝酒,说明家族都放口了。
哭嫁。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3天或前7天开始,也有的前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
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
可以自由地哭。
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
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
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
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
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
“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
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对自己乱定终身的痛恨与无奈等等。
二、湘西苗族婚俗文化的特色
1、自由开放,“浪”性十足
苗族崇尚婚恋自由。
为让青年男女婚恋提供良好机会,专门设定一些固定时间及场所让男女青年相聚。
如“三月三”,“四月八”,“赶秋”等节日,“赶边赶场”等形式使青年男女得到充分的社交自由进行恋爱活动。
2、浓烈的群体本位且注重情趣
湘西苗族婚俗有着浓烈的群体本位且注重情趣等特点。
如苗族青年男女恋爱从古之“跳月”活动到现在的“赶边边场”、“赶秋”等节日聚会,都是以群体形式举行。
众多婚俗仪式参与者众多,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场面生动,寓意深刻,处处体现苗家人民团结向上,热爱生活,和谐共处的民族精神和美好愿望。
总结
湘西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湘西独特的民俗文化。
婚俗文化也受湘西历史、自然及地域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月娥论湘西苗族婚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A]吉首大学学报
[2]邓亚平龙颂江湘西婚俗概述四川民族学院双月刊2011年6月
[3]刘叶波湖南省绥宁县苗族婚俗“哭嫁”初探[A]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