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红豆词》演唱的艺术处理 简析艺术歌曲红豆词

合集下载

歌曲《红豆词》演唱的艺术处理 简析艺术歌曲红豆词

歌曲《红豆词》演唱的艺术处理 简析艺术歌曲红豆词

一、《红豆词》的创作背景与结构分析《红豆词》的歌词选自文学巨著《红楼梦》,是贾宝玉所唱的词,由作曲家刘雪庵作曲改编成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也是一首爱情颂歌。

《红豆词》的旋律是刘雪庵在校学习期间所创作的,所以,该歌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

当时,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处于内战阶段;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正酝酿着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九·一八”事变,直接促使刘雪庵的歌曲创作风格的转变,此前,他一直创作带有浓郁抒情风格的作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浪潮,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内容不再歌风吟月,取而代之的是铁与血的呐喊。

《红豆词》一曲可以说是刘雪庵的创作风格转变的分水岭。

此曲既继承了他早期创作悠扬、浪漫的风格,曲中蕴含着哀怨和呐喊;同时,又巧妙地借助《红豆词》中的唱词,把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与当时社会现状相结合——以爱情为主题去揭示当时悲惨的社会现状,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

也表现出刘雪庵先生借情抒情,面对国难时的哀愁之情与呐喊,使人们产生共鸣。

在对该歌曲的演唱进行艺术处理之前,我们首先要结合歌词,细致地分析此歌曲的创作结构。

《红豆词》的结构为单三部曲式(a﹢b﹢c乐段),以降e小调贯穿始终。

全曲的节奏型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础,此节奏型自始至终贯穿在整首歌曲的发展中,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性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

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目的是以首尾呼应的形式来增强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性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二、对《红豆词》演唱角色的理解表演是演唱和其他表现性艺术共有的特性,表现性特性要求歌唱者要深入地洞悉所表演角色的性格、气质特征及细腻准确地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声乐表演和其他表演门类的不同,是它个性地、抽象地表现,而不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再现和描述,因此更善于抒发人物内心情感。

艺术歌曲《红豆词》的创作特征以及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红豆词》的创作特征以及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红豆词》的创作特征以及演唱分析摘要:艺术歌曲在现在中国声乐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红豆词》这首带有中国传统思想的艺术歌曲,是现在歌唱者学习中最好的范本之一。

这首作品是由曹雪芹作词,刘雪庵作曲,桑桐编配伴奏而成的。

因此,笔者将有针对性的对《红豆词》的创作背景以及演唱分析进行分析。

关键词:艺术歌曲;创作背景;演唱分析;1.艺术歌曲《红豆词》的创作背景刘雪庵,中国近代作曲家,是黄自先生的学生,为中国现代音乐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音乐作品主要以歌曲为主。

有艺术歜曲、流行歌曲、儿童歌曲、还有抗战歌曲及钢琴曲、电影配乐等。

《红豆调》便是他为数不多的艺术歌曲里的其中一首。

刘雪庵的《红豆词》当时是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形所托,为其话剧《郁雷》作一首主题曲。

此《红豆词》与《红楼梦》里的《红豆曲》非同一曲,但调义却完全相同。

滴不尽、开不完、睡不稳、忘不了这些歌词唱出了贾宝玉对大规园中重女子悲切命运的感叹,特别是对自己的心爱之人林属玉,同时也表达了他不变的情和痴。

歌词从里一个侧面道出了痴情儿文不尽的相思之苦,酒血泣泪的苦愁之心。

这首小曲原本是贾宝玉在酒席间即兴演唱的小调,担当贾府败落之后《红豆曲》再次奏起,唱的却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三十年代中期中国正处在乱世之中,特别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山河犹在,国之将破。

所以,刘雪庵这首《红豆词》又藏予了新的思想内容。

面对民族存亡局面,此曲更多的是《郁雷》般的挣扎与呐喊。

可以说这首《红豆词》同样也是朱彤教授想要抒发的民族的屈辱、苦痛之情,同时也借此发出中华民族的挣扎抗争之声。

【1】(二)艺术歌曲《红豆词》的曲式结构此曲为再现单二部曲式,调性为降小调,拍子为4/4拍子,速度为中速,由A、B 两个部分构成。

引子(1-5)小节,A段(1-17)小节,B段(18-30)小节,引子(前奏)共五小节,使用的伴奏音型为大大切分节奏型。

第一小节是降e小调的属加六和弦,(p)很弱处理,给人留下一个美得意境!紧接着旋律( poco rubato),力度上的变化需要演奏者控制指尖的力度,以降e小调主音开始非严格下行模进进行,降e 小调六级和弦开始,并有保持音记号,在弹奏时要稍给些力度,结束于一个阻碍进行属七一六级-主。

歌曲《红豆词》分析及艺术处理研究

歌曲《红豆词》分析及艺术处理研究

歌曲《红豆词》分析及艺术处理研究作者:刘燕平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红楼梦》是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红豆词》是贾宝玉的唱词,表达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

刘雪庵对这首词谱写了乐曲,进行了歌曲创作。

当时正处于中国内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要侵略中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刘雪庵作为学校的学生,通过创作《红豆词》这首歌曲表达自己情感。

《红豆词》是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优秀歌曲,也是创作者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忧虑。

歌唱者在中国艺术歌曲学习和训练中,以这首歌曲为范本,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针对歌曲《红豆词》作品分析及艺术处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歌曲;《红豆词》;作品分析;艺术处理中图分类号:J614;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59-02一、引言《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唱的《红豆词》。

刘雪庵将这首词编写为中国艺术歌曲,成为了一首歌颂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歌曲。

刘雪庵在学校的时候创作了《红豆词》的旋律。

在战乱的社会背景下,刘雪庵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思。

直到“九一八”事变,刘雪庵在创作歌曲的风格上发生了改变,从原有的抒情歌曲转变为激情澎湃的歌曲。

所以,《红豆词》可谓是刘雪庵歌曲创作风格的分水岭。

这首歌曲保留了刘雪庵早期的创作风格,充满了浪漫的风格,旋律悠扬,充满了艺术美感。

在《红豆词》歌曲中,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从中可以体会得到,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述说。

刘雪庵采用这种借歌曲抒情的方法,表达了面对国难而心中充满了哀愁之情。

二、《红豆词》的创作背景《红豆词》的创作者刘雪庵是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学生。

刘雪庵所创作的作品以歌曲为主,歌曲的种类很多,除了艺术歌曲之外,还包括儿童歌曲、流行歌曲、抗战歌曲、钢琴曲等等。

《红豆词》是刘雪庵早期创作的作品。

刘雪庵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并不多,《红豆词》是其中的一首。

红豆曲赏析

红豆曲赏析

《红豆曲》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歌词和旋律都充满了情感和诗意。

以下是对这首歌曲的赏析:
歌词赏析:《红豆曲》的歌词充满了深情和感慨。

歌词以红豆为引子,描述了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红豆是相思的象征,歌词通过描绘红豆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表达了恋人之间的相思之苦。

同时,歌词还通过描述红豆的颜色、形状、口感等细节,展现了红豆的美丽和珍贵。

旋律赏析:《红豆曲》的旋律优美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旋律采用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同时,旋律中还运用了一些特殊的音乐元素,如和声、转调等,使得歌曲更加丰富多彩。

情感表达:《红豆曲》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

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的结合,将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中的情感表达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赞美,更是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艺术价值:《红豆曲》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歌曲。

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非常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歌曲的情感表达也非常真挚,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感动。

此外,《红豆曲》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以红豆为引子,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总之,《红豆曲》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曲,它以优美的歌词和旋律、真挚的情感表达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赢得了广大
听众的喜爱和赞誉。

歌曲《红豆词》演唱的艺术处理

歌曲《红豆词》演唱的艺术处理

学术论坛·音乐与舞蹈艺术教育78ART EDUCATION 2012 · 09一、《红豆词》的创作背景与结构分析《红豆词》的歌词选自文学巨著《红楼梦》,是贾宝玉所唱的词,由作曲家刘雪庵作曲改编成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也是一首爱情颂歌。

《红豆词》的旋律是刘雪庵在校学习期间所创作的,所以,该歌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

当时,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处于内战阶段;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正酝酿着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九·一八”事变,直接促使刘雪庵的歌曲创作风格的转变,此前,他一直创作带有浓郁抒情风格的作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浪潮,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内容不再歌风吟月,取而代之的是铁与血的呐喊。

《红豆词》一曲可以说是刘雪庵的创作风格转变的分水岭。

此曲既继承了他早期创作悠扬、浪漫的风格,曲中蕴含着哀怨和呐喊;同时,又巧妙地借助《红豆词》中的唱词,把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与当时社会现状相结合——以爱情为主题去揭示当时悲惨的社会现状,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

也表现出刘雪庵先生借情抒情,面对国难时的哀愁之情与呐喊,使人们产生共鸣。

在对该歌曲的演唱进行艺术处理之前,我们首先要结合歌词,细致地分析此歌曲的创作结构。

《红豆词》的结构为单三部曲式(a ﹢b﹢c乐段),以降e小调贯穿始终。

全曲的节奏型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础,此节奏型自始至终贯穿在整首歌曲的发展中,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性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

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目的是以首尾呼应的形式来增强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性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二、对《红豆词》演唱角色的理解表演是演唱和其他表现性艺术共有的特性,表现性特性要求歌唱者要深入地洞悉所表演角色的性格、气质特征及细腻准确地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桑桐歌曲《红豆词》的伴奏和声音乐艺术特征解析

桑桐歌曲《红豆词》的伴奏和声音乐艺术特征解析

桑桐歌曲《红豆词》的伴奏和声音乐艺术特征解析作者:邵强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以桑桐先生编配伴奏的艺术歌曲《红豆词》为素材,以其和声和织体特点为研究对象,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和声特点主要从和声结构和和声运用特点进行论述,织体特点从织体层次划分来进行研究,通过对这部作品进行细致分析从中探究其伴奏特色。

关键词:桑桐;和声;织体桑桐(1923~2011)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其作品成功运用了西方和声技法与中国五声性旋律相结合,既体现民族性又具有时代风格特色,充分表现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桑桐先生在为许多民歌、革命歌曲编配伴奏时,其改编的乐曲精致极富民族风格特色,是为分析民族和声不可多得的优秀曲例,艺术歌曲《红豆词》为其中一例,该曲由刘雪庵曲,曹雪芹词,歌曲为将e羽调式,歌词写景抒情,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全曲加反复共十句,句式环环相扣,充满抒情、伤怀之感。

一、和声特点(一)和声五声纵向结构特点艺术歌曲《红豆词》其伴奏和声手法多样,在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歌词内涵意境上都有独特表现作用,本文就其和声纵向结构特点和和声运用特点进行研究。

五声性纵向结构的和声方法是由桑桐先生最早提出,其指出它是以五声调式中各种音程的纵合作为和弦结构基础的和声方法,并且根据其纵向和弦结构构成中所包含的五声调式音的数量可分为三音和弦、四音和弦、五音和弦三类。

在这三类和弦中,凡和弦的构成音相同者为一类,称同音组和弦。

各同音组和弦又可分为基本形式与同音组变位形式。

在艺术歌曲《红豆词》中就有运用五声性纵合化和弦,因其为古诗词歌曲,为体现浓郁的民族风格故采用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如曲例一开始就运用四五度三音和弦,双手相隔四个八度弱奏出现,为乐曲营造幽静氛围,见乐曲第一小节。

全曲四五度三音和弦都有局部体现,最集中体现在乐句“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下方柱式和弦支撑,依旋律定和弦,“展”字在羽音上四五度和弦,“挨”字在徵音上构四五度和弦。

《红豆词》的音乐美与爱情主题

《红豆词》的音乐美与爱情主题

《红豆词》的音乐美与爱情主题介绍《红豆词》是一首中国流行音乐经典曲目,由著名歌手王菲演唱。

这首歌曲以其抒情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被广大听众喜爱。

本文将探讨《红豆词》中展现出来的音乐美与爱情主题。

音乐美旋律与编曲《红豆词》的旋律悠扬动听,通过对于和弦、节奏和音色的巧妙运用,创造了一种温柔浪漫的氛围。

从开场的简洁吉他引子到慢悠悠的钢琴旋律,再到后续加入合唱和弦的高潮部分,整首歌曲充满着变化和张力。

编曲上巧妙地运用了弦乐、打击乐等元素,在彰显愉悦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比效果。

歌声表达王菲作为演唱者,以她独特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为《红豆词》增添了一份伤感与深情。

她的唱腔流畅而感人,通过对音准、音色和音调的细腻掌握,将歌词所传达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她准确把握歌曲中的起伏和节奏变化,在每一个音符间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

爱情主题歌词内容《红豆词》歌词中充满着浓郁的爱情主题。

歌曲以红豆作为象征,表达了爱情中的思念、等待和执着,以及对于分离与相聚不易的渴望。

通过描述爱人离去后心灵上的痛苦与期盼,引发听众对于爱情复杂性与珍贵性的共鸣。

情感表达《红豆词》通过细腻动人的表达,将爱情中充满柔情和苦涩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歌曲开头就直接倾诉出失去恋人时内心上疼痛与不舍之感,并逐渐转化为一份希望与期待。

整首歌曲以其温暖优美的旋律和流动的歌声,将爱情的纠结与坚守娓娓道来,感染着每一位聆听者。

结论《红豆词》以其动人的旋律、精致的编曲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音乐美与爱情主题。

这首歌曲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唤起人们对于爱情复杂性、执着等方面的思考,并在悠扬优美的旋律中传递出浓郁而迷人的情感氛围。

无论是从音乐角度还是从爱情角度去欣赏,《红豆词》都是一首充满魅力和感染力的经典之作。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请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编辑和修改。

艺术歌曲《红豆词》赏析

艺术歌曲《红豆词》赏析

艺术歌曲《红豆词》赏析摘要: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一书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

古往今来,它所引发的“红学”研究热潮从未冷却从未中断过。

这本书也是唯一一本伴随我整个学习历程的经典之作。

因此,今天斗胆提笔,对由刘雪庵先生作曲的《红豆词》稍作评析。

关键词:《红豆词》;节奏;旋律;力度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36-01《红豆词》是《红楼梦》中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在好友冯紫英家的酒宴上所唱的一首曲子。

从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一首普通的相思小曲,但经由贾宝玉唱出的相思意,不难猜出其四年的对象便是林黛玉。

再者,《红豆词》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形象与林黛玉所做的《题帕诗》和《葬花词》内的形象不相上下。

此曲将宝玉本人对情人黛玉的相思之意抒写得极为生动。

词的精妙之处已无需过多赘述,它之所以能深受人们喜爱,给世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与刘雪庵先生精湛的作曲技巧也密不可分。

刘雪庵先生曾于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先生,他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这首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红豆词》。

接下来,我们将从节奏、旋律和力度等方面对此曲进行细微探讨。

(一)节奏。

这首词情绪哀怨,低沉。

因此不宜过于频繁的更换节奏,也不宜出现复杂的音型。

刘雪庵先生去繁就简,采用了较为单一的节奏。

以均分为主,掺插有附点节奏。

使音乐情绪也附着有因苦苦思念所致的无精打采的萎靡。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这种精细的节奏安排无疑为歌曲创作的巨大成功提供了最有力的筹码。

(二)旋律。

如果说节奏是整首音乐的骨骼,那旋律则是它的血肉,它让整首作品变得更加鲜活而生动。

两小节的前奏,就已将整首作品的基调铺陈出来:旋律写作完全符合我们“言未出而情先动”的常态,正如华彦钧先生在传世名作《二泉映月》中所作的那样,一声叹息“”,同样是结束于6,同样是叹息,两位先生在此处会不会是不谋而合呢?在进入歌词部分的音乐中,作者为了加强音乐内部的统一性,并没有摒弃前奏中的因素,而是采用了同头换尾的写作手法,并尤其注意旋律线条的起落,还歌曲以古典之韵味。

歌曲《红豆词》作品分析及艺术处理

歌曲《红豆词》作品分析及艺术处理

血 与泪的戏剧性 。要用流 动的气息 ,忧伤的情感抒 发 内心 的情思 。 起 声 以软起为主 ,但声母 要清晰 ,要用 轻微的摩擦 来保证气 息的流
畅 ,从 而 得 到 流 动 的声 值,不能随意延长 。“ 如睡
不稳 ,忘不 了展不开眉头 ,挨 不明更漏 。 ” 几句之后 的休 止。如果随 意延长就不能准确表达承受爱情 之苦 的年轻儿女内心的压抑与烦闷 。
彤所托 ,为其话 剧 《 郁雷 》作一首主题 曲。此 《 红 豆词》与 《 红楼
《 红豆词 》是一首关 于爱情 的艺术 歌 曲,总体 是 以愁绪 为主 , 所 以整首歌 曲的力度都要 控制好 ,力度不能太 强,要符合艺 术歌 曲 的审美标准 ,不能像 唱咏叹调一样表 达情感冲 突,要不就难 以表现 绵长 的 “ 相 思苦 ” 。 像 原唱周 小燕 教授 的音量 处理就 非常 到位 ,是 我们 学 习演 唱这 首歌 的最 好范本 。同时我们还可 以多听一 下黄 自先 生的艺术歌 曲,这些都对 演唱好这 首作品有很 大的帮助 。另外学 习 美声的歌唱者 也可 以从 意大利古典 艺术歌 曲中揣摩 此 曲的用 声的 。
洒血泣 泪的苦愁之 心。这首 小曲原本是贾 宝玉在酒席 问即兴演 唱的
小调 ,担 当贾府 败落 之后 《 红 豆 曲》再次奏 起 ,唱 的却 是对世事无
歌 曲速度 标记 为 行板 ,不 要 随意 改变 歌 曲的速 度 ,必 要时 可
作相 应 的调整 ,但作 品的整体速度要有 一个基本 的基调 。速 度减慢 会 使整 首歌 就会 显得 拖 拉沉 长 ,本来 的相 思之 意就 会变 成 愁怨 之
如 :如 歌 曲 《 我亲 爱的》 、《 阿 玛 丽 莉 》、《 移动的月亮》等 。
梦 》里 的 《 红豆 曲》非 同一 曲,但词义 却完全相 同。滴不尽 、开 不 完 、睡 不稳 、忘 不了这些歌词 唱 出了贾宝 玉对大观 园中重女子 悲切 命运 的感叹 ,特 别是对 自己的心爱之人林 黛玉 ,同时也表达 了他 不 变 的情 和痴 。歌 词从里一个侧 面道 出了痴 情儿女不尽 的相思之苦 ,

红豆词-音乐鉴赏

红豆词-音乐鉴赏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
瞧不见镜里花容瘦 展不开眉头 捱不明更漏 呀!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听后感受
歌词:这首歌是截取自《红楼梦》,主线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从歌词中我感受 到全歌伤感抒情。“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体现出宝玉对林黛玉的思念 听:给我一种凄凉婉转的感觉,时刻不联想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创作背景
《红豆词》,艺术歌曲,由刘雪庵创作于1943年,为剧作家朱彤根据小说《红楼梦》改编的 四幕话剧《郁雷》(又名:《宝玉与黛玉》)第四幕的插曲,最早由周小燕演唱,后有各种版 本的翻唱,以西班牙歌唱家卡雷拉斯的版本最为著名。歌词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与原 著略有出入。
歌词灵感
歌词取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是贾宝玉所唱小曲的歌词。『红豆』即相思豆,唐代王维 《红豆》诗有『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之句,诗歌中常用以代指相思,此处借指血泪。首 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点出为爱情而苦恼的情景。『开不完』『睡不稳』二句以春秋景色的代换写痛苦的年复一年;“忘 不了”等五句详写因爱而引起新仇旧恨,食不下咽,镜容消瘦。结句又用青山隐隐、绿水悠悠 比喻爱情之难以割舍。
<<红豆词>>鉴赏
词:曹雪芹 曲:刘雪庵 唱:彭丽媛
红豆
红豆树、海红豆和相思子等植物种子 的统称。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相思》诗中写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 撷,此物最相思。一词一诗虽然内容 不同,但意境相通。我们可以想象牛 郎、织女分居两地,但以红豆寄相思。
创作背景 歌词灵感
红豆词 听后感受

论声乐作品《红豆词》演唱的声情并茂

论声乐作品《红豆词》演唱的声情并茂

论声乐作品《红豆词》演唱的声情并茂作者:张辰璐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4期【摘要】歌唱是演唱者与观众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演唱者通过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来表现作品的情感。

笔者就尝试着以刘雪庵创作于1943年的艺术歌曲《红豆词》为例,通过曲式结构、歌词、旋律以及笔者自身的演唱心得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将作品演唱的“声情并茂”。

【关键词】声情并茂;红豆词;演唱心得一、作品创作背景《红豆词》这首作品的歌词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是贾宝玉所唱的《红豆》曲的歌词。

《红豆词》是一首爱情的颂歌,是由刘雪庵创作于1943年的艺术歌曲。

在古代常常将“红豆”比作相思,《红豆词》这首歌便是表达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相思之情。

后来,该歌曲被多人翻唱过。

二、歌曲简介(一)作品曲式分析《红豆词》的结构形式为单三部曲式为a+b+c乐段,首先引子部分1-5小节,a部分6-13小节,b部分14-17小节,c部分18-23小节,全曲以降e小调贯穿。

全曲的节奏型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础,此节奏型贯穿在全曲的发展中,这种环绕型的音调加上数板式的节奏型,宛若有节奏的诵读诗文,耐人寻味。

在全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的两句映衬出歌曲首尾呼应,从而体现出两人爱情之间的相思之情。

(二)《红豆词》歌词解析首句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歌颂出了全曲的爱情主题,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对爱情的坚守,对爱情的信念,对爱情的矢志不渝。

一个“泪”字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当中暗示着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会是一个悲剧。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花楼”表达了他们忧愁的思绪犹如是那“开不完的春柳春花”一般。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说的是两人晚间惆怅,唱出了贾宝玉对林黛玉思念不已。

第四句描绘了两人在初恋阶段所发生的琐碎的“口角之事”刻画了他们“一时好了,一时恼了”的情景。

下一句说的并不是说明他们处在锦衣玉食,也不是形容他们生活的豪华奢侈,而主要是为了说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愁绪连绵不绝。

谈《红豆词》作品演唱技术分析及情感处理

谈《红豆词》作品演唱技术分析及情感处理

谈《红豆词》作品演唱技术分析及情感处理目录一、前言 (1)二、《红豆词》的背景介绍 (2)(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2)(二)刘雪庵的背景介绍 (2)(三)作品创作特点 (3)三、《红豆词》的情感处理 (3)(一)歌曲的情感分析 (3)(二)歌曲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4)四、作品《红豆词》的演唱技巧分析 (5)(一)歌曲演唱中对气息运用的要求 (5)(二)歌曲演唱中对吐字咬字的要求 (6)(三)歌曲对演唱力度的要求 (6)(四)歌曲音色的处理 (7)五、小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红豆词》由现代我国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先生所创作而成。

作品取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的第二十八回中,贾宝玉与宾客在饮酒行令时所作的词。

《红豆词》是对刘雪庵先生创作的众多佳作的采掘,歌曲旋律深情,节奏简练,感情真诚,富有艺术特色与感染力,是音乐学者学习音乐专业理论的必学曲目。

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情感处理以及演唱技巧方面,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对《红豆词》进行理论梳理,从而让声乐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红豆词》,把握好《红豆词》的情感演绎,进而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诗歌文化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红豆词》;演唱分析;情感处理;一、前言古今中外,感情中的“爱”让许多男男女女矢志不渝。

在艺术的创作当中,赞美爱情是永恒主题之一。

早在唐朝时,著名诗人王维便留下了千古名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往后红豆便成为了男女之间相爱相思的信物,历代文人墨客也以“红豆”、“爱情”作为关键词进行诗歌的创作,撰著流传了许多千古佳作,流芳百世。

《红豆词》作为现代我国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先生所创作而成的歌曲,早年由著名歌唱家周小燕所演唱,随后由百代公司出版制作成唱片放送。

该曲目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在日后的中国声乐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成为富有艺术特色与感染力的艺术歌曲,成为所有音乐学者学习音乐专业理论的必学曲目。

本文将从《红豆词》的创作背景、演唱的情感处理以及演唱技术进行探析,从创作背景和演唱技术方面,对《红豆词》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演唱的学习经历,试析《红豆词》的演唱要点与歌曲情感特征,从而让更多的声乐学习者能更加了解《红豆词》的深厚艺术底蕴,把握好《红豆词》的情感演绎,进而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浅析刘雪庵《红豆词》的情感艺术

浅析刘雪庵《红豆词》的情感艺术

歌 曲是 带再 现的 二部 曲式结构 。全 曲以第 一乐 句的节奏型作 为基本 的节奏发展基 调 ,这种巧妙 的 节奏型结合环绕 性的音调 发展 脉络 ,间接地表现 出 了婉 转含蓄 的思想感 情曲线 , 上下游 动的旋律 曲线 , 表现 了血泪相思 的哀 愁与惆怅 。第二 乐句是前 乐句
的心情和想法 , 每一首歌曲都 反映着 当时的时代变化、 社会现象和历史风貌 , 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思想性。 曲作者 刘雪庵 ( 1 9 0 5 -1 9 8 5 ) , 著 名作 曲家、 音 乐 教育家 。毕 业于上海国立音 乐专科学 校 , 随萧友梅 、 黄 自学 习作 曲与和声学 , 与贺绿 汀等被称 为“ 黄 自四 大弟子” 。 新 中国成 立后 , 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艺术师范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等 高等 学府任教授课 。在其创作 生涯早期创 作 了钢琴 曲《 中国组 曲》 等作 品 , 《 长城谣》 《 离家》 《 上前线》 《 民族至 上》 等表现抗 日 情 怀的歌 曲 , 还创 作出 了《 中华儿 女》 《 保家 乡》 等几部 电影歌 曲, 同时谱 写 了《 海军 军歌 》 《 空军军歌》 等军 队歌 曲。 1 9 4 1 年 替郭 沫若的历史剧 作《 屈 原》 谱写 了所有插 曲。 1 9 5 6 年, 刘雪庵根据古 曲 《 平 沙落雁》 创作 了钢琴 曲《 飞 雁》 。可 以说他 的作品 数量 多 , 并且质 量上 乘 , 享誉 海 内外 , 为 中国的音 乐 事 业发展作出 了杰出贡献。
《 红豆词》 是刘雪庵根据曹雪芹的《 红楼梦》 中给
贾宝玉所写的《 红豆 》 谱写的一首经典艺术歌 曲。《 红
豆词》 以诗词 为基调, 音乐与诗词紧密结合, 相互衬
托, 它既保 留了传统诗歌 的风格 , 又被赋 予 了新 的音 乐内容 , 扩 大 了歌 曲的篇幅 , 增强 了戏剧 色彩 , 使歌 曲更具 感人 的魅 力 , 营造 出一种愁肠 百结 、 凄苦哀 怨 和血 泪相思 的缠 绵意境 , 它语 言质 朴 , 内容 丰 富 , 曲 调优 美感人 , 受到 了广大人 民群众 的喜 爱 , 在中 国艺 术歌 曲宝库 中占有非 常重 要的地 位。

《红豆词》的作品分析及主要成就

《红豆词》的作品分析及主要成就

《红豆词》的作品分析及主要成就韩再红陶美良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摘要:《红豆词》本是四大名著《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的一首诗,在剧作中贾宝玉与众朋友饮酒叙谈,行令唱曲时所作,谱曲后仍以原名命名。

1943年,刘雪庵为朱彤的话剧《红楼梦》写了插曲,并由周小燕演唱,1947年由百代唱片公司灌录成唱片,至今已成经典艺术歌曲。

《红豆词》虽然不是古典艺术歌曲中艺术价值最高、传播最为广泛的乐曲,但其经历几次改编,刘雪庵的版本至今也传唱了七十余年,足以看出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红豆词》古典艺术歌曲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15-02一、文学内涵分析《红豆词》根据《红楼梦》中的描述,贾宝玉当时是和众人谈论女儿之情,《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喜欢女人而厌恶男人,他唱出来的这首歌曲也很切合恋爱中女性的愁绪。

词作每一句都在表现相思之情和相思之景,又把相思之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文学上来分析,词作以平实自然的语言和生活现象,通篇没有写一个情字,却满含深沉的感情抒发。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很多词汇都具有特殊的意象和指向,比如“柳”往往代表依依惜别之情,在古代的长安渭水旁有很多柳树,古人送别友人往往在这里作别,通过诗人们不断对“柳”的意象的描写,“柳”便有了情的内涵。

《红豆词》中就用了很多这类意象词汇,达到了虽然没有写一个情字,却情感深沉的艺术水平。

“纱窗”“风雨”一组词让人不免想到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林黛玉在病重的情况下,看着窗外的秋雨,难免心中的悲怆和凄凉,这首《红豆词》恰似她那个时候的心境写照。

开头三句点名主题之后,第四句说“忘不了新愁与旧愁”,这一句在词作的内涵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明了爱情的状态是新愁加上旧愁,而忘不了新愁和旧愁的结果就是:“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这四句是在描写陷入爱情中的生活状态,再好的食物也无法下咽,明亮的镜子里是容颜的逐渐消瘦,眉头紧锁,无法展开,说明感情无处表达,内心得不到舒展。

最新-论古诗词艺术歌曲《红豆词》的美学特点 精品

最新-论古诗词艺术歌曲《红豆词》的美学特点 精品

论古诗词艺术歌曲《红豆词》的美学特点摘要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最灿烂的传统文化之一,用诗词歌赋谱写出的歌曲既传承和发展了古诗词的文化意蕴,又丰富了艺术歌曲的文学内涵。

本文从新的角度对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定义,分类进行理论梳理,并且探究中国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先生的艺术歌曲《红豆词》的审美意境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红豆词》;意境美;韵律美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定义何谓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歌曲诗歌总集,很早就将诗歌与音乐进行了结合,但是由于歌曲大都是即兴演唱,没有很好的记谱方法,所以在流传的过程中没有将音乐旋律很好地记录下来,只留下诗歌。

然而,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文化大规模的涌入,艺术歌曲在中国近代也得到了复兴。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就是将中国的古诗词与西方艺术歌曲的形式进行交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作曲技法相结合。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分类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国古代的琴歌和唐宋的词调音乐,比如《高山》、《流水》、《霓裳羽衣曲》等。

另一类是近代以来,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的传统作曲方式相结合谱写出的带有中国风味的艺术歌曲,比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刘雪庵的《红豆词》等等,而本文所研究的艺术歌曲《红豆词》是20世纪30-40年代,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先生根据《红楼梦》中贾宝玉所唱《红豆》的歌词进行作曲,采用了西方传统的作曲技法与中国的传统的五声调式相融合谱写成。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红豆词》的美学特点1、韵律美1歌词结构美。

中国的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美的文学,注重押韵。

张璐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美学特征》1一文中指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直接影响歌曲的旋律的走向和节奏的处理字的平仄和音高、旋律走向相呼应,而诗句的平仄押韵又是歌曲节奏的创作依据。

而贾宝玉在《红楼梦》中第二十八回蒋雨涵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应冯紫英之召,对歌罚酒所唱《红豆》一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立金波--噎满喉;瞧不见--镜里--花容瘦;展不开--眉头;捱不明--更漏;呀!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浅析艺术歌曲《红豆词》-红豆词艺术歌曲赏析

浅析艺术歌曲《红豆词》-红豆词艺术歌曲赏析

浅析艺术歌曲《红豆词》作者:徐飞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第03期[摘要]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一书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

古往今来,它所引发的“红学”研究热潮从未冷却从未中断过。

这本书也是唯一一本伴随我整个学习历程的经典之作。

因此,今天斗胆提笔,对由刘雪庵先生作曲的《红豆词》稍作评析。

[关键词]《红豆词》;节奏;旋律;力度《红豆词》是《红楼梦》中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在好友冯紫英家的酒宴上所唱的一首曲子。

从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一首普通的相思小曲,但经由贾宝玉唱出的相思意,不难猜出其四年的对象便是林黛玉。

再者,《红豆词》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形象与林黛玉所做的《题帕诗》和《葬花词》内的形象不相上下。

此曲将宝玉本人对情人黛玉的相思之意抒写得极为生动。

词的精妙之处已无需过多赘述,它之所以能深受人们喜爱,给世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与刘雪庵先生精湛的作曲技巧也密不可分。

刘雪庵先生曾于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先生,他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这首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红豆词》。

接下来,我们将从节奏、旋律和力度等方面对此曲进行细微探讨。

一、节奏这首词情绪哀怨,低沉。

因此不宜过于频繁的更换节奏,也不宜出现复杂的音型。

刘雪庵先生去繁就简,采用了较为单一的节奏。

以均分为主,掺插有附点节奏。

使音乐情绪也附着有因苦苦思念所致的无精打采的萎靡。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这种精细的节奏安排无疑为歌曲创作的巨大成功提供了最有力的筹码。

二、旋律如果说节奏是整首音乐的骨骼,那旋律则是它的血肉,它让整首作品变得更加鲜活而生动。

两小节的前奏,就已将整首作品的基调铺陈出来:旋律写作完全符合我们“言未出而情先动”的常态,正如华彦钧先生在传世名作《二泉映月》中所作的那样,一声叹息同样是结束于6,同样是叹息,两位先生在此处会不会是不谋而合呢?在进入歌词部分的音乐中,作者为了加强音乐内部的统一性,并没有摒弃前奏中的因素,而是采用了同头换尾的写作手法,并尤其注意旋律线条的起落,还歌曲以古典之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红豆词》的创作背景与结构分析《红豆词》的歌词选自文学巨著《红楼梦》,是贾宝玉所唱的词,由作曲家刘雪庵作曲改编成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也是一首爱情颂歌。

《红豆词》的旋律是刘雪庵在校学习期间所创作的,所以,该歌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

当时,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家处于内战阶段;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正酝酿着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九·一八”事变,直接促使刘雪庵的歌曲创作风格的转变,此前,他一直创作带有浓郁抒情风格的作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浪潮,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内容不再歌风吟月,取而代之的是铁与血的呐喊。

《红豆词》一曲可以说是刘雪庵的创作风格转变的分水岭。

此曲既继承了他早期创作悠扬、浪漫的风格,曲中蕴含着哀怨和呐喊;同时,又巧妙地借助《红豆词》中的唱词,把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与当时社会现状相结合——以爱情为主题去揭示当时悲惨的社会现状,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

也表现出刘雪庵先生借情抒情,面对国难时的哀愁之情与呐喊,使人们产生共鸣。

在对该歌曲的演唱进行艺术处理之前,我们首先要结合歌词,细致地分析此歌曲的创作结构。

《红豆词》的结构为单三部曲式(a﹢b﹢c乐段),以降e小调贯穿始终。

全曲的节奏型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础,此节奏型自始至终贯穿在整首歌曲的发展中,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性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

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目的是以首尾呼应的形式来增强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性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二、对《红豆词》演唱角色的理解
表演是演唱和其他表现性艺术共有的特性,表现性特性要求歌唱者要深入地洞悉所表演角色的性格、气质特征及细腻准确地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声乐表演和其他表演门类的不同,是它个性地、抽象地表现,而不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再现和描述,因此更善于抒发人物内心情感。

《红豆曲》是《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贾宝玉在酒宴上演唱的“曲儿”,所以,正确理解和表现好《红豆词》这首歌中的角色,演唱者对贾宝玉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是首要条件。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

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贾宝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他的性格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在《红楼梦》这本巨著中,宝玉和黛玉无缘无故、无休止地发愁,他们生于忧愁、死于忧愁……这种情调与《红豆曲》的主题完全吻合。

因此,在表现该作品时,我们要把握好一个“愁”字。

在声乐表演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男生演唱女生的曲子和女生演唱男生的曲子,性别角色错位的现象。

如《红豆词》是贾宝玉所唱,女高音可以尝试吗?答案是肯定的,艺术歌曲不同于戏剧、歌剧那样要求表演者扮演一个固定的角色,艺术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和表演者对歌曲的主观看法。

艺术歌曲必须经过音乐艺术家的二度创作和形象的释义,才能变成听众心目中具体的东西。

在演唱中,由于不同演唱者的思想、文化、艺术修养和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及气质、性格等方面
的差异,对同一首歌曲中角色的理解和表现大相径庭。

从而使听众对同一首歌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这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属正常现象,也是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法国诗人、哲学家保罗·瓦勒里曾说过“一首音乐作品,只是一篇创作,是向一位有能力的表演者所蕴藏的才华开出的一张支票。


三、《红豆词》演唱中的处理与表现
以下笔者将以演唱艺术歌曲《红豆词》的切身感受为例,谈谈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情感处理。

笔者认为,歌唱者在演唱前,务必要从整体到局部地分析该作品,要厘清所表现的声乐作品的风格流派,要了解该作品的词曲作者,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歌词、旋律等。

更为重要的是,发挥自己释义和表演作品的主观能动性。

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音乐的最为重要的两个特点是“声”和“情”。

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情感表现的基础。

首句以“滴不尽的相思血泪”,表明贾、林之间生死不渝的恋情,“泪”字又在《红楼梦》里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所以暗示他们的恋情是带有悲剧成分的。

从歌曲的前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有一个渐弱到渐强再到渐弱的过程。

刚开始音乐的情感应该是低沉含蓄的,这句的音不算高,但要求演唱者要有饱满的气息,声音不要僵硬,要控制好头腔的位置,不能一味地将声音压得低沉,位置不能随音高的降低而降低,相反,位置控制得要和唱高音时一样。

另外,在咬字上也要注
意归韵的问题,“滴”“抛”两个字在重音上,一个归韵到i母音上,一个归韵到o母音上。

以下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作者别有用心地使它们押韵,都压o韵且都是两拍。

在尾音的处理上要把每个o都放在腔体里,适当地在音要结束的时候加点下滑的感觉,更能体现出凄婉的情感。

“尽”“抛”“红”字都是一字唱双音,音平稳地从位置上滑过去,这借鉴了中国戏曲中的甩腔,使得该创作更具古典气息。

第二句“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既表明贾宝玉、林黛玉一见到春柳春花等自然景物便愁从中来,又表明他们的愁绪就像“开不完的春柳春花”一般。

面对春柳、春花、春园、春山,他产生“人将死亡,物将易主”的深沉感慨。

最终,他无法解释“这段悲伤”。

无疑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春柳春花满画楼。

声音上应当延续上一句的含蓄低沉,开字紧接着上句的“豆”,应立即转变腔体,口腔的腔体打开,把声音放在位置上一气呵成。

遇到一字双音的都如同第一句的处理。

最后一个“楼”字,与第一句的“豆”一样归韵到o上。

第三句“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说的是贾宝玉、林黛玉晚间发愁。

这一句恰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的缩写。

这一回说纱窗下、风雨时、黄昏后,林黛玉之所以“睡不稳”。

“睡不稳”的切分节奏紧接后面半拍休止,增添了睡不稳的无奈、哀怨的情绪。

“黄昏后”几个字形成了该曲的一个小高潮,强烈地把情绪推出去,钢琴伴奏在此也标明要渐强的力度,“后”字不能像前两句一样加入下滑音,要坚定,声音应当往上走。

(转第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