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项目工作计划书
![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项目工作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30530fc8d376eeaeaa31f2.png)
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计划书一、项目认识“A waterfront is a significant resource and a challenging opportunity for a city;a chance to be an escape for the pressure—cooker of crowded city life,a chance to be a bright breathing edge of city living。
”-—A.C.Moore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查尔斯﹒摩尔灞河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东北部,处于灞河沿岸,南起西康铁路北至陇海铁路桥,灞河两岸各50米范围内,含灞河水面设计,长约4.5千米,总面积2。
85平方公里。
项目的建设是为更好地实现将灞桥区建设成为宜居新地、商贸新都、生态新城,打造西安绿肺、建设水乡灞桥总体发展目标。
二、工作思路根据我们多年进行的滨水地区规划建设经验,本次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确定规划区的规划范围:灞河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东北部,处于灞河沿岸,南起西康铁路北至陇海铁路桥,灞河两岸各50米范围内,含灞河水面设计,和约4。
5千米,总面积2。
85平方公里。
明确规划用地的特点:明确灞河公园景观规划用地的局限性与有利条件.了解其地形变化、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和生物、景观多样性等特点及坡度差等现状条件,将对项目规划带来的影响。
规划定位:将灞河公园片区建设为一个具有生态园林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及时代特色的城市综合性公司。
规划理念:根据项目特点,规划首先应遵从生态优先的基本理念要求。
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处处考虑充分利用灞河沿岸一切有利的自然条件,以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要求。
浐灞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浐灞湿地公园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71613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f.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宝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7月1日至8月3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保护措施;2. 学习湿地植被、动物等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3. 掌握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 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湿地生态系统调研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文条件、土壤类型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随后,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湿地植被、动物等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浐灞湿地公园具有以下特点:(1)湿地植被丰富,种类繁多。
园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包括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芦苇、香蒲、莲、荷花、柳树、杨树等。
(2)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其中,鸟类种类最为丰富,如白鹭、野鸭、灰鹤、鸳鸯等。
(3)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物种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以下保护与修复措施:(1)加强湿地植被保护,禁止乱砍滥伐,确保植被覆盖率的稳定。
(2)实施湿地水环境治理,确保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禁止非法捕捞、猎杀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4)推广湿地生态旅游,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
3.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利用浐灞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湿地风光、动植物观赏、科普教育等。
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
(1)合理规划旅游路线,确保游客能够充分体验湿地生态美景。
(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湿地风光摄影、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
西安浐灞湿地公园攻略
![西安浐灞湿地公园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282f8d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1.png)
西安浐灞湿地公园攻略概述西安浐灞湿地公园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的一处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3000亩,是西安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该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户外活动。
本攻略将为您介绍浐灞湿地公园的基本情况、游览路线、景点推荐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
基本情况浐灞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市区东北,紧邻灞河,距市中心约20公里,交通便利。
公园由浐灞河湿地和植物景观带组成,展示了河滩湿地、水生植物、湿地林带等自然景观,并设有儿童乐园、户外运动区、休闲区等配套设施,适合全家出游。
游览路线浐灞湿地公园分为东区和西区,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区域游览。
以下是一条推荐的游览路线:1.东区–浐灞湿地公园东区位于公园的东侧,主要以自然湿地景观为主。
–入园后可先参观河滩湿地,欣赏湿地植被的独特风貌,观察河滩上的各类水生动植物。
–沿着湿地林带路线继续向前,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在湿地中心区域有一个观鸟亭,游客可以在亭内观鸟,欣赏到湿地中各种不同种类的鸟类。
–游览完湿地主要景点后,可以到儿童乐园附近的草地上休息,或者在休闲区的露天茶座喝茶休闲。
2.西区–浐灞湿地公园西区位于公园的西侧,主要以人工景观和游乐设施为主。
–入园后可优先参观西区的花坛和花境景观,欣赏各类花卉的盛开。
–继续向前可以到达儿童乐园,这里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孩子们可以玩得非常开心。
–沿着环湖步道继续走,可以欣赏到湖泊和湿地林带的美景。
–在西区的户外运动区还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骑行、慢跑等。
景点推荐1.河滩湿地:浐灞湿地公园的河滩湿地是公园的核心景点之一,这里有广阔的湿地和丰富的水生植物。
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各类动植物,尤其是各类鸟类在这里停歇和觅食的情景。
2.湿地林带:湿地林带位于公园的核心区域,这里有茂密的湿地林木,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阴凉的遮蔽。
在湿地林带里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宜人。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b3202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f.png)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通过对公园概况、设计特点、评价方法等内容的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在对滨水景观进行评价后发现,公园的景观设计独特且吸引人,但存在部分细节不足之处。
文章结尾总结了对公园滨水景观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对于提高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似景观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概况、设计特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改进建议、总结、发展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一处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休闲旅游胜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研究表明,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对提升公园的生态美学价值和吸引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对其滨水景观设计特点、评价方法以及改进建议的深入探讨还比较缺乏。
本研究旨在对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进行评价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生态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指导。
通过对公园的概况、设计特点、评价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的评价研究,探讨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和意义。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特点,探讨其在城市景观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二是分析滨水景观的评价方法,探讨如何客观地评价景观质量和功能性;三是总结滨水景观评价的结果,指出其在公园规划和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四是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旨在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奥雅]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左岸景观设计
![[奥雅]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左岸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0855a1dd3383c4bb4cd27f.png)
项目位置
项目背景
Project Analysis
规划用地范围
灞河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的东部,西南临西安城区。区内拥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汉文帝霸陵、龙山文化米家崖遗志等 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为灞河公园的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灞河沿岸水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多样,具有大规模的湿地资 源。城水关系演变历程由于西安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导致城水关系逐渐变化,由自明朝起的远望灞水到90年代临近灞水,再 到如今将灞水纳入城中,规划河段由远郊河段逐渐转变为紧邻城市的近郊河段。
艺术廊桥 互动阶梯 乐活漫跑道
花溪美地 乐活漫跑道 互动阶梯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功能分区 生态保育园总体结构图
野趣体验 溪畔垂钓 石滩
景观概念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ARK
生态保育园
一溪三园
ECOLOGICAL GREEN BROOK CULTURE EXPERIENCE PARK
ONE BROOK &THREE AREA
文化体验园
生态绿溪
CITY ACTIVITIES PARK
城市活力园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总平面图
10 0
100
50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总体鸟瞰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总体鸟瞰
方案设计
Landscape Concept Design
活动设计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ARK
生态保育园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faf651e02d276a201292e3e.png)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一、公园简介1、公园范围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
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
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
二期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2、公园性质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弘扬,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二、绿化保洁1、公园绿化灞桥湿地公园内植被丰茂,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
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避免外来种。
本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
在物种搭配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做到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能够互相补充,又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其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以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
根据灞河水量,因地制宜,种植适宜植物,既要符合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又要满足审美的需要。
灞河泥沙较多,可以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搭配。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简介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a933fe54afe04a1b071deec.png)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简介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渭河生态景观带和灞河生态景观带的黄金接合部,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上衔大秦岭生态板块,下接泾渭生态湿地,是西安重要的生态聚合点和生态屏障。
公园总规划面积8715亩,4月29日开放的中心区占地总面积4700亩。
该公园具备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乃至西安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内已探明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湿地动物有50科150种——芦蒿遍野、河洲参差、鸿鹭翩飞,美不胜收。
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集生态、绿化、休闲、娱乐、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将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
作为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及公园建设有关要求的具体实践,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将积极践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还“一江清流”给渭河,送“一缕清风”给西安,将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浐灞生态区北翼的发展引擎,西安城市的生态地标,陕西省绿色旅游品牌,国内国家湿地公园的标杆,并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此引领西安“城市绿肺”搏动不息,为西安城市形象注入新内涵。
在参考国内同类型国家湿地公园门票价格的基础上,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充分考虑广大游客的消费水平,本着开放、公益及湿地自然环境保护的原则,将湿地公园门票价格按淡旺季分,4月1日-11月30日为旺季,开园时间为9:00-17:00,门票60元/张;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31日,开园时间为9:30-16:00,门票40元/张。
国家旅游景区门票优惠政策在参观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时适用。
此外园区内实行“一票通”,即一张门票可以游览公园内全部景区,景区内所有景点场馆全部不再另行收费。
公园地处渭河生态景观带和灞河生态景观带的黄金结合部,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上衔大秦岭生态板块,下接泾渭生态湿地,是西安重要的生态聚合点和生态屏障。
公园总规划面积8715亩,4月29日开放的中心区占地总面积4700亩。
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方针,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计划实施退耕还湿面积600亩,自然植被恢复面积1500亩,沙坑改造面积600亩。
西安灞桥滨河生态公园三期、四期右岸河道内土方治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西安灞桥滨河生态公园三期、四期右岸河道内土方治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b2a7cfc10a6f524cdbf85a1.png)
西安灞桥滨河生态公园三期、四期右岸河道内土方治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中十冶集团签审栏工程名称:西安灞桥滨河生态公园三期、四期右岸河道内土方治理工程一标段施工单位:中十冶集团审批:审核:编制: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审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为规范建设工地,提高建设工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达到“整洁、规范、安全、文明”的要求,现制定如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一、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的落实建设单位应按投标文件规定支付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项目费。
二、安全生产及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现场建立生产安全岗位责任制,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应认真做好安全工作,对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
2、组织各级人员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定期和随机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检查,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做到“四不放过”的原则。
发生安全事故应上报及时、准确,不瞒报、慌报。
3、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标语牌,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人人重视生产安全,大家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搞好安全重点控制网。
4、对开挖好的基坑和边坡,对其周边拉上安全警示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5、加强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设立保安室,组织专人看守。
非施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6、土建、绿化交叉施工时,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部位,尽量减少交叉施工,及时加强临边口的防护、防成品破坏等措施。
7、施工现场的供电用电必须依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施工供电线路的搭设,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
夜间施工或在暗处施工,应有足够的安全照明设施,潮湿环境作业应采用安全电压。
8、对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应悬挂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指挥和野蛮操作,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
基于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园林规划设计——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基于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园林规划设计——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feb8e4e87101f69f31959b.png)
基于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园林规划设计——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作者:李春华张霖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5期李春华1张霖2(1 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2;2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园林规划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湿地公园;园林规划;研究;西安浐灞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工程概况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位于灞河与渭河交汇口区域,毗邻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整个区域分布在灞河东西两岸,具备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约7.98km2。
规划区内以河流湿地为主体,同时还包含有河漫滩、沟渠、岛屿、季节性河口洪泛地、堰坝水域和鱼塘等湿地类型。
区域内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科2种,被子植物有48科178种;湿地动物有27目50科约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2城市湿地公园空间规划设计理论在项目中的运用2.1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空间规划指导思想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必须按照“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根据湿地公园资源分布状况、保护对象和周边经济发展现状,对湿地公园的建设进行全面规划。
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必须满足多层次、多物种植物合理搭配,提高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性能和景观品质。
2.2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空间规划原则强调公园空间整体形象的塑造,统一协调道路、区域、节点、地标等空间要素的组织关系,形成有序、和谐的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半干湿地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空间景观框架体系。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系方案理工大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系方案理工大](https://img.taocdn.com/s3/m/466633b9561252d381eb6e66.png)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量保证、水质控制及水系控制方案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研究设计院二零一二年十一月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量保证、水质控制及水系控制方案一、设计原则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浐灞生态区北翼,地处渭灞交汇区域,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国家林业局批复总规划面积5.81平方公里。
其中,将于2013年5月开放的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区项目北至向阳大道,南至启源路,西至草滩路,东至灞河西岸,占地2平方公里。
受西安市浐灞河发展有限公司委托,西安理工大学院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研究设计院配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系控制水量保证及水质控制方案的设计,合理有效解决园区内各个水系之间水量的分配,做到科学合理,保证水质,保证最佳的景观效果。
二、设计方案1.水量保证方案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体结构为“三大功能分区”。
分别是野趣区、精致区、时尚区,三大功能区内的主要景点有18个之多,通过引用灞河水,经渠道自流引水向各个水系注水。
静态蓄水总量为128.7万m³,其中一期野趣区蓄水量103.8万m³,其中SC5-1为39.05万m³,SC10为16.85万m³,这两个池子为已经有水的池子,且与灞河相邻,接受灞河补给,初次注水不予考虑,因此,野趣区蓄水量按47.9万m³,二期蓄水量按24.9万m³计算,一、二期实际总蓄水量为72.8万m³。
渗漏量的考虑,由于园区水系防渗使用膨润土防水毯和复合土工膜,防渗效果较好,渗漏量按蓄水量的0.5%考虑,约0.36万m³/d。
蒸发量的考虑,夏季6~8月蒸发量占全年的46.5%,折算蒸发0.25万m³/d,冬季11月至翌年2月蒸发量仅占全年的8.7%,折算蒸发0.05万m³/d。
降水量的考虑,西安地区年降水总量595.9~732.9毫米,为安全计,不考虑降水水量的影响,对水质是偏安全的。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13ea2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6.png)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对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进行评价研究。
通过概述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基本情况,介绍评价研究方法,分析灞河湿地景观特色,评价生态湿地景观效益,并提出景观优化建议。
研究发现,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设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受到较高评价。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景观设计不够突出、管理不够完善等。
结论指出,进一步优化景观设计、加强管理措施是提升景观品质的关键。
展望未来,需加强生态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自然环境和休闲空间。
【关键词】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评价、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灞河湿地景观特色、生态湿地景观效益评价、景观优化建议、研究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各地纷纷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了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于是在灞桥地区建成了灞桥生态湿地公园。
该公园占地辽阔,拥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动物资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滨水景观,并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通过对该公园的景观特色、生态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公园的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本研究也旨在推动城市湿地生态建设领域的发展,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湿地资源,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通过对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滨水景观的评价研究,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 正文2.1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概述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占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该公园位于灞河流域,是一处地理位置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
灞桥旅游活动策划书3篇
![灞桥旅游活动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5cc7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c.png)
灞桥旅游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灞桥旅游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领略自然风光,凝聚团队力量”二、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举办此次灞桥旅游活动。
三、活动主体公司全体员工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2. 活动地点: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活动内容1. 游览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组织员工参观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欣赏自然风光,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团队拓展活动:在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内开展团队拓展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野餐活动:在公园内进行野餐活动,享受美食,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
4. 自由活动:员工可自由活动,如散步、钓鱼、拍照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计总花费[X]元,具体如下:1. 交通费用:租用旅游大巴车,预计花费[X]元。
2. 门票费用:灞桥生态湿地公园门票价格为每人[X]元,预计花费[X]元。
3. 餐饮费用:包括午餐、晚餐和零食,预计花费[X]元。
4. 其他费用:如活动道具、矿泉水等,预计花费[X]元。
七、注意事项1. 活动前请员工确认好自己的行程安排,确保能够按时参加活动。
2. 活动当天请员工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以便进行户外活动。
3. 活动期间,请员工遵守活动规则,注意安全,不要离开团队。
4. 请员工保持环境整洁,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5. 如遇突发情况,请员工及时联系活动负责人。
[策划部门][策划日期]篇二灞桥旅游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寻梦灞桥,情醉自然"二、活动宗旨本次活动旨在推广灞桥的旅游资源,提升灞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灞桥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游客对灞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活动主体广大游客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在活动现场举行盛大的开幕式,邀请当地文艺团体表演具有灞桥特色的歌舞节目,营造热烈的活动氛围。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绿地系统规划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绿地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fbdbd43a8956bec0975e343.png)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绿地系统规划孙湖燕1,孙 震2※(1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园林景观有限公司,710024;2 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 要: 通过对西安浐灞生态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绿地系统组成、植物体系规划的分析,展现了浐灞生态区绿化生态系统规划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 西安市; 浐灞生态区; 绿地系统; 规划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部,包括浐河、灞河两河四岸的南北向带形区域,南起绕城高速南段,北至渭河南岸,东以灞河的蓝田、灞桥为界,西以浐河流域为界,规划区总面积129 km2,其中集中治理区为89 km2,是一个生态型的滨水城市新区。
该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整个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根据浐灞生态区的总体规划,区内的绿地率将达到48.5%,人均公共绿地35.6 m2/人,规划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为1956.1 hm2。
浐灞生态区是西安主城区中最注重生态绿化,以“生态”为名片的区域,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市最大的一块城市绿色肺叶,在城市生态格局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绿心”地位。
1浐灞生态区绿化生态系统规划的主要特色大水大绿、大疏大密是浐灞生态区作者简介: 孙湖燕(1976—),女,山西汾阳人,工程师。
E-mail: szshy111@163.com。
※通讯作者。
绿化生态系统规划的主要特色。
浐灞生态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以恢复健康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尽可能增加绿量、调整绿地布局结构、完善绿地类型。
绿地系统结合浐灞生态区的地形地貌、水网格局精心布置,同时考虑西安及浐灞区文脉的传承,充分运用自然山水资源,实现城市的绿化和美化,按照城乡结合、公共绿地与专用绿地结合、大中小结合、点线面结合的原则,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使全区公共绿地星罗棋布,专用绿地遍地展开,绿色环带层层互套,蓝带绿带交织成网,形成以乔木为主体,乔、灌、地被和水生植物相结合的多层次群落结构,以增强城市绿叶和绿肺功能。
Xi安八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doc
![Xi安八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doc](https://img.taocdn.com/s3/m/3f1ed2a9453610661ed9f4c1.png)
Xi安八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Xi安八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一、公园介绍1.公园范围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Xi市灞河城区中段。
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毗邻Xi世博会园区。
计划总长度为15公里,总面积为6.75平方公里。
它将分两个阶段建造。
一期工程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地面积1650亩。
二期工程从灞河祥云桥至蓝田边界,长11.8公里,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2.公园自然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和湿地景观的重建,将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堆积、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刘巴和巴水为主题文化,复兴和发展了灞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Xi纺织城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管理工程。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刘巴、巴水为主题文化,复兴和弘扬灞河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景观走廊,有效改善周边地区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第二,绿色清洁1.公园绿化灞桥湿地公园植被丰富,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
在植物配置上,要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尽量利用本地植物,避免外来物种。
当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其他地区的植物可能很难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存活下来。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当地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成为生态灾难。
在物种配置上,应满足生态要求,使水污染物处理功能相得益彰,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形态、叶色、色彩等协调一致。
以获得美丽的风景构图。
根据灞河的水量,因地制宜,种植适宜的植物既要满足各种水生植物的特点,又要满足美观的需要。
巴河有大量的沉积物。
发达的茎和叶植物可以用来帮助阻止水流,沉淀沉淀物,发达的根植物有助于吸收。
关于湿地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
![关于湿地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db92c96c175f0e7dd1372b.png)
一西安市灞柳湿地公园工程背景 该项目北端为渭河河道中心线!与渭河南岸紧密相连!湿地 范围曲折延伸至西北处上灞河 ! 号橡胶坝! 到灞河河道中心线" 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该项目的有效实施以及相应规划内容与其周 边项目渭河南岸西安段河道环境治理!灞河口湿地自然恢复及西 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紧密相关" 二开发建设的工作原则 %"&资源保护持续发展的原则" 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资源 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尽量不破坏湿地现有资源的情况下" 取 土垒土等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进行合理利用!并 在资源保护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建设" %#&功能区结构优化的原则" 项目内部各功能区之间协调发 展!结构优化原则" 功能分区避免重复建设!让游客在不同的分区 有不同的体验!形成难忘的旅游体验" %$&阶段性滚动发展的原则" 城市湿地的开发建设是一项巨 大的工程! 在北方建设一个城市湿地公园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因此!湿地园区的开发建设要遵循阶段性滚动发展的原则" 边建 设!边开发!边开放!边盈利!再到建设上来" 充分利用现有的人 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解决现有资源短缺与湿地园区发展之间 的矛盾" 三灞柳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功能区规划" 功能区是根据旅游活动组织的需要!所划建的 功能性地域单元" 对城市湿地而言!功能区空间结构反映了区域 土地利用的基本框架!是规划开发的设计依据!也是旅游活动和 旅游线路组织的背景空间!更是实施分区管理的区域基础" 因此! 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功能区划是整个项目的重点" #%土地空间结构分析" 根据该建设项目工程的范围!其土地空 间结构形式成以下分化特征' 河 堤 内 外 的 差 异( ((以 河 堤 为 界 !分 化 为 两 个 区 域 '堤 内 为 渭灞三角洲区域!河床蜿蜒!丘洼相间!水面形态多样!基本保留 自然河床湿地形态$河堤之外!村落散布!田园阡陌!间有鱼塘!除 少部分搁荒地外农耕地#果园地广布" 后者位居园区中南部!前者 以弧形绕布于园区的西部和北部" 铁路南北的 差 异( ((陇 海 铁 路 货 运 线 横 贯 园 区 !南 北 一 分 为 二" 铁路线以南!相对远离河道!景观分割较为独立!农业用地为 主!村落和道路占地较多" 铁道以北的堤外部分!景观形象表现出 与堤内的紧密联系性!多洼地沙坑" 地势高 度 的 差 异( ((整 个 项 目 为 平 原 地 貌 !地 势 高 低 变 化 不 大" 堤内部分南高北低!高差较小!水流缓慢" 堤外部分!西南部略 高!东南部略低!高差在 $&'(" 功 能 区 规 划 具 体 内 容 采取区域划分的方法!构建十大旅游功能区!各个功能区内 部!设施和建筑布局适当集中!大片水域绿地覆盖!形成位于绿地 清水自然怡人的环境$创建游览性园区#娱乐性园区#体验性园区 和参与性园区" 四湿地公园资源保护对策 原 有 湿 地 景 观 保 护 %"&湿地水体保护" 加大力度控制生活污染!扩大污水处理厂
灞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状况
![灞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7fc1b4c655270722182ef793.png)
灞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状况一、灞河的历史背景:灞河位于陕西西安市城东。
据《西安府志》记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
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舞,烟雾蒙蒙,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观。
唐朝时候,在灞桥设有驿站,称作“灞亭”,人们多在此处迎送宾客,依依话别,并折下枝头柳枝相赠。
“柳”者,留也!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变成了一种特有的习俗。
灞水、灞柳、灞亭,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生死离别、离愁别绪、诗情才气在这个地方表现得淋漓尽致。
灞河是西安市境内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已北,秦岭北坡。
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在高陵县汇入渭河,灞河古称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
称为灞水。
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曰“灞桥”。
是关中交通要冲,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
灞河是所谓的“八水绕长安”八水之一,全长92.6 公里,流域面积2577 平方公里,比降为12.3%。
,主要支流有清河、辋峪河、浐河。
当地也盛产柳树,当地的柳树也被称灞柳,古人折柳送别倾洒墨水,每年三月柳絮漫空飞扬,何其美哉,灞柳身为长安八景之一“灞柳风雪”即由此而来。
二、灞河开发存在问题(一)防洪标准偏低灞河西临高速一一陇海铁路桥1.4km,河堤可以防御50年一遇洪水,西康铁路一一西临高速段未达到设计标准,西临高速——战备桥3.1km 河堤只能防御10——20 年一遇洪水,灞河两岸东湖路——浐、灞河交汇口堤防需要加固。
浐河南绕城高速——浐、灞河交汇口全长约17km ,目前右岸咸宁桥以上4.5km 为无堤段,新房桥以下堤防需要加固。
由于浐、灞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的复杂环境,因此,防洪任务非常艰巨。
根据西安市防洪规划,浐、灞河城市段的防洪标准应为100 年一遇,而目前河堤防洪标准偏低,防洪形势严峻。
(二)地表水与地下水开发失衡西安是全国40 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379m3 ,相当于全省人均的1/3、全国人均的1/6 。
灞桥区2024年度工作计划
![灞桥区2024年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59ec3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3.png)
灞桥区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灞桥区作为西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区域之一,灞桥区将积极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区域发展,努力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 经济目标: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8.5%以上,增加值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
2. 社会目标: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更加完善,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3. 环境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空气质量和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
4. 政府目标: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推行政务公开,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政府机构。
二、经济发展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灞桥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优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
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举办投资推介会、开展政策宣讲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中央和地方企业到灞桥区投资兴业。
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3. 强化产业链配套: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作,形成产业链条,推动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建设一批专业化、专门化的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4.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
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
5.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加强人才引进、留住和培养工作,吸引更多高级人才到灞桥区工作创业。
建立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
三、社会事业发展1. 教育事业: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师待遇,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推进学校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 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推进综合医改,提高医联体服务水平。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ffcc29fad6195f312ba63a.png)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l、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景观设计规划方案2、项目施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项目实施经验。
1.2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时,本着严把工程质量;合理成本控制;工程进度优先的指导思想,结合各项工程特点,从施工部署各项技术措施的提出及应用,施工方法及设备材料的投入等各个方面着手管理,加强各项目之间的协作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统一管理标准,分层协调监督,周进度管控制度,以达到建成一流的工程为宗旨。
因本项目包括道路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土方工程、桥梁工程等,所涉及规范较多,本施工组织设计不一一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范进行施工管理。
1.3编制原则1、施工组织设计所安排的施工工期、施工方法、设备、劳力配备,是为了确保该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编制的,所定工期,施工方法,采用的设备等有关措施都将是中标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和基础。
3、本项目所有工程的实施及管理必须遵循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有关文件规范。
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如期完成。
4、根据对本项目现场实际调查状况和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结合灞桥湿地生态公园一期施工实际情况及灞桥湿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管理中积累的项目管理经验,认真进行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是以灞河综合治理为重点,其涵括了市政道路工程、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
2.2工程范围本项目位于纺北路战备桥下游,南接蓝田县华胥镇,西到西蓝高速,东临洪庆工业园区为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的规划建设范围。
2.3 施工现场条件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建设范围内存在老河道、原河堤及被开挖的沙坑、倾倒的建筑垃圾等。
河道两侧有原有的河堤及堤顶道路,可以作为施工便道使用。
灞桥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灞桥建设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9a89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e.png)
灞桥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一、总体情况。
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西安市的一个重要城市副中心,也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
自2015年以来,灞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城市规划。
灞桥区委、区政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了《灞桥区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宜居灞桥”的发展理念。
规划中突出了城市绿化、交通建设、市政设施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为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交通建设,灞桥区加快了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新建了多条主干道和支路,提升了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
同时,加强了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优化了公交线路布局,方便了市民出行。
2. 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改善了城市内涝问题。
新建了污水处理厂,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3. 绿化工程,加大了对城市绿化的投入,新建了多个公园和绿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推动了道路绿化和屋顶绿化工作,提升了城市绿化覆盖率。
四、产业发展。
灞桥区委、区政府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同时,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民生改善。
1. 教育医疗,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新建了多所学校和医疗机构,提升了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
2. 社会保障,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
3. 文化体育,加大了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扶持力度,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六、下一步工作。
灞桥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坚持“绿色生态、宜居灞桥”发展理念,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进程。
同时,继续加大对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力度,为灞桥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七、结语。
灞桥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一、公园简介
1、公园范围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
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
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
二期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2、公园性质
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弘扬,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二、绿化保洁
1、公园绿化
灞桥湿地公园内植被丰茂,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
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避免外来种。
本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
在物种搭配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做到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能够互相补充,又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其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以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
根据灞河水量,因地制宜,种植适宜植物,既要符合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又要满足审美的需要。
灞河泥沙较多,可以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搭配。
在沿岸边缘带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如柳树、水松等进行种植,以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相搭配,用美学原则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创造出丰富的水岸之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构图效果,同时又能在水中产生一种动人的倒影美。
在湿地公园,应尽量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
地被植物一般是指低矮的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紧密的灌木等。
地被植物的应用极为广泛,除用以覆盖地面、
保持水土外,又具有美观的枝、叶、花、果等,有多样的季相变化和丰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
野生地被植物应该满足植株低矮、覆盖力强、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无公害、便于管理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对于公园绿化,配有专人每天对植物进行修剪管理,保
证公园植物茁壮成长。
2、公园保洁
公园配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每天从上午七时至晚间十时,对公园卫生负责打扫,保证公园环境干净优美,给游客创造舒适的旅游休息场所;对于灞河流水,种植去污效果比较好的挺水植物,如芦苇,保证水源不被污染破坏。
三、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
1、道路系统
道路交通规划要与区内资源分布相配套,与设施的游览功能相结合,不破坏主体景观环境,设施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建筑风格与景区景点的整体环境保持一致,并充分考虑湿地公园本地生物特性和当地传统文化环境的保护,结合地域文化进行,降低交通设施建设对区域环境的破坏,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提供人车分流、和谐共存的道路系统。
步行道路
系统满足游人散步、动态观赏等功能,串联备出入口、景观节点等内部开放空间,主要路线由花荡、亲水平台、湖心鸢尾岛等组成;车辆道路系统包括机动车(消防、游览、养护
等)和非机动车道路,主要连接与绿地相临的周边空间,其中非机动车道路主要满足游客利用自行车游览和锻炼的需求。
规划时宜根据环境特征和使用要求分别组织,避免相互干扰。
(2)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设施和多样的亲水步道,增进人际交往与地域感。
湿地公园是自然地貌特征最为丰富的景观绿地类型,其本质的特征就是拥有开阔的水面和多变的临水空间。
对其内部道路系统的规划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基础地貌特征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诸如临水游览步道、伸入水面的平台、码头、休息广场等,结合栏杆、坐凳、台阶等小品,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设施和多样的亲水步道,以增进人际交流和创造个性化活动空间。
(3)配置美观的道路装饰小品和灯光照明。
人性化的道路设计除对道路自身的精心设计外,还要考虑诸如坐凳、指示标牌等相关的装饰小品的设计,以满足游人休息和获取信息的需要。
同时,灯光照明的设计也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
道路常用的灯具包括路灯(主要干道)、庭院灯(游览支路、临水平台)、泛光灯(结合行道树)、轮廓灯(临水平台、栈道)等,灯光的设置在为游客提供晚间照明的同时,还可创造五彩缤纷的光影效果。
2、给、排水系统
目前公园给排水正常,但考虑到公园后期发展,本着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建设方针,近、中、远期给水系统应统
一考虑,并留有发展余地;统筹安排居民点、景区、景点等的给水系统,达到既满足各用户的需要,又有利于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供水设施尽量置于隐蔽处,或制作具有特色的建筑小品,为景点增色。
3、供电规划
公园供电规划,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保护区近期用电需要,并为远期发展预留容量;
(2)保证供电安全,线路架设力求做到既不影响景区的美观,不污染视觉,不破坏环境,又便于维修;
(3)合理布局,就近利用,节省投资。
(4)变配电设备要考虑淡旺季节,合理调配。
4、通讯规划
(1)在公园内主要景点附近安装IC卡电话,公用电话亭设计风格、色彩、材质等要求与周围建筑风格和材料保持一致,避免因明线架设和色彩过于亮丽而造成景观的视觉污染;
(2)中国移动通讯和中国联通通讯的网络应覆盖公园的大部分区域。
5、景观建筑、小品配置
湿地公园需要设置一定的景观建筑、小品,一般常用景观小品包括:雕塑、置石、坐凳、栏杆、指示牌等。
常用的景观建筑类型包括:亭、廊、花架、水榭、茶室、码头等。
建筑物的格调应与湿地公园的主格调协调一致,即以生态建
筑为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标准。
建筑风格应定位为有中国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建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挖掘建筑文化,形成特色建筑,将成为湿地公园的一个亮点。
亭、廊和其他配套设施,可以是简单、生态的框架,配上各种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种生态建筑。
6、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规划
旅游服务设施应配合游览区设置,以提供方便周到的旅游服务。
(1)设置固定停靠点,如环公园自行车的自行车驿站等。
(2)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指示牌、解说牌、导游图等,引导游人游览。
(3)提供各种各样的接待服务,如游客服务中心、小卖部等。
(4)休息亭、椅、厕所、垃圾箱等。
7、基础设施维护
公园组织基础设施维护小组,专门对公园水、电、路等设施进行维护,小组成员应都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并持证上岗。
四、商业运营
在公园适宜位置,修建便于游客购物、休息、娱乐的设施场所,该场所的建设应于公园规划相互协调,保证公园的美化。
由专人对商业运营进项全面管理,给游客提供高效的服务。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是一种生态型公园,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也是在物质生活丰富后,适合人们健康、舒适生活环境的场所。
它也是西安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安灞桥湿地公园不仅给人们带来一丝清新感,而且其独特景观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湿地作为“城市之肾”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