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摘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在大学里学习通识课表示不理解。有的同学认为通识课就是基础课或选修课,选通识课就是为了凑学分的;还有一些同学则抱怨教学计划里为什么要安排通识课,最好是专业课多多益善。针对学生们思想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通识教育,大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通识教育。这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高个人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素质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一直推行通识教育课程计划,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定向培养,整个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必须随着转变。此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如果学生不了解各领域最基本法则,也很难在这个信息时代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目前,人们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强调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培训,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而通识教育旨在让学

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非功利性的,能使人受益终生。

第二,通识教育是人性教育。它是人的智慧和见识的通性,它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感教育、独立人格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旨在促进人文、社会和科技文化沟通,发展全方位的人格。

第三,通识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基本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

第四,通识教育是思维方法教育。通识教育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而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方法和特有的科学思维方法。

总体而言,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它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强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重视人的情志的培养等。总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完整的人,是在为学生未来人生做准备。

二、当代大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意义

现在在很多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课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通识课程却有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推行通识教育已成为一种共识。简要地说,当代大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积极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而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目标长期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长此以往,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习得的都是些一鳞半爪的知识片断。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没有机会、没有能力甚至也没有愿望,去了解和思考越出专业知识层面的某些超越性的问题,

更不用说那些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经受通识教育训练的青年,人文关怀将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人文精神也将成为他们的一个标志。

2.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事实证明,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大师级人物,大多具有多个领域的深厚修养和造诣。许多时候,不同领域之间的跨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提琴家。复旦的老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古典诗词和书法造诣深厚,独树一帜,受到多方推崇。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杨振宁先生都有着很好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他们在很多大学同时讲授科学与艺术方面的课程。通识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是在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方能得以造就的。

3.通识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素质结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提前实现了大众化。这几年就业形势却不太乐观,问题出在哪里,因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大学的确要培养专业人才,但是,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专业培养不可能完全跟着跑,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使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的能力、健全的心智去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通识教育来优化自身的素质,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需求。

总而言之,推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形成趋势,这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对每一所大学而言,大学承担着民族文化精神继承和创新、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新人的神圣职责,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是大学的首要使命。能够培养能够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社会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正是大学推进通识教育的力量之源。?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领

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对人生与社会进行反思,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最终形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

在人们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辩论中,有一段话很值得人回味:“如果你有一块木板,你可以漂着过河;如果你有十块,百块木板,你可以搭一座桥过河;如果你有千块万块木板,你就可以造一艘船乘风破浪。”?愿我们的大学生们都能够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做一个乘风搏浪的人。破千层浪,上九重霄!

参考文献:

[1]卢晓东.通识课程的设置与通识教育的理念.http:

[2]【美】罗伯特?哈里斯.通识教育的价值.《教师博览》

2009.12

[3]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解放日报》2008-03-07

作者简介:宋燕子(1981年8月--)女硕士汉族现就职于武昌职业学院文体与通识课部,讲师。研究方向:通识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