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力学讲义

合集下载

第6章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PPT

第6章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PPT

物理关系
G , G , G Ⅱ
12
12 12 f 12
f 12 f m12
m12 m
于是
GⅡ 12
Gf
f
Gm m
6.3.3 植村-山胁的经验公式
E1 EⅠ1 E1Ⅱ
E2 (1 c)EⅠ2 cEⅡ2
1 (1 c)Ⅰ1 c1Ⅱ
2
E2 E1
1
G12 (1 c)GⅠ12 cG1Ⅱ2
(3)泊松比
I 1
,
I 2
当正轴σ1方向受力作用时,纵向泊 松比的定义为
I 1
2 1
单元的横向变形量Δb为 b b 2 b1I 1
从细观来看,单元的横向变形量应等于纤维与基 体的横向变形量之和,即
bbf 2 bm2 bff 2 bmm2 bfff1bmmm1
3
因为
1 f 1 m1
所以
E f 1 Em f 3(1 f )
(拉压 型)
Xc
Gm 1 f
(剪切 型)
7
练习题
• 用材料力学方法证明单向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所承受
载荷Pf与纵向总裁荷P之比为
Pf 1/(1 Em m )
P
Ef f
• 已知某纤维Xft=2000MPa,Ef1=90GPa,基体树脂 Xmt=220MPa,Em=3.5GPa.若基体的延伸率大于纤维,试 求由以上基体和纤维制得的复合材料单向板的临界纤
X ft
X mt
X ft
Em Ef1
vfmin称为纤维控制的最小体积含量
6.4.2 纵向压缩强度Xc
拉压型微屈曲引起破坏的纵向压缩强度
X c 2 f
E f Em f 3(1 f )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低分子是瞬变过程
(10-9 ~ 10-10 秒)
各种运动单元的运动需要 克服内摩擦阻力,不可能
瞬时完成。
高分子是松弛过程
运动单元多重性:
键长、键角、侧基、支链、 链节、链段、分子链
需要时间
( 10-1 ~ 10+4 秒)
.
8
Tg 粘流态
Tf
Td
Tf ~ Td
分解温 度
(1)分子运动机制:整链分子产生相对位移
应变硬化
E D A
D A
O A
B
y
图2.4 非晶态聚合物的应力. -应变曲线(玻璃态)
20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
21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序号 类型
1
2
硬而脆 硬而强
3 强而韧
4 软而韧
5 软而弱
曲线
模量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小


很大

断裂能





F
F
A0
一点弯曲
三点弯曲
均匀压缩 体积形变 压缩应变
F
扭转
F
.
17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 Stress-strain curve
标准哑 铃型试

实验条件:一定拉伸速率和温度
.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18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图2.3 高分子材料三种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
19

2024版复合材料力学讲课课件

2024版复合材料力学讲课课件

31
课程总结回顾
复合材料力学基础知识
涵盖了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 及其力学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深入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 韧性等力学性能,以及不同加载条件
下的力学响应。
复合材料的失效与破坏
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破坏机 理和寿命预测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对
复合材料耐久性的全面理解。
应力-应变关系
分析复合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 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揭示其弹 性性能的变化规律。
弹性力学模型
建立复合材料的弹性力学模型, 如层合板理论、等效连续介质模 型等,可以预测其宏观弹性性能。
2024/1/25
16
塑性力学方法
01
屈服准则
通过确定复合材料的屈服准则, 可以判断其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 塑性变形行为。
复合材料力学研究内容
1 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等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 研究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形式和机 理。
3
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 通过改变复合材料的组分、结构等,优化其力学 性能。
2024/1/25
5
复合材料力学发展历程
2024/1/25
起步阶段
01
随着汽车工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 向发展,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
2024/1/25
29
其他领域应用拓展及创新点
体育器材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体育器材,如自行车 车架、高尔夫球杆、滑雪板等,提高运动成绩和体 验。
医疗器械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人体植入物,如手 术器械、人工关节等,提高医疗器械的性能和人体 相容性。

复合材料力学讲义第二版

复合材料力学讲义第二版

• 已知单层的性质,主要关注沿厚度方向的应力和 应变的变化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单层板的应力-应变关系
1 Q 11 2 Q 21 0 12 Q 12 Q 22 0 0 1 0 2 Q 66 12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复合材料两个典型特征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引言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复合材料的尺度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引言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rain-Stress Relations
• 直法线不变假设
• 在上述假设基础上建立的层合板理论称为经典层 合板理论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经典层合理论
复合材料力学重点内容
简单层板的宏 观力学性能 简单层板的宏 观力学性能
简单层板的应 力应变关系
简单层板的强 度问题

复合材料力学第六章

复合材料力学第六章

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将向高 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还将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VS
挑战
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生产工艺复杂 ,且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存在差异, 这些都是未来复合材料发展需要克服的挑 战。
THANKS FOR WATCHING
量。对于复合材料,不同组分材料的破坏能量不同,因此需要考虑组分
材料的应变能分布和破坏能量。
复合材料的刚度理论
弹性力学理论
该理论基于弹性力学原理,通过求解复合材料内部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物理量,得到复合 材料的刚度性能。该理论适用于小变形情况,可预测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 松比等刚度参数。
经典层合板理论
03
在实际应用中,强度和刚度往往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权衡 和优化。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牺牲一定的强度以换 取更高的刚度或者相反。因此,在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造过 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强度和刚度设计。
04 复合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疲劳现象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会逐渐产生损伤累积,最终导致性 能下降或失效。
疲劳寿命
复合材料在特定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寿命是评估其抗疲劳性能的重要 指标。
疲劳损伤机制
包括基体开裂、纤维断裂、界面脱粘等多种损伤机制的相互作用。
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1 2
断裂韧性概念
表征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是评估复合材料 韧性的重要指标。
断裂韧性测试方法
包括单边缺口弯曲试验、紧凑拉伸试验等。
3
影响断裂韧性的因素
强度与刚度的关系
01
强度和刚度是材料力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之间存在密切 关系。一般来说,材料的强度高则其刚度也大,反之亦然。

复合材料力学课件第01章 绪论

复合材料力学课件第01章 绪论
复合材料力学
教材:沈观林,复合材料力学,清华 教材:沈观林,复合材料力学, 大学出版社, 大学出版社,2006 学时: 学时:32h。 1-8周,最后一次课考试 。 周
第一章
§1.1 概述
绪论
§1.2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的构造 §1.3 复合材料的特点 §1.4 复合材料的应用 §1.5 复合材料的力学分析方法
应用于航空(1)
航空工程中应用复合材料的例子 如表1-7: 如表1 碳纤维树脂基发动机叶片,玻璃钢 直升机飞机螺旋桨,非金属蜂窝夹层雷 达罩,CF/GF复合材料、中间硼纤维增强 蜂窝结构飞机机身,平尾,水平安定面, 垂直安定面,石墨纤维复合材料喷气发 动机,CF/KF混杂复合材料整流罩、主起 落架舱门等。AD200/400,基本上是高强 玻璃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制造的。
特点二
使用复合材料, 使用复合材料,可使设计提前到材料 的制造阶段, 的制造阶段,以最有效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和作用。例如: 和作用。例如:
图5 可设计复合材料结构
特点三
与金属材料相比, 与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抗疲劳 断裂性能要好。一般而言, 断裂性能要好。一般而言, 复合材料 :σe ≈60%σb %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σe ≈30%σb %
§1.4
§1.4 复合材料的应用
复合材料是各国目前都正在大力发展 的新型材料,使得其性能不断提高, 的新型材料,使得其性能不断提高,同时 在先进结构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先进结构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在航空结构上的应用 2∘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3∘在车辆制造业的应用 4∘其他用途
层合板结构
图4 叠层材料构造形式
层合板的表示
层合板的表示方法是按叠层顺序依次将各铺 的角度写入方括号中, 层(ply)的角度写入方括号中,并用斜杠分隔 的角度写入方括号中 例如: 之。例如:[0/90/45/0/45/90/0]、[30/-30] 、 当有对称面时,可只写一半,并用下标S表 当有对称面时,可只写一半,并用下标 表 示对称。例如: 示对称。例如:[60/0/0/60] → [60/0]s 当有重复铺层时,可用数字下标表示。例如: 当有重复铺层时,可用数字下标表示。例如: [60/60/0/0/60/60] → [602/0]s [30/-30/0/0/-30/30] → [±30/0]s ± [30/0/0/30/30/0/0/30] → [30/0]2s 半重复层合板的表示方法为: 半重复层合板的表示方法为: [-30/60/0/60/-30] → [定义: 其它定义:

复合材料力学培训讲座(ppt 32页)

复合材料力学培训讲座(ppt 32页)
x : 纵向应力; r : 环向应力;
p : 内压; D:直径; h:厚度。
06.11.2019
27
NUDT 12.6
第一章 引言
Chap.01
1.2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特点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流程:
选材
效益 材料性能 结构形状、尺寸
校核
合格
结束
稳定性、横向性能
06.11.2019
28
NUDT 12.6
06.11.2019
17
NUDT 12.6
Chap.01
九、增强纤维与基体的作用与贡献
增强材料是决定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模量、延 伸率的关键组分,增强纤维的种类、机械性能和 物理特征,以及增强材料的体积含量、纤维的取 向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性质
树脂基体则是粘接并包容纤维,使纤维免受摩擦 损伤,均衡和传递构件所承受的载荷的主要组分, 树脂基体的种类、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决定了复 合材料的剪切强度、横向拉伸强度(非纤维方 向)、压缩强度、耐化学腐蚀等性质)
拉—剪耦合,弯—扭耦合,拉—弯耦合效应
06.11.2019
23
NUDT 12.6
第一章 引言
Chap.01
1.2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特点
结构设计:
在给定的载荷条件和安全系数下,确定结构而完成某一
或某些功能所必须的合理形状或尺寸。
p
各 向 同 性 材 料
b

k
p A
b :屈服强度;
K:安全系数;
L
材料,用与常规材料构件相同的结构形式、尺寸、形状和连接方法来
制作复合材料构件,设计时的载荷条件、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均完全
套用常规材料的规范。由于复合材料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各向异性

第七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复合规律ppt课件

第七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复合规律ppt课件

u m
(常见情况)
①当 Vf 较低时
单层板中纤维断裂(图7.11(d))而附加到基体 上的额外载荷不足以使基体开裂,而可以全部承受, 此时复合材料的强度为:
1u
muVm
u m
1Vf
②当 Vf 较高时 纤维断裂时,转移载荷大。
u 1
m
u f
m
Vf
1.0 0
u 1
uf Vf
m (1Vf )
1 Vm V f

E2 Em E f
E2
EmV f
EmE f E f (1 V f )
⑶单向板的主泊松比ν12
复合材料的主泊松比——是指在轴向外加应力时横 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
横向收缩,纵向伸长
主泊松比
12
2 1
1 —纵向应变
2 —横向应变
横向变形增量 W为:
W W f Wm
W
12
W
1
W f
f
VfW
1
Wm
m
VmW
1
121W V f f 1W Vm m1W
12 V f f Vm m
⑷单层板的面内剪切模量G12
假定纤维和基体所承受的剪切应力相等,并假 定复合材料的剪切特性是线性的,总剪切变量为D。
试样的剪切特性: f m
若试样宽度为W,则有剪切应变:
u 主要依赖于
1
u m
在纤维断裂前先发生
基体断裂,于是所有载荷转移到纤维上。
树脂破坏时(和破坏后): m 0
刚破坏时: f f
纯树脂破坏时:
u 1
u m
纯纤维破坏时: u 1
u f
当V f 很小时,纤维不能承受这些载荷而破坏,故有:

复合材料力学课件第02章-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基础

复合材料力学课件第02章-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基础

通过研究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机制和 破坏准则,可以预测和防止在使用过 程中出现的损伤和破坏,提高复合材 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化设计
利用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理论,可以对 复合材料的铺层角度、厚度等进行优 化设计,以实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功 能特性。
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
在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等生物医学 工程领域,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理论被 用于模拟和预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 力学性能。
边界条件和载荷的复杂性
由于各向异性材料的特性,其边界条件和所受的 载荷也相对复杂,需要细致考虑。
3
数值模拟的困难性
由于各向异性材料的复杂性,数值模拟方法需要 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准确模拟其力学行为。
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更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针对各向异性材料的特性,发展更高效、精确的数值分析方法, 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
详细描述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是确定弹性力学问题解的重要因素。边界条件描述了材料边 界上的应力分布,而初始条件描述了材料在初始时刻的应力状态。这些条件对于 确定材料的响应至关重要。
各向异性弹性常数及其物理意义
总结词
描述各向异性弹性材料的五个独立弹 性常数及其物理意义。
详细描述
各向异性弹性材料的五个独立弹性常数包括三 个主剪切模量G1、G2、G3,一个主压剪切模 量G12,以及一个主压模量K1。这些弹性常数 分别描述了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剪切和压缩行 为,对于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预测其响应具 有重要意义。
平衡方程
总结词
描述各向异性弹性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平衡关系。
详细描述
平衡方程是描述材料内部应力分布的微分方程,它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即 在一个封闭的体积中,应力矢量的散度为零。平衡方程是建立各向异性弹性力 学方程的基础。

复合材料力学(全套课件240P)

复合材料力学(全套课件240P)

第一章、引言
复合材料力学
随直径减小,玻璃纤维拉伸强度趋 向于原子间的内聚强度11,000MPa
随直径减小,玻璃纤维拉伸强度 趋向于玻璃板材的强度170MPa
这是因为细小的纤维直径直接导致以下结果: 1) 更少、更小的微观裂纹;
2) 聚合物链延展并取向;
3) 结晶更少并且晶体间的断层密度更低;等等。
第一章、引言
复合材料力学
宏观力学(Macromechanical or phenomenological) 理论: 根据沿某些特定方向测试得到的复合材料的 宏观力学性能预报其受其它任意载荷的力学特性。 细观力学(Micromechanical)理论: 仅仅根据组成 材料的力学性能预报复合材料受任意载荷作用的 力学特性。 细观理论与宏观理论相比的优点: • 只需一次性确定组成材料的性能参数, 大大节省时间与金钱; • 可以事先由组成材料设计复合材料的性能。
第一章、引言
1.3 组成材料
1.3.1 增强体
复合材料力学
典型增强纤维
1) 玻璃纤维(Glass fiber) 分为E型、 S型、A型和C型,主要成份为SiO2, 另 含有些其它氧化物。 E (electrical insulator)型玻璃纤维应用最广, 1938 年实现商业化生产。现代复合材料诞生于1940年。 S型玻璃纤维比E型纤维的模量、强度及韧性都高, 但价格更高,最初主要是军用。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各异的单一材 料,经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组合而成的一种新 型材料。
复合材料分为天然与人工合成两大类。天然复合 材料种类繁多,包括一些动、植物组织如人的骨 格。我们只讨论人工合成复合材料 。 大多数人工合成的复合材料都是由两相构成:一个 是增强相,为非连续体;另一个是基体(matrix)相, 为连续体。

复合材料力学讲义(第二版)2精品PPT课件

复合材料力学讲义(第二版)2精品PPT课件
–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σe: Replace E by σe. – Thermal conductivity, k: Replace E by k.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MCs: Increased toughness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MCs: Increased toughness
• (A) Crack Deflection (偏转) – A crack meeting the reinforcement is deflected along the interface where energy is used to effect separation
– The properties of the fibre
–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in
– The ratio of fibre to resin in the composite (Fibre Volume Fraction)
– The geometry and orientation of the fibres in the composite
TERMINOLOGY / CLASSIFICATION
• Composites
– Multiphase material w/significant proportions of ea. Phase
• Matrix — The continuous phase
– Purpose is to transfer stress to other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ses, protect phases from environment

复合材料力学ppt

复合材料力学ppt

yx
y
yz
zx zy z
变形分析
物质坐标和空间坐标 应变张量的定义 微小应变张量的几何解释 主应变和应变主轴 应变协调方程
几何方程
x
u , x
yz
y
v , y
zx
z
w z
,
xy
w y
v z
;
u z
w ; x
v x
u y
.
x
yx
zx
xy y zy
x z
– 美国国防部委托国家科学研究院发表的面向21世纪国 防需求的材料研究报告指出
• 复合材料包括三要素:
• 基体材料 • 增强相 • 复合方式界面结合形式
• 复合材料的分类
– 按增强剂形状不同;可分为颗粒 连续纤维 短纤维 弥散晶须 层状 骨架或网状 编织体增强复合材料 等
– 按照基体材料的不同;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基复合 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 材料等
y z
z
变形协调方程
2 x y 2
2 y x 2
2 xy xy
2 y z 2
2 z y 2
2 yz yz
2 z x 2
2 x z 2
2 xz zx
x
xz y
xy z
yz x
2 2x yz
y
xy z
yz x
zx y
2 2y zx
z
yz x
zx y
xy z
2 2z xy
物理方程— 本构关系 Hooke 定理
on S :
s
u u*
v v*
w w*
• 第三类基本问题
– 在弹性体的一部分表面上都给定了外力;在 其余的表面上给定了位移;要求确定弹性体 内部及表面任意一点的应力和位移

复合材料力学讲义

复合材料力学讲义
加捻的纤维束增强了基体
第32页/共132页
圆形截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E2的影响
上述分析基于纤维的横截面为方形或矩形时导出实际为圆形,对模型进行修正欧克尔采用了折算半径的概念,令R=df/sdf为圆截面纤维的直径,s为纤维的间距
折算半径实际上反映了纤维含量体积比Vf的影响
第33页/共132页
圆形截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E2的影响
Ec = (0.4)(6.9x103 MPa) + (0.6)(72.4x103 MPa) = 46.2 x 103 MPa
第21页/共132页
刚度的材料力学分析方法
串联模型
与试验值相比,较小,由于纤维随机排列,兼有串联和并联的成分
(iso-stress)
表观弹性模量E2的确定:
第22页/共132页
引 言
第2页/共132页
引 言
用实验方法系统测定各种复合材料的宏观弹性特性和微观力学性能的关系涉及参数太多,费用巨大复合材料性能不稳定和试验误差,使试验结果较为分散单用试验手段很难获得全面的、系统的和有良好规律的结果,需要有理论配合微观力学研究改进复合材料宏观特性减少试验工作量反向推算复合材料中纤维和基体的平均特性
In Borsic fiber-reinforced aluminum, the fibers are composed of a thick layer of boron deposited on a small – diameter tungsten filament.
第7页/共132页
引 言
第15页/共132页
引 言
简单层板假设宏观均匀线弹性宏观地正交各向异性无初应力纤维假设均匀性线弹性各向同性规则地排列完全成一直线

《复合材料力学》课件

《复合材料力学》课件
《复合材料力学》PPT课 件
本课程将介绍《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您加深对复合材料 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引人入胜的领域!
课程介绍
本节课将介绍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用途,以及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复合材料概述
碳纤维复合材料
探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独特性质 和广泛应用领域。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破坏
深入了解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和失效预测方法。
层间剪切破坏
了解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破坏机制源自阻尼性能。拉伸应力研究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断 裂性能。
剪切应力
了解复合材料在剪切加载下的应力传递和破坏行 为。
压缩应力
了解复合材料在压缩状态下的应力传递和稳定性。
应变分析
线性应变
研究复合材料的线弹性行为,理 解应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蠕变应变
深入了解复合材料的蠕变行为和 长期稳定性。
疲劳应变
探索复合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应 变累积和损伤机制。
了解纤维增强材料的制备方法和 优越性能。
复合材料的结构
深入了解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层次 结构。
力学基础
1
静力学
了解复合材料在静态负载下的行为和力
动力学
2
学原理。
探索复合材料在动态负载下的响应和振
动特性。
3
固体力学
学习固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以理解复合材料的变形和应力分析。
应力分析
弯曲应力
探索复合材料受弯曲载荷时的应力分布和失效机 制。
弹性力学
1
胶合弹性性能
研究复合材料胶合界面的弹性行为和界
多层复合材料
2
面破坏机制。
了解多层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和层间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力学讲义-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复合材料力学讲义第一部分简单层板宏观力学性能1.1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应变的广义虎克定律可以用简写符号写成为:(1—1)其中σi为应力分量,C ij为刚度矩阵εj为应变分量.对于应力和应变张量对称的情形(即不存在体积力的情况),上述简写符号和常用的三维应力—应变张量符号的对照列于表1—1。

按表1—l,用简写符号表示的应变定义为:表1—1 应力——应变的张量符号与简写符号的对照注:γij(i≠j)代表工程剪应变,而εij(i≠j)代表张量剪应变(1—2)其中u,v,w是在x,y,z方向的位移。

在方程(1—2)中,刚度矩阵C ij有30个常数.但是当考虑应变能时可以证明弹性材料的实际独立常数是少于36个的.存在有弹性位能或应变能密度函数的弹性材料当应力σi作用于应变dεj时,单位体积的功的增量为:(1—3)由应力—应变关系式(1—1),功的增量为:(1—4)沿整个应变积分,单位体积的功为:(1—5)虎克定律关系式(1—1)可由方程(1—5)导出:(1—6)于是(1—7)同样(1—8)因W的微分与次序无,所以:(1—9)这样刚度矩阵是对称的且只有21个常数是独立的。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证明:(1—10)其中S ij是柔度矩阵,可由反演应力—变关系式来确定应变应力关系式为(1—11)同理(1—12)即柔度矩阵是对称的,也只有21个独立常数.刚度和柔度分量可认为是弹性常数。

在线性弹性范围内,应力—应变关系的一般表达式为:(1—13)实际上,关系式(1—13)是表征各向异性材料的,因为材料性能没有对称平面.这种各向异性材料的别名是全不对称材料.比各向异性材料有更多的性能对称性的材料将在下面几段中叙述.各种材料性能对称的应力—应变关系式的证明由蔡(Tais)等给出。

如果材料有一个性能对称平面应力—应变关系式可简化为(1—14)对称平是z=0.这种材料称为单对称材料.单对称材料有13个独立的弹性常数。

如果材料有两个正交的材料性能对称平面则对于和这两个平面相垂直的第三个平面亦具有对称性。

在沿材料主方向的坐标系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式是:(1—15)该材料称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注意到正应力σ1 σ2 σ3和剪应变ε23 ε31 ε13之间没有像各向异性材料中存在的(例如由C14的存在)相互作用。

同样,剪应力和正应变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不同平面内的剪应力和剪应变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

还注意到在刚度矩阵中现在只剩下9个独立常数。

如果材料的每一点有一个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都相同的平面,那末该材料称为横观各向异性材料.例如,假定1—2平面是该特殊的各向同性平面,那末刚度中的下标l和2是可以互换的.这样应力—应变关系式中只有5个独立常数且可写成(1—16)如果材料有无穷多个性能对称平面那么上述关系式就简化为各向同性材料的情形,此时刚度炬阵中只有2个独立常数。

(1—17)五种最常用的材料性能对称情形的应变—应力关系式见方程(1—18),(1—19),(1—20),(1—21)和(1—22)。

各向异性材料(21个独立常数)(1—18)单对称材料(13个独立常数)(对于z=0的平面对称)(1—19)正交各向异性材料(9个独立常数)(1-20)横观各向同性材料(5个独立常数)(1-2平面是各向同性平而)(1—21)各向同性材料(2个独立常数)(1—22)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工程常数工程常数(也称技术常数)是广义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以及其它性能常数.这些常数可用简单试验如轴向拉伸和疲劳试验来确定.因而具有明显的物理解释.这些常数比上一节中使用的比较抽象的柔度和刚度矩阵更为直观。

最简单的试验是在已知载荷或应力下测量相应的位移或应变.这样柔度矩阵比刚S ij比刚度矩阵C ij能更直接确定.对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用工程常数表示的柔度矩阵为(1—23)其中E1 E2 E3——分别为1,2,3方向上的弹性模量υij——为应力在i方向作用时j方向的横向应变的泊松比即(1—24)此处σi=0,其它应力全为零G23 G31 G12——依次为2—3,3—1,1—2平面的剪切模量。

对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只有9个独立常量,因为(1—25)这是由于柔度矩阵是方程(1—9)证明的对称刚度矩阵(C ij)的逆阵,当用工程常数代入方程(1—25)时,可得(1—26)这样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必须满足这三个互等关系。

只有υ12 υ13和υ23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υ12 υ13和υ23能用前三个泊松比和弹性模量来表达.后三个泊松比亦不应忽视,因为在某些试验中它们可以测到.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中υ12和υ21的区别可用图1—1来说明,该图表示了两种在单向应力作用下的正方形单元。

第—种情况应力作用在图1—1的1方向。

由方程(1—20)和(1—23)得到应变为(1—27)所以变形为图1-1 υ12和υ21的区别(1—28)其中裁荷方向由上标表示.第二种情况是,伺样的应力值作用在图2—1中2方向,可得应变为(1—29)而变形为(1—30)显然,如果E1〉E2,则1Δ1〈2Δ2。

但是,由互等关系,不管E1和E2关系如何,1Δ2=2Δ1这是用贝蒂(Betti)定理来处理各向异性材料的一个推广。

即当应力作用在2方向引起的横向变形(或横向应变)和应力作用在1方向引起的相同。

由于刚度矩阵和柔度矩阵是互为逆阵,由矩阵代数可得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矩阵之间的关系为(1—32)其中(1—33)在方程(1—32)中,符号S和C在每一处都可互换以得到逆转关系式.用工程常数表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刚度矩阵C ij可由方程(1—23)表示的柔度矩阵S ij的求逆得到,或者把S ij代入方程(1—32)和(1—33)得到.方程(1—15)中的非零刚度是(1—34)其中(1—35)特别指出,假如要明确一种材料是否是正交各向异性的,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看它是否存在剪力耦合影响的方向,由此确定材料是否是正交各向异性的、各向同性的、或是其它的。

确定材料主方向的最简单方法是直观法.但是,应用直观法材料的特性必须能很容易地用肉眼看出。

例如在用硼/环氧带制成的纤维增强简单层板中(图1—9),容易看出纵向就是l—方向.同样,2—方向在带平面中垂直于纵向的方向.而3—方向则由垂直于带平面定出。

弹性常数的限制1.3.1 各向同性材料对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必须满足某些关系式.如剪切模量可由弹性模量贝E和泊松比,确定(1—36)为了使E和G总是正值,即正的正应力或剪应力乘上对应的正应变或剪应变产生正功,于是(1—37)同样,如果各向同性体承受着静压力P的作用,体积应变(即三个正应变或拉伸应变之和)定义为(1—38)于是体积模量(1—39)是正值.只要E是正值,则(1—40)因为如果体积模量是负值,则静压力将引起各向同性材料体积膨胀.因此对各向同性材料,泊松比的范围是(1—41)1.3.2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弹性常数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为了避免陷入基于各向同性材料工作基础上的错觉,那些关系式应认真研究,首先,应力分量和对应的应变分量的乘积表示应力所做的功,所有应力分量所做的功必须是正值,以免产生能量.该条件提供了弹性常数数值上的热力学限制.事实上对前面各向同性材料所做的就是这个限制的结果.该限制由伦普里尔(lempriere)推广到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他要求联系应力—应变的矩阵在形式上是正定的,即有正的主值或不变量.于是,刚度和柔度矩阵两者都是正定的.这个数学条件可由下述物理论证来代替,如每次只有一个正应力作用,对应的应变由柔度矩阵对角线元素决定.于是,这些元素必须是正的,即(1—42)或用工程常数表示(1—43).同样,在适当的限制下,可能只有一个拉伸应变的变形.再则,功只是由相应应力产生的.这样,由于所作的功是由刚度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决定的,这些元素必须是正的,即(1—44)由方程(1—34)(1—45)同时,因为正定矩阵的行列式必须是正的,得(1—46)由方程(1—32),根据刚度矩阵是正值导出(1—47)利用柔度矩阵的对称性方程(1—12),得(1—48)于是方程(1—45)可以写为(1—49)如果S ij用工程常数表示,方程(1—49)也可以从方程(1—47)得到.同样,方程(1—46)可以表示为(1—50)亦可改写为(1—51)为了得到用另外二个泊松比υ32和υ13来表达一个泊松比υ21界限,方程(1—51)可进一步化为(1—52)对υ32和υ13可得相似的表达式。

前述对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工程常数的限制,可以用来检验实验数据,看它们在数学弹性模型的范围内是否与实际相一致.在硼/环氧复合材料的试验中,迪克森(Dickerson)和戴马蒂诺(DiMartino)报道说,在1方向加载荷引起2方向应变的泊松比(υ12) 高达,两个方向的弹性模量是E1=*106磅/英寸2,E2=*106磅/英寸2,于是(1—53)和条件(1—54)是满足的。

因此,即使我们按照各向同性材料的直觉知识不能接受这么大的数值,但υ12=1.97却是一个合理的数据。

文献没有报道充分的资料以证明行列式条件(2—46),这个条件可能是比较严格的。

文献报道了另一个泊松比υ21为,这个值满足对称条件或互等关系(1—48)。

只有测定的材料性能满足限制条件,我们才有信心着手用这种材料设计结构物。

否则,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材料模型或实验数据,或者二者都怀疑。

正交各向异性简单层板的强度1.4.1 强度概念在描述层合板时,正交各向异性简单层板的强度特性如同刚度特性一样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因为要得到简单层板所有可能方向的强度特性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必须确定一个方法,以得到用材料主方向的特性表示任意方向上的特性。

在此,众所周知的主应力和主应变的概念是无价值的。

这里的中心点是主应力和主应变是与材料方向无关的最大值;应力和应变的方向对各向同性材料毫无意义。

因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主应力轴和主应变轴不一定是一致的。

还有,在一个方向的强度比另一个方向低,所以最大应力不一定是控制设计的应力,必须合理比较实际的应力场和许用的应力场。

前面几节中在刚度关系方面已完成的工作可用作计算实际应力场的基础,尚待确定的是许用应力场。

建立在材料主方向的许用应力或强度,是研究正交各向异性简单层板强度的基础。

对于应力作用在其自身平面内的简单层板,如果简单层板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是相等的,它具有三个基本强度:X——轴向或纵向强度Y——横向强度S——剪切强度(单位:力/面积,即许用应力)。

这些强度的方向表示在图1—2中;显然,这些强度是应力σ1、σ2、τ12。

单独作用的结果图1—2 单向增强简单层板基本强度的确定X=50000磅/英寸2Y=1000磅/英寸2S=2000磅/英寸2根据纤维的方向,像强度一样刚度在l—方向高而在2—方向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