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抗争中创造出来的极为神奇合理的医疗手段。它的发展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影响力的变化。它发源于中国,现在正向国外流传,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作用成部分。

针与灸的起源

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和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这门科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

据史书记载,针灸学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原文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技术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传向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上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的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和解除,继而学会使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

熟的石块、沙石进行局部地热熨,逐步发展至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且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草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草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芬芳、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逐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治疗法的前身。

古代针灸的发展历程

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发现了很多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为腧”逐渐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疗效和古代的解剖知识,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认识到人体有一个精气运行的完整结构——经络系统。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将腧穴、经络从理论上系统化,形成了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以及其他中医理论的形成使针灸成为中医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众多的有关针灸的记载让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了针灸学并把它发扬光大。《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统地描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法以及其适用症和禁忌症等。其中尤以《灵枢》所论述的针灸内容尤为详尽,故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为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论。《难经》在经络、腧穴以及针灸等方面对《内经》做了补充。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晋代的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既《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医学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的孙思邈著《千金方》发明了同身穴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据《唐书百官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国家医疗和教学机构“太医署”中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职,专门从事针灸教学和医疗工作。宋代王唯一编撰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圆经》,并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型,开创了经穴模型直观教学的先河。明代时针灸学发展的昌盛时期,针灸著作较多,而《针灸大成》是这些著作中的一颗明珠,搜

集了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精华及本人经验而写成。该书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次总结性的针灸学著作,至今仍然是针灸临床参考书之一。

可以说针灸学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针灸学的产生以及以后的发展,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它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丰富了医学的内容。对现在的世界医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针灸的落寞与复兴

鸦片战争以后到明国100多年间,由于反动统治者和侵华帝国主义者的歧视和扼杀,针灸日益衰落,只在民间流传使用。针灸学看似前途灰暗了。其实不然,既然针灸学在过去有那么辉煌的成就,它的未来又怎么会灰暗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复兴和繁荣。针灸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迅速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学术的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在临床方面,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10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1958年针刺麻醉开始使用于临床,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内容,推动了针灸医学的深入研究。由是,针灸学的研究工作也从临床的治疗经验的总结发展到开展实验研究,并在经络现象、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针灸医学得到了全面复兴、科学飞跃,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我国的医学科学工作者在继承古代针灸学成就的基础上,还开展了电针、耳针、磁针等疗法,其临床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可直接治疗病症达300多种。针灸学正在日益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诊疗学。另外,针刺麻醉术的研究以及应用也印证了针灸学的发展与进步。它是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和针灸止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方法首创于1958年,多年来成功应用于100余种大小手术。50年来我国对针灸针麻作用原理的不断研究,促进了我国在生理、生化与形态学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针麻既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又是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价值的典型例证。

针灸必将走向世界

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朝鲜、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对阿拉伯医学等曾有一定的影响。今年来在国际上掀起一股经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