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小结

合集下载

20-解热镇痛抗炎药

20-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的抗炎作用主要与其抑制COX的 活性,抑制PGs的生成有关。
致炎 PG的作用 致痛
致热
NSAIDs的作用机制
NSAIDs - 花生四烯酸
12- 15-
环加氧酶
膜磷脂 PLA2

糖皮质激素
PAF
PAF拮抗剂
5-脂氧酶

脂脂
环内过氧化物
5-HPETE 血管舒张剂;
氧氧
血管通透性↑
酶酶
支气管收缩剂;
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区别,又称 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阿司匹林是代表药,故又称阿司匹林类药物 化学结构不同,但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 (PG)合成。 这类药物不仅临应床用广泛,且都进入家庭,其 临床地位较重要。
NSAIDs的作用机制
COX-2 诱导型 诱导产生,存在 于受损伤的组织中
功能
稳定细胞功能, 保护细胞
具有强的致炎、 致痛作用
抑制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药理作用——抗炎
NSAIDs
非特异性致炎药物和抗原
(—)
PG合成增加
协同作用
组织胺、缓激肽、 5-HT等释放
扩张血管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痛觉增敏
扩张血管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致痛
•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
<1g: 一级动力学消除 t1/2=2-3 h (恒 比消除)
>1g: 零级动力学消除 t1/2=15-30 h (恒 量消除)
• 排泄:从肾脏排泄,碱化尿液,加速其排泄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头痛、牙 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

强效镇痛,轻“松”上阵——洛索洛芬钠药剂学优势

强效镇痛,轻“松”上阵——洛索洛芬钠药剂学优势
1Derry S,et al.JAMA,2016,315(8):813-14.2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外用NSAIDs 疼痛治疗中国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8(7):24-27.
外用NSAIDs VS 安慰剂
外用与口服给药对急性疼痛的临床改善率相当

总体临床改善率:2周后总体临床改善≥50%的患者比例
2010年以来多国权威机构发布的OA管理指南中,均推荐外用NSAIDs:
2007-2016年中国外用NSAIDs对骨骼肌肉疼痛获指南推荐,认识进一步加深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3-796.2.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外用NSAIDs 疼痛治疗中国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8(7):24-27.
2017年亚太共识建议:外用NSAIDs对骨关节疼痛的管理1强烈建议超过75岁的老年人使用外用NSAIDs
5. Brown GA.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3 Sep;21(9):577-9. 6. McAlindon TE, , Bannuru RR, et al.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4 Mar;22(3):363-88. 7. NICE.Clinical guideline:Osteoarthritis care and management.2014. 8. Bruyere O, Cooper C, et al. ESCEO. Semin Arthritis Rheum,2014;44:253–63.
总体临床改善率(%)
洛索洛芬钠贴剂对急性疼痛的疗效优异,效果与其片剂相当
3:一项2016年洛索洛芬疼痛与炎症疗效的综述,汇总了在中国及日本的有关肌肉痛、外伤导致的肿胀或疼痛、膝关节OA疼痛的Ⅲ期临床试验,通过总体临床改善率评价比较洛索洛芬钠贴剂的疗效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摘要: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但是如果不合理用应用,会使毒副作用增加,甚至会引起药源性疾病。

本文就介绍了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并对合理应用这类药物提出了建议,以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解热镇痛抗炎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除苯胺类外,绝大多数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有的还兼有抗痛风作用。

1.药理作用1.1解热作用在病理条件下,发热激活物侵袭人体后产生和释放内热源,使中枢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增多,而PG 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引起发热,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则通过抑制PGE 的合成而发挥。

1.2解热作用从而使发热者体温降至正常,但是不影响正常人体温。

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等。

这些病理科过程均使致痛物质产生和释放增多,而PG 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引起疼痛。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使PG合成减少而减轻疼痛,该类药物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仅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钝痛有效,而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1.3抗炎作用抗炎作用相差大,除苯胺类多数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且抗炎作用只是对症治疗,不能根除病因,也不能阻止风湿病的许多病理过程。

2.不良反应2.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类的典型代表药物,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发热、感冒及慢性钝痛,疗效明显可靠。

较大剂量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

不良反应:小剂量或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常见恶心、呕吐。

长期大量应用治疗风湿治病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胃肠反应和凝血障碍比较多。

此外还有阿司匹林诱发哮喘或对阿司匹林过敏引起哮喘、延长凝血时间、瑞夷综合征多见于小儿、水杨酸反应及肝炎等2.2苯胺类本类药物主要是对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抑制丘脑内PG合成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P G合成酶作用弱,故其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弱,几无抗炎作用。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2
C H3
2-(乙酰氧基)苯甲酸
2-(acetyloxy)benzoic acid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 酸;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 本品遇湿、酸、碱、受热及微量金属离子催化易水解成水 杨酸和乙酸;前者在空气中见光或遇氧气可自动氧化生成 醌型化合物,由淡黄色、红棕色最后变成黑色,故本品应 密封、防潮、避光保存。
aspirin的水溶液加热放 冷后,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呈紫堇色。
此法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水杨酸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即呈紫堇色)
临床应用
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作用。
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烧; 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痛经等; 是风湿热及活动型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 成和心肌梗死; 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风。
2.1 吡唑酮类非甾体抗炎药
在5-吡唑酮的吡唑烷环上引入一
个酮基可形成3,5-吡唑烷二酮,
O
抗炎作用明显增高。
N
ON
1949年瑞士科学家合成了具有吡
O H 唑烷二酮结构的药物保泰松,其抗
炎作用强,但解热镇痛作用弱,被
羟保布泰宗松 ((11996416))
视为治疗关节炎的一大突破,但长 期用药会对肝、肾及造血系统有不 良反应,应用日益减少。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是全球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解热 镇痛药以解热、镇痛作用为主,多 数兼有抗炎和抗风湿的作用。非甾 体抗炎药以抗炎作用为主。多数具 有解热、镇痛作用。
作 用 机 制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都是通过抑制环 氧合酶(COX)或脂氧化酶(LOX)以阻断前列 腺素类(PGs)或白三烯类(LTs)化合物的合成

【药理学总结】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总结】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总结】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共同的作用机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

由于有抗炎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NSAIDs药理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OX) 而抑制前列腺素(PGs)的合成,从而缓解或消除PGs(特别是PGE2)的致痛、致热和致炎作用。

1.解热作用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人无影响。

解热机制:解热镇痛药是通过抑制中枢主要抑制PG合成酶(环氧酶COX-2),减少PG (特别是PGE2)的合成,从而消除PG对体温调定点的上调作用,使散热增多、产热减少而发挥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中等程度镇痛,对慢性钝痛镇痛效果好(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

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

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临床广泛应用。

3.抗炎作用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

抗炎机制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不仅能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还能增强缓激肽等的致炎作用。

NSAIDs通过抑制PGs合成而产生抗炎作用.药物分类: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2.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3. 吡唑酮类-保泰松4.其他-吲哚美辛5. 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又叫乙酰水杨酸。

作用及应用:1.解热镇痛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剂量0.5g):用于感冒发热,增强散热过程、使发热者体温降低到正常,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用于轻、中度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

2. 抗风湿大剂量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1-2天内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缓解。

能明显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

亦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风湿热。

3.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主要是抑制TXA2(血栓素)的生成-临床用于血栓的预防。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第01讲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一)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二、通过抑制环氧酶(COX),减少炎症介质——抑制前列腺素(致痛物质)和血栓素的合成——镇痛。

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解热。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

COX-2——引起炎症反应。

COX-1——在人体组织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①胃壁COX-1促进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②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肾组织内同时具有COX-1和COX-2,共同维护生理功能。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轻中度骨性关节炎首选。

抗炎效果较弱。

还可用于:中、重度发热;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关节痛、癌性疼痛。

3.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美丁酮。

①吲哚美辛——风湿病的炎症疼痛及急性骨骼肌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经等疼痛。

高热。

②双氯芬酸——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的疼痛、牙痛、头痛等。

解热。

痛经及拔牙后止痛。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布洛芬用于——①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②软组织风湿疼痛,如肩痛、腱鞘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③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牙痛、头痛;④解热。

5.1,2-苯并噻嗪类——又称昔康类,对COX -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强,有一定的选择性——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选择性COX -2抑制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记忆TANG:你美不美?依托考试和比赛来确定)(二)典型不良反应1.最常见——胃肠道反应,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胃穿孔等——COX-1有关。

2.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再性障碍性贫血。

3.【补充TANG】阿司匹林——水杨酸反应。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发作间歇期
①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
②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轻中度肾功不全者)、丙磺舒 (无肾结石、肾功正常者用)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
抑制尿酸生成——别嘌醇(尤适于尿酸高或排尿酸药无效时)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
联合用药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炎反复发作而控制不佳
别嘌醇+秋水仙碱/吲哚美辛
急慢性关节炎疼痛,发 •与其他NSAID有交叉过敏 热、痛经、牙痛
代表药物 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
解热镇痛抗炎药
适应症
注意事项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性骨关节 炎(关节病、退 行性骨关节病) 的症状治疗
•溃疡及出血风险小 •小剂量开始使用 •溃疡慎用 •注意查肝肾功能
慢性关节炎、术 后疼痛
鼻咽部炎症疼痛
发热
选择性环氧酶-2抑X制型药包题括 AB
A.美洛昔康 B.氯洛昔康 C.吡咯昔康 D.布洛芬 E.水杨酸钠
治疗慢性痛风的药X物型有题AC
A.丙磺舒 B.羟基保泰松 C.别嘌磷醇 D.秋水仙碱 E.水杨酸钠
X型题
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和诱发胃溃疡的原因是 A.抑制PG合成 B.凝血障碍 C.变态反应 D.局部刺激 E.水杨酸反应 ABD
NSAID
药物的相互作用
合用药物 其他NSAID
后果 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肾毒性**
抗凝血药/抗血小板 药(除外塞来昔布、
出血**
萘丁美酮)
利尿药
补足水分防肾衰
AT1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
肾衰 降压效果
环孢素
肾毒性
锂盐
毒性浓度
用药监护
权衡NSAID的获益与所致溃疡和出血的风险 (1)注意溃疡病史 (2)注意心血管风险 (3)注意年龄、饮酒、阶梯式加量 关注NSAID药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心血管病史慎用,尽量小剂量使用 解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注意补水

第六章_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总结

第六章_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总结
������
毒性低于非那西丁 Phenacetin。
在paracetamol上市50年后,才发现它是
phenacetin和acetanilide的体内代谢产物
O N H 乙酰苯胺 acetanilide O O N H 非那西丁 phenacetin
H N O HO
Glu
O O N H 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主要反应 O HO 主要反应
双水杨酸酯
将二分子水杨酸进行分
OH COOH 子间酯化,得到 (Salsalate) C O 口服后在胃中不分解, O 而在肠道的碱性条件下 逐渐分解成两分子水杨 酸 双水杨酸酯 几乎无胃肠道的副作用。 Salsalate,Disalcid
对乙酰氨基酚 苯胺类
H N O HO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N-(4-hydroxyphenyl)acetamide) 商品名:扑热息痛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
安乃近
毒副作用大 部分品种已被淘汰
阿司匹林 aspirin
HO O O O
2-(乙酰氧基)苯甲酸
(2-(acetyloxy)benzoic acid) 又名:乙酰水杨酸
发现 —水杨酸
在公元前十五世纪 Hippocrates
描述了咀嚼柳树皮可 以减轻疼痛
凡消炎镇痛、抗风湿作用显著的药物列为非甾体
消炎药。
解热 作用
对中枢的作用: 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发热的体温
降至正常,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 可能通过抑制环氧酶而抑制prostaglandine在 下丘脑的生物合成
对外周的作用: 可阻止细胞受外源性致热原刺激的激活,或抑
肾排泄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与抗痛风药物总结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与抗痛风药物总结

解热镇痛抗炎与抗风湿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类)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 COX-2 抑制cox-1(生理存在),抑制后悔引起胃粘膜损害和肾损害,形成不良反应。

抑制cox-2,抑制后起到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赖氨匹林
○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
○芳基丙酸类-布洛芬、普奈生
○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吡唑酮类-保泰松
COX2抑制剂
抑制COX-2,能够解热、镇痛、抗炎,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塞来昔布
○依托考昔
○美洛昔康
○罗非昔布
○尼美舒利
抗风湿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萘普生
糖皮质激素
○波尼松、波尼松龙、地塞米松
慢作用抗风湿药
○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和氯喹、金制剂、青霉胺、雷公藤总苷、环泡素
生物制剂
○融合蛋白类
■依那西普
○单克隆抗体
■阿达木抗体
■英夫利昔单抗
抗痛风药
痛风急性期
○秋水仙碱—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
发作间歇期
○苯溴马隆、苯磺舒(马排泄后就舒服了)—促进尿酸排泄
○别嘌醇、非布他司(别布生成)—抑制尿酸生成
○碳酸氢钠—简化尿液。

药学--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药学--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药学--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过程中的环氧酶(COX)——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合成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解热。

◆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

◆ COX-2——引起炎症反应。

① COX-1——在人体组织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胃壁COX-1——促进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②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肾组织内同时具有COX-1和COX-2,维护生理功能。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①发热——首选。

②镇痛——缓解轻中度骨性关节炎疼痛的首选药。

还可用于: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关节痛、癌性疼痛。

抗炎——较弱。

3.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舒林酸。

①吲哚美辛——风湿病的炎症疼痛及急性骨骼肌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经。

高热。

②双氯芬酸——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的疼痛、牙痛、头痛等。

痛经及拔牙后止痛。

解热。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①镇痛——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软组织风湿疼痛,如肩痛、腱鞘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牙痛、头痛;②解热。

【镇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不能奏效——萘普生。

5.1,2-苯并噻嗪类——又称昔康类,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强,有一定的选择性——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记忆TANG:你美不美?依托考试和比赛来确定)【选择】①有胃肠道病史者——选择性COX-2抑制剂;②心肌梗死、脑梗死者——避免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 COX-2——引起炎症反应。

第6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第6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在公元前十五世纪Hippocrates 描述了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
发现-早期历史
������
在1838年Salicylic Acid首次从植物提取 出来。
发现 -水杨酸
1860年Kolbe首次用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成功地
合成得到水杨酸,从而开辟了一条大量且廉 价合成水杨酸的途径。
发现-水杨酸
第四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感冒发烧、风湿痛、 关节痛等是常见病。本 章主要介绍解热镇痛药 和非甾体抗炎药。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授课内容 学习小结
第1节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系指
既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又能缓 解中等程度疼痛的一类药物,其中多数兼 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作用
HO
N HC O C H3
游离酚羟基
酰胺键,酸性或碱性条件 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对氨基苯酚,发生 重氮化偶合反应
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的水解及重氮化偶合反应
HO NHCOCH3 H+ , OHHO NH2
+
H 2O
C H 3C O O H
HO
NH2
N aN O 2 , H C l
HO
N+
������
������
解热
镇痛
使发热的体温降至正常 对慢性钝痛有良好的作用 常见的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等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部位
������

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使发热的体温降至正常。
������
对正常的体温无影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地抑制COX-2酶,抑 制病理性前列腺素合成,用 途同前者,不良反应少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出血倾向 水杨酸反应 等
过敏反应 大剂量肝肾 损伤
过敏反应 胃肠反应 中枢神经系 统症状
不良反应轻 偶见肝损伤
胃肠道反应 常见 偶见中枢神 经系统症状
偶见头晕、 水肿、胃部 不适等
毒性积聚, 不良反应多, 不良反应轻 已少用
非甾体抗炎药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吲哚类
芳基乙酸类 芳基丙酸类
烯醇酸类
吡 唑 酮类
烷酮类
异丁芬酸类
二芳基吡唑类 二芳基呋喃酮类

表 药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吲哚美辛
双氯芬酸
布洛芬
吡罗昔康 美洛昔康
保泰松
非昔布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非选择性地抑制COX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强度各有不同),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 炎等疾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较 吲哚类轻
不良反应较非选择性环氧 化酶抑制药轻,但罗非昔 布有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