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

合集下载

决胜2020高考之高三历史易错题精编带答案

决胜2020高考之高三历史易错题精编带答案

高三易错题再练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祠堂是族人们祭祖的地方,福建农村王姓家族还保持着家族祠堂。

该家族从高至低的辈分排序中,有一组是:怀、宗、维、大,民国元年除夕主持祭祖的是“宗”字辈的王宗烨。

按照宗法制,这个人在“宗”字辈中一定不是()A.小宗B.大宗C.嫡长子D.族长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起源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

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

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4.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图一太庙图二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5.在近代史学大师王国维看来,周革殷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鼎革,“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下列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历数殷周鼎革的“剧变”的有()①封邦建国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嫡长子继承制④百家争鸣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6.“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7.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

2020历史易错点2

2020历史易错点2

高考历史易错点⚫必修二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2、注意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

3、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5、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

6、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人”不是由商人的国名而来,而是源于商工擅长经商。

7、“柜坊”的职能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8、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9、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10、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

“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

1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1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13、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14、注意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这是一个特例。

15、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16、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

近代化是工业化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全套解析150例全国通用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全套解析150例全国通用

高考历史易错学问全套解析 150例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记是禹建立奴隶制的国家机器,误以为其标记是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

文明社会的重要表征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政权。

而国家政权的主干部分是国家机器。

因此禹建立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如监狱、军队、官僚机构等等,才是文明社会起先的标记。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须要和结果,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误以为奴隶制的残酷表明它是一种倒退。

衡量历史现象的出现进步与否,标准有多种,但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标准应是能否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伦理道德观念。

3、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是讨伐暴政的斗争,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复原和发展,具有正义性和进步性,误以为是剥削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争斗都不值得确定。

剥削阶级内部的冲突,同样也有是非曲直,进步落后、正义非正义之分,并不能简洁地以文革时期的一句“狗咬狗”来评说。

4、东周事实上是一个历史时期,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误以为它还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

春秋时的周王,其权威和地位与西周时相比大相径庭,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而战国时,周王的地位甚至已不如一个一般的诸侯王。

因此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都远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状态。

5、“春秋无义战”是针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斗争目的的非正义性而作出的价值推断,误以为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斗争根本就没有客观进步性。

春秋争霸使诸侯国数量削减,客观上顺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为赢得争霸斗争的成功,诸侯国国君争相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争霸斗争还促进了华夏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政局大混乱是显著特征,误以为这一时期社会就没有任何发展和进步。

与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政局混乱现象相伴,这一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同样轰轰烈烈,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思想文化的活跃、旺盛,科技的领先和进步更是不争的事实。

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可以判断出是西尔维乌斯这一主张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
第5页
育思想,A 正确;启蒙运动发生时间是 17、18 世纪,B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未涉及信仰对教育的作用,C 排除;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主张,
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中,此时尚未阐明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A 项错误;导致大革命失
败的是右倾机会主义而非“左倾”错误,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现象与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背景不符, D 项错误。 7.1937 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 70%,其中延长等 4 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
B. 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D. 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银,(到市场购买),
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化,B 项错误;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
体和少数人执政的寡头政治,都不是民主政治,不会出现“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的平和批
评”这一现象,BCD 三项错误。故选 A。
10.15 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
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五台山佛光寺
A. 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 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省份福建、广东河北、湖南江苏、山东、湖北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答案:D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答案:B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答案:D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答案:C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答案:B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答案:C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

高考历史必修二常考易错易混点.doc

高考历史必修二常考易错易混点.doc

高考历史必修二常考易错易混点自然经济VS小农经济(1)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具有排斥社会分工,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前,在社会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生产条件下,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典型表现形态,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实现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其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规模小。

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联系加深。

【例证】《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受北方生态环境恶化、战争频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发展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缩小了其与北方经济的差距,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因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不要误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己开始了南移。

【例证】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 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3、均田制vs宋代"不抑兼并"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即封建王朝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这一土地制度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激发小农的生产积极性,缓解因贫富分化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实施,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土地的高度集中,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但它也促进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对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荒地的开垦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专题13 工业革命时期(2大考点4个易错点)(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专题13 工业革命时期(2大考点4个易错点)(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专题十三工业革命时期:近代后期的西方目录考点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易错点1】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易错点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考点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易错点1】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殖民掠夺得来的财富并未在本国转化为资本【易错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直接跳转到对应内容考点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1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破解】(1)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工业革命的成果绝大多数被资本家占有,工人阶级受到剥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此外,环境污染、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2)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3)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4)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5)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6)促使社会形态转型: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深度剖析真题】1.(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含解析)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含解析)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以全权大臣取代了过去的临时性的钦差大臣。

不过全权大臣没有完全按照西例行事,他们对外议订条约时需要随时上奏,不能自主行事。

这反映了晚清时期A.政府落实“中体西用”思想B.东西方制度逐渐地接轨C.对外交往不平等有所强化D.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2.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

据如表可知时间1880年1883年1886年1889年1892年1895年1898年1901年1904年金额10012078036045421603914361908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3.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指出,先秦诸子深谙进化论。

他无论翻译西学还是点评中学,都以先秦诸子为重心。

在他那里,先秦诸子是翻译西学时按语中的主角,诸子学则是解读中国学术思想的基本文本。

严复旨在A.梳理中外学术源流B.倡导西学中源学说C.寻求政治改良途径D.提升民族文化自信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力图构建一个凌驾于政权之上的家庭。

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备遗诏圣书……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焉。

”这可用于佐证太平天国A.带有一定的空想性B.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C.实现了妇女的解放D.发扬了经世致用思想5.1898年6月,光绪帝为戊戌变法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表明光绪帝A.触犯了顽固派的根本利益B.通过改革解决理学空谈的弊端C.采取中体西用以救亡图存D.主张变法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6.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的部分作品。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考生对山东今年新高考的历史试卷的材料题的评论几乎是一个声音———难下手。

难道真如高考网友所言,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的从选择题到材料题开始做了一遍,感受如下: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紧扣考纲,难度系数设置合理,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纵观15道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设置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第一题考查诸子百家对义的理解,学生不难得出各家对义的共同实质。

第二题考各代政府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的管控的力度,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强化管控力度强化,。

第三题由材料去联系教材,分析得出在内部权力分配上的变化。

第四题由今年的新冠疫情映射王安石变法中对灾民的赈济,当然也体现了政府的民本思想。

第五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加深对重农抑商的理解。

第六题考查西学东渐,两种文明相互碰撞中,我们该如何去学习西方,拿来主义固然要不得,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第七题考查五四运动思想上给国人带来的影响,觉醒这个历史核心概念是考查重点,第八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能力,图标类型选择题,学生要学会分析数据,注意表头的时间限定,联系当时国内情况,不难得出当时日本支持的段祺瑞政府的影响力。

第九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根据地图左下角的标注,运用排除法很容易得出是考查国民革命运动知识点。

从前面十题的中国历史看,山东历史试卷的考查是紧扣提纲,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方式灵活,注重学生各种素养考查,比如地图,数据,文史资料的理解等。

而且这几道题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难度系数始终,知识点考查不偏,都是高三一线教师老生常谈的知识点,再一个亮点就是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热点。

从第十题开始的世界史部分对学生考查也是“平易近人”,第十题考查对普罗泰格拉所说的一句话的理解能力,结合雅典的民主政治,不难得出答案。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一、历史题目1.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请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简述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我国古代有不少重要的文化名人,其中有大量的女性文化名人。

请以你所熟知的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她的文化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二、解析1. "王安石变法"是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其相位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其内容主要包括推行新法、变通旧章、兴办学校、推行保甲制度等。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拉开了封建王朝变法的序幕、提高了官员的政治素质、加快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等。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主要包括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科学技术的传入、西方文化影视作品的引进等。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思想文化的更新等方面。

3. 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诗人李清照、花钿词人辛弃疾的妻子朱淑真等。

她们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教育思想等方面。

她们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思想观念的更新等方面。

三、总结通过对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考题偏重于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历史分析能力。

考生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当注重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事件、重要文化名人以及其影响,提高历史文化分析能力,增强历史题目的答题技巧。

也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通信,增强历史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进一步解析历史题目1. 关于"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析其影响。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1卷):答案详解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1卷):答案详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1卷(历史部分)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详解】A.当时是春秋时期,到战国礼乐制度才真正崩溃;B.中国封建社会仍然延续了王位世袭制,故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了分封制受到挑战,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根据材料“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周王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故选D。

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答案】C【详解】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画面上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上,另有数名宫女或掌华盖,或持扇。

禄东赞身着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和恭敬、机敏的性格特征。

该画线条劲细流畅,色彩浓丽,人物神形兼备均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有利于研究唐朝的民族关系,因此具有史料价值。

由此可知,阎立本的《步辇图》体现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故C项正确。

《步辇图》取材于唐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不能体现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也不能体现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故AB项错误。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易错知识分析集锦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易错知识分析集锦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易错知识分析集锦有些同学总是会疑惑,为什么我把历史书上的知识点都记了一遍,可是考试的时候总是拿不到高分呢?为什么选择题和主观题总是错误多多呢?那是因为有些知识点比较相似,而同学们没有辨析清楚,就容易犯了错误。

特别是在选择题部分,选项之间总是有相似的地方,会‘误导’同学们,以致于丢分。

今天,历史君整理了高中历史易混淆知识点解析送给你!同学们一定要在复习和考试的时候仔细辨析哦!1.分封制与宗法制【错因】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反映的是分封制还是宗法制。

【正解】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

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错因】对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

【正解】首先,专制主义侧重于君主权力与宰相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如隋唐以前宰相位高权重,而唐宋以来随着皇权的加强,相权被分割、牵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均衡,一般来讲,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均衡,国家政治状况、社会环境相对较好,当中央权力过大(如北宋),地方则羸弱不堪;当地方权力过大(如唐末),国家则陷于分裂和动荡。

3.郡县制与分封制【错因】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正解】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

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0年新课标高考历史选择题28题的评析及教学启示

2020年新课标高考历史选择题28题的评析及教学启示

2020年新课标高考历史选择题28题的评析及教学启示(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答案】C 试题难易程度:中一、试题评析1.背景知识:(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中国大事记)年份主要经历《格致汇编》1861香港,主持圣保罗书院的校务。

致力于“将西方格致之学广行于中华”,体现出明确的读者中心意识。

为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作出了贡献。

1863北京,担任京师同文馆英语教习。

1865担任上海英华学堂校长,主编中文版《上海新报》。

1868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工作,时间长达28年。

1876上海,创办《格致汇编》1896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东方文学语言教授。

从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中国阅历看,正值中国洋务运动期间。

可以说他是一位富有中国情感,致力于向中国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知识的“洋务专家”。

2.试题立意:(唯物史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考查立意:通过《格致汇编》“问卷”,反映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对西方科学技术的需求。

4.涉及的理论与知识:理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知识:洋务运动、西学传播、民族企业兴起、“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崇尚科学思想等。

4. 能力(素养)考查:信息加工(数据对比)、思维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

5.试题解析:数据信息聚焦于19世纪中期,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指向洋务运动、民族企业兴起,需要西方科学技术的支持,C项符合题意要求。

高考题易错系列历史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题易错系列历史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题易错系列历史常见易错题解析题目:高考题易错系列历史常见易错题解析在历史科目中,高考考生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题。

解析这些常见易错题对于备考高考历史科目的学生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针对高考历史科目中的一些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和说明,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历史科目。

【问题一】:在历史上,下列人物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是?A、蒋介石B、孙中山C、曾国藩D、林则徐【解析】:在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间。

这次战争是中国抵抗英法侵略的一次重要战争。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人物是林则徐。

林则徐曾任福建总督,在林则徐的推动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对鸦片贸易的措施,但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因此,选项D“林则徐”是正确答案。

【问题二】:下列哪个事件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A、五四运动B、抗日战争C、南京大屠杀D、西安事变【解析】: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有很多事件对其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在这里,我们要寻找促进中国革命进程的事件。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学生爱国运动的一次高潮,也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事件。

这次运动旨在呼吁民主与科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因此,选项A“五四运动”是正确答案。

【问题三】: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近代中国的活字典”?A、毛泽东B、孙中山C、周恩来D、康有为【解析】:被誉为“近代中国的活字典”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拥有广博知识并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的人物。

在选择题中,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B、C,因为他们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但并不被称为“近代中国的活字典”。

剩下的选项D“康有为”是一个清末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撰写了大量书籍,包含了广泛的学科知识。

因此,选项D“康有为”是正确答案。

通过解析以上三个历史常见易错题,我们可以看出在高考历史科目中,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1)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1)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1)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解题关键是弄清楚熊通自立为王所反映的的本质。

本题如果要用我讲的绝对化原则,那就是So easy。

秒杀!A、B、C、三项都含有绝对性意思的词语。

但我们解析试题并不能局限先此,我们要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对题干材料和选项进行认真详细解读,这样才能培养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并非所有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选项设置都如此“傻瓜”,所以,我一直在强调:学会试题解析,无题可做!“历史试题研究史老师”公众号推出的系列方法思路,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做题方法思路,将同学们从疯狂刷题的题海战术里解脱出来,让我们的高三过的更有意义、更从容。

题干材料给的时间“春秋时期”,时代特征是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即分封制、宗法制等形成的统治秩序走向瓦解。

将题干材料讲的是,楚国国君熊通抢占出国周边地区,实力壮大,要求加封爵位等级,遭到周天子拒绝后,遂自立为王。

将该历史现象置于奴隶社会走向瓦解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可知,熊通的行为就是僭越,就是对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的严重挑战,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就是D项。

A项:“不复存在”太绝对。

不符合逻辑,礼乐制度是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熊通僭越为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王位,肯定在楚国大力强调礼乐制度,即自己可以僭越,但绝不会允许别人僭越。

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是分封制统治秩序受到挑战,并没有反映这一时期贵族们都不遵循礼乐制度。

故A项错误。

B项:“消亡”太绝对;也不符合史实,王位世袭制一直存在到清朝完蛋为止。

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讲的是分封制统治秩序受到挑战,并非王位世袭制存在与否。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专题集锦2(学生版+解析版)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专题集锦2(学生版+解析版)

高考历史易错专题集锦2【学生版】【专题一】发达的古代农业1. 的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歉记录,如云“用十组猪牛羊拜祭太甲,用十组猪牛羊拜祭祖乙”。

此类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较早B.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C.农业是商朝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D.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2. 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直接作用是()A.为迅速增长的人口解决口粮B.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C.导致南方推广种植双季霜D.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程度3. 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4. 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 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专题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5. 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 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6.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学习是苦与乐的交织。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错因:对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性质混淆不清,误认为洋务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正确理解:洋务企业是指近代由洋务派兴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

军事工业产品归军队使用,属于封建企业;民用工业则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洋务企业是官办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民间投资经营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企业,早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有一定的区别,是进步的经济因素2.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三场战争错因:误认为英国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正确理解:英国战胜西班牙、法国,从本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荷兰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以商业立国,缺乏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英国战胜荷兰体现了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错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有双重影响。

一是破坏性,伴随着殖民掠夺和奴役而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亚非拉地区长期贫穷落后的局面。

二是建设性,殖民扩张和掠夺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客观上冲击和瓦解着殖民地半殖民地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近代化。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错因: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2020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全国1卷)

2020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全国1卷)

2020⾼考历史试卷分析(全国1卷)很多同学说历史是⼀门⽞学,有时候做题不知不觉就做对了,有时候费⽼⼤劲仍然做不对,最后逐渐绝望,郁郁⽽终……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2020⾼考历史试卷分析,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2020⾼考历史试卷分析⼀、总体评析2020年⾼考全国Ⅰ卷⽂综试卷历史试题(以下简称“历史试卷”)的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均相对稳定,具备区分效果,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学科素养和核⼼价值。

突出历史学科在“五育并举”中的独特价值,有利于⾼考选拔德才兼备的⼈才、促进学⽣全⾯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试卷结构2020年⾼考全国Ⅰ卷历史试卷由12道选择题和5道⾮选择题组成,其中选修材料题三选⼀即可。

题型题号素材考点选择题24楚国国君称王中国古代政治史(4×12=48分)25阎⽴本《步辇图》中国古代⽂化史26宋代稻麦南北交流中国古代经济史27清代宗谱纂修社会化中国古代思想史28《格致汇编》互相问答统计表中国近代思想史29民国度量衡的状况中国近代经济史30建国伊始的经济政策中国现代经济史31安徽国企改⾰中国现代经济史32西⽅古代的法制建设世界古代政治史33蒙⽥“绅⼠教育理念”世界近代思想史34奢靡之城与悲惨之城世界近代政治史35墨西哥的外贸规定世界现代国际关系史⾮选择题41中德关系问题中国现代外交史(必修材料题25分)⾮选择题42话说⼤宋中国古代史(必修创新题12分)⾮选择题45清末新政历史上重⼤改⾰回眸(选修材料题15分)46凡尔赛体系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7苏绰中外历史⼈物评说三、试卷分析1、⾼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旗帜,弘扬新时代使命精神历史试卷通过选取经典素材,采⽤新材料、设置新情景,以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汇聚共识,凝聚⼒量,培养学⽣关注时事、崇拜英雄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第47题,通过介绍苏绰的治国之才和⾼尚⼈格,考查苏绰成才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树⽴报国之志和提升个⼈品质的道德观、⼈⽣观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C
解析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D
解析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3.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夜”
的音乐会。

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实主义的文艺
答案C
解析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都是涉及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独立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开始思考社会的变故。

他们用锋利的笔触真实地描绘社会的众生万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

下列反映了这种思考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D.《老人与海》
答案B
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戏剧,《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

5.有一幅世界名画,它取材于“梅杜萨”号船的海难事件,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的挣扎和对生命的渴望。

这幅画的作者应是
() A.舒伯特B.普希金
C.霍夫曼D.籍里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梅杜萨之筏》是法国画家籍里柯的代表作。

6.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

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 A.《离骚》——《诗经》
B.《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C.《蓝色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
答案B
解析《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属于印象画派,而不是现实主义作品。

7.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作品,却在死后留下丰富的遗产。

下列作品中有一幅是他的作品,该作品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这幅作品是
()
A.《向日葵》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D.《拾穗者》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只要识记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即可。

这幅画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8.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的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在画作展览时,一名德国军官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
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说明绘画具有
() A.艺术性B.思想性
C.阶级性D.社会性
答案B
解析毕加索的作品及其回答,表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控诉和痛恨,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

9.“我希望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

”能反映以上思想的音乐作品是
() A.《牧神午后》B.《第六(悲怆)交响曲》
C.《命运交响曲》D.《第三(英雄)交响曲》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作品的特点:“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交响诗,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符合题意。

10.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②在创作形式上都追求完善和谐③都是
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④都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等正面人物的形象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反映。

因此,文学艺术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①③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