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宽带接入技术》课件3
合集下载
宽带接入方式简介PPT课件
![宽带接入方式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ce575ff121dd36a22d82ce.png)
1、 高速:用户上网速率达10-100Mbps 2、 稳定可靠:小区/大厦/写字楼交换机与局端交换机 之间以光纤相连,系统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简化用户管 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安全并控制网络广播风暴。 3、价格便宜,投资少:用户通过带网卡的个人电脑直 接上网。 4、安装方便:综合布线后用户端即插即用。 5、 应用广泛:高速上网、远程办公、H.323会议电视、 视频点播、虚拟专用网。 但也具有不足之处: 1、 仅能提供基于IP协议的业务,无法提供综合宽带业 务; 2、 多层VLAN技术提供给用户的必须是无标记 (untaged)端口,对今后发展基于802.1Q不同优先级 的多业务接入,实现高QoS有一定影响。 3、 用VLAN实现数据隔离使交换机设置、管理复杂化。 但是总体来说,FTTX+LAN方式适应我国绝大地区宽 带发展的需要,可以成为经济实用的宽带接入方式之一。
A D S L 2 + 相 对 A D S L 提 高 线第路6页稳/共定26性页, 增 加 可 达 距 离 , 增 强 的 线 路
影响ADSL速率的几个因素
在实际线路中ADSL的速率受线路质量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下行速 率 决定线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线路长度、线缆规格、是否有桥接 分接头、线路上的干扰程度等等 线路衰减正比于线路的长度和频率而反比于线缆直径,因此说明 ADSL性能时通常都注明线缆规格和用户线长度 一般来说在2公里内,线路长度对ADSL速率的影响不是太大,但超 过2公里后,ADSL速率随线路长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ADSL都具有速率自适应的功能,即根据线路质量动态调整,速率 变化是以32kbps为单位的
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所 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到达广 域网。采用2.4GHZ频段,支持IEEE802.11无线协议,最高传输速率 54Mbps。 • 3.5G微波无线系统,该系统是西门子公司接入系列产品中最新推出的一 种先进点对多点(PMP)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传输距离10KM,传输 净速率4Mbps/载波,语音2M,数据2M,也就是说一个BSBU是共享2M 带宽的。
A D S L 2 + 相 对 A D S L 提 高 线第路6页稳/共定26性页, 增 加 可 达 距 离 , 增 强 的 线 路
影响ADSL速率的几个因素
在实际线路中ADSL的速率受线路质量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下行速 率 决定线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线路长度、线缆规格、是否有桥接 分接头、线路上的干扰程度等等 线路衰减正比于线路的长度和频率而反比于线缆直径,因此说明 ADSL性能时通常都注明线缆规格和用户线长度 一般来说在2公里内,线路长度对ADSL速率的影响不是太大,但超 过2公里后,ADSL速率随线路长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ADSL都具有速率自适应的功能,即根据线路质量动态调整,速率 变化是以32kbps为单位的
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所 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到达广 域网。采用2.4GHZ频段,支持IEEE802.11无线协议,最高传输速率 54Mbps。 • 3.5G微波无线系统,该系统是西门子公司接入系列产品中最新推出的一 种先进点对多点(PMP)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传输距离10KM,传输 净速率4Mbps/载波,语音2M,数据2M,也就是说一个BSBU是共享2M 带宽的。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ppt课件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a45d2af7ec4afe04a1dfc2.png)
12
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MMDS)
• MMDS (MultichannelMultipointDistributionSyste m)是服务商向用户提供宽带数据和话音业 务的一种固定无线接入方案。MMDS工作 频段集中在2-5GHz,可用带宽 2×31.5MHz(上、下行)。3.5GMMDS频 段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传输距离可达 10km。MMDS频谱不受雨衰的影响,但可 被建筑物衰减。在通常情况下,该频段需 要视线传播,但对于一些较下方的阻挡物 有一定的抵抗力。9来自混合光纤同轴接入网技术
• HFC的主要结构由模拟前端、数字前端、光纤传 输网络、同轴电缆传输网络、光节点、网路接口 单元和用户终端设备等技术组成。模拟前端的主 要功能是将模拟电视信号调制在HFC所规定的 50~450MHz或550MHz的频段。数字前端提供对 数字图像的压缩调制、数字电话信号的调制以及 用户信息的路由选择等功能。光纤传输网络的主 要作用是将所有接入到HFC的信息复用成一群信 息流,然后将其变换为光信号后传送。光节点主 要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网络接口单元的主要作 用是:一是将电话、数据和电视信号分开,二是 将这些业务信号分送到不同的用户设备。
8
混合光纤同轴接入网技术
• 混合光纤同轴接入(HFC:Hybrid Fiber Coaxial)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接入技术,采 用光纤到服务区,而在进入用户的“最后1 公里”采用同轴电缆。它融数字与模拟传 输为一体,集光电功能于一身,同时提供 较高质量和较多频道的传统模拟广播电视 节目、较好性能价格比的电话服务、高速 数据传输服务和多种信息增值服务,以及 交互式数字视频应用。
6
光纤接入网技术
• 光纤接入网又称光纤用户环路(FITL), 它是在交 换局中设有光线路终端(OLT),在用户侧有光 网络单元(ONU),OLT和ONU之间用光纤连接。 ONU可以用多种方式连接用户,一个ONU可以连 接多个用户。根据ONU与用户的距离,光纤接入 网FITL又有多种方式,有光纤到路边(FTTC)、 光纤到大楼(FTTB)、以及光纤到户(FTTH) 等几种形式。从光纤接入网是否含有电源,可分 成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两 大类。
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MMDS)
• MMDS (MultichannelMultipointDistributionSyste m)是服务商向用户提供宽带数据和话音业 务的一种固定无线接入方案。MMDS工作 频段集中在2-5GHz,可用带宽 2×31.5MHz(上、下行)。3.5GMMDS频 段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传输距离可达 10km。MMDS频谱不受雨衰的影响,但可 被建筑物衰减。在通常情况下,该频段需 要视线传播,但对于一些较下方的阻挡物 有一定的抵抗力。9来自混合光纤同轴接入网技术
• HFC的主要结构由模拟前端、数字前端、光纤传 输网络、同轴电缆传输网络、光节点、网路接口 单元和用户终端设备等技术组成。模拟前端的主 要功能是将模拟电视信号调制在HFC所规定的 50~450MHz或550MHz的频段。数字前端提供对 数字图像的压缩调制、数字电话信号的调制以及 用户信息的路由选择等功能。光纤传输网络的主 要作用是将所有接入到HFC的信息复用成一群信 息流,然后将其变换为光信号后传送。光节点主 要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网络接口单元的主要作 用是:一是将电话、数据和电视信号分开,二是 将这些业务信号分送到不同的用户设备。
8
混合光纤同轴接入网技术
• 混合光纤同轴接入(HFC:Hybrid Fiber Coaxial)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接入技术,采 用光纤到服务区,而在进入用户的“最后1 公里”采用同轴电缆。它融数字与模拟传 输为一体,集光电功能于一身,同时提供 较高质量和较多频道的传统模拟广播电视 节目、较好性能价格比的电话服务、高速 数据传输服务和多种信息增值服务,以及 交互式数字视频应用。
6
光纤接入网技术
• 光纤接入网又称光纤用户环路(FITL), 它是在交 换局中设有光线路终端(OLT),在用户侧有光 网络单元(ONU),OLT和ONU之间用光纤连接。 ONU可以用多种方式连接用户,一个ONU可以连 接多个用户。根据ONU与用户的距离,光纤接入 网FITL又有多种方式,有光纤到路边(FTTC)、 光纤到大楼(FTTB)、以及光纤到户(FTTH) 等几种形式。从光纤接入网是否含有电源,可分 成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两 大类。
宽带接入技术及综述2019-PPT课件
![宽带接入技术及综述2019-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b742c99b89680203d82559.png)
宽带接入技术及综述
目 录
1. 宽带接入网的机会和挑战 2. 宽带接入网演进 3. 宽带接入网络解决方案 4. 宽带接入业务解决方案 5. 华为公司的主要宽带设备
宽带接入的机会
• 快速增长的宽带网络 – 2019年底,全球宽带用 户超过2.27亿 – 在04年和05年,宽带用 户增长率超过35% – 多业务促进了宽带增长 • 多业务,多收入 – 仅语音业务不能带来收 入的快速增长 – 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交互 和娱乐业务 – 给商业用户提供对称, 更大带宽和高安全性的 业务
目 录
1. 宽带接入网的机会和挑战 2. 宽带接入网演进 3. 宽带接入网络解决方案 4. 宽带接入网业务解决方案 5. 华为公司的主要宽带设备
目 录
2.宽带接入网演进
2.1 业务演进 2.2 网络演进 2.3 接入方式演进 2.4 设备演进
业务演进
• Multi Play即“多重服务” ,是充分利用语音、数据和视频作为业务载体, 打造充分调动用户听觉和视觉的业务。
– •
综合FTTX和DSL来优化网络架构 不同的SLA带来不同的收入 业务感知为不同的业务保证不同的 QOS
差异化的 SLA
1.5 Mbps 1.5~2 Mbps (H.264) 6~8 Mbps
(H.264)
•
多业务发放 – 验证、授权和隔离来避免收入损失 – E2E OAM 来降低 OPEX – 快速业务发放和快速回报
业务带宽需求
业务应用
HDTV(至少2个电视,每频道 15Mbps) 标清电视(至少两个电视,每 频道4.5Mbps) 在线游戏
下行需求
30Mbps 9Mbps 2Mbps
上行带宽 需求
1Mbps 1Mbps 2Mbps
目 录
1. 宽带接入网的机会和挑战 2. 宽带接入网演进 3. 宽带接入网络解决方案 4. 宽带接入业务解决方案 5. 华为公司的主要宽带设备
宽带接入的机会
• 快速增长的宽带网络 – 2019年底,全球宽带用 户超过2.27亿 – 在04年和05年,宽带用 户增长率超过35% – 多业务促进了宽带增长 • 多业务,多收入 – 仅语音业务不能带来收 入的快速增长 – 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交互 和娱乐业务 – 给商业用户提供对称, 更大带宽和高安全性的 业务
目 录
1. 宽带接入网的机会和挑战 2. 宽带接入网演进 3. 宽带接入网络解决方案 4. 宽带接入网业务解决方案 5. 华为公司的主要宽带设备
目 录
2.宽带接入网演进
2.1 业务演进 2.2 网络演进 2.3 接入方式演进 2.4 设备演进
业务演进
• Multi Play即“多重服务” ,是充分利用语音、数据和视频作为业务载体, 打造充分调动用户听觉和视觉的业务。
– •
综合FTTX和DSL来优化网络架构 不同的SLA带来不同的收入 业务感知为不同的业务保证不同的 QOS
差异化的 SLA
1.5 Mbps 1.5~2 Mbps (H.264) 6~8 Mbps
(H.264)
•
多业务发放 – 验证、授权和隔离来避免收入损失 – E2E OAM 来降低 OPEX – 快速业务发放和快速回报
业务带宽需求
业务应用
HDTV(至少2个电视,每频道 15Mbps) 标清电视(至少两个电视,每 频道4.5Mbps) 在线游戏
下行需求
30Mbps 9Mbps 2Mbps
上行带宽 需求
1Mbps 1Mbps 2Mbps
宽带接入网技术课件
![宽带接入网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360c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7.png)
、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等。
03
此外,加强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也是保障宽带接
入网安全的重要措施。
04
宽带接入网的应用场景
家庭宽带接入
家庭宽带接入是宽带接入网技术最常 见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光纤、铜线 或无线等技术将高速互联网接入家庭, 提供高速上网、视频通话、在线娱乐 等多种服务。
家庭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迅速,从 ADSL到光纤,再到现在的5G和WiFi 6技术,带宽速度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历程
窄带接入网
传统的电话线接入和窄带拨号上网,带宽较窄, 速率较低。
光纤接入网
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极高的带宽和传输 速率,是宽带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ABCD
ADSL接入网
利用电话线实现宽带上网,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 是宽带接入网的初级阶段。
无线宽带接入网
利用无线技术实现宽带上网,具有灵活性和移动 性,是宽带接入网的另一重要发展方向。
01 EPON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的宽带接入技术,通 过无源光网络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02 EPON技术具有高带宽、高速率和低成本等优势, 适用于大型企业和园区等区域的接入。
03 EPON技术的传输距离较长,可以达到几十公里, 因此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大的区域。
GPON技术
GPON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的宽带接入技术,通过无源光网络实现高速数 据传输。
靠性。
大规模天线技术
5G时代的宽带接入网将采用大规 模天线技术,通过在基站端部署大 量天线,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和传 输速率。
低延迟和高可靠性
5G时代的宽带接入网将注重低延迟 和高可靠性,以满足物联网、工业 互联网等应用的需求。
《宽带光纤接入网》PPT课件
![《宽带光纤接入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5df5eb915f804d2a16c166.png)
BRAS
SR
XX局
GE光口上联
OLT
汇聚交换机
B类ONU
光纤 分光器1:X
B类ONU
12
业务发展的需要
1.IP流量占全网流量95%以上。 2.未来视频业务(尤其是高清)的普及需要极大
提升接入带宽。 3.业务发展与带宽增长相互促进,带宽需求的
增长永无止境。
ppt课件
13
一路标清直播 时移电视 音视频点播 信息服务 互动游戏 卡拉OK 音乐服务 远程教育
两路标清直播 视频通讯 电子图书 个人空间 电子购物 视频114
双绞线
SR SBC
IP Network SS/PSTN
可内置IAD的B类ONU
双口面板
住户 双口面板
住户 双口面板
住户 双口面板
住户
用户
PC
普通话机 PC
普通话机 PC
普通话机 PC
普通话机
在多媒体箱或弱电井配置内置IAD的B类ONU接入用户,并配置配线架,在配线架上跳线,采用
五类线入户,将五类线中的一对线用于接入语音业务,两对用于接入宽带数据业务,在用户侧
GPON速率上行、下行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方式,上下行最大
2.5Gbps
采用以下两种复用技术
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SCB实现天然组播
上行数据流采用TDMA技术ppt,课件灵活区分SLA用户
11
接入网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业务发展的需要 ▪ 网络转型的需要 ▪ 技术发展的契机 ▪ 经济建设的契机
ppt课件
ppt课件
19
技术发展的契机
1:软交换及IMS: 话音的VoIP 2:PON技术的发展,价格的下降 3:技术及设备的融合(话音、数据和传输) 4:光纤价格很低
宽带接入技术PPT课件
![宽带接入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6b752c04a1b0717ed5dd5f.png)
a、宽带上网; b、企业VoIP/FoIP业务提供; c、VOD、MP3音乐、交互游戏; d、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e、会议电视、可视电话; f、VPN; g、端口出租、主机托管、虚拟ISP。
4.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的建设发展方案介绍
(1)ATM多业务平台系统 (2)纯IP网络平台系统 (3)IP多业务平台系统
• 接入多路复合系统中心Modem通常被组合成一个 被称作接入接点,也被称作“DSLAM”(DSL Access Multiplexer)。
• 远端模块由用户ADSL Modem和滤波器组成,用 户端ADSL Modem通常被称为ATU-R(ADSL Transmission Unit-Remote)。
-
22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23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图1 传统Modem与xDSL技术的比较
-
24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10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11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概念: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非对称数字线路缩写, 是在普通电话线上传输高速数字信号的技 术。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在普通电话线上利 用原来没有使用的传输特性,在不影响原 有语音信号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线路的 功能。
4.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的建设发展方案介绍
(1)ATM多业务平台系统 (2)纯IP网络平台系统 (3)IP多业务平台系统
• 接入多路复合系统中心Modem通常被组合成一个 被称作接入接点,也被称作“DSLAM”(DSL Access Multiplexer)。
• 远端模块由用户ADSL Modem和滤波器组成,用 户端ADSL Modem通常被称为ATU-R(ADSL Transmission Unit-Remote)。
-
22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23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图1 传统Modem与xDSL技术的比较
-
24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10
ADSL技术与宽带接入
•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ADSL宽带接入网络结构 • ADSL客户端相关硬件设备与连接
-
11
ADSL技术基本原理
• 概念: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非对称数字线路缩写, 是在普通电话线上传输高速数字信号的技 术。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在普通电话线上利 用原来没有使用的传输特性,在不影响原 有语音信号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线路的 功能。
宽带接入技术接入网概述介绍课件
![宽带接入技术接入网概述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3ff9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d.png)
光纤接入技术是一种高速、宽带、 稳定的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包括FTTH(光纤到 户 ) 、 F T T B ( 光 纤 到 楼 ) 、 F T TC (光纤到路边)等多种形式。
光纤接入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传 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纤接入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 学校等场合,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 的网络接入服务。
无线接入技术:通过无线 信号传输数据,如Wi-Fi、 3G/4G/5G等。
卫星接入技术:通过卫星 传 输 数 据 , 如 V S AT 等 。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光纤接入技术:高速、大 容量、低损耗
无线接入技术:移动、便捷、 高速
卫星接入技术:全球覆盖、 高速、低时延
混合接入技术:多种接入技 术相结合,满足不同需求
卫星通信:通过卫星信 号实现移动宽带接入, 适用于偏远地区或海上 通信
谢谢
接入网的组成
传输系统:负责将 用户数据传输到核
心网络
接入设备:负责将 用户数据接入到传
输系统
接入媒介:负责将 用户数据传输到接
入设备
网络管理系统:负 责管理和监控接入
网的运行情况
接入网的功能
1
提供用户接 入服务,实 现用户与网
络的连接
3
提供网络安 全保障,包 括防火墙、 入侵检测等
2
提供网络资 源管理,包 括带宽分配、 QoS保障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设备:调制 解调器、路 由器、交换 机等
03
应用场景: 家庭上网、 远程教育、 在线游戏等
04
优势:高速、 稳定、安全、 易安装
企业宽带接入
企业宽带接入是指企业通过宽带网络接入互 联网,实现企业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
宽带无源光纤接入介绍课件
![宽带无源光纤接入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a27c4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9.png)
APON关键技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是实时地改变各ONU上行带宽的机制。由于数据业务的带宽不确定性,如按峰值速率静态分配带宽则整个系统带宽很快就被耗尽,带宽利用率很低;而DBA根据各ONU的业务情况动态分配带宽,使带宽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同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优先级设置不同的服务等级。
本项目宽带无源光接入设备技术特点:
本项目所研究的宽带PON设备(Broadband PON,简称BPON),是结合APON、EPON两种技术的特点,提供多种混合业务的单一网络传输平台。 以太网数据和多路E1数据的统一传输, 动态分配带宽,利用以太网数据的突发特性对传输信道采用统计复用,提高带宽利用率。 采用基于Ethernet的成熟技术,避免APON复杂的成帧、管理等处理,大量,提高系统构成的性价比。
成本比较 SDH 和 BPON
BPON的成本节省: 较少的运行维护成本 (分光器是无源的) 较少的使用光纤,这意味作: 若光纤是自己的,则有更多的光纤可用到其它用途 若光纤是租用的,则多点租用成本更低 CO局设备接口更少花费较低 ATM交换机接口更少花费更低 PON 比SDH的连接有更充分的利用率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与无源光纤接入技术比较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与无源光纤接入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的组成上 有源光纤接入在光路分支时,采用有源技术来完成
远端机
局端机
远端机
远端机
有源设备
无源光纤网络(PON)
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在光分支点不需要节点设备,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无源光分路器,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再经过放大和再生,网络的分路由光分路器来实现。 PON的优点是:宽带化、业务综合化、灵活的组网能力、低成本。
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是实时地改变各ONU上行带宽的机制。由于数据业务的带宽不确定性,如按峰值速率静态分配带宽则整个系统带宽很快就被耗尽,带宽利用率很低;而DBA根据各ONU的业务情况动态分配带宽,使带宽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同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优先级设置不同的服务等级。
本项目宽带无源光接入设备技术特点:
本项目所研究的宽带PON设备(Broadband PON,简称BPON),是结合APON、EPON两种技术的特点,提供多种混合业务的单一网络传输平台。 以太网数据和多路E1数据的统一传输, 动态分配带宽,利用以太网数据的突发特性对传输信道采用统计复用,提高带宽利用率。 采用基于Ethernet的成熟技术,避免APON复杂的成帧、管理等处理,大量,提高系统构成的性价比。
成本比较 SDH 和 BPON
BPON的成本节省: 较少的运行维护成本 (分光器是无源的) 较少的使用光纤,这意味作: 若光纤是自己的,则有更多的光纤可用到其它用途 若光纤是租用的,则多点租用成本更低 CO局设备接口更少花费较低 ATM交换机接口更少花费更低 PON 比SDH的连接有更充分的利用率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与无源光纤接入技术比较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与无源光纤接入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的组成上 有源光纤接入在光路分支时,采用有源技术来完成
远端机
局端机
远端机
远端机
有源设备
无源光纤网络(PON)
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在光分支点不需要节点设备,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无源光分路器,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再经过放大和再生,网络的分路由光分路器来实现。 PON的优点是:宽带化、业务综合化、灵活的组网能力、低成本。
《光纤接入技术》课件
![《光纤接入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230e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5.png)
低成本与绿色节能
总结词
为了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光纤接入技术正朝着低成本和 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详细描述
通过采用更高效的传输技术和新型的光纤材料,可以降低光纤接入设备的成本和 能耗。此外,一些新的技术如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能 够进一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光纤接入网的节点
包括光线路终场景
宽带接入
宽带接入概述
光纤接入技术在宽带接入领域应用广泛,能够提供高速、 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满足用户对高带宽的需求。
优势特点
光纤接入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传输容量大 、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 。
损耗特性
带宽特性
光纤传输过程中,光信号逐渐减弱, 与传输距离和波长有关。
光纤具有较大的带宽,可以实现高速 、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色散特性
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速度 不同,导致脉冲展宽。
光纤接入网络的结构
光纤接入网定义
以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实现接入网的信息传输。
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树型、环型和网状等。
网络融合与智能化发展
总结词
随着网络融合和智能化的发展,光纤接入技术正与其他通信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以提供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网络 服务。
详细描述
光纤接入技术可以与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其他通信技术进行融合,形成更加高效和灵活的网络架构。 同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网络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光信号处理技术是光纤接入技术的关键,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光纤接入技术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光纤接入技术介绍课件
![光纤接入技术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a734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4.png)
磁干扰,信号传输稳定可靠。
03
传输距离远:光纤传输距离远,
04
保密性好:光纤传输保密性好,
能够满足长距离传输的需求。
不易被窃听和破解。
05
成本低:光纤传输成本低,能够
06
易于维护:光纤传输易于维护,
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能够降低网络维护成本。
2
光纤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实 现
光纤传输原理
01
光纤传输利用光的全反射原 02
04
视频会议:提 供高清、稳定 的视频会议服
务
02
企业网络:构 建高速、安全 的企业内部网
络
05
智能电网:实 现电力系统的 实时监控和调
度
03
远程教育:实 现远程教学和
资源共享
06
智慧城市:构 建高速、智能 的城市基础设
施网络
3
光纤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光纤接入技术的未来趋势
01
更高速率:光纤接入技术将 向更高速率发展,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纤
理,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
率
03
当光信号从纤芯进入包层时, 04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由
由于折射率的差异,光信号
于光纤的损耗较小,因此传
在包层中发生全反射
输距离较长,传输速率较高
光纤接入技术实现
01
光纤接入技术通过光纤将用户终端与网络 设备连接,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谢谢
03
更低成本:光纤接入技术将 向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以 降低用户的接入成本。
02
更广覆盖:光纤接入技术将 向更广覆盖的方向发展,以 满足更多用户的接入需求。
《精品课件》《宽带接入技术》第3章
![《精品课件》《宽带接入技术》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1d01af2a941ea76e59fa04cf.png)
任务一 EPON和GPON技术
3.1.2 EPON技术
一、EPON技术起源和主要技术指标 (1)OLT与ONU之间信号传输基于IEEE 802.3的以太网帧; (2)采用8B/10B线路编码(8个数据比特编成10个线路比特),数据速
率为上下行对称1Gbit/s,线路比特率为上下行对称1.25Gbit/s; (3)支持1∶64的分光比和10或20km的传输距离; (4)采用WDM方式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上、下行分别使用1 310nm波
任务一 EPON和GPON技术
3.1.2 EPON技术
二、EPON关键技术 4.EPON的测距技术 ❖测距要求如下: (1)测距精度高,一般要求在1~2Byte。 (2)测距过程对运行中的其他ONU的影响最
小,保证运行业务的QoS。 (3)测距范围大,即能提供的均衡延时大。
任务一 EPON和GPON技术
任务一 EPON和GPON技术
3.1.2 EPON技术
二、EPON关键技术 3.EPON帧结构
任务一 EPON和GPON技术
3.1.2 EPON技术
二、EPON关键技术 RS(Reconciliation Sublayer,协调子层)子层中各字段: (1)SLD:SLD域用于进行LLID的定位,取值为0xD5。 (2)LLID:两字节,由MODE和logical_link_id联合构成。 ❖ Mode变量:1比特,在ONU MAC中始终为0,在OLT
任务一 EPON和GPON技术 3.1.1 光纤接入技术概述
四、无源光网络(PON)技术
任务一 EPON和GPON技术
3.1.2 EPON技术
一、EPON技术起源和主要技术指标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 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以太网技术和无源光网络 PON技术的结合,为了提高以太网在“最后一千 米”的应用,IEEE EFM工作组2000年开始制定 802.3ah标准,其中包括EPON和P2P(Point to Point,点到点)光纤以太网两种技术,定义了速 率1000Mbit/s、传输距离10km和速率1000Mbit/s、 传输距离20km的两种点到点单纤双向光以太网系 统。采用WDM方式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上、下行 分别使用1 310nm波长和1 490nm波长进行传输。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e050f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c.png)
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光纤宽带接入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城市的可 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速 度变慢,与介质的折 射率有关。
光纤的结构与特点
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纤芯 直径一般在5-10微米之间。
光纤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 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纤的传输损耗与波长有关, 短波长损耗较大,长波长损耗 较小。
光纤宽带接入的关键技术
01
光信号调制技术
将数据信号调制到光波上,实现数 据的传输。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光纤宽带接入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用户提 供更加高效、稳定、安全的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光纤宽带接入技术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光纤宽带接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为智慧城市提供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各种智慧应用和服 务。
抗干扰能力强
光纤不受电磁波干扰,保证了 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覆盖范围广
光纤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 ,适用于大规模网络覆盖。
挑战
建设成本高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用户需求多样化
不同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不同,需要针对不同 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施工难度大
光纤铺设和调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施 工难度较大。
智能化管理。
工业物联网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光纤宽带接 入技术可以为各种工业设备和传 感器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服务,促进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发展。
04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光纤宽带接入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城市的可 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速 度变慢,与介质的折 射率有关。
光纤的结构与特点
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纤芯 直径一般在5-10微米之间。
光纤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 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纤的传输损耗与波长有关, 短波长损耗较大,长波长损耗 较小。
光纤宽带接入的关键技术
01
光信号调制技术
将数据信号调制到光波上,实现数 据的传输。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光纤宽带接入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用户提 供更加高效、稳定、安全的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光纤宽带接入技术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光纤宽带接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为智慧城市提供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各种智慧应用和服 务。
抗干扰能力强
光纤不受电磁波干扰,保证了 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覆盖范围广
光纤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 ,适用于大规模网络覆盖。
挑战
建设成本高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用户需求多样化
不同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不同,需要针对不同 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施工难度大
光纤铺设和调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施 工难度较大。
智能化管理。
工业物联网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光纤宽带接 入技术可以为各种工业设备和传 感器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服务,促进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发展。
04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T-5e/6:超5类/6类双绞线, 可用于1,000M以太网传输
CAT-6A:超6类双绞线,可用于 10,000M以太网传输
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常见接口类型采 用RJ45水晶头,如图 所示。
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线缆接口线序包括两种568B与568A两 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以太网线缆分为直连线 缆(两头都是568B或568A,常见的都是采用 568B)与交叉线缆(一头是568B另一头是 568A)。以太网线采用8种线色来进行区分, 其中橙白、橙为一对双绞线,绿白、绿为一对
双绞线,蓝白、蓝为一对双绞线,棕白、棕为 一对双绞线,在100M以太网中只需要橙白、 橙、绿白、绿为两对双绞线。
以太网技术
直连网线,常用于不同设备之间互联。
以太网技术
交叉网线,常用于相同设备之间互联。
网线测试仪可用来测试网线的通断,当测试 仪指示灯正常闪烁时,表示网线制作成功, 否则需要重新制作这根网线。另外,高级的 网线测试仪不仅可以测试网线的联通性,还 可以给出接线图、长度、传输延迟等网线技 术参数。
以太网技术
CSMA/CD的应用发展: 快速以太网的速率为100Mbit/s,在数据链路 层上跟10Mbit/s以太网没有区别,不过在物理 层上提高了传输的速率,而且引入了更多的物 理层介质,比如光纤、同轴电缆等。运行在两 对双绞线上的100Mbit/s以太网称为100BASTTX,运行在光纤上的100Mbit/s以太网则为
以太网的发展
2002年底IEEE802工作委员会又通过了802.3ae: 10Gbit/s以太网(万兆以太网)。在以太网技术 中,100Base-T是一个里程碑,确立了以太网技 术在局域网中的统治地位。而千兆以太网以及随 后万兆以太网标准的推出,使得以太网技术从局 域网延伸到了城域网的汇聚和骨干层。
除IEEE以外,还有其它国际标准组织在进行以太 网标准的研究,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T)、
城域以太网论坛(MEF, Metro Ethernet Forum)、10G以太网联盟(10GEA, 10 Gigabit Ethernet Alliance)以及Internet工程 任务组(IETF, Internet Engineer Task Forc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标准为: IEEE 802.3常用的线缆有: (1)10BASE-5,粗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 500m; (2)10BASE-2,细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 200m; (3)10BASE-T,双绞线,最大传输距离 100m; (4)10BASE-F,光纤,最大传输距离2000m。
80年代末期,非屏蔽双绞线(UTP)出现,并迅 速得到广泛的应用。UTP的巨大优势在于: 逻辑拓扑依旧是总线的,但物理拓扑变为星形,使 得网络布线变得简单。
a) 价格低廉,只有同轴电缆的几分之一。 b) 制作简单,成功率高。 c) 收发使用不同的线缆,为实现全双工奠定了物 质基础;
d) 网络由共享式总线以太网向交换式以太网转变。
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机制(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作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标准带宽为10Mbit/s。
以太网的发展
802.3标准族是以太网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一个不断 发展中的协议体系。IEEE802.3定义了传统以太网、快 速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以及万兆以太 网的架构,同时也定义了5类屏蔽双绞线和光缆类型的 传输介质。该工作组还明确了不同厂商设备之间、不 同速率、不同介质类型下的相互操作方式。
以太网技术
(1)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 方式。通信双方中只有一个可以进行发送,另 一个只能接收。(广播)
(2)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 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对讲机)
(3)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收发消息 的工作方式。(手机)
交换式以太网技术
交换式以太网
以太网技术
实际应用中,我们常使 用的网线是非屏蔽双绞 线,绝缘套管中无屏蔽 层,该线缆价格低廉, 用途广泛。该线缆一般 采用铜合金制做,也有 采用纯铜制造,纯铜的 双绞线较软,成本较高。
双绞线标准
以太网技术
CAT-1/2/3/4:1/2/3/4类双绞线, 目前已淘汰
CAT-5:5类双绞线,可用于 100M以太网传输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92年 96年 2002年
以太网的发展
以太网标准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标准。
1972年,Metcalfe墨卡夫博士在Xerox施乐 公司PARC研究中心试验了第一个2.94Mbit/s 以太网原型系统(Alto Aloha Network)。 该系统可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互连, 并共享打印机设备。
以太网接入技术
以太网Ethernet技术: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 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 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 理方法。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 组网技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 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 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 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 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 准,如令牌环网等。
1973年,Metcalfe墨卡夫将自己的系统更名 为以太网(Ethernet),并指出该系统的设计 原理不局限于PARC的Alto计算机互连,也适 用于其它计算机系统。自此,以太网诞生了。
以太网的发展
在以太网标准发展的过程中,电器和电子工程 师协会(IEEE)802工作委员会是以太网标准 的主要制定者,IEEE802.3标准在1983年获得 正式批准,该标准确定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
在同一时刻抢占线路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 CSMA/CD(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机制。
早期以太网技术
CSMA/CD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不断检测共享物理网络的状态,一旦检 测到线路空闲就发送数据,如果不空闲则一直 等待,但如果同时有另外一个设备也发送数据, 则两个设备发送的数据必然会产生碰撞和冲突, 这种冲突会被计算机检测到,马上停止发送自 己的数据,然后再发送一连串干扰脉冲,然后 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发送。
100BASE-FX,还有运行在四对双绞线上的 100BAST-T4等。所有这些物理介质都是沿用 了CSMA/CD的访问方式,工作在半双工模式
下。
全双工以太网和以太网交换机
CSMA/CD 采用半双工模式进行,例如传统的 HUB 设备是不支持全双工的,因为 HUB 的内 部是一条共享总线,数据接收和发送都是在该 总线上进行,没有办法进行全双工通信。最好 的方式是采用全双工模式,全双工就是数据的 发送和接收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以太网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设备,每个端口可以连接 终端设备或其他多端口设备,交换机内部的网 络不是共享总线,一般采用一个数字交叉网络, 该网络能同时支持多个终端、端口之间并行独 立的数据传输,交换机为每个端口设置了缓冲 区,可以暂时缓存终端发送过来的数据,等资 源空闲之后再进行交换。交换机的出现使以太 网技术由传统的共享式结构转换为交换式结构, 例如和传统的HUB比较,100Mbit/s交换机的 每个端口可以独享200Mbit/s的带宽,大大提 高了效率。除此之外,VLAN(虚拟局域网)、 优先级、冗余链路等技术都可以在交换机上实 现。
但无论如何,从传统以太网的10Mbit/s,再到快速以 太网的100Mbit/s,到千兆以太网的1Gbit/s,直至万 兆以太网的10Gbit/s,所有的以太网技术都保留了最 初的帧格式和帧长度,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保 持了高度的兼容性,确保为上层协议提供一致的接口, 给用户升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溃。
早期以太网技术
共享式以太网中,所有的主机都平等地连接到 同轴电缆上,所有主机发出的信号都会被其他 主机接收,如果主机数目较多,则存在冲突与 广播泛滥的严重问题,而且共享式以太网还会 存在介质可靠性差与无任何安全性的突出问题。
早期以太网技术
CSMA/CD规则: 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计算机之间共享物理网络, 初期的以太网是共享式以太网,同一时刻只能 有一台计算机访问线路,所以必须采用一种半 双工的方式来访问该物理线路,而且还必须有 一种冲突检测和避免的机制,来避免多个设备
IEEE802.3 以太网标准 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 IEEE802.3z/ab 1000Mb/s千兆以太网标 准
IEEE802.3ae 10GE万兆以太网标准
万兆以太网出现
千兆以太网迅速发展
100M快速以太网
共享式转向LAN交换机 10M以太网发展成熟 以太网产生
早期以太网技术
早期的以太网标准是采用同轴线作为传输介质, 网络是一种串联式共享总线网络,如图 所示:
共享式总线以太网
早期以太网技术
网络中所有主机的收发都依赖于同一套物理介质, 即共享介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主机在发送,各 主机通过遵循CSMA/CD规则来保证网络的正常通 讯。该网络模式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电缆上的 设备是串连的,单点的故障可以导致这个网络的崩
以太网速度迅速提高
以太网技术
双绞线传输:
双绞线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两根 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 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 的电波也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把 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 双绞线电缆,在局域网中常使用4对双绞线组成 以太网电缆。
以太网技术
交换式以太网具有以下特点:
a)扩展了网络带宽。 b)分割了网络冲突域,使得网络冲突被限制在 最小的范围内。 c) 交换机作为更加智能的交换设备,能够提供 更多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优先级、虚拟网、远 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