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选解_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第四章微波网络基础PPT课件
H xZ E T1 E 0 10sinaxejzh10(x)I(z)
ZTE10 1(0//2a0)2
2020/9/29
U(Z)A1ejz
I (z) A1 e jz Z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模式电压与模式电流之比等于模式特性阻抗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 各模式的波阻抗为:
ZH Ett e hkk((xx,,yy))U Ikk((zz))h ek kZek
2020/9/29
Zek为该模式等效特性阻抗。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copyright@Duguohong
参考面移动, 网络参量就会改变
微波网络的等效电路及其参量只适用于一个频段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2020/9/29
copyright@Duguohong
4
4-1等效传输线
为什么将波导传输线等效为双线传输线?
微波元件均需外接传输线
网络
双线传输线
所有微波系统都可以应用微波网络理论来解决
13
4―2 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的原理
网络参考面的选择
单模传输时,参考面的位置尽量远离不连续性区域 参考面必须与传输方向相垂直
参考面上的电压和电流有明确的意义
网络参考面选定 网络参数唯一确定 单模传输,外接传输线的路数等于参考面数目
第四章 微波网络基础
杜国宏
电子工程系 2008-7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2020/9/29
微波技术习题解答(部分)
率的波,而是一个含有多种频率的波。这些多种频率成分构成一个“波群”
又称为波的包络,其传播速度称为群速,用 vg 表示,即 vg v 1 c 2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TEM波:相速
vp
1 v
相波长
p
2
v f
群速 vg vp v
即导波系统中TEM波的相速等于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而相波长 等于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长(工作波长)
插入衰减 A
A
1 S21 2
A%11 A%12 A%21 A%22 2 4
对于可逆二端口网络,则有
A
1 S21 2
1 S12 2
第四章 微波网络基础
插入相移 argT arg S21
对于可逆网络,有 S21 S12 T ,故
T T e j S12 e j12 S21 e j21
何不同?
答案:截止波长:对于TEM波,传播常数 为虚数;对于TE波和TM波,对 于一定的 kc 和 、 ,随着频率的变化,传播长数 可能为虚数,也可能为实
数,还可以等于零。当 0 时,系统处于传输与截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此 时对应的波长为截止波长。
当 c 时,导波系统中传输该种波型。 当 c 时,导波系统中不能传输该种波型。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3 什么是相速、相波长和群速?对于TE波、TM波和TEM波,它们的相速 相波长和群速有何不同?
答案: 相速 vp 是指导波系统中传输的电磁波的等相位面沿轴向移动的速
度,公式表示为
vp
相波长 p
是等相位面在一个周期T内移动的距离,有
p
2
欲使电磁波传输信号,必须对波进行调制,调制后的波不再是单一频
T S21 0.98e j 0.98
《微波技术与天线》第四章微波网络基础
2020/9/25
2
引言
微波网络理论的基本思路
在实际分析中往往不需要了解微波元件的内部结构, 而只关心它对传输系统工作状态的影响。
只要知道了由于插入非均匀区后所引起的反射波和透 射波相对于入射波的振幅和相位,不均匀区的微波网 络特性就唯一地确定了。
微波网络理论的研究目的
10
U (Z )A 1 e jz
I ( z) A1 e j z Ze
Ze
b a Z TE10
1
模式横向分布函数满足:
E120 A12
Ze ZTE10
ab 1 2
h10(x)E A110ZZTeE 10sinax
A1
b 2 E10
唯一确定了TE10模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流:U(z) b2E10ejz
P2 1ReSE t H t*ezdS
E t Z w H t e z
(取z从波源端算起的解)
UIejz, U I C H Eddll
P 1 ReUI* 2
U ZcI
ek(x, y)、hk(x, y):二维实函数, 代表了横向场的模式矢量函
数。
Uk(z)、Ik(z):一维标量函数, 反映了横向电磁场各模式沿传 播方向的变化规律,称为模式等效电压和模式等效电流。
2020/9/25
15
均匀导波系统等效为长线
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归一化
归一电压,归一电流和归一阻抗的引入
归一电压和电流的定义:v V( z),i I( z)
Z0
Z0
zin
v i
V( z )/ I( z )
Z0 Z0
Zin Z0
1 1
归一后传输线该模式的输入阻抗、负载阻抗与反射系
《微波技术与天线》习题答案
《微波技术与天线》习题答案章节 微波传输线理路1.1设一特性阻抗为Ω50的均匀传输线终端接负载Ω=1001R ,求负载反射系数1Γ,在离负载λ2.0,λ25.0及λ5.0处的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多少?解:31)()(01011=+-=ΓZ Z Z Zπβλ8.02131)2.0(j z j e e --=Γ=Γ31)5.0(=Γλ (二分之一波长重复性)31)25.0(-=ΓλΩ-∠=++= 79.2343.29tan tan )2.0(10010ljZ Z ljZ Z Z Z in ββλΩ==25100/50)25.0(2λin Z (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性)Ω=100)5.0(λin Z (二分之一波长重复性)1.2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 和0.75cm 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25.2=r ε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MHz f 300=时的波长。
解:同轴线的特性阻抗abZ rln600ε= 则空气同轴线Ω==9.65ln 600abZ 当25.2=r ε时,Ω==9.43ln600abZ rε 当MHz f 300=时的波长:m f c rp 67.0==ελ1.3题设特性阻抗为0Z 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ρ,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1m in l ,试证明此时的终端负载应为1min 1min 01tan tan 1l j l j Z Z βρβρ--⨯=证明:1min 1min 010)(1min 101min 010in tan l tan j 1/tan tan 1min 1min l j Z Z Z Z l j Z Z l j Z Z Z Z l in l βρβρρββ--⨯=∴=++⨯=由两式相等推导出:对于无耗传输线而言:)(1.4传输线上的波长为:m fr2cg ==ελ因而,传输线的实际长度为:m l g5.04==λ终端反射系数为: 961.0514901011≈-=+-=ΓZ R Z R输入反射系数为: 961.0514921==Γ=Γ-lj in eβ 根据传输线的4λ的阻抗变换性,输入端的阻抗为:Ω==2500120R ZZ in1.5试证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λ/4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微波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微波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微波网络课后习题答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微波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学习微波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通过课后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微波网络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微波网络?微波网络是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通信网络,它利用微波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微波信号具有高频率和高带宽的特点,能够在较远距离内传输大量的数据。
微波网络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传输介质和信号处理设备等组成。
2. 微波网络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微波网络广泛应用于电信、广播、卫星通信、雷达等领域。
在电信领域,微波网络被用于电话和互联网的传输;在广播领域,微波网络用于电视和广播的传输;在卫星通信领域,微波信号被用于卫星之间的通信;在雷达领域,微波信号被用于探测目标等。
3. 什么是微波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是一种用于传输微波信号的导线或导管。
常见的微波传输线有同轴电缆、微带线和波导等。
同轴电缆是由内导体、绝缘层和外导体组成的,适用于中小功率的传输。
微带线是一种在介质板上制作的传输线,适用于高频率的传输。
波导是一种空心的金属管道,适用于高功率的传输。
4. 什么是微波功率分配器?微波功率分配器是一种用于将微波功率分配给多个输出端口的设备。
常见的微波功率分配器有功率分配器、功率组合器和功率分束器等。
功率分配器将输入功率均匀地分配给多个输出端口;功率组合器将多个输入功率合并为一个输出功率;功率分束器将输入功率分散到多个输出端口。
5. 什么是微波滤波器?微波滤波器是一种用于滤除或选择特定频率的微波信号的设备。
微波滤波器可以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低通滤波器可以滤除高频信号,只保留低频信号;高通滤波器可以滤除低频信号,只保留高频信号;带通滤波器可以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带阻滤波器可以滤除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习题选解_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4.5 习题【1】 为什么说微波网络方法是研究微波电路的重要手段?微波网络与低频网络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点?【2】 表征微波网络的参量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它们的意义、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3】 二端口微波网络的主要工作特性参量有哪些?它们与网络参量有何关系? 【4】 求图4-17 所示电路的归一化转移矩阵。
图4-17 习题4图其【解】同[例4-9]见教材PP95 求图4-9长度为θ的均匀传输线段的A 和S 。
图4-9 长度为θ的均匀传输线段【解】:从定义出发求参数,定义为:11121221212222U A U A I I A U A I =-⎧⎨=-⎩ 先确定A 矩阵。
当端口(2)开路(即20I =)时,2T 面为电压波腹点,令2m U U =,则()1cos 2j j m m U U e e U θθθ-=+=,且此时端口(1)的输入阻抗为10cot in Z jZ θ=-。
由A 矩阵的定义得: 21112cos I U A U θ=== ,2111212200/cos sin cot in m m I U Z U I A j U U jZ U Z θθθ=====- 此文档最近的更新时间为:2019-7-1 19:26:00当端口(2)短路(即20U =)时,2T 面为电压波节点,令22,22m mU U U U +-==-,则()1sin 2j j m m U U e e jU θθθ-=-=,且此时端口(1)的输入阻抗为10tan in Z jZ θ=。
由A 矩阵的定义得: 21120200sin sin m m U jU U A jZ I U Z θθ====- ,212220cos cos m mU I IA I I θθ====-也可以利用网络性质求1222,A A 。
由网络的对称性得:2211cos A A θ==再由网络可逆性得:211221202101cos 1sin sin /A A A jZ A j Z θθθ--===于是长度为θ的均匀传输线段的A 矩阵为00cos sin sin /cos jZ j Z θθθθ⎡⎤=⎢⎥⎣⎦A 如果两端口所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分别为01Z 和02Z ,则归一化A 矩阵为0jθθ⎡⎤⎢⎢=⎢⎢⎥⎢⎥⎣⎦A当01020Z Z Z ==时cos sin sin cos j j θθθθ⎡⎤=⎢⎥⎣⎦A【6】(返回)求图4-19所示π型网络的转移矩阵。
第四章-微波网络基础
其它几种网络参量的互易特性为
A11 A22 A12 A21 1
~~ ~~ A11 A22 A12 A21 1
S12 S21
T11T22 T12T21 1
S1,1 ,S22
第四章 微波网络基础
(二) 对称网络 一个对称网络具有下列特性
Z11 Z22 Y11 Y22
,
其它几种网络参量的对称性为
T12 T21
A11 A22
Z01 Z02
由此可见,一个对称二端口网络的两个参考面上的输 入阻抗、输入导纳以及电压反射系数等参量一一对应 相等
第四章 微波网络基础
(三) 无耗网络
利用复功率定理和矩阵运算可以证明,一个无耗网络的散射矩 阵一定满足“么正性”,即
[S]T [S * ] [1]
按微波元件的功能来分
1.阻抗匹配网络 2.功率分配网络 3.滤波网络 4.波型变换网络
第四章 微波网络基础
(二) 微波网络的性质
(1) 对于无耗网络,网络的全部阻抗参量和导纳参量均为纯虚数,
即有
Zij jX ij
Yij jBij i, j 1,2,,n
(2) 对于可逆网络,则有下列互易特性
Zij Z ji
Z 01 Z 02
第四章 微波网络基础
2. 导纳参量
用T1和T2两个参考面上的电压表示两个参考面上的电流,其网 络方程为
I1
I
2
Y11 Y21
各导纳参量元素定义如下
Y12 U1
Y22
U
2
Y11
I1 U1
U2 0
Y22
I2 U2
U1 0
Y12
I1 U2
U1 0
Y21
微波习题第四章答案-7页文档资料
4-1[解]远区场条件:k r>>11/kr>>1/( k r)2>>1/( k r)3 →只保留1/rrE≈(<<Eθ,忽略)近区场条件:k r<<1,r<<λ→r<<λ/2∏1/kr<<1/( k r)2<<1/( k r)3∴忽略1/r项jkre-→14-2[解]:f=3Mhz, ∴λ=100mr=10km,r>>λ/2π即A、B、C、D、E各点在电基本振子远区场(1)∴60sinA jkrI lE jre θπθλ-=A点:θ=00,E A=0 v/mB点:θ=300,| E A|= 9.42 ⨯10-5 v/mC点:θ=900,| E c|=| E max|=1.884⨯10-4v/m D点:θ=1500,| E D|=| E B | =9.42 ⨯10-5 v/mE点:θ=1800,E E =E A =0 v/m(2)若电流元垂直纸面,则A、B、C、D、E各点在H平面上,则各点场强相同,且为最大值| E max|=1.884⨯10-5v/m,极化方向均垂直于纸面。
4-4[解]:2l=λ/2 E面xoz面极值:θ=900,2700,零值:θ=00,18002l=1.5λ 六个极值: 900,500,1300,2300,2700,3100零值:00,70.50,109.50,1800,250.50,289.502l=2λ 四个最大值:θ=600,1200,2100,3300四个零值:θ=00,1800,900,4-6[解]:电流元:F (0)=f (θ)=sin θ半功率波瓣宽度:BW 为F 2(θ0.5)=1/2夹角。
所以,θ0.5 =450 则BW=2θ0.5=900 4-7[解]:l=0.25λ→2l=λ/2 半波振子 c o s (/2c o s )f ()s i n πθθθ=F 2(θ0.5)=1/2,θ0.5≈390,则BW=2θ0.5=780l=1λ→2l=2λ,cos(2cos )f ()sin πθθϕθ=∴ F 2(θ0.5)=1/2 4-8 [解]:2042(,)sin D d F d πππϕθϕθθ=⎰⎰电流元:22(,)=sin Fθϕθ 代入积分,得电流元方向系数D=1.5 4-9[解]: max| E'|FSLL=20lg| E|db =20lg0.01 db=-40db 又因为,D=100则任意方向 :D (θ)=(,)D F θϕ∙,max| (,)|(,)=| E|E F θϕθϕ副瓣max| E'|(,)=0.01| E|Fθϕ= 则第一副瓣:()=0.01100=1D θ⨯ 4-13[解]:2L=2m ,λ1=10m ,λ2=4m 有效长度:e l =2kl tg λπ代入: λ1=10m ,e1l = 1.032kltg m λπ= λ2=4m ,为半波偶极子,e2l 1.27m λπ≈= 4-25[解]: 1()=()=()g f f f ∆∆∆E 面方向图(纸平面)4-10 [解]: 由()f θ→()f θmax=1.414,θ=900所以由图:200.5( )0.4142sin 90 1.4142θ-+=,由max| |()=| E|E F θ定义4-11[解]: 由max 60D| E|=P r∑ 22max | E|r =60DP ∑且电流元D1=1.76db=1.5,半波振子D2=2.15db=1.64(a )1121max 2max 12260D | E || E |60D P r r P ∑∑=∙ (b )2221max 1122212max 260D | E |r 60D | E |r P P ∑∑=4-14[解]:对称振子的电流分布——近似认为与开路双线电流分布一致 4-16 已知电流元在、r=5km ,处电场为2mv/m ,求其辐射功率P ∑ [解]: 由max| E|(,)=| E|Fθϕ max | E|| E|(,)F θϕ∙=电流元(,)=sin Fθϕθ m a x 0| E |2| E|4m v /m s i n (,)30Fθϕ∴=== 由22max | E|r 60DP ∑=电流元D=1.5,22max | E|r 4.4w 60DP ∑== 4-17 已知P in =10w ,D=3,效率a 0.5η=求(1)r=10km 处电场值(2)若欲使r=20km 处电场和(1)中10km 处相同,方向系数应增加多大?[解]: a G D 30.5=1.5η==⨯由in max 60P G| E|r=得 (1) r =10km 处,-3max 36010 1.5| E|3v/m=3mv/m 101010⨯⨯==⨯⨯ (2) 设天线效率相同,输入功率相同由in amax 60P D | E|rη=4-18 设天线归于输入电流的辐射电阻和损耗电阻分别为r0R =4Ω,10R =1Ω,方向系数D=3,求其输入电阻R 0和增益G 。
微波技术基础习题4
Z 0o Z 0
k1=0.316
1 k 1 0.316 50 36.05 1 k 1 0.316 1 k 1 0.316 50 69.35 1 k 1 0.316
Z 0e Z 0
k2=0.1,Z0o=45.23Ω,Z0e=55.28Ω λg/4=30/4/4=1.875cm
W/h 0.9 1.0 Z0 51.72 49.04 εe 6.45 6.50
0 e
0.1 0.0393 m 6.482
H=1mm, Z0=50Ω→W=0.964mm, εe=6.482 查表αcZ0h/Rs=4.7
Rs 2.6 107 f
4.7 Rs 4.7 2.6 107 3 109 c 0.0134 (dB / cm) 0.154NP / m Z0h 50 0.1
微波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4-4 b=0.55cm,εr=2.35,tanσ =0.008的介质基片上 Z0=50Ω 的带状线,工作频率为6GHz,求其复传播常数 γ =jβ +α c+α d。 解:
ktg tg r f tg 2 c 3.14 2.35 6 109 0.0008 3 108 0.077NP / m
4-21 设计一耦合微带线电路:已知基片厚度为3mm,εr=10, Z0o=48Ω,Z0e=80Ω工作频率f=1.15GHz,试求此耦合微带线 的尺寸、奇模和偶模相速度及波导波长。
解:h=3mm,查图4.3-9 S/h=0.58,W/h=0.52 S=1.74mm,W=1.56mm S/h=0.58,W/h=0.52→Z0o(1)=118Ω,Z0e(1)=210 Ω
d r e 1 tg 3.14 9.6 6.482 1 0.0003 0.02265 NP / m 1 9 . 6 1 0 . 1 e r 6.482 0
第四章 微波网络基础
Z02,则T1和T2参考面上的归一化电压及归一化电流
分别为
U1
U1 Z 01
U
2
U2 Z 02
I1 I1 Z01 I2 I2 Z02
归一化阻抗参量与未归一化阻抗参量之间的关系为
Z11
Z11 Z01
Z
22
Z 22 Z02
Z12 Z21
Z12 Z Z 01 02 Z 21 Z01Z02
Zmn为阻抗参量,若m=n为自 阻抗,若m≠n为转移阻抗
U1 Z11I1 Z12I2 U2 Z21I1 Z22I2 Un Zn1I1 Zn2I2
Z1nIn Z2nIn
ZnnIn
如果n端口网络的各个参考面上同时有电压作 用时,则在任意参考面上的电流为各个参考面 上电压单独作用时,在该参考面上的电流响应 之和,即
e1
C
C
e2
L2 L3
e3
e1、e2、e3为来自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
的电动势信号;
L2 - C 组成谐振电路 ,选出所需的电台。
消除噪声
r
接
E S E N
谐振 滤波器
收 网 络
E( S s )---信号源 E( N N)---噪声源
令滤波器工作在噪声频率下,
即可消除噪声。
f0
fN
4―2 波导传输线与双线传输线的等效
传输线理论是一种电路理论,它的基本参 量是电压,电流。
在低频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不仅有明确的定 义,而且可以直接测量,从这两个基本参量 就可以导出一系列的其它参量,如功率,阻 抗,导纳,反射系数及驻波比等。
微波技术基础第四章课后答案杨雪霞概要
4-1谐振腔有哪些主要的参量?这些参量与低频集总参数谐振回路有何异同点?答:谐振腔的主要特性参数有谐振频率、 品质因数以及与谐振腔中有功损耗有关的谐振电导, 对于一个谐振腔来说, 这些参数是对于某一个谐振模式而言的,若模式不同,这些参数也是不同的。
谐振频率具有多谐性,与低频中的回路,当其尺寸、填充介质均不变化时,只有一 个谐振频率是不相同的。
在谐振回路中,微波谐振腔的固有品质因数要比集总参数的低频谐 振回路高的多。
一般谐振腔可以等效为集总参数谐振回路的形式。
4-2何谓固有品质因数、有载品质因数?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固有品质因数是对一个孤立的谐振腔而言的,或者说,是谐振腔不与任何外电路相连接(空载)时的品质因数。
当谐振腔处于稳定的谐振状态时,固有品质因数Q 。
的定义为WQ 。
=2,其中W 是谐振腔内总的储存能量,W 是一周期内谐振腔内损耗的能量。
W T有载品质因数是指由于一个腔体总是要通过孔、环或探针等耦合机构与外界发生能量的耦合,这样不仅使腔的固有谐振频率发生了变化, 而且还额外地增加了腔的功率损耗, 从而导 致品质因数下降,这种考虑了外界负载作用情况下的腔体的品质因数称为有载品质因数 Q l 。
对于一个腔体,Q l 直,其中k 为腔体和外界负载之间的耦合系数。
1 +k4-4考虑下图所示的有载 RLC 谐振电路。
计算其谐振频率、无载Q o 和有载Q L 。
解:此谐振电路属于并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为:| | 800.-J谐振器12 二;20 10亠 10 10‘2=356 MHz无载时,有载Q —w °L800 - —-17.9R L w °LR __ ______ 1800 ______J20 汉 10^/10 汉 10"12二 40.2520 nH10pF负载1800;'. 1解:对于T mnp 振荡模,由TE 型振荡模的场分量知 p 不可为0,所以主模可能为TE 011或TE 101,这取决于a 与b 间的相对大小。
微波技术基础2013-第四章 微波网络分析
等效电压、电流和阻抗
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归一化 为什么要归一化 ——等效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是波阻抗而不能完全 替代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因此不能正确反映传输线的 工作状况,非TEM模传输线的阻抗特性只能通过测 得在某种模式下的反射系数,再计算出归一化阻抗。
• •
等效电压、电流和阻抗
•
例:矩形波导TE10模的波阻抗为
第四章
• •
微波网络分析
按网络的端口分类 单端口网络 双端口网络 三端口网络 N端口网络
微波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性质分类 线性网络(无源网络) 非线性网络(有源网 络) 互易网络 非互易网络
• • • •
•
•
4.1 阻抗和等效电压与电流
传输线的等效电压和电流概念 在微波频率下,电压和电流的直接测量困难。 非TEM传输线的电压、电流定义不唯一,导致由此定 义的传输线特征阻抗定义不唯一,需要引入等效电 压和电流的概念。特征阻抗常常采用归一值。 不同传播模式的等效特征阻抗不同。 在微波传输线上,真正可测量的量是传输功率、反 射系数和相位移,因此只要采取合理的电压和电流 等效关系,归一阻抗关系是唯一的.
等效电压、电流和阻抗
横向电场和磁场与等效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等效原则 ——保持功率不变 • 例如,设正向行波为
由功率不变的原则,必 须有
* 1 1 Re Et H t ds Re VI * s 2 2
•
显然需要求
•
其中et和ht分别表示横向 电场和磁场在传输线横 截面上的分布
或
s12 s1n a1 s22 s2 n a 2 sn 2 snn a n
2011微波工程第4章微波网络分析
(E, H, Z)
阻抗总结
Zw Et Ht 1 Yw
-本征阻抗(仅与媒质材料参量有关) -波阻抗(特定波型的一种特性) -特征阻抗(传输线上行波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Z0 1
Y0
L
C
Microwave Technique
例题4.2 波导阻抗的应用
Yij
Ii Vj
, j Vk 0 , k
第j个端口激励电压 Vj,其余端口都短路时,测量第i个端口电压Vi得到。
Microwave Technique
4.2 阻抗和导纳矩阵
对于一个N端口网络,[Z]及[Y]为N×N矩阵,有N2个独立变量 (Zij ,Yij),在互易或无耗条件下,变量的数目可以减少。
2
2
V1 4Z 0
2
Pout 1 3dB Pin 2
Microwave Technique
S Z
假设每一端口的特征阻抗皆相同为 Z 0 n 令 Z 0n 1
Vn Vn Vn I I I V n n n n
Vn
微波网络分类
单口网络
双口网络 多口网络
负载,振荡器…
滤波器、放大器、衰减器、隔离器…
混频器、功分器、环行器、合成器…
微波网络主要特点
必须指定工作波型;(规定只有单一主模) 必须规定端口的参考面。(参考面外只传主模)
Microwave Technique
微波网络特征量
设媒质为各向同性的线性媒质(ε、μ、σ为标量)
[Z][I] [Z][V ] [Z][V ] [V] [V ] [V ]
习题答案第4章
第4章 无源微波器件微波网络参量有哪几种线性网络、对称网络、互易网络的概念在其中有何应用答 微波网络参量主要有转移参量、散射参量、阻抗参量和导纳参量。
线性网络的概念使网络参量可用线性关系定义;对二口网络,对称网络的概念使转移参量的d a =,散射参量的2211S S =,阻抗参量的2211Z Z =,导纳参量的2211Y Y =。
互易网络的概念使转移参量的1=-bc ad ,散射参量的2112S S =,阻抗参量的2112Z Z =,导纳参量的2112Y Y =。
推导Z 参量与A 参量的关系式(4-1-13)。
解 定义A 参量的线性关系为()()⎩⎨⎧-+=-+=221221I d cU I I b aU U 定义Z 参量的线性关系为⎩⎨⎧+=+=22212122121111I Z I Z U I Z I Z U⎥⎥⎥⎦⎤⎢⎢⎢⎣⎡-=⎥⎦⎤⎢⎣⎡=c d c c bc ad ca Z Z Z Z 122211211Z 从I S S =*T出发,写出对称互易无耗三口网络的4个独立方程。
解 由对称性,332211S S S ==;由互易性,2112S S =,3113S S =,3223S S =。
三口网络的散射矩阵简化为⎥⎥⎥⎦⎤⎢⎢⎢⎣⎡=112313231112131211S S S S S S S S S S 由无耗性,I S S =*T,即⎥⎥⎥⎦⎤⎢⎢⎢⎣⎡=⎥⎥⎥⎦⎤⎢⎢⎢⎣⎡⎥⎥⎥⎦⎤⎢⎢⎢⎣⎡100010001*11*23*13*23*11*12*13*12*1111231323111213121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得1213212211=++S S S0*2313*1112*1211=++S S S S S S 0*1113*2312*1311=++S S S S S S 0*1123*2311*1312=++S S S S S S二口网络的级联如图所示。
第4部分 微波网络基础
微波网络的分类
按照微波网络内部是否具有功率损耗可分成 无耗与有耗的两大类;
按照网络的特性是否有耗划分 有耗网络 无耗网络
微波网络的分类
按照微波网络是否具有对称性可分成 对称的与非对称的两大类。
按照网络的特性是否对称划分 对称网络 非对称网络
微波网络参量的定义
在未归一化n端口网络中,各个端口参考面上均存在 该端口工作模式的 U 、I 四个量。由于同一端口上有 或 故n个端口的n个量中只有 I Y U U Zc I c 2n个独立(归一化网络也如此)。根据线性网络的性质, 在上述2n个量中可选取n个任意线性无关组合为自变量, 另外n个线性无关组合为因变量,写出n个线性方程的方 程组。表示这两组量之间的关系的量,称为n端口网络的 网络参量。
第四部分 微波网络基础
§4.1 微波网络的基本参量 §4.2 微波网络的阻抗、导纳矩阵 §4.3 微波网络的散射矩阵 §4.4 传输散射矩阵
在微波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许多微波元器件。
分析微波元器件的方法
电磁场分析法
网络分析法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加边界条 件求出元件中场分布,再求其 传输特性,由于边界条件复杂, 因此一般求解很困难。
第二类是反映参考面上入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压之间关系的, 如[S](散射)、[T](传输)参量矩阵
阻抗矩阵[Z]和导纳矩阵[Y]
如图所示的n端口网络,以参考面 Ti上的总电流为自变量, Ii Ii Ii 总电压为因变量 U U U , i i i Ii以流进网络为正方向。
按照网络的特性是否与所通过的电磁波的 场强有关,微波网络可分成 线性的和非线性的两大类。
按照网络的特性是否线性划分
线性网络 非线性网络
微波网络基础
Y12
I1 U2
|U1 0
表示T1面短路时, 端口“2”至端口“1”的转移导 纳
Y21
I2 U1
|U2 0
表示T2面短路时, 端口“1”至端口“2”的转移导 纳
Y22
I2 U2
|U1 0
表示T1面短路时, 端口“2”
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由上述定义可知, [Y]矩阵中的各参数必须用短路法测得, 称这些参数为短路导纳参数。 其中, Y11、Y22为端口1和端口2 的自导纳, 而Y12、Y21为端口“1”和端口“2”的互导纳。
1 (ZA
ZB )ZC
ZB ZC
ZC
ZC
Z
A
ZC
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2. 转移矩阵
转移矩阵也称为[A]矩阵,它在研究网络级联特性时特别
方便。在图 4. 4 等效网络中, 若用端口“2”的电压U2、电流-I2
综上所述, 为唯一地确定等效电压和电流, 在选定模式特性 阻抗条件下各模式横向分布函数还应满足
ek hk ds 1
ek z hk zek
(4-1-5)
下面以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例 4.1]求出矩形波导TE10模的等效电压、 等效电流和 等效特性阻抗。
解: 由第2章可知
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其中,
z
Z11
Z21 /
/ Ze1 Ze1Ze2
Z12 /
Z
e1Z
e2
Z22 / Ze2
(4-3-7)
第4章 微波网络基础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微波网络基础4.5 习题【1】为什么说微波网络方法是研究微波电路的重要手段?微波网络与低频网络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点?【2】表征微波网络的参量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它们的意义、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3】二端口微波网络的主要工作特性参量有哪些?它们与网络参量有何关系?【4】求图4-17 所示电路的归一化转移矩阵。
图4-17 习题4图Zθ(a)其【解】同[例4-9]见教材PP95 求图4-9长度为θ的均匀传输线段的A和S。
图4-9 长度为θ的均匀传输线段【解】:从定义出发求参数,定义为:11121221212222U A U A II A U A I=-⎧⎨=-⎩先确定A矩阵。
当端口(2)开路(即20I=)时,2T面为电压波腹点,令2mU U=,则()1cos2j jmmUU e e Uθθθ-=+=,且此时端口(1)的输入阻抗为10cotinZ jZθ=-。
由A矩阵的定义得:211120cosIUAUθ===,2111212200/cos sincotin mmIU Z UIA jU U jZ U Zθθθ=====-此文档最近的更新时间为:2020-6-1 01:23:00当端口(2)短路(即20U =)时,2T 面为电压波节点,令22,22m mU U U U +-==-,则()1sin 2j j m m U U e e jU θθθ-=-=,且此时端口(1)的输入阻抗为10tan in Z jZ θ=。
由A 矩阵的定义得: 21120200sin sin m m U jU U A jZ I U Z θθ====- ,212220cos cos m mU I IA I I θθ====-也可以利用网络性质求1222,A A 。
由网络的对称性得:2211cos A A θ==再由网络可逆性得:211221202101cos 1sin sin /A A A jZ A j Z θθθ--===于是长度为θ的均匀传输线段的A 矩阵为00cos sin sin /cos jZ j Z θθθθ⎡⎤=⎢⎥⎣⎦A 如果两端口所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分别为01Z 和02Z ,则归一化°A 矩阵为°0jθθ⎡⎤⎢⎢=⎢⎢⎥⎢⎥⎣⎦A当01020Z Z Z ==时°cos sin sin cos j j θθθθ⎡⎤=⎢⎥⎣⎦A【6】(返回)求图4-19所示π型网络的转移矩阵。
221I V图4-19 习题6图【解】(返回)计算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根据定义式计算; 方法二:如下,分解的思想。
思路:分解成如图所示的单元件单元电路,之后利用级联网络转移矩阵。
221I V Z221I V转移矩阵的关系式为:11121221212222U A U A I I A U A I =-=-根据电路理论,得出两个子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并与定义式对比后得出两个子电路的转移矩阵A1和A2分别为:122121212212110011U U I Z U U I I I YU I Z A A Y =-=⎧⎧⎨⎨=-=-⎩⎩⎡⎤⎡⎤⇒=⇒=⎢⎥⎢⎥⎣⎦⎣⎦总的电路为三个单元电路级联,所以总的转移矩阵为:211011011010111121total YZZ Z Z A YYY YZ YY Y Z YZ +⎡⎤⎡⎤⎡⎤⎡⎤⎡⎤⎡⎤===⎢⎥⎢⎥⎢⎥⎢⎥⎢⎥⎢⎥+++⎢⎥⎣⎦⎣⎦⎣⎦⎣⎦⎣⎦⎣⎦【7】求图4-20所示电路的Z 矩阵和Y 矩阵。
22V 1I 1V221I 1V图4-20 习题7图【解】(返回)221I 1V Z Z221I V Y Y(a)先根据定义计算形如上图电路的阻抗矩阵为:133323Z Z Z Z Z Z Z +⎡⎤=⎢⎥+⎣⎦将(a )图与之对比,得(a )图阻抗矩阵为:先根据定义计算形如上图电路的导纳矩阵为::11111222211222I Y V Y V I Y V Y V =+=+213211101321123()()V Y Y Y I Y Y Y Y V Y Y Y =⋅+==+=++P 123122202123()V Y Y Y IY V Y Y Y =⋅+==++13112112012123231111V Y Y I Y Y Y Y V Y Y Y Y Y Y =+⋅==-⋅=-++++ 22122101123V I Y Y Y V Y Y Y =⋅==-++在(a)图中1321,,Y Y j C Y j Lωω===∞(b)将(b )图与之对比,得(b )图阻抗矩阵为:232322322(3)11221122b LC j L j L C j Y L j L C LC j L j L C j L j L C ωωωωωωωωωω⎡⎤⎢⎥⎢⎥=⎢⎥⎢⎥⎢⎥⎣---⎦-----,因为:()113112213221122232321131112212122121LC j L j L C j L j C Y Y Y j L j L Y Y Y Y j C j Lj L Y Y Y Y Y j C j Lj L C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 ⎪⎝⎭====++---REF问题:Pozar4.7 的解答,可供参考。
差个负号?【8】求图4-21 所示电路的散射矩阵。
Z图4-21 习题8图【解】(返回) (a)[]00j a j e S e θθ--⎡⎤=⎢⎥⎢⎥⎣⎦(b)查表4-2知单个并联电容(导纳)构成网络的S 参数:222222y yy S y y y -⎡⎤⎢⎥++⎢⎥=-⎢⎥⎢⎥++⎣⎦其中0y j c Y ω=利用参考面移动对S 参数的影响,可得,其中S11=S22,S12=S21: []222222200222222222002222j j j j j b j j j j yy ee e e y y y y ye S y y y ye e ee yy y y θθθθθθθθθ-----------⎡⎤⎡⎤⎢⎥⎢⎥⎡⎤⎡⎤-++++⎡⎤⎢⎥⎢⎥===⎢⎥⎢⎥⎢⎥---⎢⎥⎢⎥+⎢⎥⎢⎥⎣⎦⎣⎦⎣⎦⎢⎥⎢⎥++++⎣⎦⎣⎦矩阵相乘得:(0Y 其中为归一化特性导纳且001Y Z =)。
【10】用Z 、Y 、A 、S 参量分别表示可逆二端口微波网络和对称二端口微波网络的特点。
1.可逆网络(互易网络)1221Z Z = 或 °°1221Z Z = 1221Y Y = 或 °°1221YY = 112212211A A A A -= 或 °°°°112212211A A A A -=1221S S =2.对称网络1122Z Z = 或 °°1122Z Z =1122Y Y = 或 °°1221Y Y =1122S S = ,1122A A = (°°1122A A =) 。
【13】求图4-24所示电路中1T 与2T 参考面所确定网络的归一化转移参量矩阵和归一化散射参量矩阵。
图4-24 习题13图 【解】思路:把原电路分解成单元电路,并利用单元电路结果(表4-2)、参量矩阵转换及级联网络A 矩阵特点进行计算。
(a)详解:将(a)图分解成:pY 8λ4λp Y ⇒其中等效的并联归一化输入导纳为:2cot cot 8pY j l j j πλβλ===% 查表4-2知,单个并联导纳网络的归一化转移参量:13101A A y ⎡⎤==⎢⎥⎣⎦%%传输线的归一化转移参量:2cos sin sin cos j A j θθθθ⎡⎤=⎢⎥⎣⎦%,4λ对应的θ为2π。
总的归一化转移参量:12310cos sin 101sin cos 11001001011011101j A A A A yj y j j j j j j j j θθθθ⎡⎤⎡⎤⎡⎤=⨯⨯=⎢⎥⎢⎥⎢⎥⎣⎦⎣⎦⎣⎦-⎡⎤⎡⎤⎡⎤⎡⎤⎡⎤⎡⎤===⎢⎥⎢⎥⎢⎥⎢⎥⎢⎥⎢⎥--⎣⎦⎣⎦⎣⎦⎣⎦⎣⎦⎣⎦%%%%利用表4-1的转换公式计算归一化散射参量矩阵:°°°°°11221221det A A A A =-A°°°°°°°°°°°°°°°°°°°°°°°°°°°°°°°°°°°°°°11122122111111122122111221221211122122111221222111122122111221221112212222111221222det det 122jA A A A S S A A A A A A A A j S A A A A A A A A j S A A A A A A A A j A A A A S A A A A ⎧+--==⎪-+++⎪⎧+--=⎪⎪=⎪=⎪⎪+++⎨⎨+++=-+⎪⎪=⎪⎪+++-+-+=⎩⎪-+-+⎪=⎪+++⎩AA ()()()()122122122542225422251225j j j S j j S j j jS j ⎧-=⎪+⎪⎪--⎪==-+⎪⎨--⎪==⎪-+⎪-⎪==⎪-+⎩(b)中间段是短路短截线,00tan 4in in Z jZ l jZ l z jββπ===∴=Q查表4-2知:101z ⎡⎤⎢⎥⎣⎦ 代入得:2110101z j A ⎡⎤⎡⎤==⎢⎥⎢⎥⎣⎦⎣⎦% 总的归一化转移参量:1231011010111011011001011010z A A A A yy j j j j jj j j ⎡⎤⎡⎤⎡⎤=⨯⨯=⎢⎥⎢⎥⎢⎥⎣⎦⎣⎦⎣⎦⎡⎤⎡⎤⎡⎤⎡⎤⎡⎤⎡⎤===⎢⎥⎢⎥⎢⎥⎢⎥⎢⎥⎢⎥⎣⎦⎣⎦⎣⎦⎣⎦⎣⎦⎣⎦%%%%°°°°°°°°°°°°°°°°°°°°°°°°°°°°°°°°°°°°°°111221221111122122111221221112121112212211122122211112212211122122111221222211122122002det det 1220A A A A S A A A A A A A A S S S A A A A A A A A j S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S A A A A ⎧+--=⎪+++⎪⎧+--==⎪⎪=⎪=⎪⎪+++⎨⎨+++=⎪⎪=⎪⎪+++-+-+=⎩⎪-+-+⎪=⎪+++⎩AA 21220 S=00jj j S jS ⎧⎪=--⎡⎤⎪⎨⎢⎥-=-⎣⎦⎪⎪=⎩(c)第1和第3是短路短截线,0000tan 41in in in Z jZ l jZ l Y jZ jY y jββπ===∴==-=-Q查表4-2知:101y ⎡⎤⎢⎥⎣⎦ 代入得:13101A A j ⎡⎤==⎢⎥-⎣⎦%%°°°°°°°°°°°°°°°°°°°°°°°°°°°°°°°°°°°°°°111221221111111221221112212212111221221112212221111221221112212211122122221112212242det det 12424A A A A S S A A A A A A A A j S A A A A A A A A j S A A A A A A A A j A A A A S A A A A ⎧+--==⎪+++⎪⎧+--=⎪⎪=⎪=⎪⎪+++⎨⎨+++=-⎪⎪=⎪⎪+++-+-+=⎩⎪-+-+⎪=⎪+++⎩AA 12212222425122422555 S=22412552522425j j j j j j S j j j j S j j j S j -+⎧=⎪-⎪⎪+-++⎡⎤==⎪⎢⎥-⎪⎢⎥⎨+-++⎢⎥⎪==⎢⎥⎪-⎣⎦⎪-+⎪==⎪-⎩【14】如图4-25所示二端口网络参考面2T 处接归一化负载阻抗°L Z ,而°11A 、°12A 、°21A 、°22A 为二端口网络的归一化转移参量,试证明参考面1T 处的输入阻抗为:【证明】回顾定义:°°°°°°°11122121212222()()UA U A I I A U A I ⎧=+-⎪⎨=+-⎪⎩%%%简记为: 1112111221222122A A A A A A A A ⎡⎤⎡⎤==⎢⎥⎢⎥⎣⎦⎣⎦A A %%%%% 有: °°°°°°°°°°°°°21112111222212122222121222()()()()in U A A U A U A I I Z I A U A I U A A I ++--===+-+-%%%%%% 因为:°22L U Z I =-%%,代入上式即得:°°°°°°°11122122L in L A Z A Z A Z A +=+【19】已知二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矩阵为:3/23/20.20.980.980.2j j j j e e e e ππππ⎡⎤=⎢⎥⎣⎦S 求二端口网络的插入相移θ、插入衰减(dB)L 、电压传输系数T 及输入驻波比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