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合集三篇)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合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bcd5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f.png)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合集三篇)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关系。
3、科学探究①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4、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②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②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③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4c6aa5998fcc22bcd10db8.png)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即环境影响生物)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特别提醒】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认: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
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应该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前者包括寄生,捕食,合作、共生,竞争等;后者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
考点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例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 阳光B. 水C. 温度D. 空气【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通过对题干的认真阅读,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温度影响了蝉的鸣叫。
【答案】选C【例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阳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选C考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3】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常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下列能作为一组对照条件的是()A. 明亮和潮湿B. 干燥和潮湿C. 空气和土壤D. 温度和水【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像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梳理背诵版2016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梳理背诵版2016](https://img.taocdn.com/s3/m/0570681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1.png)
2016年初中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说明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①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体温升到46摄氏底时出汗,这是它对荒漠缺水的适应。
)②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
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②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还有合作关系,寄生关系3(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态系统生产者(植物):能够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海平面向上10千米高度,向下10千米深度。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4.(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如:草→兔→狼(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初中生物环境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环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ef9a8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8.png)
初中生物环境知识点汇总生物环境是指生物体所处的一切条件和因素,包括有机和无机物质、生物因素以及其它一系列的因素。
初中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关于生物环境的基本知识,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等。
下面将通过对生物环境的多个方面进行概述,帮助你全面理解和记忆生物环境的知识点。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生物依赖环境中的水、空气、光、温度等因素才能生存。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的变化,如适应高温、低温、高原、沙漠等不同地理环境。
3. 生物对环境的改变:生物通过自身活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地球上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都与生物的活动有关。
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1. 结构适应:生物通过身体结构的改变来适应环境,如极地动物体表覆盖有厚毛、大象的长鼻等。
2. 生理适应:生物通过生理机制的改变来适应环境,如熊冬眠和候鸟迁徙。
3. 行为适应:生物通过自身的行为改变来适应环境,如栖息、繁殖、觅食等行为的选择。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水分:水对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各种生物对水的需求不同,适应不同的水生活方式。
2. 光线:光线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有不同的需求。
3. 温度:温度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各种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
4. 大气成分:氧气是所有生物呼吸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5. 土壤因素:土壤含有养分供植物吸收,土壤种类和成分不同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四、生态系统及其特征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2. 生物群落是生物栖息地的总和,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 群落的结构包括种群的数量、种类的多少和种群之间的关系。
4. 生态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依次是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金字塔。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aab4a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d.png)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与环境一、核心知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保护生态平衡二、核心知识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
(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合作、共生等)(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
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长降雨量等。
蚯蚓糊口在土壤中,既可松散土壤,又可增长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生物既能顺应情况,也能影响和改变情况;反过来,情况也能影响和改变生物。
生物对情况的顺应生物对情况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与联系:1、概念:在一定的地区内,生物与情况所构成的同一团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非生物部分: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
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
如: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注)、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绿色植物。
2、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2、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耗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接洽。
3、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做一条食品链。
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6dd1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4.png)
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是大自然中最为繁多和复杂的一类物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对于七年级的同学们来说,生物知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那么,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哪些生物知识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1. 生物的特征:生物是指能呼吸、能吸收营养、能排泄废物、能移动的有机体。
生物具有自我繁殖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2. 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真核细胞内部有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等。
3.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和物质交换的通道,细胞壁则是细胞外覆盖的一层结构,细胞质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质,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4.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运动、分裂、传递遗传信息等功能。
5.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用于身体细胞的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
6.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族延续的基础,生物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
进化是生物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包括物种起源、演化和辐射等。
7. 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根据形状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弯曲菌等。
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分为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
有益细菌可以帮助生态环境分解有机物质,有害细菌则会引起传染病。
8. 植物的特点:植物是多细胞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具有细胞壁,可以进行有丝分裂等。
植物分为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两大类。
9. 动物的特点:动物是多细胞的生物,需要摄取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具有运动能力和感觉能力。
动物根据脊椎是否有骨骼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0.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生物的特征和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现行生物分类包括纲、目、科、属和种五个分类阶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359ac3f2cc58bd63086bd2e.png)
知识点3 科学探究实验
6. 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
(1)__重__复__原则:重复实验3次以上,目的是_减__小__实__验__误__差__
。
对照
(2)设置_______组: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相影同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
__________单_的一实验。
一
(3)控制________变量: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只有________
返回目录
(3)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竞__争______,鸭与害虫之间的 关系是_____捕__食_____。 (4)生活在水稻田中的昆虫体色呈绿色,能更好地把自己隐藏 起来,从而起到躲避天敌的作用。由此可体现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是____生__物__能__适__应__环__境__________。 (5)农民伯伯为了防治害虫,使用了杀虫剂。此做法与资料中 利用鸭捕食害虫的做法相比,更好的做法是使用____鸭____(填 “鸭”或“杀虫剂”)防治害虫,原因是___对__环__境__无__污__染___。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 山东省青岛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 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 红藻。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返回目录
2.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影响花早开的 主要因素是( D ) A. 阳光 B. 空气 C. 水分 D. 温度
④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
观察,如实记录。
(5)得出结论:__光__会__影__响__鼠__妇__的__分__布__,__鼠__妇__适__于__生__活__在__阴___
初中生物环境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环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4024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6.png)
初中生物环境知识点总结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为了生存,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例如,沙漠植物的根系通常较长,以吸收更深层次的水分。
2. 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直接影响生物的生理活动和分布。
例如,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多样性远高于寒带地区。
3. 生物改变环境: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改变大气成分。
二、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植物。
- 消费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动物,分为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等。
- 分解者:将死亡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和真菌。
-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3. 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三、食物链与食物网1.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的线性链式结构。
例如,草→兔→鹰。
2. 食物网: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3. 能量流动:能量从生产者开始,通过食物链流向消费者,但在每一级传递过程中都会有能量损失。
四、生物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指一个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2. 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
3.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的多样性。
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如食物、药物)、间接价值(如生态服务功能)和潜在价值。
五、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 环境保护措施:- 减少污染排放:通过立法和技术手段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排放。
- 恢复生态系统: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教育资料】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2课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2课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习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073be32e45c3b3567ec8b91.png)
第2课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点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图1-2-4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骆驼:尿液非常______,当体温升高到40.7 ℃时才会出汗,因此适于生活在________的荒漠中。
2.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于生活在________的海域中。
3.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于生活在________中。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存在的。
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据图,完成5~8题。
5.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6.2019·安庆关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永远都适应生存的环境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7.2019·湘潭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8.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C.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知识点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图1-2-5分析蚯蚓对环境的影响1.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________。
2.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________的影响。
因此,生物必须________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________环境的同时,也________和改变着环境。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________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4~7题。
4.2019·张家界下列说法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鱼儿离不开水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
考点0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核心考点归纳与分层训练(人教版)
![考点0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核心考点归纳与分层训练(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5a3e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e.png)
考点0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分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及常见实例如下表: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
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例1】我们的校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校工伯伯定期给树苗木浇水、治虫、施肥、除草。
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否则会过不了冬,而对松、杉、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就以上文字回答:(1)除草能帮助草苗木更好的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存在着关系。
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关系。
(2)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到的影响。
上述事例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生长茂盛,可见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大树附近更凉爽,这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4)综上所述,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都称为,它可以分为和两类。
【答案】(1)竞争;捕食(2)温度;生物适应环境(3)适应;生物影响环境(4)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解析】(1)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除草能帮助草苗木更好的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等,二者存在着竞争关系。
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初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归纳
![初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2367f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4c.png)
初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归纳
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后甜。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
)
【初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归纳】。
江苏专用2020中考苏科版生物教材梳理:第2章 生物和环境(共54张PPT)
![江苏专用2020中考苏科版生物教材梳理:第2章 生物和环境(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d92862ccbff121dd3683c3.png)
表)
概念
举例
非生物 生物生存的环境中的 阳光、空气、水、
因素 非生物部分
土壤等
生物 因素
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 同种生物或其他种类 狮子捕食斑马等 的生物
‹#›
返回目录
4.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
举例
阳光
春兰秋菊,朝蝇暮蚊,海洋中由浅 到深依次生长绿藻、褐藻、红藻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受到环境的影响。下 列各项中不能说明生物受环境影响的是( C )
A.北风吹,雁南飞 B.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C.森林中空气湿度较大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
返回目录
4.蚯蚓改良土壤,能说明的是( B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改变生物
‹#›
返回目录
1.北方农谚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
明前后适合播种,此时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
是( A )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阳光
‹#›
返回目录
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D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人间四月芳菲尽 D.草盛豆苗稀
‹#›
返回目录
‹#›
返回目录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
这一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影响桃花
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
A.温度
B.空气
C.光照
D.水分
‹#›
返回目录
10.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 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D )
生物与环境关系知识点梳理
![生物与环境关系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7aff0ca98271fe910ef9d0.png)
你们知道 我为什么 那么珍贵
吗?
1、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区? 2、这些地区的环境有那些适合大熊 猫生活的特点?
1、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 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 主要的植物。 2、生活环境相对安逸,有充足的食物
影响水稻的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这些 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 一定反映真实情况.如果全班六个小组, 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6次的平均 值作为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麝牛群体护幼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犀牛鸟为犀牛的“私人医生”.
犀牛鸟称为犀牛的“警卫员 ”.
(3)合作关系: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之 间的相互协作的关系
生
枯叶蝶
物
对
环
境
竹
的
节
适
虫
应
老 虎 的 保 护 色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拟态——枯叶蝶
虫拟 态 竹 节
竹 节 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
•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 境中。
• 制订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 境中。
1. 在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 你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 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5. 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 )
A. 食草动物 B. 阳光 C. 空气 D.
6. 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C)
A. 阳光 B. 温度 C. 田间杂草 D.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生物)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3bc3a7b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a.png)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生物)目录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4)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7)第三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14)第四章绿色植物的作用 (18)第五章人体的营养和呼吸 (21)第六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废物的排出 (24)第七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9)第八章动物的行为和运动 (35)第九章各种各样的生物 (38)第十章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1)第十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43)第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47)环境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梳理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物圈10千米左右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表面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三、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共同特征有:需要营养、呼吸、代谢产生废物、受到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1、环境因素的分类(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空气、水、温度等,以下案例利于深入理解这些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生物 相互影响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随着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也不同;水分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光不同深度的海洋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藻类植物;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觅食;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同种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
关系合作关系种内斗争寄生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案例蚂蚁群体群居动物争夺地盘与交配权噬菌体与细菌杂草与水稻猎豹与羚羊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地衣基础知识梳理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d01949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c.png)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
6、 2019年初,中国云南旱情严重,耕地受旱面积500余万
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300余万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
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
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10、连线题
(1)猎豹捕杀羚羊 (2)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3)草原上的兔子和牛羊 (4)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5)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全班各组数据
的 平均值 。 6、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 放回自然环境 。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2)旱情严重,农作物受旱死苗,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 水 )。 (3)“朵朵葵花向太阳”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光 ) (4)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Biblioteka 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6)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
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合作关系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知识点资料讲解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知识点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da64a21a98271fe910ef9f3.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考点总结考点一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一切有生命的物质。
①植物类:小麦、玉米、水稻以及校园植物等②动物类:珊瑚虫、鱼类、两栖类、鸟类等③微生物类:细菌、真菌、病毒等2、杂交稻之父:袁隆平3、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1)生物因素:一种生物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的因素(2)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因素举例:①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影响因素是空气)②沙漠里植物植株矮小(影响因素是水分)③极地狐和大耳狐的关系(影响因素是温度)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举例:①北极熊、青蛙的保护色②竹节虫的拟态③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二)、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1、主要结构(1)目镜、物镜:目镜是用左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2)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目镜的放大倍数举例:目镜为5倍,物镜为40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3)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4)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5)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2、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摆放:放置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2)观察: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睁开(3)显微镜成像:倒像。
举例:字母d在显微镜下应看到的是p(4)调节标本在视里中的位置: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的像偏向左上方,则应把装片继续上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像在视野中央(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实验结果(四)、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成分: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①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②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所有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041305767f5acfa1c7cd58.png)
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曾用网将草场罩起来,结果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的草却长势良好。
在草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
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草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范围:可大可小,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功能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它们的功能、地位如下表。
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作用地位图例非生物成分[来源学。
科。
网]阳光、空气、水、土壤等能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这些有机物不仅为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消费者各种动物[来源:ZXXK]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来获得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根据食性不同,它们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残体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又被绿色植物重新利用其地位极其重要,不可缺少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图)。
亦可用以下图示表示: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食物链1.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大气土壤
生物因素
2、探究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观察活动在校园或校园周边的公园、绿地、池塘、树林、农田等不同环境,选择两到三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对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
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习了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以后,学生已经知道“生物体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就会被环境所淘汰”,因此本节教材安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内容,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也是恰到好处的。
?
本节教材围绕“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以“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两个侧面展开探究。
通过“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一探究活动,这是教材的难点,让学生体验、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为学习第二章《探索生命》奠定基础,继而讨论光、水、温度等环境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总结出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它们是如何影响生物生活的等,使学生明确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教材通过对仙人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分析,以及蚯蚓的结构对环境的分析,从而使学生
进一步明确、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