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鬼文化”
从《窦娥冤》看中国古代的鬼神文化
从《窦娥冤》看中国古代的鬼神文化【摘要】《窦娥冤》是我国戏剧史上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我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戏剧的极大成就,其中更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诸多思想,在研究中国古代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着重对《窦娥冤》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意识中的鬼神文化加以分析。
【关键词】窦娥冤;关汉卿;鬼神文化《窦娥冤》取材于中国古代“东海孝妇”的故事,经过关汉卿的改编与再创作,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矛盾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是元杂剧的代表之一。
《窦娥冤》中,窦娥冤屈的洗刷是建立在鬼神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自古以来,鬼神文化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理解了这种鬼神意识,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窦娥冤》的戏剧精髓。
一、鬼神文化的起源与内涵鬼神文化初时起源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恐惧心理,古时社会科技文化落后,很多人为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被披上了鬼神的外衣。
而后伴随着这种思想的逐渐发展,鬼神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人们对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多的不满,但却无力改变这种现实,因此寄希望于鬼神,希望现实生活中无法完全的善恶报应能在鬼神世界中完成。
[1]鬼神世界源于人为的想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生活的投影。
鬼神不仅跟人类一样有善恶之分,而且各路鬼神都有自己的职务,它们各司其职,让这个世界也如人世一般井然有序。
窦娥成为冤鬼之后,欲向老父说明情况,却被铁面无私的门神阻拦,无法入内,无奈之下只好吹熄灯火,翻出案卷作为提示。
有趣的是,这个世界不仅和人世一样秩序井然,还经常和人世间互通往来,有着长久的“友好关系”。
俗语有云:人在做,天在看。
鬼神虽碍于“天条”,不能直接干预世间事务,但却能针对人世间的善恶行为做出警示,表达自身喜恶。
窦娥临死前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看似荒诞,但竟在其死后真的应验。
这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在文学作品中,鬼神的能力却是指引善恶的重要标志,这一幕也成为了《窦娥冤》的戏剧高潮。
中国古代鬼文化探析
中国古代鬼文化探析摘要:鬼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源远流长。
在中华文明演化发展的同时,鬼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入其中并随之发展,在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变化、更新的过程之后,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鬼文化体系。
关键词:鬼文化;古代文化;崇鬼;畏鬼一、说鬼——鬼文化的起源鬼的观念形成很早,在原始社会初期出现的图腾崇拜中,就融入了鬼图腾崇拜,在甲骨文、《说文解字》里已经产生了“鬼”字并有所诠释。
从字义和所留文物上考察,“鬼”的观念在当时很受人们的尊敬、畏惧和崇拜,并一度有氏族部落以此为名或姓。
(二)甲骨文释“鬼”和《说文》说“鬼”。
甲骨文里,鬼是象形字,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似人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恐怖面具),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而在《说文解字注》里则释为“鬼,人所归为鬼。
从人,象鬼头。
鬼阴气贼害,从厶”。
把人死后所处的境界叫鬼,也就是我们民间俗称“魂灵”。
除甲骨文、《说文》外,在先秦其他典籍里亦有许多关于“鬼”的记载,如《礼记·礼运》里载有“列於鬼神”语句,其注为“鬼者,精魂所归”。
《礼记·祭义》里载有“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
”《列子·天瑞篇》里载有“精神離形,各歸其眞,故謂之鬼”,其注“鬼,归也。
归其真宅。
”在《古汉语字典》则释“鬼”为“人死后灵魂缩编成的东西”;《新华大字典》则是“人死后的精灵叫鬼”。
(三)作为氏族名称和姓氏。
把鬼作为姓或氏,可以看作时人对“鬼”畏惧和敬重的转化。
譬如,古吴越之地就有以“鬼”为名的鬼方国、鬼氏族。
《康熙字典》里载有“《山海经》鬼国在负二之尸北”的“鬼国”。
作为姓氏,据考证,古时候委实有过鬼姓。
黄帝时有臣子鬼臾区(一作鬼容区);商代有叫鬼候滴人(据传鬼姓即源于此);《康熙大字典》释鬼就有作姓氏这一义素:“黄帝得宝鼎冕侯问于鬼臾区,则鬼臾区注为‘黄帝臣也’”;到了明代有“鬼力赤”(《中国人名大辞典》)。
清代亦有鬼姓,徐珂的《清稗类钞》即载之。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鬼文化”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鬼文化”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鬼文化”一、古代作家的“鬼文化”观念与一般的统治者、读书人一样,东晋的干宝的理性觉醒是有限度的,仍然受民间鬼神信仰的制约。
他在《搜神记》中所记鬼神却忠实于民俗信仰,多数的鬼是逗留人间或者寄居阴府墓穴的。
唐朝以前的人对于“阴阳殊途、幽明道隔”的观念十分崇尚,这种观念在当时十分盛行。
神仙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以及巫鬼思想共处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人们对鬼怪世界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六朝一脉而下的“冥报小说”的存在解决的人生活和观念中的困惑:“盖当时以为幽明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正是由于作家们遵循了“依闻实录”的原则,因而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在收录了许多虚妄怪诞之事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远古和当世民俗中的一些巫鬼现象。
唐代及唐前志怪中,“鬼”题材占据着极大比重。
人们对鬼魂的崇拜,是建立在迷信这些鬼的作用上的,是人们将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寄托在对鬼的幻想之中,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现实矛盾与痛苦。
社会的转变,导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性爱的张扬。
唐传奇中的霍小玉、话本中的李慧娘、元杂剧中的窦娥等,都以非常的形式证明自我的存在,表现出强烈的生存意志及自我觉醒、自我保护意识。
尽管作家有对鬼神的怀疑和批判,并不能说明他就超越了鬼神观念。
恰恰相反,鬼神观念是萦绕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
世界上许多悲剧的发生也确实让他们有过怀疑,但他们还是希望鬼神能来管一管世上的不平之事。
于是他们让窦娥的鬼魂伸了冤、桂英的鬼魂报了仇、让忘恩负义的人遭到雷击…用汤显祖的话来说便是:《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冥婚与她的还魂应和了‘阴阳配合’的正理。
”二、“鬼怪小说”的发展在整体上,之前的鬼怪小说把鬼想象的太过恐怖,这一状况直至《聊斋志异》才有了根本改变。
虽然蒲松龄一声遭遇不幸,他用笔来倾诉自己的孤愤,也安慰自己久涸的心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涌现,鬼文化盛行,其中蕴涵着怎样的生命价值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涌现,鬼文化盛行,其中蕴涵着怎样的生命价值引言:生与死,不仅是哲学史上的永恒话题,也是文学中经久不衰的主题。
每逢乱世,人们朝不保夕之时,关于生死问题、生命价值的探讨就成了这一时期文学舞台上的主角。
而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魏晋南北朝是大动乱、大残杀、大分裂时期,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年代。
在这一时期中,文人们开始借助各种文体抒发个体关于生命的情感与思考。
其中,志怪小说和鬼故事以其鲜明的民俗特征脱颖而出,成为讽喻生死的主要载体。
一、人命危浅,志怪小说携手鬼故事并行与世《礼记》载:“人死之后归天地,是'鬼’”。
这里所讲的鬼是离开现实世界的人,包含了人的灵魂不灭这一思想观念。
这一观念自西周时就存在,为志怪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传播促进了志怪小说的发展,丰富了志怪小说的种类,出现了许多神仙鬼怪、灵人异事的传说。
再由作家搜集记录,于是就产生了志怪小说,也就有了鬼文化的显现。
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是志怪小说及鬼文化产生的现实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黑暗、朝廷更换最频繁的时代。
毁灭性的战争接踵而至。
首先是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战争,烧杀掠夺,残害生灵,造成了整个中原地区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
其次是西晋末年的八王之战,他们之间相互残杀,导致十万多人丧命。
最后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长达130多年的混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的浩劫和灾难。
在战争时期,北方的农民大批逃到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作农具,使农业的生产得到了发展。
但东晋以来,土地制度建立,贵族的社会地位、权力高于一切,土地归于地主。
这就导致租税繁重,百姓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对现实社会感到不满,内心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强烈的抗争,掀起了农民起义斗争的热潮,但终以失败告终。
经历了层层曲折后的百姓精疲力尽,最终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中,通过神仙鬼怪的故事曲折地表达出来,这些故事被文人记录、加工便成为了志怪小说。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摘要: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牡丹亭;鬼神文化;死而复生;人鬼之恋;宗法礼教《牡丹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杜太守的女儿杜丽娘在花园中小憩时,梦中遇柳梦梅,并有云雨之情,这就是著名的戏曲唱段《惊梦》。
从此她对柳梦梅日思夜想,茶饭不思,以致身体虚弱,最终香消玉损。
在阴间因为“父亲杜宝知府,今升淮扬总制之职”,判官走个人情,放过了她的鬼魂。
她的魂魄遇到旅居于杜府旧园柳梦梅,再次与他结合,重圆旧梦。
魂魄告诉柳梦梅事情的经过,两人发誓并结为百年之好。
随后柳梦梅掘开坟墓,取出杜丽娘的香体,杜丽娘得以还魂。
杜丽娘再生后,跟随柳梦梅进京考试,路遇逃难的母亲。
最后,父女相认,合家团圆。
此剧的作者汤显祖,是明朝的人。
他才高八斗,进士及第,官任南京礼部主事。
明神宗“是历史上最会搜括的一个皇帝”,朝廷昏庸,官僚集团内部结党营私,贿赂舞弊。
正直爱民的他敢于直谏,敢于直接与他们斗争,因此得罪权贵,被贬官,免职。
从他的经历中不难看出,他具有反抗精神,此剧也是他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与反抗。
杜丽娘经历了死亡、游魂、还魂、回生。
有人认为这是浪漫主义作品,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够深入,不全面,应该从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来看这一现象比较妥当一些。
我国的文化传统信奉鬼神,鬼神文化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
鬼神文化应包括宗教、神话、鬼神传说、以及与鬼神有关的习俗。
鬼神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事物以及自我的认识,如女娲造人是我国古人对人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的认识。
鬼神文化反映了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一度被某些人所利用,成为封建迷信,但是它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一、“死而复生”本剧中杜丽娘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死而复生,这样的故事古而有之。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世界
3
鬼的道德
虽然鬼的世界与人类不同,但在小说中,鬼的行 为也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某些恶鬼的行为会引 发天谴。
鬼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文学创作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大量描绘了鬼的世界和鬼的生活,这些描述 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鬼的认知和信仰。
社会文化
五代、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小说中的 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 ”的世界
汇报人:
2023-11-28
CATALOGUE
目 录
•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起源 与演变
•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形象 与特点
•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世界 观与价值观
CATALOGUE
目 录
•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分类 与表现形式
•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文化 内涵与意义
与妖的比较
与妖相比,鬼通常不被描绘为具 有动物特征的形象,而是更接近 于人类;而妖则常常被赋予了动 物或植物的特性。
3
CATALOGUE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 世界观与价值观
鬼的世界观
鬼的存在
01
五代、宋文言小说中普遍认为鬼是超自然存在,与人
类世界共存,具有独立的生存空间。
鬼的形态
02 鬼在小说中被描述为无形无影,但有时也被描绘为具
鬼的文化内涵
鬼的起源与演变
五代、宋时期的文言小说中,鬼的概念源自古代的宗教信 仰、民间传说和道教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鬼的形象和 内涵逐渐丰富和演变。
鬼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学作品,鬼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鬼魂、妖鬼、精怪等。每种类型的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和表现形式。
西游记中的幽灵与恶魔文化
西游记中的幽灵与恶魔文化《西游记》中的幽灵与恶魔文化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幽灵与恶魔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们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灵魂、阴阳、善恶的理解和探讨。
通过对《西游记》中幽灵与恶魔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中承载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人性的探索。
《西游记》中涉及到的幽灵与恶魔形象多种多样,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孙悟空的对手,如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等。
这些幽灵与恶魔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邪恶、凶残,代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恶念和负面情绪。
在小说中,这些幽灵与恶魔往往是主角孙悟空等人所要面对的挑战,他们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对手,更是精神上的考验。
通过与这些幽灵与恶魔的斗争,主角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和智慧,最终战胜了邪恶力量。
另一方面,幽灵与恶魔文化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阴间世界和幽灵游魂的认知。
在《西游记》中,幽灵往往被描绘成阴森可怖的形象,它们代表着死后灵魂的存在和诅咒。
这些幽灵往往有着自己的怨恨和使命,它们的出现常常给人们带来不祥之兆。
通过对这些幽灵的描写,作者深刻揭示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以及人类内心对于死亡、恶灵的恐惧与探索。
在《西游记》中,幽灵与恶魔文化不仅是一个形象,更承载了丰富的道德和哲学内涵。
幽灵代表了人们内心的恶念和罪恶,而恶魔则是外界对人性的考验和诱惑。
通过与这些幽灵与恶魔的斗争,主角们不仅仅是在物理上战胜了对手,更是在心灵和道德上的升华。
《西游记》通过幽灵与恶魔文化的塑造,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善恶、正邪的斗争,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总之,《西游记》中的幽灵与恶魔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它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更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
通过对这些幽灵与恶魔形象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灵魂、阴阳、善恶的理解,以及人类内心对于恶灵、罪恶的恐惧和探索。
《西游记》永远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经典,其中幽灵与恶魔文化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百鬼夜行:唐代的妖怪文化研究
百鬼夜行:唐代的妖怪文化研究1. 前言在唐代的中国,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妖怪文化,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神秘的世界。
百鬼夜行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和未知事物的探索与想象。
本文将从唐代社会背景、百鬼夜行的由来以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研究。
2. 唐代社会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辉煌文化成就的时期,这也为妖怪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民间信仰丰富多元,人们对于神秘力量和未知事物非常好奇。
此外,诗歌、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也为表达妖怪文化提供了渠道。
3. 百鬼夜行的来源与演变百鬼夜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传说中有关"羁留之地"的记载。
据传说,在某些特定时间或地点,妖怪们会集结起来,形成一支巨大的鬼军,并展开盛大的游行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象逐渐演变为文学与艺术作品中的常见主题。
4. 百鬼夜行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百鬼夜行在唐代文人士人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诗人们通过描绘妖怪们神秘又奇特的形象和他们与人类之间的互动,表达了对于超自然力量以及恶劣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
4.1 百鬼夜行题材在诗歌中的呈现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涉猎过百鬼夜行题材,例如白居易、元稹等。
他们运用丰富而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妖怪形象,并通过对妖怪命运或性格特征的描述,表达出对时世纷乱和道德坍塌的忧虑。
4.2 百鬼夜行在绘画中的呈现唐代的绘画作品中也常常出现百鬼夜行的主题。
绘画家通过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刻画出妖怪们奇形怪状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总结百鬼夜行是唐代妖怪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对于超自然力量和未知事物的探索与幻想。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百鬼夜行成为了许多诗人和绘画家表达情感、揭示社会问题、展现创造力的重要题材。
通过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浅析中国鬼文化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浅析中国鬼文化在西游记中的体现》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些众多的文化当中有着一种特殊的文化,那就是鬼文化。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便有了关于鬼的记载,在甲骨文中,“鬼”的字形是一个人头上戴着恐怖的面具,和人很相似。
在《说文解字》中“鬼”的解释是“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贼害,从厶。
”一般人都认为鬼就是亡魂,是人死后留下的灵魂,但鬼是否真实存在从科学的角度也没办法得到证实和解释。
所谓鬼的产生不过时因为人对自身的不理解、对复杂的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对具有社会和政治属性的宗教本质的不理解。
虽然不清楚鬼是否存在,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鬼”却孕育出了一种悠久的文化——鬼文化。
鬼,这种并不存在却又给人们精神带来影响的怪物历久不衰,经世不灭。
一直以来都有人在谈鬼、说鬼、论鬼、写鬼、祭鬼、打鬼···形成了一种中华独有的鬼文化。
鬼在原始社会便开始出现,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不断的发展、更新、丰富,这种发展延续除了口头相传、相互影响,主要借助于鬼书。
中国很早就有鬼书了,在《庄子·逍遥游》中把鬼怪故事叫“齐谐”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把鬼故事叫做“夷坚”故事。
鬼书有着一些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从而被作者青睐,一些鬼怪题材也被运用创作出了许多文学作品。
历代都有不少鬼书名著,如战国时代的《山海经》、两汉时期的《十洲记》、六朝时期的《搜神记》、唐代的《博异志》、宋代的《齐谐记》、明代的《西游记》、清代的《聊斋志异》等等,数不胜数。
在这些众多的鬼怪名著中,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很优秀的鬼神小说。
小说叙述了孙悟空出世,学得本领,大闹天宫,后来与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跟随、保护唐三藏历经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其中遇到许多神佛和各种妖魔鬼怪,在小说中的这些内容都看中国鬼文化的缩影。
从宗教的角度看,中国鬼文化在《西游记》中就有着很明显的体现。
各种宗教都有着鬼文化色彩,儒、道、佛三个宗教都对鬼文化的构成起到了互补相补充发展的作用。
从《聊斋志异》看中国鬼怪文化
从《聊斋志异》看中国鬼怪文化从《聊斋志异》看中国鬼怪文化摘要:中国的鬼怪文化源远流长,《聊斋志异》多次被拍为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更是家喻户晓。
本文试从《聊斋志异》这部作品来分析中国的鬼怪形象,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中国鬼怪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怪形象蒲松龄,字留仙,明末清初人,他的《聊斋志异》故事是那种想象瑰丽、优美空幻而悲哀深婉;《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人物大多飘逸柔丽、风韵淡远而意象空灵,像《小谢》、《聂小倩》、《连锁》、《公孙九娘》等,里面的鬼写得都美,都可爱。
小谢勤奋好学而活泼可爱,小倩奇行独立而忠贞可爱,九娘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但仍然秀洁可爱。
中国的鬼怪外貌美、心灵美、双美于前。
九娘是“笑弯秋月,羞晕朝霞,实天人也”;小倩是“彷佛艳绝”、“娇丽尤绝”;还有《粉蝶》的“秋水澄澄,意态媚绝”等等,真是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英国人翟丽斯(H·A·Giles)翻译“莲香”的时候,用aperfectHelenforbeauty (其美,如海伦再世),让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都会妒忌震怒,而希腊和特洛伊也许会为此重新开战。
这样的鬼诉之于男人的感觉,除了“横波一顾,生觉神魂都迷,忽颠倒不能自主”乃至“指扶软腻,使人骨节欲酥”等等之外,男士们还能够有什么其他最佳选择呢?这些鬼虽是异化的产品,却又都是男士的或诤友或爱人甚至是两者得兼。
所以,小倩会义不容辞、以身相许说:“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嘱,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
”中国鬼如此外貌心灵俱美,恐怕人人都会像《小谢》里的陶生一样发出感慨:“相对丽质,宁独无情?”中国鬼还有另一大特点,就是空灵。
虽然一方面也会同爱人生儿育女,本质上却又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来无影去无踪。
像《连锁》,先是听见有人吟诗,然后“方坐,忽见丽者自外来”,怎么来法则不得而知。
去则像九娘,终于“烟然灭亦”。
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有何文化背景
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有何文化背景《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描绘了众多形形色色的鬼怪形象。
这些鬼怪形象并非凭空想象而来,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首先,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对《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神仙体系和阴阳五行观念在书中多有体现。
道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人死后可能化为鬼魂,鬼魂也有可能通过修炼或特殊机缘获得超凡的能力。
在《聊斋志异》中,不少鬼怪就是因生前的执念或特殊遭遇,在死后依然徘徊于人间,并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能力。
例如《聂小倩》中的女鬼聂小倩,因被恶鬼驱使害人,后在书生宁采臣的感化下,摆脱了控制,展现出善良的一面。
这种死后灵魂的存在和转变,与道教的生死观和灵魂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观念,在《聊斋志异》的鬼怪故事中也时有体现。
许多鬼怪的遭遇和命运,都是由于前世的善恶行为所导致的。
比如《王六郎》中,溺死鬼王六郎因心地善良,放弃了找替身投胎的机会,最终得到善报,转世为人。
这种因果轮回的观念,不仅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对于道德行为和命运的思考。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塑造。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主张“仁、义、礼、智、信”。
在书中,一些鬼怪形象的行为和品质,也体现了儒家的道德标准。
例如,有些善良正直的鬼怪会帮助正直善良的人,惩罚邪恶之徒,这与儒家倡导的善恶有报、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理念相契合。
同时,书中也通过鬼怪的故事,对现实社会中违背儒家道德规范的现象进行批判和讽刺,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
再者,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也是《聊斋志异》中鬼怪形象的重要来源。
中国民间流传着丰富的关于鬼怪的传说,这些传说往往反映了民众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好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的鬼文化意象
民间鬼文化在表层结构上表现为人们关于鬼的 涵义 、模样 、活动 、种类的具体描述 ; 在较深的层面 , 它是指一种神秘的信仰心态 ,是人对其生命终极意 义追寻的一种朴素形式 。从话语的角度来看 ,鬼话 即人话 ,鬼魂话语就是民众构建自身生命形态的话 语体系 ,其意义表层指向虚无缥缈的幽冥世界 ,终极 目标却指向民众的现实生活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 , 鬼和人是二元同构的体系 ,鬼魂话语体系其实就是 对人另一种存在方式的描绘 。鲁迅从小到大浸淫在 鬼文化中 ,深味鬼文化对中国人行为模式和意识形 态的强势渗透 。“鬼 ”是中国民众对生命思考的抽象 物 ,却又时时刻刻渗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影响着 人们的社会行为模式 ,成为人们思考问题 、解决困 难 ,尤其是解决自身生命困惑的习惯性意识 ,演化为 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心理 。乡间孩子经常夭折 ,这 本源于卫生医疗条件差 ,而民众却坚信这是“恶鬼作 祟 ”,寻求神佛的保佑 ,孩子就会健康成长 。所以 ,鲁 迅一出生 ,就成为这种民俗心意的实践体 :家里人抱 着他在菩萨处记名 ,又拜和尚为师 ,以保证其不受 “恶鬼索命 ”,顺利成长 ;闰土深陷“多子 ,饥荒 ,苛税 , 兵 ,匪 ,官 ,绅 ”的多层生活的重压之下 ,不思自身受 苦的社会原因 ,而只是一味上香拜神 ;在现实生活中 受到了冤屈 ,得不到伸张 ,民众总是将昭雪冤屈的希 望寄情于阴间 ,因为他们坚信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 间 。“鬼 ”是民众以抽象的心态思考和参与具体生活 场景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媒介 ,通过“鬼 ”人们将具体 的生活和抽象的命运关联在一起 ,表达对现实处境 的不满和抗议 ,展开对“公平 ”“合理 ”等启蒙话语的
鲁迅的历史观建立在“黑格尔种族发生学 ”的历 史观之上 ,对中国历史的最终认知却与其有根本的 不同 :中国社会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没有前途 ,逃 脱不了历史循环的宿命 ,中国历史全部的意义在于 “自我毁灭的专横性 ”; 鲁迅的历史批判 是 揭 示被 “忘却 ”的“黑暗 ”历史现实 ,目的在于终结这个混沌 的时代 。“鬼 ”对鲁迅来说 ,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哲学 载体 ,它承担着鲁迅对中国历史认知的绝望和希望 , 在对于绝望的自觉中仍可见“某种怪异的光芒 ”,这 种光芒让我们“在他的虚无主义的情绪之外看到了 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学世界 。”⑦
古代文学中的恐怖描写
古代文学中的恐怖描写恐怖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而古代文学中的恐怖描写则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恐怖描写往往以各种手法表达,如虚构的故事情节、奇异的人物形象以及细腻的描写技巧。
这些恐怖描写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恐怖氛围,还能够反映出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
古代文学中的恐怖描写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和传说。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以妖魔鬼怪为题材的作品,如《山海经》中记载的各种怪兽形象,以及《聊斋志异》中的鬼魂故事。
这些作品中的恐怖描写往往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离奇的情节来传达恐怖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强烈的紧张和恐惧。
在古代文学中,恐怖描写也常常与人性的黑暗面相结合。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梦境描写中出现了许多恐怖的形象,如僵尸、鬼魂等。
这些形象不仅令人感到恐怖,同时也暗示了人性的脆弱和不可预测性。
古代文学通过恐怖描写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使读者对人性的本质有更深入的思考。
古代文学中的恐怖描写还常常与超自然现象相联系。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各种妖魔鬼怪展开激烈的战斗,其中不乏恐怖的描写。
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刺激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和敬畏。
通过恐怖描写,古代文学将超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融合,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氛围。
古代文学中的恐怖描写还常常与人类的恐惧和焦虑相联系。
在《水浒传》中,梁山泊的英雄们与朝廷展开殊死搏斗,其中不乏血腥和残酷的描写。
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恐怖和紧张,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通过恐怖描写,古代文学将人类的恐惧和焦虑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使读者对古代社会的动荡和人类命运的无常有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古代文学中的恐怖描写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恐怖氛围,还能够反映出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
通过恐怖描写,古代文学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超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恐惧和焦虑。
书中鬼的诗词
书中鬼的诗词
(最新版)
目录
1.引言:介绍书中鬼的诗词的背景和特点
2.诗词中的鬼形象:分析诗词中鬼的形象特点和文化内涵
3.鬼诗词的艺术价值:探讨鬼诗词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4.鬼诗词的影响:分析鬼诗词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5.结论:总结书中鬼的诗词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鬼神之说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鬼的描绘,往往充满了神秘和诡异的色彩,引人入胜。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书中鬼的诗词更是独具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词中的鬼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有的鬼善良仁爱,如《聊斋志异》中的狐仙;有的鬼邪恶凶残,如《山海经》中的食人鬼;有的鬼则是忠臣义士的化身,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这些鬼形象不仅展示了人们对鬼的想象,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鬼诗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们或抒发诗人对鬼的想象,或借鬼喻人,表达对社会的批判。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鬼兵》:“鬼兵无帅行空虚,纷纷随风吹雨过。
”诗中鬼兵的形象,既表达了诗人对鬼神的敬畏,又寓意着社会的混乱与动荡。
这些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艺,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鬼诗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学作品受到鬼诗词的启发,创作出了更多有关鬼神的佳作。
同时,鬼诗词中的鬼形象也被广泛运用到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书中鬼的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们以
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丰富多彩的鬼形象,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中国古代的鬼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以《太平广记》为例
之 乐 的信义 。很 多时候 民众 祈求 的一
从东汉 开始 ,道 教逐渐 成 为 中国 有 影 响的宗 教之 一 ,道教所 弘扬 的不 灭 、永 生恰 好与 中 国的鬼 文化 相互 融 合 。小 说从描 写 鬼的 内容 能够折 射 出 中国 民众对 于鬼 的文 化 内涵 ,同时 也 反 映 了人们 从 古代 一直到 现在 , 中国 民众对 于长 寿 的渴望 ,这种 渴 望源于 对 死 亡的畏 惧 ,很多 时候无 法把 握 自 己生命 的 长度 ,于是 求救 于道教 的永 生 不灭 ,相 当于对 自我生命 的 一种保 护 。尤 其对 于疾 病 的侵袭 ,在 药石无 灵 的结 果之 下 ,唯有 正义 的人对 死神 进 行 自我 防御 ,才 能 寄希 望于 获得生 命 的足够厚度 。 佛 教并 不是 中 国的本 土宗 教 ,而 是 在 西汉 时期从 古 印度通 过丝 绸之 路 进 入 中 国的 境 内 ,佛 教 以因 果 报 应 、 轮 回等思 想为 主要 的信 义,于 是 中国 的鬼 文化 与宗 教密 不可分 。佛 教 的因 果报 应思 想符 合中 国人传 统 的思维 特 点。佛 教传 入 中国 以后 ,受到 百姓 的 信 仰 ,在封 建 的时代 里 ,随处 可见 不 公 正 的现 象 ,老 百姓 面对 权贵 的腐 化 只能 忍受 ,而这 种忍 耐又 是 以佛教 的 信 义 作为 寄托 的。面 对不 公而 要 克制
而 深远 的影 响 ” J 。
有桓 恭发 现床 前 的小穴 ,且有 一坏 棺 材 ,桓恭 长时 间对 小穴 投些饭 菜 ,鬼 因而感恩 于他 , 以宁州刺 史 的职位 作 为报答 之物 。 因果 报应 思想渗 透 在 中国 民众 的 内心世 界 ,善有 善报 、恶有 恶报 并求 得 来世 的安 乐,并 不像 西方 享受 当世
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鬼魂托梦
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鬼魂托梦鬼魂托梦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其神秘怪诞的色彩不知迎合了多少读者的猎奇心理。
从故事本身看,托梦的原因大都是为了结生前的不了情。
情本是人感应外物的自然产物,但在古代社会,情渐渐被维护封建礼教的思想家们所扼杀,造成无数情殇。
文学家则针对这种社会现象,用鬼魂托梦的形式,曲折地歌颂人间真情。
标签:鬼魂;托梦;情结;情殇鬼魂托梦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构成了古代叙事文学的重要主题,梦幻中神秘怪诞的色彩契合读者的猎奇心理。
吸引读者在幻想的文学艺术中了解社会、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情趣。
鬼魂是民间“祖先崇拜”、“灵魂不灭”民俗信仰的核心,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影响着民众心理。
古代文学作品中,鬼魂托梦的内容无论多么复杂,故事多么曲折,形式多么变换,大凡都系着一个“情”字,如杜丽娘(《牡丹亭》)、尤三姐(《红楼梦》)的爱情,窦娥、杨国用(元杂剧《盆儿鬼》)的冤情,范式、张劭(元杂剧《范张鸡黍》)的友情等。
阳世解决不了的情结,死后在梦幻中了结。
人死原知万事空,何存灵魂?鬼魂何以会托梦?情又是什么?作家何以用鬼魂托梦的形式言情?笔者在此试作探讨,以揭示其文化内涵。
一从科学角度来讲,梦是人无知觉睡眠中的潜意识活动,鬼魂托梦是大脑储存和识记的结果,但在民间人们的思维活动中,确是鬼魂信仰、灵魂不灭观念所为。
鬼魂信仰源于原始宗教,“在宗教观念的底层或说它的历史源头,是灵魂观念”。
灵魂是什么?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形容得很形象:“灵魂为稀薄的无实质的人形,像烟雾或阴影,又如一层薄膜,能使其所附着的有形的物体生活及思想。
无论生前死后都具有独立的意识,能够离开其所附的有形物,一闪而至异地。
通常是无形而不可见,然能发生物质的势力,尤能以幻想的状态出现于人的梦中或醒时。
”其所附的物体死后,他能继续存在,并偶一出现,能够凭附于别人、动物以及他物身上而活动。
在泰勒看来,灵魂观念产生于人对死亡、梦幻的理解,同时灵魂观念的产生也为原始人提供了解释身体与精神相互作用的依据。
古代文学中的幽灵与灵异现象
古代文学中的幽灵与灵异现象古代文学中的幽灵与灵异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幽灵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灵异现象。
这些幽灵与灵异现象不仅给作品增添了神秘感和惊悚感,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恐惧与向往。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幽灵往往被描绘成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他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通过梦境、幻觉或者是灵媒等方式建立起来的。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描述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梦境交流,展现了林黛玉的灵魂与贾宝玉之间的超越时空的联系。
这种超自然的联系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也让读者对于幽灵与灵异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古代文学中的幽灵与灵异现象也常常与人的情感和命运息息相关。
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以孙悟空与白骨精之间的故事为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无常。
白骨精作为一个幽灵形象,她的出现不仅给孙悟空带来了困扰,更反映了人们对于命运的恐惧与无奈。
通过描写白骨精与孙悟空之间的纠缠与斗争,作者以幽灵与灵异现象为载体,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与命运的无常。
古代文学中的幽灵与灵异现象还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于超越现实的向往与追求。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蒲松龄通过一系列的灵异故事,展现了人们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向往与渴望。
这些故事中的幽灵形象往往是人们的梦中情人、仙女或者是神仙。
通过与这些幽灵形象的交流与互动,人们得以窥见超越现实世界的美好与神秘。
这种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更是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
古代文学中的幽灵与灵异现象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恐惧与向往是普遍存在的。
幽灵与灵异现象的描写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更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态度。
通过对古代文学中幽灵与灵异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与精神面貌。
总之,古代文学中的幽灵与灵异现象是一个充满神秘与惊悚的话题。
古代文学中的恐怖题材与心理描写
古代文学中的恐怖题材与心理描写恐怖题材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通过独特的方式描绘恐怖、诡异的场景和人物,引发读者内心的惊悚与不安。
与此同时,古代文学也善于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刻画人物内心的恐惧、焦虑和痛苦,进一步加深作品的恐怖效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恐怖题材和心理描写,探讨其对读者的影响与作用。
一、恐怖题材的描绘方式古代文学中的恐怖题材常常以神魔、妖魔鬼怪等超自然力量为主题,通过形容细腻的恐怖场景来营造氛围。
例如,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生动的笔法描绘了各种灵异事件,如女鬼、妖怪、厉鬼等,使读者沉浸其中,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惊悚感。
此外,恐怖题材还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展现。
古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常常饱含恐怖元素,如鬼魂出没、残缺面容、狰狞面目等等。
这些生动的描写方式不仅能够传达出恐怖的气氛,同时也能够凸显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煎熬,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作品中恐怖题材所传达的恐惧感。
二、心理描写的作用与效果心理描写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在恐怖题材的作品中,心理描写可以进一步加强作品的恐怖效果。
首先,心理描写可以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恐惧和不安,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恐怖氛围,并加深对作品的投入感。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他对灵异事件的恐惧与好奇,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恐怖元素。
其次,心理描写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恐怖题材常常涉及到人性的黑暗面和对未知力量的恐惧,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读者可以产生共鸣,进一步引发自身的恐惧情绪。
这种共鸣的作用可以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情感投入,使其更加容易被恐怖题材所吸引和感染。
最后,心理描写还可以加深作品的可信度。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挣扎,读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恐惧。
这种真实感受不仅能够增强读者对作品的信任,同时也能够使作品中的恐怖题材更加接近读者的内心体验,进而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分析与文化解读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分析与文化解读引言《聊斋志异》是明代作家蒲松龄所作的一部鬼怪小说集,描绘了一个充满灵异故事和超自然现象的世界。
本文将对《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文化角度进行解读。
1. 鬼怪形象的特点1.1 外貌特征在《聊斋志异》中,鬼怪形象通常具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貌特征,如苍白的皮肤、红色眼睛和尖锐的牙齿。
这些特征表达了鬼怪邪恶和可怕的本质。
### 1.2 能力与行为鬼怪具有许多超人类能力,如飞行、隐身和变幻等。
它们经常以不同方式干扰人类世界,带来各种不祥事件。
此外,一些文中的鬼怪也展现出复杂性格和情感。
2. 鬼怪形象的文化解读2.1 阴阳观念《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与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密切相关。
它们被视为阴间的存在,代表着冥界力量的介入人间。
这种画面给予读者一种超越自然规律的体验,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恐惧和好奇心。
### 2.2 道教影响作为中国古代主流宗教之一,道教在《聊斋志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鬼怪常常与道士和符咒相互作用,展示了道教仪式和术语。
这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力,并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信仰体系的多样性。
3. 鬼怪形象分析案例解读3.1 刘姥姥刘姥姥是《聊斋志异》中一个经典而富有人情味的鬼怪形象。
她以老婆婆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并通过善良和慈爱来感动读者。
这个角色传递了作者蒲松龄对于老年人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轮回和家族纽带的思考。
3.2 红妆红妆是《聊斋志异》中另一个经典的鬼怪形象,她以美丽女子的外貌吸引男性,并与他们建立联系。
然而,她也展示了无尽的欲望和冷酷的本质。
通过红妆这个角色,读者可以看到社会对于女性自由和权力诉求的限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义和情感之间的矛盾感。
结论通过对明清小说《聊斋志异》中鬼怪形象的分析与文化解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灵异现象及其趣味背后所持有的态度。
这些作品不仅为读者带来恐惧与悬疑,更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伦理以及超自然现象本身的深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鬼文化”
一、古代作家的“鬼文化”观念
与一般的统治者、读书人一样,东晋的干宝的理性觉醒是有限度的,仍然受民间鬼神信仰的制约。
他在《搜神记》中所记鬼神却忠实于民俗信仰,多数的鬼是逗留人间或者寄居阴府墓穴的。
唐朝以前的人对于“阴阳殊途、幽明道隔”的观念十分崇尚,这种观念在当时十分盛行。
神仙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以及巫鬼思想共处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人们对鬼怪世界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六朝一脉而下的“冥报小说”的存在解决的人生活和观念中的困惑:“盖当时以为幽明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正是由于作家们遵循了“依闻实录”的原则,因而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在收录了许多虚妄怪诞之事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远古和当世民俗中的一些巫鬼现象。
唐代及唐前志怪中,“鬼”题材占据着极大比重。
人们对鬼魂的崇拜,是建立在迷信这些鬼的作用上的,是人们将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寄托在对鬼的幻想之中,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现实矛盾与痛苦。
社会的转变,导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性爱的张扬。
唐传奇中的霍小玉、话本中的李慧娘、元杂剧中的窦娥等,都
以非常的形式证明自我的存在,表现出强烈的生存意志及自我觉醒、自我保护意识。
尽管作家有对鬼神的怀疑和批判,并不能说明他就超越了鬼神观念。
恰恰相反,鬼神观念是萦绕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
世界上许多悲剧的发生也确实让他们有过怀疑,但他们还是希望鬼神能来管一管世上的不平之事。
于是他们让窦娥的鬼魂伸了冤、桂英的鬼魂报了仇、让忘恩负义的人遭到雷击…用汤显祖的话来说便是:《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冥婚与她的还魂应和了‘阴阳配合’的正理。
”
二、“鬼怪小说”的发展
在整体上,之前的鬼怪小说把鬼想象的太过恐怖,这一状况直至《聊斋志异》才有了根本改变。
虽然蒲松龄一声遭遇不幸,他用笔来倾诉自己的孤愤,也安慰自己久涸的心灵。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然而,“鬼国”俨然成了作者的“理想国”。
“途中寂寞姑言鬼,舟上招摇意欲仙。
”他在幻想的世界中所营造的温馨世界,那一个个美丽多情、向穷书生投怀送抱的女狐女鬼,对于常年在外、深感孤独寂寞的蒲松龄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一种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象征性肯定?
继之,《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谈狐说鬼、劝善惩恶之笔,冷峻忠实地反映明清之际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矛盾,对当时
统治阶层的种种罪恶和社会生活中的丑行恶习,在客观的记叙中给予了尖锐的讽刺和揭露。
鲁迅曾极为中肯地评价道:“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形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联盟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卓见。
”
无可否认,传统中的鬼形象不少是与丑恶、恐怖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魏晋六朝以来的“鬼文学”作品中,这些寄居于古墓荒村之中的女鬼,却常常被赋予了美丽的外表和美好的心灵。
这说明,人们是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情感来理解鬼的,是对女鬼进行超现实人化艺术加工的效果。
尤其孤独潦倒的男主人公与女鬼的结合、寒士美女与白日梦幻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男女结合的哲学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格完善的理性原则。
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鬼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多女鬼形象,女鬼较之男鬼居多最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与其性格特点有关。
女性和男性相比更重感情,在爱情上,她们往往用情更专,一经付出,往往至死不渝。
这些女子去世后,常常被想象以“鬼魂”的形式存在,与活着的爱人进行情感交流。
因此在女鬼故事中多“人鬼恋”、“还魂说”,皆是因为女子多情的性格所致。
以唐传奇中的《李章武传》为例:李章武遇上王氏子妇,二人在一起“居月余日”,但王氏却对李章武以身相托。
李章武走后八九年音讯全无,
于是王氏相思成疾,死后化为鬼魂等待情人回来。
她非但没有怨恨,待情人回来后,还化为魂魄相陪,自云:“在冥录以来,都忘亲戚。
但思君子之心,如平昔耳。
”古代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女鬼在阴间时刻惦念阳间亲人,记挂亲人最终还魂的故事。
然而,古代文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女人一贯轻视、贱视甚至仇视。
因此在他们笔下,多是男人为主角,而女人则是作为配角加以表现的。
即便女子以主角的形象出现,大多也被冠以“鬼魂”、“妖精”、“祸水”等等身份。
他她们被认为是充满诱惑、引人堕落的。
如《太平广记》卷63“崔书生”条记载的一则故事:崔书生遇到一美貌女子并和其成婚,婚后,崔母怀疑女子为妖,以新妇“妖媚无双”“必恐是狐媚之辈”为由加以拆散,可见女性,尤其是漂亮的女性是容易受到人们敌视的。
这种思想反映在文人的作品里,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女鬼祸人的故事模式。
这里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聊斋志异》中的《画皮》:书生被美貌的女鬼迷惑,惨遭女鬼“裂生腹,掬省心而去。
”
另一方面,古代文人将女鬼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描绘理想的人生。
在古代文人笔下,除了害人、妖人的女鬼外,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女鬼,她们几乎具备了女性的所有优点:首先,她们“容华绝代”、“风姿娟秀”“人间无其丽也”;其次,她们热情主动,甚至“自荐枕席”,又因为她们是异类,
“夜半来,天明去”,男人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如《红玉》中月下越墙而过的红玉。
这些女鬼都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男主人公可享齐人之福,像《莲香》中同时爱恋人间男子桑生的一鬼一狐。
古代文人之所以多塑造这样的女鬼,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缺憾的一种幻想,是一种深层次的感情寄托。
首先,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婚姻没有自主权,伴侣大多非心中理想的选择。
同时,古代女子受到道德伦理的束缚,是不可能既主动热情又才貌双全的,文人心中才貌双全的红颜知己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找到的。
因此,挣脱了礼教,秉月貌、擅风情的女鬼形象就在文人的作品中产生了,这表现了文人追求完美女性的理想。
其次,古代相当一部分文人的生活是落拓贫寒的,就像蒲松龄笔下的落魄书生,或生活贫寒,或科场失意,或流落异乡…她们的精神是空虚寂寥的,生活是孤苦无助的,他们渴望有红颜知己“红袖添香夜读书”;渴望有知音不嫌弃他们贫寒、倾慕他们的品行和才学,渴望有着超凡能力的女鬼能够不计回报的帮助他们,使他们过上富贵的生活。
因此红玉、宦娘、凤仙、青梅等女鬼相应产生,文人便借助她们来慰藉自己落寞的心灵。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多女鬼,实际上是通过女鬼形象的塑造反映封建社会中女子悲惨的命运,反映了她们为争取自身的权利而不断的抗争。
而古代文人对女鬼的塑造也体现了他们的创作心态和女性观,表现了一种文化心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