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牛刀小试、大显身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的形象
【牛刀小试】
(一)人物形象类
1.
浣溪纱①纳兰性德(清)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4分)
一个形单影只、陷人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
(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
(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1分)
2.
野步宋周密
野步清赵翼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
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依仗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4分)
3.
渔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注]
从这两首诗中看,作者是怎样一个人物?对“渔家”有着怎样的感情?(5分)
作者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县官。
作者对渔家艰难的生活有着深切的同情。
(一点2分)
4.
秋夜曲张仲素
(1)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
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
(1)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
(1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
(2分)
5.
过杭州故宫二首(其一) [宋]谢翱
一、二两句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写了南宋故宫被毁坏后的荒凉景象:曾经有武士严密防守的宫门,如今一片死寂;曾经是千官鹄立、花迎剑佩的地方,如今却台荒殿冷,落花满地。
(2分)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感伤之情。
(2分) 6.
醉花间(唐)冯廷巳
作者通过“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析。
(2分)
作者用“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
(1分)词句中春虽未到,但不远矣,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
(1分)
7.
江上早秋①(明)袁凯
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有何作用?(4分)
江边铺满东倒西歪的菰蒲,长着高低参差的菱花和菱叶,②点明江上早秋季节,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8.
南柯子王炎
么?
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
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一是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是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三)事物形象类
9.
禾熟①宋•孔平仲
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
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然而老牛的役债有了结的时日,而自己何尝不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呢。
10.
孤雁①杜甫
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形象?(4分)
诗人用野鸦这一形象比喻当时社会的一些无聊的俗客庸夫(2分),也更突出了诗人当时的悲哀凄苦(2分,答出“悲哀凄苦”即可给2分,意思对即可)。
11.
咏风王勃
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具体说明。
诗人笔下的风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
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
12.
木芙蓉(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四)意境类
13.
日暮①杜甫
(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1)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的山村生活晚景。
(描绘景物得1分)
(2)这是一幅寂静、冷清的乡村日暮图景。
(指出特点得1分)
(3)作者通过对乡村晚景的描写,表达了浓烈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以及人到晚年壮志难酬、济世渺茫的压抑悲凉的感情。
(点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得2分,点出“晚年壮志难
14.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舟下建溪宋方惟深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
“月黄昏”三个字为两诗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指出特点得1分)
两首诗都借“月黄昏”下的萧条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表达心绪得2分)
15.
月夜舟中戴复古
诗歌的颈联“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颈联用寥落的星辰、深碧的潭水、悲鸣的鸿雁、瑟瑟的秋风等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悲凉的意境。
16.
舟下建溪宋•方惟深
(1)这首诗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3分)
客船、月色昏黄、“无灯”、荒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引诗中词句、概括凄凉氛围、表达孤寂心绪各1分)。
鉴赏诗歌的形象
【身手大显】
(一)人物形象类
1.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
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
上阕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阕直接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是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闲适、悠然、豁达”是一方面,“得过且过又无可奈何”是另一面)
2.
题葡萄图
徐渭①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
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解析(1)】分析诗歌形象要注重分析诗歌所描写的事物的特征,把握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头两句中的“落魄”“啸晚风”,直接写出了诗人形象,后两句中的“无处卖”“闲抛闲掷”,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不得志。
此外,还要注意结合诗歌下面的小注,做到知人论世。
【答案(1)】这是一位落魄潦倒但又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
第一句中的“落魄”一词写出其潦倒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出其晚年寂寞孤苦,“书斋”“啸”字则写出诗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投降派罗织罪名被免官,被迫隐居。
②玉瀣(xiè):美酒名。
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1)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
4.(2010·苏锡常镇二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但形象有所不同。
请简要说明。
(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解析(1)】第(1)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应重点关注两首诗的三、四句。
【答案(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勇敢的采莲姑娘。
【解析(2)】第(2)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两首诗都是先景后人、以景衬人,这一相同点不难看出;白诗采用了细节描写(“欲语低头笑”),也属显而易见,较难的是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
【答案(2)】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答“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
(二)景物形象类
5.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6.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①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①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3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
回答时包括三个方面:(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图景就是画面的意境,要看画面选取了什么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再结合作者、背景来回答。
百姓为何乐不起来?因为家园移入“战图”。
【参考答案】(1)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人民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战乱图景。
(3分)
7.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
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
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
又拣深枝飞去。
故乡犹自不堪听,
【注释】①惊残:惊醒。
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
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三)事物形象类
8.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咏竹
(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
捎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
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
羞入上宫③琴。
谁能制长笛,
当为吐龙吟。
【注】①篁:竹子。
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
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
③上宫:宫殿名。
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
【解析】解题时,要把握“竹”所创设的意境和氛围,还要注意“竹”的形象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此外,“竹”在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内涵也不可忽视。
【答案】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人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9.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声声慢(节选)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这两首诗词都写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江南雨”。
请你根据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说说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江南雨”有何特点。
【解析(1)】解答第(1)题时要抓住表现诗词意象特点的字眼,如“雨纷纷”“细雨”“点点滴滴”等。
【答案(1)】江南雨的特点:细密、轻柔、朦胧、淡雅、令人惆怅。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
10.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
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
②此句用宋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
春解舞:柳絮被风从枝头吹散,却像是随着春光轻柔地漫舞。
③此二句用唐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问: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孤花”的特点,诗中用了“明如许”来写出了孤花的明丽,还用了“藤刺”“飞絮”等意象来和孤花形成反差;但是这美丽的孤花却生长在“墙角”,并“无人来折取”,写出其无人欣赏,诗人写花,其实亦在写人。
【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
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
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
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四)意境类
11.
途中
赵汝
雨中奔走十来程,
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
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
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
翠条浓处两三莺。
(1)颈联“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解析(1)】颈联上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烟雾缭绕的大江、江中航行的帆船,表现了途中所见景物的美丽;下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农家传来的时断时续的机杼声,表现了山间的安宁。
【答案(1)】颈联通过描写大江的烟雾、航行的帆船、远远传来的农家机杼声等,营造了一种缥缈、安宁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春日途中快乐的情感。
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
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
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
思莼季鹰,
笑我飘零。
(1)“西风驿马……红叶吴江冷”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解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分析景物形象,要抓住文中的重点意象,分析其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如诗中的“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分析人物形象,要注重分析诗歌描写的人物动作、心理、外貌等,从这些描写中找出人物的特征。
如从人物的动作“频”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追求功名的热切,从“不饶人”中可以看出岁月的无情等。
表现了自己落寞的境况。
2.
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问:本诗写出了采莲少女怎样的形象?
答:本诗将采莲少女和美丽大自然融合,让少女的罗裙与碧绿的荷叶、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照,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清新美丽、欢乐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4.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
(2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
首先要找到直接写“弄潮儿”的词句:“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他勇立潮头,要使“旗不湿”必须奋力拼搏。
【参考答案】(1)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1分)表现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
(1分)
5.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堆。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释】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被贬四川近六年后被赦,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经过岳阳,写下此诗。
(1)说说“一笑”是怎样的笑,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这一笑是悲喜交集的笑,也是豁达的笑,是诗人面对政治迫害和人生磨难,极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操守,英勇无畏的笑。
(2)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2)这首诗塑造了一位胸襟开阔、不畏磨难,在政局动荡之际坚守理想和节操的卓立不群的诗人形象。
4.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试分析本诗的颔联或颈联,对景物描写的特点作具体的分析。
【参考答案】(1)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
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
或: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
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
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2)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你可以看出“卢岵山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2)“卢岵山居”地处高峻、偏僻的深山之中,风光优美,环境清幽,远离尘世。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1)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解析】这两道题要求我们分析氛围、情感。
分析诗歌的氛围,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具体来说要分析诗人笔下的人、事、景,本诗中“人”已去,“草”是“秋草”,“林”是“寒林”,“日”也是“斜日”,氛围自然是萧条、凄怆的。
分析诗歌中流露的情感,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中涉及贾谊、汉文帝,情感自然也要涉及他们两个。
分析尾联,自然会感受到作者于曲折处流露出的讽世之意。
【答案(1)】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渲染出一种萧条、凄怆的氛围。
【答案(2)】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5.
6.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
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的颔联是写景的诗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至少从两个方面作具体
的赏析。
【参考答案】(1)①色彩绚丽。
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
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
②生机活泼。
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
③强
烈对比。
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
④动静相生。
“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
⑤俯仰相衬。
“碧潭”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等空阔自然。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
【参考答案】(2)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
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
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
4.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2)关山: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分)
余干旅舍①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2分)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4分)
答案: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分。
写出三个意象得1分,五个意象得满分。
)
菊(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月枝头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
向来不羡瓦松高。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①,
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