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化学平衡体系热力学61页PPT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②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适用于容器体积改变或气体质量变化的反应)
③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适用于有色物质参与的反应) ④……………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物质的量分数 体积分数 质量
保持不变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间接标志: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物质 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等的反应)
B.V正反应= V逆反应,反应并未停止。
根据上述过程,分别画出可逆反应中浓度(C)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PPT【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和速率(V)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浓 度
V
SO3
V(正)
化学平衡状态 V(正) =V(逆)
t0
浓度-t(时间)图像
SO2
V(逆)
t
O2 t
t0
对应化学平衡建立: V(速率)-t(时间)图像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逆: 可逆反应 ②等: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③动: 动态平衡( υ正 = υ逆 ≠0 )
④定: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 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 建立新的平衡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③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适用于有色物质参与的反应) ④……………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物质的量分数 体积分数 质量
保持不变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间接标志: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物质 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等的反应)
B.V正反应= V逆反应,反应并未停止。
根据上述过程,分别画出可逆反应中浓度(C)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PPT【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和速率(V)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浓 度
V
SO3
V(正)
化学平衡状态 V(正) =V(逆)
t0
浓度-t(时间)图像
SO2
V(逆)
t
O2 t
t0
对应化学平衡建立: V(速率)-t(时间)图像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逆: 可逆反应 ②等: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③动: 动态平衡( υ正 = υ逆 ≠0 )
④定: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 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 建立新的平衡
《 化 学 平 衡 》演示 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关于化学平衡经典课件

化学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必然存在反应限 度,这个限度是如何产生的呢?
2020/12/30
一、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N2 + 3H2
起: 1mol 3mol
2NH3
(1)反应开始,v正、v逆的值如何?
(2)这一瞬间导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 对下一刻的速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 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
2020/12/30
三、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1)图示
v正= v逆
条件 改变
化学平衡1
一定时
v正≠ v逆 间后
v’正= v ’逆
平衡破坏
化学平衡2
破坏旧平衡
建立新平衡
平衡移动
2020/12/30
三、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2)定义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使平衡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叫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例1.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
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 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020/12/30
2020/12/30
【复习】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做可 逆反应。
2.常见的可逆反应: N2 + H2;NH3+H2O;SO2+H2O; SO2 + O2; Cl2+H2O;H2 + I2;酯化
2020/12/30
一、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N2 + 3H2
起: 1mol 3mol
2NH3
(1)反应开始,v正、v逆的值如何?
(2)这一瞬间导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 对下一刻的速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 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
2020/12/30
三、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1)图示
v正= v逆
条件 改变
化学平衡1
一定时
v正≠ v逆 间后
v’正= v ’逆
平衡破坏
化学平衡2
破坏旧平衡
建立新平衡
平衡移动
2020/12/30
三、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2)定义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使平衡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叫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例1.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
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 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020/12/30
2020/12/30
【复习】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做可 逆反应。
2.常见的可逆反应: N2 + H2;NH3+H2O;SO2+H2O; SO2 + O2; Cl2+H2O;H2 + I2;酯化
第3节 化学平衡PPT课件

开始时c(CO) 、c(H2O)最大,c(CO2) 、c(H2)=0
c(CO) 、c(H2O)逐渐减小 c(CO2) 、c(H2)逐渐增大
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再变化
2021/2/23
化学平衡
3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 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021/2/23
化学平衡
14
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1、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通 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的变化,简称平衡移动。
研究对象: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
2、实质: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程度不同, 导致 v正 ≠ v逆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021/2/23
化学平衡
15
(1)浓度
【实验2-6】
(2)t1以后:v(正)=v(逆) (处于平衡状态)
2021/2/23
化学平衡
feature
5
2.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在可逆反应中 (2)等:v(正)= v(逆)(同一物质) (3)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含量一定 (4)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破坏,在新的条
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C )
A.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 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 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2021/2/23
化学平衡
2.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 )
工程热力学幻灯片(绪、1、2章)(上课)

B
Pg
H
压力的测量示意图
环境压力与标准大气压:环境压力指压力 表所处环境的压力(当地大气压力)
标准大气压 1atm=760mmHg 注意:当地大气压随时间、地点变化。一般认 36 为等于标准大气压(当h变化不大)。
3、比容和密度
pg
p
正压 大气压力B
都是描述系统内 工质稀密程度的宏观 物理量
H
B
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有一种保持平衡 的趋势;对于不平衡的系统有一种达到平 衡的趋势。
41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铜棒: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它的稳 定是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去掉外界影 响,则状态变化,直 到温度均匀为止 稳定不一定平衡
绝热,不受外界温度影响
但平衡一定稳定
42
平衡与均匀
平衡:时间上
24
例如:
m W 4 Q 2
1 开口系 1+2 闭口系 1+2+3 绝热闭口系 1+2+3+4 孤立系
1
3
非孤立系+相关外界 25 =孤立系
四、系统的内部状况(热力系统其它 分类方式)
均匀系
物理化学性质 非均匀系
单元系 其它分类方式 工质种类
多元系
单相
相态
多相
26
1、均匀系与非均匀系:系统内各部分的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 称为均匀系。 2、单相系与复相系:由单一物相组成的 系统称为单相系。 3、单元系与多元系:由一种均匀的和化 学成分保持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称为单 元系。(空气常可看作纯物质,属单元系 )
凝 汽 器
给水泵
只交换功 既交换功 也交换热
《化学平衡》优质ppt人教

第三节 化学平衡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思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
列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3(g),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事实是( DFGIJ )
A. 容器内SO2、O2、SO3三种气体共存 B. 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A. Z=0.5 mol/L C. Z=0.4 mol/L
B. Y2=0.5 mol/L D. X2=0.2mol/L
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3Y2(g)
2Z(g)
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
0.1mol/L,0.3mol/L,0.2mol/L, 当反应达到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2:1:2
E.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F. SO2的消耗速率:O2生成速率=2:1 G. SO2的消耗速率=SO3的消耗速率 H.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直接标志: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思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
列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3(g),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事实是( DFGIJ )
A. 容器内SO2、O2、SO3三种气体共存 B. 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A. Z=0.5 mol/L C. Z=0.4 mol/L
B. Y2=0.5 mol/L D. X2=0.2mol/L
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3Y2(g)
2Z(g)
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
0.1mol/L,0.3mol/L,0.2mol/L, 当反应达到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2:1:2
E.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F. SO2的消耗速率:O2生成速率=2:1 G. SO2的消耗速率=SO3的消耗速率 H.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直接标志: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任 务 02
2.1 化学平衡的建立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反应刚开始时:
速
率 v
v正
v逆
0
反应过程中:
v正 = v逆
化学平衡状态
t1
时间t
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 大
2.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能改变高
炉尾气中CO的比例,原因是:
C+CO2
2CO是一个可逆反应,不
能完全进行,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在
高炉中Fe2O3与CO的反应也不能全部转 化为Fe和CO2。
任 务 01
×100%
课堂检测
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 D.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表示正、逆
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下列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 应速率越快;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适当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词
反应方向决定了化学平衡的移 动方向。
详细描述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 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制药工业中,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平衡 条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来降低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
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通过调节土壤中 的化学平衡来降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科学研究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 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0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关键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对 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 态的特征之一。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应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验验证
01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0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不再改变的状态。
02
化学平衡ppt课件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呢?
编辑版pppt
3
可用下图定性形象表示:
反 应
速 V正
率
V逆 0
浓 度
2
V正 = V逆≠0
1
时间
0
C(SO3)
C(SO2) C(O2) 时间
反应速率— 时间图
浓度— 时间图
从反应开始至平衡前:
v正 始终大于v逆,随反应进行,
二者差距逐渐减小,最终
v正 = v逆 ≠0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 浓度逐渐增大,最终二者浓度 均不再变化(而非相等)。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编辑版pppt
6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1、本质: V正 = V逆
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
mA(g) + nB(g) = pC(g) + qD(g) + Q
编辑版pppt
10
练习1、 在一定温度下,能说明反应
A2(g)+B2(g) 2AB(g)
已达到平衡的是 ( C )A.单 位时 间n内 moA 生 l2,同 成时生 nm成 oAl B B.容器内总压不 变随 化时间的
C.单位时间 2nm生o的 成 lAB ,同时nm 生o的 成 lB2 D.单位时间 nm生 o的 lA成 2,同时nm 生o的 成 lB2
2、 在一定温度下,能说明反应A(g) +3B(g) 已达到平衡的是 ( AB)
2C(g)
A.C的生成速C率 的与 分解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编辑版pppt
3
可用下图定性形象表示:
反 应
速 V正
率
V逆 0
浓 度
2
V正 = V逆≠0
1
时间
0
C(SO3)
C(SO2) C(O2) 时间
反应速率— 时间图
浓度— 时间图
从反应开始至平衡前:
v正 始终大于v逆,随反应进行,
二者差距逐渐减小,最终
v正 = v逆 ≠0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 浓度逐渐增大,最终二者浓度 均不再变化(而非相等)。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编辑版pppt
6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1、本质: V正 = V逆
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
mA(g) + nB(g) = pC(g) + qD(g) + Q
编辑版pppt
10
练习1、 在一定温度下,能说明反应
A2(g)+B2(g) 2AB(g)
已达到平衡的是 ( C )A.单 位时 间n内 moA 生 l2,同 成时生 nm成 oAl B B.容器内总压不 变随 化时间的
C.单位时间 2nm生o的 成 lAB ,同时nm 生o的 成 lB2 D.单位时间 nm生 o的 lA成 2,同时nm 生o的 成 lB2
2、 在一定温度下,能说明反应A(g) +3B(g) 已达到平衡的是 ( AB)
2C(g)
A.C的生成速C率 的与 分解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演示文稿

平衡
正、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的同 平衡
逆反 时生成了mmolA
应速 率关 系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的同 时消耗了pmolC
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B的同 时消耗了qmolD(均指ひ逆 )
平衡
不一定
ひ(A) ׃ひ(B) ׃ひ(C) ׃ひ(D) = m ׃n 不一定 ׃p ׃q,ひ正不一定等于ひ逆
总结.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难点)
• Ⅰ .直接标志: {任何情况均适用}
• (1)等——同一种物质ひ正(B)=ひ逆(B)
• (2)反应混合物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的浓度
或其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 注意陷阱: 非标志
• (1)同一反应中不同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
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错)
• (2)若反应前后总质量一直不变,则化学反应达到
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
加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可后来发现,用这个
高炉炼铁,排出的高炉气中CO的含量并未减少。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页,共25页。
一、 可逆反应
1、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如:
2SO2 + O2
催化剂 2SO3
Cl2 + H2O
D. 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CD是含量范畴
E.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FG是P、ρ、M范畴
F.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G.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H. 断裂3molH-H键的同时形成2molN-H键.
I. 3V正(H2)=2V逆(NH3) 21
《化学平衡》完美ppt人教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ºC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k的表达式为:
K=
C(H2O). C(CO) C(H2). C(CO2)
(2)该反应为 吸热 反应(“吸热”或“放热”)
课后作业:
在2L的容器中充入 △
CO(g)+H2O(g)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回忆
1、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6点: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增大接触面积、形成原电池等。 2、改变以上因素化学平衡状态都会移动吗?
3、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有哪些?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归纳: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是有 条件限制的—动——态—平衡,只有在—条—件——一—定———时才能保持 平衡。
因素
增大反应物浓度
Fe(SCN)3
减小反应物浓度
步 骤 滴加4滴饱和FeCl3溶液
滴加3~5滴NaOH溶液
现象
血红色加深
产生红褐色沉淀,血红色变浅
平衡移 动方向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v正首先
速率变 化
v逆随后 且v'正
增大 增大 > v'逆
v正首先 v逆随后 且v '逆
减小 减小 > v'正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 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 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符号:K
化学平衡PPT演示课件

普通化学
第四章 化学平衡
§4.1 标准平衡常数 §4.2 多重平衡规则 §4.3 化学平衡的移动
1
§4.1 标准平衡常数
4.1.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 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既可按反应方程式从左向右进 行,又可以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高温下:
正反应
CO (g) + H2O (g) = CO2 (g) + H2 (g) 逆反应
2.5kPa
100L
Q
p
2
(
p4 (NO2 ) N2O) p3(O2
)
1 p
45
2.54 2.52 2.53
1 100
1
40
∵Q>Kθ ∴反应逆向进行
22
§4.2 多重平衡规则
1.定义:系统的一些物质,同时参与了多个平衡,
而且这些平衡是相互联系的,此种平衡系统称为
16
例4-3 将1.5 mol H2和1.5 mol I2充入某容器中,使其 在793 K达到平衡。经分析,平衡系统中含HI 2.4
mol,求下列反应 H2 (g) + I2 (g) = 2HI(g),在该温度 下的Kθ。
解: 根据反应式
H2 (g) + I2 (g) = 2HI(g)
起始时n0/mol 1.5
起始浓度 mol∙dm-3
0.000 0.100 0.100 0.000 0.100 0.10012
平衡浓度 mol∙dm-3
0.120 0.040 0.072 0.014 0.160 0.070
第四章 化学平衡
§4.1 标准平衡常数 §4.2 多重平衡规则 §4.3 化学平衡的移动
1
§4.1 标准平衡常数
4.1.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 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既可按反应方程式从左向右进 行,又可以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高温下:
正反应
CO (g) + H2O (g) = CO2 (g) + H2 (g) 逆反应
2.5kPa
100L
Q
p
2
(
p4 (NO2 ) N2O) p3(O2
)
1 p
45
2.54 2.52 2.53
1 100
1
40
∵Q>Kθ ∴反应逆向进行
22
§4.2 多重平衡规则
1.定义:系统的一些物质,同时参与了多个平衡,
而且这些平衡是相互联系的,此种平衡系统称为
16
例4-3 将1.5 mol H2和1.5 mol I2充入某容器中,使其 在793 K达到平衡。经分析,平衡系统中含HI 2.4
mol,求下列反应 H2 (g) + I2 (g) = 2HI(g),在该温度 下的Kθ。
解: 根据反应式
H2 (g) + I2 (g) = 2HI(g)
起始时n0/mol 1.5
起始浓度 mol∙dm-3
0.000 0.100 0.100 0.000 0.100 0.10012
平衡浓度 mol∙dm-3
0.120 0.040 0.072 0.014 0.160 0.070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精品课件

1.热容和比热容( c)
使某物体温度升高1K时所需的热量。热容除以物质的
量得摩尔热容 (Molar heat capacity) Cm;热容除以物质的质 量得比热容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 概念与化学平衡
➢化学热力学的定义
热力学是研究各种过程中能量相互转变规律的
一门科学。它的基础是三条基本定律,这些定律应
用于化学领域就称为化学热力学。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内容: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化学反应方向,限度
以及伴随能量的变化 方向
化学反应
限度 能量变化 速度 反应机理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下章讲)
3.1.2 热量计
★ 热量计(calorimeter) : 测定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装置叫 热量计
如果系统与环境发生热交换,反应热是指系统恢复到起 始温度后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但系统无法准确恢复到它 的起始温度。测定热效应的思路如下:将被测量的系统设计 成孤立系统,系统所放出的热使体系温度发生变化,在孤立 系统中插入温度计,记录反应所造成的温度变化,然后根据 系统的热容进行计算。
➢ 途径:实现一个过程的具体步骤称途径。
★ 相 (phase)
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任何均匀 部分。相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
相又分为均相体系(或单相体系)和非均相体系(或 多相体系)。
★热效应(heat effec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各类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研究纯物质 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中热效应的学科叫热化学。
★功(W ) 体系与环境之间除热之外以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功不
是状态函数。不同的过程传递的功不同。
体积功: W p外V2 V1 p外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某反应: dD+eE——>gG+hH
反应进度时,反应一无穷小量d :
dnD=-dd, dnE=-ed, dnG=+gd, dnH=+hd
dG(T,p) = BdnB= B(BB)d
(G/)T,p = BBB
rGm= (G/)T,p = BBB
无限大体系反应1mol 自由能的变化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5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28.05.2020
rG>>0, 1+exp(rG/RT)]=, m=0 rG =0, 1+exp(rG/RT)]=2, m=1/2 rG<<0, 1+exp(rG/RT)]=1, m=1
复旦大学化学系
6
物理化学 II
= rGm + RT ln (aGgaHh/aDdaEe)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8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化学平衡等温式: rGm = rGm +RT ln (aGgaHh/aDdaEe)
当化学平衡:G=Gmin
rGm=(G/)T,p = 0 0 = rGm +RT ln (aGgaHh/aDdaEe)平衡 ln (aGgaHh/aDdaEe)=-rGm /RT = f(T) 则在恒温下, ln (aGgaHh/aDdaEe)平衡=常数
复旦大学化学系
错!
1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为什么错? 反应过程中不可能是纯D与纯E间的变换, 而是二者的混合物!
从化学势: 设D、E均为理想气体, 起始为1molD,反应到某一进度时,
nD 1 nE
集合公式:
G ( T ,p ) n B B n D D n E E D ( 1 ) E
当 p p
G ( T , p ) [ 1 ( ) D E ] R [ 1 ( ) R T ly D n T ly E n ]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3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yE=nE/(nD+nE)= /(1- + )= , yD=1- 带入:G(T,p) =[(1-)D+ E]
= rGm *+ RT ln (aGgaHh/aDdaEe)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10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化学平衡等温式: rGm = rGm *+RT ln (aGgaHh/aDdaEe)
当化学平衡:G=Gmin
rGm=(G/)T,p = 0 0 = rGm* +RT ln (aGgaHh/aDdaEe)平衡 ln (aGgaHh/aDdaEe)=-rGm */RT = f(T,p) 则在恒温恒压下, ln (aGgaHh/aDdaEe)平衡=常数
+RT [(1-)RTln(1- )+ ln] = D+ (E- D)+RT [(1-)RTln(1- )+ ln]
纯物种变换 反应时D+E混合自由能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4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因为混合自由能的存在,反应不能到底! 问题:反应极限在哪里?
平衡时,自由能最低
所以: (G/)T,p = 0 (G/)T,p |=min = E- D +RTlnm/(1-m)=0
m=1/{1+exp[(E- D )/RT]} = 1/[1+exp(rG/RT)]
rG>>0, 1+exp(rG/RT)]=, m=0 rG =0, 1+exp(rG/RT)]=2, m=1/2 rG<<0, 1+exp(rG/RT)]=1, m=1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14−1 化学反应的自由能降低原理
❖已介绍:任意过程,恒温恒压,不作其它功
化学势降低至极小。
问题: 现有1mol D,在标准压力下 D(g)E(g)
如
D > E
方向如何?限度如何?
28.05.2020
是否1mol D最后全部变为1mol E? 因为 D > E
rGm < 0, + rGm = 0,平衡 rGm > 0, -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7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14−2 化学反应等温式和平衡常数
(一)均相化学反应 气相反应
B = B(T)+ RT ln aB
aB
pB
p
rGm=(G/)T,p = BBB = BBB + RT ln (aGgaHh/aDdaEe) =(准)标态按反应式反应+混合自由能 1mol自由能变化
定义: Ka =(aGgaHh/aDdaEe)平衡
rGm = -RTln Ka
28.05.2020
复旦大学
溶液相反应
B = B*(T,p)+ RT ln aB
aB
x
x*
rGm=(G/)T,p = BBB = BBB* + RT ln (aGgaHh/aDdaEe) =(准)标态按反应式反应+混合自由能 1mol自由能变化
B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2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因为
B B RTlnpp
pi pyi
G (T ,p ) ( 1 )( D RlT n p p D )(E RlT n p p E )
( 1 )D [ R l n T p p R ly n T D ] [E R l n T p p R ly n T E ]
aB
m
m0
化学平衡等温式:
rGm = rGm0+RT ln (aGgaHh/aDdaEe)
Ka0 =(aGgaHh/aDdaEe)平衡 rGm0 = -RTln Ka0
aB
c
c0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12
物理化学 II
定义: Ka* =(aGgaHh/aDdaEe)平衡 rGm* = -RTln Ka*
28.05.2020
复旦大学化学系
11
物理化学 II
第十四章 化学平衡体系的热力学
B = B0(T,p)+ RT ln aB
化学平衡等温式: rGm = rGm0+RT ln (aGgaHh/aDdaEe)
Ka0 =(aGgaHh/aDdaEe)平衡 rGm0 = -RTln K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