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叶产业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茶叶产业分析概况
一、我国茶叶产业概况
1、行业现状
2013年,我国茶叶产量175万吨,居世界首位,成为带动全球茶叶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茶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发展茶叶经济,扩大茶叶出口,对于促进我国茶区经济发展,改善茶农生活质量,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现对如下: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据统计,2012年,我国茶叶产量175万吨,居全球首位,成为带动全球茶叶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2002年至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从23 万吨增长到31.4万吨,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出口金额从3.4亿美元增至10.4亿美元。因生产成本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出口金额增幅较大,屡创历史新高,对维护我国茶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发展趋势
我国茶叶出口品种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出口茶叶70%是绿茶,其中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档茶为主;乌龙茶主要销往日本;普洱茶主要出口周边国家和地区;红茶出口呈恢复性增长。从长远来看,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另外中国茶产业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也得到投资者的关注,茶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正规化,未来增长潜力很大。浙江、江苏、福建等产茶地区已经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扶持产业,茶产业基地蓬勃兴起。制造茶的工艺技术开始从手工化向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过渡,制造企业也加强了茶品牌的建设。
综观,具有明显的市场走势:
一、茶叶市场消费保持稳中有升,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现象。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近500克,英国人均年消费2460克,日本人1005克,爱尔兰3170克,中国330克,香港特别行政区1370克。有理由说茶叶消费潜力很大。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二、更取向消费名特优新茶叶。从“物质”转向“感觉”的消费变化已逐渐显现。茶叶消
费依据不同地区的饮用习惯而不同,但主要趋向消费名特优新茶。目前消费市场中,低档茶滞销,大宗粗茶积压,而价格昂贵的名优茶、名牌茶走俏,高档茶畅销不衰。名优茶的价格起码要高于一般茶叶50%以上。仅仅扬州市场,每年名特优茶的需求量就达到300吨左右。近年来,优质“绿杨春”春茶每斤价格一直稳定在300元左右,新上市的茶叶有的每斤高达1000多元。
三、更加注重茶叶的安全。随着人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进口国各种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标准的不断提高,茶叶生产今后必须更加重视无公害生产,建立优良的茶叶生产生态环境和严格的无污染加工流程,超标茶叶今后在市场将无立足之地。四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包装。茶文化将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优质的茶叶包装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种。世界茶叶市场竞争也日益尖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主要茶叶生产消费国都不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我国是茶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发展茶叶经济,扩大茶叶出口,对于促进我国茶区经济发展、改善茶农生活质量、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贵州茶叶产业概况
贵州是茶树的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但把茶叶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经过50多年来的发展,全省已有84个县、市、区、特区种植和生产茶叶,总面积达82.41万亩,年产各类干茶1.77万吨,在全国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17%和2.33%,在全国20多个产茶省、市、自治区中排名分别位居第八和第十。由于产量少、单价低,茶叶产业的经济总量也较小。据相关部门统计,2003年,全省茶叶总产值仅为2.5亿元,平均亩产值303.36元,不及浙江省新昌县的茶叶收入5亿元。
近年来,贵州茶多次在国内评比中获奖,声誉大增。但相对于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等老品牌,贵州还显得相当稚嫩,市场名气无法与之相比,导致贵州的茶区普遍成为外省的廉价原料供应地,高额利润从眼皮底下被拿走。能否培植自己的茶叶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让贵州绿茶的优势资源变成商业上的竞争力,这是贵州茶产业面临的艰巨任务。
三、贵州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
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说是稳步向前的,但效益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究其原因:
1、茶叶产业规模小而凌乱,多头管理,无人负责,导致该行业宏观调控乏力,生产企业各自为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无序。
2、缺乏资金扶持优质品种和建立规范的生产基地,缺乏科学的布局设计,一些地区新种植的茶园规模小,布局分散,管理不便,加工设施不配套,再加上部分地区种管脱节,茶树有种无收,投资回报率低。另外,部分地区为了完成种植任务,不加论证,舍近求远,盲目从省外引进本不适宜于贵州种植的所谓高产品种,使新植茶园失去贵州地方特色。
3、贵州茶叶在市场占有率低,人才缺乏,技术落后,茶叶产量、质量提升缓慢。据初步统计,全省有大小茶场250多个,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茶叶生产管理及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生产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多是生产季节就地临时聘请的农民工,对茶叶生产加工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仅凭经验和习惯对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进行简单操作,先进实用的茶叶生产技术在相当一部分生产单位很难推广,茶叶产品质量很难快速提升。
4、贵州茶叶品种繁杂缺乏支柱品牌,?贵州茶产业呈现“两少一多”的状态,即:产量少、知者少、品种多。究其原因关键是不上规模,特别是在打造品牌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自然就无法在市场上竞争。贵州省茶叶年总产值在10亿元左右,已注册的茶叶品牌却多达150多种。
5、贵州茶品牌资源整合滞后,企业缺乏联动协作意识。众多企业各自为政,品牌杂乱,知名度很小,难以被国内、国际市场认同。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整合茶叶品牌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县区已经开始采取整合行动。湄潭重点打造“湄潭翠芽”,凤冈重点打造“凤冈锌硒茶”,并要求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统一采摘、制作、包装等。
四、我们对发展贵州茶叶产业的建议
贵州茶叶行业目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茶业产业基金、着力龙头企业的打造,统一协调管理全省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科研、规划、产品开发等环节的工作,并明确该产业基金为政府对茶叶产业扶持宏观调控的资金保证,充分发挥它对行业的服务、扶持和整合的作用。
2、吸引外部资金,加大对现有茶园的投入,提高现有茶园的产出能力。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紧张,就茶叶产业而言,适当引入资本建立高效茶园,扩大生产的速度,加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力度,更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茶叶产业实施再投入,需要外部资本的介入,结合当前实际,通过对茶企引入境内外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者,集中资金,适度加大对现有低产低效茶园的改造及加工配套设施的投入,以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效益。
3、加强对贵茶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建立全面的茶叶产业优惠政策体系,从政府角度促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