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及复习要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及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1e13ef011ca300a6c390b6.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2、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知识点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估算要用“≈”。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0括号里只有(0)不能填。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基本规律:①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上商。
)③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④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92ce7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3.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可有趣啦。
在除法这一块呢,我们要知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就像分糖果一样,如果有30颗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就能得到10颗糖果,这就是简单的除法运算。
在做除法的时候,我们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这个就像排队一样,要按照顺序来。
而且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哦,要是余数比除数大了,那就说明分错啦。
还有关于乘法的知识呢。
两位数乘两位数可有点小挑战。
比如说12乘以13,我们可以把13拆成10和3,先算12乘以10等于120,再算12乘以3等于36,最后把这两个结果加起来,120加上36就等于156啦。
这就像是搭积木,一块一块地搭起来就能得到最后的答案。
在年、月、日这部分也很有意思。
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特殊的二月呢,平年28天,闰年29天。
怎么判断闰年呢?一般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但整百年份得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哦。
就像2020年能被4整除,所以2020年是闰年,2月就有29天。
这就像每个月、每年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一样。
面积这个知识点也很重要。
我们要知道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大概就是我们手指甲那么大。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就像我们的手掌心大小。
而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啦,就像家里的小地砖一块的大小。
小数的初步认识也走进了我们的数学世界。
像0.5元就是5角,1.2米就是1米2分米。
小数在生活中可常见啦,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经常会有小数。
我觉得三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就像是一个个小宝藏。
它们既有趣又实用,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
除法、乘法是我们计算的小助手,年、月、日让我们能更好地安排时间,面积让我们知道物体的大小,小数让我们对数字有了更细致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a7e44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d.png)
第六单元《年、月、日》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认识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连续的2个大月是7,8月)小月(30天): 4月,6月,9月,11月特殊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2、记忆大小月的方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平年和闰年1、定义平年(365天):2月有28天。
闰年(366天):2月有29天。
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②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除以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三)季度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第一季度:1,2,3月(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第二季度:4,5,6月(有91天);第三季度:7,8,9月(有92天);第四季度:10,11,12(有92天)。
注意:①一年中除了第一季度的总天数会有变化外,其他季度的总天数不变。
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相等。
(四)“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季度”结合起来的题型方法1、首先判断断是平年还是闰年,以此判断2月份的天数;2、再判断每个季度里的月份是大同还是小月;3、将每月的天数标在相应月份下面、最不容易出全错。
(五)判断经过周年数的方法结束的年份 - 开始的年份=经过的周年数(六)经过的天数的计算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1=经过的天数(七)二十四时计时法1、24时计时法昼夜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转了两圈,一圈12时,两圈24时,所以采用从0~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2245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6.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方向的表示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相对的方向有:东与西、南与北、东南与西北、西南与东北。
2.判断方向的方法:以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是先标出东南西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求平均分时使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被除数末尾的数字不一定决定商的末尾数字,例如30÷5=6.2.在进行笔算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6e1d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8.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加法的定义:把两个或更多的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加法的性质:–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零元素:a + 0 = a•加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加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满十进一。
–分组相加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加,最后将各组的和相加即可。
2. 减法•减法的定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减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与加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
–减去零不变:a - 0 = a–减法变加法:a - b = a + (-b)•减法的计算方法:–相等差法:差的绝对值与被减数相等。
–逐位相减法:对应位数相减,不够减的向高位借,借一当十。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乘法的定义: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乘法逆元:a * (1/a) = 1•乘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乘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满十进一。
–分组相乘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乘,最后将各组的积相加。
2. 除法•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相等。
•除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与乘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除以自身为1:a / a = 1–除以1为自身:a / 1 = a•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将被除数按照除数的位数分组,从左到右依次相除。
–余数法:除数与商的乘积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三、长度与重量1. 长度•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
•长度间的换算:– 1 m = 10 dm = 100 cm = 1000 mm– 1 dm = 0.1 m– 1 cm = 0.01 m– 1 mm = 0.001 m•长度的比较:可以使用尺、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96387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c.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我跟你说啊,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啊,那可真是个有趣的事儿。
咱先从位置与方向说起吧。
就好像你站在一个大操场上,东南西北得清楚得很。
我记得我小时候啊,有个小伙伴,那家伙,一到说方向就迷糊,小脸憋得通红,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个受惊的小鹿。
我就跟他说啊,“你看啊,早上太阳出来的地方就是东边,那相反的就是西边,你要是能记住这个,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他就那么看着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再说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哎呀呀,这个可有点像分糖果。
你有一堆糖果,要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这个时候你就得会除法了。
比如说,你有30颗糖,要分给3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能拿到多少呢?这就用到除法了,30除以3等于10。
我就像个小老师一样,给我那迷糊的小伙伴讲这个,他一开始老算错,我就着急啊,抓着头发说:“你可长点心吧,这就像你分你心爱的弹珠一样,得平均分啊。
”还有两位数乘两位数。
这就像是排座位一样。
你有几行几列的座位,一共能坐多少人呢?比如说23乘以12,你就得一步一步来,先算23乘以2,再算23乘以10,最后把这两个结果加起来。
我在本子上画着那些小方块,就像真的在给那些数字安排座位似的,我那小伙伴在旁边看着,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面积这个知识点也很有意思。
面积就像是给一块地或者一个东西盖上多大的被子一样。
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以宽,正方形呢,就是边长乘以边长。
我跟小伙伴走在田埂上,我就指着一块长方形的菜地说:“你看这个菜地,长是5米,宽是3米,那它的面积就是15平方米,就像这块地能盖15个一平方米的小毯子一样。
”他就哈哈笑起来,说:“你这比喻可真怪。
”年、月、日这个就更贴近生活了。
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最特别,平年28天,闰年29天。
我就跟小伙伴说:“你看,你一年能过12个生日的月份,大月就像胖娃娃,31天吃得饱饱的,小月就像瘦一点的娃娃,28天或者29天的2月就像那个最小的娃娃,有点特殊。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a1e53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b.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好时间的认识对后面的课程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时间的认识:明确时、分、秒的概念,能表示一刻钟、半小时以及整小时的时间。
2.时间的读法:能对5分钟的时间间隔进行快速计算,能熟练地读出时、分、秒的时间,并掌握AM和PM的区别。
3.时间的计算:能够对时间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第二章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对二位数加减法的拓展,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三位数的认识:明确三位数的组成以及大小关系。
2.三位数的加法:能够对三位数的加法进行正确的竖式计算。
3.三位数的减法:正确理解三位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掌握借位退位的方法。
第三章简单的长度比较本章主要学习长度的概念和比较长度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长度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长度的含义与单位。
2.长度的比较:按照长短不同的特点,能够对物品进行长度的比较,并选择长度较长(不长)的物品。
第四章认识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小学阶段首先接触到的几何概念,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识平面图形: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
2.认识图形的分类:认识折线、曲线、多边形等不规则图形,对它们进行分类学习。
3.填空练习:巩固学习。
第五章小学列式的初步认识本章主要学习列式的认识与应用,是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初步认识列式:明确列式的含义、形式及意义。
2.列式的应用:练习列式的运用,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列式计算。
第六章初步认识分数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一环,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度较高的数学概念。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一个图形几份:认识分数的基本含义,理解分子与分母的含义。
2.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尝试比较大小不等的分数。
3.分数的加减:初步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能够对分数的加减进行简单的运算。
最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f4e61e0242a8956aece4c4.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面东背西,左北右南。
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面南背北,左东右西。
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西),你的后面是( 东),你的左面( 南) ,你的右面是( 北)、4、早上,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东),你的后面是(西),你的左面( 北) ,你的右面是( 南)、5.辨认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6、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处画“米”字符号,在进行判断。
》7、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9、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614db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8.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呀,咱们来聊聊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那些知识点。
这册书里有可多有趣的东西啦。
先说说位置与方向吧。
知道东南西北那可是很重要的哦。
早上起来,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啦。
要是你站在一个地方,能分清前后左右还不够,还得能说出东南西北呢。
比如说学校的大门朝着哪个方向,回家的路是往哪个方向走的。
这就像我们在玩一个找方向的小游戏。
再看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这个可有点小挑战哦。
就像把一堆小糖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算出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颗。
有时候会除得正好,有时候还会有余数呢。
余数可不能比除数大,这就像一个小规则,要是违反了这个规则,那可就错啦。
做除法的时候呀,要细心,一步一步来,就像走楼梯,一步一个脚印,不然很容易出错的。
还有两位数乘两位数。
这就像是给小方块排队一样。
比如说每行有12个小方块,有13行,那总共就有12×13个小方块啦。
计算的时候可以用竖式计算,就像搭小房子一样,一层一层的搭起来,最后得出结果。
这个乘法在生活中也很有用呢,比如算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之类的。
面积这个知识点也很有意思。
什么是面积呢?简单说就是一个面有多大。
比如说我们的小手掌,它的面有多大就是手掌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可简单啦,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以宽,正方形呢,因为边长都一样,所以面积就是边长乘以边长。
我们可以用小正方形的纸片去测量一个大的图形的面积,这就像用小砖头去砌一个大房子一样。
年、月、日这个部分也很有趣。
一年有12个月,有些月份有30天,有些有31天,还有一个特殊的2月呢。
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怎么判断闰年呢?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就是闰年啦,不过要是整百年份,得除以400能整除才是闰年呢。
这就像一个小秘密,掌握了这个秘密就能很轻松地知道每年的天数啦。
小数的初步认识也在这册书里。
小数就像一个小尾巴,跟着整数后面。
比如说1.5元,这个1就是1元,0.5元就是5角啦。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3615d4770bf78a65295444.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组成:小数由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组成。
【3】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是零直接写成0,接着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无论有几个0都要写出来。
【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一)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如:130.1;0.3;101019170.01;0.09;0.17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10010010013313710.001;0.003;0.031;0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1000100010001000(二)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米,也是0.1米。
3份就是3分米、米、0.3米。
101017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米,也是0.01米。
7份就是7厘米、米、0.07米。
1001004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写成小数就是0.4。
10【6】【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重点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重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4760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b.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重点
版)
一、数数
1.认识0-99之间的数字,并能准确快速地读写;
2.能够在实践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多少”和“比多少”的概念;
3.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并在广告、游戏中研究数字的运用;
二、简单加减法
1.认识1-99之间的加减法,并能用竖式口算;
2.应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如物品买卖问题、大批量计算问题等;
3.在游戏中研究加减法知识,培养数学思维。
三、几何图形
1.正确描述直线、线段、射线等数学概念,并能绘制出基本几何图形;
2.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3.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几何图形,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等。
四、长、重、量、时
1.认识长度、重量、容积、时间等基本物理量,并掌握估算方法;
2.认识米、分米、厘米、千克、克等单位,并能换算使用;
3.了解第一、二、三、四季度和春、夏、秋、冬四季的知识,掌握基本的时间概念。
五、分数
1.认识分数的概念,并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了解分数的基本表示方法,并学会比较大小;
3.在实际活动中掌握分数的应用:将物品分成若干份,比较若干物品的重量和长短等。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习数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78362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b.png)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dd9ccbd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5.png)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汇一、位置与方向(一)1. 相对方向。
-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 辨认方向。
-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口算除法。
-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用表内除法计算。
先把被除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几个0。
例如:60÷3 = 20,想6÷3 = 2,被除数60末尾有1个0,所以结果是20。
- 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再除以一位数,得到的商就是几个十、几个百。
例如:120÷3 = 40,把120看成12个十,12÷3 = 4,所以120÷3 = 40。
2. 笔算除法。
-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 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例如:42÷2,先算4÷2 = 2,商2写在十位上,再算2÷2 = 1,商1写在个位上,结果是21。
-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 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有余数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商写在个位上。
例如:52÷2,先算5÷2 = 2……1,商2写在十位上,余数1和个位2合起来是12,再算12÷2 = 6,商6写在个位上,结果是26。
-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例如:312÷3,先算3÷3 = 1,商1写在百位上,再算1÷3不够商1,看12,12÷3 = 4,商4写在十位上,结果是104。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86076d0242a8956aece445.png)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人教版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92dd5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1.png)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边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6f5a2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e.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大数数目:百以内的加减法。
2. 三位数的认识: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3. 三位数的比较: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4. 四位数的认识: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5.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 数字间的关系:数字的前后、大小关系。
7. 百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读法和写法。
8. 百以内数的排序:百以内数的大小排序。
9. 乘法的概念: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
10. 乘法口诀表:九九乘法口诀。
11. 乘法的运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
12. 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13. 百以内数的乘法:百以内数的乘法运算。
14. 百以内数的除法:百以内数的除法运算。
15. 百以内数的连加与连减:百以内数的连加和连减。
16. 计量单位: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计量单位。
17. 时钟和时间: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18. 钱币的认识:元和角的概念。
19. 钱币的计算:元和角的计算。
20.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比较。
21. 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2. 数据分析:图形的收集和整理。
23. 图形的属性:点、线、面的概念。
24. 平行和相交: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
25. 圆的认识:圆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26. 日历和日期:月份和天数的概念。
27. 数字与代数:用字母表示数。
28. 顺序数的排序:多个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根据教材的不同,具体章节和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5、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比较,更容易分辨相同项目的区别。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第五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4、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6、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7、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1、归类:(1)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2)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2、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
3、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
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
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补充: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应用)第六单元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
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31天31÷7=4(个)……3(天)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一般用公历年份÷4,刚好整除(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刚好整除(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补充:经过的天数计算类型)(二)24计时法1、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②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
②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
3、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小时=3600秒1星期=7天4、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时刻-时刻=时间段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小数:像3.45、0.85、2.60、36.6、1.2和 1.5这样的数叫做小。
2.小数的组成: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点”,小数部分按顺序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读写法:① 读法→汉字形式;② 写法→阿拉伯数字。
6.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7.(1)分数改成小数的方法:分母是10的分数,就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用两位小数表示。
(2)小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用十分之几表示,两位小数用百分之几表示,······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如:0.6=零点几几就是百分之几十几如:0.35=零点零几就是百分之几如:0.07=(3)小数改写成元角分的方法: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
1元=10角,1角是1/10元,用小数表示是0.1元;1元=100分,1分是1/100元,用小数表示是0.01元。
(4)1米=10分米,1分米=1/10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1米=100厘米,1厘米=1/100米,用小数表示0.01米;1千克=1000克,1克=1/1000千克,用小数表示0.001千克。
8、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小数点后边最后一位算起,最后在得数上对齐小数点并点上小数点。
(记住:进位要在前一位加上进的几,退位要在前一位减去几。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1.稍复杂的排列问题2.搭配问题3.稍复杂的组合问题4.搭配事物的时候,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采用列举法、连线法、文字表述法和算式计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