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

合集下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禽类疾病,对禽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禽流感监测系统,对禽类养殖场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查。

及时发现患病禽类,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

2.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对饮水设备、饲料器具、禽舍等进行清洁消毒,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定期更换垫料和养殖设备,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严格控制禽类活动:加强对禽类活动的管理,减少禽类与野生鸟类、其他禽类的接触机会。

禁止任何来源的鸟类进入养殖场,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4.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安排禽类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导致的传染风险增加。

定期进行养殖环境、饲料、饮水等质量的检测,确保禽类的饲养条件符合标准。

5.加强防疫接种:及时对禽类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禽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6.加强人员防护:养殖场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并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加强人员防护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7.禁止禽类贸易: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和禁止禽类贸易,防止疫区的禽类传播疾病到其他地区。

8.加强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及时发布禽流感疫情和防控措施相关信息,提高养殖户和社会大众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养殖场、养殖户、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监测、卫生管理、控制禽类活动、饲养管理、防疫接种、人员防护、禁止贸易以及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

预防禽流感宣传标语

预防禽流感宣传标语

预防禽流感宣传标语
勤通风勤洗手喝开水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人民安康效劳
圈舍毒常消,鸡鸭病减少
不吃未熟禽蛋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开
主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预防h7n9禽流感宣传标语横幅
宰杀禽畜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防病能力
病禽死畜燃烧深埋的预防人禽流感专题宣传活动
发动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安康水平
病禽死畜燃烧深埋
病死鹅鸭鸡,千万不能吃
预防禽流感,免疫是关键
防控禽流感,人人有职责
防控禽流感,平安你我他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安康素质
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有效预防甲型HN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人人参与,净化环境,美化家园,预防传染性疾病
重视卫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整治环境卫生,提升生活质量
甲型HN流感,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防控甲型HN流感
发动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群众安康水平
人人动手,清洁环境,预控甲型HN流感流行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不扎堆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群是感染甲型HN流感最危险的人群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城乡整体卫生水平
整治城乡环境,共创清洁家园
大力搞好环境卫生,切实增强防病能力
辞别陋习,树立新风,增强安康
增强全民卫生意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宰杀禽畜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勤通风勤洗手喝开水。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三篇)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三篇)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一、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 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 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二、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 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 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 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 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 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

xx年, 在我国的香港地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 6人死亡, 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xx年11月为止, 发现H5N1病毒的流行地区有:柬埔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印尼、日本、老挝、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等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三、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 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 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 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 起病很急, 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 体温大多在39℃以上, 持续1~7天, 一般为3~4天, 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可感染多种禽类动物,包括家禽和野生禽类,同时也可感染人类。

禽流感的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禽流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提高养殖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动物健康监测和预防接种、严格控制交易、合理处理感染动物、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养殖环境卫生水平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是禽流感发生的重要因素。

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养殖场应定期清理卫生死区、保持饮水、喂食设施的清洁,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确保禽舍内外干燥通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扩散。

要做好饲料的卫生防护工作,保证饲料的品质卫生。

二、加强动物健康监测和预防接种加强对禽类动物的健康监测,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之一。

养殖户应定期请兽医对禽类动物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要对禽类动物进行禽流感的预防接种,提高禽类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严格控制交易严格控制交易是禽流感防治的重要一环。

养殖户应当避免购进疑似或患病的动物,严格控制禽类动物的来源,确保购入的禽类动物健康。

要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控制禽类动物的流通,减少禽流感的传播风险。

四、合理处理感染动物一旦发现禽类动物感染禽流感,要做好合理的处理工作。

首先要及时隔离感染的禽类动物,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然后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禽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是禽流感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禽流感的宣传,向养殖户传达禽流感的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养殖观念,增强养殖户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禽类动物的防疫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h7n9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h7n9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范文最新推荐------------------------------------------------------ h7n9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总结范文夏季天气湿热,是流感病毒的活跃季节。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h7n9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总结范文,欢迎参考~篇一:h7n9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总结范文活动目的(一)广泛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扩大同学们对传染病防控知识覆盖面。

(二)宣传科学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改正不良生活陋习,防止疾病传播。

关于H7N9介绍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8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8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

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8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的人的特性。

活动内容在活动举办之前,大家努力搜集H1N1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删减,提选出最有用的知识作为活动的宣传内容。

活动期间,根据时间,按相应的值班次序安排参加活动的同学,在一餐小广场值班。

值班时,每一位社员都积极的宣传活动内容,使同学们对流感的认识与防治有更1 / 18深层次的了解。

同时,配合有精美的画板和同时派发的自己印制的宣传单,力求使活动能更有影响力。

活动问题不过,在我个人感觉,此次活动的内容有一些单一,缺乏一些丰富性。

本次活动中,参加人员积极参与,认真负责,各个干部也以身作则起了很好带头作用。

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感谢每一个为之奉献的人。

篇二:h7n9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总结范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远离H7N9禽流感,近日,渝水区刘鹄副区长和爱卫办祝丽琴主任带领宣传小分队来到抱石公园广场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活动。

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

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

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禽流感是一种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家禽和人类都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大众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禽流感的病因与传播途径禽流感病毒主要来源于野生水禽,如候鸟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粪便等途径排放病毒。

人类感染禽流感主要通过与感染禽类密切接触,或者食用感染禽类的食品,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因此,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人群、养殖户、农场工作人员等都是高风险人群。

二、禽流感的防治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包括在农村地区进行宣传,向养殖户普及禽流感的知识,教育他们正确的防治措施。

2.加强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加强对家禽和野生鸟类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严格的养殖管理: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做好禽舍的消毒、饲养环境的清洁等,严格控制禽类的进出和交叉感染。

4.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研发和应用:通过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提高禽类的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5.饮食卫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禽类及其产品的检疫合格,避免食用感染禽流感的食品。

6.个人防护措施:人们在接触禽类或相关环境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禽类粪便和分泌物,及时洗手。

7.合理用药:对于感染禽流感的患者,要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病毒耐药性的产生。

8.加强国际合作:禽流感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应对禽流感的挑战。

三、禽流感的应急响应与处理1.及时报告:发现禽流感病例或异常情况,要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

2.隔离与消毒:对于发现的病例,要及时隔离患者,防止病毒传播。

对禽类及其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减少病毒存活的机会。

3.封控与扑杀:对于疫情暴发的地区,要及时封控,限制人员和禽类的流动。

禽流感防治知识

禽流感防治知识

件 的影 响 ,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的 潜 伏 期 短 , 病 急 剧 , 高 发
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很 高 。 在 潜 伏 期 内 有 传 染 的 可 能 有 时 也 会 有 大 量 死 亡 。 各 种 日龄 的家 鸡 和 火 鸡 都 可 感 染 发 病 死 亡 , 对 于 水 禽 如 雏 鸭 、 鹅 其 死 亡 率 而 雏
力 、 染 的数 量 、 体 的抵 抗 力 、 感 禽 日龄 大 小 和 品 种 + 都 可 感 染 发 病 , 以 家 鸡 、 鸡 、 和 鹅 多 发 , 家 但 火 鸭 以
饲 养 管 理 情 况 、 养状 况 、 境 卫 生 及 有 否应 急条 营 环
鸡 和 火 鸡 最 容 易 感 染 ,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都 很 高 ; 鸭 和 鹅 等 水 禽 的 易 感 性 较 低 ,但 可 带 毒 或 隐 性 感 染 ,
期能传 染 吗?
五 、 高致病 性 禽 流感 的 发 生与 家禽 的 年 龄 、 性
别 、 种有 关 吗? 品
禽 流 感 的 潜 伏 期 从 数 小 时 到 数 天 , 长 可 达 2 最 1
天 。潜 伏 期 的 长 短 受 多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 病 毒 的 毒 如
许 多 家 禽 如 家 鸡 、 鸡 、 珠 鸡 、 鹑 、 、 等 火 珍 鹌 鸭 鹅
三 、 流藤 的传 播途径 是什 么? 禽
禽 流 感 的 传 播 有 病 禽 和 健 康 禽 直 接 接 触 和 病 毒
造 成 更 大 的损 失 , 面 将 禽 流 感 的 有 关 防 治 知 识 介 污 染 物 间 接 接 触 两 种 。禽 流 感 病 毒 存 在 于 病 禽 和 感 下
维普资讯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可以引起禽类的严重病症以及死亡,同时也
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一、预防措施
1. 严格卫生防护措施。

要做到饲养场的卫生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设备等外来物品的进出。

加强清洁
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消毒饲养场和设施,特别是禽类的饮水和饮食器具,以及衣物
和鞋子等。

2. 采取预防性药物。

通过使用疫苗、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

疫苗的使用可以增强禽类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但是疫苗需要选择适合的类型
和使用时间,才能取得最好的预防效果。

3. 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消杀。

如果发现禽流感病例,需要立即将患禽隔离,并进行消毒处理,禁止进出。

同时也需
要对周围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二、治疗措施
1. 早期诊断和治疗。

当禽流感的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减轻病情和降低死亡率。

治疗可
以通过给患禽注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来达到效果。

2. 严密观察和监测。

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随时掌握病情的变化和发展,并进行相应的调
整和治疗。

总之,要预防禽流感,首先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和防护措施,对饲养场进行清洁消毒,
防止病毒的传播;其次需要做好预防性药物的使用和疫苗接种等工作,增强禽类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和死亡率。

如果出现病例需要及时隔离和消杀,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观察和监测,确保病情的控制和治疗的效果。

禽流感预防感冒

禽流感预防感冒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導致的雞傳染 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其中較為嚴重的 一類,傳染性很強並會致死。 目前還沒有發現人類由於吃雞肉和雞蛋 而間接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出現過由 雞直接傳染給人的情況。
預防禽流感傳染應做到以下幾點
遠離家禽的分泌物,儘量避免觸摸活的雞、鴨 等家禽及鳥類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 次至少10分鐘,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 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墻壁清潔;確保排 水道去水順暢;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 難以清理的地毯 吃禽肉及雞蛋要煮熟煮透
宰殺雞隻應有防護設備
病毒仍有可在雞蛋中存活,故建議雞 蛋要煮熟才能食用,處理生雞蛋的餐 具亦建議清洗用熱水消毒
為何禽流感感染人類
目前地流行的禽流感屬H5N1型﹐通常只在禽 類中傳播﹐很少感染人類。 盡管曾經出現1997年香港禽流感曾使12人患 病﹐其中6人死亡﹐但這種情況實屬少見。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徑主要是接觸感染﹐ 尚未發現由于吃雞肉和雞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 人呼吸道上皮細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受 體,即此病毒不容易被人體細胞識別並結合 基因組必須含有幾個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 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鹼性氨基酸數目 較多﹐使其在人體內的複製比較困難
為何禽流感感染人類
從進化角度看﹐人類流感與原先在動物中傳播 的流感病毒有關。 很可能由于人畜接觸頻繁﹐豬流感和禽流感病 毒的某些毒株發生了變異﹐獲得對人的致病性 以及在人群中傳播的能力﹐成為人類流感病毒 因此醫療研究和監測部門仍對禽流感襲擊人類 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對個人而言﹐應注重身體健康﹑保持良好免疫 力﹔食用禽類制品之前要高溫充分烹煮﹐以殺 滅病毒。 截至目前我國內地從未發生過高致病性H5N 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例
禽流感與流行性感冒簡介 及防治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内容)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内容)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防治之一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一、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

二、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的?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确实切证据。

三、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主要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病症,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开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四、个人如何预防禽流感?〔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二〕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置无卫生检疫的活禽。

应防止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三〕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四〕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五〕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防治之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防治知识一、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为"非典〞,英文简称为SARS。

目前已确定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的变异体。

禽流感防制知识1

禽流感防制知识1

禽流感防制知识1.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

婴幼儿或老年人得了流感,易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2.命名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思?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流感病毒中的甲型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可能引起区域性流行,丙型只引起散发病例。

H和N是构成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成分糖蛋白(蛋白质),分别代表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

H又可分为H1~H16十六个不同的型别,N又可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这就像同胞兄弟姐妹长相一样,既相似又不同。

不同的H和不同的N会组成一个个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专业术语称之为流感病毒亚型。

3.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为鸡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禽流感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

4.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如何?禽流感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一样怕阳光、怕热,普通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

通过加热(60℃30分钟,100℃2分钟)或普通消毒剂(福尔马林、碘复合物等)均可杀灭病毒。

5.什么是人感染禽流感?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引起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其轻型病例仅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流感样症状;重者可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发生呼吸道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且病情逐渐加重、病死率较高。

6.对人类有威胁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有哪几种?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等。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综合防治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综合防治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综合防治作者:肖常琴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8期肖常琴(兴海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兴海 813300)摘要:秋冬季节将至,又到禽流感高发季。

随养鸡规模的扩大,此病的危害性渐渐凸显。

本着综合防治此病的原则,就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综合防治措施,依次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禽流感;流行;防治1 前言蛋鸡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

各种家禽和野禽均可发生,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于病毒的毒力不同,其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可表现为高度致死性感染、程度不同的低致死性和各种临诊症状,也可能表现为无任何症状的亚临诊(隐性)感染。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亚洲某些地区发生的禽流感主要表现为低致死性、程度不同的产蛋量下降、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也有隐性感染的。

2 流行特点禽流感四季皆发,冬春季节发病率尤高。

不同日龄阶段的禽类,对此病均有较强的易感率。

而且,此病病程急,发病迅速,病死率达100%。

经调查证实:禽流感病毒多数存在禽类消化道、呼吸道和脏器内,病毒随眼、鼻、口等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草、饮水、鸡舍、空气、用具等等,而形成传播流行态势。

此外,被污染的昆虫、鸟类等等,同样有机械传播此病的可能。

人类感染此病最重要的途径,在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鸡、鸭等禽群,或含有病毒的排泄物。

此外,飞沫、消化道分泌物等等,同样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至今为止,发现的由禽鸟类传播给人类的流感病毒,有甲型H5N1、甲型H7N7、甲型H9N2。

其中,亚洲范围内,甲型H5N1毒株的流行范围最广,造成的影响同样最大。

3 临床症状由于A型流感病毒的毒力不同,被感染禽的种类、年龄、性别、并发感染和其它环境因素的不同,其症状也很不一致。

一般说,没有特定的症状。

本世纪初和20世纪末亚洲发生禽流感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呼吸道症状十分明显,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明显的湿性啰音。

拉黄白色、绿色黏液样稀粪。

禽流感及其防治

禽流感及其防治

HA0(无致病状态)
HA1 + HA2(致病状态)
蛋白裂解酶
HA0(无致病状态) HA1 + HA2(致病状态)
HA0被宿主细胞内的细胞蛋白酶切割成为HA1和HA2 HA裂解成HA1和HA2是AIV能否感染细胞的先决条件。 这一裂解过程与病毒株的毒力及宿主细胞共同有关。
病毒株 -----必须含有特定的碱性氨基酸序列。 (如H5强毒株就有,其它无毒力的病毒株就无)
影响到蛋白酶对HA前体蛋白的裂解。
3)在某些流感中,共感染的细菌的蛋白酶对病毒激活也 起一定的作用, 如大肠杆菌等。
正常的裂解酶位于易感靶细胞内,如粘膜上皮细胞
8. A型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1 吸附,穿膜和脱壳 2 病毒基因组的转录
和复制 3 病毒蛋白的合成 4 病毒粒子的装配 5 病毒的出芽和释放
HA – hemagglutinin 血凝素 NA – neuraminidase神经氨酸酶
helical nucleocapsid (RNA PLUS NP protein) 核蛋白
lipid bilayer membrane囊膜 polymerase (3 PROTEINS)
M1 protei?
初诊: 根据鸡群的发病流行特点、鸡群主
要症状表现、病死鸡的剖检变化初步
作出判断。
确诊:需采集病料如气管、肺脏送有关高校
和科研机构分离鉴定病毒,确定亚型
和致病性。
禽流感的预防
1、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健全的管理制度,防止AIV的传入: 加强消毒,设立消毒池,人员车辆进出消毒,拒绝外来人员参观; 饲养人员进出有条件应沐浴更换衣服; 鸡舍应装防鸟、鼠门窗; 养鸡户之间应少窜门,少交换饲养工具、饲料和运输工具如蛋箱等; 最好全进全出,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批次混养; 鸡场周围尽量避免饲养水禽,尤其不能与水禽混养; 鸡舍、用具和鸡群定期消毒; 给予全价饲料,鸡舍保持通风,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氨气,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1. 了解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在防治禽流感中,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和症状是很重要的。

2. 严密监测: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监测禽类的病情和病毒变异情况。

通过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措施限制病毒的传播。

3. 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等级:加强禽舍的清洁和消毒,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

减少野生鸟类进入饲养区域的机会。

4.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养殖场的登记备案,规范养殖行为。

检疫人员和兽医人员要加强对禽流感防治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5. 严禁活禽交易:禁止非法活禽交易和非法市场出售禽类产品,确保禽类产品的安全性。

6. 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传递禽流感的防护知识和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禽类尸体等。

7.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享信息,加强禽流感病毒监测和防治措施的研究交流,共同应对禽流感的威胁。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防治知识,具体的防治措施可能会根据疫情和科学研究的进展而有所调整。

建议您在实际应对禽流感时,及时获取最新的官方指导和专家建议。

第 1 页共 1 页。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预防措施]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预防措施]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秋冬季节禽流感的预防措施]禽流感的预防措施由于秋冬季节是禽流感高发时期,且每次爆发都给养殖厂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客观分析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了解病毒的传入和传播,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预防,以便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禽流感流行特点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禽类,包括鸟、家禽、野禽、水禽等。

由于北方秋冬季节气候枯燥,养禽户应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禽流感的发生。

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急性流感病禽的血液中大多含有高滴度的病毒,有极高的感染性。

禽流感的传播方式有感染禽对易感禽的直接接触和易感染禽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及气溶胶等传播方式。

由于病禽各组织中大多含有高滴度的病毒,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被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

随着禽流感疫苗的广泛应用,目前,尽管小范围发病和流行偶有发生(主要是非免疫群),但是散发的非典型性禽流感在一些地区成为主流。

并且从养鸡密集区域向遥远地区扩展,因此,遥远地区有地方性流行可能,特别对商品蛋鸡、肉鸡危害程度相对较重。

二、禽流感防治措施就养殖者本身而言,预防家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须从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免疫易感动物三方面入手。

平时要树立“以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观念和意识。

(一)严格执行和完善养殖场的经常性生物平安措施1.生活区、生产区和污染区三大功能区之间设立隔离带,并实行严格消毒。

同一养禽场内只能饲养一种类型的家禽,严禁鸡、鸭、鹅、鸽子及野生鸟类混养。

2.鸡场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饲养人员必须生活在养禽场内,生产人员包括饲养员、饲料调配人员、兽医等进入生产区、应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帽,工作服和工作鞋、帽,应经常清洗消毒,不可穿出生产区。

工作人员家中不得饲养家禽和野禽。

工作人员所食用的鸡蛋、鸡肉均由场内统一供给。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知识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知识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知识一、预防人禽流感基本知识1、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全称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或野禽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

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家禽或野禽群体常常“全军覆没”。

2、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人类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禽类或带病毒禽类。

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

目前禽流感的传播主要是禽与禽、禽与人之间。

人与人之间至今尚无传播的确切证据。

3、易感染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人对禽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感染性。

高危人群主要是密切接触病禽的人、12岁以下儿童。

但当病毒发生变异时,则人群因无免疫力而普遍易感。

4、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春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气候变化大的时间。

5、人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表现及确诊方法?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感冒,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不适。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至7天,也可伴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约半数患者出现肺部病变。

轻症病例预后良好。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时,临床症状重,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重症者甚至死亡。

确诊要依靠病原学—血清学阳性结果。

6、人感染禽流感后的治疗?应马上住院隔离,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主要治疗原则是对症、补充营养液、抗病毒抗感染、中医中药。

7、公众预防禽流感的具体措施?尽量远离家禽及其排泄物,尤其避免与野生禽类接触;从正规渠道购买禽和禽产品,由于禽流感病毒对于温度非常敏感,一般不能在70℃或以上生存,所以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发现饲养的家禽和宠物禽有异常死亡情况,要及时上报防疫部门;讲究卫生,勤洗手,正确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气两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禽流感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敏感,过氧乙酸、含氯制剂(如84消毒液),可以进行室内空气、物品消毒;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
家禽的饲养方式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没有关系?
答:饲养方式与禽流感的发生和控制关系密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要避免鸡和水禽混养,因此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之一,可以携带病毒而不一定发病,但可以通过粪便排出病毒,污染水源或环境。

这些病毒可能感染同时饲养的鸡和其他家禽而导致其发病。

放牧或放养的家庭因此比较容易接触其他禽类、候鸟或者被这些野生动物污染过的环境、饲料和饮水,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大大增加。

集约化饲养的家禽由于环境隔离条件较好、人员和物流控制严格,加上良好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因此感染禽流感的机会少,一旦发生也能够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荐免疫方案是什么?
答:一旦疫情发生,必须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同时,在疫区周围应建立免疫隔离带。

疫苗接种只用于尚未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健康鸡群。

紧急免疫接种时,必须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能够自愈吗?
答:不能。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为什么要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扑杀?
答: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划为疫区,因为,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禽是最易受到感染的,为了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能够得到完全彻底扑灭,将疫点及其周围3公里的家禽全部扑杀是完全必要的。

这将有利于控制病禽及其粪便、污水等污染源造成的病原传播。

这是控制烈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做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为什么要将扑杀的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答:因为被扑杀的家禽体内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如果不将这些病原根除,让病禽扩散流入市场,势必造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扩散,同时可能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对扑杀的家禽做焚烧深埋后的无害化处理。

为什么要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进行封锁?
答:尽快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进行隔离封锁,可以阻止高致病性流感病毒从疫区向非疫区传播,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因高致病性禽流感所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和国际影响。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为什么要追踪疫源?
答:因为及时彻底地消灭疫源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及时上报疫情,尽快找到疫源点,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对疫点进行封锁,对家禽进行扑杀,可有效防止禽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为什么要对候鸟进行疫情监测?
答:禽流感病毒能感染许多种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的水禽。

已有证明表明,候鸟往往是禽流感病原传播的真正来源。

因此,加强对候鸟的疫情监测,对寻找禽流感疫源是非常有用的。

这次亚洲地区禽流感大面积、多国家同时暴发与候鸟的迁徙散毒不无关系。

农民自家小规模饲养的鸡、鸭如何预防禽流感?
答:应注意禽舍的清洁卫生,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

如果在禽流感受威胁区内,应给鸡、鸭注射有效的疫苗。

一旦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对疫点采取封锁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答: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免疫防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结果。

禽流感诊断技术方面,已建立:(1)琼脂扩散(AGP)诊断技术。

(2)亚型分型技术。

(3)病毒分子诊断技术。

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已研制出了可用于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紧急免疫预防接种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也已进入区域安全释放阶段。

病原的确认工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实验?
答: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须通过病毒的分离、鉴定来确诊。

病毒的分离及亚型鉴定一般至少需要3-5天。

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通过人工静脉接种无特定病原鸡(SPF鸡)来最后确定。

诊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标准是什么?
答: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7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办牧[2002]74号)规定,有下列情况的,可确认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急、死亡率高,且能排除新城疫和中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阳性。

(2)未经免疫鸡场的家禽出现H5、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阳性。

(3)在禽群中分离到H5、H7亚型禽流感毒株或其它亚型禽流感毒株。

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
答:人们对禽流感的研究历史悠久,第一次禽流感发现于1878年。

全世界已经历了十二次大流行,近几年在亚洲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

此次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并非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H5N1和H7N7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其它国家及地区近年来曾有发生的报道。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禽流感为水平传播,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就可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

该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60-70℃2分钟到10分钟就可将其灭活。

市场上销售的经过煮熟的禽肉、蛋、及其禽类制品可放心食用。

不必造成恐慌。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普通市民有危害吗?
答: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接触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因为市场上销售的禽类和禽类制品是经过兽医卫生部门的检验和检疫,病禽和不合格禽类制品不会进入市场流通。

所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对普通市民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禽类和禽类制品都是经过水煮或烧烤等处理加工后供大家食用。

在这样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坏和灭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如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应该怎么办?
答:首先不要恐慌,因为毕竟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几率很低,在我国疫情发生地,卫生部门已经对与病禽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了医学检查和观察,尚未发现人员感染。

但若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如果出现感冒样症状,应当马上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农户应该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
答: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一旦发生
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根据我国的动物防疫的有关法规对疑似病禽实行隔离、封锁,并进一步确诊。

当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要立即封锁疫区,对病禽进行扑杀,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目的在于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在政府采取措施的同时,农户应该积极地配合,虽然会给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应以大局为重,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同时,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把政府发放的补偿资金落实到每个农户手中。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农户应该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
答: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一旦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根据我国的动物防疫的有关法规对疑似病禽实行隔离、封锁,并进一步确诊。

当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要立即封锁疫区,对病禽进行扑杀,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目的在于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在政府采取措施的同时,农户应该积极地配合,虽然会给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应以大局为重,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同时,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把政府发放的补偿资金落实到每个农户手中。

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养殖户可以自行处理吗?
答:不可以。

国家已有明确规定,对疫点所有禽及禽类产品必须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也必须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另外疫区的封锁、环境消毒控制、疫情的确认都只能由当地政府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养殖户随意宰杀,如果对血液、废物和污染的水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原传播扩散。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采集病料做病原分离?
答: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一类传染病,为了防止疾病的蔓延扩散,其病原分离必须在农业部制定的专业实验室、具备BSL-3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

在不具备严格防护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增殖,容易引起散毒以及造成实验人员的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