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复习题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复习题
1.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概念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存在或从环境可能进入食品、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及其评价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证食用者安全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2.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
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
食品安全是个政治概念
食品安全是个法律概念
3.二.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和因素
(二)研究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三)食品安全的评价与管理
(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五)安全食品的开发
4.(一)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有害物质和因素
1、有害物质、因素的研究:
1)由污染物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污染物质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含量水平、监督管理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各类食品的主要安全与卫生问题。(物理、生物、化学、放射性物质)。
2)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引起的安全问题
3)食品本身的有毒物质(四季豆、蚕豆、生豆浆、木薯、发芽马铃薯、黄花菜、蘑菇;河豚、甲状腺、肾上腺有毒蜂蜜等)
4)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丙烯酰胺、甲醇、棉酚等)
5)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利用
6)各种情况下食品异常状况
5.新资源食品包括那几类?具体简要举例说明。
新资源食品分四类
第一类: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具体来说,是指以前我国居民没有食用习惯,经过研究发现可以食用的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质。
动物是指禽畜类、水生动物类或昆虫类,如福寿螺、蝗虫、蝎子、蚂蚁、白蚁等。
植物是指豆类、谷类、瓜果菜类,如金花茶、仙人掌、芦荟、大豆分离蛋白等。
微生物是指菌类、藻类,如某些海藻。
第二类:以前我国居民无食用习惯的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的食品原料。
具体包括从动、植物中分离、提取出来的对人体有一定作用的成分,如植物甾醇、糖醇、氨基酸等。
工程蝇生物高蛋白粉、蝇蛆蛋白的提取、油脂的提取、蝇蛆壳聚糖制备,调节血糖;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昆虫蛋白。蟑螂具有最优秀的免疫活性物质(云南彭冲生物制药2000T,只有8%)
第三类: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例如加入到乳制品中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第四类: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食物原有成分或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例如转基因食品等。
6、目前有害物质的研究热点
1)农业化学控制物质
在进行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数量与质量常施用各种化学控制物质如兽药、饲料添加剂、农药、化肥、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等。
2)农药残留
许多农药在生产和使用中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农药残留问题。
当食品中农药残留量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时,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已成为全球性的共性问题和一些国际贸易纠纷的起因,也是当前我国农畜产品出口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3)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若不科学地使用或违法违章使用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4)动植物天然毒素
自然界动植物中有些含有天然有毒物质,这些物质结构成分较复杂。大多数植物中的有毒物质的化学结构比较清楚,有的是蛋白质物质,有的是非蛋白质物质。
5)真菌毒素
自然界中真菌分布非常广泛,由食品传播的真菌毒素主要是霉菌所产生的。
它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镰孢菌毒素、展青霉毒素等。
6)食源性致病菌、寄生虫和病毒
致病菌:
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其次为副溶血弧菌、蜡样芽抱杆菌、李氏杆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志贺氏菌、肉毒梭菌、以及产气夹膜梭菌、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等。
寄生虫:囊虫、弓形虫、旋毛虫、住肉孢子虫、肝片吸虫、管圆线虫、异尖线虫等。
病毒:目前发现能以食物为传播载体和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致病性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等。同时还包括那些具有很大危害性、
7.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严重性和重要性?
1、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可导致一个产业的崩溃;
2、食品安全事件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形象造成伤害。可以造成企业的破产,可以造成国家其产品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机会的减少或丧失。
3、食品安全事件所造成的社会政治损失往往比经济损失更大。可以形成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垮台。
8.人们为什么关注现代食品的安全问题?
1 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和矿藏的开采,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食物带来了深入而广泛的污染.
2农业追求产量,农业化学品从品种到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
3新的饮食生活:
1)流通范围广、远:食品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捷以及贮存技术的开发,使过去的“产季消费”、“区域消费”、“短距离消费”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跨季节”、“跨区域”的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大流通、大消费的格局,既“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由于食品消费链的延长,增加了食品的贮存时间和转运环节,使食品卫生和安全产生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2)食肉量的增加
3)新的食品生产方式、新型食品—带来新的病原
4)集约化的动物饲养——人兽共患病更易发生
5)饮食方式的改变: a.嗜好生食或半成品(减少加工程序)b.延长货架寿命
c.增加野外就餐的机会
4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及其他生物性原因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不断增加,以及食品加工、贮存、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