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创新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迅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实效,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在探索的前提下创新。

从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运行机制上全面创新,不断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创新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观念、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新的机制,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一、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和创新的辨证统一关系,就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继承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体系中精华的继承,没有对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失去了其继续前进和发展的条件。

其次,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结果。

没有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停滞不前、简单重复,就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再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辩证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即人类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的,这是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一个最好的阐释。

二、新时期,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依托。

实际上,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外在层面上的革新,还是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等内在层面的深化,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转变思政课程方式的重要性的论述,并展望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思想道德,战略构建引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而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然而,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思政课程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高校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因此,如何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一、思政课程的发展与转变1.思政课程的定义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广义上的思政课程包括多门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专业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等。

狭义上的思政课程指的是独立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思政课程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内容滞后等。

传统的思政课程在教学观念上往往注重灌输式教育,着重传递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和传授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产生疑虑。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融入教育各环节,充分体现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中,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四个自信”为引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第二、以“四个意识”为标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第三、以“四个服务”为导向,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重心下移;第四、以“四个相统一”为关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化水平。

具体说来就是四个方面,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考核测什么;这四个方面要有机统一,形成“链条”。

1.在师生互动上相统一:既要加强教师对大学生的启发诱导,也要加强大学生对教师的平等对话。

只有教师讲清楚了,学生才能听明白;只有学生说清楚了,老师才能引导得准确。

2.在价值引领上相统一:必须注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真理力量和价值引领充分彰显出来,让大学生更加懂得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在知行合一上相统一:要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修养和道德实践。

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在因材施教上相统一:要把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因材施教,既要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

大学生如何真正受益呢?我们的考核办法也应该随之调整。

应当按照“怎么考,就怎么评”的原则,努力打破现有的“一刀切”做法,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

而且,我们的教师也要及时掌握这些变化,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会”向主动的“会学”转变,进而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总之,我们要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实处,教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

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方案

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方案

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方案一、引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深入人心。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摇篮,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责任。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方案应运而生。

二、教育目标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三、教育内容1.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学校应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原理入手,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和发展历程。

同时,通过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趣。

2.邓小平理论学校应传播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实践经验。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校应当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矛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科学发展观学校应教育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发展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关系,培养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

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育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应该将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学校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学科教育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9.02•【文号】教党函〔2019〕90号•【施行日期】2019.09.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党函〔2019〕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已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共教育部党组2019年9月2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现就实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一批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大批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优质示范课堂。

教育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12.18•【文号】教材〔2020〕6号•【施行日期】2020.12.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材〔202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贯彻落实情况请及时报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0年12月18日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现就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课程教材改革创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是把握新时代。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二是推进一体化。

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

三是突出创新性。

完善课程教材建设机制,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四是增强针对性。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一、理论层面上的需求1.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凝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品格,而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加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大学生阶段是人们世界观形成和转变最重要的时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一支世界观正确的干部队伍。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及时关注国际事务,从而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注重实效性。

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之外,可以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二、实践层面上的需求1.关注时事热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时事热点,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提高政治敏感性和主动性。

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矛盾,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避免迷失在信息泛滥的时代。

2.加强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实现路径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实现路径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一)引领大学生在新时代把准航向为推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高校思政教育要切实发挥自身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确保他们把准自己的航向。

首先,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方向;其次,思政教育也是一门育人艺术,需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拓宽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再次,文化自信是推进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大内生动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在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上下功夫,在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指导大学生在新时代锚定坐标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在担负自身的责任的同时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锚定人生发展的坐标。

首先,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时要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应明晰其在教育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2];其次,引导大学生在国家发展中树立主体观念。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找准自身位置,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把个人价值与社会相互结合,牢牢树立责任意识。

(三)促进大学生在新时代全面发展作为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对全面发展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

当前高校大学生受到诸多思潮的冲击,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以良好的价值观念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其次,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逐渐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努力学好相关专业知识,还应积极探索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再次,促进学生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为高校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活动使其得到锻炼,进而提升自身素养。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和作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和作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和作用作者:钟昕来源:《现代企业》2020年第11期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持续不断的挑战,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强大生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代世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是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新时代,不管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还是应对思想意识领域复杂多变的思想斗争,都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观。

立德包括对教师师德的要求,也包括对学生学德的要求,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包括社会生活层面的公平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精神等,公民道德层面的敬业奉献、明礼诚信等,专业领域层面的创新思维、勤奋精神等。

树人主要针对受教育者,也就是培养人才的问题,把立德的内容转化为一种内在力量,使受教育者学会怎样做人。

新时代的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树人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

我国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在全球化发展下,先进与落后相互交织,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坚定广大学生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必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教育,使高校师生真正从思想上、行動上,对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理解和认同,坚定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分析看待问题,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

内容简介
该书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理论遵循、基本意蕴、价值要义、实践展开和载体运用,探讨了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课程协同、队伍建设、质量评价、风险防控和环境优化。
创作背景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 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为国家治理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方面的现代化。其中,思想 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要建立系统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体系,并不断提高政策执行的效力和质量。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治理体系,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对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
作者简介
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兼任中 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感谢观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 论
冯刚等创作教育学著作
01 内容简介04 作者简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是冯刚等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21年7月。
该书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相关问题进行探索。该书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治理要在育人理念和实践行动、在政策体系和执行能力上跟上中共中央的新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作品思想

新时代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新时代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新时代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理论是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重要力量,而实践是检验理论、丰富理论的生动载体。

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既要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又要结合实际,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发展理论,不能脱离实际而空谈理论,也不能流于经验主义、实用主义。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古往今来的思想精华,但更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和发展。

不能一味抱残守缺,也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模式,只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建设,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又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

在统一性上,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在多样性上,要充分尊重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放任自流,只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四、批判精神与包容性的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处理好批判精神和包容性的关系。

要在批判精神上,敢于揭露、批评和反思错误思想和行为,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纯洁性。

但在包容性上,也要尊重多样性,倡导善意、宽容、平等、和谐的思想政治氛围,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是加强大学生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考验的科学指导。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到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人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中。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深刻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地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当前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始终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而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

1 2 3
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国情
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的深入研究,了解 中国的特点和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中 国化”提供基础。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研究,挖 掘其时代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中国化 ”提供文化支撑。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通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发展,使思 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中国的实际需求和特 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化”的特征
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紧跟时代 步伐,把握时代特征和需求,反
映时代精神。
民族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注重民族 性,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
价值观。
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具有科学 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客
观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 育的“两化”原则
汇报人: 2023-11-20
目 录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概述 •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中国化”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 “两化”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两化”原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0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的“两化”原则概述
02
03
开放性
以开放的心态和视角对待 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 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实效性
注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 质为核心目标,强调教学 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互动性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过程,形成良好的教学氛 围和互动效果。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制度建设、内容体系、方法与手段、对策与措施以及发展方向。

总结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为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现状、制度建设、内容体系、方法与手段、对策与措施、发展方向、必要性、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为人处世态度,从而使他们具备辨别是非、正义感和责任心。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增强其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和民族观,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觉性,以及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1.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了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高校还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讲座、讨论、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第一专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专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专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对高校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科学。

其重点是研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从这个角度讲,研讨班便重点研修大学德育学。

所谓理论基础,是指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石、理论依据和根本指导思想。

所以,理论基础,也可称之为指导理论。

本专题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不论是其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组成部分,还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其中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具有更加直接的指导作用。

主要讲以下五点: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两对矛盾和三层次社会结构)第二、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致魏德迈的信)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四、“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第五、社会主义道路的两种设想(人们对中年马克思知道多一些,而对晚年马克思知之不多)。

第六、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这些都关系到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

2、马克思主义人学:第一、人的本质和人性关怀。

第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含毛泽东的发展)。

第三、人的主体性理论。

3、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灌输理论。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国共产党人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着共同的精髓、共同的主题、主线,都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都是新世纪党和国家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将之整合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昨天己讲。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对信息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点的情况下,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构建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实践体系应该有改革与创新,而遵循以政治性、科学性、系统性为构建原则,会构建一个更具时代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一、政治性原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首先应遵循政治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主要体现了社会发展与人发展的方向性方面,这种方向性是指在阶级的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和先进性。

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是一定阶级的意识体现,反映了一定阶级的培养人的要求。

因此,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项内容中的指导地位是必然的,从而得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在当代大学生头脑中灌输无产阶级理论化的政治意识,促进大学生具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坚定信念,并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到他们的全面发展。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具有先进性特点,也就是说内含有现实性和超前性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为了推动大学生抛弃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树立正确的观念,以至于得以引导大学生进行合乎规律的预测和指导,并帮助他们得以沿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不仅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还应该和社会未来整体发展的趋势相一致,走在社会实际生活和大学生发展的前面,体现出鲜明的社会先进性。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是要把它建立在最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的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新时期大学生真正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从而最终坚定理想信念。

二、科学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需遵循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真理性、可靠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特点。

论高校“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论高校“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论高校“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者:彭友元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09期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作者简介:彭友元,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3.3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种要素合理配置,相互协调,形成整体效应,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课程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自治“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无疑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基本途径。

课程教学育人是指以课程、课堂、课本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方式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

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及其它专业课程相互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 ,在理论阐释,价值引领,规范约束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既要具备“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能力和素质,又要将这些能力和素质运用、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以科学的理论启发人,以丰富的事实说服人,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人,以创新的方法吸引人,从而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联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还要强化实践教学的功能,通过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丰富阅历,锻炼意志,增长才干,培养品德,真正做到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一).docx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一).docx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一 )摘要: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代写论文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要在研究与实践以往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组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型课程结构,形成以必修课为核心、系列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为辅的新的课程框架结构。

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的职后教育,以保证教学与科研质量的不断提高。

从上个世纪末我们开始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问题,并从系列课程建设入手,对课程结构进行再设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付诸实践,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设置打下了基础。

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教育部统一制定。

由于该课程有其特殊性的规定,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感到教学内容所涵盖的基本理论多,基础知识和信息量非常大,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几十学时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许多理论问题不能做系统的讲解,对一些学生感到困惑的难点和疑点问题难以做比较深刻的阐述,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能做到充分的讨论;不仅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学生在接受理论和知识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致使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道德修养素质的养成等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主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操作多数在低年级学生中已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而在其他时间呈现的往往是放任自流的状态。

这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在形成和趋于稳定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不利的,也无法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探索德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实践,但大都局限于开设有限的辅助性单一课程方面,对课程的整体构想和建设缺少比较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使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缺少新的突破。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特制定本计划。

一、充分认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艰巨性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和各地各高校认真实施新课程方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统一编写使用本专科4本教材和研究生5门课程教学大纲。

初步构建三级教师培训体系,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推广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和教材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得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发挥正能量,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浅谈【摘要】教育社会发展的动力,教育的发展将推进社会的进步,高校教育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坚持教育要以人为本,思想道德是教育的第一步,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所以发展教育首先要做好思想教育。

人的发展要靠教育,国家的发展更要靠教育,教育是强国之路。

【关键词】思想教育;管理分析;科学化影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因素,经济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没有了经济这个动力的支持,教育的发展当然要受到限制,要促进思想教育的科学化管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强国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一、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现状高校思想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教育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没有明确的理想或目标的现象。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作为新一时代的接班人,他们的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从一定程度上,大学生能否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关键在于能否有明确的目标与计划,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对即将步入社会的这一群体的最后一堂思想教育课。

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目标意识,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对未来的发展盲目,虽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对高校学生缺乏思想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2.高校大学生诚信意识也相对淡薄。

我们以前引以为傲的雷锋精神已经过时,而现今社会的“活雷锋”却被判定为“二愣子”,这样的一种社会思潮渐渐地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使他们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偏差。

其次,当前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庭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此外,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深受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的影响,不良的网络文化给高校学生的诚信意识带来一定的冲击。

诸多因素导致了在高校校园里出现了诚信危机,徇私舞弊现象严重,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应有的放矢。

3.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较弱。

社会责任感在现代人身上体现得越来越不明显,现今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出现了享乐主义、悲观主义的思想,这些不正之风对现今的大学生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地予以纠正,长此以往,不仅对校园,对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都将造成巨大的冲击。

因此,应在大学校园营造正确的价值观氛围,在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纠正和引导,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正处于逐步社会化的大学生群体而进行的,毋庸置疑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应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切都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指导,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应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走向科学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角理论即基于大学生群体对象和个人对象的思想政治水平,结合国内校内教育环境,融合与教育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依托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使大学生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思想教育理论。

1.三角理论的涵义三角理论模型中的三角是指媒体中介、环境和人自身的的素质三部分,这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的界定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以媒体中介为依托,以高校的各种思想环境为基础,以达到强化人的素质为目的的一种理论模型。

这种结构模式揭示了环境、中介、人的素质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2.三角理论的现实意义三角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模型为基础,加以一定的理论体系、教育管理理念与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三角”理论系统。

三角理论利用内部和外部环境对思想政治进行科学化管理。

三角理论内容系统,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行之有效,操作空间强,这个理论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实践依据,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3.借助强大的媒体中介网络这个强大的媒体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一系列的网络竞赛,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传播平台,挖掘正确的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中介。

以我校为例,从学生教师个人到各班级、社团,都有各自的微博,各分团委甚至有博客,通过这些微博、微博群或博客群产生的思想和舆论效应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角理论的出现,使环境、人的素质和媒体中介被无形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可能,使高校思想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三角理论的三个支点,包括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和服务育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一种辩证关系。

三、思想教育管理的途径以三角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化,需从政府部门、教师队伍以及学生本身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加强对思想教育的管理。

1.政府部门需引起高度重视。

教育是立国之本。

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也必须予以大力支持。

只有把教育搞好,社会的其他领域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人的发展靠教育,政府部门要做到对教育高度重视,为教育的发展制定可行的计划。

政府的干预可以为教育提供经济和政策保障、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和两课教师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

除了掌握心理、时事、政治、就业等常用知识技能外,另外在法律、社交、人文、艺术等知识领域也要建立一定的知识基础,认真履行教育、管理、咨询、服务的只能,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在学习、生活、教育、交友、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与长才。

此外,要加强研制并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普及科学会的教育方式,建立科学化的研究平台,将学生工作“科研化”,提倡融合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形成“校园-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管理和监督方式,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3.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方向要进行高校思想道德的改革,首先是要改革学生的思想,学生才是思想道德改革的中最重要的一环。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他们接受事物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在改革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有的学生可能受家庭的影响心理可能会有障碍,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进行心理辅导,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学生才能实现自我实践,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思想政治管理科学化的方法实现思想政治的科学化管理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在客观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在学生群体中的思想政治导师这一角色的作用;在主观上,学生应主动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统一。

1.要做到外部教育与内部教育想结合的管理方法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依靠自身努力成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外部力量的辅助,包括教育者和社会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是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道路上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更是他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同志”和“朋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自身的道德体验提供给学生,让被教育者接受社会所要求的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引导他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怀。

其次,社会实践是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也应积极地参加各类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入其中,这也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具体实践经验,加强思想教育的内化,同时,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坚持外部教育和内部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加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管理的科学化。

2.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提升个人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人的自由发展,而其中道德教育、精神培育应是题中之义。

高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是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毋庸置疑,大学生群体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加强对大学生自我提升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在接收外部教育的同时,作为实践者本身,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加强自我实践,在自我实践中不断成长。

发掘自身潜能,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等。

大学生也应在课余时间多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增加与社会各层面的接触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与各种社会影响因素的协调能力,为迈出大学校园作更充分的准备。

除了自我实践还要做到我反省,并进行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协调与周围的人、事的关系,最终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完成全面发展。

四、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存在很大的弊端,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手段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管理。

我们应在以后的工作中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管理当做一个重要课题,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脚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争取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1]李让恒,周承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揭晓湖南获特别奖等多个奖项[j]. 湖南教育(上). 2011(12)[2]桂文.广西“职教攻坚”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j].广西教育,2011(36)[3]赵河,杜根长.张震——河南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领跑者[j].河南教育(下旬),2012(01)[4]郅红心.小议校企合作的改革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