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门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康钊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11期

众所周知,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对事所持有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效果。登门效应作为心理效应之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登门效应的内涵分析

所谓登门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也就是一个人在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之后,如果加以适当劝说引导可能会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个效应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L.Freedman)与他的助手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其实质是社会心理学家为说服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采取的一种说服策略。

他们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写有“小心驾驶”字样的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同样内容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相同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相关的要求。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人们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登门效应”,即指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我们平常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才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或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和感触:最初满足别人的要求是一种力所能及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这样我们已经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来别人再要求我们做更大的或者更困难的事情时,虽然就主观而言我们不是很情愿,但我们却碍于不想破坏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去答应对方的要求。也就是说,人们的潜意识中总是希望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满足他人得寸进尺的要求。

这一效应的心理机制可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信念不能解释当前的问题及作出恰当的行为反应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平衡感,其核心意义在于试图通过个体的某种自我教育、自我注解、自行解决认知活动中产生的心理冲突。一旦出现了认知失调,个体就会努力地解决并求得其平衡。相关研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接受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请求以后,便会产生认为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事业、主动帮助他人的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概念或相应的态度。这时如果他再去拒绝后来提出的更高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促成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和努力,并使这种认知或态度在其个体身上较持久地保持下来。

二、登门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登门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登门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很多,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和借鉴价值。

首先,根据登门效应,教师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素质、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心理健康发展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以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较小的目标要求,再向他们提出更高要求,就更易于实现,这样我们的教育前景也就广阔得多。

其次,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符合这一效应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品行不良或有意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话,一般来说不宜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些要求,但是学生并不一定立刻接受他们,甚至拒绝接受,这样形成的对教师要求的心理抗拒。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可能是教师未考虑学生的动机,常把个人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或者教师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态度而机械重复某些要求致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拒绝接受。消除意义障碍的关键,是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在这种状况下,合理运用登门效应则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要善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此为契机,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比如,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的不足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订一个时间段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目标。如养成“不乱

扔垃圾”、“不随意发脾气”、“抓紧时间做事”、“认真听课”、“做题仔细认真”等等习惯。这样坚持下去,“水滴石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便会功到自然成。因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切忌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而要富有爱心和欣赏心,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对他们作出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真诚的祝福,都可能唤起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三,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运用情理交融说服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具有高度自尊的人,一旦遇到不良的诱惑或作出不道德的行为,会体验到最大限度的不协调,因而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抵制诱惑而不去干坏事,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保持认知上的协调。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尤其要避免做出影响或伤害学生自尊的事。教师要善于灵活巧妙地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同时,又要及时妥善地帮助学生求得心理平衡。教师应当明白,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这一点也是登门效应的真谛和精髓所在。

第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适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制度。对学生来说,适度的奖励与惩罚有利于他们保持认知上的协调一致,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了某个目标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或奖赏,让学生产生满足感,并以此激发学生产生实现更大目标的动机。如一个人的行为有悖于社会规范,其行为知觉就会与原有的规范认识或道德观念相冲突,引起认知上的不协调,这时如加以适度惩罚,就会促成个体增强规范认知的力量,从而改变错误以求得认知协调。

综上所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合理运用登门效应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的。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特性,登门效应并不是万能的,需要在实践中辅以其他多种教育方式。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达成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美]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高地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2] 李凤娟.班主任应学会要尺得寸——登门槛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基础教育,2004(7).

[3] 徐志文.门坎效应的运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

[4] 谷生华,江洋.试论登门槛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16(2).

(责任编辑孙晓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