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师的工作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师的工作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师的工作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我有幸参与和领导了许多令人难忘的项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经验,并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来展示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希望这些分享能够对正在从事景观设计工作或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案例一:城市公园设计我曾经参与设计了一座城市公园,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将一个废弃的工业区改造为一个适宜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在这个案例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1. 风格与环境融合:我利用设计元素,如形状、色彩和材料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使公园融入城市景观中。

我选择了自然、温暖的色调,并使用了当地的植物和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2. 多功能性: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在公园中设计了多个区域,包括儿童游乐区、户外健身区和休闲区。

这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活动区域。

3. 可持续性:公园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我在设计中考虑到能源效益、水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等因素。

我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约能源的照明设施,推广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并利用可回收材料建造设施。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和方法,我成功地将这个废弃的工业区改造成一座受人们喜爱的城市公园。

二、案例二:私人花园设计另一个案例是我为一座私人花园进行的设计。

这个花园主人希望创造出一个独特而和谐的空间,同时突显出他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

以下是我在设计中的一些关键考虑因素:1. 空间布局:我在花园中创建了不同的区域,如休闲区、花坛和水景区。

这些区域之间的布局和连接是我设计的重点。

我通过路径、材料和植物来定义和分离这些区域,从而创造出一个宜人且流畅的空间。

2. 植物选择:在选择植物时,我考虑了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季节性变化,以创造出一个丰富而多样化的花园景观。

我选择了具有独特美感的花卉和灌木,并根据它们的生长习性进行搭配,以保持花园的色彩和生机。

3. 运用艺术元素:通过在花园中布置艺术品、雕塑和装饰品,我为这个私人花园增添了一丝独特的艺术氛围。

景观设计行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行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行业的典型案例分析秉持着塑造美丽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愿景,景观设计行业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景观设计行业的典型案例,以探讨其影响力和创新潜力。

一、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作为一个集合了花园、休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场所,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花园”。

这个精心设计的滨海景观项目成为了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地标。

滨海湾花园由多个园林景观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湾区东侧的花旗花园、狮城花园、湾湾花园以及人物雕塑花园等。

这些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城市绿化、生态保护和人文历史等因素,将自然元素与城市发展相融合。

设计团队通过创造性的植物配置、独特的夜景照明和集水系统等手段,打造了一个既美丽又环保的景观空间。

此外,滨海湾花园还引入了艺术装置、音乐喷泉和餐饮娱乐等元素,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二、城市公园设计案例——纽约中央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典型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

作为一个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场所,纽约中央公园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自然环境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

公园内的湖泊、草地、树木和花坛等元素构成了一个宜人的自然景观,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景观设计师在保持自然原貌的同时,注重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了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回收和垃圾分类等措施。

此外,纽约中央公园还提供了各种娱乐和文化设施,如游乐场、露天剧场和博物馆等。

这些设施不仅满足了市民的休闲需求,还促进了社区交流和文化发展。

三、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融合了办公、商业和旅游等功能的综合性开发项目,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水岸景观设计案例之一。

设计师通过精心规划和布局,在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空间。

外滩的规划使得江岸线成为了一个欣赏黄浦江美景的理想场所。

景观设计通过绿化带、休闲广场和步行街等元素,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

优秀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优秀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优秀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引言:景观设计是为了营造宜人的环境和提供美学体验而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创造舒适、美丽和与自然融合的环境。

本文将分析几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重点探讨其设计理念、空间规划和材料运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

一、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西区,是一座占地约2.33英亩的公共景观空间,其灵感来自于巴黎的拉布雷山与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

这个城市公园是在2014年开放,并迅速成为纽约市的一个标志性地标。

设计理念: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将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一个环境友好、社区友好的公共空间。

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结构,保留了铁路轨道、桥梁和其他工业元素,并通过添加现代化的景观元素,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户外休闲空间。

空间规划:纽约高线公园采用了多层次的规划方式,将不同功能区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公园的入口有一个宽敞的广场,作为集会和活动的场所。

沿着铁路轨道,有植物花园、休息区、露天剧场和餐厅等。

公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位于上层的花园,那里有各种植物和树木,供人们漫步和休息。

材料运用:在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中,材料选择对于创造独特的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使用了可持续的材料,如回收木材、混凝土和铁艺,使公园看起来既现代又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绿化带的植物选择也十分丰富,包括灌木、花卉和树木,为公园带来了生机和自然的美感。

成就和影响: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空间规划和美学价值上,还体现在其对城市社区的积极影响上。

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城市风景和交流互动的场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公园还促进了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形象。

二、新加坡未来港湾新加坡未来港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景观设计项目,旨在将新加坡的港口地区改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空间。

这个项目于2011年开始,并于2019年完工。

作为亚洲最大的景观设计项目之一,新加坡未来港湾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

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下关火车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下关火车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基金课题1…工业元素在景观中的功能与意义工业元素是工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印记。

1.1…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工业元素是人类一段时期内生产生活的产物,它见证了工业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宝贵的城市生活印记。

把遗留的工业元素融入景观中能够较好地保留历史文化,使其得以流传[1]。

1.2…提高经济效益在城市景观中,对大量的遗留工业元素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如废弃工业遗址场地,可以创造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3…创造美学价值在景观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容易对传统景观元素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在景观中注入工业元素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2…国内外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发展概述2.1…国内发展状况我国对于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该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20世纪90年代,老的工业园区由城郊变为城市中心,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工业元素的景观意义和文化价值。

中山岐江公园就是典型的工业元素再利用性质的公园,它的前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停止使用的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粤中造船厂是中山市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中山岐江公园保留了废弃的工业元素建筑物,包括破旧厂房、机器、铁轨、两个水塔等,在对中山美术馆的设计建造中,设计师采用了大量富有工业特色的材料,如柠檬黄的水泥立柱、铁青色的钢架,整个美术馆如同一个工厂车间。

在公园的整个设计中,统一了新加入的建筑与保留的工业元素的风格,使得整个公园都充满着工业气息。

2.2…国外发展状况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工业元素的再利用有很深的见解,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被改造成城市公园的成功案例,说明了旧工业元素的再利用的意义和可能性[2]。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3]。

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艺术家对闲置废弃的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使原本浪费的空间和资源得到了重新利用,赋予了工业元素新的生命。

(完整word版)德国鲁尔工业区景观改造

(完整word版)德国鲁尔工业区景观改造

后工业景观·概念后工业景观(Post-Industrial Landscape)是指“工业之后的景观”。

基本含义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

不仅如此,新建的景观必须延续场地原先的文脉,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需以某种方式得以保留或再生,绝不是彻底拆毁或全盘重建。

景观设计在整个后工业社会重建过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应该替代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成为场地的催化剂,不仅可以实现工业景观的复兴,还应该可以刺激周边地区的再发展。

后工业景观·范畴后工业景观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不断需求和攫取造成了资源地区的枯竭并直接导致了大量矿区废弃地的产生。

于是有关矿区生态恢复的课题也应运而生,矿区生态恢复景观与恢复生态学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辽宁阜新的海州露天矿恢复改造项目等;接着,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产生了很多城市问题,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出现也促生了众多的城市后工业景观重建项目。

按照对象的不同和尺度的大小,大致可分为后工业城市再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创意产业园模式)、后工业景观设计等,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城市规划与设计、遗产保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等,涉及案例如获得2008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沈阳铁西区的景观复兴、广州中山岐江公园、南京的创意东八区等。

进一步细分,后工业景观设计则又包括后工业公园、后工业广场、后工业艺术社区、后工业小区等,例如上海世博会整个就是一个后工业公园,其中的都市最佳实践区广场就是典型的后工业广场,后工业艺术社区在北美的最成功案例则是加拿大的格兰威尔岛,而天津万科的水晶城是后工业小区的代表。

最后,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是工业和生活垃圾不断增多,城市逐渐被垃圾包围,原先处于较偏远地段的垃圾填埋场越来越接近城市中心,在另外开辟新的垃圾处理地之前,对这些特殊地块的景观处理已摆上日程,很显然,环保学的相关知识会有所涉及。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近年来,景观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崭露头角。

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手法,打造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项目。

本文将以几个项目成功案例为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希望能为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城市公园这个城市公园位于某个大都市的市中心,原本是一片废弃的空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深入研究和调查,了解到该地区缺乏休闲娱乐场所,于是决定将这片空地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公园。

设计师首先在规划方面充分考虑了人流量和功能需求,将空地分成多个区域,并设置了不同的设施和景观,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公园内有葱郁的花坛、宽敞的草地、供人休息的凉亭,还有供孩子们玩耍的儿童游乐区。

公园的设计既具有美观性,又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因此在开放后迅速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

案例二:企业园区这个企业园区位于某个工业城市的郊区,面积较大,环境枯燥单调。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企业的特殊需求,既要满足职工的日常办公需求,又要提供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设计师通过布置多样的植被和景观元素,使整个园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了各种草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绿色屏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减少了噪音和尾气的污染。

此外,设计师还在园区内设置了休闲娱乐设施和运动场地,为职工提供了一个放松和锻炼的场所。

通过景观设计师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企业园区得到了很好的改造和提升,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度假村这个度假村位于某个海滨城市的风景区,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旅游市场的调研,确定了度假村的主题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设计中,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将度假村融入了自然之中。

度假村内设有别致的木屋、私人泳池、花园和步道,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设计师还在度假村周边种植了丰富多样的植被,并在一侧建造了一个观景台,供游客欣赏海景。

度假村开业后,受到了旅游者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了该地区的一大旅游景点。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案例分析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案例分析

啥克决定尊重并利用基地现有的资源,从已有
的元素出发进行设计,而不是把这些资源、元
素从记忆中抹去。
h
4
功能分区
西雅图煤气厂由7个风格迥异的分区组成,分别是:背部盆地的大草 地、儿童游乐场、南部日光草坪,由南至北排列的炼油厂设备的废墟, 西部的斜坡、大型的人造土山和北部开场的乡村,另外,北部还有一座 停车场。从远处看,绿色草地上的黑色铁塔轮廓清晰,十分醒目,以明 亮的拼贴画似的海岸线为背景,构成了具有人类工业活动寓意的轮廓。
停车场
大型
西
人造

土山


h
背部盆地 大草地
炼油厂设 备废墟
儿童游乐 场
日光草 坪
5
功能分区
h
6
景观生态设计
1970年,理查德·哈格在西雅图煤气厂旧址上建设新公 园的成功,是生态主义思潮在实践上的第一次尝试,掀开 了景观生态设计的新篇章。它讲生态景观设计在实践上提 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为以后的生态设计提供了有益 的参考。特别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后工业改造。
h
2
位置
西雅图
h
西雅图煤气厂公合湖北部的山顶, 西雅图石油公司建了一个主要用于从煤和石油 中提取石油的工厂。几十年来,附近居民不得 不忍受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巨 大破坏。被弃后,西雅图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 护工作,决定将其改建为城市中央公园。
1970年,市政府委托哈克设计事务所负责该地 改建工作。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原有的工厂设备 全部拆除,把受污染的泥土挖去并运来干净的 土壤,种上树林、草地,建成如画的自然式公 园,但这将花费巨大。
——西方当代园林理论与实践
h
1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社会,景观设计在塑造我们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美化空间,还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生态平衡。

本次将对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成功之处以及可借鉴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一、项目背景本次分析的案例是位于城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公园——公园名称。

该公园占地面积约X平方米,周边环绕着住宅区、商业区和学校。

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前,这里是一片废弃的工业用地,环境恶劣,缺乏生机。

为了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当地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改造,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二、设计目标1、创造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2、恢复生态系统,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空气质量。

3、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展现城市特色。

三、设计理念1、生态优先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场地的生态条件,保留了原有的部分植被和水系,并通过引入新的植物品种和生态修复措施,打造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公园内设置了雨水花园、湿地等生态景观,不仅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还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2、以人为本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需求,设置了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广场等。

同时,还合理规划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人们在公园内自由穿梭。

在设施的选择上,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如座椅的材质和布局、路灯的亮度等。

3、文化传承为了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设计师在公园内融入了许多当地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入口处设置了具有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的门楼,在公园内的景观小品中也融入了当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增加了公园的文化内涵,还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当地的文化。

四、空间布局1、入口区公园的入口区设计简洁大气,以一个宽敞的广场和具有标志性的门楼为主要景观。

广场上设置了花坛和喷泉,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门楼采用了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上面刻有公园的名称和简介,让人们在进入公园之前就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国内十大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国内十大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位置。
(4)通过旧物再利用,建立新旧校园之
间的联系。把旧校园的门柱、石撵、地
砖和树木结合到新校园景观之中。
7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
a
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
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 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
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
识。
设计背景:21世纪是一个需要重新审
饶,
11
设计特点:永宁公园作为生态基础设施 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 生态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
自我感悟:岐江公园注释了设计者对“设计” 的理解: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 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或原有设计师的 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历史的积淀, 更是故事的载体。然后对旧有设计进行修饰 和增减,以图能更加艺术和戏剧化的表达旧 设计的精神。最后才是新形式的设计,其目 的是通过诗化的语言,将设计师的强烈场所 体验,传达给造访者,同时,更能满足新的 功能和审美需求。
我们看到多少崭新的校舍在原有的高产
景下,我们设计了沈阳建筑大学的稻
农田中拔地而起,鲜花和修剪整齐的草
田校园景观。占地约3公顷。
坪代了稻作和麦苗,宽广的马路和光洁
8
a
设计理念:通过将稻田引入校园, 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使大田稻 作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 习、美育和文化及农业劳动教育的 等功能。中国的“耕读”传统在这 里被赋予全新的内容,中国的农业 文化得到了活生生的展现;不同于 中国传统园林中矫揉造作的田园意
饰,这种风格也符合园区直线形的构图。如果
能够利用原厂房和宿舍的所有红砖、灰砖以作
为铺地,那么整个园区的文化意蕴则更加浓厚,

园林案例分析范文

园林案例分析范文

园林案例分析范文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艺术和科学的手段来创造和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

园林设计的案例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园林专业知识。

本文将针对一个园林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园林设计的过程和原则。

案例名称:城市公园案例背景:该城市公园位于一个大城市的市中心,面积约为10公顷。

公园原本是一个废弃的工业用地,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该地区需要多一个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公园的设计目标是为市民提供一个绿色和宜人的休闲场所。

1.分析场地:首先,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个阶段包括研究土壤条件、地形、植被等因素,并且注意是否符合城市公园的要求。

2.了解用户需求:设计师需要了解公园的目标用户群体以及他们的需求。

通过调查和访谈,可以获得市民对公园空间的期望和建议。

3.规划公园功能区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花园、儿童游乐区、体育区等。

每个区域都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场地特点进行设计。

4.设计空间布局:在设计公园的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人流量、视觉效果和景观特色。

公园需要有良好的通道和连通性,便于人们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流动。

5.植物选择:在公园中引入植物可以增加生态功能和美感。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且考虑植物的色彩、层次和季节性。

6.设计景观元素:景观元素是公园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元素可以包括座椅、喷泉、亭子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公园的主题和用户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

7.使用可持续性设计原则:公园的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性原则,包括合理使用水资源、采用环保材料、增加植被覆盖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8.确定预算和时间表: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的预算和时间表来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可以确保设计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符合预算要求。

9.建设和维护:一旦设计方案得到批准,就可以进行建设和维护工作。

建设园林需要考虑材料选择、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因素。

工业风案例

工业风案例

以下是一些工业风的案例:
1. Harmay:设计师在Harmay门面设计中融入了重金属朋克风,这种设计风格洋溢着重工业的金属朋克格调,仿佛不是在逛零售店,而是置身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中。

2. NANBANDUCK南蛮鸭:这是一家引领健康新时尚的家居品牌跨界餐厅,餐厅装潢以工业风为基调,结合安藤忠雄清水泥与闽南红砖,构建出别具一格的美学空间。

老旧墙面上以“磨”、“凿”、“敲”等手工工法制造出各种接近自然状态的不同质感,同时保留了老屋因为岁月留下的斑驳质感,呈现出视觉、触觉丰富的表面。

3. 客厅:水泥的天花板、外露的电线管与轨道灯、砖砌的电视墙等原始粗犷的材质搭配,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工业气息。

砖砌的电视背景墙,加入水管与木板组合的书架,摆上日常的书籍,配上棕色的皮沙发,给人一种高级的视觉感受。

4. 餐厅:餐厅与客厅的天花板一样,保持水泥灰的质感,原木板材的餐桌,黑色木质玻璃屏风,使粗犷的空间多了些舒适自然。

树枝架起的吊灯与餐桌上的藤编小摆件,处处透露着精致与温柔。

5. 厨房:厨房的地面选用了六边砖,墙面则选用了传统的“工”字砖,配上绿色的橱柜和灰色的吊柜,使狭小呆板的厨房变得小资而清新。

6. 卧室:卧室沿用了水泥的天花板,木质床架垫上床垫与皮的床头靠背,加上天花板上的轨道灯,水泥色的斗柜与小装饰,破旧不失优雅,工业风的气息缓缓袭来,不显突兀。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建议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装修风格。

工业遗址改造案例分析

工业遗址改造案例分析
拉兹的意图是让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里面的植物 自我生长,让它们重新找回自己的地盘,不是将废 弃的工业用地修葺一新,而是结合生态修复的手段, 加入某些设计要素,营造的独特景观
(3)植被保护
在厂区与周围环境的边缘地带,有大面积的植被环境,成为多种植物 生长和鸟类栖息的场所。
(4)工业废弃物利用
利用工业生产形成的沉积在厂区内的废渣铺筑道 路、广场以及新的净水河渠的河床。
总结与反思

景观公园在完成场地功能结构转变的同时还建立 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系统。与传统的园林景观不同, 它没有过多的植物造景来点缀,取而代之的是自由 和发展。
背景:杜伊斯堡市的规划
鲁尔区曾经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70年 代后煤炭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杜伊斯堡市的内港逐渐 荒废,为重新繁荣这个地区,带动整个杜伊斯堡市的发 展复兴,对杜伊斯堡市内港进行规划更新.
目的是实现就工业区功能置换、使城市产业成功转 型,治理工业污染,带动城市整体繁荣。
规划策略
考珀活动场地
原来作为堆放废渣的场地,现更新改造为林荫广场, 作为举办多种活动的场所。
广场地面利用废渣铺筑,并在广场中均匀栽 植桦树
开放绿地
主要指分布在厂区东西两侧的田野、林地等大尺度的开放空间 主要用作体闲区域和学校社团的生态中心。
公园绿地
优化环境的生态对策
(1)水污染净化和雨水收集
改造后将污水由地下直径 4m的污水管道排走,经过净化 的水则采用水渠的形式以避免与 受污染的土壤接触;
(二)废弃工业场 地和设施综合利用
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 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 能。工厂中原有的废弃材料也 得到尽可能地利用。
1、博物馆模式
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废弃场地和设施可以作为有关 工业技术与文化的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物馆

景观设计师的成功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师的成功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师的成功案例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景观设计师的专业技能与创意思维。

景观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元素和技术,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出令人愉悦、舒适的城市空间。

成功的景观设计师常常能够通过他们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美好的生活享受。

本文将从两个成功的景观设计师案例出发,分析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探讨他们成功的秘诀。

案例一:弗雷德里克·洛-奥尔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弗雷德里克·洛-奥尔姆斯特德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之一,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许多著名的公园和景区,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和芝加哥的杰克逊公园。

奥尔姆斯特德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人们需求的深刻理解。

奥尔姆斯特德的设计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善于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将自然元素如湖泊、树木和草坪等有机地融入到城市环境中。

他的设计注重平衡和对称,给人以宁静和平衡的感觉。

同时,他注重人们的需求和体验,通过巧妙的路径设计和布局规划,营造出人们喜欢、适合休闲和娱乐的空间。

案例二:佐藤杰(Kenzo Tange)佐藤杰是日本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他在二十世纪的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设计充分展示了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化的结合,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和文化体验。

佐藤杰的设计理念强调了空间的流动和感官体验。

他善于运用曲线、水景和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富有情感和活力的空间。

他的设计注重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通过巧妙地运用传统的日本园林元素,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成功景观设计师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人们需求的深刻理解。

他们通过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独特的景观空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体验。

同时,他们还注重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城市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结构的转型,许多老旧的工业建筑面临着闲置和废弃的命运。

然而,这些老旧工业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因此将其改造为博物馆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

通过将这些老旧工业建筑重新利用,不仅可以保护城市历史遗产,还能够提供一个展示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内容的场所。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的过程和结果。

案例一:波尔图酒窖博物馆(Porto Wine Cellars Museum)背景波尔图酒窖博物馆位于葡萄牙波尔图市(Porto)附近,是一个将旧酒窖改造而成的博物馆。

该地区以出产波尔图葡萄酒而闻名,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达到了巅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酒窖被废弃或闲置,这些老旧的酒窖面临着被拆除的风险。

过程波尔图酒窖博物馆的改造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研究和评估:在确定将这些旧酒窖改造为博物馆之前,进行了对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和评估。

这一步骤有助于确保改造后的博物馆能够充分展示当地的葡萄酒文化和历史。

2.设计规划:根据研究和评估结果,制定了具体的设计规划。

考虑到原有建筑的特点和限制,设计师们通过合理利用空间、改善通风和照明等措施,使得新博物馆能够满足展览、教育和游客接待等功能需求。

3.结构加固:由于老旧建筑可能存在结构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工作。

这一步骤包括加固墙体、修复屋顶以及处理地基等工作,以确保新博物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内部装修:根据博物馆的定位和主题,进行了内部装修工作。

这包括展览设计、展品陈列、灯光布置等方面的工作,以营造出适合展示葡萄酒文化的氛围。

结果波尔图酒窖博物馆的改造取得了以下成果:1.保护历史遗产:通过将旧酒窖改造为博物馆,成功保护了这一地区丰富的葡萄酒历史遗产。

游客可以在博物馆中了解到葡萄酒生产的传统方法、历史变迁以及与当地文化相关的故事。

2.促进旅游业发展:波尔图酒窖博物馆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报告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钢铁和煤矿等重工业地区的整合范围,已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现在中国的老工业区面临着工业衰退及重组的问题。

鲁尔区的经历对于其他的老工业地区来说是个很好的范例,也可以为中国的老工业区面临的禁锢提供一些想法和警示。

关键词:老工业区鲁尔区结构转型工业旅游分为工业生产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两大类。

工业生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以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企业的文化等为依托而开展的游览、学习的体验活动。

而工业遗产旅游是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

具体而言,就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为一种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观光、休闲旅游的新形式。

英国、美国、德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逐渐促使人们接受了工业遗产旅游。

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真正标志是“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策划,这一策划使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走向了一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开发。

2010年,德国旅游的主题是创意,而创意的主角却是鲁尔工业区。

谈及与此,不得不说明一下鲁尔区的历史。

鲁尔区作为欧洲最大的老工业区,以煤炭和铁矿等重工业而闻名,有150年工业历史,位于德国西北部。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它的总面积大约是45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0万,包括了埃森、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等主要城市。

在1860年后的100多年里,鲁尔区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19世纪50年代,鲁尔区的辉煌开始,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该区,成为煤矿或者工厂的工人。

直到1960年,鲁尔区还是一派欣欣向荣。

然而,随着石油的开采利用,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大大被削弱,鲁尔区开始经历它的低谷期。

从1957年到2000年,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迅速萎缩:年产1.23亿吨变成2600万吨,减产近八成。

浅析城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

浅析城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
城乡规划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浅析城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 ——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
王学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摘 要 中山岐江公园原为粤中造船厂,在设计过程中尊崇场所精神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在 地活化,属国内首次尝试工业遗产景的观化改造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该案例,探讨中山岐江公园在废旧工业 厂房的景观化改造中的方法、闪光点和瑕疵,为今后废旧工业厂房的景观化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场所精神;景观化改造;工业遗产
学,2014. [4] 俞孔坚.珍惜足下文化 追寻时间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1):54-57.
134 建筑与装饰2020年4月上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间变灵动起来。 3.3 生态 (1)岐江公园设计中对水体的处理有两处亮点:一是挖
渠留岛。公园沿江生长着众多古榕,但有关部门的要求公园水面 需要改造并达到 80m的宽度,对此设计师提出了“挖渠留岛”, 把榕树保留并解决了排洪的问题,且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安静 空间,同时形成视线上的“隔江望江”。二是栈桥式的水岸。为 了解决水位不稳定带来的河岸不稳、淤泥堆积等问题,设计师在 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做 3~4 面不同高度的墙,并在墙上架 空高低起伏的栈桥步道,伴随着水位变化时隐时现,解决淤泥 沉积问题的同时使人更好的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参考文献 [1] 王历波,刘峥,吕洁.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浅析工业废弃地景观修
复[J].现代园艺,2015,(源自6):79. [2] 徐璐,陈雪竹.标志性景观对城市文脉传承的设计体现——以中

产业主导下的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研究——以东阿阿胶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为例

产业主导下的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研究——以东阿阿胶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为例

1232023.14 / Urban Landscape and Design 城市景观·设计Key words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ople orientation谈到工业,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恶劣的天气、嘈杂的声音及浑浊的水质等,工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新的危机。

为了提高工业园区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不得不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为在园区生活、工业的人们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

国内众多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大都脱离产业,仅从设计本身进行规划研究,无法彻底满足不同产业工业园区的景观需求。

本文从产业与工业园区景观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探究两者需求关系对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影响,结合景观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的方法,为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同时,也希望人们对今后不同产业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有所重视,从而促进我国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提高。

1产业主导下的工业园区景观设计需求近代美国哲学家阿德勒认为:“需要是基于我们的人性,是人所共通的,无可避免的,与生俱来的;需求是基于我们个人的欲望,是个别的,是有选择的,后天培养的。

”[1]决定需求的根本是个人的偏好和需要,因此需求是可以实现的,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在产业主导下工业园区对景观设计的需求。

1.1产业对景观空间的需求不同工业园区从事不同的产业,如高新科技工业园区、摘要 工业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工业环境污染的恶化,如何用设计的理念维护工业园区的自然环境,让景观规划布局与产业相协调,成为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设计的重点问题。

文章首次论述了产业对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需求,着重介绍了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策略,以东阿阿胶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产业主导下的工业园区景观设计进行展望,希望通过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可以改善工业环境,更好地展示不同产业文化特征,为相关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提供必要的借鉴。

基于案例分析的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规划设计理论

基于案例分析的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规划设计理论
基础 上对 改进 的后 工业 景观 改造 理论进 行 定
e mp h a s i s f r o m t h e d e s i g n o f s i n g l e a n d i s o l a t e d o b j e c t s
t o t he d e s i gn o f l a r g e r u r ba n s u r f a c e s , of t e n l o c a t e d i n
艺者匠心录 /专拦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1 5 3 0( 2 0 1 3 ) 0 1 — 0 1 3 3 — 1 6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0 5
修回 日 期 :2 0 1 3 0 2 一 o 1
的人为 活动加 剧 了这种 情况 。然而 ,这 种持 续 的景 观 改造—— 考虑 的不仅 仅是 后工 业项
校对 杨云峰
P r o o f r e a d i n g b y Y ANG Y u n — f e n g
摘要 :一些废弃 的、未充分利用 的后工业景观 的出现 ,加上风景 园林设计关 注的重 点从单一
Ab s t r a c t : Th e a p p e a r a n c e o f s e v e r J d e r e l i c t a nd u n de r u s e d
p os t — i nd us t r i a l l a nds c a pe s c o upl e d wi t h t h e s h i f t of
翻译 陈美兰 狄帆
T r a n s l a t i o n b y CHE N Me i — l a n a n d D I F a n

(完整版)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完整版)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苏州工业园1.案例背景信息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1 分区商业中心2 邻里中心3 大学4 职业学院5 区域医院6 社区医院7 文化中心8 主题公园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池 11 科研1 122222 2222 2 22 2 23 34 456 78910 11 11 11 11 11 11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空间布局——圈层+轴线圈层居住区:紧邻金鸡湖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 轴线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纽约高速公园
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 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原来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肉类加工 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后于1980年功 成身退,一度面临拆迁危险。在纽约FHL组织的大力保护下, 高线终于存活了下来,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为 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物重建的 典范。景观打造后开放的部分,是从Gansvoort街到二十街的 一段(共九个街区,约占总长的三分之一)和从二十街到三十 街的第二段。最后一段,从十大道的三十街到哈德逊河及三十 四街,将与规划中的“哈德逊庭院”新中城商业发展区的河滨 开放空间相融合,形成全新的哈德逊河畔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一座完整保留的压
缩车间被刷上了红、黄、 蓝、紫等鲜艳的颜色, 有的被覆盖在简单的坡 屋顶之下,成为游戏室 内的器械。将工业设施 和厂房改成餐饮、休息、 儿童游戏等公园设的做 法,使原先被大多数人 认为是丑陋的工厂保持 了其历史、美学和实用 的价值。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拉兹采用反常规的设计手法,对原有的旧工业基础骨架, 如炼钢高炉、工业运输铁路和公路,矿石、矿渣及焦炭库房、 旧厂房、污水排放沟、煤气罐等等,没有采取全盘否定的方法, 即推倒重建形式上很新的公园,而是照单全收,并仔细分析研 究,利用结构分析法使这些老工业设施成为公园的景观结构要 素,并从生态学、美学、社会学及历史等方面发掘其内在潜能, 从中演绎成内容上很新的公园。外在形式照旧,但内在的景观 质量和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例如:拉兹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 运输铁路、公路和路堤等组成公园的内外联系路线,并且使其 与各自独立的老工业设施如炼钢高炉、矿石及矿渣库房、煤气 罐、旧厂房等相互连接,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大尺度空间景观 特征,当进入某一具体景点时,通过小尺度的景观重塑,使原 有的景观产生质变,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矿渣库房花园是昔日 堆放矿渣的库房小空间,经过生态改造和精心设计,已变成富 于变化的花园系列;水景园是原来的污水排放沟渠,经过铺设 污水排放管道等生态治理,变成主要以雨水为水源,清澈的水 渠……
工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从1963年开始征集设计方案,最后设计师查德哈格的设计方案获胜,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开创了后工业城市公园设计 的先河。
这是第一次提出对原有场地的保留,公园将精炼炉作为工业雕塑 保留下来,成为了公园的标志物。而公园把建筑改造成儿童游乐厂得 想法很特别,值得中国借鉴。特别对于污染土壤的处理也是其设计的 重点,哈格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清除污染,用普通的草种,减少成本。
纽约高线公园是由废弃的铁路改革而成的
纽约高速公园
纽约高速公园
纽约高速公园纽约高速公园源自纽约高速公园谢谢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