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综述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摘要: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源包括自然和人为2种类型,人为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石油由于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的差异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毒害也不尽相同。
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也显示出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底栖生物的耐受力最强,一些植物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鱼类和浮游动物对这种毒害较为敏感,但部分污染区渔场出现反常现象令人迷惑。
同时,石油污染影响了大阻碍了海水中盐颗粒向大气中飞溅和海水对大气中O2和CO2气体的吸收,从而严重影响到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每一个过程和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
关键词:石油;污染;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石油进入环境,就水环境而言,由于海上石油开采和海上漏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因此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海洋环境中石油可分为2种来源:一是自然源;一是人为源。
自然源主要是由于海洋中含油地层被抬升,导致石油渗出覆盖层造成海洋污染;人为源不仅包括海上石油开采、海上石油运输事故的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还包括城市和工业产生的污水及海洋倾倒造成的污染。
如果排放源离海岸较远,那么海洋泄漏的石油可能存在着很多生物和化学降解或物理去除途径,大多数有毒组分在到达海岸之前可能已经被完全分解,一般不会对海岸附近的生物产生显著的危害 [1]。
近岸发生的石油污染通常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通常还未经风蚀去除有毒污染物,就已经被冲刷到海滨了。
潮问带和底栖生物迁移能力较差,摄入毒性物质后会引发大面积死亡现象。
一些迁徙生物如鱼类,能够逃离石油泄漏点,但是仅靠这一点防御机制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还会对近岸水域的娱乐休闲海滩景观造成破坏。
这样的石油污染会给海洋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首先需要对石油的性质有个大致了解。
石油污染包括原油和提炼后的成品油。
天然原油是由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有机分子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世界上不同地方的石油其组成可能会不大相同,这主要取决于油龄、油的形成条件等。
海洋石油污染
精选版课件ppt
1
石油与原油
●石油:是一类天然烃类混合物的总称,包括原油及石油制品, 一个典型的石油样品含烃类达200~300种,分子质量从 16~1000左右,物理状态包括气态、挥发性液体、高沸点 液体及固体。
石油制品按沸点范围和用途分为四大类: ◆轻质油:主要由C4~C10的烃组成,如汽油。 ◆中质油:主要由C10~C20的烃组成,如柴油。 ◆重质油: ◆固态石油制品:如沥青。
●1977年4月,挪威埃科菲斯克油田的布拉沃油井8天喷出2.8万t原油。 ●1979年6月,墨西哥湾Ixtocl油井发生井喷,约47.6万t原油泄入水中。 ●1988年7月,“渤海七号”钻井平台持续井喷28h,数百吨原油进入渤海湾。 ●1980年4月,北海油田因船只抛锚砸坏输油管道使约210万L原油入海。 ● 2010年7月,中石油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库输油管道爆炸。 ●2011年6~7月,渤海蓬莱19-3油田精选溢版课油件事ppt故,最大污染面积158km2。 30
• 目的:鉴别海上石油的来源。 • 国内外原油的比较:几种国内原油除胜利原油外含硫
量都较低,多数在0.2%以下,含镍卟啉、钒镍比值较 低(在0.11以下)。而伊拉克原油含硫量较高(2%);含钒 卟啉、钒镍比值较高(0.96)。阿尔及利亚原油虽然含硫 量也较低(0.2%),但钒镍比值为0.7,故仍可与国内原 油相区别。
精选版课件ppt
14
1970~1999年溢油量≥ 700t的溢油事件(按污染源分类统计)
精选版课件ppt
15
1990~1999年海洋水体中主要石油污染源的年均排放量
精选版课件ppt
16
精选版课件ppt
17
精选版课件ppt
18
石油污染海洋环境的威胁
石油污染海洋环境的威胁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石油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威胁尤为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石油污染的来源、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石油污染的来源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石油开采和输送:石油开采和输送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石油泄漏和溢出,尤其是在海上开发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海上环境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石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 石油运输事故:石油运输管道破裂、油轮碰撞、货船沉没等事故是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事故往往发生在海洋中,导致大量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和周边海岸线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二、石油污染的影响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损失:石油污染会导致海洋生物的大规模死亡,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许多海洋生物因为石油的毒性而无法生存,鱼类、鸟类等觅食的动物也面临断粮的危险,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2. 水质污染:石油污染会使海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繁殖。
此外,石油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水中积累,进而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石油泄漏后的油膜阻碍了光线的进入,造成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影响海洋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整个海洋食物链的稳定性。
三、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潜在的石油泄漏和减少已经发生的石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 技术改进:通过改进石油开采和输送技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石油泄漏和溢出的风险。
例如,引入先进的管道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和修复管道漏损,加强油轮和货船的监管,确保安全航行。
海洋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海洋污染的超级杀手关注海洋环境,关注石油污染!当前,海洋的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海洋的石油污染尤为严重。
这是由于石油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石油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性,使石油的运输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世界所需石油的2/3经海路运输,经常运行在航道上的油轮有7000艘之多。
由于大型油轮的营运成本较低,而经济效益却很高,因此,在现代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建造的油轮吨位越来越大,往往在20万吨以上。
大型油轮失事以后,其中的原油部分或全部流入海洋中,从而造成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
例如,1968年TorreyCanyon号油轮在英国海岸失事,流出原油10 万多吨; 1978年法国超级油轮“阿莫柯·卡迪斯号”在布特勒斯港附近触礁,所载23万吨原油只有一半被回收或处理,其余一半被蒸发、散失或沉入海底,造成方圆15公里内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1981年英国北海油田海上钻井平台和一艘希腊油轮漏油,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成为海洋生物的地狱,有数十万只海鸟罹难。
1989年美国21万吨级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泄漏出5000万加仑原油,严重污染了阿拉斯加海域,焚化遇难海洋动物尸体花费了半年时间,而且焚化后的油浸物质达5万吨之多,需要用船运往俄勒冈的有毒物质垃圾场处理。
1991年海湾战争中,艾哈迈迪输油管每天有几百万桶原油倾泻入海,在海湾内形成一片长56千米、宽16千米的油膜,溢油总量达170万吨。
1997年俄罗斯“纳霍德卡号”油轮在日本岛根县隐奇岛东北海域突然断为两截,在断裂过程中流出的原油形成数十条油带,对当地的海产资源造成极大损害。
1999年满载两万多吨重油的“埃里卡号”油船在法国布列斯特港以南70公里处海域沉没,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带,而此时正值海鸟迁徙季节,因此大约有30万只海鸟成为“埃里卡号”油船泄漏事故的牺牲品。
此外,近海采油平台及输油管的石油泄漏事故,也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
海底石油开采的环保问题
海底石油开采的环保问题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包含丰富的石油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开始通过海底钻探和采油平台的建设来开采这些石油资源。
然而,海底石油开采面临很多环境问题。
本文将简要介绍海底石油开采的环保问题,分析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海底石油开采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在采油过程中,很多废水和废物会排放到海洋中。
这些废物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系统,对海洋生态多样性和生物量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海底石油开采会导致海底环境受到污染,影响海洋自然栖息地的稳定性。
此外,油气泄漏等事件也经常发生,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威胁。
其次,海底石油开采还会对人类社会和经济产生影响。
海底石油开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
采油平台和海底管道的建设等会对海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严重威胁。
一些石油公司在进行海底石油开采的时候,还可能会违反当地的海洋环保法律规定。
此外,油气开采会导致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严重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其次,我们需要技术创新,开发和推广更加环保和节能的石油开采技术。
例如,通过改良钻探和采油技术,可以降低石油开采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损害。
此外,我们还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严格监管石油公司的采油过程,规范和规范行业的发展。
最后,重点加强对国内海洋资源的保护利用,逐步摆脱依赖外部资源的局面,推动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海底石油开采是重要的能源开发方式,但也存在很多环保问题。
在开展海底石油开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相关环保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发展更环保的石油开采技术,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一、本文概述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也是全球气候调节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海洋石油勘探与开采活动的日益频繁,海洋石油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海洋石油污染的研究现状,分析污染的来源、影响机制,并深入研究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科学支持。
我们将首先概述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石油勘探、开采、运输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以及日常运营中排放的含油废水等。
接着,我们将分析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揭示其严重的生态风险。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综述现有的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和策略,如源头控制、应急处理、生物修复等,评估其实际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的研究进展和防治现状,本文旨在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推动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二、海洋石油污染的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开发和利用,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当前,对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源的识别、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规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污染的防治和修复技术等方面。
在污染源的识别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卫星遥感、海洋监测站等多种手段,对海上石油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中的潜在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在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规律方面,研究者们借助数学模型、物理模拟和实地观测等手段,深入探究了石油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扩散速度、迁移路径和分布特征,为后续的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室模拟、野外调查和生态毒理学等方法,研究了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种群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揭示了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
个人海洋石油环境
个人海洋石油环境海洋石油资源是当今全球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开采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对海洋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个人海洋石油环境问题展开讨论。
个人海洋石油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海洋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
在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石油泄漏和排污是最常见的污染源。
石油泄漏会导致海洋水体中的石油含量增加,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排污则会引起水质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个人海洋石油环境问题还包括生态系统破坏。
石油开采活动通常需要建设钻井平台和海底管道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钻井平台的建设会破坏海底的珊瑚礁和海洋生物栖息地,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
个人海洋石油环境问题还涉及温室气体排放。
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个人海洋石油环境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其负面影响。
首先,个人海洋石油开采企业应加强环境监管,确保严格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
其次,应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率,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此外,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个人海洋石油环境问题,制定全球性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个人海洋石油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其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
只有保护好海洋环境,才能确保海洋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海洋石油污染1当前,海洋的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海洋的石油污染尤为严重。
这是由于石油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石油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性,使石油的运输显得格外重要。
由于大型油轮的营运成本较低,而经济效益却很高,因此,在现代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建造的油轮吨位越来越大,往往在20万吨以上。
目前,世界所需石油的 2,3经海路运输,经常运行在航道上的油轮大约有7000艘之多。
大型油轮失事以后,其中的原油部分或全部流入海洋中,从而造成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
此外,近海采油平台及输油管的石油泄漏事故,也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
这些海洋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带来严重危害。
2石油溢出后,使污染区内的甲壳类和鱼类迅速死亡,海鸟也难以幸免。
因为原油能损害羽毛的功能,使海鸟体温降低,其游泳和飞翔能力降低,最后冻饿而死。
据统计,每年死于石油污染的海鸟多达数十万只,而甲壳类和鱼类根本无法统计。
3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使受污染海域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其结果一方面使海洋产氧量减少;另一方面,藻类生长不良也影响和制约了海洋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影响。
4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据分析,污染海域的鱼虾及甲壳类致癌物浓度明显增高。
5海面浮油还可萃取分散于海水中的氯烃,如DDT、毒杀芬等农药和聚氯联苯等,并把这些毒物浓集到海水表层,对浮游生物、甲壳类动物和浮上海面活动的鱼苗产生有害影响,甚至直接触杀。
6石油一旦泄漏而流入海洋后应及时采取的措施,目前主要仍是采用围栏将海洋表面的泄油围住,以避免再进一步大面积的扩展,然后要尽快地用清污船将石油收集起来。
7进入海洋的石油,一部分可直接挥发而进入空气;一部分受紫外线作用可发生光极慢地化学分解,而绝大部分石油污染都要依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
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目前已经知道细菌、放线菌、真菌中有70个属,约200多个种能氧化降解石油。
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摘要:随着石油的发现和使用,石油污染相伴而生。
起初人们没有认识到石油的重要作用,从1859年德雷克在泰特斯维尔钻出了第一口油井以来,石油污染开始表现。
人们对石油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和连续的战后石油危机以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大量石油的开采、运输和使用等使海洋石油污染空前严重[1,2]。
在近年全球生态环境状况日趋恶劣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海洋污染,尤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严重性。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海上石油污染事故,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海洋石油污染的防一、海洋石油污染的实质海洋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
它是目前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的海洋污染。
二、海洋石油污染的途径和过程炼油厂含油废水经河流或直接注入海洋;油船漏油、排放和发生事故,使油品直接入海;海底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溢漏及井喷,使石油进入海洋水体;大气中的低分子石油烃沉降到海洋水域;海洋底层局部自然溢油。
石油入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
三、海洋石油污染事故海洋石油污染事故主要指油轮失事和海上油田井喷等事故。
近20年来,已发生多起超级油轮事故。
例如:1.1967年 3月“托利卡尼翁”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触礁失事是一起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故。
该轮触礁后,10天内所载的11.8万吨原油除一小部分在轰炸沉船时燃烧掉外,其余全部流入海中,近140公里的海岸受到严重污染。
受污海域有 25000多只海鸟死亡,50~90%的鲱鱼卵不能孵化,幼鱼也濒于绝迹。
为处理这起事故,英、法两国出动了42艘船,1400多人,使用10万吨消油剂,两国为此损失 800多万美元。
2.1978年超级油轮“阿莫戈·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布列斯特海湾触礁,22万吨原油全部泄入海中,是又一次严重的油污染事故。
海上石油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海上石油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发布时间:2021-01-14T07:52:01.80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3期作者:赵兴波[导读] 随着能源日趋紧张,海洋石油的开采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补充途径,但是海洋石油开采很容易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随着能源日趋紧张,海洋石油的开采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补充途径,但是海洋石油开采很容易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
另外,对于突发性的船舶事故等也容易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
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进行治理。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与不足,然后探究国外海洋石油污染治理的经验,最后总结上石油污染治理的对策,希望可以借此给海上石油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海上;石油污染;防治对策1 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与不足从我国海洋开采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都会向海洋排放大量的钻屑和钻井泥浆,排放的总量约为九万立方,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另外,海上钻井平台也时有事故发生,导致石油泄露在海洋环境中,如2011年中海油项目的渤海蓬莱油田泄露,就向海洋排放了约300立方米的石油。
除此之外,由于船舶碰撞而导致的石油污染更是数不胜数,例如2002年“凯顺1号”与“塔斯曼海”相撞,就造成了石油泄露,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海洋环境,造成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
我国加入了多个国际海洋保护的公约,在国内也将海洋环境保护纳入到环境保护法中,其中涉及到了海洋石油开采、船舶作业等内容。
然而目前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的治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责划分不明确。
我国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涉事部门较多,虽然进行了全责划分,但是相应的划分并不明确,因此在出现污染事故后往往相互推诿,对于污染事件的尽早处理十分不利。
(2)惩罚力度较小。
相比国外,我国关于海洋污染事故的惩罚力度较小,因此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污染事故也仅仅是交罚款之后就草草了结。
第11讲-海洋石油污染及治理
<污染前> <污染后> <污染后>
•对水产业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油污会改变某些鱼类的洄游路线;沾污渔网、养殖器材和渔获物;受 污染的鱼、贝等海产品难以销售或不能食用。
三、海洋石油污染的治理
•第1步是切断污染源,阻止浮油区继续扩大。 除控制污染源,防止 意外事故发生外,可通过围油栏、吸收材料、消油剂等进行处理。
一、海洋石油污染的事件
5、2010年4月20日,美国一座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引发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 件,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空前的灾难。
戴着手套的“绿色和平”组织海洋生物专 家展示一截被墨西哥湾泄漏石油浸染的绳 子。粘稠的褐色液体,让人瞠目结舌。 墨西哥湾附近的海滩,粘稠的褐色液体、全身都被 浸湿的海鸟
质迁移转化率;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
被污染的风景区
二、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 对生物的危害
油膜使透入海水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污染海 兽的皮毛和海鸟的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使它们丧失保温、游泳或飞行 的能力;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使 受污染海域个别生物种的丰度和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生物群落的种类 组成;高浓度石油会降低微型藻类的固氮能力,阻碍其生长甚至导致其死 亡;沉降于潮间带和浅海海底的石油,使一些动物幼虫、海藻孢子失去适 宜的固着基质或降低固着能力。
7、油膜导致沙特阿拉伯的捕鱼作业完
全停止,这一海域的生物群落受到严 重威胁。浮油层已对海岸边一些海水 淡化厂造成污染,以淡化海水作为生 活用水的沙特阿拉伯面临淡水供应的 困难。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 件,使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 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 毙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 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 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 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石油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态
石油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态随着全球石油开采和使用量的增加,石油污染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免受石油污染的损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石油污染防治的措施和方法,旨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了解石油污染的危害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
石油在海洋中的泄漏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海洋食物链的平衡。
此外,石油污染还会使海洋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繁殖。
石油中的有害化学物质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预防石油泄漏避免石油泄漏是预防石油污染的首要任务。
首先,石油开采和运输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石油设施的安全运行。
其次,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救援和处理石油泄漏事件。
此外,加强对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的监管,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和风险,增强石油行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应急处理石油泄漏尽管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石油泄漏事件的发生,但仍然难以避免。
在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要迅速控制泄漏源,减少石油进入海洋的数量。
其次,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清除海洋中的石油,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
同时,应依靠生物方法,如利用生物吸附剂和生物分解剂,加速石油降解过程。
最后,针对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深远,应及时实施环境修复计划,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四、加强国际合作石油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
各国应加强信息交流,及时通报石油泄漏事件并共享处理经验。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改进石油污染预测和监测技术,提高石油污染治理水平。
此外,国际社会还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五、倡导绿色能源发展转型向绿色能源是减少石油污染的长期解决方案。
石油开采和使用是主要的石油污染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有助于缓解石油污染问题。
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综述
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综述摘要:渤海湾漏油事件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那么,面对如此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呢?根据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以溢油污染中石油烃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为重点,介绍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对策,提出在预防―检测―应急处理环节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具体措施,由此得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石油烃;溢油污染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近五年发生海洋石油溢油污染事故41起。
据统计,全世界因油轮事故溢入海洋的石油每年约为39万吨;1973年至2006年,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635起,其中溢油50吨以上的重大船舶溢油事故69起,总溢油量达37077吨。
近年来中国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约12×104t,中国近海海域石油的平均质量浓度已达到0.055㎎/L,而且污染正日趋加剧[1,2]。
除营养盐之外,石油烃已成为世界海洋(尤其是浅海)的主要污染物[3]。
石油污染物与常规污染物有所不同,一旦污染水域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不易遭到破坏,并且仍保持它的持久性、累积性、迁移性和高毒性时,必然危及机体,表现出致癌性、致变性和致畸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对溢油污染进行治理,改善、恢复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海洋水体油污染主要来源于海底溢油、海上石油生产、海洋运输、大气输送、城市污染水排放等,而对环境影响最严重的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突发性溢油事故。
石油污染是与石油的发现和使用伴随而生的。
石油及其产品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其中溢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泄漏被称为海洋污染的超级杀手。
2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石油污染危害海洋资源,影响生态平衡,石油中含有数百种化合物,主要由烷烃、芳香烃及环烷烃组成,约占石油含量的50%~98%,简称为石油烃,其余为非烃类含氧、含硫及含氮化合物[4]。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随着人类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采和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这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问题。
本文将介绍海洋石油污染的概念、危害、原因,探讨防治措施及其优缺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海洋石油污染是指人类在开采、运输、使用石油过程中,油轮泄漏、油井喷发、排放废油等行为导致石油及其降解产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对海洋生物、水体、沙滩等造成严重危害。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石油进入海洋后,会迅速扩散并分解成小分子,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消化系统,从而导致生物死亡或生殖能力下降。
损害人类健康:海洋石油污染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如引起中毒、致癌等。
破坏渔业资源:渔业是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海洋石油污染会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影响渔民生计。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油轮泄漏、油井喷发、排放废油等行为。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油轮泄漏和油井喷发。
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开发高效清洁的石油开采和运输技术,提高油轮和油井的安全性能,减少泄漏事故的发生。
法律规制:制定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加强海洋石油污染治理的监管力度,对污染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社会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海洋石油污染危害的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共同参与防治。
技术手段:优点是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海洋石油污染的发生,提高石油开采和运输的安全性;缺点是技术研发成本高,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广泛应用。
法律规制:优点是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可以对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污染者的违法成本;缺点是监管难度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社会教育:优点是通过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共同参与防治;缺点是宣传教育需要长时间积累,效果难以立竿见影。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海洋石油污染防治将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应用,同时加强法律规制和社会教育,形成多手段综合防治的模式。
挑战:未来海洋石油污染防治将面临更多挑战,如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将增加海洋石油污染的风险。
海洋石油污染及其防治(精选5篇)
海洋石油污染及其防治(精选5篇)第一篇:海洋石油污染及其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及其防治Xxx浙工大化材摘要: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
最后,主要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微生物生物修复技术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 ,在人类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现今,随着人类开发资源的加剧,海洋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而石油污染表现得尤为突出。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方面逐渐成为核心,取得了理论突破和重要成果[1]。
生物修复即指生物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减少或最终消除环境污染的受控或自发过程。
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海洋石油污染按石油输入类型,可分为突发性输入和慢性长期输入。
突发性输入包括油轮事故和海上石油开采的泄漏与井喷事故,而慢性长期输入则有港口和船舶的作业含油污水放天然海底渗漏、含油沉积岩遭侵蚀后渗出、工业民用废水排放、含油废气沉降等[ 2 ]。
而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石油的海上运输频繁使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几率增大;港口装卸油作业频繁,存在溢漏油的隐患;油轮的大型化增添了发生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溢油处理的难度;海上油田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泄漏和采油废水排放等。
除外,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而由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广、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使得海洋石油污染的治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和长期影响:(1)生态危害,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2)工农业生产危害;(3)海滨娱乐场所危害。
2.1 生态危害(1)影响海气交换:油膜覆盖于海面,阻断O2、CO2 等气体的交换。
O2 的交换被阻碍导致海洋中的O2 被消耗后无法由大气中补充, CO2 交换被阻首先破坏了海洋中CO2 平衡,妨碍海洋从中吸收CO2 形成HCO3-、CO3 2-盐缓冲海洋pH值的功能,从而,破坏了海洋中溶解气体的循环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综述摘要:渤海湾漏油事件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那么,面对如此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呢?根据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以溢油污染中石油烃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为重点,介绍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对策,提出在预防―检测―应急处理环节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具体措施,由此得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石油烃;溢油污染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近五年发生海洋石油溢油污染事故41起。
据统计,全世界因油轮事故溢入海洋的石油每年约为39万吨;1973年至2006年,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635起,其中溢油50吨以上的重大船舶溢油事故69起,总溢油量达37077吨。
近年来中国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约12×104t,中国近海海域石油的平均质量浓度已达到0.055㎎/L,而且污染正日趋加剧[1,2]。
除营养盐之外,石油烃已成为世界海洋(尤其是浅海)的主要污染物[3]。
石油污染物与常规污染物有所不同,一旦污染水域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不易遭到破坏,并且仍保持它的持久性、累积性、迁移性和高毒性时,必然危及机体,表现出致癌性、致变性和致畸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对溢油污染进行治理,改善、恢复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海洋水体油污染主要来源于海底溢油、海上石油生产、海洋运输、大气输送、城市污染水排放等,而对环境影响最严重的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突发性溢油事故。
石油污染是与石油的发现和使用伴随而生的。
石油及其产品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其中溢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泄漏被称为海洋污染的超级杀手。
2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石油污染危害海洋资源,影响生态平衡,石油中含有数百种化合物,主要由烷烃、芳香烃及环烷烃组成,约占石油含量的50%~98%,简称为石油烃,其余为非烃类含氧、含硫及含氮化合物[4]。
溢油在海洋环境中主要以漂浮在海面的油膜、溶解分散态(包括溶解和乳化状态)、凝聚态残余物(包括海面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三种形式存在[5]。
溢油,因其物理影响和化学毒性,会导致海岸带初级生产力降低,植物枝叶枯萎,湿地侵蚀[6],从而严重危害海岸带生态。
具体生态影响如下。
2.1 影响光合使用石油污染破坏海洋固有的CO2吸收机制,形成碳酸氢盐和碳酸盐,缓冲海洋pH值,从而破坏了海洋中的O2、CO2的平衡;油膜使透入海水的太阳辐射减弱;分散和乳化油侵入海洋植物体内,破坏叶绿素,阻碍细胞正常分裂,堵塞植物呼吸孔道。
以上因素会破坏海洋食物网的中心环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进而破坏食物链,导致生物死亡。
2.2 毒化作用芳烃(PA Hs)作为海洋环境最严重的有机污染物,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由于其潜在的毒性、致癌性及致畸变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
石油泄漏到海面,几小时后便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醌、酮、酚、酸和硫的氧化物等,对海洋生物油很大的危害[7]。
而慢性石油污染的生态学危害更难以评估。
由于向海洋排放的含有污油废水的比重大于海水,以及泄漏后的油滴会黏附在海洋悬浮的微粒上沉落海底,这些有毒物质常常沿海底流动,污染了海底的底质和生物等,使生物大量死亡,破坏了海洋的生物多样性。
石油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影响。
石油能渗入较高级的大米草和红树等植物体内,改变细胞的渗透性,甚至使其死亡。
污染物中的毒性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胞活性,使藻类等浮游生物急性中毒死亡。
当海洋中石油质量浓度在10.4~10.3㎎/L时,可以对鱼卵和鱼类的早期发育产生影响[8]。
石油中所含毒稠环芳香烃在平台或排污源附近,生物体受影响的程度比较严重,表现在生理代谢异常、组织生化改变等,从而扰乱物种的生物繁殖,改变生物群落的生态结构和生活特性[9],有些改变可能是不可逆的或致死性的。
烃类经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能进一步加剧危害,危害人体健康[10]。
据分析,被污染海域内的鱼、虾等生物体内的致癌物浓度明显增高。
2.3 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油膜覆盖影响海水复氧,石油分解,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据统计,1 L石油完全氧化达到无害程度,大约需要4万L的溶解氧)[11],引起海洋中大量藻类和微生物死亡,厌氧生物大量繁衍,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2.4 引发海洋赤潮在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区,赤潮的发生概率增加,虽然赤潮发生机理尚无定论,但应考虑石油烃类的影响[12,13]。
研究表明,高浓度石油烃可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低浓度石油烃可产生促进作用[14,15]。
石油污染影响多种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分布、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及浮游植物二甲基硫(DMS)的产生和循环的过程,可以引发赤潮[16]。
渤海赤潮发生重点海域往往也是石油烃高浓度区,主要包括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等沿海水域[17]。
2.5 危害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滨海湿地资源鱼、虾、蟹、龟等一些海洋生物的行为,例如觅食、归巢、交配、迁徙等,都是靠某些烃类来传递信息的;但是油膜分解所产生的某些烃类可能与海洋动物的某些化学信息和化学结构相同或类似,从而影响到这些动物的正常行为。
例如,油污会改变某些鱼类的洄游路线。
海水中油的质量浓度为0.1㎎/L时,孵出的鱼苗大都有缺陷;海洋石油污染使石油黏附在鱼卵和鱼鳃上,使鱼类大量死亡[18]。
中国在近岸海域实施的贻贝监测计划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近岸海域铅、镉、砷、石油烃和滴滴涕在部分贝类体内的残留水平出现超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的现象,其中长江口、广西、莱州湾和渤海湾近岸海域贝类体内的石油烃残留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
许多海鸟也因为翅膀黏附石油而不能飞行或在海中浮游以及食用被石油污染的鱼虾而生病死亡。
3 防治对策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对一个国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为此,应从预防―检测―应急处理等环节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降低海洋的油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1 预防。
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重点应放在污染源的控制上。
首先,要重点控制陆地污染源;其次,要加强对海上船舶排污、石油平台排污和海洋倾废活动的管理。
再次,应大力提高石油的勘探、开采、运输等综合治理的技术,并努力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石油的生产和使用效率,对工业排放进行无害化处理。
另外,石油运输部门要定期对运输设备进行检查,严格实行油轮使用期限制度,在运输设备上逐渐淘汰单壳油轮,改用双壳油轮运输,以减少石油泄露的可能性。
3.2 监测管理。
一方面,加强海洋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形成海洋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和立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治理和保护海洋环境。
要建立健全海洋环境污染的监测、监视系统和溢油监视网系,重点做好石油作业港区(码头)周边水域、主航道经过的海域、海上石油作业海域及海洋倾废的环境监控,及时掌握石油污染状况的信息,监督处理违法行为和环境异常现象;要建立海上执法检察队伍,重视执法检查工作。
3.3 综合治理,加强技术研究。
对海洋石油综合治理应包括石油勘探、开采、运输、加工、贮存、使用、污染治理各个环节,同时还要进行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尽量减少石油的使用。
另外,要重视溢油应急技术和油污染处理技术的开发与产品研制,建立应急机制和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再次,要加强石油运输压舱水排放处理前的石油净化处理;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方法吸油材料和吸油技术等进一步研究,寻找清除石油、回收利用等的新技术,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3.4 加强国际合作,做好监测预警。
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海洋石油污染实行实时动态监控,建立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油污防备和反应系统,加快海洋污染预警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4 结论和展望中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溢油污染具有突发性、严重性、难处理性等特点。
溢油污染会影响光合作用,具有强烈的毒化作用,会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引发海洋赤潮,并危害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滨海湿地资源。
防治海洋石油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1] 陈尧.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及防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11):20-24.[2]郭志平.我国近海面临的石油污染及其防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23(3):269-272.[3]赵云英,杨庆霄.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风化过程[J].海洋环境科学,1997,16(1):45-52.[4]张厚福.石油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5]李言涛.海上溢油的处理与回收[J].海洋湖沼通报,1996,1:73-83.[6] K o J Y, Day J W.A review of ecological impacts of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on coastal ecosystems in theMississippi Delta[J]. Ocean &Coastal Management.2004,47:597-623.[7] Prince R C, Garrett R M, Bare R E, et al. The roles of photo oxid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in long-termweathering of crude and heavy fuel oils[J].Spill Science & Technology Bulletin,2003,8(2):145-156.[8] 贾晓平,林钦,李纯厚,等.南海渔业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污染效应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9]黄韧,杨丰华,程树军.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1,21(4):71-76.[10] Perez-Cadahia B, Lafuente A. Cabaleiro T, et al. Initi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restige oil on humanhealth[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7,33(2),176-185.[11]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与监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12]程振波.渤海饵料生物培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69-75.[13] 王伟杰,吴长江,我国海洋石油污染对渔业的危害及其防治[J].海洋信息,1993,3:25-27.[14] D'A damo R, Pelosi S, Trotta P, et al. Bioaccumulation and biomagnificatio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 in aquatic organisms[J].Marine Chemistry,1997,56(1-2):45-49.[15]张蕾,王修林,韩秀荣,等.石油烃污染物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与模拟[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32(5):804-810.[16]王修林,李克强.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2-113.[17]沈南南,李纯厚,王晓伟.石油污染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06(增刊):95-99.[18] Commendatore M G, Esteves J L. An assessment of oil pollution in the coastal zone of Patagonia,Argentina[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40(5):81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