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合集下载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导生制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作出过重大贡献。

它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

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

有了导生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因而能够教育更多的学生。

2.道尔顿制道尔顿制,又称“契约式教育”,全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Dalton laboratory plan)。

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因此得名。

这一制度的主要措施是:(1)把教室一律改为作业室,作业室按学科分设,室内陈列该科的参考书、图表及实验仪器等,供学生学习使用;(2)废除班级授课制,把各科教学内容制成分学期、分月、分周的作业大纲,规定每学期、每月、每周应完成的各项作业及其进度,由学生根据各科作业大纲自行学习,自行记载成绩表,教师在作业室担任指导者;(3)实行学分制,年级递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

道尔顿制在弥补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程序教学、个别指导教育等曾发生过影响;但它偏重学习学科知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以及德育,在推行时往往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此制在20世纪20年代后曾在一些国家试行,我国的上海、北京、南京、开封等地也进行过实验。

从30年代后,采用此制者就日渐减少。

3.案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全国特级教师霍懋征曾执意教授一个要被送到工读学校的孩子何永山。

在把何永山领进班里之前,她先统一全班的认识并“约法三章”:不轻视他,不提他过去的事,不揭他的短。

教育学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教育学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 (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

依据:一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班级群 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的作用:


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与支持; 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的言行;


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
是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学习单元】Ⅵ 学习内容· 班 主任
第 九 章 班 主 任 工 作 与 班 级 管 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 与作用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


表现: 权威、地位、职权等构成的职权影响 力; 个性条件构成的个性影响力。它取决 于: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 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控 制自己的能力。 依据: 组织法规和群体规范,包括国家的教

班级管理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 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 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有章可循, 有条不紊,以避免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学习单元】
第 九 章 班 主 任 工 作 与 班 级 管 理

Ⅲ 学习时
数:

4学时。 其中:

理论知识的
文本学习2
学时;

活动、讨论
或辩论教学
2学时;
【学习单元】
第 九 章 班 主 任 工 作 与 班 级 管 理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new)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new)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1).松散阶段 (2).合作阶段 (3).形成阶段 (4).优化发展阶段
1.班级组织设计
2.指导班级建设 专制型 放任型 民主型 案例:当班委选举出现异常时
二、班级制度管理
(一)成文的制度
(二)非成文的制度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


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 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 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意义: 首先,班级是学习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 组织 其次,班级组织是学生交往的基本场所,是 学生生长的重要环境 再次,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是实现学校管 理整体效益的基础。
第一个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第二个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
的矛盾阶段 第三个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对待非正式组织的策略: 1.分析利弊,防止极端; 2.合理利用,正确引导; 3.主动联系,加强沟通; 4.因势利导,促进转化。
1.对优秀学生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1)正确看待 (2)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严格要求 (3)加强对优秀学生的自我教育
2.对有特殊才能学生的教育策略与技巧
3.对落后学生的教育策略与技巧 (1)寻找发展落后的原因
(2)热爱、关心、尊重、信任落后学生
(3)对落后学生的要求要灵活
一、了解学生的策略与技巧
(一)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 1.学科学习活动 2.班集体活动 3.学生在校的独立活动 4.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反映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教育术语解释1.班级组织: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二、选择题1.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 A )A.“道尔顿制”B.特朗普制C.协同教学D.巴达维亚法2.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是( ACD )A.班主任B.家长C.学生D.教师3.班级组织除了具有社会一般组织的共性之外,还是一种( B )组织,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成长和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场所A.强制性B.教育性C.思想性D.松散性4.现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ABCD)四个方面A.组织建设B.制度管理C.教学管理D.活动管理三、辨析题1.在任何时候,班主任都是班级的中心角色。

参考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的中心角色,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班主任的中心角色也在变换。

如在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中,班主任或教师可能是参谋,也可能是一般的参与者;在某些教学活动或课余文化、体育活动中,班主任或教师则可能完全是充当学生的角色。

因此,班主任一方面要强化角色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和义务;同时还要善于转换角色,不以教育者自居,发扬教育民主,做到教学相长。

2.班主任受学校和校长的委托,担任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因此,班主任在行使其领导职能时,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工作效果会更好一些。

参考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班主任受学校和校长的委托,担任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由于领导对象的特殊性,班主任在行使其领导职能时,如果不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工作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因此,班主任在领导班委会工作时切忌成为班委会议的主持者和班委会工作计划的包办者,而应把班委会视为自己工作的最得力助手、最实在的核心层。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

二、班级组织的形成
• 班级组织的发育一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1、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其特点为:首 先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缺乏充分交往;其次群体 没有形成大家认同并愿意遵守的行为规范;第 三群体意识差,聚合力弱。 • 2、 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 3、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三、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 • • • • 1、 2、 3、 4、 5、 主动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 有较强的人格魅力; 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讨 论
假如您是班主任,您会如何开展 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
•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 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班级教学管理 的内容包括: • 1、 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 2、 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 3、 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 4、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班级活动管理
• 班级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活动方式分有课 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按活动内容分有思想品德 教育活动、文化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 动、劳动活动、游戏活动、综合活动等;按活 动的目的分有目标内化活动、建设舆论活动、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活动、 培养自觉遵守纪律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活动等。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
• • • • • • • • • • (一)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2、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二)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 促进发展功能。 2、 满足需求的功能 3、 诊断功能 4、 矫正功能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第7章 课堂教学——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圣才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第7章 课堂教学——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圣才

第7章课堂教学1.名词解释:(1)教学答:教学是指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

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培养世界观、审美、劳动等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③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教学不仅在促进个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讲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设计答: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它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去完成目标,并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有所不同,但实质性内容完全一致,都包括教学目的、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是:①学习需要分析;②学习(教学)内容分析;③学习者分析;④学习(教学)目标的阐明;⑤教学策略的制定;⑥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编制;⑦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3)教学目标答: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在西方,一般将教学目标区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两种。

前者为准备受教育者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后者为使学生掌握从事上述各项活动时所需的活动工具、行为方法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

按照教学活动的需要,可从总目标依次分化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不同的系列。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4篇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4篇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4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1篇为了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录取工作结束后,成教部首先选派班主任并组建班委会,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组成。

第一条班委会成员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组织同学学习维护教学秩序,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条授课期间每学科结束后,都要召开班委会,掌握班级情况,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树立奉献精神和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和加强班级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要经常组织班级同学,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尊师爱校,团结互助,树立文明形象,搞好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条组织同学努力学好各科课程,刻苦钻研,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不断提高班级同学的自学能力,提高班级同学的出勤率。

第五条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感召力,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

第六条班主任在授课期间,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务,每天都要深入班级,点名签到、填报学员出勤情况。

每期授课结束后,要对班级情况作出总结,按学院出勤情况如实上报成教部。

第七条对缺课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准正常考试和补考,需补课后,再进行补考。

第八条班主任要认真执行学院的各项规定制度,关心热爱学员,深入班级与学员谈话,了解和掌握学员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和解决班级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九条班主任在授课结束后,积极组织和指导班级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培养学员热爱学校、互相帮助、增强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紧张有序、生活活泼的氛围。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2篇今年我继续担任了初一210班班主任工作。

转眼间接手这个班快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过许多困惑,遇到过很多不明白、不知该怎样处理的问题。

但是,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在责任心的推动下,我解决了各种矛盾,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教育学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教育学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自身对班级施行无条件的管理,严格监督学生执行教师所

提出的要求。

民主型: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
工 作
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

放任型: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

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

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的言行;

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
是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学习单元】Ⅵ 学习内容·班
主任

九 章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 与作用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任 工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

他们的做法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他们的观点是否都是可取的?
……
【学习单元】


Ⅴ 案例分享


讨论:

谈谈你对班主任工作的看法。
任 工 作
你对班主任被学生家长打死的事件如 何看待?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
班 级
班主任要“哄”着学生吗?

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风?

表现:

权威、地位、职权等构成的职权影响

力;

个性条件构成的个性影响力。它取决

于: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

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控
制自己的能力。

第九讲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讲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 组织
班级管理内容 班主任工作
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的概念 班级组织的发育
班级组织的结构
班级组织的特点
班级组织的功能
夸美纽斯提出了 “一个教师同时教很多学生是可能的” 的假设。并对课堂教学的课程、时空模式、 班级组织等进行了界定。
班级组织的概念
• 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
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
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
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
活动的基层组织,又是学生生活开展活动
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 本单位。
• 班级的基本成员是班主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和学生,
班级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来达到预定
的教育目标。
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比较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 技能; •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功能; 满足需求功能; 诊断功能; 矫正功能。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 • • • • 主动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 有较强的人格魅力; 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第九讲
班级管理 与班主任工作
学习目标
• 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 理解班级组织的基本属性及特点,分析班 级组织的功能。 • 了解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 和活动管理的内容。
学习目标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ppt课件
19世纪70年代,为改变班级教学整齐划一的状况,适应个别差异 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运动活跃起来。
道尔顿制:班级被打乱,教师不再系统讲授教材,只指定一些 参考书并布置一些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然后向教师送交作业。
特朗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 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
第一节 班级组织
班级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 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 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 而自然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强调的是情感的沟通和非正式的互动与 交往,它的行为方式是比较松散的、非规范性的。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
协同教学:将儿童按不同学科分为大组与小组,视不同学科的 性质,使学生团体具有弹性。大组可以采取讲课式的同步教学,小 组就可以彻底地实施个别教学。
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比较
个别教学
班级教学
师生 关系
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 系,难以形成学生集体。
教师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班级成 员的人数相对固定,学生在集体中 学习。
美国
24.5
24.5
17.2
17.2
英国
26.8
21.0
22.2
15.5
日本
40.0
40.0
/
/
法国
22.5
24.3
16.0
14.9
德国
27.4
27.0
23.3
19.2
苏联
40.0
35.0
/
/
韩国
57.0
54.0

《教育学基础》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ppt课件

《教育学基础》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ppt课件

7
二 班级组织的发育
第一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第二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 段 第三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ppt课件
8
三 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ppt课件
9
四 班级组织的特点
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ppt课件
18
四 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是班级群体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有目
的地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实现的相互配合的动作系统。
其基本特点是:第一、班级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第
二、班级活动目的的一致产生了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与规范;第三、班级活动的时空具有一致性;第四、
ppt课件
4
(二)班级组织的改造
班级教学替代了数百年以来主要的教学 方式——个别教学,登上了近代教学方式的舞台, 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到了19世纪 70年代,这种班级教学开始遭到批判。适应个别 差异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运动就以美国为中心 开始活跃起来。
ppt课件
5
比较著名的有: “道尔顿制”(Dalton PIan) “巴达维亚法” 特朗普制(Trum PIan) 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
能 3 . 指导社会行为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 .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ppt课件
11
(二)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 . 促进发展功能 2 .满足需求的功能 3 .诊断功能 4 .矫正功能
ppt课件
12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 工作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
• •
三 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全班负责的角色, 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全班负责的角色, 即班干部;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第三层是对自身的 即班干部;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 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非正式组织有4种类型:一积极型;二娱乐型;三消极型; 非正式组织有4种类型:一积极型;二娱乐型;三消极型;四破坏型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四 班级组织的特点
• (一)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发展 • (二)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 面对面的互动 • (三)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 之间的纽带 • (四)班级组织中的师与生交往时全面的 和多方面的 • (五)班主任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使班级活 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对偶角色。 班级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对偶角色。同时角色的多重性是班 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学生的额角色转换, 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学生的额角色转换,要求班主任和教 师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教育,引导,评价学生, 师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教育,引导,评价学生,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组 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 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 班主任或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 班主任或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班主任或教 师的中心角色也在变换。因此,班主任与教师一方面要强化角色意识, 师的中心角色也在变换。因此,班主任与教师一方面要强化角色意识, 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和义务;同时还要善于转换角色, 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和义务;同时还要善于转换角色,不以教育 者自居。 者自居。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三)班级建设
1.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 1.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 2.培养班级干部 2.培养班级干部 3.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3.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4.教室布置干净、整洁 4.教室布置干净、整洁 5.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5.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三、 班主任工作方法
(一)思想问题要积极疏导
历史轶事:秦桧的一个孙子一次与朋友同 游西湖,游到岳飞庙,看到呈跪态的秦桧 夫妇塑像为千夫所指为万人唾骂的情景, 不禁吟出两句诗:“ 不禁吟出两句诗:“人自宋后少名桧,我 到坟前愧姓秦。” 到坟前愧姓秦。” 对关系到青少年人生航向的大是大非问题, 不可掉以轻心,不可当作趣闻轶事一笑了 之,置之脑后,也不能知难而退, 之,置之脑后,也不能知难而退,要掌握政 策。
(二)雏形阶段: 雏形阶段:
学生之间在不断接触与探询中,彼此之间有了 初步的了解,逐渐摆脱了防范和拘谨而进入到比 较坦然地表现自我的状态,而且经过自由组合在 班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小的非正式群体。这时,班 主任已经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个体表现出来 的不同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兴趣 倾向等。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采到任命和推 举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一支能主动协助班主任开 展工作的班干部队伍,并指导班干部制定切合这 个班实际的班集体目标、工作计划、班纪班规, 开展各种活动,班集体舆论氛围随之初步形成。
班主任的态度: 班主任的态度:
班主任要以发展的眼光教育、引导 和评价学生,发挥每一个学生在班级 中的作用。 班主任要一方面要强化角色意识, 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和义务,同 时还要着善于转换角色,不以教育者 自居,发扬教育民主,做到教学相长。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 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信 息沟通是班级组织的神经系统,没有 信息沟通,班级组织就没有活力。 班级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信 息具有复杂性,有的信息可能对学生 是有益的,有的信息可能是有害的。

教育学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培养集体意识,使班集体中的全体成员能够自觉按照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友好合作、乐于助人、平等交往、相互团结,形成和发展热爱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具有组织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勇于批判错误舆论,善于坚持正确意见,敏于接受新生事物,进取开拓的集体主义自决能力。 培养公民意识,使集体强每个成员自觉地意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扮演好不同的成员角色,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二、班级组织的发育
班级组织的发育一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其特点为:首先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缺乏充分交往;其次群体没有形成大家认同并愿意遵守的行为规范;第三群体意识差,聚合力弱。 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 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是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组织的角色结构:角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 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 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 组织的规模 国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在50人左右。 小班化”是班级组织规模改革的趋势。
添加标题
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添加标题
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添加标题
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9、班级管理

9、班级管理

2、班级管理的特点 (1)指向性:是指作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未来结果的目 标,总是指向一定方向,它为组织或个人指明了奋斗 的方向,展现出预想的前景。 (2)社会性:指班级是一个社会组织,它是整个社会系 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要受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3)层次性:是指班级体作为一个团队其目标的实现需 要多个层次目标的实现,班集管理目标是班级建设的 方向和标准,是比较抽象纲领性的目标,必须将目标 分解为各个层次的子目标,才能实现总目标。 (4)可行性:是指班级管理的目标是班级学习和发展的 方向,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有效果。 (5)集体性:指班集体本身由许多个体共同组成的,这 就决定了班级管理的目标不仅要考虑班级自身发展, 同时更应该兼顾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和需要。
(三)班级的功能
5、规范功能:规范场 • 依循性; • 简约性:信息的传递 • 排它性; • 冲突性:与独立性的冲突
(四)班级的特点 1、学习性(自我学习、自我管理); 2、依赖性(学生关键期、教师指导者); 3、教育性(学校影响、社会影响的转换器); 4、社会性(社会组织模式中习得社会关系)。
(三)班级的功能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请你描述你曾经所在的 最好的\最差的\印象最深 的班级。
(三)班级的功能
1、教学功能: (1)同一性; (2)时限性; (3)程序性; (4)互动性; (5)周期性
(三)班级的功能
2、教育功能: • 集体教育; • 社会教育; • 人格教育; • 规范教育; • 心理指导。
• 案例1:班上有个王晨晨,经常上课钟响了,还看不到人影, 我得到处寻找。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还存在着不安全隐患, 让我感到很头疼。在跟语文老师、家长、校长全方位商讨后, 决定对他严格看管,并告诉他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地方不能 去,做错事马上帮他纠正,并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准备学习用品, 怎么学习。平时用良好班风影响他,教他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 渐渐地他的行为规范多了,再也不到处乱跑了,学习有些进步。 那天我在上思品课,他高举小手回答一个问题说:“爸爸妈妈 疼我,我要乖,做个好孩子,认真学习,要考100分。”我听 了很震惊,也很感动。这是一棵懵懵懂懂的幼苗,还须我辛勤 地浇灌与呵护,我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织的形成
2、团体要求及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个人认可了班级,努力寻求在班级中的角色定位
分三个时期: 1)师生矛盾时期:希望得到班主任、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应培养起骨干作用的班干部队伍 2)班主任、教师、学生之间的矛盾:班干部管理班级,注意 力转向班干部的决定和作法,所开展活动的内容。 3)学生团体之间的矛盾:形成班干部为中心的群体,小团体 支持或反对班干部。
(二)班级组织的的角色结构
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角色具有多重性。 教师应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教育、引导、评价学生;要善于转换角色。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是单一性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渠道是复 杂的(与学校、与其他班级、与家庭、与社会)。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50-60人,国外25人左右)
过大的班级规模具有其不适应性: 不适应现代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趋势 不适应现代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不适应现代教育开放的潮流
第一节 班级组织
四 班级组织的特点
(一)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二)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教育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一 班级组织的概念 (一)班级组织概念的历史考察
最早是个别教学,
中世纪末,将相同年龄和相近知识经验的学生组织起来 施教
17世纪,夸美扭斯 “班级授课制”
贝尔 “导生制”(P277) 19世纪之后,凯洛夫:分科课程论 教师主导论 课堂教 学的原则、环节
(二)班级个别指导对班主任的要求

班级个别指导

二、
学业不良及其指导
关于学业不良的界定,大体可分为三种:
1
学业未达到规定的学习标准或期望水平,主要依 据具体教育目标实现或课程标准达到的程度来判断; 以“低学力”,即学生实际的学力测查结果低于 根据智力测验结果所推断的可能水平;
2
3
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潜能,因身心障碍而导 致的学业迟滞。
班主任工作
三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其基本特点是: (1)以共同利益、爱好或观点一致为基础,以感情 为纽带; (2)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
(3)在群体内可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
(4)有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5)有内部不成文的奖惩规范或方式; (6)具有自卫性和排他性。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一 班级组织的概念
(二)班级组织的改造 20世纪50-60年代,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改革尝试。
目标是: (1)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 活动形式; (2)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 (3)寻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特普郎制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与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采用
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 扮演的主要角色
教育者
组织者
指导者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
(一)创造性地规划班级发展目标
(二)合理地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地位
(三)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四)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建构一个由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选择性的课外活动、创造性的社会实 践活动有机结合的共同活动体系。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核心 (一)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应使学生学习目标共有——学习内容的价值共有——合作性的学习观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需要建立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合作
(三)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认可教师群体 以班长或学习委员、科代表为骨干的教学沟通系统 以学习小组长为中心的执行系统
个性化 功能
第一节 班级组织

1. 2. 3. 4.
1. 2. 3. 4.
班级组织的功能
(一)社会化功能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社会价值观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行为规范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社会角色
促进发展功能:知识及认知、情感、兴趣态度、社会技能 满足需要功能:归属感、依存感等 满足需要功能 诊断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诊断功能 矫正功能:改正不足 矫正功能
灵活的时间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 协同教学:大组采取讲课式的同步教学;小组彻底实施个别教学。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一 班级组织的概念 (三)班级组织概念的界定
含义:所谓班,指的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 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 工作的基本单位。
定义(见P281):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 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 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班级的基本成员是班主任、教师和学生 班级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四 四、班级人际冲突的预防与协调
(1)采用范例法、模拟法、后果展示法、自我 评价法、移情法等方法、策略,防止班级日常生 活中冲突的发生;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四 四、班级人际冲突的预防与协调
(2)通过程序控制、规范控制、责任控制、 时间控制、应变控制、评价控制等手段,防止 班级活动中冲突的发生;
第三节
第一节 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的形成
3、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分两个时期: 1)学生团体与学生团体的矛盾期:注意力为如何在班级中发 挥作用——替代现有班干部,争夺统帅权 2)个性矛盾期:自觉遵守班组规范,谋求自我实现。
第一节 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班级组织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
班级个别指导

二、
学业不良及其指导
解决学业不良的方法:
第一,激活学习动机。 第二,消除厌学情绪。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第五,改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人际互动。
班级个别指导

三、
品行不良的预防与矫治
一旦不良品行已经发生,就 这种分析包括以上陈述的 要正视既成的现实,然后采取有 矫治是否有效,需要对 矫治不良行为的策略甚 效方式,包括观察事情发生的场 各种主客观原因和行为发生的 学生随后的日常行为进行持 景、把握事情发生的准确时间、 直接诱因的分析。 多,如强化(或消弱) 续观察。 耐心倾听当事者的自我陈述等, 处罚、示范、创设情景等。
(二)个体化功能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优点:对学生来说,良好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长的熔炉; 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主要工作有:
(一)班级组织的设计(分班的依据)
依据两方面因素: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2、 班级群体现有发展水平。 衡量标准: 1、目标导向的积极性与成员对目标的内化水平; 2、健康舆论对集体的整合性与对成员的参照水平; 3、人际关系的民主平等性与成员的归属感水平; 4、共同活动动机、目的、价值的中介性与成员对活动的积极性; 5、管理与自我管理机构的完善性与成员的自主、自觉水平; 6、班级成员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正式组织:班级组织 非正式组织(自发形成的小团体):
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 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有四种类型:积极型、娱乐型、消极型、破坏型。
二者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第一节 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的结构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一 班级组织的概念
(二)班级组织的改造 19世纪70年代,班级授课制开始遭到批判。
1、道尔顿制 :学习者自定学习步调;依据儿童学习各科 的难易程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 2、哈利斯 “圣路易编制法” :根据儿童的能力在短期 内升级 3 、1898年, “巴达维亚法” :把同步教学与个别教学 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节 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的形成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分两个时期: 1)对新的环境或多或少存有疑虑—拘谨,试着与新伙伴交往 2)小团体形成—获得一定安心,努力建立稳定的新伙伴关系 特点: 群体成员彼此缺乏充分交往 还未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 群体意识差,聚合力弱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三)是班级的领导者
明确自己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在教育的同时行使管理和育人之职 班主任要经常找机会接触班级成员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一)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四)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一、
班级群体的发展
班级群体的发展水平主要从几个方面得到反映: (1)共同的群体意识; (2)一定的群体规范; (3)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目标; (4)群体成员之间自主交往与互动的程度。
二、
班集体的培养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规范 (三)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动机、兴趣、情趣、意志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 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活动管理
(一)班级活动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