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3.结合时事热点,引入新课。例如:“同学们,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这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何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详细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2.培养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3.通过分析我国在国际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国际事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问题导向: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了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历史地图、时间轴、视频资料等,生动展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结合时事热点,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关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例如,通过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及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例如:“为什么世界会走向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对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影响?”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0: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0: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重点: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启发学生思考: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是什么?欧共体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欧共体的成立对欧洲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欧共体的成立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产物。

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要求改变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同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西欧的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年3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总称《罗马条约》。

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欧共体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正朝着政治一体化发展,努力在国际上步调一致,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性质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及其形成背景,掌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表现;
2.了解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特别是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初步形成;
3.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2.讲述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分析多极化趋势初步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3.阐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4.结合现实案例,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趋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史料教学,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讨论:
1.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讨论我国在这一背景下应如何应对;
2.探讨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结合现实案例,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
讨论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与形成背景;
-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及多极化趋势的初步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多极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请学生从以下三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深入思考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在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如何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2.方法方面:强调史料教学、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原因和发展过程。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亮点四:反思与评价,促进持续发展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他们的归纳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5.亮点五:作业小结,巩固知识与能力
本节课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撰写课后心得,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4.反思与评价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运用专业术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划分学习小组,明确讨论主题和任务。
2.引导学生围绕讨论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提取关键信息。
3.组织小组内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阅读教材法,激发法、思考分析,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教案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回顾前课】【导入新课】材料一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材料二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标要求】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合作学习的“创设情境—目标显示—自学尝试—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总结评价”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探索各个主要国家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策,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二、教学重点、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影响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创设情境—目标显示—自学尝试—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总结评价”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教学前寻找各种视频、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探究。

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精忠报国》渲染气氛破题:(2分钟)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现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即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即国际格局多极化,是指对国际关系有主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国际关系结构。

学生分组:类型组别组长收集史料研读史料总结整理发言人第一组(美国)1人6人6人2人1人第二组(法国)1人6人6人2人1人第三组(日本)1人6人6人2人1人第四组(苏联)1人6人6人2人1人第五组(中国)1人6人6人2人1人类型组别组长收集史料研读史料总结整理发言人第一组(美国)1人6人6人2人1人第二组(法国)1人6人6人2人1人第三组(日本)1人6人6人2人1人第四组(苏联)1人6人6人2人1人第五组(中国)1人6人6人2人1人过渡:下面我们分成五个小组,分别代表美国、日本、法国、苏联、中国,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国家内的合法公民了,我们一起来研究几个政治经济集团。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备课资料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备课资料优质课教案

第九单元第2课世界多极趋势的出现一、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欧洲一体的具体进程、日本的崛起过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②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出现了多极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2、过程与方法:②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辨证关系原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③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和全球经济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

三、重点难点重点——世界多极趋势出现的原因与表现难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格局的关系四、教模式或方法合作探究五、教准备教师生黑板粉笔实物投影仪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六、教材教法分析(一)本课的中心问题是世界多极趋势出现的原因和表现,主要解答以下两个问题:1、你认为西欧建立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引导:从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和思想流方面分析探究。

2、世界多极趋势是怎样出现的?引导:从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的迅速壮大和美苏实力的衰落两条线索回答,最后归纳到新兴力量对两极世界构成巨大冲击,得出多极趋势出现的结论。

(二)如何处好时间紧,内容多的问题: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对历史说是十分宝贵的,每周三课时的有限时间里必须完成上头计划的教任务,很是捉襟见肘,因此课堂教是关键,怎样处?一句话,该放手的要放手,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重点,紧紧围绕重点展开教,重点在哪里?重点在课程标准里。

课堂教要处好知识传授和方法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做到立足知识,注重方法,潜移默,最终体现出教目标,体现出新课程念。

七、本课教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教新课1、走向联合的欧洲师:同们,大家想一想,欧洲怎么就能联合起啦?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燃起战火的,欧洲国家像法德、英德矛盾应该很深的,可以说是世仇啊,怎么就能联合起呢?请同们仔细阅读这一目内容,告诉我为什么?生:阅读后回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案

必修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合作学习的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创设情境—自学尝试—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总结评价”法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出示两组图片第一组:雅尔塔会议三巨头、肯尼迪与赫鲁晓夫角力的漫画第二组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新干线、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进一步认识“冷战”对战后两极格局背景下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对比前一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组图片反映了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入课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指出欧共体的出现,日本的经济腾飞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的振兴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就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多媒体显示: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材料二: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舒曼计划》(1950年)材料三:“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学生阅读教材导言和相关正文的内容,并分析以上的材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作业质量。
4.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应把握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际合作意识。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其特点;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世界多极化的背景、发展过程、主要特点及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2.选择一个与世界多极化相关的历史事件,分析该事件对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影响,要求不少于300字。
3.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思考题,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
2.强调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4.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难点: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各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世界多极化的过程。
(2)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世界多极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c.如何看待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每组撰写一份讨论报告,要求不少于1000字,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关于世界多极化的相关书籍或文章,如《世界多极化:理论、政策与实践》等,要求学生撰写一篇阅读心得,不少于500字,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列举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大国和地区,并简要分析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根据教材内容,简述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3.结合时事政治案例,分析多极化背景下的大国关系。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将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
1.世界多极化的定义和特点,如多极化格局下各大国和地区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等。
2.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从冷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哪些变化。
3.多极化趋势在国际事务中的体现,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竞争。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图表和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和参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合作、尊重差异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使学生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到自豪,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2.利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世界多极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选取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多极化趋势的力量,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针对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原因、主要表现、影响等方面。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指出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强调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关注国际事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3.设计一道关于世界多极化的选择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一个与多极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简短报告。报告应包括事件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
4.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当前国际格局,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分析当前国际格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并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
2.请学生收集有关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影响的资料,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整理成一份300字左右的资料汇编,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2.学生在分析多极化趋势表现及影响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学生在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政策影响的认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度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度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考点同步解读1.简述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2.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分析(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

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

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

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核心素养聚焦1.以建立欧洲联合的方式解决法德两国矛盾为例,对现代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热点,如:巴以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提出解决意见。

2.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资料的印证。

4.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在案例的呈现方式上,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同时,我还设计了一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包括: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将以一个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具体包括:
1.展示一张世界地图,标出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竞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我将运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
1.通过展示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与协作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产生和发展。
2.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如美苏冷战、日本崛起、欧洲一体化等,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
1.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
2.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4.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现实中的世界多极化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7: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7: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本课概述】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通过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走向,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规律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

(2)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3)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过程与方法(1)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2)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什么叫世界格局?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对国际形势带来了什么影响?多媒体显示:材料一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材料二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国家朝鲜战争伊拉克战争苏俄支持中朝作战反对中国遭受侵略,抗美援朝反对日本成为战争的大后方提供经济支持法国、德国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反对英国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参加对伊拉克作战问题探究:(1)在表格中填写各国对两场战争的态度。

(2)四张图片和各国对两场战争态度的不同表明了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师生共同完成上述表格。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短文,字数不限。
2.学生作业完成: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作业,加深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为我国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其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影响。
2.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观点,培养其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如苏联解体、美国911事件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
2.创设模拟联合国会议等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讨论国际热点问题,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地图、时间轴等,生动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概念。
在案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使学生了解到美苏两极格局下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对抗。接着,我通过展示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关注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中国、欧盟、日本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多极化趋势的产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9: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9: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欧洲共同体、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

2.技能: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运用: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

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力量的壮大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走向联合的原因【合作探究】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1)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

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邱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

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26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_教学设计_教案_5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26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_教学设计_教案_5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冷战的影响。

在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从而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影响(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西欧国家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2)在政治上,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控制,使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受到严重削弱。

(3)西欧的联合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随之发生变化,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 教学重点/难点三、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的影响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四、新兴力量的崛起(1)西欧联合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在经济得以恢复的基础上,为维护其经济发展与稳定而产生的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2)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表明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欧盟是欧共体的发展,它成立于1993年,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不结盟运动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组织。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态度、方法、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讲解为主,结合历史事件和实例,阐述多极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2.重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以及随后多极化趋势的萌发和加强。
3.讨论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如中美关系、欧洲一体化进程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多极化现象。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如机遇与挑战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案例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这对高中生的历史观念和视野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多极化概念、掌握多极化发展历程,并培养其分析和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如毛泽东、邓小平等,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增强对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2.强调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标要求1.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了解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

2.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

3.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4.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1、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3、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由两极格局形成,以及两极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导入本课。

教学:对两极格局造成动摇的主要因素有:美苏长期的较量导致国家力量的消耗和相对衰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出现均衡化趋势,美国主要盟国(西欧、日本等)向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公平合理的国际权利日益加强团结,共同反对大国强权政治(不结盟运动)。

对于两极格局之下出现的多极政治力量,可以作如下理解:①多极政治力量的出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欧洲走向联合,还是日本的经济崛起,乃至于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大国政治的联合斗争,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②两极格局下出现的多极政治力量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较强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而它们又都致力于经济实力的壮大,因此发展经济力量成为其共性特征。

③多极政治力量的出现主要包括欧洲、日本迅速崛起的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与美国经济实力差距的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且走向联合,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原因①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

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

这种思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

近、现代欧洲历史上众多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丘吉尔等等,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后,欧洲最终丧失了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欧洲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实现一体,才能够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

于是,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②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因此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满。

加之美苏在欧洲的尖锐对峙,使得欧洲的自身安全常处于无法保障的境地。

因此,要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之间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③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④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经济联系也较密切;西欧各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

(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过程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的总部在布鲁塞尔。

1975年,共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80年代之后,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3)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改善和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

二、迅速兴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1、条件:思考: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哪些?补充、归纳:(1)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彻底清除了日本的封建因素,使日本经济结构中的封建性、军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经济结构不再是对外侵略的温床,迈进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行列,实现政治民主化,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美国处于冷战需要,对日本大力扶植。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3)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4)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6)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2、表现:1955,超过战前水平,;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3、影响: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1、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中国49-53经济恢复53-56三大改造,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56-66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66-76十年文革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与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受挫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走过照搬苏联模式的弯路,从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经过20余年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增强,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战略平衡中,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世界分裂为两大对峙阵营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2)目的: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3)倡导者: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4)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5)政策:不结盟、非集团6)首要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7)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8)影响: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结战后世界多种力量的兴起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四、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1、亚非会议最重要的意义是()A、支持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促进了亚非国家的经济发展C、维护了世界和平D、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2、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在()A、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D、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3、法国和德国开始走向和解的重要步骤是()A、“舒曼计划”的提出B、共同加入“北约”集团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4、“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A、美国有能力来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B、美使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一去不复返5、18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不包括()A、法国和意大利B、荷兰和比利时C、卢森堡和民主德国D、英国和爱尔兰6、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是()A、都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B、都受益于朝鲜战争C、政府都实现了一系列社会改革D、都经历了高速发展7、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A、苏联的威胁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第三世界的崛起D、美国的经济滞胀9、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A、与美国抗衡B、与苏联抗衡C、保证自己安全D、维护世界安全10、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A、万隆会议的召开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七十七过集团”的兴起D、新中国的成立二、非选择题11、阅读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由“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有关内容:┅┅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而不管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和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

根据材料和有关史实分析,第三世界崛起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第三世界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D5、D6、B7、C8、B9、C 10、B二、非选择题11、答:(1)原因:战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刚刚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以维护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

(2)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不再是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舞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3)影响:政治上提高了第三世界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经济上通过联合与斗争,加快了自身经济发展;同时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12、答:(1)变化:由战后的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关系,到七八十年代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和同盟关系。

(2)原因:日本经济实力迅速的增强,要求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美国在世界上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