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什么是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什么是数学建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学建模的主要方法。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了解数学建模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对数学建模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课程设计需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建模的魅力。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二、教学内容1. 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介绍数学建模的定义、意义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学建模简介2. 数学建模方法:讲解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基本建模方法,以及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等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学建模方法3. 数据分析与处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掌握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分析与处理4. 数学建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设计完整版精品课件
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设计完整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建模》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线性规划”,内容包括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以及应用举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2. 能够运用图解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及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及图解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如工厂生产安排、物流配送等,引出线性规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及数学模型。
(2)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及求解步骤。
3. 例题讲解:以工厂生产问题为例,讲解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线性规划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线性规划2. 内容:(1)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2)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3)线性规划的图解法(4)实际应用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max z = 2x + 3ys.t.x + y ≤ 42x + y ≤ 6x ≥ 0, y ≥ 0(2)讨论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答案:(1)max z = 7x = 2, y = 3(2)见教材第五章第三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了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拓展延伸:(1)研究线性规划的其他求解方法,如单纯形法、内点法等。
(2)探讨线性规划在经济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应用。
(3)了解非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求解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
数学建模教案设计
数学建模教案设计第一章:数学建模概述1.1 数学建模的定义与意义1.2 数学建模的方法与步骤1.3 数学建模的应用领域1.4 数学建模的基本技能要求第二章:数学建模的基本技能2.1 数学符号与表达式的应用2.2 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分析2.3 数学模型的求解与优化2.4 数学建模软件的使用技巧第三章:数学建模实例解析3.1 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与求解3.2 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与求解3.3 微分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求解3.4 差分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求解第四章:数学建模竞赛与实践4.1 数学建模竞赛的类型与规则4.2 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与策略4.3 数学建模竞赛的案例分析4.4 数学建模实践项目的选择与实施第五章: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2 数学建模在工程学中的应用5.3 数学建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5.4 数学建模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第六章:数学建模的软件工具6.1 MATLAB 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6.2 Python 编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6.3 R 语言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6.4 MAThematica 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第七章:数学建模的策略与技巧7.1 构建数学模型的策略7.2 模型求解的技巧与方法7.3 模型验证与误差分析7.4 模型优化与调整策略第八章:数学建模竞赛案例分析8.1 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经典案例8.2 数学建模竞赛案例的解析与评价8.3 数学建模竞赛案例的启示与建议8.4 数学建模竞赛案例的实践与反思第九章:数学建模在科研中的应用9.1 数学建模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9.2 数学建模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9.4 数学建模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第十章:数学建模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数学建模与的融合10.2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建模10.3 数学建模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10.4 数学建模在其他领域的创新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学建模的定义与意义重点: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掌握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建模课教学设计
数学建模课教学设计在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下是一个针对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课程背景分析1.1 课程目标数学建模课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技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1.2 学生特点在进行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数学基础等方面因素。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教学内容安排2.1 理论知识讲解在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包括建模的概念、建模的基本步骤、常用的数学建模方法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建模的整体认识。
2.2 实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除了理论知识讲解外,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设计中还需要包括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环节。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3 小组合作与讨论数学建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与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解决给定的数学建模问题。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3.1 定期测验与考核为了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定期测验与考核环节。
通过考核,可以评估学生对数学建模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2 作业批改与评价学生的作业是了解他们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作业批改与评价环节,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反思与优化在进行数学建模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学什么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学什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3. 掌握数学软件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求解。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发现能力,能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假设和简化。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2.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敢于挑战困难,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识到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在数学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运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介绍数学建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步骤,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整体框架。
2. 数学建模方法:学习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数学建模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数学软件应用:学习数学建模软件(如MATLAB、Lingo等)的基本操作,掌握软件在数据处理、模型求解等方面的应用。
4.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数学建模案例,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建模》课程教案
《数学建模》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数学建模》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图与网络模型的建立、整数规划模型的建立以及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性规划、图与网络、整数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线性规划、图与网络、整数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 教学重点: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工厂生产安排的问题为例,引入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2. 知识点讲解:(1)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讲解目标函数的设定、约束条件的确定以及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形式。
(2)图与网络模型的建立:讲解图的概念、图的表示方法以及网络模型的建立。
(3)整数规划模型的建立:讲解整数规划的概念和建立方法。
(4)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讲解非线性规划的概念和建立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模型建立和求解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线性规划模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标准形式2. 图与网络模型:图的概念图的表示方法网络模型的建立3. 整数规划模型:整数规划的概念整数规划的建立方法4. 非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的概念非线性规划的建立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给定的条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
(2)根据给定的条件,建立图与网络模型,并求解。
(3)根据给定的条件,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并求解。
(4)根据给定的条件,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
2. 答案:(1)线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为:Z = 2x + 3y,约束条件为:x + y ≤ 6,2x + y ≤ 8,x ≥ 0,y ≥ 0。
数学建模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数学建模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课程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适用对象:理工科专业学生二、课程内容1. 基本概念与理论(1)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2)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3)数学建模的常用软件2. 数理方法(1)线性代数(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微分方程3. 案例分析(1)实际问题背景介绍(2)数学模型建立(3)模型求解与分析(4)模型验证与应用4. 实践与作业(1)课程实验(2)课程设计(3)课后作业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思路和方法。
3. 实践操作法: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混合式教学法: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2. 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教学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3. 实验室:提供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 校外资源:与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等,占总成绩的20%。
3. 课程设计成绩:包括设计报告、设计答辩等,占总成绩的30%。
4.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笔试、口试等,占总成绩的20%。
六、课程实施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2. 教学组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 教学评价: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学生辅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建模课程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数学建模二、课程背景数学建模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求解模型,从而为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开设此课程。
三、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内容1. 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 常用数学模型及其应用3. 数值计算和计算机编程4. 数学软件的使用5. 案例分析6. 实践项目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32课时2. 实践教学:32课时3. 总课时:64课时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技巧;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践项目成绩(40%):根据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定;3. 期末考试(20%):考察学生对数学建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数学建模》2. 参考资料:-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MATLAB数值计算与编程》- 《数学软件使用指南》九、课程特色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 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 跟踪科技发展动态,关注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十、课程预期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2. 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生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中学生数学建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构建模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符号、公式和图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模型构建、求解和验证。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不断探索的精神,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数学建模的了解较少,需要引导和启发。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介绍数学建模的定义、意义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
2. 模型构建方法:讲解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数学规划方法,以及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等建模方法。
3. 数据收集与处理:教授学生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际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4. 模型求解与验证:介绍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如单纯形法、拉格朗日乘数法等,并教授学生如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5.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数学建模案例,如交通运输、经济预测、环境优化等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在实际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论文最新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论文最新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价值;2. 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主要方法,包括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和验证模型;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进行数学建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推进数学建模任务的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 增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信心和勇气;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介绍数学建模的定义、作用和一般步骤,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整体框架。
2. 数学建模方法:讲解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数学建模应用: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如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等。
4. 数学建模软件应用:介绍数学建模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软件辅助建模和求解。
5. 数学建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针对具体实际问题,运用所学方法开展数学建模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数学建模软件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运用数学建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建模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解释模型结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建模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为决策提供依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建模软件进行数据操作,包括数据导入、清洗、处理和可视化。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建模软件进行模型构建、求解和优化,具备一定的模型分析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建模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积极探究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建模课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数学建模软件,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建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数学建模软件的应用,结合以下教材章节进行组织:1. 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与原理(教材第1章)- 数学模型的分类与构建方法- 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材第2章)- 数据导入、清洗、处理和可视化方法- 数据分析的基本技巧和软件操作3. 建立数学模型(教材第3章)- 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及其应用- 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及其应用4. 模型求解与优化(教材第4章)- 模型求解的算法和软件实现- 模型优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教材第5章)- 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数学建模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团队合作,展示和评价各组案例成果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周: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与原理2. 第2周:数据处理与分析3. 第3周:建立数学模型4. 第4周:模型求解与优化5. 第5周: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强,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建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设计数学建模
课程设计数学建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包括模型、参数、方程等;2. 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如归纳法、假设法、建立方程组等;3. 了解数学建模在各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2. 能够运用数学软件或手工计算方法求解数学模型;3. 能够对数学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所解决问题的结果负责并进行反思。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第1-2节: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包括模型、参数、方程等;第3-4节: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如归纳法、假设法、建立方程组等;第5-6节:数学建模在各领域的应用,如物理、经济、生物等;第7-8节:数学建模实例讲解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2. 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数学建模问题;3.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数学建模实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 实验法:用于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使用如下:1.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 参考书: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数学建模在各领域的应用;3. 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建模的方法和应用;4. 实验设备:用于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学建模》课程教案
《数学建模》课程教案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建模》教材第四章: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单纯形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
2. 学会运用单纯形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单纯形方法的运用。
重点: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出线性规划问题。
实践情景: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和产品B。
生产每个产品A需要2小时工时和3平方米厂房面积,生产每个产品B需要4小时工时和1平方米厂房面积。
工厂每天有8小时工时和6平方米厂房面积可用。
如何分配生产时间和厂房面积,使得工厂每天的生产利润最大?2. 知识讲解:1)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2)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
3) 单纯形方法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例题1:求解导入环节提出的实际线性规划问题。
例题2:求解一个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求解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线性规划基本概念2.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3. 单纯形方法4. 例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习题4.1: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习题4.2:应用单纯形方法求解实际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
2. 拓展延伸:探讨线性规划的其他求解方法,如内点法、对偶问题等。
引导学生关注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物流、生产计划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
2. 单纯形方法的运用。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置。
2024年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2024年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数学建模》教材第五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及步骤、常用的数学建模软件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实际意义,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及步骤,了解常用的数学建模软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学建模方法及步骤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数学建模软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实际意义。
2. 新课内容:(1)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数学建模的方法及步骤。
(3)常用的数学建模软件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1)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2)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求解。
4. 随堂练习:(1)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建立数学模型。
(2)针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运用所学方法求解。
(2)拓展数学建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2. 数学建模的方法及步骤3. 常用的数学建模软件4.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2)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
2. 答案:(1)数学模型建立: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2)求解过程:运用数学方法求解,给出详细的计算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及步骤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数学建模教案设计
数学建模教案设计第一章:数学建模概述1.1 数学建模的定义与意义1.2 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1.3 数学建模的应用领域1.4 数学建模的方法与技巧第二章:数学建模的基本技能2.1 数学符号与表达式的运用2.2 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分析2.3 数学模型的求解与验证2.4 数学建模软件的使用第三章:数学建模实例解析3.1 线性规划问题3.2 微分方程问题3.3 概率论与统计问题3.4 网络优化问题第四章:数学建模竞赛与实践4.1 数学建模竞赛简介4.2 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与策略4.3 数学建模竞赛案例分析4.4 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五章: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1 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5.2 数学建模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5.3 数学建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5.4 数学建模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第六章:数学建模中的数学方法6.1 初等数学方法6.2 微分方程方法6.3 差分方程方法6.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第七章:数学建模中的模型构建7.1 连续模型7.2 离散模型7.3 随机模型7.4 混合模型第八章:数学建模中的数据分析8.1 数据整理与描述8.2 数据分析方法8.3 数据可视化8.4 模型验证与拟合第九章:数学建模软件与应用9.1 MATLAB 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9.2 Python 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9.3 R 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9.4 其他数学建模软件简介第十章:数学建模竞赛案例解析10.1 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简介10.2 数学建模竞赛题目类型与解题策略10.3 数学建模竞赛案例分析10.4 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与启示第十一章:数学建模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11.1 物理学中的数学建模11.2 化学中的数学建模11.3 生物学中的数学建模11.4 地球科学中的数学建模第十二章:数学建模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的应用12.1 经济学中的数学建模12.2 政治学中的数学建模12.3 社会学中的数学建模12.4 人文学科中的数学建模第十三章:数学建模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13.1 电子与信息技术中的数学建模13.2 机械工程中的数学建模13.3 建筑学中的数学建模13.4 交通运输工程中的数学建模第十四章:数学建模在商业与管理中的应用14.1 运筹学中的数学建模14.2 金融学中的数学建模14.3 营销学中的数学建模14.4 管理科学中的数学建模第十五章:数学建模的挑战与发展趋势15.1 数学建模面临的挑战15.2 数学建模的新方法与新技术15.3 数学建模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15.4 数学建模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教案设计,包括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技巧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024年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2024年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建模》第四章第三节:线性规划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求解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2. 学会使用单纯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并了解其适用范围。
3. 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及单纯形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2024年数学建模活动的背景,引出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及数学模型。
(2)单纯形法的原理及步骤。
(3)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线性规划的经典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及求解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讨论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共同解决疑惑。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及数学模型。
2. 单纯形法的原理及步骤。
3. 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max z = 3x + 4ys.t. x + 2y ≤ 82x + y ≤ 6x, y ≥ 0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甲产品需要2小时,乙产品需要3小时。
生产一个甲产品获利3元,生产一个乙产品获利4元。
工厂每天有8小时的工作时间,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才能使工厂获利最大?2. 答案:(1)max z = 3x + 4y = 16x = 2, y = 3(2)max z = 3x + 4y = 28x = 3, y = 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课程设计与数学建模教案
课程设计与数学建模教案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中,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数学建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数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与数学建模的教案。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数学建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数学建模的定义和目的,解释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包括建立模型、选择数学方法、求解和验证等。
2. 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详细介绍数学建模的步骤,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建立模型、求解和验证模型等。
3. 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明确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4. 数学建模的常用数学方法介绍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如线性规划、最优化、统计分析等,并讲解其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5. 数学建模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数学建模操作,选择合适的实际问题,进行问题分析、建立模型、求解和验证等步骤,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示范通过讲授和示范,对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同时展示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
2. 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建模的实践操作,选取合适的实际问题,进行问题分析、建立模型、求解和验证等步骤。
五、教学评价1. 组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问题分析、建模和求解过程中的表现。
2. 设计评价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评价其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数学建模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数学建模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实际问题案例收集和准备与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实践。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实验目的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实验目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 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步骤和技巧,提高他们运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能力;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数学建模任务;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的认识;2. 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 培养学生具有合作、尊重、诚信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数学建模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学建模基本概念:介绍数学建模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和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数学建模方法与步骤:学习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包括问题分析、假设建立、模型构建、模型求解和模型检验等步骤。
3. 数学建模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数学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 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方法。
4.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典型的数学建模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合作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题目《数学建模》课程设计题目一、一个游击战问题战争作为人性的负面总是伴着社会的发展,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兵员、武器、地理、士气、指挥艺术,后勤、气候等等的综合作用。
这样的模型一般是很难建立的。
但在一定合理假设的条件下,还是可以近似建模的。
比如说解放区的抗日战争,日军凭借人数、武器和资源等的优势,常常对人民武装进行打击、扫荡。
而人民军他总是凭借自己的地利优势,群众基础、灵活机动等来抗击敌人的打击,从而牵制和消灭敌人。
假设有一次,由于叛徒的出卖。
日军获知一支人数为 400人的游击队在某一个面积为60平方公里的山区活动。
于是派出了人数为900人的部队分三路进行包围打击。
游击队在敌人进攻前也得到了敌人要来的情报。
于是研究组织了应敌之策。
假设你是一个指挥员或作战参谋,请你分析建立一个模型,来预测这次战斗,我方人员能否摆脱敌人的包围,设计一个方案使我方能有效地打击敌人。
【设计任务】• 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参考战争预测等微分方程模型);• 求解模型的解析解或者数值解(如果可行的化,求解析解可以自己推导或者借助matlab 符号求解函数;求数值解可以通过数值分析算法进行或者调用 mtlab 函数 ode系列函数);•画出图形进行直观的分析和展示;• 写出论文。
二、广告策略对于独家销售商商品广告而言,我们的假定商品销售与广告之间满足如下条件:1、商品的销售速度与广告有关,但是增加有一定的限度,当商品在市场上趋于饱和时,销售速度将趋于它的极限值,无论再用何种形式做广告,销售速度减慢。
2、自然衰退是销售速度的一种性质,即商品销售速度随商品的销售率增加而减少。
3、令是时刻的销售速度,为时刻广告水平(以费用表示); 为销售的饱和水平,即市场对于商品的最大容纳能力,它表示销售速度的上极限; 为衰退因子,即广告随时间增长而自然衰退的速度,为常数。
试问广告与销售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如何评价广告效果?要求:1、解决问题描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2、如果假定广告策略公式是一个具体的简单函数关系式,如何得到广告策略公式。
三、减肥问题:假定某人每天的饮食可产生A焦耳热量,用于基本新陈代谢每天所消耗的热量为B焦耳,用于锻炼所消耗的热量与体重成正比(可设为C焦耳/千克).为简单计,假定增加(或减少)体重所需热量全由脂肪提供,脂肪的含热量为D焦耳/千克.讨论节制饮食、加强锻炼,调节新陈代谢对体重的影响。
要求:1)建立反映人的体重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2)求解模型,讨论节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调节新陈代谢对体重的影响;3).进一步讨论限时减肥(例如举重运动员参赛前体重要降到规定的数值)或限时增肥(例如养猪场要在一定时间内使猪的重量达到一定值)问题;4)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四、最优生产周期问题:设某工厂既是生产型的又是销售型的,它的任务是把进来的原料加工成产品。
再销售出去。
为保证生产就必须库存一定数量的原料,为保证销售就必须库存一定数量的产品。
试分别就下列情形讨论如何确定一个最优的生产周期T,使得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总费用W最少?(1)仓库只存放产品不存放原料。
在这种情况F,开始一段时间内工厂边生产边销售.到某时刻只销售不生产,直至库存量Q减少为0;(2)仓库既存放产品,又存放原料,并且一个周期生产所需的原料在开始生产时就一次备足;(3)仓库既存放产品,又存放原料.并且开始生产时就一次备足个周期生产所需的原料。
要求:1)建立解决本问题的数学模型;2)求解模型,回答所提出的问题;3).进一步讨论本模型的相关应用和推广;4)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五、高考志愿选择策略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许多考生面临估分后填写志愿的决策过程。
这个决策关系重大,请你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帮考生考虑到各种决策因素使之能轻松应对这一重大决策。
假设每个考生可填写四个志愿。
现有北京甲、上海乙、成都丙、重庆丁四所大学。
考生通过网上信息初步考虑因素重要性主观数据如下表相关权数北京甲上海乙成都丙重庆丁校誉名校自豪感0.220.75 0.70.650.6录取风险0.198 0.70.60.4 0.3年奖学金0.024 0.6 0.8 0.30.7就业前景0.1330.80.7 0.85 0.5生活环境离家近0.061 0.2 0.4 1 0.8生活费用0.0640.70.3 0.9 0.8气候环境0.032 0.5 0.6 0.80.6学习环境专业兴趣0.132 0.4 0.3 0.60.8师资水平0.0340.7 0.9 0.70.65可持续发展硕士点0.0640.90.8 0.750.8 博士点0.030 0.75 0.7 0.60.5经过建模计算,给出志愿排序的合理决策。
六、动物繁殖问题分析如下问题:1、某农场饲养的某种动物所能达到的最大年龄为15岁,将其分成三个年龄组:第一组。
0~5岁;第二组,6~10岁;第三组,11~15岁。
动物从第二年龄组开始繁殖后代,经过长期统计,第二年龄组的动物在其年龄段平均繁殖4个后代,第三年龄组的动物在其年龄段平均繁殖3个后代。
第一年龄组和第二年龄组的动物能顺利进入下一个年龄组的存活率分别为1/2和1/4。
假设农场现有三个年龄段的动物各1000头。
问15年后农场三个年龄段的动物各有多少头?2、建立动物各年龄段数量预测模型。
利用所建模型,用数学软件(或用高级语言编程)计算15年后各年龄段动物数量。
研究本问题中当时间无限长时各年龄段动物数量比例的极限情况。
3、将此模型推广到研究关于年龄分布的人口预测模型。
4、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七、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市场上有n种资产(如股票、债卷等)供投资者选择,某公司有数额为M的一笔相当大的资金可用于作一个时期的投资。
公司财务分析人员对这n种资产进行了评估,估算出在这一时期内购买的平均收益率为 ,并预测出购买的风险损失率为.考虑到投资越分散,总的风险越小,公司确定,当用这笔资金购买若干种资产时,总体风险用所投资的中最大的一个风险来度量。
购买要付交易费,费率为,并且当购买额不超过给定值时,交易费按购买计算(不买当然无须付费)。
另外,假定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且既无交易费有无风险。
已知n=4时的相关数据如下要求:1、给该公司设计一种投资组合方案,即用给定的资金M有选择地购买若干种资产或存银行生息,使净收益尽可能大,而总体风险尽可能小。
2、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八. 人类的演化观察地球生物发展的大历史,似乎看得出来,有些原始生物演化速度很慢,几千万年来表面都没有改变,至今仍然存在,例如银杏树,腔棘魚、鱟等生物,称为活化石。
据此推论越早期的生物若是演化的越慢,其生存的年代越长。
假设平均而言,随生物种类的不同,一种生物会以每百万年累积0.5--1000个致死基因,当致死基因累积达3000个以上,其灭绝的概率会超过0.75,当致死基因累积达5000个以上,其灭绝的概率会超过0.95。
据此而言,人类(智人,Homo sapiens约2-3万年前出现,是很晚才出现的物种)未来的演化速度如何?何时该灭绝?请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讨论上述问题。
九、校园巴士的运行方案由于校园巴士存在等客问题,使得校内黑巴载人现象严重,影响校园内的交通。
为了彻底铲除校内黑巴,只靠保卫处严管远远不够,需从运营效益方面限制黑巴的收入,从而使其自行退出。
假设目前有校内巴士12台,每台车可容纳15人;黑巴小面包10台(可容3~5人),大面包3台(可容6-9人),分布于大门口、教学区和荟园公寓处。
如果在高峰时(早晨7:00—8:00;中午12:00—12:30;晚5:00—6:00)校内巴士等待的时间为3分钟,其它时间段校内巴士等待的时间为10-20分钟。
请计算全天各类车的总的运客量,并根据这个运客量安排校内巴士的数量、等车间隔时间,以使每辆黑巴的收入低于20元,可假设校园巴士运行一趟约七公里,车辆的平均速度为30公里/小时。
十、飞越北极6月,扬子晚报发布消息:“中美航线下月可飞越北极,北京至底特律可节省4小时”,摘要如下: 7月1日起,加拿大和俄罗斯将允许民航班机飞越北极,此改变可大幅度缩短北美与亚洲间的飞行时间,旅客可直接从休斯敦,丹佛及明尼阿波利斯直飞北京等地。
据加拿大空中交通管制局估计,如飞越北极,底特律至北京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个小时。
由于不需中途降落加油,实际节省的时间不止此数。
假设:飞机飞行高度约为10公里,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980公里;从北京至底特律原来的航线飞经以下10处:A1 (北纬31度,东经122度); A2 (北纬36度,东经140度);A3 (北纬53度,西经165度);A4 (北纬62度,西经150度);A5 (北纬59度,西经140度); A6(北纬55度,西经135度);A7 (北纬50度,西经130度); A8 (北纬47度,西经125度);A8(北纬47度,西经122度); A10(北纬42度,西经87度)。
请对“北京至底特律的飞行时间可节省4小时“从数学上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分两种情况讨论:(1)设地球是半径为6371千米的球体;(2) 设地球是一旋转椭球体,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子午线短半轴为6357千米。
十一、道路改造项目中碎石运输的设计在一平原地区要进行一项道路改造项目,在A,B之间建一条长200km,宽15m,平均铺设厚度为0.5m 的直线形公路。
为了铺设这条道路,需要从S1,S2两个采石点运碎石。
1立方米碎石的成本都为60元。
(S1,S2运出的碎石已满足工程需要,不必再进一步进行粉碎。
)S1,S2与公路之间原来没有道路可以利用,需铺设临时道路。
临时道路宽为4m,平均铺设厚度为0.1m。
而在A,B之间有原来的道路可以利用。
假设运输1立方米碎石1km运费为20元。
此地区有一条河,故也可以利用水路运输:顺流时,平均运输1立方米碎石1km运费为6元;逆流时,平均运输1立方米碎石1km运费为10元。
如果要利用水路,还需要在装卸处建临时码头。
建一个临时码头需要用10万元。
建立一直角坐标系,以确定各地点之间的相对位置:A(0,100),B(200,100),s1(20,120),s2(180,157)。
河与AB的交点为m4(50,100) (m4处原来有桥可以利用)。
河流的流向为m1→m7,m4的上游近似为一抛物线,其上另外几点为m1(0,120),m2(18,116),m3(42,108);m4的下游也近似为一抛物线,其上另外几点为m5(74,80),m6(104,70),m7(200,50)。
桥的造价很高,故不宜为运输石料而造临时桥。
此地区没有其它可以借用的道路。
为了使总费用最少,如何铺设临时道路(要具体路线图);是否需要建临时码头,都在何处建;从s1,s 2所取的碎石量各是多少;指出你的方案的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