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培养 课件ppt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ppt课件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a40be6b90d6c85ed3ac688.png)
【案例分析】 1、游戏活动中,小班的王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举起右手”,小朋友
们都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 们都做到了。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2、“六、一”节快到了,教师正在中班给幼儿排节目,可是有的孩 子分不清左右,老师就不断地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左 右方向都分不清”。你怎么看待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态度?
(1)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2)空间关系的掌握
精品课件★幼儿方位知觉Fra bibliotek发展趋势:幼儿初期(3岁左右):能辨别上下 幼儿中期(4岁左右):能辨别前后 幼儿晚期(5岁左右):以自身为中心辨
别左右;7岁以后能以他人为 中心辨别左右。
思考:如何促进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精品课件
1、幼儿园老师帮助幼儿认识方位时,要和实物对应 起来。
幼儿初期(小班)——能初步辨认红、 黄、蓝、绿等基本色,辨别混合色与 近似色有困难,难以说出颜色名称。
幼儿中期(中班)——认识基本色,近 似色,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大班)——认识颜色、调配 颜色,说出基本色、混合色的名称。
如何培养幼儿的颜色视觉?
精品课件
色形板
研究结果表明:配对法的正确率最高,指认法次之,命名法最低。
b 新颖的、运动的对象,容易被选择出来
教学:使用活动教具
● 主观因素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动 机等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精品课件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 我们 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 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知觉 的整体性或组织性。 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定律: 接近律 相似律 连续律 封闭律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们都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 们都做到了。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2、“六、一”节快到了,教师正在中班给幼儿排节目,可是有的孩 子分不清左右,老师就不断地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左 右方向都分不清”。你怎么看待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态度?
(1)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2)空间关系的掌握
精品课件★幼儿方位知觉Fra bibliotek发展趋势:幼儿初期(3岁左右):能辨别上下 幼儿中期(4岁左右):能辨别前后 幼儿晚期(5岁左右):以自身为中心辨
别左右;7岁以后能以他人为 中心辨别左右。
思考:如何促进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精品课件
1、幼儿园老师帮助幼儿认识方位时,要和实物对应 起来。
幼儿初期(小班)——能初步辨认红、 黄、蓝、绿等基本色,辨别混合色与 近似色有困难,难以说出颜色名称。
幼儿中期(中班)——认识基本色,近 似色,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大班)——认识颜色、调配 颜色,说出基本色、混合色的名称。
如何培养幼儿的颜色视觉?
精品课件
色形板
研究结果表明:配对法的正确率最高,指认法次之,命名法最低。
b 新颖的、运动的对象,容易被选择出来
教学:使用活动教具
● 主观因素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动 机等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精品课件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 我们 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 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知觉 的整体性或组织性。 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定律: 接近律 相似律 连续律 封闭律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f65b7f03bb4cf7ec4bfed035.png)
幼儿初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幼儿中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
幼儿晚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认识菱形、平行四边形、 椭圆
3.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3.1大小知觉的发展特点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2岁半至3岁孩子,已能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者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 3.2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2岁半—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 、受语言指导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亮度(明度)恒常、颜色恒常。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 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
感觉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
味觉 嗅觉 触觉
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 闻到散布于3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 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以 及深度知觉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依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进行的。人对物体形状
的知觉具有相当稳定的恒常性。只要你以前对某种物体比较熟 悉,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知觉它,都不容易出现差错。
幼儿中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
幼儿晚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认识菱形、平行四边形、 椭圆
3.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3.1大小知觉的发展特点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2岁半至3岁孩子,已能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者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 3.2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2岁半—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 、受语言指导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亮度(明度)恒常、颜色恒常。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 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
感觉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
味觉 嗅觉 触觉
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 闻到散布于3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 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以 及深度知觉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依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进行的。人对物体形状
的知觉具有相当稳定的恒常性。只要你以前对某种物体比较熟 悉,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知觉它,都不容易出现差错。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课件PPT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083cfa6edb6f1afe001f27.png)
第二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
2、视觉能力开发
奇妙的黑白图 方法: 将黑白图案贴在婴儿看得见的地方(约25—30厘米 距离),如墙上、婴儿床上甚至妈妈身上都可以,每次展现的 时间约20—30秒,时间一到马上收起来。由大方格到小斜方格, 一天看一种,有机会就玩,越多越好,每隔三四天才换另一面。
(二)听觉 听觉是婴儿在出生时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项感知能力。 (三)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也 是婴儿获得安全感和头的过程中获取安全感
瓜状抓握
钳状抓握
第一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四)知觉
在婴儿出生的头半年中,各种知觉就已开始发展。研究 表明,婴儿具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等。
(2) 看玩具 方法: 在婴儿床的上方60—70厘米处悬挂彩色气球、彩带、玩具 等,想办法吸引婴儿的目光。
第二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
2、听觉能力开发
响铃 方法: 在婴儿头部两侧摇铃,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 边摇边说:“铃!铃!铃!铃儿响叮当!”先不要让婴儿看到摇铃, 要观察其对铃声有无反应(如听到铃声停止哭闹或者动作减少 等),再训练婴儿根据铃声用眼睛寻找声源,每天2—3次。
第一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0—6个月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简单反射阶段(出生—1个月)
皮亚杰认为先天反射是婴儿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先天 反射是婴儿身体发展和认知活动的中心,决定了婴儿与世界交互作用 的性质。
皮亚杰认为,凡是适应性行为都是智力行为,先天反射虽然是婴 儿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它们也是婴儿应对各种外部和内部刺激的反 应行为,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也是一种智力行为。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de0c271ed9ad51f11df22f.png)
深度知觉的发展受经验的影响比较大,婴幼 儿的深度知觉是随着经验的丰富逐步发展。 游戏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深度知觉的 发展。
(二)时间知觉
时间本身没有直观形象,人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分析器, 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时间,而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成 人与儿童借助的中介是不同的,成人用表、日历,而儿 童掌握这些工具则要经历一段时间。
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 躁、不安、甚至大哭。
3、12-13岁达到高峰
三、触觉
(一)作用 婴幼儿早期(依恋、认识外界事物) (二)发生 出生时就有(抓握反射,吮吸反射) (三)发展 1、探索活动 (1)口腔 3个月的婴儿在吮吸时,对熟悉的物体吮吸的速度逐渐减低 6个月以后的婴儿看见了东西往往抓住放进嘴里 1~2岁的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也要往嘴里送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自我分析:教师出示红色的苹果让学生观察。 提问: 1.请你描述一下苹果是什么样的?你怎么帮助幼儿认 识苹果?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怎样 进行的?
坎波斯和兰格采用更灵敏的技术研究婴儿 的深度知觉。他们选取了2~3个月,甚至更小 的婴儿。结果发现把幼小的婴儿放在深滩 边时,婴儿的心率会减慢,而放在浅滩边 则不会有此现象。
这表明,婴儿是把悬崖作为一种好奇的刺激 来辨认的。但如果把9个月的婴儿放在悬崖 边,婴儿的心率会加快,这是因为经验已 经使得他们产生了害怕的情绪。
31213岁达到高峰三触觉一作用婴幼儿早期依恋认识外界事物二发生出生时就有抓握反射吮吸反射三发展1探索活动1口腔3个月的婴儿在吮吸时对熟悉的物体吮吸的速度逐渐减低6个月以后的婴儿看见了东西往往抓住放进嘴里12岁的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也要往嘴里送有观察发现当婴儿的手无意地碰到东西如被子的边缘时他会沿着边缘抚摸被子
(二)时间知觉
时间本身没有直观形象,人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分析器, 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时间,而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成 人与儿童借助的中介是不同的,成人用表、日历,而儿 童掌握这些工具则要经历一段时间。
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 躁、不安、甚至大哭。
3、12-13岁达到高峰
三、触觉
(一)作用 婴幼儿早期(依恋、认识外界事物) (二)发生 出生时就有(抓握反射,吮吸反射) (三)发展 1、探索活动 (1)口腔 3个月的婴儿在吮吸时,对熟悉的物体吮吸的速度逐渐减低 6个月以后的婴儿看见了东西往往抓住放进嘴里 1~2岁的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也要往嘴里送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自我分析:教师出示红色的苹果让学生观察。 提问: 1.请你描述一下苹果是什么样的?你怎么帮助幼儿认 识苹果?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怎样 进行的?
坎波斯和兰格采用更灵敏的技术研究婴儿 的深度知觉。他们选取了2~3个月,甚至更小 的婴儿。结果发现把幼小的婴儿放在深滩 边时,婴儿的心率会减慢,而放在浅滩边 则不会有此现象。
这表明,婴儿是把悬崖作为一种好奇的刺激 来辨认的。但如果把9个月的婴儿放在悬崖 边,婴儿的心率会加快,这是因为经验已 经使得他们产生了害怕的情绪。
31213岁达到高峰三触觉一作用婴幼儿早期依恋认识外界事物二发生出生时就有抓握反射吮吸反射三发展1探索活动1口腔3个月的婴儿在吮吸时对熟悉的物体吮吸的速度逐渐减低6个月以后的婴儿看见了东西往往抓住放进嘴里12岁的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也要往嘴里送有观察发现当婴儿的手无意地碰到东西如被子的边缘时他会沿着边缘抚摸被子
《感知觉的培养》课件
![《感知觉的培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b289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8.png)
探讨感知觉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敏感和适应性,以及这一过程中大 脑的可塑性作用。
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研究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感知能力来促进认知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பைடு நூலகம்
ANALYSIS
SUMMAR Y
03
感知觉的培养方法
通过游戏培养感知觉
总结词
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与玩具、道具的互动,刺激触觉、听 觉和视觉等多种感知觉,从而培养感知觉的敏锐度和反应能 力。
感知觉与认知的关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与认知 的关系,如感知觉如何影响人们的记 忆、思维等。
感知觉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与感知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如何影 响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感知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在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良好的感知觉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和 舒适感,例如在驾驶、运动和旅行等方面。同时,感知觉 能力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例如通过音乐、 艺术和自然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和放松身心。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感知觉的未来发展
感知觉与科技的关系
在工作中的应用
在许多职业中,感知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生需要敏锐的 感知觉来诊断病情和进行手术;在制造业中,工人需要依靠感知觉来确保产品质 量和安全。
在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感知觉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工 作任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研究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感知能力来促进认知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பைடு நூலகம்
ANALYSIS
SUMMAR Y
03
感知觉的培养方法
通过游戏培养感知觉
总结词
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与玩具、道具的互动,刺激触觉、听 觉和视觉等多种感知觉,从而培养感知觉的敏锐度和反应能 力。
感知觉与认知的关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与认知 的关系,如感知觉如何影响人们的记 忆、思维等。
感知觉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与感知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如何影 响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感知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在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良好的感知觉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和 舒适感,例如在驾驶、运动和旅行等方面。同时,感知觉 能力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例如通过音乐、 艺术和自然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和放松身心。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感知觉的未来发展
感知觉与科技的关系
在工作中的应用
在许多职业中,感知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生需要敏锐的 感知觉来诊断病情和进行手术;在制造业中,工人需要依靠感知觉来确保产品质 量和安全。
在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感知觉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工 作任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e3634ebb4cf7ec4bfed05e.png)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2、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1)空间知觉: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
的知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4)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
14
-
15
-
26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
弱视的特征及其治疗:治疗最佳期3-5岁。
❖ 要注意到幼儿期儿童视敏度发展的特点,来为他们创造
合适的学习条件。例如:在制作教具和图片时对于年龄小的
幼儿,文字图片要大些。
3、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新生儿最愿意听母亲的声音;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 高音调的声音。
-
30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
31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皮肤觉
三、皮肤觉的发展: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一)儿童触觉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
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
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
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
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
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
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
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f5f0a0aa00b52acfc7caa7.png)
36
提示:幼儿注意稳定性发 展的特点
• 通常情况下,3岁儿童集中注意 ( )分钟,
• 4岁幼儿集中注意( )分钟, • 5—6岁幼儿集中注意( )分钟。
• 总体而言,幼儿的注意,尤其是有 意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但在良 好的教育条件下,注意稳定性有所 提高。
37
(三)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 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44
【案例分析】 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 一种注意品质?为什么?
•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 2、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
钢琴。 • 3、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
会儿看书,一会儿记笔记。
45
作业:
• 1、注意的品质有哪几种?具体含义 是什么?
• 2、幼儿的注意品质发展如何?如何根 据他们的注意品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请谈谈你的看法。
46
第三课 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47
一、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 (一) 引起学前儿童分心的主要原因 案例一 一位老师在教孩子认识水果英语单词时
候把所有要学单词的相关水果一次性 的呈现给孩子,结果孩子乱哄哄的吵闹 爱吃哪种水果.
1 无关刺激过多引起
48
(一) 引起学前儿童分心的主要原因
• 案例二 • 胖胖星期天的时候跟着妈妈又逛商场又走亲戚
42
思考: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相同吗?
• 注意的转移——主动 • 注意的分散(分心)——被动
• 思考:幼儿的注意转移的品质发展 如何?
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 移越慢。随年龄增长,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43
提示:幼儿注意稳定性发 展的特点
• 通常情况下,3岁儿童集中注意 ( )分钟,
• 4岁幼儿集中注意( )分钟, • 5—6岁幼儿集中注意( )分钟。
• 总体而言,幼儿的注意,尤其是有 意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但在良 好的教育条件下,注意稳定性有所 提高。
37
(三)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 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44
【案例分析】 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 一种注意品质?为什么?
•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 2、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
钢琴。 • 3、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
会儿看书,一会儿记笔记。
45
作业:
• 1、注意的品质有哪几种?具体含义 是什么?
• 2、幼儿的注意品质发展如何?如何根 据他们的注意品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请谈谈你的看法。
46
第三课 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47
一、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 (一) 引起学前儿童分心的主要原因 案例一 一位老师在教孩子认识水果英语单词时
候把所有要学单词的相关水果一次性 的呈现给孩子,结果孩子乱哄哄的吵闹 爱吃哪种水果.
1 无关刺激过多引起
48
(一) 引起学前儿童分心的主要原因
• 案例二 • 胖胖星期天的时候跟着妈妈又逛商场又走亲戚
42
思考: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相同吗?
• 注意的转移——主动 • 注意的分散(分心)——被动
• 思考:幼儿的注意转移的品质发展 如何?
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 移越慢。随年龄增长,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43
学前心理学:感知觉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感知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7762c7482fb4daa48d4b17.png)
(一)感觉的种类
外 视觉(定位)
部 听觉
感 觉
味觉(新生儿最发达)
嗅觉
肤觉
内 运动觉
部 平衡觉(静觉)
感 觉
机体觉
(刺激) (转换为神经冲动)
(加工)
感觉器官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大脑皮层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辨别两种不同刺激强度所需的最小差 异量。
第3页/共35页
追踪观察法发展变化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水平的评价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评价角度目的性持续性精确性顺序性组织性理解性概括性二测查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水平的常用方法寻找法匹配法比较法纠错法分辨法猜测法构成法1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感知觉的概述及作用 感知觉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感知规律的应用 观察力的培养
(二)时间知觉
一日、一周、一年
第11页/共35页
第三节 感知规律的应用
一、感受性变化与幼儿的教育活动 感受性:一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一)感觉适应:刺激物对感受器持续作用,感 受性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 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 听觉适应 嗅觉适应 味觉适应等 遵循并利用感觉适第应12页规/共律35页。
8.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正方形一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 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第32页/共35页
总结:
一个人认识世界是从注意和感知世界开始的。 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 一、感觉、知觉的定义、种类、特点 二、感觉、知觉的规律及应用 三、观察力的培养、评价、测查
乐的样子
第29页/共3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察的目的性
学前儿童 观察力发
展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持续性 4.观察的概括性
5.观察的组织性
1.观察的目的性
看出哪些地方不一样吗?
结合已有经验思考一下问题:
思考一:幼儿们看到这幅图片会有什么反应? 思考二:出现这些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找出不一样的地方?
总结:学前初期的 孩子观察中,或事 先无目的,或易在 观察中忘记了目的。 中大班观察的目的 性有较大提高。 78%中班孩子能完 成任务,93%大班 孩子能完成任务。
目的性、精确性、持续 性、概括性和组织性
重感官训练、明确观察目 的和任务、具体的观察指 导和多感官参与活动
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培养 三、
第二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
结束语
我们要给自己的热心找一个不可 分离的伴侣,这个伴侣就是严格 的观察。
—— 巴斯德
感谢您的关注,请批评指教!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巩固 新知
课后作业: 1.纸质作业 1)什么是观察力? 2)简述学前儿童 观察能力发展状 况。3)在活动中, 如何培养学前儿 童的观察力? 2.技能作业 学生课后找训练 学前儿童感官的 游戏,并分享于
其他学生。
part 板书篇
关键词:目的、计划、
系统、感知觉
观察力定义
一、
二、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案例分析:
活动课中,李老师出示下图,请 小班幼儿找出不一样之处,7、8 分钟后,大部分孩子开始走神、 说话等,李老师感到很疑惑,你 知道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吗?
4.观察的概括性
图片反应什么? 说明大家观察的什 么方面较好? 学前儿童会有什么 表现呢?
总结:
学前儿童初期,不能把事物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因而不 能发现各事物间的联系。大班,大多数儿童能作出正确的概述
因为图中的公共汽车面向你的一面没有车门,因此根据美国 (中国也一样)的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车门总是在车头的 右手方向,推断出公共汽车驶往A方向。
Chapter
新 课
第二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
一、什么是观察力?
从定义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呢?
目的 方向
整体 计划
借助感知觉
观察力是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
感知能力。
牛刀小试
观察力是“看”吗? 怎么了解个体观 察力的好坏呢?
观察力包含着理解和思考,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看”。 是智力组成部分之一。
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 确性、观察的持续性、观 察的概括性和观察的组织 性。
Part
思考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如何呢?
提示:请参考教材P43页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
03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part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目录 contents
1
2 第二节 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培养
第三节 注意的概述
3
第四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
4
点及培养
part 检测篇
错觉 知觉的理解性
联觉
错觉
part 新课篇
多少个人头?
有多少个黑点?
图中A、B两个车站,你觉得汽车会向哪个车站行驶呢?
展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持续性 4.观察的概括性
5.观察的组织性
牛刀小试
思考一:当你给幼儿看两盘萝卜头,其中一盘泡在水里,萝 卜头长出小绿叶;一盘无水,萝卜头枯萎了。小中大班的幼 儿会有什么表现?请结合所学阐述。 参考信息:学前儿童初期,不能把事物各个方面联系起来 进行考察,因而不能发现各事物间的联系。大班,大多数 儿童能作出正确的概述。
5.观察的组织性
你运用什么方法观察?反映大家观察力的什 么方面吗?孩子们会有什么表现呢?
总结:
学前儿童在观察中,常不能按照一定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甚 至大班的孩子也只有少数能有条理的观察。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
学前儿童 观察力发
2.观察的精确性 思考:
能找到多少人?多少条鱼? 反映出你们观察力的哪方面? 孩子们观察力的精确性如何呢?
总结:
学前儿童初期观察不 仔细,常常是粗枝大 叶、笼统、片面 中班的孩子能逐渐精 确地观察事物。
3.观察力的持性
总结:
小班孩子观察常常不 能持久,易转移注意 的方向和对象,大班 孩子观察的时间逐增。 3、4岁观察持续时间 7分左右,5岁约8分, 6岁达12分。6岁时, 观察持续的时间有明 显增加。
思考二: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呢?
三、学前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 (三) (二) (一)
1
重视对学前儿童进行感官训练
给学前儿童提出明确的观察目
2
的和任务
3
给学前儿童以具体的观察指导
观察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前
4
儿童多感官参与活动
part 巩固篇
作业
师生总结:
1.请学生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 内容。 2.谈谈自己学 生感触。(针 对感兴趣的知 识)
学前儿童 观察力发
展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持续性 4.观察的概括性
5.观察的组织性
1.观察的目的性
看出哪些地方不一样吗?
结合已有经验思考一下问题:
思考一:幼儿们看到这幅图片会有什么反应? 思考二:出现这些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找出不一样的地方?
总结:学前初期的 孩子观察中,或事 先无目的,或易在 观察中忘记了目的。 中大班观察的目的 性有较大提高。 78%中班孩子能完 成任务,93%大班 孩子能完成任务。
目的性、精确性、持续 性、概括性和组织性
重感官训练、明确观察目 的和任务、具体的观察指 导和多感官参与活动
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培养 三、
第二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
结束语
我们要给自己的热心找一个不可 分离的伴侣,这个伴侣就是严格 的观察。
—— 巴斯德
感谢您的关注,请批评指教!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巩固 新知
课后作业: 1.纸质作业 1)什么是观察力? 2)简述学前儿童 观察能力发展状 况。3)在活动中, 如何培养学前儿 童的观察力? 2.技能作业 学生课后找训练 学前儿童感官的 游戏,并分享于
其他学生。
part 板书篇
关键词:目的、计划、
系统、感知觉
观察力定义
一、
二、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案例分析:
活动课中,李老师出示下图,请 小班幼儿找出不一样之处,7、8 分钟后,大部分孩子开始走神、 说话等,李老师感到很疑惑,你 知道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吗?
4.观察的概括性
图片反应什么? 说明大家观察的什 么方面较好? 学前儿童会有什么 表现呢?
总结:
学前儿童初期,不能把事物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因而不 能发现各事物间的联系。大班,大多数儿童能作出正确的概述
因为图中的公共汽车面向你的一面没有车门,因此根据美国 (中国也一样)的交通规则--靠右行驶,车门总是在车头的 右手方向,推断出公共汽车驶往A方向。
Chapter
新 课
第二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
一、什么是观察力?
从定义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呢?
目的 方向
整体 计划
借助感知觉
观察力是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
感知能力。
牛刀小试
观察力是“看”吗? 怎么了解个体观 察力的好坏呢?
观察力包含着理解和思考,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看”。 是智力组成部分之一。
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 确性、观察的持续性、观 察的概括性和观察的组织 性。
Part
思考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如何呢?
提示:请参考教材P43页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
03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part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目录 contents
1
2 第二节 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培养
第三节 注意的概述
3
第四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
4
点及培养
part 检测篇
错觉 知觉的理解性
联觉
错觉
part 新课篇
多少个人头?
有多少个黑点?
图中A、B两个车站,你觉得汽车会向哪个车站行驶呢?
展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持续性 4.观察的概括性
5.观察的组织性
牛刀小试
思考一:当你给幼儿看两盘萝卜头,其中一盘泡在水里,萝 卜头长出小绿叶;一盘无水,萝卜头枯萎了。小中大班的幼 儿会有什么表现?请结合所学阐述。 参考信息:学前儿童初期,不能把事物各个方面联系起来 进行考察,因而不能发现各事物间的联系。大班,大多数 儿童能作出正确的概述。
5.观察的组织性
你运用什么方法观察?反映大家观察力的什 么方面吗?孩子们会有什么表现呢?
总结:
学前儿童在观察中,常不能按照一定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甚 至大班的孩子也只有少数能有条理的观察。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
学前儿童 观察力发
2.观察的精确性 思考:
能找到多少人?多少条鱼? 反映出你们观察力的哪方面? 孩子们观察力的精确性如何呢?
总结:
学前儿童初期观察不 仔细,常常是粗枝大 叶、笼统、片面 中班的孩子能逐渐精 确地观察事物。
3.观察力的持性
总结:
小班孩子观察常常不 能持久,易转移注意 的方向和对象,大班 孩子观察的时间逐增。 3、4岁观察持续时间 7分左右,5岁约8分, 6岁达12分。6岁时, 观察持续的时间有明 显增加。
思考二: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观察能力呢?
三、学前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 (三) (二) (一)
1
重视对学前儿童进行感官训练
给学前儿童提出明确的观察目
2
的和任务
3
给学前儿童以具体的观察指导
观察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前
4
儿童多感官参与活动
part 巩固篇
作业
师生总结:
1.请学生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 内容。 2.谈谈自己学 生感触。(针 对感兴趣的知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