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有意义的人生教学难点:明白探究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看到过花开花落,思考过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题目: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提示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四)讲解新知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习题1.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 D )A.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B.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C.异想天开,在梦想中度过人生D.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A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材料一: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活满房同的阳光。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课件
像雷锋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为什么?
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 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 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他在日记中写道: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
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他在日记中写道: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 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 那最美丽的理想?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一节 感受生命的意义
学习 目标
1.人为什么要活着? 2.怎样的一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3. 如何认识生命意义?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一 、 生命的追问
为自己: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 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活出自我
为他人: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 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 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帮助他人 为社会: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 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自 己为什么活着的时 候,他将是迷茫的、 没有动力的、空虚 的、不快乐的。”
A.奉献离我们太远,不可触摸
B.追求生命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构建
C.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默默地照亮他人,做法没有出息,不 能彰显生命的价值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上册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件
阅读感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日夜坚守在生活的岗 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的理想? 你既然活着, 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了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美丽?我想问你,为未 来带来了什么?--------节选自《雷锋日记》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 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 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 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 岸.——马克思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从上面的课堂探究中,我们认识到: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经过高中前一阶段的学习,由于在教学中体现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了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普遍提高了对政治科的学习兴趣,克
联七动、、 教互学知利过的共程赢:病、毒安,全人高效们的坠开入放型恐经慌济,体系钟,南形山成经院济士全冷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世经界济性合作流和行竞疾争新病优疟势疾。的防
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
信目息前一 的1静不200天、顾0增7年无自加1到畏 身2月11, 生7天日以 命,,“医 危国五务一者 险院”国的 救审际妙 治议劳并手 危动原节仁 重则由心 病通3天过挽 人调《救,整国生与为务1院命死天关,,神于清修明改、〈端全午国、年中节秋治及增研纪设念究为日国,放家默假法办默定法节耕〉假耘的日决、,定各无(草放私案假)1》天和。《职工带薪年重休假大条科例技(草基案)础》。设规施定建国家设法项定目节假50日0总米天数由
二 、发现我的生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意义,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挫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享一个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思考案例中人物是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示。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生命意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情景剧表演:邀请几组学生表演情景剧,剧情围绕生命意义展开,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第4单元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共16张PPT)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知识点二 发现我的生命 4.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味绽 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朝阳与落日的从容,说明( D ) A.绚丽和平凡的人生都是脆弱的 B.并不是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C.生命的价值是在于是否绚丽 D.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14
11.传递“正能量”温暖你我他 “最美”是近些年盛开在祖国大地上的朵朵鲜花,是精神文明建设结成的 善与爱之果。从奋不顾身接住坠楼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到勇敢救助 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从身受重伤不忘保护乘客安全的“最美司 机”吴斌到用一肝两肾挽救了三个生命的“最美女孩”何玥,再到“最美 战士”“最美农民工”“最美保安”……这些“最美”人物都是来自各行 各业的普通人,都只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但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所释放出 的“正能量”却闪现了人性的光辉,照亮了道德的方向。 无数的“正能量”聚合在一起,就是一种伟大。每个人都有释放“正能 量”的权利,也都有传递“正能量”的责任。为此,某班开展了以“传递 ‘正能量’,温暖你我他”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7
5.38岁的黑龙江佳木斯市急救中心司机兼急救员贾海波,出诊途中突发脑
干出血。他强忍疼痛将患者安全送到医院,自己却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最美司机”贾海波用生命开辟救人通道的事迹启示我们( C )
①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②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用机智灵活
的办法保护自己 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实
献时,我们的生命才最有价值。
(3)见行动:请你就“如何向‘最美’人物学习,做传递‘正能量’的使
者”给大家提出一些建议。 答: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生命是脆弱的
生命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外界的 伤害和威胁,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和保护。
生命是有意义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 价值,我们需要寻找和发掘生命的 意义,赋予生命更加丰富的内涵和 价值。
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的不可替代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无法被替代或复制。
生命的不可逆性
生命的流逝无法被逆转,一旦 失去便无法再回到过去。
生命的不可再生性
生命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无 法再次获得,需要我们倍加珍
惜和呵护。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我们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珍惜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积极面对生命中的挑战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积极面对,勇敢克服,不轻易放弃生命的权利。
乐观心态有助于事业和人际关系
乐观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积极和有活力,这有助于事业发展和人际关系。积极的态度会吸引更多的人际关系,促进 合作和共赢。
积极面对挫折的方法
接受现实
首先需要接受现实,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 部分。不要逃避和否认现实,要勇敢面对并尝试 解决问题。
寻求帮助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问题,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向 家人、朋友、同事或专业人士寻求建议和支持, 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设定明确的目标
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人们更加清 晰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做什么,并激 励他们去追求这些目标。
培养积极心态
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挫折和困难,有 助于人们在面对逆境时保持乐观并 勇往直前。
学会自我激励
通过自我激励,人们可以激发自己 的内在动力并保持积极情绪,从而 更好地应对挑战。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绽放生命之花》知识点+课本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绽放生命之花》知识点+课本参考答案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
(3)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4)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2.探索生命意义(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1.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如何做到拒绝冷漠,关爱生命?(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1)伟大在于创造。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1.教材P11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多样性,理解生命的价值,并探索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对生命有着初步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迷茫,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能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
2.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3.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多样性,感受生命的意义。
2.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3.案例:收集一些生动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如大自然的景色、不同生物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生命的丰富性。
然后提问:“你能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生命吗?”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多样性。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原卷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选择题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着“梦的种子”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经历过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灾荒,深知粮食对于中国是多么重要,发誓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忧,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由此可见()①用心关爱他人的生命,会完全失去自我②有梦想,就有希望③袁隆平在用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④个人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2021年4月7日,一则呼吁好心人捐献O型血和O0型血小板的求助信息在梧州市微信朋友圈流传,一场全城踊跃献血的爱心接力温暖上演,共有58名爱心市民定向献血给病情危重的15岁少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B.关爱他人就难以善待自己C.生命的价值在于做出了牺牲D.无私奉献让生命更有意义3.(海南·中考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无数平凡人以生命赴使命,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他们的行为体现了()①生命是脆弱的,要珍视生命②生命是坚韧和顾强的,不需要刷护③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④生命价值在于贡献,不能索取个人利益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青海·中考真题)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食其力的一生②为社会奉献一切的一生③伟大在于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④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一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新疆·中考真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面对生命,我们要()①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②珍惜自己的生命,不顾及他人的生命③敬畏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④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面漫画的寓意是()A.在相互依存中感受到温暖B.借助外力发掘生命的力量C.伟大常常来自于默默无闻D.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7.(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如果生命是一粒种子,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它所有的力量努力使自己茁壮生长,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绽放生命的精彩。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一框 感受生命的意义
感受生命的意义
环节
资源
活动
意图与建议
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采访家人,同 伴和自己,说说活着是为了 通过活动,探寻生命的意义。 什么。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生命 意义的兴趣。
生命的追问 【探究与分享】展示两种不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从小 在上海长大,1963年北大毕业后,把 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 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 女儿”。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 ,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 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 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 究和保护工程。
樊锦诗事迹启示我们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在将来的生活中,你希望有怎样的 人生经历?思考你准备如何实现这些经 历。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他人的赋予和解读,而在 于自身的追求和创造。希望同学们在享受生命的 同时,也能敢于追求和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让 世界因为有我们而更美好、更精彩!
谢谢!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交流分享: 你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吗? 你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的活动对你有什么意义?
志愿活动的意义:
①奉献社会。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 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②丰富生活体验。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 动,既可扩大自已的生活圈,更可亲身体验社会上的人和事,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③提供学习的机会。在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他 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 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
结论:人既要 为自己而活, 又要为别人而 活。既能活出 自己的人生, 又在别人需要 时付出爱心。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绽 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放 生 命 之 花 我们该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
课堂训练
1、李奶奶说,她活着主要就是要把自己的
孩子抚养长大并成家立业。这告诉我们李
奶奶是为
而活着。( B )
A.名誉和尊严
B.养育后代
C.帮助他人
D.领略祖国的美好河山
2、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毅然选择了国家 需要。30年放弃亲情,隐姓埋名,为我国核 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黄旭华 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带着对这个问 题的思考,走进本课堂。
学习目标
1.探索自己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思考自己 生命的意义。 2、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让自己生命更有意义。
生命的追问
探究与分享
O采访三个你 生命中重要 的人物,请 他们说说活 着是为了什 么。 O你的答案是 什么呢?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 士生导师。毕生致力于山区开发 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足迹踏 遍河北山山水水,示范推广面积 达到1826万亩,为河北山区生态 治理、农民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 献。2016年4月10日凌晨4时,这 位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的太 行新愚公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 逝世。“我一直认为,干点自己 喜欢的事,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 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 骄傲的。”
从李保国的话语中,谈谈 怎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 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 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 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 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 的一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 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 生是值得的。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四单元第10课绽放生命之花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知道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能够自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在生活中的觉解,不同程度的觉解就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不同的人生。
教学难点: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在生活中的觉解,不同程度的觉解就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不同的人生。
◆教学用具及教学媒体搜集关于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意义的典型视频、图片及故事,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阅读指导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观看图片与视频,导入新课播放《人为什么活着》的视频。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过人为什么活着吗?你们想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吗?人又到底为什么活着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生命的意义。
第十课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自主读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及要求,自主读文,探究问题,勾画知识点,做好标注,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三、情感体验,汇报交流活动一:访谈教师出示人为什么活着,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图片。
引导:人到底是为什么活着呢?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采访的身边人,他们为什么活着?学生汇报访谈结果。
活动二:你说我说教师:你认为人为什么活着?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活动三:听故事,探讨生命的意义教师:让我们来听听培训师田增元的经历。
道法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新课(1分钟)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或互学(6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三、学习新课(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学习,22分钟)
(一):生命的追问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活着是为了什么
师:要求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P111中的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活着是为了什么?(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生: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有爸爸、妈妈和爷爷。爸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妈妈说,活着是为了让我身心健康成长;爷爷说,活着这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现在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写成一本书,把那一代人在大山深处的机械制造工厂里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的精神写出来,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回答)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为谁而活
生:自读教材P112,分组辩论,应不应该为别人而活。
师: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生:生命有限,精彩无限,能活出自我,在有生之年致力于自己的追求,找准方向,不迷失自我,不懈坚持,不失为一种精彩。为别人而活,延伸了生命的价值,使生命价值融注在亲情、大爱与奉献中,这样的生命同样是有意义的。
初中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堂小结
感受生命的意 义
生活的追问
人为什么活着?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发现我的生命
探究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 动力之一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自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学
材料三
屠呦呦,首获科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
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 人。她创造性地研制 出新药---青蒿素, 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 死亡率,被誉为“拯 救2亿人口”的发现 ,为造福人类健康作 出了重要贡献。
黄
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 之一,被誉为“中国核
➢ ➢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自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学
课前准备:
①.拿出课本、课时练、双色笔。 ②.坐姿端正,腰挺直,脚放平。 ③.巩固记忆上一节课的知识。
为了梦想
为了孝敬父母
为了自己喜欢的大学
1.人为什么活着?
①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 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当堂练习
1、关于“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话题,下列观点正确
的有( D)
①伟人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生而伟大 ②能坚守自己工作岗位 ③面对环境和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自己职责 ④能尽己所能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 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本节课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意义”,内容涉及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目标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人生的目标3.如何珍惜生命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材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作业。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包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残疾人坚强的生活等。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坚强。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张海迪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她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的价值?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讨论如何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言。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如何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付出,鼓励学生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但受限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1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该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生命的意义有自己的看法,但未必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挫折,对生活产生疑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反思法:让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的生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是如何践行生命价值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讲述生命的故事:分享一些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可贵。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 政治 七年级上册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此处“生命的质量”
理解正确的应是( C )
A.生活条件的优越
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
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
3.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回信中说:我思索,我 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巴金 一直在用笔与优秀的作品向社会作出奉献,他的一生让他 的生命开出理想的花朵,结出成功的果实,他的“激流三
——节选自《雷锋日记》
像雷锋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为什么?
在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 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为了中国核潜艇 事业,黄旭华隐 姓埋名了30年。
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 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D )
A.对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 B.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C.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不断地发现和创造 D.生命是独特的,人活得越久生命越有意义
B
B.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
C.科学家的人生有价值,普通劳动者的人生没有价值
D.人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
9.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实现人生意义应( A )
A.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B.从轰轰烈烈的大事做起 C.从最困难、最复杂的事情做起 D.从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做起
10.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怎样 的一生是值得的?下列对感受生命的意义认识错误的是
部曲”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奋勇向前的决心。这说明( C )
A.作家的生命最有意义 B.没有必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C.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D.年轻人不懂得生命的意义
4.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个结果。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达标检测(二十)
1.38岁的黑龙江佳木斯市急救中心司机兼急救员贾海波,出诊途中突发脑干出血。
他强忍疼痛将患者安全送到医院,自己却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最美司机”贾海波用生命开辟救人通道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用机智灵活的办法保护自己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做好本职工作,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也许你想成为一名政治家,那么你是否拥有果敢的意志?也许你想成为一名哲学家,那么你是否拥有深邃的思想?也许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么你是否拥有缜密的思维……无数个也许,无数个愿望,它启示我们每个人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价值()
A.需要师长的支持和帮助
B.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C.需要稳定的环境和条件
D.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你觉得下列哪些活动应成为“我的人生”。
()
①在某社区学习中心,一批志愿者坚持每个周末来教社区里的老人和儿童学英语②每个暑假都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③积攒旧衣物和学习用品送给边远地区的孩子④响应政府号召,志愿者身穿“红马褂”在市中心十字路口当“交通协管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下面的观点你同意的是()
A.“生命的意义在于出人头地、成名成家。
”
B.“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尽情地享乐才不枉此生。
”
C.“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中。
”
D.“只有获得地位和金钱,积累下财富和名声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
”
5.关于“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这个话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伟人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生而伟大②能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③面对环境和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自己的职责④能尽其所能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毅然选择了国家需要。
30年放弃亲情,隐姓埋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黄旭华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B.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
C.将个人追求建立在国家需要的基础上
D.为自己家庭更美好而付出
7.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以来,他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
就可能引起高能火药瞬间爆炸。
目前。
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度,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航道达到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
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28年来。
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2016年2月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徐立平用行动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