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1397a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5.png)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医学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
![《医学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726155cf84b9d528ea7a8c.png)
《医学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目录第一章基础理论第一节人体解剖学第二节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四节生理学第五节免疫学第六节医学微生物学第七节医学寄生虫学第八节病理学第九节病理生理学第十节药理学第二章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一节至第九节呼吸内科部分第十节原发性高血压第十一节冠心病第十二节心房颤动第十三节室性早搏第十四节心力衰竭第十五至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有机磷农药中毒第二十三节一氧化碳中毒第二十四节肾小球疾病第二十五节肾功能衰竭第二十六至二十九节第三十节输血第三十一节糖尿病第三十二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第三十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三十四至四十三节第四十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十五节脑梗塞第四十六节脑出血第四十七节闭合性颅脑外伤第五十一节胸部外伤第五十二节四肢长骨骨折第五十三节大关节脱位第五十五节异位妊娠第五十六节慢性宫颈炎第五十七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五十八节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第五十九节胎膜早破第六十节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第六十一节小儿腹泻第六十二节新生儿败血症第六十三至七十二节第七十三至七十九节第八十节口腔内科基本知识第八十一节口腔领面外科基本知识二第八十二节口腔修复和正畸基本知识第八十三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第一章基础理论第一节人体解剖学一、最佳选择题1.关节的基本构造是:A.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B.关节头、头节囊和关节腔C.关节面、关节液和关节腔D.关节头、头节囊和韧带E.关节面、关节腔和韧带2.下列各骨中,不属于长骨者为:A.股骨B.肪骨C.指骨D.肋骨E.尺骨3.骨的构造:A.密质、松质和骨髓B.松质、密质和骨髓C.密质、松质和红髓D.密质、松质和黄骨髓E.骨膜、骨质、骨髓、神经和血管4.肱骨下端主要骨性标志是:A.内上髁和外上髁B.肱骨小头和内上髁C.肱骨滑车和外上髁D.尺神经沟和肱骨滑车E. 肱骨小头和尺神经沟5.下列哪项不属于胸肌A.胸大肌B.胸小肌C.前锯肌D.胸锁乳突肌E.肋间肌6.固定子宫的韧带不包括:A.阔韧带B.圆韧带C.主韧带D.骶韧带E.侧韧带7.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们到的是什么动脉的搏动A.骼总动脉B.骼外动脉C.骼内动脉D.股动脉E.挠动脉8.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的器官不包括:A.升结肠B.直肠C.横结肠D.小肠E.十二指肠9.腹腔干供血的器官不包括A.脾B.肝C.胃D.胆囊E.小肠10.门静脉的主要属支不包括A.肾静脉B.脾静脉C.胃左静脉D.肠系膜上静脉E.肠系膜下静脉11.心壁的血液由什么动脉供给()A.降主动脉分支右冠状动脉B.主动脉弓分支左冠状动脉C.升主动脉分支左、右冠状动脉D.升主动脉分支右冠状动脉 E.主动脉弓分支左、右冠状动脉12.中耳的组成不包括()A.鼓室B.咽鼓管C.听小骨D.乳突窦E.乳突小房13.以下配对不对的是,()A.第一对脑神经:嗅神经B.第二对脑神经:视神经,C.第五对脑神经滑车神经D.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E.第十对脑神经:迷走神经14.下列哪对脑神经经由颈静脉孔进出颅腔()A.三叉神经B.迷走神经C.动眼神经D.舌下神经E.面神经15.基底神经核不包括哪些核团’()A.海马B.尾状核C.豆状核D.屏状核E.杏仁体16.下列不属于下腔静脉属支的是:()A.肝静脉B.肾静脉C.骼总静脉D.脾静脉’‘E.腰静脉17.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依次是:()A.肾静脉、肾功脉和肾盂、B.肾动脉、肾静脉和肾孟C.肾盂、肾静脉和肾动脉D.肾动脉、肾盂和肾静脉E.肾盂、肾动脉和肾静脉18.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由上而下为:()A.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B.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C.肾盂、肾静脉和肾动脉D.肾动脉、肾孟和肾静脉E.肾盂、肾动脉和肾静脉19.子宫的正常位置是:、()A.前倾前屈位B.前倾后屈位C.后倾后屈位D.后倾前屈位E.中立位20.损伤左侧耳蜗神经核将导致()A.左耳听觉障碍B.右耳听觉障碍C.双耳听觉障碍D.双耳听觉正常 E.以上都不对21.使肩关节外展的肌肉是()A.胸大肌一B.背阔肌C.三角肌D.斜方肌E.肩脾下肌22.上领窦开口于()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鼻咽部E.咽隐窝23.下列动脉哪条没有分支到胃()A.股腔干B.肠系膜上动脉C.脾动脉D.肝固有动脉E.胃十二指肠动脉24.关于脆肌的说法下列何者为错?,()A.封闭胸廓下口B.中内称中心健C.周围部为肌质起自中心键D.有三个裂孔E.收缩时肠窍隆下降助吸气25.下列各骨中,不属于短骨者为()A.月骨B.钩骨C.侯骨D.踌骨E.距骨二、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和组成,起着、和运动的作用。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知识概览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知识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756aa9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b.png)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知识概览1. 介绍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的概念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
它包括对人体各个系统、器官以及其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的研究。
2. 人体解剖的主要内容2.1 组织层级人体组织层级包括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不同层次。
通过了解每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组成。
2.2 解剖位置和名称了解人体部位和名称是学习解剖学的基础。
这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各个系统的部位和名称。
2.3 解剖结构掌握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特征,如形状、大小、位置等。
例如,心脏有四个腔室,肺有多叶等。
3. 人体生理学知识概览3.1 功能大致分类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这些系统相互配合,维持人体内稳态。
3.2 主要生理过程了解人体的主要生理过程,如气体交换、血液循环、消食吸收等过程。
这些过程使得身体能够正常运作和维持功能。
3.3 机体调节学习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调节反应。
例如,温度调节、饮食调节等。
这些调节确保身体在不同情况下保持平衡和适应。
4. 应用领域4.1 医学教育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是医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基础课程。
它为医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
4.2 疾病诊断与治疗掌握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知识对于正确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异常现象,并制定恰当治疗方案。
4.3 科学研究人体解剖与生理学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探索人体运作机制和新药物开发的基础。
通过研究人体的适应性、反应等可以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5. 总结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和生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身体结构、功能以及调节机制,为疾病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关心我们自身的健康。
公共营养师培训理论第2章-医学基础
![公共营养师培训理论第2章-医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6f640f4910ef12d2af9e77a.png)
食物的消化:食物 加工分解小分子物嚼、胃肠蠕动
消化液、消化酶
磨碎、搅拌
分解
牙齿的咀嚼 1、口腔内消化 2、胃内消化 舌的搅拌 胃壁蠕动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食物+胃液
食糜
胰液: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 3、肠内消化 胆汁:乳化脂肪,有利于胰脂肪酶的作用 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使食物得以彻底消化
淋巴细胞
红细胞
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示意图
电子显微镜下的3个大脑皮质细胞
骨骼肌 气管黏膜
膀胱黏膜
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
癌细胞
安妮是一名医学研究人 员,她是利用一台电子 显微镜拍摄到上面这张 照片的。当癌细胞慢慢 “爬进”一个试验室过 滤器上的小孔时,安妮 拍下了照片,以阐明癌 细胞是如何运动的。 (2005年)
老鼠肝脏的内部结构: 图中遍及肝脏内部的粉红色结构是血管, 血管中包含着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图中褐色部分是肝细胞,它们围绕血管排 列着。 图中绿色管道是胆小管,胆汁在其中流向 小肠。
胰液的作用P31
1. 2.
中和进入小肠的胃酸 提供消化三大营养素的消化酶,胰淀 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 白酶原。
消化腺: 口腔唾液腺—唾液 胰腺—胰液 肝脏—胆汁 肠腺—肠液之一部分
呼吸系统
呼吸道 肺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 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心脏和血管 血液的成分P17 淋巴系统
血液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T or B淋巴细胞 免疫分子:抗体(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反应
《人体解剖生理》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662a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5.png)
呼吸道各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适 应其特定的生理需求。
呼吸的过程和调节
呼吸的过程
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和内呼吸三个阶段。
呼吸的调节
呼吸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机制来实现 ,以维持呼吸系统的稳定和正常的气体交换 。
07
人体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总结词:概述
呼吸系统的其他功能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 管和肺等器官。
呼吸系统还具有调节酸碱平衡、参与 免疫防御等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即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器官的分类和特点
上呼吸道
包括鼻腔、喉和气管等,主要作用是过滤、加湿 和调温空气。
下呼吸道
包括支气管和肺等,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消化 器官之一,通过胃酸和胃 蛋白酶等消化液将食物进 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物 质。同时,胃还承担着储 存食物和调节食物排空速 度的功能。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 主要场所,小肠绒毛能够 增加吸收面积,提高吸收 效率。食物经过小肠时, 会被进一步分解成可被身 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 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等 。
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了解人体解剖学有助于医生诊断和治 疗疾病,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 基础理论和实践依据。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人体解剖学
01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医生对人体进行了解剖,但当时的解剖学
研究较为粗浅。
中世纪人体解剖学
02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医学家开始对人体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解剖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总结词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ff0da0a4b73f242336c5fb5.png)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1、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形
态结构和构造的一门科学。
2、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研究正常人体 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德国生理学家朗德虚太纳(Landsteiner K,1868-1943) 首 先发现ABO血型,为临床人工输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做 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6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 WB,1871-1945) 首 次提出“稳态” ,稳态已成为生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 一。 1897年,英国神经生理学家谢灵顿(Sherring CS,18571952)首次提出“突触”, 为神经系统生理学做出了重大 贡献,1932年和安德里恩(Adrian)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1920年,德国药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娄维(Loewi O,18371961) 用蛙心灌流实验证明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迷走 物质” 抑制心脏活动, 建立了突触的化学传递理论。
二、生理学发展
英国医生 Harvey ( 1578-1657 )提出心脏是血液循 环系统的中心,其著作《心和血的运动》,第一本 基于生理学实验的著作,标志近代生理学的开始。 英国解剖学家洛维 (Lower R,1631-1691) 首次进行 动物输血实验,丹尼斯(Denis)第一次在人类进行输 血并获得成功. 意大利生理学家伽尔夫尼(Galvani L,1737-1798) 首 次发现机体中的带电现象,进行大量“动物电”方 面的实验,开创了生物电研究的先河。 德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Sechenov IM,1829-1905) 首次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学说.
医学基础PPT课件
![医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1fe4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9.png)
医学基础
一、食物的消化 1、口腔内的消化:食物进入口腔内,首先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在牙的切割、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唾液与食物一起混合成团,开始了食物的消化过程 2、胃内消化和吸收 :食物入胃后暂时储存,在此前期间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胃的吸收功能很弱,正常情况下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
第三章 营养基础
三、营养学发展史 第二节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 一、能量单位 1千卡指1千克纯水的温度有15°C上升到16°C所需要的能量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第三章 营养基础
2、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食物的卡价: 1g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4kcal 1g脂肪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9kcal 1g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4kcal
第三章矿物质P88 常量元素:钙、镁、磷、钾、钠、氯 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钴 生理功用 膳食参考摄入量 主要食物来源
第三章 营养基础
第四节: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 、 E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B2、B6、烟酸、叶酸、B12、维生素C、维生素K 生理功用 膳食参考摄入量 食物来源
医学基础
3、头围、胸围、上臂围 4、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人类脑组织的发育自孕中期开始,持续到出生后的第二年甚至第三年。 5、消化系统发育 乳牙数=月龄—6
医学基础
六、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学龄儿童6—12岁 儿童期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体重每年增长2—2.5公斤 身高每年增长4—7.5cm 青少年13—18岁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 青春期的第二生长突增 青春期内分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章 营养基础
第五节 水及膳食纤维P135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25ae18cb9f3f90f76c61bb6.png)
色的是细胞核(伴色彩鲜艳的 染色体chromosomes )。细
胞核附近呈绿色的部分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一种细胞器,
负责细胞核的“加工”和“包装”。
yaolang
线粒体
yaolang
膀胱癌T24细胞荧光染色。Hoechst33342标示细胞 核呈蓝色,在细胞质中MitoTracker标示粒线体呈 红色,Keratin18中间丝蛋白则呈绿色丝状分布。
裂)、细胞骨架。
yaolang
yaolang
核蛋白体
yaolang
内质网
COS7活細胞內的質網染色。 ER Tracker Blue-White DPX標
示散佈在細胞質的內質網。
Scale bar=20m
yaolang
高尔基氏体
两个活鼠细胞。呈红色的是 线粒体(mitochondria ) ,呈蓝
yaolang
二、人体的结构:
1.细胞:人体结构的最小单位,可完成一切生命 活动。
2.组织:4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 、神经组织),由细胞繁殖、发育、分化而成。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合而成,心、肝、脾、 肺、肾等就是器官。
4.系统:9大系统(运动、神经、呼吸、循环、消 化、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由一系列器 官组成、以共同完成某一生理功能。
yaolang
第 七 周 的 人 胚 照 片
• 生物体能不断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 生物的遗传由基因决定,生物的某些性状会发生 变异;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yaolang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包括基质和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
/imgres?imgurl=/jiadongping/i mages/T217.JPG&imgrefurl=/jiadongping/kejian2.htm&h=714&w =989&sz=234&hl=zh-CN&start=2&tbnid=A7Q49vHtNf7UM:&tbnh=108&tbnw=149&prev=/images%3Fq%3D%25E6%25A0%25B8%2 5E8%259B%258B%25E7%2599%25BD%25E4%25BD%2593%26gbv%3D2 %26complete%3D1%26hl%3Dzh-CN%26newwindow%3D1%26sa%3DG (图文并茂,可查阅)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027a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5.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对人体结构的探索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人体结构进行探索和研究,如古希腊的希波克
拉底和盖伦等。
02 03
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逐渐形成和完善,特别是在 18世纪以后,随着显微镜等仪器的广泛应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得到了迅 速发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进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拓展和创 新,对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形态的观察 ,了解人体的正常形态特征和
生长发育规律。
实验法
通过实验手段对人体的生理功 能进行研究和探索,如生理实 验、药理实验等。
模拟法
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如安装净水器等。
05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基本要求
0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 能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注意观察 和记录实验数据。
03
02
实验准备
实验前应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和注意事项。
实验总结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和分析。
04
03 人体生理功能
人体循环系统
总结词
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 化碳运输出去。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神经系统
总结词
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功能的系统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能够接收、处 理和传递信息,协调人体的各种活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f839027cd184254b3535fe.png)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 调节与整合
整合:从整体来看各系统,器官之间在时间和空间 学中,把机体这种功能上的 协同作用称为整合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应答性反应都是机体调节 活动的结果。
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 身调节三个方面。
(二) 研究方法 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可分 为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两种。
1. 急性实验法(acute methodology) 一般在几小时内或最长在十几小时内完成的实验 研究,实验完成后实验对象需要处死或弃去。实验 对象如果是完整动物体,则常需要对动物进行麻醉。 本课程所进行的生理学实验全部属于急性实验方 法。 急性实验方法又可分为: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 活体解剖(在体)实验法。
二、人体的解剖方位和解剖面
1. 解剖方位 上和下 前和后(腹侧和背侧) 内侧和外侧:是对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臵关系的
描述。如眼位于内侧,耳位在外侧。
内和外: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臵关系的描述。如胸(腔)内、
外,腹腔内、外等。
深和浅:是对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描述。即离皮肤
表面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 概念:生物体在适宜的环境中总是不断地自我破 旧立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自我更新)。 意义: ①从环境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经过改造和转 化,为自我更新提供原料和能量; ②将生物体内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将 物质分解时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合成生物体内 的新物质、进行各种外功、维持体温等。
(二). 稳态(homeostasis)
1、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的状态。 2、稳态的含义: ①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 平衡,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 3、稳态的实现: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 通过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4、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 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 定,机体将发生疾病。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a5230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5.png)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人体结构/消化系统组织及功能/口腔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人体结构/消化系统组织及功能/胃
消化: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 消化腺:胃腺,分泌胃液,主要为盐酸、 胃蛋白酶原(靠胃酸激活为胃蛋白酶,其最佳PH 为2)、粘液、内因子 吸收:仅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
胰液: 碳酸氢盐、淀粉酶、 脂肪酶、蛋白酶。中和胃酸、 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胆汁: 肝脏分泌,呈弱碱性。含水分、 胆色素、胆盐、胆固醇、 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 不含消化酶。 小肠液: 呈弱碱性。含水分、电解质、 粘液、免疫球蛋白、肠激酶、 小肠淀粉酶。 消化食物和保护肠粘膜。 消化液体:胰液、胆汁、小肠液。小肠也会运动。 消化吸收:消化和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类。
运动系统
包括:呼吸道、肺、胸膜、纵膈 肺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场所。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鼻腔周围颅骨内含气的空腔称为鼻旁窦,参与空气吸入及其湿润和加温,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淋巴系统
免疫系统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皮肤、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 胸腺作用: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人体系统 消化系统及食物的消化吸收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人体结构/消化系统组织及功能
消化管 口腔、咽、食、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肠腺
消化功能:机械性消化,小量化学性消化 唾液腺: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成分:水、粘蛋白、唾液淀粉酶、唾液脂肪酶、溶菌酶、无机物 唾液作用:润湿、溶解、清洁、杀菌、分解淀粉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0f90a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0.png)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基础知识概述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组织以及细胞水平的结构和功能,为我们了解身体运作的基本原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 人体解剖学1.1 组织层次结构•细胞(包括原生质、核、细胞器等)•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结构与功能相互关联1.2 器官系统1.2.1 骨骼系统•骨骼的组成•骨骼的功能•关节和运动1.2.2 肌肉系统•肌肉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肌肉收缩原理•运动控制•神经系统组成•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传递方式1.2.4 循环系统•心脏的解剖和生理•血液循环的过程•血管系统与输送1.2.5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肺和气道)•呼吸的过程•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1.2.6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等)•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1.2.7 泌尿系统•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尿液形成和排泄•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精管等)•雌性生殖器官(卵巢、子宫等)•生殖细胞的生成和传播2. 人体生理学2.1 神经生理学•神经元兴奋和传导•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2.2 肌肉生理学•肌肉收缩原理2.3 循环生理学•心血管功能(心率、血压调节)2.4 呼吸生理学•呼吸过程中的肺泡和气体交换2.5 消化生理学•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营养物质的代谢2.6 泌尿生理学•尿液的生成和排泄结论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提供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深入洞察,它们相互关联并在整个身体运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机能并应用于医学、保健等领域。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b9788425c52cc58ad6beb7.png)
(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 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分别为: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 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度的刺 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的时期(ab段)。
相对不应期:是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须给予大于该组织阈值的 较强刺激才能引起反应的时期(bc段)。
(三)体液调节的生理意义:对机体的快速变化不能起及时的 调节作用,但是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的最重要 的调节机制。
三、自身调节
绪论
(一)自身调节的基本方式: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而起的 调节作用。
(二)自身调节的特点:作用非常局限。
(三)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在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 能维持上有重要意义。
(2)持续刺激时间 时值——以二倍于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组织,引
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其长短反映了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3)刺激强度变化率
反应(response):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变化。
兴奋(excitation):由相对静止 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 的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由运动转为 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条件简
单化,便于分析有关因素对离体器官、
组织或细胞的功能影响。
绪论
2.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bc49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d.png)
平衡。
0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调节尿量、尿成分和尿渗透压 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04
内分泌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与
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07
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的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 等。
08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脊髓
灰质、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01
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功能
脊神经
02
31对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
0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01
感觉功能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中枢处理感觉 信息的机制
内脏活动调节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对眼球 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作用。
前庭蜗器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具有集音作用。
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具有传音作用。
内耳
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具有感音作用。
感觉器官的功能与调节
要点一
感受器及其功能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的部分,能 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不同类型的感 受器对不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运动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骨
运
运
骼
动
系
支持、保护、运动。
统
的
功
能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营养师(基础知识)
![营养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03197783d049649a665800.png)
第一章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一、人体结构1。
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滑面内质网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类固醇物质的合成等功能相关。
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兴奋性是指细胞刺激产生的反映并以生物电变化的方式反映出来.2.组织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骼和血液。
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
3。
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部人体包括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和感觉器官九大系统。
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1。
骨和骨连接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构成。
三、消化系统组成及供能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1。
消化管成人的小肠全长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1心血管系统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六、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是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一、食物的消化1。
口腔内消化唾液的作用:①湿润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②清洁和保护口腔③唾液中的蛋白可使食物合成食团,便于吞咽④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对淀粉进行简单分解2。
胃内消化及吸收盐酸的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环境②一直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③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造成的酸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PH值0。
临床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要点总览
![临床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要点总览](https://img.taocdn.com/s3/m/b08397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0.png)
临床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要点总览临床医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要点进行总览,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临床医学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石,通过对人体内部器官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人体解剖学的要点总结:1. 人体组织与器官: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聚集形成组织,多种组织构成器官,而器官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构成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
2. 器官系统:人体包含多个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有着特定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3.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组成,提供身体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参与肌肉运动。
第二部分: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与调节机制,了解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各项指标,以便对疾病进行监测和干预。
以下是生理学的要点总结:1.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信息传导和控制中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它负责传递感觉信息、控制肌肉运动,并调节各器官的功能。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人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
常见的内分泌器官包括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等。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持机体的稳态。
第三部分: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病理学的要点总结:1. 疾病分类与诊断:根据病理学特征,疾病可以分为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临床医生通过对疾病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进行准确的诊断。
2. 疾病机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常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等多个因素。
了解疾病的机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第四部分:其他相关知识除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外,临床医学还涉及其他相关知识,如药理学、微生物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38
细胞质
基质:胶状物
内含物:糖元、脂滴
细胞器
1、内质网:单位膜形成的囊状或小管状 结构分①粗面内质网:合成外输性旦白 质②滑面内质网:功能复杂,参与解毒、 物质代谢、糖元的合成、固醇类激素的 分泌、离子的储存。
h
39
h
40
2、高尔基复合体(内网器):是多层由 一层单位膜包裹的的膜管状系统,分形 成面和成熟面,可将内质网产生的分泌 物进行加工浓缩,形成分泌泡。
h
3
h
4
h
5
人体的组成和器官系统的划分
1、细胞:构成人体 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 单位。
2、组织:许多功能 相似的细胞群借细胞 间质连结在一起所形 成的结构总称。包括 四大基本组织,即上 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组织、神经组织。
h
6
h
7
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 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 成具有一定形态 和功能
h
45
细胞核
1、核膜:为双层生物膜形成,上有核糖体附 着,在细胞膜上有核孔。
2、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不同时期 的表现,它是由DNA+组旦白组成。染色质分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具有转录活性。 染色体,人类有46条(23对),其中22对为常 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为XY;♀为XX。
亡的现象,称程序化细胞死亡,也称细胞
凋亡。
h
60
(一)分裂间期
1、DNA合成前期:为DNA合成作好物 质准备和能量准备。
2、DNA合成期:DNA复制,总量增加 一倍。
3、DNA合成后期:合成少量的RNA和旦 白质,与纺锤丝、微管旦白的形成有关, 为细胞分裂作准备。
h
61
(二)分裂期
1、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为染 色体,中心粒向两极移动。
于腕和踝部。
扁骨flat bone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
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
多布于中轴。
h
64
全 身 骨 胳
骨的分类
1 长骨long bone 长管状,分布于四肢, 一体两端: 骨干、髓腔、滋 养 孔、 骺 、 关节面、 干骺 端、骺软骨、骺线。
2、中期:染色体高度浓缩,并且排列在中央 形成赤道板,并借纺锤丝与中心粒相连。
3、后期:染色体纵裂为二,在纺锤丝的牵引 下向两极移动。
4、未期:染色体解散形成染色质,核膜、核 仁重新出现,细胞膜在中部窄缩形成两个子细 胞。
h
62
二、运动系统组成 及功能
组成: 由骨、骨连结和骨骼
肌组成,占成人体重的 60%。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膜 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 plasmalemma
(二)细胞质 cytoplasm (三)细胞核 nucleus
h
28
一、细胞膜
细胞膜,又称质膜,厚6~10nm。 分子结构:类脂双分子层+镶嵌旦白(液
态镶嵌模型)。 功能:①屏障作用②界膜③物质转运④
骨起杠杆作用, 关节是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功能:支持、保护、
运动。
h
63
骨的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分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颅骨和
躯干骨又合称中轴骨。
长骨long bone 长管状,分布于四
肢。 分为一体两端:
骨干、髓腔、滋养孔、骺、关
节面、干骺端、骺软骨、骺线
短骨short bone 立方形,成群分布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成人 有机质/无机质=3/7
骨的表面结构
突起:突、棘、隆起、粗隆、
结节、嵴
凹陷:窝、凹、沟、压迹
空腔:腔、窦、房、小房
膨大:头、小头、髁、上髁
骨面:面、缘、切迹
骨的功能:人体支架、支持
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
基本形态;是钙、磷的储存
库,骨髓有造血功能。
h
72
骨质X光
医学基础
第一节人体构成
h
1
一、人体结构
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 单位是细胞,细胞组 合成组织,组织有组 合成系统,并构成器 官。多种组织器官构 建成了复杂人体。
h
2
1、原子水平: 构成人体的元素有60多种,主要有O2(65%)、C(18%)、H(10%)、 N(3%)、Ca(2%)、P(1%) 2、分子水平: 人体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构成。 3、细胞水平: 人体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构成。 4、组织水平: 人体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 5、整体水平: 分为不同的阶段婴幼儿、学龄前、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
h
78
颅骨冠状切
h
79
颞骨
颞 骨
h
80
蝶骨
蝶 骨
h
81
上颌骨
上颌骨
h
82
舌骨
h
83
下 颌 骨
下颌骨
h
84
眼眶
h
85
鼻腔 内侧壁
鼻腔
外侧壁
h
86
颅
X 光
颅X光
h
87
颈 椎
颈椎
h
88
胸椎
胸椎
h
89
腰椎
腰椎
h
90
骶骨
骶
骨
h
91
脊 柱
h
92
肋骨
胸骨
h
93
胸 廓
h
94
上肢带骨
h
13
h
14
1、 细胞
h
15
细胞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其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小的仅4um,大 的可达100~140um,肉眼几乎能见到。
细胞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其中 有单位膜包裹的是膜相结构,无单位膜 包裹的是非膜相结构。
h
16
一、 概念
1. 细胞
是由膜包围含有一个核(或拟核) 的原生质团所组成,并能进行分 裂增殖的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 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骨松质:海绵状,由骨小梁构成
2、 骨膜 periosteum
骨(外)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血管和
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
重要作用。
有内外两层。
骨内膜: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
3、 骨髓 bone marrow
红骨髓red bone marrow
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
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光镜下 能观察到的结构。
超显微(Ultramicrosocpic structure)或亚显 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光镜 下不能观察到的结构。
h
23
显 微 结 构
h
24
h
25
超 微 结 构
h
26
h
27
2 短骨short bone 立方形,成群分布于 腕部和踝部。
3 扁骨flat bone 板状,主要构成颅腔,
胸腔和盆腔的壁,起 保护作用。 4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多布于 中轴。
h
65
长骨
long bone
长
长管状,分
骨
布于四肢。 一体两端:
骨干
髓腔
滋养孔
骺
关节面
h
架
管
h
56
细
胞
骨
微
架
丝
h
57
内含物
h
58
细胞增殖周期
1、概念: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形成 新细胞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 止所需要的时间。
2、分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3、细胞增殖方式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和有丝分裂。
h
59
细胞周期
程序化死亡
在活组织中,单个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
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自杀死
3、溶酶体:为细胞内消化器官,内有40 多种水解酶,参与细胞的异溶和自溶, 最后形成残余体。
h
41
h
42
4、线粒体:双层膜形成,分外膜和内膜,内 膜向内折叠形成线粒体峭,上有基粒,可进行 氧化磷酸化,形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它 为细胞的供能中心。
5、过氧化氢体:单位膜包裹,直径: 0.2~0.5um,具有解毒作用。
本相似的结构形式。
生物膜
细胞内所有由单位膜构成的膜的总称
h
35
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
简单扩散
1
被动运输
)
易化扩散
物 质
主动运输
跨
胞吞作用: 也称入胞作用
膜
运 输
大分子与颗粒 物质的运输
胞吐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膜通道运输
(2)信息跨膜传递
h
36
h
37
(二)细胞质(Cytoplasm)
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物质, 由基质和埋藏在基质内的细胞骨架、 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h
73
骨的发生和发育
骨发生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 成骨过程有两种:膜化骨
软骨化骨
软骨化骨
膜化骨
h
74
骨学各论
中轴骨
颅骨 29 躯干骨 ---椎骨 24
骶骨 1 尾骨 1 胸骨 1 2
h
75
颅 骨 前 面 观
h
76
颅 骨 侧 面 观
h
77
颅 底 内 面 观
3、核仁:1~2个位于中央,与核糖体的形成 有 关。
4、核基质:胶状物,由水+旦白质+无机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