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作业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32987402f60ddccda38a0d9.png)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点构成——《愿》
设计说明
《愿》,点元素的构成,由若干颗星星堆积而成,形成灯塔状,形状也似河灯,每一颗星星都代表一个愿望,无数颗星星堆在一起,就会形成巨光,照亮前方,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线构成——《呼吸》
设计说明
《呼吸》,这是一个很有动感的词,由硬线构成,是由一个个木条凝结而成,形成一个具有抽象意义的雕塑,底部是中空的侧面部分面是不封闭的,给人一种轻松,不厚重的感觉,可以感受到风的吹过,有呼吸感。
线构成——《自由》
设计说明
《自由》,不受拘束,无忧无虑。
软线构成,由卡纸,普通彩纸,折成有棱角的不平整曲面,错乱的位置,棱角的屈伸,没有束缚,自由伸展,
点线面——《快乐》
设计说明
《快乐》,由点线面构成,用一个个充满童真的,彩色的小扇子,环绕而成,让人看到就很开心,像阳光,像太阳花,有完整的,也有缺口的,表明生活就是这样,不是完整的快乐,但快乐总是比不快乐多,永远环绕我们。
作者:石晓雪。
立体构成作业
![立体构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46b7a84a0116c175f0e48be.png)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立体构成》形考作业教师签名第一次作业第二次作业第三次作业第四次作业网上实践综合成绩姓名:年级:作业一:(课本内容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当代艺术与设计中的构成概念来源于1913年--1922年间曾经出现在俄国的“”。
2、构成主义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在德国的著名设计学校。
3、“”在其基础教育课程中强调通过分解在构成的方式对形体进行抽象性的思考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4、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建筑和艺术类高等院校也普遍开设了构成课程,课程一般都由色彩构成、构成和构成,三大部分中,构成是这三种最强的部分。
5、形态构成的基本形式要素有、、、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情感的表达和意义传递是形态和空间构成的核心内容。
()2、通过手绘草图来表现形态与空间是最为传统也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
()3、形态概念是指都是可被人的视觉感知的形,形状或形象,也包括社会、历史等非视觉形式。
()4、形状是指一个图形的外边缘或一个实体的外轮廓。
()5、形态是指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呈现出的外在的表现形式。
()6、在形态构成的几个要素中,线是最为原生的要素。
()7、从概念上来讲,点是没有长度、宽度、深度和方向性。
()8、从概念上来讲,一条线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深度。
()9、体具有体积感和重量感。
()10、形态构成常用材料包括线材、面材、块材、塑性材。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构成2、自然形态3、人工形态4、线性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关于材料的基本性能有哪些?3、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有哪些?五、论述题(22分)1、试论述关于形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从形态生成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作业二:(课本内容第3章)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单独一根线是无法形成独立结构的()2、线做为纯粹的形式要素只有长度没有宽度。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5f84074c281e53a5902ff16.png)
点构成——台灯
设计说明
这款立体构成以台灯为主题,用了纸张折起来的小圈作为点元素,以简单的层层叠的方式组合起来,成为了一个类似台灯的点构成造型。
在构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点和点之间粘的不是十分牢固,导致构造容易脱落,最后利用了几层胶水,分几次粘贴,使作品变得相对牢固。
硬线构成——扭曲高楼建筑
设计说明
这款立体构成以目前现代城市里的一座扭曲状的高楼为原型,用A4纸为素材,做成硬线结构,每一层用小段围成的正方形组成,外侧用长条组成,每一根长线稍微构成一定的角度扭曲,最后组成了这个扭曲构造建筑的硬线构成。
设计说明
这款立体构成以沙漏为原型,用了筷子作为框架,棉线构成沙漏中间部分,沙漏中间的玻璃部分用透明胶带模拟,中间缠绕的棉线模拟了正在落下的沙。
这款构成作品以简单的结构表现了时间流失的无情。
设计说明
这款立体构成以亭子为原型,用了筷子作为柱子支架,棱瓦纸板作为亭子的上顶,用棉线缠绕柱子,用一些小碎片和亭子顶的小球作点缀,整体和底座的相容性也不错,这款构成作品体现了日久尘封的亭子无人问津而导致蛛网和杂物堆积,表达了被冷落的事物的不满。
半浮雕
花泥金字塔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a8589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4.png)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环境设计立体构成结课作业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造型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在立体构成结课作业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立体构成原理和技巧,创作一件具有空间感和美感的作品。
作业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师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创意性:作品应具有创意和个性,能够表达学生的想法和情感。
2. 功能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功能,例如可以作为装饰品、储物盒、灯具等。
3. 结构性: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压力。
4. 环保性:作品应尽量采用环保材料,体现环保理念。
具体来说,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
1. 确定主题: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确定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2. 设计草图:在草图上绘制出作品的初步形状和结构,注意比例和空间关系。
3. 选择材料:根据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纸张、塑料、木材、金属等。
4. 制作模型:按照设计草图,将材料加工成作品的具体形状和结构。
5. 细节处理: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和修饰,例如表面处理、色彩搭配等。
6. 作品展示:将作品放置在适当的展示空间中,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作品的全貌和细节。
在完成立体构成结课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理解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技巧,并将其应用到作品中。
2. 注意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
3.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受伤或损坏工具设备。
立体构成作业展示
![立体构成作业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e0bc4edd10661ed9ac51f37b.png)
平面构成无聊 2010-01-24 21:32:41 阅读86 评论7 字号:大中小订阅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展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根本形即是最根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根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根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根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别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与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比照等骨格)。
根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如下图,就是由根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平面构成是设计的根底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拟,它更具有广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展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与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平面构成的骨架:规律性,半规律性,无规律性,单一骨架,复合骨架,无作用骨架,有作用骨架种类:重复构成,变异,渐变,发射,肌理,近似构成,密集构成,分割构成,特异构成,空间构成,矛盾空间,比照构成,平衡构成1. 平面构成的根本格式〔根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根本单形为主体在根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根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根本形〕4. 渐变构成形式〔把根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展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5.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与节奏感〕-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构成形态6. 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如此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展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展小局部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X 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与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如此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比照效果〕8. 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 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外表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外表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编辑本段1.和谐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局部与局部的相互关系时,各局部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立体构成作业要求
![立体构成作业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97df3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e.png)
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如包装盒、包装 袋等
工业产品设计:如汽车、家 电、家具等
建筑设计:如建筑外观、室 内设计等
广告设计:如广告牌、海报 等
06
立体构成的作业要求
作业目的和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 的空间思维能力 和设计能力
要求:使用立体 构成材料如纸板、 塑料、金属等
设计要求:创新、 独特、美观、实 用
结构稳定:确保立体构成在重力作用下不会倒塌 重心平衡:确保立体构成的重心位于其支撑面内 支撑面均匀:确保立体构成的支撑面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受力过大 连接牢固:确保立体构成的各个部分连接牢固避免松动或脱落
立体感原则
空间感:通过立 体构成元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营造 出空间感
层次感:通过立 体构成元素的排 列组合形成层次 感
比例与尺度:构成立体的比例和 尺度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空间关系:点、线、面之间的相 互关系
色彩与质感:构成立体的色彩和 质感表现
03
立体构成的设计原则
统一性原则
色彩统一:使用 同一色系或相近 色系保持整体色 彩协调
形状统一:使用 相同或相似的形 状保持整体形状 协调
材质统一:使用 相同或相似的材 质保持整体材质 协调
05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造型: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造型 增加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
空间布局: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 解和处理空间布局创造出更加合理、舒适的空间环境。
结构设计: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 和处理结构设计创造出更加稳定、安全的建筑结构。
立体构成作业
![立体构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92c85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66.png)
立体构成作业
立体构成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作业:
(一)折纸的立体构成:
1、将一个平面化的几何图形,通过纸的折叠,造成具有凹凸效果的半立体。
(类似浮雕)
图形是有骨架的,重复排列。
15X15CM 4个
2、刻纸
设计一个可以进行切割的几何图形。
通过折叠,弯曲,使部分图形与原平面脱离,形成有三维的立体空间形态。
15X15CM 4个要求:1、该图形必须兼具平面图形和立体形态的二重性。
既可平面观察,又可立体。
2、该图形可以从形态的正形和负形认识形态变化呼应的组合关系。
(二)线材的构成 35CM以上
方法:
1、垒积构造(搭建)(粘结)
2、插卡(编)构造(不用粘接)
3、框架构造
4、网状构造
(三)面材35CM以上
方法:
1、折板构造
2、插接构造
3、拼接曲面体构造
(四)块材(点材)35CM以上
方法:
1、单一形体重复组合方形或圆形
2、方圆形体的重复组合
3、大小形体的重复组合
(五)材料与结构的认知
每位同学尝试选用一种材料(利用材料材质的特性或工艺特性),制作一个立方体(20X20CM)
要求:1、表现材质特性、肌理效果
2、表现结构。
《立体构成作业》课件
![《立体构成作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3a67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b.png)
立体构成作业 PPT课件
本次课件介绍立体构成作业的主题和要求,强调重点和难点,通过引人入胜 的图示和详细解释来帮助大家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定义 Nhomakorabea特 点图形基本要素的概念和特性
平面与立体的区别和联 系
二维和三维空间的关系与区别
各种图形名称及特点
熟悉各种基本图形的命名和 特性
立体构成的方法
1
透视法
透视原理和透视图的画法
投影法
2
投影原理和投影图的画法
3
等轴投影法
等轴投影的定义和画法
空间几何体的构成
4
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和棱锥 体的画法和特性
立体构成与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寻找代表性和创意的设计案例
案例二
分析立体构成方法和设计思路
案例三
总结三维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
总结与展望
立体构成作业要求
![立体构成作业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4300c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4.png)
立体构成作业要求立体构成是指人们通过对物体的形状、空间、体量和结构关系的组织与安排,使其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一种艺术手法。
在立体构成中,我们要考虑物体的形态、方向、尺度、比例、节奏、稳定性、重心等因素,并通过线条、颜色、纹理、明暗等元素来表达。
在进行立体构成作业时,首先需要考虑构成的目的与主题。
我们可以选择自然景观、人物、生活场景、抽象概念等作为构成主题。
然后,我们需要进行构思和设计,以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出所选主题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构建立体感的第一步是对物体的形状和体量进行考虑。
我们可以通过对物体的截面、曲线、棱角等进行塑造,使其具有更多的立体感。
同时,要注意物体的方向,例如选择透视、倾斜、斜向等来强调物体的立体效果。
其次,要考虑到物体的尺度和比例。
在构建立体感时,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尺度和比例关系,使得物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够相互呼应和平衡。
比如,可以通过放大、缩小、强调、削弱等手段来调整物体的尺度和比例,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在构成中,节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通过对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重复、变化等进行有序的组合和安排,可以创造出节奏感,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有节奏感的立体构成形式。
稳定性和重心是立体构成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
在设计及制作物体时,必须考虑物体的稳定性,以确保其能够平衡和支撑住。
同时,重心的位置也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和整体的空间感,因此需要合理地确定和调整。
在视觉表达方面,线条、颜色、纹理和明暗等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元素,我们可以使物体更加具有层次感、质感和透视感。
例如,可以利用线条的方向、粗细、长度等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结构;通过颜色的明暗、色彩的对比等来衬托和突出主题;使用纹理和明暗的变化来丰富表达效果。
最后,在进行立体构成作业时,除了表达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之外,还应该注重创意和个性化的呈现。
通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观察角度,可以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立体构成作品。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7f50fe4dd3383c4bb4cd2e7.png)
点构成——《愿》
设计说明
《愿》,点元素得构成,由若干颗星星堆积而成,形成灯塔状,形状也似河灯,每一颗星星都代表一个愿望,无数颗星星堆在一起,就会形成巨光,照亮前方,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线构成——《呼吸》
设计说明
《呼吸》,这就是一个很有动感得词,由硬线构成,就是由一个个木条凝结而成,形成一个具有抽象意义得雕塑,底部就是中空得侧面部分面就是不封闭得,给人一种轻松,不厚重得感觉,可以感受到风得吹过,有呼吸感。
线构成——《自由》
设计说明
《自由》,不受拘束,无忧无虑。
软线构成,由卡纸,普通彩纸,折成有棱角得不平整曲面,错乱得位置,棱角得屈伸,没有束缚,自由伸展,
点线面——《快乐》
设计说明
《快乐》,由点线面构成,用一个个充满童真得,彩色得小扇子,环绕而成,让人瞧到就很开心,像阳光,像太阳花,有完整得,也有缺口得,表明生活就就是这样,不就是完整得快乐,但快乐总就是比不快乐多,永远环绕我们。
作者:石晓雪。
立体构成作业
![立体构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f29228671fe910ef12df843.png)
2
这张灵感来自鱼,鱼头边上有鱼麟,所以任意的碎剪象征着鱼鳞。
3
这张把纸分别像左右围圈,而且是相反方向,灵感来源——KAPPA。 背靠背,却有着相同的神采。
4
这是通过折叠再折叠形成的,从中间压扁,却能感受人的神色,放 标准同样有另样的风景。
瓶或杯子的改装1
通过在瓶中放塑料袋,应用瓶的透明功能,创造特别的感觉.
立体构成之二维半构造1
这张作业是经过一张二维图改造的,图形灵感来自剪纸,但没有按 照剪纸那么规则,而是大小不一,且不对称,显得生动一点。
2
这张是一个人头式的二维半构造图。比较简单大方。有一点趣味性。
3
这是经过多翻折叠对称剪成的,零零碎碎。让人觉得一张破旧的纸 依然可以剪出好的图案。
4
这是来自于玫瑰花的灵感,中间就像一朵朵花瓣。周边是略微的修 饰。
立体构成之高浮雕形态
这是一张形似与蝴蝶的作品,周边是柱体。就像一只蝴蝶标本粘在 纸上。
5
这是通过任意剪多面体获得的一张二维半图,图形丰富,但整体简 单婉约。
6
这张是树叶的蜕变,和手下不留情的剪。
7
这张灵感来源于脸谱,像一张面具贴在黑色纸上。
8
右上面这张是把纸两两对折剪成的,认真看去四个角度就是四张脸。
立体构成之三维空间1
把卡纸进行三下折然后剪出条形图型,成五份,在瓶沿上装上气球像盛开的五彩缤纷的花.
3
把钉子任意的洒在纸上创造一种坏境.在瓶上钉上钉子,加上气球的活 力颜色,衬托了废墟中的生机.
4
这是用一次性杯子,用纸随意粘在上面,灵动,赋有动态美感。让 杯子不会单调。
柱体\立方体造型
左边是一个柱体通过沾不同色的小柱形加以修饰,不再是单调的白色. 杯子中任塞几条白纸只为了让其与周边其他体状呼应不会反差大.牙 膏盒上包上纸再沾柱体和线状,点状则是环境的和谐体现..
立体构成作业
![立体构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5ab258bcc22bcd126ff0c40.png)
立体构成作业
作业一:体的分割与组织
内容:把方体与圆柱体或方形与三角体或方体与方体(三个里面任选一个),进行体量上的切割与重组(可以丢弃一部分形体)。
[教学目的]
在已有条件的限定空间中进行再次划分和处理,
从而递进为空间塑造的初步尝试;
锻炼讨论“彼·此”的空间关系。
作业二:框架围合空间
内容:制作一个36cm×24cm×12cm的框架,
并尝试分别对这几个框架空间采用不同的围合方法,
创作出不同的“盒子”空间形式。
尝试根据该已有空间的“表面肌理”形式,向内部发展创造出与其有一定逻辑关系片断空间。
[教学目的]
从简单的单元空间入手,
尝试利用围合的手段塑造一个空间;
同学们把相同的框架空间转换为不同形态的“盒子”空间,于此,对空间语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作业要求]
模型制作
(1cm开方航模木条、统一白纸板)。
立体构成作业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作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6592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9.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立体构成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组合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立体形态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设计学院立体构成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木棍:直径10cm,长度100cm,数量若干2. 木钉:直径1cm,长度5cm,数量若干3. 塑料管:直径2cm,长度50cm,数量若干4. 胶水:粘合剂,数量若干5.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五、实验内容1. 点、线、面构成(1)点构成:利用木棍的一端作为点,通过旋转、翻转等方式,在空间中形成不同的点构成形态。
(2)线构成:将木棍的两端固定,通过调整木棍的倾斜角度和长度,形成直线、曲线等线构成形态。
(3)面构成:将木棍拼接成平面,通过调整平面的大小、形状和角度,形成不同的面构成形态。
2. 空间构成(1)利用塑料管,通过切割、弯曲等方式,形成空间中的框架结构。
(2)将框架结构进行组合,形成空间中的立体形态。
(3)利用胶水将框架结构固定,形成稳定的立体空间。
3. 组合构成(1)将点、线、面构成形态进行组合,形成具有层次感和丰富变化的立体形态。
(2)调整组合方式,使立体形态更加美观、和谐。
(3)利用不同材料、色彩、质感的对比,增强立体形态的视觉效果。
六、实验过程1. 点、线、面构成(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木棍,将一端削尖作为点。
(2)将点放置在空间中,通过旋转、翻转等方式,观察点在不同角度和位置下的视觉效果。
(3)根据观察结果,调整点的位置和角度,形成具有美感的点构成形态。
(4)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线、面构成形态的实验。
2. 空间构成(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管,进行切割、弯曲等操作。
(2)将弯曲的塑料管进行组合,形成空间中的框架结构。
(3)利用胶水将框架结构固定,确保其稳定性。
3. 组合构成(1)将点、线、面构成形态进行组合,形成具有层次感和丰富变化的立体形态。
立体构成考试作业
![立体构成考试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f61ce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e.png)
立体构成考试作业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三维空间中形态、空间和材料构成的学科。
在立体构成的考试中,通常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构成原理和技巧,完成一份作业。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立体构成考试作业的例子:作业题目:创作一个立体构成作品——“城市的节奏”作业要求:1. 使用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技巧,创作一个能够表现城市节奏感的立体构成作品。
2. 作品应包含至少三种不同的材料,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多样性。
3. 作品尺寸不得超过50cm x 50cm x 50cm。
4. 提交作品时,需附上一段文字说明,解释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作业步骤:1. 确定主题:首先确定作品的主题为“城市的节奏”,思考如何通过立体构成来表现这一主题。
可以考虑到城市中的建筑、人流、车流等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所呈现出的节奏感。
2. 构思设计:在确定主题后,开始构思作品的具体设计。
可以绘制一些草图,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想象作品的结构和形态。
在设计时,要注意运用立体构成的原理,如空间分割、层次感、对比与统一等。
3. 选择材料: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其质感、色彩和加工方式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形态。
例如,可以选择金属、塑料、木材等不同类型的材料。
4. 制作作品:按照设计,使用所选的材料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作品的稳定性,并尽可能减少作品的重量。
可以使用一些连接件或支撑件来增强作品的稳定性。
5. 文字说明:完成作品后,编写一段文字说明,解释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说明中可以包含对城市节奏的理解、创作过程中的感悟以及所选材料的意义等。
6. 提交作品:将作品和文字说明一起提交给老师或考试机构。
注意保持作品的整洁和完整性,以便老师或考试机构能够更好地评估你的作品。
这只是一个可能的立体构成考试作业的例子,具体的作业要求和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课程和考试机构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准备立体构成的考试时,建议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以便更好地准备考试。
块立体构成作业
![块立体构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4a8a6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d.png)
块立体构成作业1. 引言•定义:块立体构成是指由多个不同形状、大小和材质的立体构件组成的整体结构。
这些构件可以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它们通过相互连接或堆叠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功能或美感的立体形态。
•意义:块立体构成作业在艺术设计、工程建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地组合不同的块体构件,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立体形态,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
2. 块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2.1. 块体构件的选择•不同形状、大小和材质的块体构件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触感。
在块立体构成中,设计师需要结合作品的主题和表达需求,选择合适的块体构件。
2.2. 块体构件的连接和堆叠方式•块体构成可以通过连接和堆叠的方式实现。
连接方式包括粘合、焊接、螺纹连接等,而堆叠方式则是将多个块体构件放置在一起,通过重力或其他力的作用保持稳定。
2.3. 块立体构成的稳定性•块立体构成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稳定性问题。
合理的块体布局和结构设计能够增强作品的稳定性,防止块体的倾倒或崩塌。
3. 块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3.1. 艺术设计•块立体构成在艺术设计中得以广泛运用。
通过调整块体构成的形状、颜色和布局,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例如,在雕塑和装置艺术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块立体构成打造出富有表现力的形态和立体效果。
3.2. 工程建筑•块立体构成在工程建筑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块体构件来表达建筑的形象和特色。
此外,块立体构成还可以应用于场馆、桥梁等工程结构的设计。
3.3. 室内装饰•块立体构成在室内装饰中可以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通过在空间中添加具有独特形状和材质的块体构件,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室内环境。
例如,在餐厅的墙面装饰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块立体构成创造出立体感强烈的装饰效果。
4. 块立体构成的设计案例4.1. 工程案例:鸟巢体育场1.块体构件选择:鸟巢体育场外观由大量的钢材和玻璃构成,形成了一种富有动态感的轮廓。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0c92d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2.png)
立体构成设计展示作业在建筑设计领域,立体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指通过适当的在空间中排列和组织形状、空间、材料等元素,使建筑物具有适当的形式和结构的过程。
在本次展示作业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而富有创意的立体构成设计来展示我的设计思路和技巧。
我选择的设计主题是“城市公园纪念碑”。
我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独特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公园纪念碑,以纪念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我希望通过立体构成的设计,将公园纪念碑融入周围的环境,与城市的景观进行有机的结合。
首先,我进行了详细的背景研究和调查。
我研究了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了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通过这些信息,我得出了一个设计概念,即以该城市的地标建筑物为基础,创造一个立体构成的纪念碑。
这样不仅可以展示该城市的独特之处,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熟悉的感觉。
接下来,我开始进行设计草图。
我采用了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种方式进行设计。
在手绘草图中,我尝试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探索了不同的比例和比例关系。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我使用了三维建模软件来创建精确的模型,并进行了多次修正和调整。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立体构成的一些关键点。
首先,形状和比例的选择非常重要。
我选择了一种简洁而又具有力量感的形状,并将其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匹配。
其次,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使用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材料,以保证纪念碑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使用了一种独特的光线设计来增强纪念碑的视觉效果。
通过巧妙地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效果,我使纪念碑在不同的角度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最终,我完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立体构成设计方案。
该方案不仅展示了我的设计思路和技巧,还充分展现了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我相信这个设计将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和体验。
总结起来,立体构成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通过适当地安排和组织形状、空间、材料等元素,我们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建筑作品。
在本次展示作业中,我展示了一个城市公园纪念碑的立体构成设计方案,展示了我的设计思路和技巧。
面立体构成作业
![面立体构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61f05d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5.png)
面立体构成作业
面立体构成是一种利用几何图形构建立体物体的技术。
与其他绘图形式不同,其矢量图形只有一个维度,主要利用投影技术,通过对立体物体的表面进行投影,以建立由少数几何图形构成的立体物体。
本文主要讨论面立体构成作业的特点,其中包括几何图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视觉效果进行取景,以及如何使用投影将物体建模。
首先,要分析建模所需的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包括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棱锥等,这些图形都存在着某种规律,且它们也可以用来构成几何体,也可以用来构成复杂的立体物体。
其次,要学会如何进行取景。
立体构成作业必须给出一个具体的视角,使人们可以看到立体形状,也就是要定义立体图形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一般而言,从上视图、垂直视图和侧视图可以完成这一要求,其中上视图是立体图形的轴向所在的位置,垂直视图是物体的正面和背部,侧视图是物体的侧面。
最后,要学会利用投影来建模。
投影技术主要指在投影平面上对物体进行投影,以构建立体物体。
在投影时,要考虑投影平面上的视角,根据视角的变化,在投影平面上绘制出物体的各个部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图形。
总之,面立体构成作业是一种利用几何图形进行立体构建的技术,它与其他绘图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其矢量图形只有一个维度,可以用来构成几何体,也可以用来构成复杂的立体物体,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分析几何图形,利用视角进行取景以及利用投影将物体建模而得到的。
以上就是有关面立体构成作业的介绍。
《立体构成基础知识作业设计方案-服装设计基础》
![《立体构成基础知识作业设计方案-服装设计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7538f6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3.png)
《立体构成基础知识》作业设计方案引言:在艺术与设计教育中,立体构成是培养学生空间感知、形态创造和材料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一、作业目标1. 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掌握立体形态的创造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运用不同材料进行立体构成创作。
4. 培养空间感和审美判断力。
5. 激发创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进修:学生需阅读《立体构成基础知识》教材,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理论,包括点、线、面的空间表现,以及体块的组合与变化等。
2. 形态分析:选择三件不同风格的立体艺术作品,进行形态分析,撰写分析报告,阐述其构成因素和空间干系。
3. 创意构思:根据所学理论,设计一个原创的立体构成作品,绘制草图,并撰写设计说明,包括创作灵感、构成原理和预期效果。
4. 材料实验:选择至少三种不同的材料(如纸张、木材、金属等),进行材料特性测试和初步构成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作品制作:基于创意构思和材料实验,制作出最终的立体构成作品,并拍摄高质量的照片。
6. 反思总结:完成作品后,撰写反思报告,分析创作过程中的挑战、解决方案和进修收获。
三、作业要求1. 理论进修部分需提交阅读笔记,确保对立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理解准确无误。
2. 形态分析报告不少于800字,需包含清晰的图片和详细的分析文字。
3. 创意构思的设计说明不少于500字,草图需清晰表达设计意图。
4. 材料实验记录需详细,包括材料选择的原因、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5. 作品制作需符合安全规范,作品照片需展示作品的多个角度和细节。
6. 反思总结报告不少于500字,需真实反映个人创作体验和进修效果。
四、评判标准1. 理论掌握水平:是否准确理解并能运用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
2. 分析能力:是否能深入分析艺术作品的形态构成和空间干系。
3. 创意表达:设计构思是否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是否能有效传达设计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一)折纸的立体构成:
1、将一个平面化的几何图形,通过纸的折叠,造成具有凹凸效果的半立体。
(类似浮雕)
图形是有骨架的,重复排列。
15X15CM 4个
2、刻纸
设计一个可以进行切割的几何图形。
通过折叠,弯曲,使部分图形与原平面脱离,形成有三维的立体空间形态。
15X15CM 4个
要求:1、该图形必须兼具平面图形和立体形态的二重性。
既可平面观察,又可立体。
2、该图形可以从形态的正形和负形认识形态变化呼应的组合关系。
(二)线材的构成35CM以上
方法:
1、垒积构造(搭建)(粘结)
2、插卡(编)构造(不用粘接)
3、框架构造
4、网状构造
(三)面材35CM以上
方法:
1、折板构造
2、插接构造
3、拼接曲面体构造
(四)块材(点材)35CM以上
方法:
1、单一形体重复组合方形或圆形
2、方圆形体的重复组合
3、大小形体的重复组合
(五)材料与结构的认知
每位同学尝试选用一种材料(利用材料材质的特性或工艺特性),制作一个立方体(20X20CM)
要求:1、表现材质特性、肌理效果
2、表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