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颓废意识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颓废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e752f8f705cc1755270938.png)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颓废意识摘要:张爱玲擅长于描写两性之间的情爱故事,尤其是刻画在情爱的纠缠中女性的心理变化与扭曲,极其真实而残酷地揭示出女性在爱情与亲情面前所表现的精神与心理上的扭曲与颓废。
她们做不得自己的主人,同样不能成为爱情的主人和家庭的主人。
这些女性都无一例外的走向自甘堕落与自我放逐的深渊。
关键词:张爱玲;颓废;女性形象;爱情;张爱玲的小说人物总是远离时代与文学的主潮,在平凡的情爱故事中展现各自的人生。
其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尤其对她们心里的阴暗、颓废的一面的刻画极为真实。
这些女性几乎没有什么追求,除了衣食无忧的生存下去,为此她们不惜以亲情、爱情作为筹码,换取精神的颓废、身体的安逸。
一. 颓废的亲情观念以曹七巧为例,她无疑是张爱玲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也是最残忍的母亲形象之一。
在她失去了唯一的爱情寄托的一刻,这个女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慰藉和依靠的了,多年来积聚的内心的愤恨和欲望的被压抑之苦,使她彻底地丧失了理智,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位令人无法想象的残忍绝情的母亲形象,和她于家庭的温暖和婚姻的幸福近乎变态的仇视与报复。
自己得不到满足的欲望,她也不愿见到儿女们如愿。
曹七巧这种对人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信任,已不仅表现在她生活观念和心理上的极度颓废,更发展到了变态报复的程度。
她千方百计地挑拨离间儿子长白与儿媳的感情,又用尖酸刻薄的话语一再的打压这个同她一样命运的可怜女人,终于成功地逼死了儿媳芝寿,使得长白游荡于妓院烟馆之间,害怕回到自己的新房。
对女儿长安她同样不留余地的迫害和阻挠,长安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可以谈婚论嫁的男友,却不料母亲暗地里设计了一个骗局,毫不费力地就扼杀了女儿的婚事。
曹七巧就是这样的以一个疯子的审慎与精明,精心算计着身边至亲至近的人。
如此疯狂残忍的举动正是因为曹七巧在精神与心灵上极度的颓废和缺乏安全感所致。
生存与金钱的双重枷锁,加之她所遭遇的迫害,使她的心灵严重扭曲,不再具有一个正常人对于亲情和家庭的向往。
试评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奴性意识
![试评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奴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d0d45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8.png)
试评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奴性意识摘要张爱玲的小说名作《传奇》中所描绘的女性性格中存在着浓厚的奴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为男性而奴、为经济而奴。
她们为奴的真正原因有二,即社会背景和女性自身关键词:《传奇》女性奴性意识成因中图分类号:IXX年代,张爱玲以其细腻而深邃的笔法,成为上海文坛的一朵奇葩,成为我国文坛上一颗亮丽的新星,照射出‚传奇‛的光芒。
张爱玲用富有个性的笔触描写了40年代沦陷区上海人的生活、爱情及在此过程中穷形尽相的人性,正如她在《传奇》前言所说:‚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在张爱玲笔下的普通女性,色彩缤纷,形象各异。
然而,在她们的骨子里,惊人地一致拥有一颗女奴的灵魂,她们都深深的有着封建宗法制度的烙印,世世代代的封建传统意识,世世因袭的女性生来是男性附庸的‚女奴意识‛把她们深深封锁在心狱的牢笼里,毁灭着她们的灵魂与生命。
张爱玲没有赋予她笔下女性‚神圣、纯洁、勇敢、新潮‛的华衣,而是沉稳地打开了旧家庭尘封的大门,让那些生活在旧上海的‚饮食男女们‛一个个显出他们的凡胎俗骨,暴露出他们性格中的阴暗面,女性尤其如此一张爱玲集中描写生活在古老中国屋檐下的最普通的女性她写她们没有男人作支柱的家庭是如何的凄凉、悲哀;没有被男人所爱的生活又是如何的痛苦和艰难;间或也描写由此而来的人性变态。
跟随着张爱玲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幅女性在其生命长河中起浮沉落的群像图,也目睹了女性如何扮演着可怜而又可悲的奴性角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看着自己走上将悲欢强系于男人身上的浮萍之路,出演了女性为爱情而将自身毁灭的老而又老的故事。
原本单纯的她由于求学而误入姑妈‚鬼气阴森的世界‛,不可自拔地蜕变成了弄人弄钱的奴仆。
在姑妈言传身教下,她一步步堕落了,失去了自控力,唯一的只能是用爱情来弥补一下内心的空虚。
她深刻地领悟到‚一个新的生命,就是一个男子‛。
于是她渴望乔琪桥的爱,并为此奋然不顾。
她的生命只需一点点的爱情支撑就足够了。
论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f1a15d203169a4517623a30f.png)
论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摘要:张爱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她的小说和散文历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她的小说集《传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传奇》中大致存在的三类女性形象:无母爱的扭曲者形象;有自我意识的反抗者形象;无自我意识的顺从者形象。
每一类女性,她们的女性意识觉醒程度深浅不一,但是都折射出作者明确的女性意识。
她在批判男权社会予以女性的苦难的同时,更多的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了她所关注的女性自身,去挖掘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和“奴性意识”,对男权社会的荒淫腐败进行嘲弄和贬抑。
这些都体现出张爱玲警示女性和消解男性权威、解构男权社会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张爱玲;《传奇》;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05-02张爱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和她一生的杰作《传奇》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绚丽的一页。
张爱玲小说所迸发的才情,她那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及她与文学潮汐的暗合,都使得张爱玲倍受世人关注,尤其是她的小说集《传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传奇》这本小说结集收有张爱玲写于1943年至1945年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琉璃瓦》、《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国的日夜》等,共五十万字。
所收作品大多通过爱情婚姻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洋场社会里旧式家庭被历史埋葬的进程,同时以男女之间说不清道不完的纠葛,揭示了人性受到污染以及“爱的死亡,美的毁灭”的悲剧。
正如周溶泉所说“张爱玲仗着女性的直感和她善悟的聪颖,在‘奇’字上下功夫,写出了由男性作导演的女性生存状态,并从她们的缺乏独立意识及卑弱的表现,来形象的说明这些可悲的女子陷入用金钱编织的罗网而不能自拔的命运的无可避免,让人们通过‘传奇’性的故事情节,看到了世间的苍凉。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958571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1.png)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风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而她的后期小说更是揭示了女性意识的演变和内心世界的变迁。
这篇文章将着重讨论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究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精神。
在《半生缘》中,女主人公珍妮被描绘成一个聪明、独立、有主见的女性。
她不愿被困在传统的婚姻桎梏中,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社会风俗保守的时代,这样的女性形象显得极具前卫和突破性。
张爱玲通过她的笔触,展现了这些女性在封建礼教和家庭压力下所经历的挣扎和痛苦,同时也表现出她们内心的坚定和自主。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呈现出对爱情与婚姻的复杂思考。
在《色戒》中,女主人公王佳芝与陈英雄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出了其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心理。
她既渴望被爱,又害怕被束缚;既执着追求自由,又无法抵御内心的渴望。
这样的复杂情感在张爱玲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呈现出了女性对于婚姻与自由的矛盾心态,以及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还具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
在《沉香屑:女性绝望人生的叙事与情感》中,张爱玲通过对女性绝望生活的叙述,彰显了女性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超脱。
在这些小说中,女性角色面对传统的束缚和现实的压力,展现出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淡然和超然。
这种超脱世俗的气质揭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对于世俗价值的异化和对于内心自由的追求。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还呈现出了一种对于生命的沉思和对于命运的理解。
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女主人公容若展现了一种对于生死的超脱和对于命运的理解。
她面对爱情的挫折和生活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和对于命运的接受。
这种对于生命的沉思和对于命运的理解,展现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一种成熟和内心的丰富。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了丰富多元的内涵和深刻的情感。
她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意识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对于女性命运和情感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揭示。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12ddf4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4.png)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摘要】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和关注。
在她的作品中,张爱玲对女性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女性角色在小说中的定位也展现出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现实。
而女性在小说中面临的命运抉择则是张爱玲作品的一大亮点,她通过这些命运抉择展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
小说中女性的情感世界和自我身份认知也是张爱玲关注的重点,她描绘了女性们在复杂情感纠葛中的独特韵味和内心挣扎。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对当代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示了女性对自我认知和解放的重要性,呼唤着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尊严。
【关键词】女性意识、张爱玲、后期小说、心理剖析、角色定位、命运抉择、情感世界、自我身份认知、影响、启示、女性解放、呼唤1. 引言1.1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女作家,她的后期小说作品中,展现了丰富而独特的女性意识。
在这些小说中,张爱玲深刻剖析了女性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她们面对生活、爱情、家庭等各种挑战时的独特情感体验和思考方式。
通过对女性心理的深入描绘,张爱玲为读者呈现了更为真实和细腻的人物形象,使得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更加鲜活和立体。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定位多样且丰富,她们或坚强果断,或柔弱婉约,或独立自主,或传统温柔,展现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这些角色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彰显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不同定位和作用。
张爱玲通过她们的故事,呈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引发了对女性境遇的深刻反思。
在张爱玲的后期小说中,女性的命运抉择成为了一个重要主题。
女性在面临各种选择时往往需要权衡利弊,做出艰难抉择。
张爱玲通过描绘女性在这些抉择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智慧,展现了她对女性勇敢面对生活的敬佩和赞美。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呈现的女性意识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对当代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反思。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34f5b5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6.png)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揭示女性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为主题。
在她的小说中,女性形象被塑造得极为丰满和复杂,展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习俗的批判。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往往是以独立、自主和坚强的形象出现。
她们有着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意识,不愿受制于传统的束缚。
例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主角白玫瑰拒绝了传统的婚姻安排,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事业。
她不愿意成为一个被动的配角,而是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张爱玲通过这样的女性形象,呼吁女性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不要被社会的期望束缚住。
然而,张爱玲的作品中也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和被动角色。
她的女性形象常常处于家庭和婚姻的困境中。
她们要面对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压力,同时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例如,在《金锁记》中,女主角珍妮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选择,她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艰难的取舍。
这个形象展示了张爱玲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除了家庭和婚姻问题,张爱玲的作品还反映了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的困境。
她的女性形象往往要面对男性主导的职场环境和社会规范。
她们要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也要面对性别歧视和职场压力。
例如,在《色戒》中,女主角王佳芝为了获取情报而被迫接近男主角梁思成,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自己的道德困境,还要忍受男性的控制和压迫。
这个形象揭示了女性在职场中的边缘化和被动地位,同时也呼吁女性要为自己的权益和尊严而奋斗。
总的来说,张爱玲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习俗的批判。
她通过描绘独立、自主和坚强的女性形象,呼吁女性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同时,她也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婚姻和职场中的困境和被动地位。
她的作品引起了读者对女性地位和社会习俗的思考,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c5da1f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3.png)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引言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其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和女性的处境,刻画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本文将就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展开探讨。
女性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形象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既有清纯可爱的女孩儿,也有沉醉于荒淫生活的女人;既有受尽折磨却坚强自立的女性,也有被爱情瑟缩的女子。
女性形象鲜明生动,风格独特,表现出了张爱玲作为一位女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力。
女性处于社会角色的矛盾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处境经常是比较不利的。
与传统观念相比,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女性的自主和地位,但是张爱玲的小说中却常常强调女性处于社会角色的矛盾,既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影响,又受到了西方社会文化的反传统影响。
她们内心深处的矛盾不断地影响着她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经常是女性形象的突出特点之一。
她们在爱情中得到了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彰显,罔顾一切地追求爱情。
但是,爱情也常常成为了女性的枷锁,使她们处于弱势和被动状态。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被爱情所束缚,也因此承受着爱情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常常表现出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她们希望摆脱传统社会中缺乏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模式,表达出一种破除束缚的冲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通途。
因此,张爱玲小说中一些女性经常具有一种表现出女性个性和独立性的倾向。
结语张爱玲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塑造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处境和矛盾。
女性意识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引起了深刻的反思和讨论。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女性意识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探讨现代女性自我实现和价值的探索。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20895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7.png)
(一)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入学年月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目录摘要I关键词I一、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体现- 1 -二、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成因- 2 -三、张爱玲女性意识的价值- 4 -四、结语- 5 -注释- 5 -- 6 -致谢- 6 -本篇文章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根据对张爱玲作品中男女关系的描写,在披露当时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及压迫的同时,对当代女性弱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审视,以此来建立新的女性意识,甚至试图改变女性在旧时社会的地位。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特征鲜明,形象独特,正是为了突出女性本体地位和女性本体特征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反省的主要内涵。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一、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体现张爱玲虽在欧美教育的熏陶下成长,但依旧自小熟读《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同时夹杂着新文化的大众传媒以及电影,故张爱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文人大相径庭。
在张爱玲作品中,对文学承载对象的改变也表明了张爱玲的当代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及文化立场。
在其作品《自己的文章》中,张爱玲进一步确认了她的当代知识女性的意识立场。
在作品中她明确地指出向来以“斗争”这一“人生强势的一方面”的文学作品是过于“超级”的文学,同样也是过于“社会性”的文学;而张爱玲的作品则是永恒而安和的,是注重“人性”、“女性”的文学作品。
在笔者阅读张爱玲的作品时发现了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男与女的关系。
因为当时社会大环境混乱,以一个现代的知识女性视角,根据自身经历和内心活动写出了一部部令人惊叹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张爱玲对女性意识的确认。
其中突出的意识有“自我安慰”、“自我关注”、“自恋”、“性自由”,这些意识仿佛在向着“女性自由”而无限逼近。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e80b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9.png)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她的作品以
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
在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
常常展现出独立、坚强、复杂和多面性的特点,体现了她对女性意识
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她们
不甘于被束缚于传统的婚姻观念和社会角色,而是追求自我实现和情
感自由。
比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主人公白玫瑰和红玫瑰分
别代表了传统与现代、妥协与坚持的两种不同女性形象。
白玫瑰在面
对婚姻危机时选择了忍让和妥协,而红玫瑰则坚持自我,追求真爱和
自由。
张爱玲通过这两个形象展现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
之间的挣扎和选择,呈现出了女性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形象。
此外,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还常常展现出复杂和多面性的特点。
她们既有柔弱和脆弱的一面,又有坚强和果断的一面。
在《色,戒》中,女主人公王佳芝在执行刺杀任务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坚强和果断的
一面,但在面对感情纠葛时又显露出了柔弱和脆弱的一面。
这种复杂
性使得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和
感染力。
总的来说,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是多维度的、独立的、复杂的。
她通过小说作品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社会、情感等多个层面上的挣扎
和选择,揭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张爱玲的作
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角色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对当代女性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黄金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嬗变
![黄金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嬗变](https://img.taocdn.com/s3/m/1a2994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2.png)
黄金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嬗变黄金时代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描绘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社会为背景,展现了女性意识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中的觉醒与嬗变。
本文将探讨黄金时代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以及其带来的嬗变,旨在揭示女性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认同与追求。
一、黄金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意识觉醒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西方思想和文化逐渐渗透,女性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通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我们可以看到她们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
首先是对爱情和婚姻观念的颠覆。
在传统社会中,婚姻是女性的出路和依靠,而黄金时代中的女性开始质疑这种传统的婚姻制度。
她们开始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和追求,并追求一种平等和自由的婚姻关系。
其次是对自我身份和自我认同的追求。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往往将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建立在婚姻和家庭上,黄金时代中的女性开始渴望有自己的事业和独立的精神空间。
最后是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在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女性开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机会,争取自身的权益和自由。
二、黄金时代女性意识嬗变的影响与推动女性意识的觉醒在黄金时代中对女性的嬗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时代背景的推动。
首先是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冲击。
觉醒的女性开始对传统的女性角色进行挑战,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命运的境地,而是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人格的塑造。
其次是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思考与重新定义。
女性开始自主选择爱情和婚姻的对象,并追求平等和尊重的关系。
她们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家庭,将个人发展与婚姻家庭和谐地结合。
另外,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
通过学习和工作,女性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她们与男性并肩工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黄金时代女性意识觉醒的启示与价值黄金时代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给当代社会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对于我们认识和推动女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女性觉醒的过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的权利。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观及其根源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观及其根源](https://img.taocdn.com/s3/m/fdfa8eeb5727a5e9846a618e.png)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观及其根源張爱玲作品中描绘的环境是都市中普通人经常活动的小环境,她的小说多半发生在半封建式的旧公馆里,故事的展开自始至终围绕在“家”的氛围之中。
她最擅长通过家里普通物件的描写,表现出阴森凄冷的家庭气氛。
她的作品中,除了家外,经常出现的环境是街巷。
她的许多作品描写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一定的警世作用。
这种意识的产生有其社会、家庭以及她自身个性的根源,研究探讨这些问题也有其现实意义。
她笔下的都市和现代都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现代都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空前冷漠;符合当今社会人们一方面享受高速发达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方面人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压力下内心的悲哀和苍凉的状况。
标签:女性文学女性意识觉醒一、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的内涵关于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不能不涉及到它们的本质和内涵。
女性文学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一切描写妇女生活的文学作品(也包括男作家的此类作品);而狭义的一般指女作家的作品,有的定的更为严格,限定只有由女作家创作的,描写妇女生活,并能体现出鲜明的女性风格的文学作品方能归入妇女文学”。
至于女性意识,则大多指源于女性特有的心理机制,是女性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方式和角度,它更多地是强调了性别意识中的自然属性,当然,“女性意识”在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觉醒过程中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有关。
而这一点与中国现代社会复杂历史又共同决定了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倾向和互补性。
二、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根源1.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先表现在女性对漫长父权社会形成的对自身的奴役,摧残已不再处于无知无觉的无意识状态张爱玲通过对众多女性殊途同归的可悲命运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女性骨子里依然深深地浸淫着的奴性意识,指出正是这种自甘依附于男性,处处以男性为生活中心乃至全部世界的奴性意识,使女性自身成为了阻碍自己发展的内在原因。
如果说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是对民族心理建构的一个贡献,那么张爱玲对女性意识里的奴性意识的展露与批判,则是她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补充,是对女性意识进行如实再现的一个贡献。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396f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7.png)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在20世纪40年代至60
年代的时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她后期的小说中,尤其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涂
山女士》等作品中,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的命运往往是被家庭、婚姻和男性支配的。
但是,在《红玫
瑰与白玫瑰》中,她通过对于两个女性的比较,刻画了女性应该强化自己的女性意识,拥
有独立的思想。
在这个小说中,红玫瑰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她以保卫家庭为主要目的,一
直在适应男性对于她的期许,对于职业和自由都没有追求。
而白玫瑰则不同,她是一个开
明的女性,拥有自己的职业和个人追求,力图独立生活。
张爱玲通过女性的刻画,呈现了
女性应该要追求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此外,在《涂山女士》中,张爱玲通过反转传统角色的方式,探讨了女性应该对婚姻
和爱情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和掌控。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涂山女士在婚姻中被男性支配,一度
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和自由。
但是,在与富翁秦淮南的关系中,涂山女士发现自己对于爱情
的理解和掌控。
张爱玲通过对于涂山女士的刻画,强调女性应该要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不能因为
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张爱玲呼吁女性应该少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多一些独立思考和追求。
总之,张爱玲的后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很强的
指导和启示作用。
她呼吁女性不应该被误导传统观念,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追求,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价值。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0c7ea73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2.png)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任性率真的女作家,她执着地关注世俗的生活状态,尤其关注女性命运。
她的小说塑造了众多各具个性、命运悲凉的女性形象,挖掘出了她们蕴藏的觉醒意识,揭示了她们的女性意识在“洋场社会”的浸渍、“男权体制”的淫威、金钱“枷锁”的束缚中泯灭,希望女性能以独立的姿态自在地生存。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
20 世纪40年代初,她以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名震文坛,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女才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绚丽的一页。
张爱玲小说所迸发的文学才情,她那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及她与文学潮汐的暗合,都使得张爱玲倍受世人的关注。
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高度评价,“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1]而在王一川等人编写的《20 世纪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中,张爱玲名列第八,仅次于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郁达夫、王蒙。
为此毫不夸张的说,张爱玲是自“五四”以来最为优秀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
她脱离了五四时期丁玲、冰心等女作家的写作套路,另辟蹊径,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观察和剖析宗法男权社会中女人的众生相及她们殊途同归的被压迫命运,体现了一位女作家非比寻常的洞察力和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
同时,她摆脱了五四以来对男女平等的神话描述,抛弃了那种南辕北辙的女权主义追求,转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女性位置。
她抛弃了五四时期男权中心的文化传统,自出机杼,创造出自我独特的语言表达。
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流露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
作家的这种女性意识并不同于冰心的博爱,也不同于丁玲的冷峻,它更强调一种否定精神,这种否定精神包括了作家对男性权威的否定,也包括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否定,它有非同一般的勇气和敢于直面人生的“自审”意识。
所以当我们今天再次“借助古老的记忆”重新解读她的作品时,我们的灵魂仍会被深深地震撼着,仍受到强烈的撞击,我们无法不惊叹于她的才华、她那颗“冷酷”的心、她留下的那些深远的启迪。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12dce2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f.png)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女性意识而著称。
在张爱玲的后期小说中,她通过对女性的情感、欲望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女性意识,突破了传统的文学表达方式,为中国当代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张爱玲的后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张爱玲在后期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不再被传统的婉约、柔弱的形象所局限,而是展现出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色戒》中,她通过对王佳芝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性格坚强、聪明机智,同时又充满了渴望和挣扎的女性形象。
在《小团圆》中,王慕容则是一个充满着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同时又被传统家庭观念所束缚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女性世界,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女性的价值和角色。
张爱玲的后期小说中,对女性命运和家庭的反思也更加深刻。
她通过对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反思,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承受的压力和困境。
在《色戒》中,王佳芝被迫放弃自己的爱情和生活,为传统家庭观念所束缚,最终走上了一条悲剧的命运。
在《小团圆》中,王慕容虽然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和自由,却又不得不屈从于传统家庭观念,最终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牺牲品。
这些对女性命运和家庭的反思,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女性地位,也为女性的命运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张爱玲的后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呈现出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她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女性情感和欲望的描绘,对女性命运和家庭的反思,展现了一个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女性世界。
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不仅为中国当代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女性的价值和角色。
相信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女性的觉醒和崛起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张爱玲先生的经典小说《金锁记》:探索女性主义视角
![张爱玲先生的经典小说《金锁记》:探索女性主义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050edb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1.png)
张爱玲先生的经典小说《金锁记》:探索女性主义视角一、简介《金锁记》是张爱玲先生的一部经典小说,出版于1943年,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探讨女性内心世界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该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作者如何展现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
二、背景描绘1. 时代背景A.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在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对妇女权益的限制。
2. 小说背景A. 主要情节概述《金锁记》以宋庆龄夫人为原型,通过主人公江桦和吴奕谷之间的爱情故事,刻画了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所遭受到的束缚与剥夺。
三、女性主义元素分析1. 具体呈现女性困境A. 婚姻与自由选择权小说中,女性角色受到传统社会观念的约束,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伴侣。
B. 家庭责任与个人追求主人公江桦被家庭责任紧紧束缚,无法追求个人的事业和独立。
2. 女性意识觉醒A. 自省与对抗在小说中,江桦逐渐产生思考,并以坚决的态度开始为自己追求幸福而奋斗。
B. 自我认知与自尊重建通过个人经历和成长,在困境中获得自我认知和重新建立起自尊。
3. 对男性角色形象的反思A. 揭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小说通过男性角色对待女性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中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
B. 探索男性内心世界小说突出描写了男性心理以及他们在婚姻关系中所面临到的压力和困惑。
四、小说影响与意义1. 张爱玲对于女权运动的贡献张爱玲以其深入剖析女性内心、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为女权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激发了更多人对妇女权益的关注。
2. 小说在当代社会中的启示《金锁记》所揭示的女性困境问题仍然存在于当代社会,提醒人们要持续关注和努力改变这种现象,争取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五、结论通过对张爱玲先生的《金锁记》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深入探讨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挣扎。
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如何推动妇女权益进步提供了启示。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941fd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9.png)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的小说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在于其中的女性形象刻画的有创
意的丰厚性。
张爱玲的女性形象不单单涉及虚构人物的外表美丽,而是通过符号性的特质
来折射女性身份认定与意识的变化。
首先,张爱玲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凸显出一种非传统的性意识。
女主人公们并不受传
统社会对于女性行为审查的约束,积极地表现出自我主张与追求。
从《红玫瑰与白玫瑰》
中慕容妙妙及其它女主人公们的故事来看,许多女主人公都走出了传统的轨道,甚至敢于
以犯错误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冒着被谴责、失去名誉的风险,但仍在对自由的渴求中
得到了释放。
此外,张爱玲的女性形象也表达了女性的优秀气质。
女性的内心深处也不乏诚挚、坚强、坚韧。
《半生缘》中的“金钗”杨紫烟是张爱玲笔下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以勇敢、毅然的态度面对一切大小挫折,既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志又勇于承担责任,不被困难击垮,甚至表达出媚人之心、浪漫似水的姿态,以及对理想的实现前浪费情怀的坚定。
最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所表达的是一种矛盾的、多元的、自闭的、理性的特质。
在《金锁记》中,林黛玉穿越复杂的人生道路,通过微妙的斗争与变革,她的行为表达张
爱玲对现实社会观念的批判性思考,体现出女性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辛酸苦涩,甚至出现
人性荒草质朴,却代表着张爱玲情感真实性感染力强大的女性形象。
总之,张爱玲的小说给读者们展示了一种创新、独特、丰富的女性形象,不仅把传统
中固有的女性刻画理念破除,而且融入一种多元化的女性特质,令人深思。
如此不落俗套
的女性形象描写,无疑使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更加独特的地位。
论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e5bd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2.png)
四、艺术手法的创新
1、小说风格
张爱玲的小说风格独特,她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情感描绘生活琐碎中的细 节,用极具张力的文字展现女性的情感世界。同时,她的小说中充满了象征和隐 喻,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红白玫瑰”象征着女性的两种命运,使读者在 解读作品时感受到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
2、语言运用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角色,虽然身处困境,却始终未放弃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她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并坚信我们能够找到 属于自己的幸福。
总之,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是她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她通过细腻 的笔触和深入人心的情节,展示了女性的柔弱与坚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残酷 现实。这种悲剧意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对于我们理解和女性的生活 与情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今天这个日益重视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社会,我们 应该更加女性的地位和权益,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自由和平等的环境中绽放自己的 光彩。
尽管如此,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仍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她以 独特的艺术手法揭示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引发了我们对女性地位和命 运的与思考。这不仅对当代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理解和女性 的生活与情感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各种压力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 坚强和勇敢。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 我们还应该并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和命运,不论性别、年龄或背景。
五、张爱玲的意义和影响
1、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她的后期小说深入剖析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 复杂性。因此,她的作品一直被文学界所推崇,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e68b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e.png)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摘要】张爱玲后期小说在女性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文章将首先概述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然后分析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自我意识、社会地位表现、情感世界以及命运。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张爱玲后期小说中女性意识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并对其进行总结。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读者能深入了解张爱玲后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特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体会到这些作品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对当代社会有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张爱玲后期小说、女性意识、女性形象、女性自我意识、女性社会地位、女性情感世界、女性命运、社会影响、现实意义、总结。
1. 引言1.1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概述张爱玲是一位著名的华裔作家,她的作品以描写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和心态为主题,而在她的后期小说中,尤其凸显了女性意识的深刻和多样性。
张爱玲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揭示了女性在各种环境下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念。
在她笔下的女性人物中,有些是冷静理智的职业女性,有些是感情丰富、执着追求的恋人,还有些是困境中挣扎的贫困妇女,这些形象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张爱玲通过描写女性的社会地位表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束缚,以及女性在追求自由、平等权利方面所遭遇到的困难。
在情感世界方面,张爱玲的小说中不乏对爱情、婚姻、友谊等女性情感的深刻探讨,呈现出女性对情感的敏感和独特理解。
在命运方面,张爱玲通过女性人物的命运走向,反映了女性在各种境遇下所受到的不公和难题。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张爱玲后期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以及这种意识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2. 正文2.1 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张爱玲后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主要体现在她笔下的女性角色个性鲜明、多样且独立。
在《色戒》中,王佳芝这一角色被塑造成为一个聪明、狡猾、有心计的女性,在爱情和复仇之间展现出坚毅与复杂的内心世界。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7ee3df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a.png)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她以描写女性形象而闻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饱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世界。
本文将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浅析,探讨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一、张爱玲作品中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
她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并且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例如,小说《小团圆》中的女主角林妹妹,她从小家庭困窘中走出,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了经济独立和自主选择的人生。
二、张爱玲作品中的婚姻观张爱玲的作品对婚姻观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她描写了婚姻中的种种复杂情感和现实问题。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通过对两位女主角红玫瑰和白玫瑰的塑造,展示了传统婚姻观与现代婚姻观的冲突与对立。
她以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女性在婚姻中所遭遇的挣扎和无奈,从而引发读者对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思考。
三、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心理描写张爱玲擅长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女性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在《金锁记》中,她通过对女主角墨小凡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女性在家庭矛盾和婚姻困惑中的内心纠结。
这种女性心理描写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定型,使读者更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女性复杂且真实的情感世界。
四、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命运张爱玲对女性的命运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并将其融入到作品的情节中。
她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探讨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苦难。
例如,在短篇小说《围城》中,她通过对女主角的命运的描述,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局限和无奈。
这种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使得张爱玲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中独树一帜。
综上所述,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呈现出独立自主、婚姻观、女性心理和女性命运等多个方面。
她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准确而深入,展示了女性独特而复杂的内在世界。
这一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张爱玲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20世纪30和40年代是张爱玲的主要创作时期,这一个时期恰是“五四”运动后女性意识觉醒的时候,在同一时期的女性作家还有丁玲、庐隐等人,她们笔下的女性沐浴着“五四”个性解放的春雨,毅然走出旧的封建家族,以乔装的面目出现,被塑造成独立自主、个性解放、极度叛逆的新女性。
张爱玲没有盲目追随时代潮流,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细腻冷峻的笔锋,站在主流社会的边缘对女性的现实处境进行着独特的描摹,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份最真实的女性体验。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多是关于老上海的阁楼中的小姐们,她们深居于洋房的阁楼里,不关乎历史,却演绎着一场场倾国倾城的故事。
在张爱玲的笔下的女性是拼了命的想留住满清末年遥远的空气。
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在恋爱、婚姻、家庭上变着法儿与男性算计着、妥协着、纠缠着,只为得到一份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对男性权威的遗弃和蔑视张爱玲的作品中主要描写的是在旧上海背景下的闺阁中的女性,她们与男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
她对男性的描写确实对男权的削弱,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对男性经常采用的三种书写方式:一种是将男性隐匿在文本中,构成男性家长缺席的局面;另一种是把男性家长写进去,但是肢残无力;还有一种男性描写则是精神残疾。
她用这种对男权意识的反抗和嘲弄来表现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一)男性家长的缺席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父亲”几乎一直是被放逐的。
由于男性家长的缺席,使女性摆脱了传统的束缚,甚至取代男性家长的地位,形成了女性当家作主的家庭模式。
“父权”在她的作品中严重被削弱。
在《倾城之恋》中,由于白氏老太爷的缺席,流苏的母亲虽然话不多,却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家中各房的争斗、宝络的婚事都得由老太太做主。
白流苏离婚回家之后,得知前夫死讯,兄嫂嫌她在家吃穿用度白花钱,排挤她让她回前夫家守寡,流苏也是去寻求老太太的保护。
《金锁记》中代表着姜家权威的不是姜老太爷,而是耳朵有点背,甚至有些糊涂的姜老太太。
家中的儿媳的选定由她决定,各房每天都要去给姜老太太请安,老太太未醒,众人还只能在那里静静的等候。
当曹七巧在那里开玩笑言语损三少夫人的时候,玳珍道:“够了,够了,少说两句罢,就算是你拿三妹妹当自己人,没什么避讳,现放着云妹妹在这儿呢,待会儿老太太跟前一告诉,管叫你吃不了兜着走!【1】(P156)”这也就显示了姜老太太在姜家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
当姜老太太去世之后,姜家也就走到了尽头分崩离析瓦解了,各自分家各自过了。
(二)男性肢体残疾,形容猥琐在张爱玲少年时期的作品《牛》中所描绘的那个男人——禄兴就是一个形容猥琐的男性的典型。
禄兴以一个丈夫的身份耗尽了妻子的嫁妆和钱财,自己也落个一穷二白,他甚至连妻子的最后的财产——“那两只鸡”都不放过,予以剥夺,他是张爱玲创作的第一个猥琐无力的男人。
而《金锁记》中的姜二爷和《怨女》中的姚二爷就是典型的肢体残疾的男人。
姜二爷虽然生于富贵之家,却天生一副残障的躯体:“坐起来,脊梁骨直溜。
下去,看上去还没有我那三岁的孩子高。
那样儿,还成个人吗?还能拿他当人看?【1】(P159)”“他的儿子姜长白年纪已十三四岁,却瘦弱的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形象”,也被归于肢体残障的一类。
而姚二爷的外在形象,则是“前鸡胸后驼背,张着嘴,像有气喘病——人缩成一团。
”这样的男性形象怎么能成为丈夫,男人?他们都只是一个符号、【1】(P165)一个称谓、一具软的、重的、麻的残废躯壳。
他们的存在和不存在是无关痛痒的,肢体的残缺也体现了男性话语权的残缺不完整。
(三)男性精神残疾张爱玲笔下最多的男性的形象则属于精神残障的人,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从心理人格,精神层面,对于男性进行丑化,进行批判。
他们有的如同《花凋》中的郑先生般的幼稚,被孩童化。
《花凋》中的郑先生是个遗少,因为不承认民国,自从民国纪元起他就没长过岁数。
虽然他们知道醇酒妇人和鸦片,心还是孩子的心,他是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
虽然外表长得“像广告上喝乐口福抽香烟的标准上海青年绅士”,实际上只要穿上短裤子就变成了吃婴儿药片的小男孩,加上两撇八字须就代表了那时进补的老太爷;胡子一白就可以权充圣诞老人。
只有婴孩才毫无理由的哭闹,郑先生是“连演四十年的一出闹剧”——家庭实权掌握在他手里,也就等于掌握在一具孩尸手里,等于有他操纵了一场场闹剧,郑川娥也只能像闹剧中的木偶或小丑那样任人摆布。
在《留情》中当郭凤坐到米尧晶边时,觉得他“除了戴眼镜这一项,整个也像个婴孩,小鼻子小眼睛的,仿佛不大能定它是不是应当要哭”,即便是穿着西装,也像是“打了包的婴孩”——他能给女人(敦凤)的只是能够让女人生活,女人“总想把他喂得好好的,多活两年就好了”,只要还是个活物,就让女人还存有希望。
张爱玲在小说中对他们的幼稚化、孩童化,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
不务正业、狂嫖滥赌、昏庸猥琐的男人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也有很多。
在这些人中,他们的全部生活是抽鸦片、逛窑子、玩女人、在十里洋场中尽情放纵。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乔琪乔,他没有固定的工作,混迹于梁太太、葛薇龙、睇睇、睨儿一群女人中间,他混迹于各种交际场所,最后还得靠自己的妻子做妓女挣钱养活他。
《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园在继承他父亲财产之前,也是甘心堕落,吃喝嫖赌,是个浪子。
《倾城之恋》中的白四少爷“不争气,狂嫖滥赌的玩出一身病不算,还挪用了公帐上的钱。
”《白玫瑰于红玫瑰》中的佟振宝也同样是这种人。
张爱玲的作品中很多的男性都被女性化。
《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蒙古型的鹅蛋脸、淡眉毛、吊梢眼,衬着后面粉霞缎一样的花光,很有几分女性类”。
由于女性气质先天性存在于聂传庆身上,虽然他没有男扮女装的癖好,但是他的性格中也透露着女性的特征。
二、对女性的自我审视张爱玲的作品中,描绘的最多的还是各色女性,她用她细腻的笔触勾画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她用她的作品展现出各种女性的各种不一的心理。
(一)女性对男性过于依赖,自身的奴性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无论是如同曹七巧一样没有文化的旧女性,还是如同白流苏的般受过教育的新女性,她们都无法逃脱她们天生的女性,逃不脱对于男性的依附。
《传奇》表现了张爱玲对于女性的心理顽疾的仔细观察和思考。
张爱玲笔下的女主人公并没有像其他女作家那样毅然决然的背叛自己的封建家族,走向社会,或者走向革命,她们接受了从古至今的一直延续了千年的被观赏的处境,并且还呈现出主动迎合男性观赏者的姿态,在被观赏的过程中试图改变自己的被命运定的角色定位。
《连环计》中的霓喜,“从生物学家的观点看来,赛姆生太太(霓喜)曾经结婚多次,可是从律师的观点看来,她始终未曾出嫁。
”她依靠着她自己的身体,同一个个男人姘居,为的也只是一个合法的妻子这个角色,给自己一个依靠,依靠男人使得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孟烟鹂,什么都是振保说了算,振保就是她的天。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对范柳原的人生和经济依附;《小艾》中的席五太太、《花凋》中的郑太太、《鸿鸾禧》中娄太太对丈夫的经济依附;《心经》中小寒对父亲许峰仪的根深蒂固的情感依附……都展示出了女性强烈的对于男性的依附心理。
《茉莉香片》中的冯碧落嫁入聂家后,便成了一只“锈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锦云朵中的一只白鸟。
”“不管多么年深日久,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这只鸟也还死在屏风上——男人怎么敢养一只会飞的鸟在身边。
”这样的冯碧落就把自己的全部就依附于屏风——聂介臣身上。
在所有的作品中《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的奴性和依赖性是最强的。
她明知道她的姑妈替她买了一壁橱金翠辉煌的衣服,“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分别?”然而她还是禁不住诱惑,她还是禁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的一件件试着穿”,而且“一夜也不曾合眼,才合眼便恍惚在那里试衣服,试了一件又一件”,还不住对自己说“看看也好”,就因为这一壁橱金翠辉煌的衣服,她就沦落为梁太太的工具。
对于乔琪乔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依附,也是这样的依附使得葛薇龙甘心、固执而谦卑地爱着浪子乔琪乔。
她说“她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固执地爱乔琪乔了,这样自卑的爱着他.。
最初,那当然是因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来,完全是为了他不爱她的缘故。
”“当然,他爱她不过是方才那一刹——可是她自处这么卑下,她很容易就满足了。
”就是她的奴性和她对于乔琪乔的莫名的依赖使得她失去了自我,沦为“不是为梁太太弄人,就是为乔琪乔弄钱的”高级妓女,她的一生注定了悲惨。
“男性崇拜”被女权主义者视为奴性意识而加以唾弃,而张爱玲对胡兰成近乎卑微的爱中,不难看出张爱玲在书写女性在对男性的依附和卑微是对当时女性内心的一种近乎真实的描写。
(二)女性“母性”的削弱在20实际人的思想意识的觉醒的过程中,子女的反抗往往是针对封建家长制的体现的父亲,而母亲则是温柔善良、富有爱心,拥有牺牲精神的形象。
但是在张爱玲的笔下,母亲这个形象却失去了以往母性形象的温柔慈爱,也没有对母性光辉的讴歌。
《鸿鸾禧》中的娄太太,在家族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作为母亲,他也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儿子的婚事她插不上手,拿不定主意,给媳妇儿做鞋,遭受众人嘲笑。
《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太因为白老太爷的确是成为了白家实际的掌权人,但当白流苏受到兄嫂的欺负的时候,希望得到母亲的庇护的时候,她却不像传统的母亲那样庇佑自己的女儿,却以为得避重就轻,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
《半生缘》中的顾曼桢的母亲,面对曼桢被自己的姐姐曼璐设计陷害遭姐夫祝鸿才强暴,竟然沉默不语,更是帮忙隐瞒,毁了曼桢的幸福,体现了她的冷血无情,也体现了她的懦弱无能。
在一系列的母亲中,最让人惊心动魄难以接受的一位母亲就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她的身上,崇高的“母性”被完全否定了。
在她年轻的时候,她的哥哥把她卖到了姜家,嫁给了姜家残废的姜二爷,从此失去了幸福,从此他在情欲和金钱的双重折磨下她走向了疯狂。
她自身失去了幸福,她便见不得自己儿女的幸福。
她先让长白染上烟瘾,把儿子禁锢在她的身边;对儿媳妇儿也是没有好说好话,两度逼死儿媳。
当长安找到心仪的对象童世舫后,长安的幸福被七巧无法接受,她冷言冷语地说长安:“这些年来,多么怠慢了姑娘,不怪姑娘难得开个笑脸。
这下子跳出了姜家的门,趁了心愿了,在快活些,可也别这么摆在脸上呀——叫人寒心!”【1】(P168)这是些什么话呀!哪个母亲会这般见不得自己的儿女幸福的呢?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母亲让这女儿染上毒瘾,当女儿稳心戒烟的时候,在女儿未婚夫面前丑化女儿形象,将女儿从“幽娴贞静的中国闺秀”【1】(P170)变成了抽鸦片的烟鬼,使女儿失去了幸福,断了女儿的念想。
最终七巧逼死长白两房媳妇儿,断送了女儿的爱情、婚姻、幸福,她的残酷、恶毒使她的“母性”彻底被毁灭。
【2】(三)女性的觉醒在张爱玲的作品中的众多的女性中,她们虽然是“拼了命的想留住满清末年遥远的空气”(《沉香屑·第一香炉》),但是作者这一批作家都是受到“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浪潮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