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的时代主题

合集下载

中国对主题思想的评价

中国对主题思想的评价

中国对主题思想的评价第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产物,其兴起、发展和高涨都与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国义的侵略有关。

日本因素,是我们考察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视角。

众所周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的,但在1895年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平均大约每20到25年对中国发动一次军事侵略,而且这些军事侵略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占领中国的领土,而是要进行经济利权的剥削,即把中国变成其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的供应地。

可以说在1895年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压力是慢性的与渐进的。

但1895年以后这种压力骤然升高,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从自由发展到垄断亦即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从以前的商品倾销为主变成了资本输出为主,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另一方面,通过明治维新而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开始取代西方列强中的英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与此前的西方列强不同,日本不仅要掠夺中国的经济,而且还想占领中国的领土,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它通过发动1895年的甲午战争,割走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及其附近岛屿,辽东半岛后来虽因三国干涉而由清政府出巨资赎了回来,但台湾和澎湖列岛及其附近岛屿则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与此相一致,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在1895后日益严重起来。

正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西方近代民族主义被梁启超等人作为一种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武器介绍到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清末民初的兴起和形成。

五四前后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所以在这一时期能得到发展,一方面是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及十月革命的影响,另一方面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一时期民族主义发展的标志,而引起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则是在巴黎和会上,因日本的阻扰和美、英、法偏袒日本,中国收回被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掠走的山东权益的失败。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民族主义是一种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是一种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

民族主义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促进国家的团结和发展。

同时,民族主义也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可以凝聚国民的力量,应对外部威胁和挑战。

因此,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首先,民族主义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使人们愿意为国家的利益付出一切。

例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一个不能忍受国家分裂的国家是不能长久存在的。

”这表明了国家统一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另外,民族主义也有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通过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可以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例如,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反方辩手观点:民族主义容易导致排外和狭隘的情绪,加剧国际社会的紧张和冲突。

民族主义往往会强调自己民族的优越性,对外国人和其他民族持敌对态度,容易引发种族歧视和仇恨。

例如,纳粹德国曾经因为民族主义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无数家庭的破裂。

另外,民族主义也容易导致国内的分裂和冲突。

一些民族主义者会强调自己民族的利益,忽视其他民族的权益,导致国家内部的矛盾和对立。

例如,南斯拉夫解体战争就是因为民族主义的激化而引发的内战。

此外,民族主义也容易导致对外国文化的排斥和封闭。

一些民族主义者会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性,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国家的文化发展受到限制。

例如,中国在闭关锁国时期由于过分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性,导致了国家的文化发展停滞不前。

因此,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的。

综上所述,民族主义既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发展,又容易导致国际社会的紧张和冲突。

因此,我们应该在推崇民族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权益,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近代与现代先进的中国人从向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再到自主创新的历程。

二.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㈠时期: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1.特征:以地主阶级为主体,主张学习为主,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表现: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

㈡时期: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

1.特征:以资产阶级为主体,主张学习西方的为主,学习发展到制度层面上。

2.表现: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发动了,建立起中华民国。

㈢时期:二十世纪初1.特征:以资产阶级激进派为主体,学习西方深入到文化层面。

2.表现:激进派提倡与,掀起新文化运动。

㈣时期:世界现代史开始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

1.特征:以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为主体,经历了学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

2.表现: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两大时代主题:争取民族独立,走上近代化(即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道路。

第20课西学东渐一.考查方向: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重要内容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1.时代特征(中国与英国的对比):①政治方面: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矛盾激化;英国实行,社会稳定发展。

②经济方面:中国占主导,工商业发展落后;英国完成,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③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占主导;英国近代科技革命成果丰硕,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广泛流行。

论“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吗?”

论“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吗?”

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是军事大国,日本是经济强国,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一方面,和平是主流,另一方面,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个体民族追求领土、主权和单一民族国家,比如1991年~1992年的克罗地亚内战,1992年~1995年的波黑内战,1998年~1999年的科索沃内战,并且从手段上表现出暴力化和恐怖化的特点,比如在巴勒斯坦方面,不断制造“人体炸弹爆炸案”,在以色列方面,政府对巴勒斯坦人民也实施了残酷军事打击,在世界其他地区,民族主义恐怖活动也经常发生,甚至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比如1996年~1997年车臣恐怖分子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规模人质绑架案以来,仅在1999年就制造了至少15起恐怖事件,造成338人死亡,550多人受伤。

而民族与宗教的紧密纠结也是冲突尖锐化的一个方面,正如钱其琛所说的:“波黑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是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斗争;科索沃危机的起源是东正教的塞族和穆斯林阿族的斗争,车臣问题也与宗教背景有关”世界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与现有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是国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其结果导致该地区政局动荡,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幅下降。

但是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

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

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

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

反省”的与“反帝”的民族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反省”的与“反帝”的民族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谈谈你理解的“反省”的与“反帝”的民族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某一群体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度、奉献精神以及归属感,尤其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也即认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较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为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以及在国家成立后维护和发展民族国家利益的一种努力。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标志,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于与西方碰撞之后,包括三个方面:排外,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努力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

2、,一是“自省的民族主义”,一是“反帝的民族主义”。

两者对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压迫都有切肤之痛,但前者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中国弱是由于中国自己不争气,自己的缺点太多,并不是外国的压迫,更不是帝国主义在中国有内应、工具。

”这种民族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指向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然而其表现形态却是对本民族的深深自责与反省。

与之不同的是,后者认为,中国之所以连年内乱,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势力的持续在场。

它们甚至与国内的某些特权阶层--军阀、官僚、地主阶级--相勾结,选择他们做自己在华利益的代理人。

因此,中国若实现强国梦,就必须将兵锋直接对外,以暴力反抗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3、“反省”的民族主义,是中国在屡受列强打击之后所自然生成的一种思想,而不是西方人有意灌输导致的。

大多是强调反求诸己,强调遭受打击的己方原因,认为中国人应该主动承担遭受列强打击的一切责任,发愤图强,学习西方,抵御外辱。

“反省”的民族主义的核心诉求,是对于国民性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性的现代公民意识的呼唤,也就是对启蒙的呼唤。

4、反帝的民族主义”种思想形态纯粹是由苏俄输入的,在国内并没有任何原生性的基础。

认为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本源于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万恶之源。

为了谋求民族的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直接面向帝国主义进行国民革命(民族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军阀,在农村中打倒帝国主义的所有走狗--土豪劣绅。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含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含答案

清单一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历史演变每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2.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1)主题: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

(2)表现:①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②战争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社会主义革命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3.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时代主题(1)主题:和平与发展。

(2)表现:①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世界虽然动荡,但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②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

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位。

清单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相互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1)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2)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3)战争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严重的障碍之一。

2.发展是和平的保障(1)发展能给社会带来更多财富,还能保障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

(3)经济的发展能更有效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4)发展能缓解当代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难民流动等世界性问题。

[深化认知]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而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则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清单三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面临的挑战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和平力量不断增强1.(1)新形势下,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起来。

(2)少数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使普遍和平受到威胁。

(4)狭隘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宗教领土矛盾等潜在战争因素的影响。

2.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只有同霸权主义等战争因素进行斗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深化认知]当今世界少数国家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

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

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亚裔美国文学是指由亚裔裔系美国人写的文学作品。

它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亚裔美国移民,而其作品则主要围绕着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和经历展开。

亚裔美国文学的作品主要分为几个族裔,其中包括华裔、日裔、菲裔、韩裔、越南裔等。

这些族裔的作品展现了相当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人性。

在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民族化。

其中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民族化(1900年-1960年代)在这一时期,亚裔美国作家通常是第一代移民,他们主要探讨的民族化主题是“家园”和“异化”。

他们试图在美国寻找新家园,同时也在重新发现自己的民族文化。

此外,他们也经常面临着受到主流文化和种族歧视的异化问题。

代表作品:黄仁宇的《花园迷宫》(1943年)、朱利•奥莱赫尔的《美国华侨》(1952年)、卢振榮的《来客》(1956年)第二阶段:民族主义(1960年代-197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涌现了一股民族主义热潮。

亚裔美国文学也受到了影响,作家们更加关注亚裔美国人的权利和民族自豪感。

此时期的作品着眼于亚裔美国人文化的传承和德行,以及亚裔美国社会与非亚裔美国社会的关系。

代表作品:思华的《在黑幕中的汉族》(1969年)、黑木耳的《丹江》(1970年)、馬占新的《泪眼相对时》(1973年)第三阶段:多元文化主义(1980年代-199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时代,亚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

此时期作家们更加关注族裔间文化共存和互动的主题,关注多元文化的交互作用。

代表作品:坎丽欧·路普的《真实传说》(1989年)、熊飞的《华裔小说》(1991年)、马克·桥的《选择》(1993年)第四阶段:后民族化(2000年以后)进入21世纪,亚裔美国社区和文学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认同,民族化主题逐渐被后代作家慢慢淡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一、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当然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这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国际背景。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段话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国内背景:苏联模式的弊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们党在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一方面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另一方面又察觉到苏联模式有严重问题。

“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经济体制:纯而又纯的国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政治体制:苏共领导的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权思想文化:斯大林解读的马克思主义“大一统”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认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随后由于反右扩大化,使“左”倾思想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科学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指出:“正如七大以前,民主革命20多年的曲折发展,教育全党掌握了我国民主革命的规律一样,八大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况、新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

高中政治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④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享有同步发展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答案
返回
“建设性接触”的本意是打造一个“友好”的中国,事实上却培养了一
个战略竞争对手,眼下这个对手正在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权。于
是一场新的争论出现了:谁输掉了亚洲?由此可以推断( )
A.两场争论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B.中美之间的矛盾将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C.国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解析答案
12345
5.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积极融入全球化过程,在参与完善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中作出应有贡献。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要保障
()
①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②各国享有共同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③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3)影响因素:当今世界仍是 贫富悬殊 的世界;不公正、不合理的 国际
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
经济旧秩序

南北发展不平衡
答案
4.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途径: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 国际秩,序建立以 和平共处五项为原基则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国际新秩序 。 说一说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提示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基本内容:保障各国享有 主权平等 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
走进生活
第13届东博会投资合作圆桌会和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以推动国际 产能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内容,推动中国和东盟进一步加 强贸易投资、产能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本届东博会专设“东盟投 资及服务贸易专业展区”,为各国产业园区开展宣传推介、招商洽谈 搭建平台,通过采取展区和投资促进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潜在投 资商,促成中国与东盟开展更多投资合作。 思考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的内容引言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理论体系,由孙中山先生提出并发展起来。

它是中国革命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

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

在民族主义中,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或集团利益,要求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二、民主主义民主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强调民主和平等原则,主张人民享有平等的参政权利,并通过选举产生政府。

在民主主义中,人民的意愿是最高权威,政府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和实现人民的愿望。

民主主义还强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法治的重要性,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三、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体系中的第三个重要内容,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福利。

在民生主义中,提倡消除贫困和不平等,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

民生主义强调均富共享,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四、三民主义的关系三民主义的三个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民族主义为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国家独立富强,才能为人民提供民主和福利;而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则是民族振兴的具体途径,通过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五、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国的独立和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导,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革命精神。

三民主义的核心原则仍然是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

六、结论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思想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三个内容。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三民主义的核心理念仍然对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三民主义的内容的介绍,它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的历史转变。

6.24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3)

6.24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教学课件(岳麓版选修3)

小,但有统计表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
代末,共发生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 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或残废!
材料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作出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这些 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 (1)试从材料一中各举一例各种类型的战争。
(2)中东战争。中东地区历史上民族与宗教矛盾复杂,纠纷与
冲突频发;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大国、 强国插手中东事务;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 土纠纷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或存在一系列矛盾;二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战后联合国大会关于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拥有领土的划分引 起了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局部战争给人类发展带来
力量的增长,更为有效地制止战争。
经济全球化 的进程,也是对战争 (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___________
的一个制约因素。 (3)发展能缩小南北差距,解决贫困和难民问题,更好地维
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3.结论:和平与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的基础在发展,两者作为当
今世界的两大战略问题,不仅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相互促
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 时代主题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课程标准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 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结合历史事实,认识 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新三民族主义内容

新三民族主义内容

新三民族主义一、引言新三民族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伟大的政治思想之一,由孙中山先生提出并倡导。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新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民族独立和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三民族主义的背景、思想内涵、实践和影响等角度,对其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二、背景新三民族主义的提出是在中国一片危机和困境的背景下。

当时,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遭受了列强侵略、民族危亡、政治动荡等一系列严峻问题的困扰。

中国社会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来引领和拯救。

三、思想内涵新三民族主义包括国家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个基本原则。

这三个原则相辅相成,统一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目标。

1.国家主义:新三民族主义强调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中国人民的自我解放和民族自尊心的恢复。

国家主义是中国复兴的基础和动力。

2.民主主义:新三民族主义主张民主政治制度,认为人民有权参与政治决策和国家事务。

民主主义是实现国家自强和人民解放的重要手段。

3.社会主义:新三民族主义倡导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实践新三民族主义不仅停留在理论和探讨的层面,还进行了实际的实践和斗争。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同时,他也提出了建设主权平等、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思路和路径。

五、影响新三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

同时,新三民族主义也对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理念和实践成果对世界范围内的解放运动产生了示范和借鉴作用。

六、总结新三民族主义的提出和实践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进步,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当今世界,新三民族主义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理念和精神可以指导中国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目标。

注意:此篇文档为AI智能助手生成,内容供参考,如果需要完成正式文档,请参考相关资料并进行修改和定制化。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是近代西方的主要国家形式,其形成和发展是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内容。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演变有直接的关系。

民族主义既是社会政治思潮,又标志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1.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关于民族国家的讨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兴盛,宁骚于1991年发表的《论民族国家》中认为,民族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以后的最初几十年里,由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斗争成为政治生活的主题,国家的阶级实质问题受到了学术界与理论界的极大重视,而国家的现代形式即民族国家问题,则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

作者探讨了民族国家的现实性与普遍性、民族国家的历时类型与共时类型等基本问题。

还有学者提出,民族国家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有特定历史含义的范畴,它本质上意味着国内所有族体在国家范围内的统一(形成国族)和对国家的一致认同;民族国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主权独立、中央集权制、民主化和统一的国内市场;构建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政治努力的重大目标;在现实中,“民族国家”又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概念,其中还包含了相当的政治情结。

学者们认为,民族国家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从宏观角度来看,城市文明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兴起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

建立在农业经济恢复、商业贸易复兴基础上的西欧城市市民社会,其社会结构与角色功能已经大体成型,对立面则是尚未形成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国家。

西欧城市市民社会同封建政治国家的分立,从社会结构与力量的意义上为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组织基础。

欧洲民族国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500年到法国大革命,为欧洲民族国家的孕育和成长阶段,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在从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向绝对主义的王朝国家转变;第二个阶段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为欧洲民族国家的扩张阶段,民族国家的概念和民族主义的浪潮由法国大革命起始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激发了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浪潮,并由此导致了欧洲剧烈的动荡与冲突;第三个阶段是二战后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显示出欧洲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在共同发展中开始了某种新的融合。

中国民族问题问题

中国民族问题问题

第一个层面,全球性的民族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侵犯或损害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利益而产生的民族问题。

这是当代全球性民族问题的突出表现。

第二个层面,地区性的民族问题。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泛民族主义。

这是指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帝国或国家的民族,要求复活、复兴历史上存在过的帝国或国家。

二是大民族主义。

它号召散布于各国的同一民族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合并到以本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中。

三是宗教民族主义。

它主张超越民族、种族界限,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以信教群众为国民,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第三个层面,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

主要表现在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土著民族与外来移民、大民族与小民族以及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它实质上是个平等问题。

民族问题,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因此,只有运用世界的宽广眼光,深刻把握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民族问题的时代特征,善于从国际大环境中观察和思考我国的民族问题,才能看得更深刻、更全面、更长远。

以史为鉴,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一是要很好地总结和研究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纵观历史,哪个朝代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它的经济文化就繁荣,它的社会政治就稳定,它的综合国力就强盛。

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这三个时期,都是因为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问题处理得比较好,所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二是总结共产主义运动中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

前苏联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教训就极为深刻。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民族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是重要的原因。

在斯大林执政后期,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否认民族差别和特点,人为地实施民族同化,严重地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深。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新思维”,在民族问题上从“极左”转到了“极右”,实际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高中历史导学案 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新人教选修3)

高中历史导学案 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新人教选修3)

第六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学法指导】 1、利用学科自习,25分钟之内,阅读教材和导学案上所有的内容,明确课标及考纲要求,结合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并背诵。

2、20分钟完成检测,注意答要点,不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

【课标要求】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和平与发展史当今时代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和平与发展之间辩证关系 【基础知识梳理】一、时代主题的历史演变 时间 形式 事例 主题 20世纪上半期 1.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2.社会主义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1.两次世界大战 2.俄国十月革命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运动战争与革命 20世纪下半期 1.世界厌战和平浪潮兴起 2.第三世界兴起 3.“冷战”后,发展经济提升国力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1.未发生新的大战2.“冷战”的终结3.中国的改革开放 和平与发展二、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1.战争对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和平对发展的重要性(1)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其中。

(2)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是现代战争重要的生产设施往往成为攻击的目标。

(3)战争是社会发展的最严重障碍之一,发展中国家常成为霸权主义战争的受害者2.和平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才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集中精力,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用到经济建设上。

(二)发展是和平的保障1.发展不仅能带来更多的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保障。

2.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够促进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3.世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也是制止战争的另一个制约因素。

4.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世界南北贫富不均的问题。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正方辩手:民族主义是一种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表达和认同。

民族主义可以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民族主义也是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首先,民族主义可以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力量。

在国家面临外部威胁或内部动荡时,民族主义可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凝聚国家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和解决内部矛盾。

例如,二战时期的英国人民在渡过国家危机时,展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团结一致对抗纳粹德国的侵略。

其次,民族主义是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面临着外部文化的冲击和国际竞争的挑战。

民族主义可以帮助国家保护自己的主权和文化传统,防止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国家利益的受损。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抵抗外敌入侵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斗争,都离不开民族主义的支持和推动。

综上所述,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其积极意义和作用的。

它可以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因此,民族主义并非一味的狭隘排外,而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的表达。

反方辩手:民族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力量,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民族主义往往容易导致排外和歧视,甚至引发战争和冲突。

过度的民族主义情绪还会阻碍国际合作和交流,使得国家陷入孤立和封闭的状态。

首先,民族主义容易导致排外和歧视。

过度的民族主义情绪会使人产生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敌对情绪,甚至发展成种族歧视和仇恨,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导致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

其次,民族主义容易引发战争和冲突。

过度的民族主义情绪会使国家产生侵略和扩张的欲望,从而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例如,20世纪初期的民族主义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历史论述题

历史论述题

论述题热点一【民族主义】1.梁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共同点并述梁启超和孙中山提出上述思想的主要原因。

【答案】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列强侵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

(3分)主要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内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近代思想解放;梁、孙接受近代西方启蒙思想,顺应民主潮流。

2.指出近代中国“开放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主张。

【答案】:既反对固守传统文化又反对完全西化;尊重传统文化;用西方的研究方法研究传统文化,取长补短;建立新文化系统并力求对人类产生有益影响。

3.五四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之处。

从背景和影响角度评述五四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这一发展。

【答案】发展之处:反思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广泛的阶级和阶层具有民族觉醒意识。

4.概述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答案】原因:政治上,民族国家更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经济上,民族国家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发展;国际上,民族国家能满足资产阶级对外扩张需求,壮大国家实力。

影响: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5.概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内容:推崇西方政治体制;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等。

影响:政治上,有利于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形成,推动近代中国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经济上,实业救国的思潮、提倡国货运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经济的近代化;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6.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谈谈其影响【答案】洲人民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锻炼;战后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二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亚非万隆会议团结反帝的精神在非洲大陆传播;受亚洲等民族国家独立的鼓舞。

【答案】非洲: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推进非洲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日趋瓦解;对世界格局: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增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冲击着两极格局。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

民族主义辩论辩题正方,民族主义是保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手段。

首先,民族主义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促使人们为国家利益而奋斗。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民族主义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其次,民族主义可以凝聚国家力量,推动国家发展。

在历史上,许多国家在面临外部压力时,都通过民族主义来凝聚国家力量,推动国家发展。

例如,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表明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保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手段。

最后,民族主义可以帮助国家维护自身文化和传统。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面临着来自外部文化的冲击,民族主义可以帮助国家维护自身的文化和传统,保护国家的独立性和主权。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民族主义是保护国家文化和传统的最后一道防线。

”。

综上所述,民族主义是保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手段,它可以激发爱国情感,凝聚国家力量,推动国家发展,帮助国家维护自身文化和传统。

反方,民族主义容易导致排外和冲突。

首先,民族主义容易导致排外和歧视。

民族主义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和独特性,容易导致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和排斥。

例如,纳粹德国的民族主义导致了对犹太人等少数民族的大屠杀,这是民族主义所导致的极端暴行。

其次,民族主义容易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

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主义容易导致国家之间的敌对和冲突。

例如,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就是由于民族主义引发的国际冲突和战争。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库特·沃尔德海姆曾经说过,“民族主义是国际和平的最大威胁。

”。

最后,民族主义容易阻碍国际合作和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而民族主义强调本民族的独立和优越,容易阻碍国际合作和发展。

正如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曾经说过,“民族主义是全球化的最大障碍。

”。

综上所述,民族主义容易导致排外和歧视,国际冲突和战争,阻碍国际合作和发展。

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背景、演变与研究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本文将简要概括民族主义的概念和主要特点,分析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背景和历史,并探讨当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

民族主义是一种强调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利益的思潮,它通常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以及对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强烈诉求。

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常常与爱国主义、国家利益等概念密切相关。

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以反侵略、追求民族独立为主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以实现国家富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在日军侵华的背景下,呈现出强烈的抵抗情绪,强调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和民族团结。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重视和维护,强调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学术成果:近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们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不足: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民族主义思潮的内部差异和演变过程的理解有待深入。

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主题。

本文简要概括了民族主义的概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背景和历史,并探讨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

希望本文能激发更多的学者对这一话题的和研究兴趣。

中国现代史上出现了许多思潮,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思潮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

这三大思潮在相互关系中演变,对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三大思潮的离合之间,以及如何在写作过程中有效地阐述它们的关系。

中国现代三大思潮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思想;而西方现代文化则随着出国留学和开放政策的实施,逐渐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则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经历了艰难的转型和新生。

反帝爱国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

反帝爱国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

反帝爱国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在中国近代史上,反帝爱国运动和民族主义的崛起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主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东方大国,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遇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让中国的繁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毁,国家的尊严也受到了严重的践踏。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了反帝爱国的运动,进而催生了中国的民族主义。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反帝爱国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民族主义的兴起,展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

一、反帝爱国运动的起源和发展19世纪末,西方列强相继入侵中国,夺取了中国的领土和财富,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权益。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极尽压榨中国的能力,并采取了各种手段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这样的情况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弹,人们开始组织反帝爱国的运动,表达自己对丧失领土和尊严的不满和愤怒。

这些运动包括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反对外国侵略和支持清朝政府的本土反抗组织。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些组织成员穿着红衣戴着红帽,手持武器,举起旗帜,要求清朝政府坚决反对列强侵略。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于列强的侵略渐趋猖狂,加上当时的清政府内外弊政激起了人民的反叛情绪。

尽管义和团运动地方性很强,但是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外矛盾不断升级。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单纯依赖武力反抗列强的方式并不能取得根本解决的效果。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旨在挽救长期内快速衰落的清朝政权。

这次改革的中心是建立“新政”,并通过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变革,使得中国能够迅速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但只得到部分地支持,根本原因是保皇党派在这次变革中发挥了阻碍作用,而且欧美列强突然联手反对变法。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出现使中国人民对西方列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中国必须自力更生地振兴,降低对外国依赖度。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它是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完全改变了民族主义过去的经典形象,民族主义的核 心问题不再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是在国际舞台上争 取更高的地位。 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第二阶段,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第三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冷战末期。
C 民族与民族 (四)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政治、经 主义ON
CON
民族主义:(1)对民族国家的忠诚 (2)民族情感 (3)民族主义表达了一种政治诉求
C 民族与民族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 主义ON
民族主义是建立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基础上的一种思想 观念, 它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对本民族的一种热爱与忠诚, 对民族统一、独立和强大即生存与发展的追求和理想。二、民族主义的时代主题(一)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C 民族与民族 三、民族主义在中国 主义ON
1、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 2、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以后 (二)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发挥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
1、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反对霸权主义,重建政府合法性的 重要力量 2、文化民族主义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 力量 3、警惕民族主义的情绪性,发挥民族主义的理性作用 4、警惕民族分裂主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5、反对空洞性的民族主义,关注个人的发展
CON
内容:对王朝国家的批判,对民族利益、民族统一的认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民族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2、民族主义的传播 法国→西欧→整个欧洲
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 VS 文化民族主义
CON
这时所产生的民族主义在其类型上呈现出两种形态: 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这是一种 政治意义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有人把它称为建设性民族 主义,建设性民族主义是一种在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 识觉醒的基础上,要求建立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即民族国 家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表达的是一种与历史发展的 要求相适应的建设性的政治主张,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将 其称为建设性的民族主义。它的基本主张是民族独立、平 等,反对君主专制和民族歧视与压迫,要求建立民族的主 权国家,以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目的。 一种是以德意志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它偏重于从文 化层面去表达的民族主义.这种也称之为“防卫型民族主 义”,即要用文化来保卫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借助于文化 上的联系与统一,促进或实现民族国家的建立。之所以会 产生这两种类型,也是由于两个国家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过渡时的国情不同所决定的。
民族的形成
民族性:民族主义的渊源和根基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定义 1977年版大英百科全书:一种思想状态。它认为每个人对 民族国家怀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的忠诚。 卡尔顿〃J〃H〃海恩斯: (1)历史进程中的民族主义,是构建民族国家政治联合体 的支持力量。 (2)理论的民族主义,为实际历史过程提供理论、原则、 观念。 (3)民族主义包含着一种政治行动,如特定的政治党派的 行动。 (4)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国家有着超 越于其他的忠诚。 约翰〃布勒:一种政治形态,它指寻求和掌握国家权力的 政治形态,并用民族主义为理由去证明这种行动的正当性。 乔治〃P〃古奇:“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

张与反扩张
1、殖民者侵略阶段 民族主义在欧美等国继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反动 的趋势。这些国家在建立民族国家以后,随着工业化的迅 猛发展,国内市场已无法容纳急速膨胀的生产力,急需扩 大国外市场。在这些国家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民族主义成 为对外扩张的工具。 19世纪70年代以后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利用自已经济、 政治、军事的强大优势,大肆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把许 多民族或落后的国家变成自己的附属国,给这些国家的人 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被殖民者反抗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被殖民的国家民族意识显著 增强,民族主义浪潮空前高涨,纷纷起来斗争,反抗殖民 者统治。民族主义成为被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进行斗争的 政治武器,纷纷要求独立,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出现了 如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埃及独立 运动等。
(一)17、18世纪民族主义形成时期——建立民族国家 (二)19、20世纪民族主义扩张时期——殖民扩张与反扩张 (三)冷战时期的民族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对抗 (四)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主题
CON
(一)17、18世纪民族主义形成时期——建立民 族国家
1、民族主义的形成 近代的民族主义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形成的 宗教信徒——王朝臣民——祖国公民 教皇利益——王朝利益——国家利益(也即民族利益) 宗教神权一—王朝王权——人民主权,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
C 民族与民族 二)19、20世纪民族主义扩张时期——殖民扩 主义ON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力量与以苏联为首的 东欧、亚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力量之间,出现了广泛的对抗。
C 民族与民族 (三)冷战时期的民族主义——两大意 主义ON
识形态的对抗
民族主义话语被意识形态之争所掩盖。
冷战政治还导出了“民族分裂”的一场国际大戏。
民族主义的时代主题
曾文君
CON
一、
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时代主题 民族主义在中国
二、
三、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 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的地 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的稳定共同体。”(斯大林) 斯大林在这里指的民族是“现代民族” 。
CON

自然共同体 民族意识、民族认同
济、文化等多元主题
民族主义根据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 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等类型。冷战前,民族主义一般 以较为单一的内容出现,民族主义运动主要表现在政治方 面。冷战后的民族主义在多种矛盾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 相互制约下,不仅在政治方面有新的表现,更在经济和文 化上有着新的发展。 1、政治民族主义新表现:民族分离主义 2、经济民族主义:竞争与发展 3、文化民族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