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备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备课教学设计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ow do we prepare the teaching design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备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从去年暑假开学伊始,校领导班子就提出要针对新课改从教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备课改革,备课该如何备,从内容到形式是否应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一直对此争论不休。笔者是位语文教师,那么就根据一个多学期来在语文教学的备课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几点看法,为今后的备课改革抛砖引玉。
提到备课,首先应该明确“备课”的概念。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狭义上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然而,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逐句逐段
的分析,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与课文
有关的资料罢了。我觉得备课除了备知识,更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
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
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能性”最多,这种“可能性”就是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这是语
文教师备课时不能忽视的。比如在刚教完的《珍珠鸟》一课,对
于文末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的世界”,在备课时,按
照各种教参的引导,想让学生回答出人与自然界应和睦相处,但
是在启发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少数学生就提
出“为什么老珍珠鸟不飞出笼子呢?难道它们对作者不信赖吗?
这样看来,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吗”“作者那么爱鸟,为什么不放
生呢?作者是真的信赖鸟吗?”“是真的把鸟当朋友呢还是把鸟
当宠物?”,细想起来,学生的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教师备课
时并不一定要将这些问题想全(事实上也不可能想全),但一个
认真备课的教师应该能跳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备到这些“可能”!
我们过去备课常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
至将其预置成“教学目标”强行灌输给学生,现在大家都认识
到了这样做的弊端。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
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
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
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
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运
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
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多了,但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投入得少了。在“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的备课三要素中,大纲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所以备
学生永远最关键!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借用时髦的“教师搭台,学
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
代精神,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更有效地组织
学生“唱戏”。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不能搞生硬的牵引,教师应
灵活地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备《社戏》一课,教师与其干巴巴地提出诸如“分析双喜、阿发、桂生的性格特征”这样冷冰冰的问题,不如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音,问:“如果你
和这三个伙伴一起,你更愿意和哪一个做朋友,为什么?”这实际
上是变换角度,使学生真切地进入问题的情境。面对这样具有亲
和力的问题,学生愿意思考,也愿意表达出自己直面文本的感受。在备课时设计好的切入点和提问方式,应当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应该看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种定
位必然影响到我们的备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
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提到“对话”,我们不禁会想起中央电
视台的《聊天》、《实话实说》、《朋友》等谈话节目。倪萍的
亲切笑容、崔永元的连珠妙语首先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
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这种氛围。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
应该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型主持人”。作为知识型主持人,教师
当然要“备知识”,充分地占有多种资料;还要备“知识的呈现
形式”,这里的知识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因为新课程标准已
“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狼》一文,课本
中关于《聊斋志异》的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自然要备,但如
果仅止于此可能不够。我备了这样几点:从“少年得志”而屡不
第谈背景,从郭沫若的对联“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
三分”谈写作手法及思想意义,从“东郭先生和狼”谈斗争方式……这种旁征博引虽有可能被人讥为“东一榔头西一棒”,废
话连篇,不符合应试教育。但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知识其实是教
师丰厚底蕴的表现,是备知识深入挖掘的结果。要让学生有开阔
的思路,教师首先要有全新的视野,这种辐射式教学有别于传统
的聚焦式教学。长期的发散性思维必然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也提高了语文课的品位,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既然教师是知
识型主持人,那么备课就存在“备形象”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要设计与课堂内容相符的个人形象。教师举手投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