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环评(简本)

合集下载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6.08•【字号】沈政办发〔2016〕71号•【施行日期】2016.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7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6月8日沈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为推动我市标准化战略实施,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标准化水平,根据《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辽宁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部署,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

2.坚持协同共治、科学管理。

充分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社会团体和产业联盟的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调推进,加强政策引导、执法督导和服务指导;强化社会监督作用,畅通监督渠道,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

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轨道交通集团评价单位: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二○一六年四月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以下简称第二轮建设规划),《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下简称线网规划修编)。

市作为省省会,位于省中西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

目前,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截至2015 年12 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67.52 万辆,道路交通压力逐年增加,早、晚高峰时间道路拥堵现象加剧,交通问题日益显著。

市公共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公交优先落实不够。

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80%道路空间资源由20%小汽车交通占用,城市公交投资占通建设的比重不到10%,机动车排放尾气占空气总污染物1/4以上。

公交线网中心区重复系数过大而外围新兴公交线网覆盖不足,BRT 系统现状运营效率和客量均较低,难以承担大运量的公交出行需求。

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才能解决未来所面临的交通问题。

《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19)》于2015年1月获批,规划包括R1、R2一期、R3一期共3条线,总长80.6km。

《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于2013年获市政府批复,远景线网共由9条线路构成,线网长332km,车站155座,其中换乘站30座。

2015年11月,对《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修编,并完成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该成果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住建部。

第二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于2015年11月正式启动,除结合第一轮建设规划对R2线一期进行调整外,新建项目包含环线(36.5km)、R2线西延(9.7km)、M1线(29.9km)、M2线(26.6km)、M3线(43.2km)、M4线(33.4km),R1线北延(2.6km),R3线北延(12.2km),共约194.1km。

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7
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
地表水:地表水环境,项目涉及新开河、浑河、八一灌渠、白塔堡河,地表水水 质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Ⅲ、Ⅲ、Ⅲ类标准。根据《2014 年沈阳市环境质量公报》,浑河沈阳段干流水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劣于国家地表水 环境质量 IV 级标准;氨氮为 2.24mg/L。
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建设项目的地点:沈阳市皇姑区、大东区、沈河区、和平区、浑南区、苏家屯区。
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 34.132km,全部为地下线路,是《沈阳市城 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18)》中的三条线路之一,是进一步实现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形成“十字”加“环线”轨道交通线网形式的需要;另外,四号线一期工程加强 了浑南、沈北新区和主城区之间的联系,是连接城市东北部城区、城市核心区和浑河
本次工程基本落实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全线依据不同减振要求采取轨 道减振扣件、浮置板道床等措施减振,并提出沿线规划控制要求。本阶段工程占压砂 山水源保护区 3 处水源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饮用 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故应将工程占 压水源井永久关闭停止使用,取消其饮用水源功能,并办理工程穿越二级保护区的行 政许可手续。目前,建设单位已协调各相关部门办理水源井关停及穿越二级保护区行 政许可手续。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16〕30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16〕30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16〕3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为加快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确立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地位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本质内涵,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资金投入优先、土地划拨优先、财税扶持优先、路权保障优先,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二、明确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发展目标以建设“公交都市”为契机,通过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各项政策措施,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为支撑、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一体化交通枢纽为节点、中心城区建成区内公交网络覆盖并向周边城区发散性延伸的“全域公交”体系,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到2017年,基本建成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公交车(含地铁)拥有率达到23标台∕万人以上。

轨道交通形成“一横两纵两L”的地铁骨干网络。

公交专用道设置比例达到21.7%,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达到18公里/小时。

中心城区建成区公交站点每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达到60%,淘汰全部黄标公共交通车辆,加大老旧车辆更新力度,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80%,不再新增柴油燃料公交车,公共交通正点率达到95%,无缝衔接轨道交通站点设置比率达到30%。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3.11.02•【字号】辽环函〔2023〕142号•【施行日期】2023.11.02•【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本项目(项目代码:2306-210000-04-01-393582)位于沈阳市浑南区和苏家屯区,线路起于现有10号线(丁香湖—张沙布)终点张沙布站,终至丁香街站,途径莫子山地区、浑南科技城起步区、新南站商务区、会展产业聚集区等核心板块,主要沿规划长青南街、创新路、创新一路、白塔街、金钱松路、会展路、雪松路走行。

线路全长约24.5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埋深10.0米至29.0米),共设16座车站(含换乘站7座),其中预留的国展中心和丁香街2座车站工程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车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隧道施工以盾构法为主。

新建1座瑰香街停车场,占地面积12.94公顷。

地铁设计最高时速80千米/小时,近期全日发车对数220对,高峰小时发车对数24对。

原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2〕372号批复了《沈阳市地铁十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原批复10号线起自丁香公园站,终至苏家屯西站,全长49.92千米,共设37站。

本次对尚未开工建设的部分车站、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取消苏家屯西站建设。

本项目符合《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2年修编)》,已取得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辽发改交通〔2023〕435号)和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缓和控制。

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工程(全运路~桃仙机场)

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工程(全运路~桃仙机场)

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工程(全运路~桃仙机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项目建设背景本项目为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工程(全运路~桃仙机场),线路全长约14.2km,全部为地下线,设8座车站,停车场1座。

二号线南延线工程位于浑南新城及桃仙机场范围内,北起一期工程终点(全运路站南端),南至桃仙机场T3航站楼东侧预埋的桃仙机场站。

本项目是二号线的南延伸线,二号线是沿城市“金廊”敷设的南北向骨干线路,串联了沈阳市沈北大学城、沈阳北站、金融中心、青年大街、奥体中心等重要功能区和主要客流集散点,将二号线继续向南延伸,是城市“金廊”发展轴的延续,串联了浑南新城规划核心区和桃仙机场,并与二号线一期工程衔接贯通运营,主要功能与目标是加强浑南新城及桃仙机场与市区的快速连接,拉近南部地区与城市其它区域的距离,缩短相互间的时空距离,为乘客提供安全、高效、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为城市“南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项目建设为桃仙机场与城市核心区的连接提供了重要的快速通道,极大缩短了市区与机场间客流的出行时间,能够快速、有效地将乘客运送到目的地。

同时为沿线提供了方便、快捷、经济、安全、舒适、大运量的客运通道,拉近了南部地区与城市核心区域的距离,增强了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推动浑南新城的快速发展。

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工程(全运路-桃仙机场)(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4)工程总投资:1021695万元,政府投资22%,其余78%利用银行贷款。

(5)设计年限:初期2023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5年。

本项目工程组成见表2-1。

表2-1 工程组成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规模备注1 线路长度14.2km 全部为地下线2 车站8座市民广场站为与10号线换乘车站,新航站楼站为预留站3 主变电所1座位于市民广场站附近与十号线共享4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6座位于高深东路站、市民广场、航空产业园站、新航站楼站、桃仙机场站和停车场5 降压变电所3座位于桃仙大街站、全运三路站和科技园站6 停车场1座桃仙停车场,接轨于科技园站后7 控制中心——共享张士控制中心2.1.1线路走向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工程(全运路~桃仙机场)位于浑南区及桃仙机场范围内,北起一期工程终点(全运路站南端),南至桃仙机场T3航站楼东侧预埋的桃仙机场站,串联沈阳国际软件园、全运村、市民广场、科技园、桃仙国际机场,本工程主要路由为高深东路和智慧三街。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指经国家批准,在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的地铁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指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规划、用地规划和建设规划。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称轨道交通)的规划、投资、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但城际轻轨交通除外.第五条轨道交通是服务于社会的重大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

轨道交通建设应当纳入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分期组织实施。

第六条轨道交通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投资、分期建设、优先发展的原则。

第七条轨道交通建设由市政府组织实施。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的监督与管理;市地铁建设指挥部(以下称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具体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施工作。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支持、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八条轨道交通规划,由市规划部门和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组织编制,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其用地规划,由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线网规划、线路规划和建设规划,由市轨道交通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轨道交通建设设置安全保护区,由市规划部门负责控制,控制范围如下:(一)已建工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30米内,未建工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50米内;(二)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各30米内;(三)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地面站房和变电站等建(构)筑物用地界线内;(四)独立设置的出入口、通风亭外边线外侧各10米范围内。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57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57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57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5月17日沈阳市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创新改革的起跑之年。

为认真贯彻省政府项目年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项目年各项任务,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带动全市经济稳步发展,市政府决定2016年为全市项目年,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落实中央7号文件,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机遇,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按照“四个着力”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抓好“改革创新、稳定增长、改善民生、依法治市”工作重点,以抓好项目质量和效益为切入点,千方百计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增加有效合理投资,提高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后劲,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一)确保完成省政府考核任务指标。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全年完成投资5646亿元。

2.437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复工建设,其中新开工项目93个。

(二)确保完成市政府考核任务指标。

1.335个市重点项目9月底前实现全部开复工建设,当年完成计划投资1241.3亿元,其中,第一批市重点项目285个,当年完成计划投资1111.0亿元;第二批市重点项目50个,当年完成计划投资130.3亿元。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作者:————————————————————————————————日期:东西“四横”一横—地铁1 号线(在建):东至黎明文化宫,西至张士开发区。

全长28 公里。

二横—3号线:张士开发区—沈抚连接带。

途经:张士开发区、于洪新城、五爱等地区。

三横—5号线:沈阳大工业区—浑南新区。

途经沈阳站、南塔等地区。

四横—7号线:沙岭地区—东部汽车城。

途经:张士开发区、铁西、五爱、中街、东站等地区。

南北“四纵”一纵—2号线一期(在建):北至松山路南至上深沟站,并计划延伸十余公里。

二纵—4号线(第三条建设线路):北起蒲河岛,南至哈大客运线新沈阳站,全长37 公里。

途经:虎石台、724 地区、望花居住区、北大营地区、沈阳大学、吉祥地区、沈阳北站商贸区、北市地区、西塔地区、太原街商业区、砂山居住区、长白岛、浑南产业区。

三纵—6号线:沈北平罗——南桑林子。

途经:蒲河、北站、中街、南塔、浑南等地区。

四纵—8号线:二台子地区——苏家屯。

途经:中街、五爱、三好街、浑南地区两L(构成环线的关键)L1—9 号线(第四条建设线路):淮河街至沈抚连接带,全长36公里。

途经:塔湾地区、北二路地区、九路地区、铁西广场、滑翔地区、于洪新城、奥体中心、浑南居住区、浑南产业区、浑南新城。

L2—10 号线(第五条建设线路):丁香湖地区至哈大客运线新沈阳站,全长39 公里。

途经辽宁大学、省政府、长客总站、北大营地区、吉祥地区、和睦路地区、淮河街地区、东城商业区、方家栏地区、长青地区、浑南居住区、桑林子、航空产业园。

弦线弦线—11号线:农业高新区—沙岭地区。

途经沈北、张士开发区等地区。

城际铁路地铁东西线地铁南北线地市域快线至康平、法库沈阳市地铁线网规划方案地铁L线和弦线至辽阳、鞍山至本溪至辽中至新民至抚顺至铁岭沈北新区苏家屯新沈阳站桃仙机场沈阳站东陵棋盘山沈阳北站北陵公园。

沈阳地铁规划

沈阳地铁规划

一、规划名称及概况(1)规划名称沈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2)规划概况按照沈阳市政府要求,沈阳市第二批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限为2009年至2020年,总规划规模约160km。

到2020年,加上已运营的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50km,线网建设总规模可达210km,由“二横、三纵、两L”7条线构成。

近期建设方案体现三大功能特点,一是在地铁1号线、2号线十字形骨架的基础上,通过导入两条L线,一横两纵,形成网络化布局;二是加强金廊线、银带线的建设,以南北向为重点,侧重大浑南,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三大产业区发展;三是重点连接沈阳北站和桃仙空港,打造东北地区交通枢纽中心,合理衔接城际铁路和市域快线,推动沈抚、沈本、沈鞍、沈铁一体化进程。

各条线路的概况见示意图和下表。

沈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线路名称研究长度(km)敷设方式(初定)经过主要区域及环境敏感目标1、一号线东延线 16KM 地下+高架沿和睦路、东陵路、沈棋公路、沈通公路敷设,主要经过黎明小区、良辰美景、保利阳农业大学科技区、东陵公园、世博园2、二号线南延线 10KM 地下+高架起于二号线一期工程终点上深沟站南端,钻过机场高速公路,沿沈本大道向南,至机场路后右拐向西至桃仙机场3、二号线北延线 10KM 地下起于二号线一期松山路站,沿黄河北大街向北,下穿三环高速和于虎铁路联络线后沿道义南大街向北,下穿南小河后拐向东北,下穿蒲河后进入规划学子街至终点进步村停车场4、四号线+八号线 41KM 地下+高架线路主要沿沈苏路、南京南街、中山路、和平北大街、北站路、北大营街、203国道敷设。

沿线主要经过新沈阳站、沈阳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砂山、望花、虎石台、蒲河岛等居住区,沈阳大学、浑南产业区、欧盟工业区等科教产业区5、三号线+五号线 16KM 地下线路起于洪新城西部的甘官屯站,沿汪河路向东北行进,至大通湖街后沿汪河路向东至凌空二街,之后转向滑翔路,穿越长大铁路线后转向东沿砂阳路、文化路,穿越浑河后至杨官屯,继续向东到达终点祝科街站6、六号线 18KM 地下线路经过平罗镇,造化地区,长江街商业区,北站商贸区,中街商贸区,南塔鞋城,浑南居住区7、九号线 26KM 地下线路北起崇山西路与塔湾街交叉路口,沿淮河街、兴华大街南行,在沈辽路路口进入艳华街,转至腾飞二街,下穿揽军路公铁桥,在大通湖街左转,沿规划道路东南向走行,下穿沈抚城际铁路和哈大高速铁路后,向东沿桂花路、浑南三路走行,过慧缘新村后右拐至新加坡工业园站8、十号线 23KM 地下起于丁香湖公园北侧的大转弯桥,经元江街向东南经向工街、昆山路后从西北角进入一环,沿崇山西路、崇山中路、崇山东路、北海街、滂江街,至长青街后右拐沿东方大街南下,过东南三环后经营城子、桑林子四、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搜集资料、现场踏勘、调查分析、环境现状监测、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综合分析(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保措施、事故风险)、得出结论、编写报告书、专家评审、送环保部门审批。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筹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意见-沈政发[2013]16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筹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意见-沈政发[2013]16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筹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意见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筹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意见(沈政发〔2013〕1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保障我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项目投资及时回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指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的地铁一、二号线及延长线,四、九、十号线,城际轨道交通沈辽、沈新线,城市环路及二、三、四环路之间主要联络通道,沈阳经济区城际间主要通道等。

具体项目由市建委统筹安排计划,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指用于项目征地、地上物征收(补偿)、管线排迁补偿和工程建设等费用,以及贷款还本付息和融资财务成本等相关费用。

三、按照我市现行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模式和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征地、地上物征收(补偿)费用由市和区、县(市)、开发区(以下统称为区)两级政府(管委会)共同承担。

四、市本级核算区是指三环路以内的和平区(不含满融和长白地区)、沈河区(不含金融商贸开发区)、皇姑区、大东区(不含汽车城地区)和于洪区(不含于洪新城地区)。

市本级核算区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地上物征收(补偿)费用,市、区按照7∶3比例出资。

五、独立核算区是指三环路以内的和平满融和长白地区、沈河金融商贸开发区、大东汽车城地区、于洪新城地区、铁西新区(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陵区(浑南新区)和三环路以外的市域范围内所有区域。

沈阳地铁规划方案

沈阳地铁规划方案

沈阳市都市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一、规划名称及概况(1)规划名称沈阳市都市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规划概况按照沈阳市政府规定,沈阳市第二批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限为至,总规划规模约160km。

到,加上已运营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50km,线网建设总规模可达210km,由“二横、三纵、两L”7条线构成。

近期建设方案体现三大功能特点,一是在地铁1号线、2号线十字形骨架基本上,通过导入两条L线,一横两纵,形成网络化布局;二是加强金廊线、银带线建设,以南北向为重点,侧重大浑南,优化都市空间构造,带动三大产业区发展;三是重点连接沈阳北站和桃仙空港,打造东北地区交通枢纽中心,合理衔接城际铁路和市域快线,推动沈抚、沈本、沈鞍、沈铁一体化进程。

各条线路概况见示意图和下表。

沈阳市都市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名称研究长度(km)敷设方式(初定)通过重要区域及环境敏感目的1、一号线东延线 16KM 地下+高架沿和睦路、东陵路、沈棋公路、沈通公路敷设,重要通过黎明社区、良辰美景、保利阳农业大学科技区、东陵公园、世博园2、二号线南延线 10KM 地下+高架起于二号线一期工程终点上深沟站南端,钻过机场高速公路,沿沈本大道向南,至机场路后右拐向西至桃仙机场3、二号线北延线 10KM 地下起于二号线一期松山路站,沿黄河北大街向北,下穿三环高速和于虎铁路联系线后沿道义南大街向北,下穿南小河后拐向东北,下穿蒲河后进入规划学子街至终点进步村停车场4、四号线+八号线 41KM 地下+高架线路重要沿沈苏路、南京南街、中山路、和平北大街、北站路、北大营街、203国道敷设。

沿线重要通过新沈阳站、沈阳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砂山、望花、虎石台、蒲河岛等居住区,沈阳大学、浑南产业区、欧盟工业区等科教产业区5、三号线+五号线 16KM 地下线路起于洪新城西部甘官屯站,沿汪河路向东北行进,至大通湖街后沿汪河路向东至凌空二街,之后转向滑翔路,穿越长大铁路线后转向东沿砂阳路、文化路,穿越浑河后至杨官屯,继续向东到达终点祝科街站6、六号线 18KM 地下线路通过平罗镇,造化地区,长江街商业区,北站商贸区,中街商贸区,南塔鞋城,浑南居住区7、九号线 26KM 地下线路北起崇山西路与塔湾街交叉路口,沿淮河街、兴华大街南行,在沈辽路路口进入艳华街,转至腾飞二街,下穿揽军路公铁桥,在大通湖街左转,沿规划道路东南向走行,下穿沈抚城际铁路和哈大高速铁路后,向东沿桂花路、浑南三路走行,过慧缘新村后右拐至新加坡工业园站8、十号线 23KM 地下起于丁香湖公园北侧大转弯桥,经元江街向东南经向工街、昆山路后从西北角进入一环,沿崇山西路、崇山中路、崇山东路、北海街、滂江街,至长青街后右拐沿东方大街南下,过东南三环后经营城子、桑林子四、工作程序和重要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收集资料、现场踏勘、调查分析、环境现状监测、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综合分析(公众参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保办法、事故风险)、得出结论、编写报告书、专家评审、送环保部门审批。

沈阳市地铁九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沈阳市地铁九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沈阳市地铁九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8月一、建设项目背景沈阳市地铁九号线一期工程即是《沈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18)》中的一条,北起怒江公园西北侧,向南沿西江街、淮河街、兴华街、艳华街、腾飞二街走行,在下穿揽军路公铁桥后,沿细河路向西走行至大通湖街左转,沿大通湖街向南下穿浑河后进入曹仲地区,沿浑南大道继续向南走行,随后下穿哈大客专高架段后,向东沿浑南大道走行至一期终点石庙子站,途经皇姑区、铁西区、于洪区、和平区、浑南新区,线路全长约37.2km。

本线串联了塔湾、北二路、铁西广场、奥体中心等大型客流集散地以及滑翔、于洪新城、长白岛南、浑南新区等大型居住片区,是近期线网规划中“两L”中的重要一条,与规划十号线及运营的一、二号线构成环线加十字的格局,将对形成稳定的轨道交通网络有重要作用,可以极大提高整个网络的效率性,增强周边各区域与城市核心区域的联系。

对市内各区域的连接,促进新老城区间的交流,提升了各区的交通水平,增强了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二、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沈阳市地铁九号线一期工程2.工程总投资:约209.4987亿元3.建设单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4.工程内容及规模(1)线路沈阳市地铁九号线(本工程)是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两L”中的一条,由北向南途经皇姑区、铁西区、于洪区、和平区、浑南新区,终至东部绕城高速的石庙子。

本线与线网规划中的其它九条轨道交通线有十三处交叉换乘。

线路北起怒江公园西北侧,由北向南沿西江街、淮河街、兴华街、艳华街、腾飞二街走行,在下穿揽军路公铁桥后,沿细河路向西走行至大通湖街左转,沿大通湖街向南下穿浑河后进入曹仲地区,沿浑南大道继续向南走行,随后下穿哈大客专高架段后,向东沿浑南大道走行至终点石庙子站,线路全长约37.2km,均为地下线。

(2)车站全线共设车站28座,均为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13座,一般站15座,平均站间距约1.308km。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2016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2016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2016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28•【字号】沈政办发[2016]42号•【施行日期】2016.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2016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4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2016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28日沈阳市2016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年工作的总体部署,2016年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和全面落实创新改革任务两大重点,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要求,构筑区域发展新格局,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新发展。

一、全面加强规划的对接和实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一)加强“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对接。

围绕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准确把握“十三五”规划在有形和无形、产业和空间、核心与周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联性,携手经济区各市重点在空间发展布局、产业协同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要素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五大方面”进行全面对接,科学谋划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途径、新形式,不断提升沈阳的连接、聚合、扩散能力。

[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二)落实“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按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求,切实筹划好开局之年能够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

要以新城新市镇建设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实现沈阳经济区一小时交通圈为目标,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平台,推进“十大领域”一体化发展;以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激情为内生动力,推进沈阳经济区创新改革;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为导向,促进沈阳经济区绿色发展,努力使沈阳经济区成为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的新引擎。

沈阳地铁未来五年再开建5条线路

沈阳地铁未来五年再开建5条线路

沈阳地铁未来五年再开建5条线路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轨道交通》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记者1月7日从沈阳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备受沈阳市民关注的“机场线”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有望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审批阶段;未来五年,沈阳还将开工5条地铁线,打造贯通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沈阳市将完善轨道交通系统,加快推进地铁四、九、十号线和二号线北延长线的建设,
【总页数】1页(P1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
【相关文献】
1.沈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设计回顾与总结 [J], 周敏;黄睿
2.沈阳地铁二号线白山立交桥段线路方案研究 [J], 李妍
3.沈阳地铁6号线线路方案研究 [J], 杨晓
4.沈阳地铁运营线路环控系统对比分析 [J], 张喜桥
5.沈阳地铁1、2号线换乘站主体开建 [J], 开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5.09.30•【字号】辽环函〔2015〕278号•【施行日期】2015.09.30•【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我厅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2015年第13次会议审查,现批复如下:一、本工程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苏家屯区、浑南区等行政区。

工程北起大东区望花街,南到浑南区航天路,全长34.132公里,设车站23座,全部为地下线和地下车站。

设文官屯车辆段一处、航天南路停车场一处。

工程具体平面布置详见报告书。

本工程车站分别采用明挖、暗挖、盖挖施工,地下区间采用明挖、暗挖及盾构相结合等施工方式。

工程可研总投资1912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3642万元。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措施的前提下,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控制,我厅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建设工程的地点、性质、规模、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工程建设。

二、本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临时施工场地应设置封闭围挡,高噪声施工机械应远离居民区布设。

工程建筑材料及渣土要采用封闭车辆运输,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防止施工期噪声、扬尘污染或扰民。

2、严格控制噪声和震动环境影响,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要按照报告书要求对沿线涉及的震动敏感目标分别采用轨道减振器扣件、隔离式减振垫、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措施,确保环境振动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相应标准要求;对沿线建设的排风亭、活塞风亭、新风亭要设置消声器,风冷机组设置消声罩,各站风亭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要大于15米;优化车辆段及停车场平面布置,确保厂界噪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沈阳地铁建设规划计划

沈阳地铁建设规划计划

三角形放射+环线覆盖面更广据介绍,待这三条地铁线建成后,沈阳市将在目前的“十字”线网基础上,发展成为三角形放射网+两半环线结构。

到2018年,沈阳市将形成“一横二竖双L”共168.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

据介绍,如果《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沈阳市将进入第二轮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这对于实现公交优先的战略极其重要。

四号线,二期将到蒲河岛四号线一期工程,南起新沈阳站,北至朱尔屯终点站。

工程计划2011年开工,2016年竣工。

全长32公里,设22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

从线路规划图看,未来二期能与沈阳至铁岭的城际轨道相连接。

一期具体站名:沈阳南站站、小羊安村站、沈苏路站、上河村站、王士屯站、长白南站、长白岛站、长白北站、砂阳路站、南五马路站、太原街站、市府大路站、皇寺站、沈阳北站站、小北关街站、临河路站、北海街站、南卡门路站、观泉路站、望花屯站、文贸路站、文东街站。

二期工程计划设站朱尔屯水库站、前詹屯站、虎石台南站、虎石台站、蒲南路站、蒲升路站、蒲河大道站、蒲河岛站。

九号线,“L”形走向设29站9号线一期工程北起塔湾街站,于石庙子镇设立终点,路线呈“L”形,在大堤路下穿浑河进入曹仲地区。

计划2013年开工,2018年竣工。

线路全长36公里,设29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路。

在石庙子设车辆段一座。

一期工程具体站位:塔湾街站、皇姑屯站、兴华街站、北二路站、铁西广场站、兴华公园站、沈辽路站、揽军路站、吉利湖街站、大通湖街站、前竞赛站、曹仲站、浑河站站、金家湾站、长白南站、金阳大街站、后榆树台站、浑河堡站、奥体中心站、浑南三路站、富民街站、慧缘新村站、长庆桥站、建筑大学站、张官屯站、新加坡工业园站、朗明街站、青年苗圃站、石庙子站。

十号线,有6站在崇山路上十号线工程北起丁香湖公园北侧,在苏家屯副城设置终点。

本工程计划2012年开工,于2017年竣工。

线路全线长约50公里,共设车站34座,设张沙布车辆段、丁香湖停车场和苏家屯停车场。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三五”规划审批发布工作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39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三五”规划审批发布工作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39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三五”规划审批发布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三五”规划审批发布工作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6〕3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十三五”规划审批发布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22日沈阳市“十三五”规划审批发布工作方案为做好我市“十三五”规划审批发布工作,进一步规范规划审批程序,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规划在宏观调控、政府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作的意见》(沈政发〔2006〕24号)精神,结合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规划审批发布范围本方案所涉及的规划是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4〕48号)以及涉及全市重要领域、重点产业的专项规划和地区规划。

专项规划是指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具体化,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该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地区规划是指以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全市总体规划在该地区的细化和落实,是市政府指导该区域发展、安排重大项目及投资的依据。

二、规划审批层次及发布方式(一)经市政府批准,由市政府发布。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一市三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沈政办发[2011]61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一市三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沈政办发[2011]61号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一市三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一市三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沈政办发[2011]6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一市三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七月四日沈阳市一市三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实现新一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结合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一市三县即新民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面积9389.1平方公里,总人口204.7万人,分别占全市的73%和28.4%。

“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省市发展县域经济系列措施的实施,一市三县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一市三县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已驶入发展快车道,对全市经济贡献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8%、34.9%、15.8%、32.4%,分别是2007年的2.5倍、3.5倍、3.1倍、4.1倍,全面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目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2%,比2005年提高1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43号目录1.规划名称及规划编制单位 (4)1.1规划名称 (4)1.2规划编制单位 (4)1.3任务来源 (4)2.规划方案概述 (4)2.1规划范围及年限 (4)2.2规划主要内容 (5)2.3客流预测预测及系统制式选择 (8)2.4主要技术标准 (9)2.5资源共享 (9)2.6施工方法 (13)2.7建设时序 (15)2.8投资估算 (16)3.规划协调性分析 (17)3.1与国家政策符合性分析 (17)3.2与上层位规划相容性分析 (17)3.3与同层位规划协调性分析 (18)4.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20)5.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21)5.1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21)5.2水资源承载力 (21)5.3电力资源承载力分析 (21)6.规划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2)6.1声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22)6.2振动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23)6.3电磁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24)6.4大气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25)6.5地表水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6)6.6地下水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6)6.7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9)6.8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30)6.9轨道交通景观设计的建议 (31)6.10对规划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建议 (32)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2)1.规划名称及规划编制单位1.1 规划名称规划名称: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年)。

1.2 规划编制单位主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3 任务来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相关规定,政府部门对其组织编写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规划方案概述2.1 规划范围及年限编制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保持一致,即城市规划区,总面积3471km2,并从城乡统筹角度规划范围拓展至新民市、辽中市、康平县、法库县。

其中,重点研究范围为中心城区,面积1460km2,是本次建设规划研究的最重要的部分,对该部分区域的线网规划强调落地,同时研究外围市域线与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

编制年限:上一轮沈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年限为2012~2018年,本轮建设规划编制的起始年限与上一轮建设规划末期搭接,定为2016年,距离城市总体规划实现还有5年时间,综合考虑建设规模、投资能力、工程实施进度等因素,将终止年限定位2023年,但建设项目所依据的用地规划不超出2020年总规的用地方位。

即本轮建设规划的编制年限为2016~2023年。

2.2 规划主要内容沈阳市本轮建设规划方案由3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1号线一期、1号线东延、2号线南延、4号线北延、4号线南部支线组成,总规模208.07km,至2023年形成“四纵三横一环一弦线”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格局,线网总规模达到375.5km。

其中3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1号线一期为本轮规划新增线路,1号线东延、2号线南延、4号线北延、4号线南部支线为已批复的M1、M2、M4的延伸线。

具体建设方案线路起终点及规模详见表1和图1。

表1 近期建设方案规模汇总表图1 近期建设方案各线路基本内容如下:(1)3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工程为核心区东西走向骨干线,西起宝马大道站,东至新泰街站,线路全长38.4km,全线共设车站28座,10座换乘站,推荐方案在中央南大街以西采用高架线敷设方式,中央南大街以东至一期工程终点采用地下线形式敷设,高架段10.6km,地下段27.8km。

于起点宝马大道站西侧设置车辆段,占地65.8hm2(与13号线共址);于绕城高速东侧、甘官村北侧设置停车场,占地17.97hm2。

(2)6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工程为城市南北向纵向线,北起鸭绿江街站,南至迎春街站,线路全长36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32座,其中换乘站13座。

线路于鸭绿江街与绕城高速的西南象限设置首府新区停车场,占地16hm2,于沈抚灌渠与丁香街的东南象限设置迎春街车辆段,占地28.2hm2。

(3)7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为规划城市东西向横向线,线路西起西湖街站,止于浑南区八棵树站,全长25.9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

全线共设车站26座,12座换乘站。

于终点八棵树站北侧设置车辆段,占地34.5hm2。

(4)8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为核心区南北向的轨道交通线,北起青城北路站,南至创新五路站,线路长度约为32.7km,均为地下线,全线设站24座。

于青城山路北侧设置车辆段,占地30.4hm2,于终点创新五路站南侧设置停车场,占地18.1hm2。

(5)11号线一期11号线一期为中心城区外围弦线,西起道义大街站,东至大溪地站,线路全长约24.96km,全部为高架线。

全线共设车站14座,其中换乘站5座。

全线设虎石台车辆段一座,位于蒲河路与虎石台北大街交叉口西北角的预留用地,占地约28.9hm2。

(6)1号线东延1号线东延线起于1号线黎明广场站站后区间,终点位于世博园站,线路全长15.00km,拟设8座车站,全为地下站。

全线设车辆段一座,占地约32.2hm2。

(7)2号线南延2号线南延线起于沈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终点全运路站南端,终点位于桃仙机场站,线路全长约14.28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8座,于四环路北侧地块内设置停车场,占地约34hm2。

(8)4号线北延4号线北延线工程,北起蒲河岛站,南至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全长约9.818km,拟设车站5座,其中换乘车站1座,与11号线共址建设车辆段。

(9)4号线南部支线4号线南部支线起自4号线上河村站接出,终点位于大淑堡站,线路全长11.01km,全部地下敷设,全线拟设车站7座,均为地下站,于沈海高速西侧设车辆段一座,占地约16.1hm2。

2.3 客流预测预测及系统制式选择(1)客流预测沈阳城市规划研究院根据核心区的交通OD调查数据,结合本次建设规划成果以及远景线网,对远景线网核心区内的线路进行了客流预测分析,客流预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远景年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线路指标(2)系统制式选择M2南延伸线、M1东延线、M4北延伸及M4南延支线与运营线路及在建线路系统制式保持一致,采用6节B型车;M3、M6、M7、M8统一为6节B型车。

M11线选择跨座式单轨。

2.4 主要技术标准根据《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线路主要技术标准见表3。

表3 主要技术标准汇总表2.5 资源共享(1)车辆基地至2020年,本轮建设规划共规划建设3座车辆基地、4座车辆段和5座停车场,各检修设施分布见下图2及表4。

图2 近期建设规划车辆段及停车场示意图表4 第三轮建设规划检修设施分布表注:新建线路的大修由利源精制有限公司承担;6号线、13号线大架修由3号线的宝马大道车辆基地承担;8号线的大架修由7号线的车辆基地承担。

(2)供电根据沈阳地铁外部电源供电方案,考虑系统资源共享,本次规划确定至2050年,地铁线网全部线路建成通车之前,全市规划形成66KV地铁供电变电所17座,其中上一轮规划原有站址10座,本轮建设规划中将新建7座主变电站,具体位置见表5和图3。

表5 2020年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各线主变电所设置情况表图3 沈阳市地铁变电站布局(3)联络线上轮线网规划后联络线的设置情况:1、2、4、9、10号线共设置5处联络线。

本轮近期线网规划联络线的设置情况:3、6、7、8号线共设置3处联络线,其中包括3、6号线大南街站,6、7号线大北关街站,7、8号线北三经街站,近期建设联络线分布及形式见表6。

表6 近期建设联络线分布及形式一览表(4)控制中心本轮建设规划拟新建虎石台控制中心,作为11号线专用的控制中心。

2.6 施工方法(1)车站及附属结构施工①地下车站明挖施工无论从施工难度、施工工期、结构防水质量及土建工程造价等方面均较暗挖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地下车站的施工方法宜首先考虑采用明挖法施工,对于交通繁忙地段的地下车站,应对盖挖法、暗挖法进行充分比较论证,可通过将车站分条分段施工降低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周边区域路网对所占用道路交通的分流作用,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当车站范围内有大型城市污水总管、地区排水系统总管及大口径的给水、煤气管或穿越既有隧道时,则可考虑采用明暗结合的施工方法,即车站两端明挖,在地下管线或既有隧道下方采用暗挖法通过。

针对沈阳市地铁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沈阳传统市区,沿线建筑物密集、管线密集且交通繁忙,现阶段建议采用盖挖法或暗挖法施工。

在沈阳主城区外由于场地条件较简单、管线资料不全、规划建筑物及道路待建等因素,现阶段皆具备明挖施工的条件,因此全部采用明挖顺做施工。

下阶段若车站外部条件发生改变,再针对实际情况选用其它工法。

②风道和出入口结构风道和出入口结构一般布置在主体结构的两侧。

当主体结构布置路中时,风道和出入口结构占据的路面较小,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也较小,可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恢复道路交通后,占用很少一部分路面,采取明挖顺作法施工风道和出入口结构。

当主体结构布置在路侧时,风道和出入口结构占据的路面较大(横穿道路),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也较大。

为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对横穿道路的风道、出入口通道,采用暗挖法或盖挖法施工。

对不横穿道路的风道、出入口通道,采用明挖法施工。

采用盖挖法(顺作法或逆作法)施工横穿道路的风道、出入口通道时,应尽量避免影响城市的道路交通。

支护结构和临时路面的铺设建议在夜间进行,夜间行驶的车辆可临时绕行,白天则恢复正常道路交通。

(2)区间施工①区间隧道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

根据对上述工法比较,综合考虑建设规划中工程周围环境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施工风险、工程造价及沈阳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实例等诸多因素,沈阳市地铁工程的区间以盾构法施工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暗挖或明挖工法。

②高架区间A、区间标准梁高架区间标准梁常用的施工工法主要有:满堂支架法、移动模架法、预制架设法、节段预制拼装法、预制吊装法,其中以满堂支架法应用最为广泛、成本较低。

各标准梁的施工可结合经济、施工场地周围条件、施工难度、施工工期要求等综合比较后进行选择。

B、节点桥节点桥施工工法主要有支架现浇、节段拼装、悬臂浇筑、转体、顶推、缆索吊装等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