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课件之社会变迁
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PPT
二、循环型社会变迁理论 循环型社会变迁理论强调人类文明的发 展、成熟、衰退过程的循环而不是退化, 认为文化或文明可以向前发展,也可能衰 退,社会变迁是周期性重复。
• 德国史学家施本格勒:历史的发展是各自
独立的文化形态循环相继的反映。 •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 :历史就是人类不断 接受挑战和做出反应的过程,而挑战和反 应的多次循环就构成了历史变迁和社会变 迁。 • 俄裔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提出一定取向 的文化类型盛衰循环的学说,认为社会历 史就是不同文化类型的更替或循环
(四)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根据
人类对社会变迁的参与与控制 )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变迁离不开人的主观 创造。当然,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任意的, 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社会变迁以及在多大程 度上控制社会变迁,取决于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 的认识程度。当人类社会发展程度较低、人类认 识能力也较低时,人类在很多方面以盲目的方式 参与社会变迁,这时的社会变迁是一个人类无意 识参与的自发的过程。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则 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参与和控制的社会变迁。
•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社会冲突既是旧
的社会结构的破坏力,又是新的结构的创 造力,是变迁的直接原因。
• 科瑟的功能型冲突论,主张社会冲突既可
造成社会分化,又能促进社会的群际整合。
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矛盾。 2、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 变化会带来建立于其上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 的变化。 3、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特征。 4、人类社会的变迁在总体上具有发展的特点, 即由低级社会向更高级社会发展。
三、功能型社会变迁理论
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 系统的各部门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功能联系,因而 社会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必然会带动其他部分 的相应变迁,其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趋于平衡和 和谐。在这样一种系统中,变迁是缓慢而有序的, 始终朝着均衡和谐的状态运行。
社会学8社会变迁和现代化(2)PPT课件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 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 人类社会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 的过程。
❖ 不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就无 法把握社会生活各方面变化的规律性, 不能把握社会现象的全貌。
17
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全面而深刻地 改造自己生存环境的过程和结果。
是逐步走向自足、自由、平等,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统一。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场全面深刻的、特 殊的社会变迁,它具有以下特点:
18
社会现代化是传统社会 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1)特殊性对普遍性; (2)广泛性对专一性; (3)品质对行为; (4)易感性对冷漠性; (5)自我倾向性对集体倾向性。
12
❖ 2)汤因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人 类历史都经历了同样的发展阶段:发明、发展、 停滞、分化。
❖ 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压力的 适应。当这种压力过大时,一个民族呈现衰微 或停留在边缘地带上。如爱斯基摩人那样,生 活在阿拉斯加的严寒地带,文化是难以发展的, 而当这种压力过小,很容易被克服时,文化也 不易成长。如波利尼亚人,他们生活在南太平 洋群岛上,生活很容易维持下去,没有什么大 的压力,但文化也不很发展。
❖ 社会发展到今天,呈现的最大特点就是 社会现代化。
16
❖ 社会现代化,是当代无数人关注的焦点, 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每一个国家, 每一个民族,都在朝着社会现代化的目标 迈进。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
• (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与历程 • 1、两阶段说(1840-1952;1953-现 在) • 2、三阶段说(1)在传统的封建社会 内部寻找改良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 (1840-1898);(2)在否定封建制 度的基础上试图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 路的阶段(1898-1949);(3)在资 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寻求社会 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1949- 现在)
表 12-3 2004 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水平 指 标 国际标准
此页为尾页,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尾页背景图(1024*768)
感谢您的关注!
• 2、现代化研究中的国家理论。强调国家在 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对国家权力的 限制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LOGO
• 3、现代化研究中的现代化理论。 • 4、依附理论。不应当单独地分 析社会发展,而应当从世界体系 里考虑问题;世界的发展是以一 种极不平衡的方式进行的,发达 的工业国构成世界的中心,而不 发达国家则成为他们的卫星国。 卫星国的不发达成就了中心国的 发达。
三、社会现代化
LOGO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变迁过程。 • 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也不等于“西 化”。 • 现代化不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它是 对历史传统的扬弃。 •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LOGO
• 3.社会均衡论。社会均衡论强调社会的均 衡一致和稳定和谐。 • 4.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体系是一个由相互 矛盾的部分联结在一起的整体。 • 5.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变迁最根本的动力 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学第十四章社会变迁ppt课件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社会变迁的原因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3.科学技术 4.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5.意识形态的改变 6.人口状况的改变 7.外来入侵、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含义与特征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
异,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即社会行为的基本
规范体系。 第二,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
1.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2.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3.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 客观要求。 4.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社会发展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
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社会有计划地发 展与变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已经编 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 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结构、职业结构。 第三,社会关生活费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生活
14 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变迁1.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2.内容:①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既社会行为基本规范体系。
②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③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3.特点:①必然性;②前进性;③非直线性;④全面性4.基本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进化过程的特征:长期性、缓慢性、渐进性、局部性(2)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分为: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社会改革:使人们有意识的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变生产关系(3)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4)按照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分为:自发变迁和有计划变迁5.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②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③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⑤意识形态的改变⑥人口状况的改变⑦外敌侵入、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社会变迁。
6.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7.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1.概念:是社会变迁上的跃进,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2.主要内容:①工业化,②城市化,③民主化,④管理科层化,⑤社会结构分化,⑥人的现代化,⑦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3.特征:①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②是一项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③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
4.社会现代化理论:①经典现代化理论;②依附理论;③世界体系理论;④信息社会论;○5后工业社会论5.中国的社会现代化:①现代化起步阶段(1840-1911)②局部现代化阶段(1912-1949)③全面现代化探索期(1949-1977)○4全面现代化发展期(1978年至今)第三节全球化1.含义:一方面,全球化概念具有空间性内涵,指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
农村社会学第十章农村社会变迁ppt课件
第一节 农村社会变迁的特点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二、社会变迁的理论 三、农村社会变迁的特点
.
引子:一项由技术引起的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认为社会变迁是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 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 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 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 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
1.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2.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3.使农村经济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4.导致了大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 5.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变革。
.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农村社会转型
.
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
1.农村组织结构的变迁; 2.促进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生长; 3.改革了农村与城市的角色关系; 4.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了人口的非
因此我们开展有计划的农村社会变迁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切忌采用政治强制和行政手段而是使用示范和吸引的方法让亿万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改革活动激发广大农村居民的内在活力使广大农村民民真正成为有计划的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角
第十章 农村社会变迁
.
主要内容
➢ 农村社会变迁的特点 ➢ 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 ➢ 中国农村改革与社会转型
.
➢ 尊重民意原则。农村居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实 施有计划的农村社会变迁,是广大农村居民自己 的事业,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发挥 广大农村居民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才能使有计划 的农村社会变迁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开 展有计划的农村社会变迁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尊 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切忌采用政治强制和行政手 段,而是使用示范和吸引的方法,让亿万农村居 民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改革活动,激发广大农村居 民的内在活力,使广大农村民民真正成为有计划 的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角。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其次,长期落后状态使这些国家基础薄弱, 在许多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其三,发展中国家在历史和现实的国际环境 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在保持政治独立和 稳定方面,也面临巨大困难。 由于存在这些特殊的历史制约条件,发展中 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表现出特殊性。
现代化的由来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口号提出,开始于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社会学上使用这一 概念,目的在于说明社会变迁在当代的特殊 表现形式。 大约从16世纪起首先在西欧部分国家所逐渐 发生的一系列生活领域的制度性变革。 16世纪至十八世纪波及整个西欧和北美。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向更多地区扩散。
3.2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 迟发展效果。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 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 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 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发展中国 家一般是在同发达国家的强烈对比中激发了社会现 代化的决心和目标,这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现代化 过程;“赶超”表达了一种尽快强大起来的强烈的 愿望。
3.类型 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对客观现 象的描述,仅仅反应事实本身;评价性指标是指能 反映出社会发展、社会效果、社会影响在某些方面 的利弊得失的指标。 观察性指标与计划性指标:是指人们对于现状或已 经发生了的对未来的预测。
首先,社会变迁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社
会领域中任何现象的变化,但这一概念的侧 重点则是揭示社会结构的变化。 其次,社会变迁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既 指社会中具有前进性质的变化,亦指社会中 具有倒退性质的变化;既指各种社会因素由 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 变化过程,也包括相反的变化过程。故不应 把社会变迁仅仅理解为前进性质的变化。
社会学概论第十二章社会变迁与现代化PPT课件
并非所有的物质环境环境变迁都是如此剧烈和 突然,例如,工业污染就可能是逐渐形成的, 但它同样是改变一个社区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人口
一个社会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的变迁会产生巨大影 响。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生产力、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三大块构成的,而社会变迁是由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运动引起的。
2. 观念文化:强调精神价值、努力工作、自我克制和一种严格的 道德规范。(宗教是核心)
索罗金认为所有社会在其发展中总是在感性文化和观念文化之 间变动。希腊文化(观念文化)——罗马文化(感性文化)— —中世纪(观念文化)——20世纪(感性文化)。他认为最理 想的阶段是两种文化相互交接、混合的中间阶段。
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造成冲突的最基本的原因是权力 和权威的不平等分配。因而在冲突论者看来,社会变 迁总要涉及权再分配的斗争。这种权力变迁可能突然 爆发,也可能缓慢地发生。
5、马克思主义理论(Marxism theory)
马克思社会结构论明显优于其他社会结构论的地方在 于它不必在社会结构以外寻找社会变迁的根源。
3. 结构变迁:指同以往性质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组织的 出现。例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组织中所有 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时所产生的新角色(职业经理人 和股票持有者)出现了,新型组织也出现了。
4. 社会群体结构的变迁:群体结构、群体意识水平和 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迁。
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理论
1. 社会文化进化论 2. 循环论 3. 社会均衡论(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4. 冲突论的观点 5. 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十七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社会学概论》 PPT课件
二、现代性的历史进程
世界现代化历史上的三大高潮:
(1)16世纪首先在西欧发生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治、经济 变革,使得现代化浪潮在18世纪左右席卷了整个西欧和北美。
(2)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社会现代化浪潮向世界其他地 区扩散,形成了以日本和前苏联为代表的第二次高潮。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拉丁美洲大批国家摆脱了帝 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掀起了社会现 代化的第三次高潮。
三、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口因素---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 经济因素---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力量 与政治组织有关的权威因素 文化因素(观念/价值/知识/技术) 制度因素----社会变迁的结果
四、有关社会变迁的理论 社会进化论 历史循环论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变迁的其他理论
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和进行分配。 一种是资本主义型的;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涵义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指
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 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 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 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和非现代化过程 的本质区别。
第十七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随着工业社会的退场,一切都在变。
——丹尼尔·贝尔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 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社会变迁具体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社会关系以及生 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的变化。
如何理解社会变迁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变化都是社会变迁,只有这种变化带 来社会过程或社会形态上的变更时才是社会变迁,其突 出的表现就是社会结构的转变。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_PPT幻灯片
—〉④价值普遍化
4、冲突论的观点
• 冲突论认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和权威不平
等是社会压制和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而 无处不在的社会冲突又是无时不在的社会 变迁的根源。
• 冲突论的这些观点是奠基在马克思的社
会变迁理论上。尽管马克思主要关注于社 会中由经济因素决定的社会阶级之间的冲 突,而达伦多夫和其他当代的冲突论者已 经大大地扩展了冲突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领 域
• 帕森斯在其原有的功能分析框架的基础
上,融合古典社会学家的进化观点提出了一 种新的社会进化理论。
• 社会分层系统、政治的文化合法性、科
层制组织、货币和非个人的市场网络、普遍 主义的规范和民主模式等是社会“进化的共相 ”。社会变迁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 信息和能量交换的过量或供应的不足,从而 引起系统内部或外部结构的变迁。社会变迁 呈现出四个阶段性特点:
,例如社会形态的更替;局部变迁是指个 别社会领域的结构变化,如家庭模式、经 济体制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 b.局部变迁不一定与整体变迁的方向
、速度相一致;它既有可能滞后于整体变 迁,也可能会超前于整体变迁。
4、依照社会变迁的运行方式分:
• a.自发的社会变迁。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
识工具水平较低时,人类在很多方面以盲目 的方式参与社会变迁,这时,社会变迁对于 人类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异己的过程, 表现为一种自发趋势。
(三)社会变迁的理论
• 1、社会进化论
•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有机
体进化一样,都有是从量的增长开始的。 分子的规模或数目的简单的量的增长, 势必引起结臃肿,为了适应生存就必须 引起整体功能分化和结构分化,从各部 分相似的未分化状态发展成各部分相异 的分化状态。
(社会学课件)第9章社会变迁
二、现代化的内容
4.专业化是组织形式
由市场优化配置劳动要素,政治管理是参与式的开放民 主制。
三、现代化道路
1.原发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自然演变,逐渐实现, 内源式的动力。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宽余的时间机会的特 征。
四、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2.后发现代化道路(追赶型,跨越式)
现代化已经在一些国家实现,形成了外部压力,成为 外源型动力,无法自发地实现转变。必须采取政府主导, 有计划地采取追赶策略和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社会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2.社会规划的特征
(2)多学科性。规划应当是整体性全局性的多学科的,多 方面的。防止单一的经济学科、社会学科或文化学科的决 断。
一、社会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2.社会规划的特征
(3)广泛参与性。社会规划应当吸收大众和各种团体的参 与,听取多方面意见,防止重大缺陷和遗漏。
二、社会规划的类型
1.全面性的长期规划,具有范围大、问题复杂的特点; 2.局域性的类别规划,具有内容少,类型单一的特点,如 地域经济规划;社会事业、社会福利规划。
三、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内容是“五个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 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
三、社会变迁的因素
3.政治和管理的因素
政治管理从专制集权和强控制转变到民主管理,大众参 与,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管理者与业主的协商关系。 从控制管理型到服务协商型转变。
三、社会变迁的因素
4.文化价值观念
当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会导致社会制度的变化。其 中,精英集团坚持不懈.渐进与突变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变迁的理论研究
I.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观 II. 社会进化论 III. 社会循环论 IV. 社会均衡论 V. 社会冲突论
16
I.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观
•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点,认 为社会变迁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不 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因素。“随 着经济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 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革命性社会变迁:即社会革命,指从渐 进式的量变到飞跃式的质变的重大的根本 性社会变迁。
14
3) 自发性社会变迁和计划性社会变迁
主要依据社会变迁中人的作用
• 自发性社会变迁: 社会进程主要受自身规律的支配,人
被动的发挥自身有限的作用;
• 计划性社会变迁: 人类积极发挥能动性,认识和掌握社会 变迁的客观规律,有意识的计划、参与 和控制社会变迁。
1) 结构性变迁和非结构性变迁 主要依据社会变迁的层次划分
结构性变迁: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 组织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等社会结构体 系的变化。
非结构性变迁:指文化、思想、意识形态、 社会生活方式等社会形态因素及其相互关 系的变化。
13
2)进化性社会变迁和革命性社会变迁
主要依据社会变迁的性质
• 进化性社会变迁:指社会发生缓慢、持 续有序的渐进量变过程。
第四编 社会发展论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
研究社会变迁,能够使我 们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发展 变化的基本规律。
1
加快步伐,追赶世界的变化
• 你所能感受的世 界,你所能体会 的生活,你所熟 悉的环境——
• 是否正经历着某 种变化呢?
2
抹见时进身看车月勾五
黑的间老影不水的起十
白是凝城,清马追我年
色变滞背如人龙忆们前
10
• 恩格斯:“一切社会变 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 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 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 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 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 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 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1
社会变迁的多因素分析
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
社
会
科学技术
变 迁
人口状况
社会制度
12
2. 社会变迁的类型
6
图例:凝固的变迁
• 云南元阳梯田,经过历史 的沧桑巨变,仍不改最初 的原貌,古人的智慧、辛 勤在当今社会仍令人叹为 观止。
•远去了鼓角争 鸣,大理古城 依然巍巍耸立, 诉说着历史的 辉煌。
7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社会变迁
社会发展
1.社会的进步与倒退
社会的进步
2.特定要素的变化
综合性要素变化
3.反映社会整体变化以及 宏观反映社会变化的本
彩迁,后何来的,对的
。中依的才人喧听逝旧
的稀繁能往嚣不去画
一可华走的,见岁面? Nhomakorabea,
———
•
引
证
:
我
们
的
城 市 的 变
生 存 空 间
迁
3
• 林立的高楼,沿江的 道路,勾画出现代城 市的轮廓。半个多世 纪的岁月沧桑,重庆 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 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变化的只是城市的元 素,不变的是历史积 淀下来的城市性格。
17
II. 社会进化论
• 融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对社会变迁进行 理论探讨:
• 赫伯特.斯宾塞认为“优胜劣汰、物竞 天择”是自然和社会进化的原动力,生 存竞争的原则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起着 支配作用。
18
III. 社会循环论
• 社会发展没有特定方向,是从成长到衰 落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
•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以为社会是活 的有机体,经历着成熟、衰退、直至瓦 解。
21
第二节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 人类在社会变迁中扮 演着特殊的角色
• 从盲目性到自觉性的 转变,人在社会变迁 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 有目的的参与,进而 有计划地控制着社会 变迁的进程
22
一、有计划变迁的基础
•人参与和控制社会变迁的意图
基
础
•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
•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
23
二、基本特征
1.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 分层次进行 3. 体现科学与民主决策
26
例证:从国庆阅兵看生产力变迁
• 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开 国大阅兵,以步兵、骑兵为 主,海军只有两个排面,空 军只有17架飞机。16400名受 阅官兵中,技术兵只占3%, 还有骡马炮兵穿行天安门广 场。那时候,中国人民解放 军的500多万部队,绝大多数 是步兵。
27
从骡马拽炮到空中加油
• 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 兵,高技术军兵种成为主 战力量 52个方阵中,空中 梯队10个,步兵方队下降 到2个。陆军的装甲兵、炮 兵等兵种已占70%。海军建立了5大兵种,作战舰
4
学习目标:
1. 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 2. 比较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3. 透视中国当代社会变迁; 4. 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
5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概述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1. 释义
• 社会的发展或停滞、进步或倒退等
一切社会现象和过程变化的总称。 • 社会的结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都处于复杂的变迁之中。
24
三、中国当代的社会变迁
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 是有计划的变迁。 近 20多年来,中国社会 的许多层面都经历着 巨大变迁,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改革开 放推动中国社会整体 性的向前进。
25
1、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发展生产力, 千方百计增强综合国力,大力开 拓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 展步伐。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 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防实 力也有了飞跃,从“骡马拽炮” 到“空中加油”的时代,中国经 历着生产力的变革。
微观具体领域
质和一般规律
4.社会变化观
社会协调观
8
2. 社会变迁的特征
1) 多维性和多指向性的统一; 2) 单一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3) 社会微观角度和宏观领域的结合。
9
二、社会变迁的因素和类型
1. 社会变迁的动因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 索罗金提出社会变迁的文化类型理论, 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感知文化和 观念文化之间的变动。
19
IV. 社会均衡论
• 塔尔科特.帕森斯以社会系统 功能的平衡与稳定为基础, 提出人类社会进化的方向是 社会克服环境阻力而达到各 种目标的能力的增强,是一 种“适应性”的增强。
20
V. 社会冲突论
• 达伦多夫提出,社会变迁的核心是权威 结构的变迁,社会冲突是变迁的内在动 力. 社会变迁的三种类型:革命变迁、 改革变迁、最低层次的变迁。